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舊電影進行高清修復有什麼意義?

從中央六知道的,目前我國掌握了舊電影高清彩色修復技術,並對《五朵金花》《冰山上的來客》等電影進行了修復。ps:我百度了「電影高清修復」知道還有一些香港電影《倩女幽魂》等。

我就好奇為什麼要對這些舊電影作高清彩色修復,而且我不是吐槽啦只是好奇 謝謝

補充問題:如果涉及商業利益的答案麻煩具體講一下商業利益體現在哪些方面,譬如說重新投入市場上映,那又得考慮一下成本問題等。謝謝


任何老電影,在當初展示給觀眾面前的樣子,並不是老舊,布滿劃痕和灰霧的,而是全新的,是光彩奪目的。
修復老電影,在於真正的還原老電影應有的美學價值,而不必被後天的影響所干擾。

這和古建築「以舊換舊」是不一樣的。古建築翻新,對於古建築來說,建築材料也是美學的一部分,新的建築材料是不匹配的。
但是電影的價值在於內容,而不是載體。換句話說,信息是寶貴的,信息載體(硬碟、光碟、膠片)是可以捨棄的。
所以,老片數字翻新,絕對必要。
想想當年70毫米巨制《阿拉伯的勞倫斯》上映那夢幻一般的畫面感受吧……


文化產品/商品,最重要的是保存,傳承。因為這些東西對當時的社會和工業都是一種記錄,有保存的必要和可研究的意義。這些文化產品,要保存和傳承就一定要藉助不同的介質。任何修復,都是去彌補介質的弱點。比如書要修復起來就很簡單,因為紙張相對來說容易保存,影音要保存難度會大一些。爲什麽要保存,要研究。這就和爲什麽保留文獻,爲什麽要考古一樣。

修復是保存和傳承的必經之路。

某幾樓說了,過去的硝酸片保存不易,易燃。溫度達到某地步,就會自燃。很多膠片在過於潮濕的環境下,音畫損壞也嚴重。因此需要將這些內容盡可能地還原,精細化到穩定的介質上,以便保存。而且現在膠片修復之後,還會再另製作播放拷貝。儘量不損耗那個最完美的版本。

至於數字化,這是介質轉換,但會有損耗,因此以前模擬化狀態下拍下的東西,都儘量會修復保存實體版本。數字化只是拿來販售的。

其實修復這件事,若論上映的話,商業利益很有限,也很個別。它並不能當成一門生意來做。會消費修復版放映的顧客是很小眾的。通常修復一部戲如果指望收成,就可能要走遍全球做各種文化放映。正式的院線放映收益和成本根本不成比例。也就是每個國家一兩個文化戲院做一兩場。

各國的修復工作現在基本都是當做文化保育在做。要麼就是有限地製作數字拷貝再發售,這個量也不多。


修復,其實是一個功德無量的事情。除了本身商業利益之外(比如剛看到的《雙峰鎮》出了720P版本),更多的是一種保護和傳承。相信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高清修復版的人兒已經不再乎繼續等下去,有的人說這個昏昏暗暗模模糊糊的渣畫質也挺好,可是,對於更廣泛的人群(比如我),可能是抱著「只有高清修復才能看得下去」的心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科技讓世界變得更好,新的呈現手段能讓經典的內容變得更好,變得更符合時代的審美,變得更具有影響力。

實際上在音樂領域中,修復這件事情也一直在發生。比如Beatles去年的BBC On Air又被翻出來了,而且這批電台錄音還真的非常棒。比如滾石1967的巡演紀錄片被修復了,還有三個版本。以及各種的黑膠CD化。在CD這一載體剛被發明的時候,一堆的黑膠唱片也爭相被CD化了,你說當時的人會問:對舊黑膠進行CD化(數碼化)有什麼意思嗎

一個道理。


修復包括去除附著在膠片上的毛屑,膠片劃痕,去除閃爍,抖動等,也包括校正顏色,增強顏色。
這些工作改善了影片的外貌,讓影片能被更多人接受。
膠片會隨時間劣化,也不適合傳輸和複製,所以轉成數字形式也符合存檔和再發行的需要。
有時還能彌補當年拍攝或製作時留下的遺憾。


舊電影的修復?你想啊,一輪被時光灰塵所蒙蔽的膠片,一部裡面有可能承載著一代人記憶、夢想等一系列內涵的電影,利用現代的科技讓這些逐漸封沉在歲月里的流光溢彩和美輪美奐再次煥發出他的本來色彩。穿過時光的阻隔讓電影愛好者再一次通過流動的影片感受著來自時光的溫暖和問候,想想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無比激動心潮澎湃血脈噴張的事。


沒別的。。就是為了好看。。然後能稍微再創造點經濟效益。。


1、商業利益。現在藍光普及,家用播放設備(電視、投影)開始普及1080p,屏幕尺寸越來越大。高清化舊電影製作成藍光,把多年前的影片拿出來再賣一次,消費者高興,商家高興,版權方高興,何樂不為。錄像帶時代、DVD時代,不都是這樣么。
2、作品的保存。除了歐美日,大多數國家對幾十年前的膠片保管並不好,甚至有些90年代的膠片都湊不到完好的一份。趁這些膠片無法修復之前,修復成高清數字版,才能永久保存。而且藍光的畫質完全不輸以前的膠片。
PS:題主可以搜索一下「馬丁·斯科塞斯 世界電影基金會」,這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啊。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播放設備不斷進步,使得多年前老片子的效果顯得越來越差。做修復可以讓老電影在新的高清大屏播放設備下也有可以接受的效果。


這樣說吧,當你現在有了一個非常愛的電影,五十年後你再想緬懷一下,卻發現被告知資源全都損壞了,你會有何感想呢?老電影至少是一代人的記憶,這就是意義


對於歲數比較大的受眾來說,電影高清修復對他們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這個是中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和精神寄託。設想20歲的時候我去約會妹子一起去看可《五朵金花》,現在60歲的時候呆著老伴一起去重溫當年的記憶,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而且高清修復的肯定是經典的電影,對於票房應該會有不錯的收益。前年的3D泰坦尼克號正是如此。
這時一個時代的記憶


早期電影膠片使用硝酸片基,不易保存,目前早期電影拷貝多數都會發生病害,剝落粘結在一起。所以請,很多拷貝都是孤本性質的,例如挪威國家圖書館館藏的-盤絲洞,就是上海影戲公司的重要作品,這部電影之後連同上海影戲所有早期作品損毀與一二八事變。還有台灣的阮玲玉經典電影戀愛與義務,也是類似情況,全球唯一的拷貝目前存在台灣電影資料館。這裡修復是搶救性的,將電影視作一種檔案材料予以保存。另外一種修復就是所謂的數字化,方便保存和後續研究。


修復舊電影,就像修復古宅,修復文物一樣,還原他們的本來面貌給後人看看罷了。我們的影史不長,能把儘可能多的老電影以最完整最清晰的面貌展現給後人看,這就是修復的意義。
當然也有商業利益的,前些年《東邪西毒終極版》重金修復後上映,雖然剪輯不如老版,但修復後的畫質實在令人愉悅,值得收藏。
說個題外話,電影怪咖彭浩翔,也曾費盡心機地找到《關公大戰外星人》的拷貝並且自費請泰國公司進行數碼修復,諸位現在在網上能看到的版本,就是修復後的版本。雖然看起來,呃,作為特攝片的話似乎還沒有鹹蛋超人好看。但是啥也沒做的我們,借光能欣賞到如此神異的電影,也算頗有眼福。


可以看得清楚些


我個人的一次體驗可以參考。百子灣電影資料館有一次放《青春祭》修復版,我當時是想重溫一下張暖忻的這部作品去看了。之前曾經在學校看過一次,印象不是很深刻。這次重看的體驗非常震撼,大銀幕上雲南的風光和主人公的命運完美呼應。看完之後我想找些該片的截圖,在網上找到一個版本,是未修復的,畫面黑到你臉男女演員的臉都看不清,如何欣賞他們的表演?更不用說精心的取景和布光。因此我覺得,修復是非常必要的,是一種搶救


有達芬奇 最主要是數字化吧


事情是相對的,進行了高清修復的舊電影,不也大多是值得我們再去回味、去學習的經典影片嗎。


推薦閱讀:

電影里水中那種很唯美的鏡頭怎麼拍攝的?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在藝術電影史上的地位非常高,甚至連英格瑪·伯格曼都對他推崇至極。他的雕刻時光電影理論及詩意電影對當下的電影人有何影響?有何傳承?
劇情是電影最重要的基礎嗎?《英雄》算不算爛片?

TAG:電影技術 | 影視評論 | 電影史 | 電影產業 | 電影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