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論 Box Office Mojo 網站因無法掌握確實數字多次停更國產電影票房?

Box office Mojo移除了《捉妖記》這一電影條目,還說要停止更新中國電影票房。(原新聞標題)

(以下全文引自「好奇心日報」,2015年12月7日)

這兩年國內電影市場一片繁榮,但相關的票房統計卻一直沒有跟上。由於缺乏監管,偷票房,買票房的現象也層出不窮。連外國同行都有點看不下去了。

1 月 6 日,Box office Mojo 網站發布了一條申明,稱由於中國的電影票房一直缺乏統一而精準的數據,他們將停止更新,直到找到新的來源。與此同時,有關中國電影《捉妖記》這一電影條目已被移除。

Box office Mojo 是一家國外的權威電影票房發布網站,它是 IMDb 的子公司,兩家網站又都屬於亞馬遜公司旗下。

且不論這種「停更」處理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有一個事實是中國電影「票房造假」的行為已被外媒以「醜聞」曝光,這給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

《捉妖記》是去年的內地票房冠軍,取得了 24.39 億元票房,同時刷新了多項華語電影影史記錄。而它也憑藉 1200 萬的優勢擠掉了《速度與激情 7》,成為內地影史票房最高的電影。

就在《捉妖記》快要下映那段時間,媒體先後又爆出了其打著公益觀影的旗號,為了拿到這個冠軍頭銜「票房注水」的質疑。

《衛報》在對 2015 年全球票房進行總結報道時,就提到了中國影史票房最高電影《捉妖記》涉嫌票房造假一事。實際上,此前已有多家媒體針對此事,援引了國內媒體的報道發了相關文章。

有關中國電影票房數據造假也不是從《捉妖記》才開始有的,2015 年上映的《港囧》也曾傳出該片在映期出現「幽靈場」,以至票房注水的言論,更早之前的還有《阿童木》、《葉問》、《竊聽風雲》、《非常完美》等片也曾被爆票房失真,大部分被質疑的點集中在不合邏輯的影片排場安排,即在這些影片上映時,同一影廳出現每半小時甚至 15 分鐘的排映場次安排,而正常一部電影的放映時長都在 2 小時左右。這種非正常排場安排大多出現在凌晨等觀影頻次較少的時間段,有些甚至出現了爆滿的情況。這顯然不合常理。

很多時候,發行方為了完成片方的票房對賭協議,或單純是為了影片上映初期宣傳造勢提供噱頭而對票房數據作假,手段五花八門,但基本都需要聯合影院。

針對國內電影市場呈現的負面表現,政府層面也曾試圖通過一些措施進行整頓。比如在 2014 年 7 月,廣電總局就曾發布了一個「關於轉發《電影院票務系統(軟體)管理實施 細則》的通知」,其中有條目措施主要針對的就是為了打擊偷漏瞞報票房、遏制「幽靈場」放映、確保售票方上報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其時效性。比如在關於數據上報的具體措施中,就提齣電影院(含電影票網路代售商)須於每次售票操作完成後的 10 分鐘內將每張電影票的相關原始數據上報至國家數據平台。因系統、網路故障導致原始數據上報中斷的,須在故障排除後補報。

2015 年 10 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資金辦推出了一個實時數據平台——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資辦,在該平台上影片的當日票房、場次、影院櫃檯售票、網路售票情況數據均有條目顯示。不過外界仍有聲音稱,此舉依然很難保證數據源頭,即影院上報數據的真實、準確性。

現在,一些提供票務服務的民營機構也逐漸有了可供查詢的實時票房數據,比如藝恩諮詢、貓眼、時光網等,但他們的數據有些也是基於影院公開數據整理,再利用自己的一套技術演算法而得來的,同樣很難保證其權威和準確性。


來試著終結這個話題。

這條新聞來自於《衛報》。簡而言之,這篇報道在關於「Box Office Mojo 停止更新中國票房」一事上的描述是不實的

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大概是在 2009 年底的《阿凡達》之後一段時間開始井噴式發展;在這個市場充分成熟之前,其票房統計工作的規模和水平都相當有限。這一時期,內地影市票房統計尚無「周末票房」一說,周期性發布的常規數據只有每周七天的票房總榜。這類票房播報的來源主要有三個:一是劉嘉在《中國電影報》發布的專資辦官方數據;二是商業網站藝恩的統計數據;三是其時在萬達任職的業內人士「不二」根據萬達院線的票房情況為時光網發布的個人粗報數據。三者常存在相當明顯的差異,而且往往難以達成權威性和可靠性的統一。
Box Office Mojo(BOM)的中國內地周票房統計由 2007 年始。由於精確數據的缺乏,BOM 也只發布每周票房總榜,而非其他成熟國際市場所統計的周末票房。如果我沒記錯,這一階段該網站使用的數據一直是每周三《中國電影報》發布的每周七天匯總數據。然而,在 2009 年第 13 周(3 月 22–29 日)後,這一榜單由於不明原因停止了更新。直到 2010 年 2 月左右,BOM 才在中國票房頁面發布了停止更新的原因,也即是《衛報》報道中引述的「停更中國票房」的聲明

NOTE: Consistent and accurate data is not currently available for China. Therefore, China box office results will not be updated until we secure a new source. If you have any leads, please write to us at intl@boxofficemojo.com

(我本人曾在同年 5 月致信 BOM 推薦藝恩票房數據,但並無迴音。)

這一次停止更新持續了近一年半。2010 年第 34 周(8 月 16–22 日),BOM 重新開始發布內地票房數據,使用的依然是《中國電影報》發布的官方每周總榜。這一輪更新持續半年後,於 2011 年 3 月又一次中斷(但在同年 8 月短暫地恢復過一周)。
經歷過近兩年的漫長停更階段後,2013 年伊始,BOM 終於開始繼續更新內地票房數據。這時 BOM 每周總票房數據的初始來源是以美元而非人民幣為計量貨幣單位,說明很可能並非來自中國本土統計機構。不過從剛剛過去的 2015 年第 44 周(10 月 30 日–11 月 1 日)開始,每周票房被更具參考價值的周末票房所替代,計量貨幣也變回人民幣,只是數據來源仍不明確,與《電影報》官方數據和藝恩數據均不相同。

雖然內地票房恢復更新,但 BOM 近年來的維護水準卻每況愈下,不但分析文章的發布頻率大為減緩,很多信息的更新也難說及時——例如此刻,網站的國際票房匯總頁面標稱的最後更新日期還是 2015 年 5 月 7 日。而上面引述的「停更聲明」也是一例:即便在內地票房恢復常態發布之後,這一聲明依然沒有從中國票房頁面的頂端及時移除,而是一路擺到了 2016 年初。然後,它被《衛報》的記者第一次發現;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在報道引起輿論關注後,BOM 顯然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移除了這一則六年前的聲明:

也就是說,BOM 當下其實有準確、及時的內地票房數據來源,其可靠性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中國票房不會停更。至於《捉妖記》失去年冠位置,似乎是因為 BOM 在 2015 年大部分時間使用的美元票房數據與內地官方數據有一定偏差,也很可能與 2015 年 8 月的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有關,畢竟《捉妖記》和《速度與激情 7》的內地票房只差了 1000 多萬人民幣;移除該片條目的說法更是子虛烏有,它依然好好地存在於 BOM 上——哪怕是在內地「狂收」6300 萬美元的《百團大戰》,其條目和數據也仍然被網站依原樣呈現。不過 BOM 對於內地票房的水分並非毫無行動:近年的年度全球票房榜就忽略了所有未由權威廠商進行過北美髮行的華語片,無論是《百團大戰》還是《西遊記之大聖歸來》。(2015 年榜單上排位最高的華語片是《狼圖騰》,1.234 億美元。)
一言以蔽之,儘管《捉妖記》操縱票房的醜聞眾所周知,但《衛報》的這篇報道其實是不熟悉 BOM 運作機制的記者拍腦門寫出的作品,具有嚴重的誤導性。《衛報》是我非常敬重和信任的媒體,這次居然犯了如此愚蠢的錯誤,實在令人遺憾。


票房作假的背後,有上市公司業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有這麼一個氛圍:
『一切要把統計數字搞上去。』
中國的各行各業對統計數字極度重視,包括我自己所在的國家航空製造系統,對利潤和產業結構以及產品本身並無特別興趣,有興趣就只有一件事情:產值。
所以單位領導會跟我談心:小羅啊,你在外面接的活,把錢在我們單位轉一圈,然後再轉走,這樣我們單位年底下兩千萬業績就有保障了。

廣電總局和宣傳部門在乎的是年底國產票房有多高,電影業文化產值有多大,自己升官發財的機會就有多大……有人虛報票房?……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壞事嗎?

一群愛國青年說,NMB,不報又怎樣?中國票房超美國分分鐘的事情!
我知道,中國現在鋼產量世界第一,並且已經是其他所有國家鋼產量的總和還多,又怎樣?
你們家豬圈都是鋼做的?

我們只喜歡做表面文章,始終是農民習氣。
@yolfilm 這種拉仇恨的題。


見識了什麼叫「沉默的螺旋」。

———————————————————
失了信譽。

這個時間點,大家都忙著做盤點總結, 2015年對於華語電影來說是個值得驕傲的年份,市場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於是我們為《捉妖記》打敗了《速度與激情7》驕傲,我們為單月總票房超過好萊塢市場竊喜,我們為破400億狂歡……可是國門外,人家這麼看我們。

國內票房方面的亂象不是現在才有,但沒有像《捉妖記》這麼「過」的。

《捉妖記》操縱票房事件是「買票房」,但又比較特殊。

1.買票房,就是片方自掏腰包給院線,院線有分成獲利。

2.安樂出品發行和院線是一家,這個買票房成本相當低,刷票房更容易。

3.特殊的一點是,別人造假都得偷偷的吧,安樂明著。直接說我們做公益放映。


片方稱電影在做公益放映,採取由片方付款的方式,公益放映對象僅包括老人、軍人、殘障人士、教師、醫生、兒童、見義勇為人員等七類觀眾。

這事就在於,電影公司雖有著買票房的行為,同時又是在做公益。在這件事上,是否真的有老幼殘障受益,我們不得而知,但「公益」二字又讓人無法反駁,因為我們不能隨便質疑善舉的動機。

可資本與公益,到底是怎麼個玩法?是用資本回報社會做公益,還是利用公益造假數字加做宣傳為了賺取更多資本?


票房造假事件被曝出之後,安樂在微博上發文回應,說每隔15分鐘的「幽靈場」是因為排映出錯,但公益放映還會繼續,這給人留下太多疑問。


比如,

自家院線怎麼弄出錯了?出錯怎麼解決?

公益放映的真實上座率是什麼?

公益放映的場次算在總票房裡合適嗎?

……


這些問題很多人在微博下評論,我也是其中之一,不過我的評論被「安樂電影」官微刪除了,我當時有截圖一些評論,好多都被刪除了。而後,風波很快過去,這些聲音淹沒在井寶粉絲的力挺和媒體的破速7紀錄聲中。

其實,2015年華語電影市場的亂象很多,不止票房方面,也許像樂視想弄點映搞得《消失的兇手》差點被封殺,像阿里和編劇的矛盾…這些都是傳統電影行業和互聯網交鋒產生的問題,這是這個時代市場給我們提出的問題,如果想出辦法解決,就進步了,算是為市場更好付出的代價,或者說是市場繁榮的必經之路。

但《捉妖記》操縱票房實在不屬於這個範疇。

再說「偷票房」,今年《山河故人》、《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烈日灼心》、《三城記》都疑似被偷了票房,現在偷票房被爆料,基本都靠網友曬票根。


感覺電影局對偷票房這種事的查處會越來越大,今年他們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加強電影市場管理規範電影票務系統使用的通知》(新廣發[2014]12號)、《電影院票務管理系統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GY/T276-2013)及《電影院票務系統(軟體)管理實施細則》單門出的一個通知,整治幽靈場的。


另外,《電影產業促進法》現在還沒正式出台,裡面條目規定,「電影院不得偷漏瞞報票房收入。加盟電影院線企業的電影院,應當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算機售票系統。」相信出台之後監管力度也會加大。


但上面提到的法啊規啊的,都管不了「公益放映」。


我跟我哥打賭,吃屎給一個億;我吃屎後我哥也吃了,兩人相抵,創造了兩個億的GDP。
鄰居目瞪口呆,大惑不解,遂停更兩家GDP排行榜。


哈哈哈哈哈哈,這個問題真是結結實實地教育了各位痛心疾首批評國內電影市場缺乏誠信過於浮躁的答主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的知乎精神~~


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數字,這幾年正在上演畝產萬斤的鬧劇


boxofficemojo的票房自然是時刻關注的,不過明顯就是看看外國片的票房而已。

國產片的票房還是看 電影票房的公眾號和晴天雨2011的微博就行了。

不收錄就不收錄唄,有本事你也不收錄星球大戰的國內票房啊,把素雞7和侏羅紀世界的也去掉啊,人家一樣的有低價票。


這年頭看條新聞也那麼不省心,要查消息源和消息源的消息源才能搞清到底發生了什麼……當然應該感謝常耘傑的回答,它指出了一個重要事實:衛報記者看起來是把六年前的聲明當成現在的了。

不過根據作者在回答中給出的原稿,這件事在衛報的稿子里也就一句話:The respected Hollywood trade site Box Office Mojo has removed Monster Hunt』s listing from its pages, and stated that it will no longer update Chinese box-office results due to the absence of 「consistent and accurate」 data. 並沒有作者總結得那麼誇張(「這篇報道其實是不熟悉 BOM 運作機制的記者拍腦門寫出的作品」)。因為衛報記者並沒有就此事專門寫篇稿,只是在一篇全球電影產業的數據盤點中講到中國部分時,為了顯得有料加了這麼一句而已,但確實是疏忽。

這個事情的過程應該是同樣不熟悉BOM運作機制的中文媒體放大了衛報稿件中的這句話,但常耘傑的「一言以蔽之」我覺得更適合用來針對中文媒體對此事的渲染,倒不必用另一種渲染來呈現事實。

無論如何,再次感謝常耘傑的回答。


中國電影票房如何,和他們並無卵關係,分賬給他們么?不分。他們進口中國片么?不進口。中國用戶看他們的網站么?不看。

那他們搞這個,除了噁心一下中國電影,有啥作用呢?就和在國外遇到不友善的外國人,總是說中國獨裁專制一樣,壓根不用搭理。

這種撕逼話題,不要污染用戶的TL了,匿名。


四五六線城市還是有很多加盟院線的影院偷票房的,意思是故意把票房弄小。所以票房一方面有水分,一方面有的真實票房不被統計,我不是專業人士,不知道是水分大還是被偷的多,不過估計中國電影的總票房應該不低,不過個別影片存在虛假票房


boxofficemojo基本每周都上,停更中國票房對我來說是有點可惜,不過也不是什麼大事,mojo的票房也是從國內來的,國內更快更準確


反正我去電影院看電影不看票房,就看豆瓣評分評論什麼的


業內人士。
說國內票房數據說數據不正確是對的,缺乏精準的數據是錯的。
國內票房數字統計的時候是按照最低票價的40%計算票房。


然並卵,之前bom也停更過一次,後來又給加回來了,國內票房漲的這麼厲害,忽視是不可能的。而且停不停的國內沒幾個人在乎吧,誰會去bom查中國票房呢?國內票房每天都有人統計,bom延遲那麼厲害……而且它的數據來源還是國內,以後國內統計會越來越精準的。


這回是別人主動屏蔽了


我給祖國出個主意,直接按票房百分比收稅,立竿見影。


24億未免太邪乎了,尋龍才不到十億,假,那捉妖我都沒看過


國內很多爛片評價過高,票房水分居多,他們認為國內市場沒有價值,何況我們還有國產電影保護月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袁和平、洪金寶、程小東、元奎等人的武指風格?
對你影響最大的電影是什麼?
如何評價電影《王牌逗王牌》?
如何評價《解放軍在巴黎》?

TAG:電影 | 造假 | 電影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