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劇評分出奇的高?

我特意看了一下絕密毒師,看了三集感覺很一般沒有那麼出彩的地方。還有神探夏洛克,看了第一季,感覺九點三分的評分言過其實,是有什麼隱喻的台詞嗎?還是其他什麼原因?而看豆瓣七到八分電視劇就好理解,更容易接受,雖然越到後面就越坑。


謝@Avalon 邀請。
我想題主真正想問的是:對比國產影視劇,為何豆瓣上對美劇的評分,相對沒那麼嚴苛?習慣打較高的分數。


一方面,會在豆瓣給美劇評分的觀眾,本身喜愛美劇的多,不少自帶粉絲光環,吃瓜群眾的比例相對較低。不像國產電視劇,為了獲得收視率,正式上線前就著力宣發。炒作、話題、明星花絮等宣傳物料不斷。這就吸引了一票吃瓜群眾,但是以評分客觀性來論,吃瓜群眾反倒是對評分有正面意義的。因為樣本基數量大、各類人群都有覆蓋,會稀釋掉不理性粉絲的高分評價。
同理,題主可以看下豆瓣上,日劇、日漫的評分。

另一方面,整體而論,美劇的製作工藝就是遠高於國產劇的,劇情、畫面、工業流水線、播放機制等等,有實實在在的差距。這好比有兩個創作人,其中一個的作品一直保持在平均水平以上;一個的作品,多數都很爛,難得有幾部像《琅琊榜》一樣特別好的。那個保持穩定高水準輸出的創作人,總是會自帶些光環效應。這換句話來說,也是同行襯托得好。


我認為評分高是因為美劇值得挖掘。由一部美劇可以挖掘出一系列的文化知識從中受益。
以歷史頻道播出的《維京人傳奇》為例。 我最近恰好寫了有關類型的文章,碰到這個問題,貼出來放在這裡。

原文鏈接:知乎專欄

————————————————————

『知識漏勺』破解「黑暗時代」鐵桶系列首章——維京人(一)

今天我們將從《維京人傳奇第一季》切入,逐漸實現三個目標。

1、對維京人發展歷史和族群特色有較為詳盡的了解。

2、激發興趣並樹立根系,在鐵桶上鑿開缺口。

3、發展枝杈並最終全面大方向的構建有關「黑暗時代」中世紀歐洲的知識網路。

《維京傳奇》是該電視網2013年度收視率最高的系列劇,雖然它的播出時間是在周日晚間,有許多強勁的競爭對手,但其平均收視率依舊保持在500萬人次。可以說是歷史頻道的《權力的遊戲》。《維京傳奇》由崔維斯·費米爾、凱瑟琳·溫妮克、喬治·布萊頓、克里夫·斯丹頓等主演。描述了維京人鼎盛時期的故事,他們在當時的北歐地區處於統治地位,因為喜好海上劫掠並不斷對外擴張,被人們冠以「北歐海盜」的別號。該劇將側重於描寫維京人的生活、貿易、探索及對外侵襲。

導言

1)本文將使用「知識網宏觀構築法」以美劇《維京人傳奇》為切入點,查漏補缺,發展枝杈,逐步形成關於中世紀歐洲的宏觀知識。

概括式網路構築法:有哪些適合零基礎學歷史的方法

2)筆者非史學專業,純屬歷史愛好者,筆者將綜合書籍、互聯網和雜文等為讀者構建宏觀知識網,如若過分追求細節則本文並不適合。

3)本文為『知識漏勺』系列首章,全系列無存稿,故不定期更新,如若喜歡還望點贊,並收藏等待更新。

4)如果讀者在文中發現錯誤和漏洞,還望私信指出,我會及時修改並@感謝。

5)謝絕一切轉載。商務合作請私信。


構築法簡述:先由簡入繁,再由繁化簡,從一個點切入,激發興趣,發展枝杈,逐步形成宏觀知識網,另一實例詳見有哪些適合零基礎學歷史的方法。

本文不是影評劇評,不會對藝術形式、表現手法和劇情設置有任何評價。

本文將以美劇《維京人傳奇》為切入點,為讀者抽取其中乾貨,帶您初步了解兇猛的野蠻人、海盜、探險家、水手——維京人(Viking)。並以此為根基,為讀者構建「黑暗時代」中世紀歐洲的宏觀知識網路。

目錄

一、維京人與維京文化

二、維京人與中世紀歐洲

三、枝杈總結

一、維京人與維京文化

我們對於維京人並不陌生,無論是遊戲還是影視作品都不乏維京人的身影。

《帝國時代》中維京大戰船。

經典大作《文明5》中丹麥的特色技能。
Viking Fury(維京狂暴)

Embarked units have +1 Movement and pay just 1 movement point to move from sea to land. Melee units pay no movement point cost to pillage.

關於維京人的影視劇作《馴龍高手》

維京人(Viking)一詞在英語中有海盜的意思,而(Vikingr)在冰島土語中也有「海上冒險」的釋義。

無論是哪部劇作,我們都能在屏幕對面感受到維京人的兇猛、野蠻,也會發現他們精於航海和戰鬥。維京人被視為兇猛的野蠻人,殘暴的異教徒,和來去如風的海盜。

在正是介紹維京人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中世紀的基本常識。

百度百科

在歐洲歷史上,一般來說,「中世紀」指公元5世紀到15世紀,泛指自西羅馬帝國的崩潰到文藝復興運動和大航海時代之間時期。按照西方傳統,歐洲歷史可以分為「古典時代」、「中世紀」和「近現代」三個階段。

將近一千年的時間跨度和龐雜的歷史事件,讓中世紀歐洲歷史成為了密不透風的「鐵桶」,想要在這個鐵桶內部一窺究竟,就必須打開一個缺口。而維京人,這支在中世紀中期才登上舞台的民族就將是這個鐵桶的缺口,我們將以「維京人」為中心,向前推直至羅馬帝國分裂,向後推直至航海時代降臨。

維京人居住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今丹麥、挪威、荷蘭),講北歐語言,歷史學家確定,維京時代是從公元793年開始,直到公元1066年斯坦姆福德橋戰役失敗結束。維京人是強大的戰士,來去如風的海盜,也是巧妙的工匠。

維京人的足跡遍及從歐洲大陸至北極廣闊疆域。維京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麥。他們和後代曾一度控制了大部份的波羅的海沿岸、俄羅斯的內陸、法國的諾曼底、英國等部分地區。他們在825年時發現冰島並在875年定居下來。985年,他們又在格陵蘭殖民。

波羅的海

歐洲地形圖

從歐洲地形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維京人的發源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北端已經在北極圈以內,其惡劣的自然環境影響了維京人的生活方式,貧瘠的土地難以耕種,惡劣的嚴寒又會斷絕他們的食物來源,所以劫掠與戰爭才能保證他們的族群不至於在飢餓與寒冷中滅亡。

在在一些不正規的說法中會用日耳曼人代指德國人,而事實上日耳曼人一些語言、文化和習俗相近民族的總稱。相關資料中可以了解到,維京人與日耳曼人同發源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且日耳曼人同樣信奉北歐神話,但是關於維京人是否為日耳曼人的分支一事可謂是眾說紛紜。所以,維京人極有可能是日耳曼人北上至冰島、挪威、瑞典和丹麥的一隻分支。

①關於維京人是否為日耳曼人的深入討論將不在此處展開,有關於日耳曼人與德國、英國、法國甚至歐洲的關係,將作為本系列的枝杈,會在後續文章中補充。

②日耳曼蠻族與中世紀歐洲的關係,將作為本系列枝杈,會在後續文章中補充。

維京人崇尚武力,劇中描述了一段主角拉格納通過決鬥,擊敗了老伯爵並登上伯爵之位的故事。

事實的確如此,維京人驚人的戰鬥力會讓他們的對手聞風喪膽。但是維京人們最經常使用是鐮刀而不是刀斧。大多數維京人種植大麥、黑麥和燕麥,他們也在自己的小農場中飼養牛、山羊、豬和綿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惡劣的自然環境無法讓維京人形成自給自足的農耕文化,所以侵襲才是他們發展族群的唯一選擇。後期維京人的襲擊(raid)變成了入侵(invade),這表示了,在接觸了英國等先進文明後,維京人更加著眼安穩與長久,把獲取用來耕種的土地當做了目標。

「露天會議」制度是維京人商討事宜的基本形式,露天會議由自由人召開(維京文化中擁有貴族、自由人和奴隸),每月召開一至兩次,主要內容是對犯罪進行宣判。露天會議制度區別於羅馬帝國高度的中央集權,更好的體現民主。

維京人賦予女人更多的權利,只要她們是自由人(Free man),她們就能夠繼承財富、主動提出離婚。維京人十分尊重自由人的選擇權利。

維京人會從劫掠過的村鎮抓劫活口留做奴隸,奴隸的工作主要是僕從,部分奴隸也會被販賣到其他地區。自由人有歸還奴隸自由的權力,一旦奴隸變成了自由人,那麼他將享有自由人所有的權力。

維京人沒有明確記載的成文法律,整個部族依靠習慣和傳統進行裁決,其中「贖殺金制度」是維京文化中重要的制度,維京人屬於蠻族,其族內的仇殺與報復時常上升到大規模武裝決鬥,為了減少這種暴力流血事件的發生,這些「蠻族」制定了針對這一現象的特殊制度——贖殺金制度。

③蠻族是中世紀歐洲重要部分,將作為本系列的枝杈,會在後續文章中補充。

《瓊斯律書》 圖片來源——《維京人與海盜》明天出版社

維京人依靠太陽的方位導航方向,這極大的限制了他們的活動範圍,因為連綿的陰雲會使太陽消失在他們的視線中,從而導致他們迷失在蒼茫的大海上。可是儘管如此,維京人依舊有辦法確保不在大海中迷失方向。

挪威傳說中提到,當時人們用一種叫做「太陽石」的神秘物質來導航。有專家稱這種「太陽石」很可能是方解石晶體,維京人極有可能就是利用方解石晶體來導航的,在太陽被烏雲遮住的情況下,「太陽石」也能為他們精確導航。

方解石又名冰洲石(因盛產於冰島而得名),冰洲石因具雙折射,常被利用於偏光稜鏡,如以一定的方式切割成柱狀,可當顯微鏡之稜鏡,檢測礦物之光學性。

冰洲石

我們在藝術作品中看到的海盜形象多為獨眼,這種形象的由來並非胡思亂想,早期的海盜依靠太陽定位,長期單眼觀測太陽,從而造成了獨眼。

卡通海盜形象

船文化在維京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維京戰船通常以橡木為原料,船窄,靈活輕便,耐風浪,非常適合突襲沿岸城市。維京人會乘坐「龍頭」大船,從海岸登陸,劫掠沿岸的村莊、城鎮和教堂,早先的維京人劫掠金銀財寶後會乘船返航,拿完東西就走,盡顯強盜本色。野蠻兇猛又來去如風的他們讓英國東北海岸的諸國頭疼不已。龍往往象徵著勇氣、力量和恐懼

館藏龍船複製品

維京人以奧丁為父神,信奉以奧丁為首的阿薩神系。我們所熟知的北歐神話便是維京人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信奉阿薩神系的維京人相信,他們的一切戰鬥都是為了奧丁,如果在戰鬥中應用犧牲,他們的英魂將進入Valhalla,也就是英靈殿。在那裡,奧丁為這些勇士準備了豐盛的筵席,他們將與奧丁一起暢飲,等待著諸神黃昏的降臨。

名詞釋義:阿薩神系:是北歐神話中兩大神族其中一支,也是最主要的神族,另一族為華納神系。

④關於北歐神話,在此不做深入展開,將作為枝杈,在本系列後續文章中進行專題補充。

耶夢加得:北歐神話中環繞世界的巨大海蛇

北歐神話信仰很大程度上的決定了維京人行為處事的風格。也正因有這樣視死如歸的信仰,維京人在不懼死亡,戰鬥勇猛,無往不勝。

經典單機遊戲大作《上古捲軸:天際》中「松加德」的原型即為北歐神話中的英靈殿

現在的很多劇作中牛角頭盔幾乎成為了維京人的形象代表,這與奧丁的頭盔也不無聯繫,從外形看起來兩者很相似。雖然早已有專家證明維京人並沒有戴頭盔的習慣,牛角頭盔更是天方夜譚,但在很多講述維京文化的電影遊戲中,仍然少不了對牛角頭盔的刻意塑造。

奧丁形象

動畫片中維京人的形象

《維京人傳奇》中維京人的形象

被擊敗的老伯爵被眾人火葬於船上,維京人認為被葬在船里是一個極大的榮耀。在北歐神話的影響下,勇敢的戰士們有資格進入榮耀之地,而他們生前所使用的戰船會送他們到最終的回歸之地。傑出的戰士會在武器、珍寶,甚至是陪葬奴隸的圍繞下,安息於船中。

關於維京人的船葬歷史,最驚人的發現在1939年,一位女士在英國薩福克郡沿岸附近薩頓胡的一個土墩下發現了一處船葬墓,稱為薩頓胡船葬。從棺槨中收穫的文物極大程度的幫助了人們了解維京文化。

名詞釋義:薩頓胡船葬:是一艘保存完好的北歐戰艦,中部上方有一間墓室,裡面放著大量珍寶。專家分析它應該出現在大約625年~637年,棺槨文物的所有細節均顯示出維京人高超的技藝和對細節的注重。

二、維京人與中世紀歐洲

歐洲國家分布圖

《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記載了維京人於公元789年一次對英國的襲擊,當時他們被當地官員誤認為是商人,這些海盜殺死要向他們徵稅的官員。第二次記錄是在公元793年。以後200年間維京不斷地侵擾歐洲各沿海國家,沿著河流向上游內地劫掠,曾經控制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據說他們曾遠達地中海和裏海沿岸。其中的一支渡過波羅的海,並遠征俄羅斯,到達基輔和保加爾。

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截取

名詞釋義:《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是部記載9世紀至12世紀英格蘭歷史的編年體彙編。這部編年史以古英語書寫,大約是在9世紀後半的韋塞克斯出現,之後由英格蘭各地的修道院獨立書寫、抄錄與保存,最晚的更新延續至1154年——維基百科

(有關基輔羅斯及俄羅斯相關內容,將於成為後續作品中大系列完成,敬請期待)

一支維京人向西南挺進,在歐洲的心臟地帶掀起軒然大波。他們大肆劫掠不列顛群島,並且還向歐洲大陸進行了侵擾。維京(Vikings)一詞便帶有掠奪、殺戮等強烈的貶義。維京人對於歐洲歷史尤其是英格蘭和法蘭西的歷史進程產生過深遠影響。

維京人襲擊的英格蘭主要信仰為基督教,基督徒在維京人眼裡就是信奉偽神的異教徒,所以在面對異教徒時,這群兇猛的維京人根本不會心慈手軟。他們通常是將教堂洗劫一空,因為那裡擺放著許多供奉上帝的金銀器皿,並嘲笑上帝奢侈,要金要銀。

⑤有關基督教,將在本系列後續文章中進行專題補充。

即便是擁了強健的體魄和超強的戰鬥力,維京人依舊嚮往穩定的農耕生活,維京人耕種麥子,豆類和少量蔬菜,飼養牛羊等牲畜。但是惡劣的生存條件讓農耕文明無法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形成,這直接致使了維京人瘋狂劫掠。

自古便沒有無緣無故的殺戮,在那個時代,殺戮只為了生存。

維京人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子孫後代的繁衍,他們由原始的劫掠金銀財寶變成了入侵領地。

圖片來源——《歐洲中世紀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盾牆戰術(shield wall)是整部劇中但凡有戰爭就會出現的戰術,這種戰術是流傳在歐洲的一種比較普遍的軍團戰陣。

斯巴達三百勇士

羅馬戰陣

盾牆戰術是一種主要用來對抗騎兵的方陣是戰術,步兵舉盾結成方陣,長矛於陣中伸出,既能防禦弓箭襲擊又能較為有效的防禦騎兵,但是步兵在野戰中遭遇騎兵依舊是噩夢,即便結成方陣,依然有被重裝騎兵衝散並注意掩殺的巨大劣勢。

⑤有關中世紀騎士制度,在此不做深入展開,將作為枝杈,在本系列後續文章中進行專題補充。

早在維京人登上中世紀歷史舞台之前,整個歐洲大陸在中世紀經歷了近400年的風雨,我們由維京人切入,向前推至羅馬帝國分裂,向後推到航海時代降臨,努力為您還原一個真實的「黑暗時代」中世紀歐洲的景象。帶您了解那時的宗教、文化與戰爭。

利用宏觀知識構築法,為您大方向的勾勒黑暗時代,也真因如此,過於深入如維京人的房屋與工藝水平將不做解讀,此類細節將會作為添加篇,在全系列結束後為讀者添加。

本系列將帶您了解英法等國的形成歷史與其矛盾衝突和對現代文化的影響。

截止於此,《維京人傳奇》中的乾貨部分已經為您榨取完畢,關於影視劇作的藝術水平不予評價,初步建立根系,在龐大的「黑暗時代」鐵桶上鑿出缺口,接下來本系列作品將帶您在這塊密不透風的鐵桶中一窺究竟。


三、枝杈總結


總結本文伸展枝杈:

①關於維京人是否為日耳曼人和有關於日耳曼人與德國、英國、法國甚至歐洲的關係,將作為本系列的枝杈,會在後續文章中補充。

②日耳曼蠻族與中世紀歐洲的關係,將作為本系列枝杈,會在後續文章中補充。

③蠻族是中世紀歐洲重要部分,將作為本系列的枝杈,會在後續文章中補充。

④關於基督教,將在本系列後續文章中進行專題補充。

⑤關於其實制度,在此不做深入展開,將作為枝杈,在本系列後續文章中進行專題補充。

⑥關於「黑暗時代」中世紀歐洲概括性專題將寫最後一章。


強調:

全文參考多部歐洲史書,竭力為您勾勒中世紀歐洲全景,重要細節將深入解讀,其餘細節如飲食、經濟、建築風格等件一筆帶過不會展開,本文將起到基石與樹根的作用,最終將達到形成網路的目的,只要您想起維京人就能喚醒您對整個黑暗時代知識網的記憶,若能達到此效果,筆者將倍感欣慰。

如果有意了解有關維京人深入細節,建議閱讀《維京人與海盜》 [義大利]格蘭特著,朱劉華譯 濟南:明天出版社 此書圖文並茂的簡述了維京人的生活習性與民族特點。

若您對本系列有閱讀興趣,請關注我,或關注我的專欄。

專欄:知識漏勺


謝謝邀請 一個劇如何,在豆瓣的評分是由觀眾寫出來的。你覺得不好看,不值得這個分。是由你的世界觀評定的。它有這個分,代表有很大一部分人覺得他優秀。所以你這個問題是個悖論。你要是認為它不優秀。你又不發表觀點。你要是覺得大眾觀影能力偏低你也沒發表觀點。你到底在問什麼


之前寫了一大堆,都刪了。

因為之前寫到這裡,突然覺得還是不要向下分析了。

本來人各有好惡,不愛看不看就是了,至於為什麼會被打高分,因為有喜歡看的人。

選些對胃口的,畢竟好作品還多,覺得不好看的,棄了它就是。不用特意勉強自己覺得大家喜歡的就是好的,你可以覺得那些高分劇不好看,本身也沒什麼錯。

就醬


拿最近的西部世界說吧。
看西部世界你如果發現了前後不一樣的地方,你會想是不是我發現了一個彩蛋或者是有什麼我沒注意到的細節?然後你會把那一段反覆看,最終發現的確是做的細節,然後驚呼卧槽這個掉。不論劇情質量,單這些小細節都讓你想給高分。
國產劇裡面,這個劍應該是金屬的,怎麼有塑料質感?你一查,劇組缺錢,用的塑料的,完。
看那些造價高的美劇你會覺得,它們是鐘錶,他們顯示時間是因為一個齒輪一個齒輪咬合,互推,是一種物理層次的結果。
但是有些國產劇看起來就像三三濫濫一個糊的表,它告訴你時間是因為製作方雇了一個打更的人。


題主不妨談談你覺得算得上好的劇集有哪些?


我看到很多人回答同行襯托的好,我不敢苟同。
難道電影方面同行襯托的還不夠?
這恐怕不是美劇評分遠比電影高的關鍵。

有一天我想看兩部高分的喜劇電影解解悶,然後打開豆瓣電影,找到分類,喜劇,按評分排序。
結果尼瑪翻了好幾頁,沒有一個電影(我只記得滿屏老友記和成長的煩惱),而且有幾部美劇評分高到將近滿分。(內心崩潰呀)

我覺得美劇的製作是不錯的,也很吸引人,但接近滿分這樣的情況,相比電影評分來說確實讓我覺得不太靠譜。

至於什麼原因,我也很疑惑,像有些答主說到關於受眾面窄等的觀點我比較贊同。就像我喜歡日漫,海賊王,我打分就會滿身熱血回憶連連,接近滿分啦~


因為你就看了幾集或者一季 個人觀點:美劇前期鋪墊很多 在劇情展開的時候 會讓你回想起很多前期鋪墊 留下很多想像空間
個人觀點 如有不實請見諒


一般大家都說找美劇看,而沒有找國產劇看的。美劇是先有興趣,之後根據興趣去找著看的。國產劇是電視台播什麼看什麼的。

但是真心覺得美劇比國產劇要精良些。


都是同行襯得好


推薦閱讀:

美劇中常看到有演員去同期熱播的另一個劇組客串,是演員的個人行為嗎?
《老友記》中你覺得最感動的一幕是什麼?
如何理解《權力的遊戲》第五季預告片?

TAG:美劇 | 豆瓣評分 | 神探夏洛克英劇 | 絕命毒師BreakingB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