有哪些你認為極具美感但是卻幾乎無法建成的建築設計作品?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看見建築之美 ,更多關於「建築」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étienne-Louis Boullée (艾蒂安-路易·布雷)設計的 Cenotaph for Sir Isaac Newton (艾薩克·牛頓紀念碑)。

作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代表人物,艾蒂安-路易·布雷出生於艾薩克·牛頓逝世後的第二年,一生中真正動工的設計方案並不多,竣工者多也未能保存至今。身為 Académie royale d"architecture (皇家建築學會)成員和腓特烈二世的首席建築師,艾蒂安-路易·布雷提倡設計中理性與情感的因素交匯,形式上追求簡潔、清晰、大膽又富有神秘主義氛圍的幾何體造型與古典規則比例的融合。身為 Jacques-Fran?ois Blondel(雅克-弗朗索瓦·布隆代爾)、Germain Boffrand(格爾曼·博弗朗)、Jean-Laurent Le Geay(讓-勞倫·勒·熱)的學生和 Jean Chalgrin(讓·弗朗索瓦·夏爾格蘭)、Alexandre-Théodore Brongniart(亞歷山大-泰奧多爾·布隆尼亞)、Jean-Nicolas-Louis Durand(讓-尼古拉斯-路易·迪蘭德)的老師,艾蒂安-路易·布雷在教學與著述領域碩果累累,遺憾的是其著作流傳至今的為數甚少,著於 1778-1788 年間的 Essais sur l"art(論建築藝術)直到 1953 年——作者去世 154 年後才得以出版。幸運的是,他在二十世紀得到了應有的重視與再發現,其對光與影、幾何與古典的創新理論影響了這個世紀的許多建築師,例如 Aldo Rossi(阿爾多·羅西)和 Louis Isadore Kahn(路易·伊撒多·卡恩,還是習慣這個譯名)。


Sublime spirit! Vast and profound genius! Divine being! Accept the homage of my weak talents… Oh,Newton(崇高的聖靈!博大精深的天才!聖人!請接受我這微不足道者的敬意...哦,牛頓!)

傳說這是艾蒂安-路易·布雷設計時對牛頓的讚譽(可惜沒找到法語版)。總之,建築師自己也坦承這是一個虛構的紀念碑,將自己以及同時代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傾注其上,誕生了下面這樣一個超越時代的、永遠停留在紙面的建築物。

建築主體為球形,下部被圓柱形圍繞,外圍再環繞上百棵柏樹。球形主體直徑 150 米,超過吉薩大金字塔的高度。

參觀者們先通過一條陡峭的樓梯攀登上圓柱體底座,再匍匐穿過通向球形核心部分的狹窄通道進入內部(也許是參考了吉薩大金字塔的設計)。等待他們的是一個虛空、無垠、寂靜、黑暗但又有星光和煙霧的未知空間......在球形空間底部中心安靜的等待著他們的是牛頓長眠於此的石棺——象徵著對抗宇宙虛空的極點......

設計方案計劃在穹頂——即球形體上半部開鑿無數細孔。夜晚,懸掛在球形體內部中央、象徵宇宙星辰的發光體將內部映襯在神聖光輝的氛圍下。而建築體表面亦會受到內部光照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外貌。

而在日間,無數陽光滲入,投射在球體內部,顯現出星辰的形狀,煙霧效果則將這一切襯托得無比神秘怪誕——甚至恐怖。

補充

艾蒂安-路易·布雷最廣為人知的、留存至今的作品大概是亞歷山大飯店和曾參與設計的愛麗舍宮。

Peter Greenaway (彼得·格林納威)1987 年的電影 The Belly of an Architect(建築師之腹)中出現過此作模型蛋糕,片中艾蒂安-路易·布雷乃重要情節。

他的老師 Jacques-Fran?ois Blondel 曾讓作家 Jean-Fran?ois de Bastide 撰寫了一本塞滿建築知識私貨、藉以提高富裕階層建築知識修養的情色小說 Le Petite Maison。男主角與女主角打賭,後者參觀他的私宅後定會醉心於他。女主角依序參觀各個房間,品評裝潢與收藏,終敗於建築激發的慾念委身於男主角。此書幸運地流傳至今。

學生 Jean Chalgrin 是凱旋門、聖敘爾比斯教堂北樓、盧森堡宮的設計者。


教堂因丹·布朗暢銷書而名聲大振,但裡面並沒有方尖碑,而是一座日晷。下面也沒埋什麼東西。

Aldo Rossi 與 Louis Isadore Kahn 有類似氛圍的作品:

其實真正意義上無法建成的建築應該有 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喬瓦尼·巴蒂斯塔·皮拉內西)的幻想監獄,不過這個說起來就是一篇長文了,以後有機會再提。


扎哈·哈迪德在35年前設計的這個方案,到今天依然沒幾個人能看懂

上面這張圖要從1980年說起。

30歲的扎哈·哈迪德那時剛剛離開雷姆·庫哈斯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獨立執業,她在倫敦建立了一個工作室。當然,和很多年輕的建築師一樣,她們完全沒有名氣,也接不到設計委託。這個時候的扎哈·哈迪德的生活重心還停留在AA的教育事業上。

轉機出現在1982年。這一年,香港山頂俱樂部項目向全球建築師公開招標,扎哈·哈迪德也和她的朋友們一起參加了這一次投標。

和往常的投標一樣,扎哈·哈迪德的設計方案很快被扔進了垃圾堆。評委們對她超越常規的手法並不買賬,在那個年代,後現代主義正大行其道。

如果沒有磯崎新,也許扎哈·哈迪德的故事也不會像今天人們聽到的這樣。作為山頂俱樂部的評委會主席,磯崎新將扎哈·哈迪德的圖紙從垃圾堆中撿出來,並將之推為競賽的第一名。

在磯崎新日後對這段故事的回憶中,他說當扎哈·哈迪德的方案出現在他眼前時,他彷彿看到了「拯救者」,扎哈·哈迪德將振興奄奄一息的建築學,成為一個「高舉建築學旗幟的繆斯」

磯崎新的讚美或許有些事後諸葛亮的意思,但是這次競賽對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建築師而言,差不多是第一次和世界先鋒建築思潮發生關係。時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師玉珮珩後來在回憶文章里寫道:

「1983年香港PEKE山頂俱樂部競賽徵稿,當年設計院報名參加,還需要繳納不菲的費用,當然是外幣.....評選結果獲一等獎的是扎哈·哈迪德,這位年僅三十歲的英國女建築師(按我們的習慣還要加註中東裔),當年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她的作品我們看不懂。我們的方案與她的相比彷彿來自兩個星球,起碼是出自不同年代的東西......」

就算以2017年的眼光來看,扎哈·哈迪德的這個設計依然是非常前衛的。

扎哈將整座建築濃縮了奢華、「居高」的生活模式,提供了緊湊的功能布局,使所有條狀的功能塊體組合在一起,向山脈伸展,構成了具有現代感的地理風貌。山頂俱樂部的這些條狀體量和中庭空間的構成,在這個無法撼動的巨型山體上好似形成一場溫和的板塊運動,成為高端生活的象徵。

整個建築橫向切分,各個條狀體量彼此交疊,組成一系列功能空間。

第一層的一部分在東面懸崖邊緣處埋入地下,有15間雙層通高的單間公寓,由下面一層的走廊和夾層上的陽台串連起來,立面採用玻璃幕牆。

第二層落在第一層之上,有20間離俱樂部設施更近的公寓,每一間在豎向和水平向上的空間布局均不相同。

整座建築由一條可供行人與機動車使用的斜坡道連入主街道。這條斜坡道沿柱子彎入中庭,連到大廳接待處,並順勢導入掩在山體中的停車場或重新回到主街道上。

在俱樂部中庭上面是第四層,有4個彼此分離的頂層公寓,每一個既獨立又完整。

在這個公寓層的跨度之間有一個2.7m的空隙,正好設置一個中間平台容納一系列小庭院、抵達第四層的樓梯以及自此步上第五層頂層公寓的系列廳廊和樓梯。整座建築的最高層—第五層的北端是俱樂部創始人的公寓和私人游泳池。餐廳和主起居室是分開的,僅供創始人家庭所用。

俱樂部本身是一個13m高的中庭,從二層屋頂貫穿至頂層公寓的下沿。俱樂部設施在體量上和功能上均延伸至方案中設計的人造山坡,而且主要都在室外。

游泳池從下層的露天平台橫跨過人造山坡。還有在不同標高漂浮穿梭的平台和斜坡道。這個中庭成為新的建築景觀,其間所有的俱樂部元素都懸浮在不同高度,健身平台、入口接待、交通空間、餐吧以及圖書館,有如宇宙飛船一樣都盤旋在主要接待區之上。

人們總將這個方案視作是奠定扎哈·哈迪德風格的起始之作,驚嘆於這些表現圖的與眾不同,沉醉於其強烈的視覺衝擊,而往往忽略其作為一個建築設計方案基本構想。

在《El croquis 》1990年對扎哈·哈迪德的採訪中,談到了至上主義(Suprematism)和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ts)對她作品的影響。

「它對我的影響就如同現代宣言一樣........人們從馬列維奇的作品中了解到注入於建築內部的至上主義理念以及它對平面產生的影響,其潛力在於它對平面的影響........我覺得能對建築產生的最大的影響就是重新組織它的平面,重新決定如何使用平面以及怎樣在平面中移動。這種組織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層,而不只是在地面。這也意味著有另一種力量,能讓你從某種約束中解脫出來。所謂的擺脫重力並不是真的因為能在空中飛,而是因為你在現有的秩序中獲得了自由。」

由此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磯崎新會把扎哈·哈迪德視作「拯救者」——在香港山頂俱樂部這個項目里,建築平面的流動性、割裂性、隨機性所有這些概念都被納入考慮,而這一切都指向一個問題:如何使用空間以及如何創造空間

這幾乎是前所未有的。

巧合的是,彼時還都是AA學校老師的扎哈·哈迪德和伯納德·屈米在同一天在餐桌上宣布了他們贏得各自的競賽,扎哈贏得了香港山頂俱樂部競賽,伯納德·屈米則是從472名參賽者中勝出,贏得了法國巴黎的拉維萊特公園的競賽。

那一年,扎哈33歲,屈米39歲。

這是扎哈·哈迪德贏得的第一個國際大型競賽,只不過和拉維萊特公園的命運不同,她的設計並沒有被建成。一方面是業主方的破產,另一方面,這幾乎是個無法建成的方案

而她的第一個建成的作品則要等到1993年的維特斯消防站,1983-1993這段時間就是她被稱作「紙上建築師」的十年。

那段時間是扎哈·哈迪德式建築師的黃金時代,儘管她認為當時的英國非常沙文主義。

「他們厭惡女性,他們確實不欣賞女性並且也從來不認為女人能做到一切,更不用說阿拉伯世界了。但是在英國,他們也喜歡怪人,他們接受你的不循規蹈矩,因為他們認為你很狂熱。他們允許你做自己、允許你瘋跑,這就是他們所做的,至少對我來說,我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扎哈在採訪中說,每個方案都有特殊的重要性,因為有時你並不知道它有何意義,而在十年後你發現正是這個作品給了你很多想法,它們都是非常重要的探索。

至於為什麼說很多人沒看懂呢

上面這張圖是網路上常見的對這個項目的解釋,不過似乎作者並沒有找到這個項目在什麼地方...........

作者:游旭東

原載於AC建築創作


謝邀。同時兼答這個問題:你知道有哪些非常好但是未建成的建築方案? - 知乎

*本回答共有圖片20張。閱讀時請注意流量。

雖然「幾乎無法建成」其實最終指向的仍是建成項目,但這個回答還是會專註於未建成作品。

導致一座建築「無法建成」有多種原因。比如技術難度過大(現在這個類別里的建築越來越少了,沒有實現不了的技術——最近不是連水平移位的電梯都搞出來了么——只有不夠花的預算……);又比如政治、歷史、文化、社會等「軟性」原因;?比如,設計師根本就沒想著要把自己的設計建出來,就是挑戰和試驗,或者委託設計師做設計的客戶也僅僅是需要一種前瞻性的展望願景,而非落實;叒比如,技術上並不超前,社會條件也合適,但是建築師個人原因導致了遺憾(比如路易 康未建成的遺作);叕比如,太丑……

鑒於第四點其實佔了未建成的原因的很大一部分,所以能夠做到「極具美感」的未建成建築也便如沙裡淘金——無數作曲者都有未完成的樂章,但是只有舒伯特的一部交響樂可以用《未完成》專門指代。

下文所列舉的例子會按照鬆散的時間順序排列,多集中在20世紀前半葉。

如上文所言,很多「無法建成」並非技術絕對無法實現,而在於採用的技術(包括對技術的理解)在所處的時代過於超前,導致所需要的成本(建造成本本身,以及促成對方案的接受所需的成本)過於高昂。

前兩個案例無疑是符合這個條件的。(圖1~7)

1. 柏林弗雷德里希街摩天樓. 密斯凡德羅. Berlin Friedrichstrasse Skyscraper, 1921.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這個未能在當時的設計競賽中獲獎的作品,也從未建成過,因為即使對於當時的先鋒派評論家來說,這個方案依舊太過激進;但它 卻和第二個案例中的柏林玻璃摩天樓被共同認為是密斯正式登上現代建築舞台的里程碑。

在這兩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方案中,密斯在折衷主義、新古典、芝加哥式的摩天樓方興未艾或大行其道的1920年代初,以初出茅廬(時年35歲)的銳氣,提出了顛覆了其後近百年直到今日高層樓宇設計的設想:密斯完全摒棄了磚石、立面裝飾等當時司空見慣的建築材料與元素,採用了完全的玻璃立面與鋼結構。

除了最直觀的材料和外觀之外,兩個方案對平面的設計也是獨具一格:弗雷德里希摩天樓基於三角形場地的結晶形狀平面、柏林玻璃摩天樓看似隨意的有機形變平面。但同時,兩個案例的平面都採用了當時非常創新的豎向交通(局部)集中式的布局,最大化每一層整塊連續的樓板面積,而且看似隨意的不規則平面,其實轉角和弧度都沒有特別的誇張以至於平面完全難以使用的情況(可以參考圖7平面中邊緣弧線,連續性非常好,沒有非常突兀的轉折或特別尖銳的角度,曲線曲率和方向的改變,也可以避免平面的單調,增加更多價值更高的轉角空間)。

而密斯對後世帶來最大的變革,如他自己所言(不管他當時是否有意為之):「An experiment of a glass model showed me the way. And I got to know immediately that using glass is not important in the effect of light and shadow, but in the rich play by the reflection of light. I tried that by another project published here.」【注1】

也就是說,密斯自己除了玻璃本身透明的特性,更看重其反射與折射作用帶來的豐富視覺和空間體驗。平面上的曲折變化,也是一種對多層玻璃面反射效果的試驗(製作實體模型也是為了驗證這一點)。在此,推薦給大家一篇關於「透明性」的回答,來自El Croquis的官方知乎賬號(這個回答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可能稍顯晦澀,但是分析很透徹,因此貼出鏈接):透明性對於建築師來說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怎樣的感受?如何理解透明性? - 知乎

圖1:弗雷德里希街摩天樓. 拼貼透視圖. 可以看出玻璃立面與周圍傳統建築立面的對比. Friedrichstrasse Skyscraper Project: transparent version of Mies"s photo montage. 圖片來源:How Mies invented modern architecture | Architecture | Agenda | Phaidon

圖2:弗雷德里希街摩天樓. 平面. 圖片來源:ludwig-mies-van-der-rohe-friedrichstrasse-skyscraper-project-berlin-mitte-germany-floor-plan-1921

圖3:Friedrichstrasse Skyscraper Project在城市尺度下的軸測圖. 可以看出密斯的設計與周邊城市傳統的「方塊」建築產生的對比,以及對原有城市肌理帶來的顛覆. 圖片來源:Glass Skyscraper

圖4:Friedrichstrasse Skyscraper Project復原模型. 圖片來源:Glass Skyscraper

圖5:Friedrichstrasse Skyscraper Project復原模型. 圖片來源:Friedrichstrasse Office Building

2. 柏林玻璃摩天樓. 密斯凡德羅. Glass Skyscraper, 1922.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圖6:玻璃摩天樓. 試驗實體模型. Experimental model made for Glass Skyscraper Project. 圖片來源:Nowhere, Everywhere, Somewhere

圖7:玻璃摩天樓. 平面. 圖片來源:ludwig-mies-van-der-rohe-glass-skyscraper-project-floor-plan-1922

3. 建構主義設計師雅科夫-切爾尼霍夫(Yakov Chernikhov)

建構主義(也稱構成主義)是20世紀20~30年代由一批才華殊具的前蘇聯設計師們發起並推動的現代建築流派。彼時蘇維埃革命與科學技術的突破同時對藝術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應運而生的建構主義也充滿了先鋒派的激情和妖嬈的才氣。

不同於其他建築流派的一點是,建構主義的代表人物諸如李西茨基、塔特林、列奧尼多夫、包括這裡介紹的切爾尼霍夫,都是紙面上作品更多且更有代表性,而建成的項目反倒寥寥無幾了。

切爾尼霍夫(1889~1951)「一生創作了大約17,000幅畫作和設計方案,他被稱為蘇聯的皮拉內西」。(Piranesi,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建築大師,建築畫作對後世有重要影響)【注2】

這裡選取了切爾尼霍夫的一部分建築構成畫作。(並非全部都是嚴格的建築作品,但是確實包含了建築體量和造型的研究。圖8~13)其風格簡潔明快,體量與線條彼此之間的關係清晰而簡潔,而通過恰當的比例、色彩的組合,又產生了豐富的層次感。幾乎可以確定這些畫作中領先時代不止半個世紀的線條、體量構成、透視和造型,對後來的扎哈-哈迪德、丹尼-里伯斯金等人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我在另一個問題下面對蘇俄建構主義設計師李西茨基和塔特林也有介紹:冷門、小眾的優秀國外建築師有哪些? - 知乎(會陸續加入介紹其他蘇俄建構主義設計師的文字。)

圖8:建築構成作品. Composition 199. 圖片來源:https://thecharnelhouse.org/2013/07/16/the-speculative-constructivism-of-iakov-chernikhovs-early-architectural-experiments-1925-1932/

圖9:建築構成作品. Composition 219. 圖片來源:https://thecharnelhouse.org/2013/07/16/the-speculative-constructivism-of-iakov-chernikhovs-early-architectural-experiments-1925-1932/

圖10:建築構成作品. Composition 21. 圖片來源:https://thecharnelhouse.org/2013/07/16/the-speculative-constructivism-of-iakov-chernikhovs-early-architectural-experiments-1925-1932/

圖11:建築構成作品. Composition 16. 圖片來源:https://thecharnelhouse.org/2013/07/16/the-speculative-constructivism-of-iakov-chernikhovs-early-architectural-experiments-1925-1932/

圖12:建築構成作品. Composition 142. 圖片來源:https://thecharnelhouse.org/2013/07/16/the-speculative-constructivism-of-iakov-chernikhovs-early-architectural-experiments-1925-1932/

圖13:建築構成作品. Composition 26. 圖片來源:https://thecharnelhouse.org/2013/07/16/the-speculative-constructivism-of-iakov-chernikhovs-early-architectural-experiments-1925-1932/

4. 紐約中央車站新世紀發展規劃. SOM. Grand Central"s Next 100, 2012.

2012年,紐約市藝術協會邀請SOM事務所設計了這個遠景方案,以滿足中央車站附近公共空間供不應求的需求。SOM則非常具有創造性地在常規的多層次公共空間基礎上,設計了一個類似遊戲Halo中人造星系武器與獨立生態圈「Halo Rings」的圓環形觀景平台。(圖14~18)這個「飄浮」在空中、可以豎向移動的觀景台可將遊人從中央車站主建築的檐口直接送到曼哈頓天際線的頂端,在過程中可以從不同高度欣賞到曼哈頓壯觀的都市風景。【注3】

這個項目,如同其名稱一樣,目前還只是遠景,可能要在新的百年跨度間才有機會實現。而且按照這個方案揭曉時得到的關注和產生的爭論來看,實在是沒有把握一定可以在財務和行政上都得到保證;不過能夠讓公眾在每一個高度上欣賞曼哈頓鋼筋混凝土森林的天際線,確實是對塔樓林立、寸土寸金的曼哈頓區域內的公共空間的一種顛覆(參考最近因為中央公園周邊新建摩天樓在公園投下巨大陰影引發的討論,豎直方向上的公共空間和公共權利還大有文章可做),值得期待。

圖14:"Ring". 圖片來源:Architecture Firm Wants To Build This Crazy, Futuristic Halo Above Grand Central Station

圖15:"Flow Float". 圖片來源:Architecture Firm Wants To Build This Crazy, Futuristic Halo Above Grand Central Station

圖16:"Arrival". 圖片來源:Architecture Firm Wants To Build This Crazy, Futuristic Halo Above Grand Central Station

圖17:"Halo Above". 圖片來源:Architecture Firm Wants To Build This Crazy, Futuristic Halo Above Grand Central Station

圖18:「Manhattan Spectacle」. 圖片來源:Architecture Firm Wants To Build This Crazy, Futuristic Halo Above Grand Central Station

5. Moon Seed, Lunar Cultural Center, James Leng

冷師兄是GSD近年來的傳奇人物之一,這個充滿科幻感的「月球種子」競賽方案也是別出心裁。(圖19~20)設計的核心是「種子」——一個個投放到月球表面隕石坑中的氦3同位素(月球上儲量豐富)聚變反應堆和由反應堆供能的設備。這些種子提供能源和材料,可以逐步對其自身的附屬功能和臨近空間進行擴展,由工業設備變為小規模居住點;後期再由這些功能完備了的種子形成的網路產生水和大氣,從而最終在月球上建立起與地球相仿的水圈和大氣圈。

很顯然這個方案的範疇不僅僅限於三維空間的建築設計,還包括了一個可能長達若干代人的「月球改造計劃」,而關鍵性的技術,比如大規模可控核聚變、人造大氣圈和水圈,目前都還只是美好的願景,所以今天看起來的確幾乎無法實現;但是誰又知道,在你我的有生之年還會見證哪些「不可能」變為現實呢?所以,該開的腦洞還是要開的。

圖19:月球生態圈遠景,已經形成了水域和大氣. 圖片來源:PROJECTS(James Leng個人網站)

圖20:「種子」剖面圖. 位於核心的聚變反應裝置以及擴展空間. 圖片來源:PROJECTS(James Leng個人網站)


引用文獻:

注1:Study on the projects of skyscrapers by Mies van der Rohe in 1920s through computer graphics representation. Toshimasa SUGIMOTO, Shutaro NAGATA. http://home.hiroshima-u.ac.jp/tsugi/rs_g_mdh_MFr_e.html

注2:建築--構成主義--雅科夫?切爾尼霍夫:蘇維...

注3:http://www.som.com/china/projects/grand_centrals_next_100


@周鑫 謝邀。

不同於 @Exotic Hadron 和 @司空白 的兩個我非常喜歡的回答,這個設計無法建成,是因為他沒法滿足業主對於權力-空間-經濟實力的心中圖景(也就是彰顯權力和經濟權利的願望)

同時,這個設計也體現了建築師無法避開的紙上的概念想法和實際管理和運營間的矛盾。

這就是磯崎新的超中層東京都都廳方案

室外效果圖

Search

室內開放廣場效果圖,兩邊的氣質上是各種日本傳統家徽紋案

Search

這個方案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其提出的關於政府,公民社會和開放空間的概念

磯崎新認為把都廳修建成為超高層,只會成為自上而下金字塔體系的官僚政府的表現。因而設計了這水平化的超中層都廳。都廳的底部作為開放廣場完全開放給公眾,融入都市的肌理當中。而中層的設定也使得建築物的平面擴大,同一政府部門可以在同一層,或是相鄰的幾層當中辦公,減輕垂直交通的負擔,增加工作效率。

底部的開放廣場上方是與建築物同高的超高中庭。磯崎新認為這樣的超尺度開放空間帶來一種崇高感,但又不會成為官僚體制的象徵。相比大尺度的室外廣場,室內廣場是將空間還給社會的一種手段。同時,空間事件匯聚的「空」正是日本文化中所傳承的空間原型(觀點詳見磯崎新《JAPAN-ness in Architecture》

但是這樣的設計勢必難以獲得東京都政府的心:這場建築競賽的時間是1986年,日本經濟泡沫的最高峰,也是泡沫崩潰的前夜。一個巨型的中層建築是沒有辦法滿足東京都政府膨脹的心的,只有丹下健三的閃閃發光的超高層雙塔才能滿足這個時代的時代精神。

同時,內部開放廣場帶來的安保挑戰也使得這個方案作為政府機構難以實施。

不過我仍然喜歡這個方案,包括它的成功之處和失敗之處:因為這個方案的中心關注點是人。而它的失敗也同等重要,它的失敗恰恰證明了,作為建築師,我們所面對的,除了技術的困難之外,仍然是人。

圖中上方的十字就是開放的室內廣場

http://www.cca.qc.ca/img-collection/t1J83C7D5NyV6r8J0vqIrREGgps=/1400x936/343819.jpg

New Tokyo City Hall, 1986Art Print by Arata Isozaki (100x68.7cms.) at Posters Point

剖面圖,可以看見三個巨大的中庭,分別是人之間,地之間和天之間

arquitectura, dibujos , modelos ,arte y dise帽o

INSTITUTE FOR GENERIC ARCHITECTURE

"人之間"頂部的議事廳

INSTITUTE FOR GENERIC ARCHITECTURE

有趣的是,超高層建築所隱喻的權利關係和官僚體制,恰好被後來實現的丹下健三的都廳給證明了。作為新宿最高樓,我覺得,一次又一次在各種電影,漫畫中被毀掉(經常和另一個權利象徵國會一起),也正印證了這種隱喻吧。設想一下,如果被摧毀的是哪個超中層的都廳,那麼這個畫面的衝擊力和象徵性,也就大打折扣了吧。

Tokyo Genso.: Drawing the landscape of Tokyo in ruins.

http://sekijitsu.com/2014/07/25/zankyou-no-terror-first-impressions/


所有的未建成的蘇聯式建築(包括俄國構成主義、後來的古典主義和折衷主義或者斯大林主義)

1991年的聖誕節,蘇維埃的大廈轟然解體,一時風光無兩的世界一極退出了歷史的舞台,曾經繁盛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給各國留下了大量極具蘇聯特色的建築,如今再回頭看那段時間,只有構成主義短暫的在國際上存活了一段時間,與蘇聯意識形態緊密聯繫的蘇聯式建築也落下了帷幕。

其他回答的「無法建成「基本都是技術方面的,蘇聯式的技術基本不成問題,但卻因為和那個曾經的龐然大物的關係永遠無法建成,即使他那麼美。

前幾年的維也納 Architekturzentrum Wien 博物館展出的「蘇聯現代主義建築回顧展:1955 - 1991」

焦點落在蘇聯其他成員國鮮為人知的項目上——以照片、影片及圖畫的方式記錄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建築。本次展覽為保護這些歷史性建築物提供了充分的理據,讓他們脫離被空置、退化和清拆的厄運,為方便強調這些前蘇聯成員國的地理差異和相似的建築風格

以下先放一些建成的建築圖片,未建成的在後面

1979 年,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的高速公路及交通運輸部大樓

1983 年,亞塞拜然巴庫的市集

1975 - 2000 年代中期,埃里溫的石階 Cascade,呈現半圓形設計元素

喬治亞 第比利斯 典禮大廳(結婚宮殿), 1984

哈薩克口岸城市德魯日巴的假日酒店

在蘇聯的建築浪潮中,有一股「工業化象徵主義」的思想,來自對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和對未來社會主義建成時的圖景的暢想,使其始終帶有一抹烏托邦的色彩。執政的工人階級認為「工人階級是一切機械的創造者,而機械美學是工人階級的革命美學。」於是,建築師開始把機械的特徵搬上建築,如齒輪、螺絲、塔吊等等。在後期的斯大林主義中,鐮刀、五角星、鎚子、麥穗、拳頭更是建築雕塑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某拱門,這圖是從另一個問題的回答找的的,找了好久才找的一個明顯的

咳咳,下面開始正題,來回答一下那些沒有建成也永遠不會建成的作品:

第三國際紀念塔:塔特林之塔

塔特林於1919年10月受革命政權文化部委託創作第三國際紀念塔,塔身400多米,如果建成,將比1931帝國大廈還要高一百多米,塔特林之塔沒有採用傳統形式,而是採用更具雕塑性的造型,這以玻璃體像比薩斜塔一樣,置於一不對稱軸座上,四周環繞鋼條的螺旋梯子,遊客可以沿著螺旋電梯直上欣賞沿途的風景,為了達到共產主義理想的工廠化生產狀態,藝術家也要學習如何利用工廠化材料,因此整個建築主要由鋼鐵和玻璃建成。

玻璃圓柱每年環繞軸座周轉一次,裡面的空間,劃分出教堂和會議。玻璃核心則一個月周轉一次,內部是各種活動的場所。最高的玻璃方體一天調轉一次,即是說,在這件巨大的雕塑上,或者說建築物上,它的內部結構會有一年轉一周、一月轉一周和一天轉一周的特殊空間構成。這些空間構成作為消息的中心,可以不斷地用電報、電話、無線電、擴音器等無線電通訊手段向外界發布新聞、公告和宣言。據塔特林說,第三國際紀念塔將「把純藝術形式(繪畫、雕塑、建築)和實用融為一體。」這也是他倡導的「各種物質材料的文化」的構成主義理論的一個實驗。由於他的藝術創作與觀念不適應當時蘇聯的無產階級藝術標準,這個模型未能付諸實現。塔特林作為俄國早期的構成主義藝術家,儘管他未能最終實現其壯志雄心,卻一直被西方藝術世界所推崇。
百度百科

塔特林和助手站在模型旁邊

雖然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建成,但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對他的喜愛。

紀念塔效果圖,感覺像是雨霧中的哥斯拉

英國皇家藝術學園的模型

甚至還為他發行了郵票

下一個

斯大林主義的代表 蘇維埃宮

下面是電影 《間諜》的畫面

1918年,布爾什維克政權成立了國家建設委員會,主持未來蘇聯的城市規劃,這時首都還是彼得格勒,不久遷都莫斯科,蘇維埃宮的項目籌劃從1931年開始並公開招標,柯布西耶、門德爾松、格羅皮烏斯等名字響噹噹的人物也參加了投標。

1932年,也就是公開招標的第二年,政府建立了統一的建築師聯盟,又禁止了個人或者組織接受建築項目委託,斯大林個人品味越來越強烈地影響著蘇聯的建築界,要求「讚美共產主義的理想社會秩序」,構成主義也是這時淡出舞台。

這座宏偉的建築也是1935年大莫斯科規劃的核心,該規劃也是當時世界上惟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的條件下,對於大城市如何合理地發展和建設所作的一次重要嘗試。《莫斯科重建總體規劃》計劃其居民將在十年內增加150萬,總人口達到500萬,整個城市以紅場為中心通過環形花園林蔭路和放射性大道向四周擴散。

以下是部分蘇維埃宮設計方案

最終,斯大林在1932年的8月宣布,蘇聯建築師鮑里斯·約凡中標。

蘇維埃宮主樓高495米,裙樓環繞布置最高蘇維埃會議宮、革命博物館、地鐵站等設施,主大廳凈空高達100米,直徑160米,可容納21000人,樓頂的列寧像就有6000噸。

這一稿蘇維埃宮也成為後來其他建築的設計方向,新古典主義成為後幾十年蘇聯建築的主要風格。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七姐妹」了,和當年中國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築目的差不多。

為了給蘇維埃宮騰地方,與克里姆林宮構成東西軸線,在斯大林的命令下,炸毀了救世主大教堂(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堂),蘇維埃宮的建設從1937年開始,預算高達40億盧布,但是剛開挖一部分地基,莫斯科河的河水就滲入到地基了,工程因此暫停,兩年後才解決滲水問題並再次開工,直到1941年6月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蘇德戰爭爆發,物資集中供應戰場,另外,蘇聯在經濟上的改革沒有取得期望的成就,反而災荒遍地,農田大規模歉收,進而影響城市物資和原材料供應也是原因之一。

斯大林遠超生產力的設想最終跟著蘇聯配了葬,讓我想起一句話:

奇觀誤國啊!!

但是,戰後斯大林仍然沒有放棄他的夢想,第四個五年計劃中蘇維埃宮項目再次上馬,直到斯大林死後才正式下馬,赫魯曉夫嫌工地礙眼,把挖好的地基改成了游泳池。

最後,為了紀念莫斯科建城850周年,政府投入兩億重建救世主大教堂,於2000年8月再次對外開放,這一項目歷時70年,又回到了起點。

圖為重建後的救世主大教堂


Germania

日耳曼尼亞

看到前面答案 @Exotic Hadron 提到佈雷的牛頓衣冠冢(Cenotaph for Newton / Etienne-Louis Boullée)讓我想到了這個。

圖1: 大廳剖面以及室內效果圖

圖2: 石膏模型, 圖中那個穹頂倒不是很顯大

圖3: 石膏模型全景

這個穹頂建築其實是整個柏林重建計劃的一個部分。

常被稱作Speer的柏林。其實是Hitler的柏林。。。。

當時希特勒任命Albert Speer為Generalbauinspektor für die Reichshauptstadt (類似於首都的總設計師)。1935-1942年Speer按照希特勒的意願做出了柏林改建計劃,希望把柏林改造成為一個世界級的都市。中間很多想法都體現了集體意志,當然對柏林的城市結構也是一個空前的改變。當時希特勒基本就是以巴黎為藍圖,然後全部都大個幾倍。建築的形式則以羅馬時期的建築風格為指導,來體現第三帝國的血脈。

圖4: 當時的規劃和現在柏林的對比

圖中1標示的就是那個穹頂所在的位置。4所示的圓形廣場下面的小方塊建築就是密斯的國家美術館。

圖5: 穹頂平面圖,圖片下方廣場正對的建築就是Reichstag

數據

可容納人數: 15萬-18萬

穹頂底座: 長/寬/高 315/315/74 m

穹頂半徑: 250 m

建築總高: 320 m

對於這規劃特別是這個建築大家的期待還是非常高的,經常拿來和現在的柏林規劃來做比較(德國人當然會比較含蓄,但是上鏡率也非常高)。基於政治正確也常常作為反面案例。

影視作品中也常常看到,可以讓大家YY一下另一個時空線上的柏林

圖6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2016) 截圖

圖7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2016) 截圖

圖8 1994年電影 Fatherland


加一個。

蘇聯建築師雅科夫·切爾尼科夫(1889-1951)的手稿。

個人感覺,施工難度會很大......


#考完GRE來補全答案回答##多圖殺流量#

作為建築學學生,答主覺得實在是太多了,很多方案並非大師手筆,但是足以令人佩服,innovation大多於實際的建造無關,只是學者們建築師們對於美的無限探索,主要可以歸為一下這幾種:

1. 每年建築界概念競賽有一摩爾那麼多,概念性競賽,舉個栗子:
· The Tokyo Pop Lab,東京具有豐富的文化歷史,其流行文化也影響著當代社會,該項目著眼於流行文化傳播中對於人與空間的交流而引發的思考,競賽要求參賽者仔細評估和討論建築與文化之間的基本關係。

以下為第一名作品board節選:

兩個立方體組合而成,一個立方體是大眾媒體研究部分,另一個則是未定義的「宣言」和實驗空間,紅色氣球體現流行文化。
參考資料:https://tokyopoplab.beebreeders.com

2. 哈佛yale普林斯頓mit這幾個學校的畢業作品,很多也是純理論純概念,可以去這些學校的官網看portfolio,也可以去issuu看,koozarch也可以看看,學姐的圖被刊刊登koozarch
參考資料:https://koozarch.com

3. 早些年間,扎哈,peter esienman,屈米都玩兒的概念,具體參考大佬們的著作吧…

屈米的《曼哈頓手稿》,就問,還有誰?!簡直五體投地。屈米的書《紅,不只是一種顏色》,之前在我們學校建築圖書館借過英文版,沒太消化完整,去國圖能借到了中文版

扎哈 Zaha Hadid-山頂休閑俱樂部 Mountain Peak 同樣的五體投地,雖然這兩位大師現代主義的風格迥異,但是都是頂禮膜拜級別。

寫在後面:
王子耕說過,我這些作品,都不出於建築的目的。大概這個意思。

給我自己,自勉

如需轉載,請私信,謝謝

最後再給大家安利一下我的公眾號:枕側記,主要寫遊記,寫建築,寫一些留學方面常被問到的問題


【圖多到爆炸】謝@周鑫邀?.....

沒有什麼是人類建不出來的,只不過還沒到那個時間點罷了。

曾經只有人類頂尖的大腦才想到在無垠的外太空建立空間站,而如今這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共識。

以下的建築,Enjoy:
1.沐梵大酒店

扎哈遺作。

2.前蘇聯的一系列,科幻建築味極重的建築。

Het Poplakov 咖啡屋,建於1976年

聖彼得堡控制論學會,建於1987年

格魯尼亞公路部大樓,建於1970年

喬治亞第比利斯典禮宮殿,建於1984年

3.空間構成

4.接下來是概念建築。

5.哈爾濱歌劇院:馬岩松。

5.1扎哈哈迪德

銀河SOHO

長沙國際與文化藝術中心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望京SOHO

概念設計:東京2020奧運主場館

6.你覺得我是真是假?

7.我們的未來。

俄羅斯·ARK綠色生態漂浮酒店

鯨魚形漂浮花園Physalia

「諾亞方舟」Lilypad

「Cloud Citizen」

捷彼花園體育城

AMLGM事務所概念住宅

上世紀70年代NASA太空城

韓國首爾漢江曲面森林(未建)

有幾張奇奇怪怪的圖亂入了

最後一定要記得陽光下的奔跑哦~

最後求個贊。

.


我覺得就是來坑我們學結構的。。。


兔子的大橋,每一項都是超級工程,敢嘗試,敢做。例如港珠澳大橋

--------------------------------------------------------------------------------------------------------------------------

(東海大橋)

(青島跨海大橋)

(汕頭海灣大橋)

(舟山跨海大橋)

(湛江海灣大橋)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然是太空電梯啊。
希望有生之年人類能找到實現它的技術。


強答哈哈哈
在一個山上的夜晚 突發奇想設計了個教堂


我在我的世界裡蓋的那種懸浮在空中的房子


不知道這個算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建築設計作品,歐冠聯賽視頻宣傳片上的那座巨大的球場:


多圖預警

薩格拉達大教堂(聖家族大教堂)
安東尼奧·高迪.這個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師設計的
雖然可能答得不對題.
但是到現在這是一個建造了134年的建築
還未完工
預計在2025年完工
他還有很多作品
居里宮、文森公寓、古爾公園、巴特羅公寓、米拉公寓等
安東尼奧·高迪我心目中最棒的建築師!


第三新東京市算嗎?


哈爾的移動城堡


Peter Eisenman的德國環塔(1992年)

方案酷炫,可惜當時因技術及預算原因未建成。

由於對結構安全的考慮、經濟技術條件的限制和審美觀念的影響,長期以來絕大多數建築師對摩天樓空中聯結的設計都局限在」垂直塔樓+水平聯結」的單一思路中。少有的特例是1992年美國建築師彼德·埃森曼為柏林設計的摩天樓。它本質上仍是一個空中相連的雙塔樓,但其外牆表面連續的折面,形成一個極富整體感和動感的形象:一棟塔樓自地面向上騰起,在空中扭轉,自然地」變」成另一棟塔樓,然後降回地面。該設計終究未能建成,技術的難度和造價問題是導致該方案流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牛氣衝天如庫哈斯,在CCTV新台址的設計中也借鑒了其O型連體的構思。

800M----廣州雙塔西塔設計(2004年) 馬岩松在2004年設計的廣州800米雙塔中西塔的設計。

兩座樓都高400米,連在一起就稱為800米,可以說是對追求高度的城市地標性的一個玩笑,或一個批判,或一個新思路。個人覺得建築形式設計還是挺驚艷的,不過據說被評審認為創作態度不夠嚴肅而出局,這樣的理由真的好嗎?!我是表示質疑和震驚的!

同時表示,這個設計思路里好像也有環狀摩天樓的成分。

不過這幾個方案不能算是抄襲,最多有借鑒的成分,暫時拋開具體的形式不談,摩天樓在空中聯結這個總體思路也並不是橫空出世的想法,而是眾多建築師們長期對摩天樓設計進行不懈探索的一個延續。事實上,在二十世紀初,當摩天樓這種建築類型剛在美國出現不久,一些建築師和藝術家便開始幻想起各種高層建築在空中聯結的場景了,不過那時也只能停留在浪漫的想像階段。

不過看看這三個方案設計的時間,不得不說,對於Peter Eisenman這麼晦澀艱深的人,還是不得不服氣的(他是第一個使環狀摩天樓從設想進一步走到真實可建的建築設計方案的人,在25年前),不管你服不服,反正我是服的,不愧為建築師中的哲學家(他是首位通過自身領域的工作來證明當代文化是一個交互影響的連續體,而所有的文化現象和人類的知識都有可能成為建築學中的一部份的建築師)。

另外雖然都是設計環狀摩天樓,但這三個人的造型能力真不是蓋的,各有型格,小馬哥的尤其有青出於藍脫胎換骨之感,點贊!

另外,馬岩松的紐約世貿重建方案《浮游之島》,跳出了只用幾何形式來表達建築,開始嘗試運用整體概念製造情緒環境,個人也是覺得設計概念新穎獨特,形式也是極具美感和想像力的。

這世界發展變化這麼快,小馬哥又這麼馬, 說不定哪一天會在另外的地方把此方案給實現了呢! 期待中!


其實這個還挺多的,技術發展到現在,建築的高度和奇形怪狀都不是難題了,比如迪拜塔、央視大樓這種,更狂野的如高技派或者扎哈的作品,也都盡在掌控,真正難的我覺得有兩種,一種是特別具有靈性的,一種是特別輕盈的。

靈性的比如:高迪的聖家族教堂,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這種難度倒不在於技術,而是能把設計師設想的神性空間完成。

今天只說另外一種,輕盈的,盡量減輕實體,突出空間,以日本建築師為主,如妹島和世、藤本壯介、石上純也等,下面介紹一個石上純也的作品。

石上純也(Junya Ishigami)設計的大學好似消失於灰色地面上的白色森林,該項目位於東京以西的山麓。年輕的日本魔術建築師從2004年在畫廊中設計了一系列令人震驚懸浮傢具和建築規模的體量,而這是他第一個建成的建築。

建築位於神奈川科技學院。功能多樣,用於一般性的活動。在這空間,學生從一系列的工程和當地社區協作訓練,製作各種東西,從傢具到機器人。

建築的結構好似要和地心引力對抗。白色的柱子叢林由305根5米高的細長鋼柱支撐。不規則的分布在整個空間,地板是一個47 X 46米的混凝土板,比周圍的瀝青路面稍高一點。平屋頂開有線性的採光帶,建築的四面是無縫的玻璃。建築就是如此簡潔。建築的內部不規則的出現傢具,盆栽植物和人。

石上純也解釋設計的過程和步驟,設計的主要問題是通過細緻的調查,解決柱子之間的關係;為此,還專門開發了一個相應的軟體。「他說,我想設計一個邊界非常曖昧的空間,局部的空間和整體空間的關係是波動的,而不是密斯式的整體空間。這樣可以讓建築有靈活性,揭示出真實的使用要求,而不是用建築去『定製』使用空間。」

項目圖片及文字來自於Archgo


推薦閱讀:

現在這個建築行情,建築學留學生回國找工作會不會同樣非常嚴峻?
有哪些你看過覺得非常有感悟或者有幫助的建築書籍?
沒有建築學背景能進入建築事務所嗎?
濟南古建築有哪些?

TAG: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美感 | 有哪些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