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古代建築沒有日本或韓國樣式的推拉門?


題主原本要問的或許並非是推拉門的著作權,考古的事兒我也不咋懂,所以直接將問題拆成為什麼中國比較少見而日本較多,用設計視角的推理來回答。

障與帳的關係前面有人講了,不過大家目光太聚焦於推拉門本身了。

先亮觀點:不管推拉門是否首先出現在中國,中國傳統建築卻不存在推廣使用推拉門的土壤。

日本大量使用推拉門的建築,也基本自寢殿造以後到書院造才盛行。

牆地關係

確實如 @經略幽燕我童貫 所言,起居方式變了,不過僅僅以風格解釋或許沒構造設計的解釋來得有力量。

大陸地區由於與其他文化交流較多,逐漸推廣的胡椅胡凳胡床等高足坐具,使得對地面要求不高,門檻/地栿等構件並非作為建築之必需(門軸固定方式並不必然需要地栿),牆體也可以持續土作或者磚作的邏輯,牆體因其構造特徵而難以與推拉門相適應;而在日本,寢殿造書院造兩種類型最大特點是其高床特徵,即架空的地面層——這一架空屬性意味著,在地面需要大量的木方承重,這也為十分需要門下框/敷居(滑槽)的推拉門的出現提供了必要條件;架空也意味著其上方不大會再出現磚與土牆,而全部是木邏輯的牆體建造。而若如前面答主所引用的考古復原,木骨泥牆中出現推拉門的情況,即便可能出現過,也因其過於異於損壞(門框的固定關係、門框在泥牆中的防腐措施總歸不如純木構架空的建築邏輯)而不會被大量選擇。

樑柱關係

寢殿造與書院造因其空間觀念或朝向庭園的特徵,建築室內呈現出極為乾淨的狀態,在解決傢具問題時,所有棚/架/儲藏等均布置於空間中與風景相對的一側,甚至集中至建築空間的中心並進行與建築共同設計製作的操作,這就使得建築結構被拆分,樑柱尺度傢具化;為更好地與各個方向的木構件相交接,最終放棄了圓柱抱框的方式而選擇了與日本前期以及中國不同的方形截面柱子,這也更利於推拉門的出現及使用;而後鴨居與長押居於其外,形成立面上與中國不同的強枋弱柱的形態,也使推拉扇越過柱位靈活使用成為可能。而中國建築或者日本早期建築中,圓柱與細枋等特徵對於推拉門而言並不適用。

空間關係

繼續說高床建築,因席地起居,對地面材質要求則越發高,不同於中國曾經席地起居時的筵席制度,日本在這基礎上室內直接徹底走向滿鋪榻榻米,室內各個空間都受榻榻米模數影響,且全部為榻榻米的空間——這使得方柱出現更為必要,同時,若為平開門,其與榻榻米交接之處席子必然產生大量磨損,且因相鄰空間均為榻榻米房間,平開方向的選擇顯得尤為困難;此外,為適應起居特徵及接觸與保護榻榻米,人們進入室內的必要程序是脫鞋,這便限制了人活動的區域——在希望接觸室外時,檐廊/緣側處空間也同樣為木地板,但因其上方屋頂出挑距離限制,緣側處寬度不大,這也令平開門的使用十分尷尬——朝內開磨席子,朝外開擋路。所以在光凈院客殿中,外面兩處唐門的使用帶有十分儀式性的特徵,而平時均用推拉門活動。

達爾文講「適者生存」,維特魯威說「堅固、適用、美觀」,計成講「不宜,雖美必棄」,儘管針對的目標與此題不一致,但其原理確是相同的。技術的精巧與否及首次出現地並不必然代表著技術自身的價值,價值藏在人們對技術選擇的過程之中。

再次以柯布西耶結尾:

「建築與各種風格無關」。


更新

前天根據印象拋出的解釋並不正確,除了氣候影響的因素以外。

先簡單地說一下所謂「日式拉門」的演變路徑。

這種形制的「門」或「窗」出現於平安時代流行於鎌倉時代,從歷史源流來講,大抵處於日本建築和樣化的國風時代到」鎌倉新樣式「傳入日本之間。因此這基本上可以說是從日本建築體系自主創新的結果。

那麼具體說起這個構建,所謂「日式拉門」的表述其實非常籠統。因為在日本建築的領域中,至少可以分為室內的「襖(ふすま)」和用在外壁的「明障子」兩部分。這二者的演變起點不同,但最後殊途同歸。

圖1 襖 圖2 明障子

日本建築儘管在受到中國影響前已有其自身的形制與特色,但其落後的技術終究抵不過來自大陸的影響,繼而在一段時間內,其大多數建築曾經都完全仿自大陸與半島的形制。

上 唐招提寺金堂 下 法隆寺金堂

從形制上來講,歷史最為悠久的遺構是法隆寺與唐招提寺金堂*(旁邊的藥師寺雖然完全是新修的,坑了我幾百日元,但復原也可作為參考,旅遊一定不要去那。)。從中可以一窺早期日本建築的「窗」與「門」的設計。

上述建築中的窗戶設計被稱為「連子窗」。可能是唐代建築以及半島建築在日本的還原。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這種窗戶本身是於牆壁之上的一種固定式設計。與我們講的日式拉門兒還差著十萬八千里,不過,嘿,不要著急,至少日本友人已經學會做窗戶了,huzzah!

除了固定的窗,日本還吸收了大陸的另一種設計,既可以上下開合的「蔀戸」。在平安早期,日本建築的外裝主要就靠這種上下開合的板戶與簾來遮風擋雨,區分室內外空間。不過這種設計並不太適應日本陰濕多雨的環境。而隨著日本建築本土化的趨勢,新的形制也逐漸演化出來了。

圖3 蔀戸 圖4 源氏物語繪卷

在隨後的幾百年中,由於會昌滅法與唐末亂世,日本中斷了遣唐使,中日的直接交流陷入停滯。到鎌倉,既南宋為止的數百年中,日本建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時期被後人稱為所謂的日本化時期。

之於建築領域,貴族建築的典型「寢殿造」出現,室內地面結構從磚石變為了架高木地板再到榻榻米。這種變化可能是由於日本氣候潮濕所導致的,其邏輯理路與東南亞的高腳樓是一致的。此外,室內空間也不斷地擴大,出現了一通到底的「大廣間」。

然而寬闊的室內空間必然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功能分區,你不能這邊做飯,那邊辦公,然後嘿咻都在一屋子裡,不規矩,對吧。於是為了劃分室內空間,一些室內構建得以在這樣的空間中發展。

「聚類雜用抄圖卷 」局部

寢殿造的室內結構,注意牆面和室內的門。

圖5 沖立 圖6 幾帳

具體來說,在早期,從中國傳來的「沖立」(屏風)與「幾帳」部分地實現了這一功能。然而這種傢具與建築本身是分離的。直到平安中期,日本匠人不斷地對屏風進行了改造,一面將其裝飾亦絹布或和紙,一面試圖將其融入建築本身。最終在榻榻米中間挖了個木條,將屏風變成了室內可拆卸的「門」,形成了所謂的 「襖」,既室內進行空間分割的拉門兒。

另一方面,為了方便通風與日照,乾脆連牆也不要了,改成了由帘子和傳統的蔀戸組成的開放式空間,隨著室內拉門的出現,以及和紙的發明,逐漸形成了將窗與門功能相結合的明障子,既我們常見的外部的拉門。之後隨著封建武士地位的崛起,拉門逐漸有了禮制上的意義。隨著書院造建築的流行,繼而逐漸成為最具日本特徵的建築構件。

隨著鎌倉時代宋朝建築式樣的傳入,這種拉門的外形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出現了格子窗的樣式(因此很多人根據外形就簡單地認為日本拉門是中國傳入的),明清建築花窗也對其造型產生過一定的影響,但是其功能性並沒有再發生大的改變,成為了日本建築的典型特徵。

大概是這麼一個過程。

至於儒生@kintana moro提到的《營造法式》中的格子窗,是這樣的。

很顯然跟拉門是毫無關係的。很多朋友找幾張宋畫中看著象日本拉門的圖,就想當然的認為中國也有拉門,這是很不可取的。

當然,這本33年修的營造法式中很多圖是後來補的,可能不能反映當時原貌,不過僅就其文字描述也可發現其與拉門無關,中國建築遺構中也沒聽說過有過拉門。因此拉門應當是個日本建築的發明。

當然,有的朋友會說朝鮮半島建築也有拉門這一設計,那麼到底是日本和朝鮮誰影響的誰呢?我就不清楚了,還希望有了解的朋友能夠解答。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回來查了一下,我之前說的有很大的問題,這個玩意兒演變的歷史比較複雜,明天再填。

========================朝鮮半島不清楚,但是日本的推拉門可能是來自其早期建築結構的遺留,而非中國影響。

大陸建築技術傳入日本之前,日本自己的建築系統比較接近於東南亞地區。早期遺存很少,代表形制可參考伊勢神功和出雲大社。

掘地埋柱高腳樓,草與樹皮做屋頂,然後就是這個拉門了。它的功能性主要是用來通風換氣,日本氣候相對潮濕的多,這種整個牆壁空間都打開進行通風的設計可能就是推拉門最早的起源。

至於儒生說的營造法式上有,我個人表示從來沒看到過哪個版本上有拉門。希望有資料的話,他能拿出來和大家一同分享。

在外面,先佔坑,回頭再上圖和檢證。


其實推拉門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而且不止是一兩個孤例,而是在相當於仰韶晚期時豫西南鄂西北廣泛存在。已發現的包括河南鄧州八里崗,淅川黃楝樹(龍山崗),淅川下集,鎮平趙灣,唐河茅草寺,湖北房縣七里河,棗陽雕龍碑等,而且遺址內也不止一個。

以棗陽雕龍碑為例:

圖文出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 棗陽雕龍碑.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6.04. 第一張照片來源於網路,現該房址原地保護起來可以參觀。

這種長排多間的大型房屋及其推拉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以後就消失了。但是有些門的結構很難出現在考古遺存中,比如干欄式建築,也不能排除存在推拉門的可能。如果說橫向拉門只是出於通風需求的話,類似的環境中應該有類似的房屋設計。

此外比較晚的考古材料中也不是完全沒有推拉門的線索。

比如,廣州三元里馬鵬崗西漢木槨墓,棺室四面開門,門板下安裝小木輪,暗示門板是推拉門而非平開門(但實際上門是固定的)。

圖出自: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廣州市博物館編. 廣州漢墓.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1.


知名度更高的是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的二號銅車馬,側面窗子一邊的車廂預先設有空腔,窗板推入空腔中便開啟,窗板上下嵌於凹槽內,密合而不死,至今仍可以推拉,和現在的推拉窗很相似。

所以門窗設計成推拉式可能並不是很難想到,在某地某時未能流行的原因應該從別的方面來考慮。


哈~咱家強答一個

題主能見到幾個中國古代建築?

這不廢話么?中國現存的宋代建築都很少,更不提更早時期的了。

而偏偏從兩宋時期開始,中國經歷了一個從跪坐到垂足而坐的發展過程。

推拉門的門式,對應的是跪坐的生活方式。

這才是為什麼題主覺得現在我們能見到的古建築中基本看不到推拉門的原因。

說穿了一句話:

古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都變了,自然傢具和裝飾裝修風格就變了嘛!

你們啊,不要想總是搞個大新聞,然後又把我國文明批判一通。事實證明認識上搞錯了,還不是要自己負責?

乃義務~

日-)

當然了,題主可能還會問,為啥中國的古代建築這麼少?

這不廢話么?

在燒磚普及以前,建築主要材料是木頭或者石頭,石頭在我國還不佔主流,木頭的能保存多久?


-

推拉門就是中國傳到朝鮮和日本的。參見宋《營造法式 · 小木作制度》。
多謝@新水令與@李有希君指出小生的謬誤,我一直以為「格子門」指的就是推拉門,不過在這點我是錯了的。

-


其實是有的
廣州有 西關大屋 的講法,他們的玄關就是趟櫳門。長得是這個樣子的

附贈維基百科解釋


[img=1151846584
]

宋朝建築保留下來的基本很少了,宋之前的基本就沒有了。所以只能從畫中找了。不能說中國古代就沒有推拉門,只是不普遍,有還是有的。杭州建德的九姓漁民,以船為家,為了節約空間,船的門是推拉門。浙江麗水,十年前,有一幢南宋建築,當時去看過,不過門窗都已換過,也看不出當時模樣。


主要是為了防風。推拉門只要一隻手,開大開小比較好控制。如果是中式的雙扇門,在大風天里,開關門必需用雙手,不然就乒乒乓乓的了,如果你手裡拿著東西,那你必需放在一邊才能開關。日本不一定比中國內陸潮濕,但比中國內陸多風。而且和式的大屋檐也是為防颱風攜雨設計的。


為啥大家都說日本韓國氣候導致的,和日本韓國氣候差不多的國家也沒有發明推拉門啊。
推拉門這個東西又不是工業革命發明火車需要那麼多的理論和技術積累
大家也看到了,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多扇門連起來形成隔檔的建築形制,就跟其他地方在牆裡面開個洞當門的樣式本來就不一樣,所以說不定就哪個日本韓國的工匠某天做工的時候靈光乍現「咦?把兩扇挨著的門重疊起來不就能節省空間了么?「於是推拉門就誕生了。
有些東西就是有歷史偶然性嘛。


更新
@李有希 是對的。
的確是我搞錯了。
像《四景山水圖》等宋畫里出現的這種全是格眼,沒有腰華板、障水板,格眼從上部一直延續到地栿,類似現代落地窗的格子門應該就是「落地明造」。
宋代官方的《營造法式》中對於門、窗小木作做法中並為提及此種做法,但落地格子門還是在宋畫,特別是南宋畫中頻繁的出現。
《秉燭夜遊圖》、《華燈侍宴圖》、《漢宮圖》、《景德四圖(太清觀書)》、《楊貴妃上馬圖》、《溪亭客話圖》等宋畫中均可發現此種門的做法。因為此種門也是用「格子」為主要元素,故亦將歸為格子門的範疇。畫中的這種門和標準格子門一樣都是安裝在地栿上,均可拆卸,清洗方便。 夏季卸下來通風去濕,冬季安裝保溫禦寒。

(四景山水圖之秋景)

(四景山水圖之冬景,可以看得出來它其實是旋轉啟閉的)

(南宋 馬麟秉燭夜遊圖)
參考:
宋畫中的建築與環境研究
落地長窗小考
園林建築之中的落地長窗


其實現在也可以找得到,西南地區就有,前些日子去雲南普洱就看見了,而且還有推拉窗


說明你對我祖國的古建築了解的不深啊


邏輯上走一波,我認為移門相對於平開門更適合日韓的生活方式,因為在室內他們多直接坐跪在草席上,開門的時候如果是向己方打開很不方便,必須身子跪著向後挪動,而移門完全不需要移動身子。而站姿移動起來很方便,移門和平開門基本都很方便。但是平開門製造是會比移門簡單,也更耐久。中國唐宋以後居家以凳坐代替跪坐,必然傾向於平開門。中國受西方影響比日韓大,並且民族包容性強,很自然接受了較為舒服的坐凳習慣。純臆想,只提供一思路。


因為大多數都拆了


席地而坐的時代應該都是推拉門,只不過長得和開合門太像了,都是上半部分有格子,下半部分有雕刻。其實你看很多古畫,一整面牆都是門,而且是可以一開到底的,這很顯然只有推拉門才能做到啊。而且你可以看到,但凡有這種門的,裡面的人一定是席地而坐,絕沒有高腳傢具,雖然沒有史料記載,但是憑藉推測也能知道
而且漢朝長樂宮遺址就有推拉門,漢朝文化基本來源於楚文化,今天中國南方仍然可以找到許多推拉門。至於有人說中國推拉門不普遍,因為現存建築,除了某些寺廟,都是唐朝以後的,明清時期居多。
其實日式推拉門也是源自中國。
所以不是推拉門在中國不普遍,而是唐朝以前留下的完整建築和資料太少了。不過想想也知道,那時候的所有傢具包括窗子普遍低矮,為什麼唯獨門設計得如此高大? 雖然不會造成太大的不便,但是顯然不如推拉門。
席地而坐的時代,推拉門應該是主流。


古代中國地皮不值錢,不像日本地少人多,用推拉門可以節約地皮。


河南鄧州八里崗遺址發現過新石器時期的推拉門,是仰韶時期的房子。


感覺是因為中國古代人多地方大且資源豐富,勞動力和用不到像日本韓國那樣通過推拉門和榻榻米加較矮的建築,來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
總得來說就是有錢任性。


個人覺得,發脾氣時候可以摔門,而推拉門達不到這種效果


中國地皮不值錢是最搞笑的說法了

中國歷代都有圈地的問題

所以才有男丁可以領地的規則出台

把別國文化沾上邊不是韓國的傳統嗎


推薦閱讀:

上杉謙信是男的還是女的?
如何看待尼康公司在日本對光刻機和相機業務裁員1000人?
為什麼感覺內地綜藝主要copy韓國?
如何評價《浪客劍心》追憶篇?
如何看懂《秒速五厘米》?

TAG:日本 | 韓國 | 建築 | 中國 | 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