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為什麼是欲飲「琵琶」馬上催?

《涼州詞》古代開始發動戰鬥時應該是敲鼓吧?或者吹號?怎麼也不應該是琵琶吧?


兩年前的一個答案,這幾天被很多朋友讀到,多了很多贊,也引發了一些朋友的質疑。具體詳見@江延年的答案,文中列出的一個文章,與我這篇觀點一樣,且均引用了《唐書》中的一段,有我洗稿的嫌疑。今早看到後覺得有些尷尬,畢竟之前隨手記錄的一個答案,並未看到這一篇,所以有必要再詳細談一下,避免誤會。

這個問題的發現最早不是在知乎,而是北京市小學生流行的《小學生必備古詩詞80首》(有的版本是75首,出版社不同有差異),在上課的時候,經常發現一些書中的錯誤,流毒甚重。譬如「粉骨碎身渾不怕」寫為「粉身碎骨渾不怕」,影響到一些升學考試的答案標準;又如此句的翻譯,該書寫為「催促迎戰」。是以很久之前就考證過,後來知乎看到這個問題,便隨手答了。

答題的過程,現在答案的開頭也說:「這個問題我開始只是粗粗答了一下,後來發現問題比較大,細細查下來,居然可以搞成個長答案了。」開始只寫了我認為不是催促迎戰,是催飲酒,也就兩行吧。後來有了新發現,覺得頗為有趣,增補過兩次。第一次是本來答案中寫過琵琶是弦樂器聲音傳播不可能遠,而更科學的是「四面邊聲連角起」,所以去查《唐書》的相關記載,關於軍隊的這些事,去檢索正史的志屬於常識,TXT文檔檢索關鍵詞「角」、"號",很容易就找到了。

第二次是關於琵琶的源流,百度百科有出處,說再《釋名》中載為「批把」,後來發現有「枇杷」的異文,「琵琶」、「枇杷」、「批把」之間的差異令人覺得有趣,搜到了一篇解釋「枇杷」到「批把」的文字,所以直接全文複製來了。

要洗稿,洗得渾然無痕,我還是做得到的,沒必要前面洗一篇比較常識的,後面比較有趣的發現反而大段引原文了。

知乎寫點詩詞類答案不易,歡迎各位的監督。再次多謝


蟹妖。

這個問題我開始只是粗粗答了一下,後來發現問題比較大,細細查下來,居然可以搞成個長答案了。

先說下對這個問題的解答:

琵琶這種樂器,原本是胡人樂器,最初就是馬上彈奏的,所以說:欲飲琵琶馬上催,我並不認為是征戰又至,催促士卒起身,因為與後文有所脫節。既已催促應戰了,還做醉卧狀?合適么?

我查證到《新唐書·志第四十.兵》有記載:「每歲季冬,折衝都尉率五校兵馬之在府者,置左右二校尉,位相距百步。每校為步隊十,騎隊一,皆卷槊幡,展刃旗,散立以俟。角手吹大角一通,諸校皆斂人騎為隊;二通,偃旗槊,解幡;三通,旗槊舉。左右校擊鼓,二校之人合噪而進。右校擊鉦,隊少卻,左校進逐至右校立所;左校擊鉦,少卻,右校進逐至左校立所;右校復擊鉦,隊還,左校復薄戰;皆擊鉦,隊各還。大角復鳴一通,皆卷幡、攝矢、弛弓、匣刃;二通,旗槊舉,隊皆進;三通,左右校皆引還。是日也,因縱獵,獲各入其人。」

由此可見唐時軍號井然,如若真有緊急情況,那也絕非用琵琶來為號。

故,這首詩所描寫的其實一場軍隊中的宴會,首句即言葡萄美酒夜光杯,是對於宴會視覺上的描寫;馬上之人奏琵琶以催士卒飲酒,是聽覺上的描寫。然後順理成章,寫士卒在宴會上的心態,及時行樂雲耳,我輩在此良宴之上醉卧,君且莫笑,古來征戰之人,又有幾人得以回還?

然後再談談琵琶的源流。

最先我查到的網間的說法是:琵琶本作「批把」,說《釋名·釋樂器》中有:

「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

考其本意,說得通。遂沒再深究。

後來又查了一處,說琵琶本作「枇杷」,言之鑿鑿也是《釋名》中如此說,枇杷二字在《說文解字》中可從無什麼推手引手的意味,這就有點講不通了。於是費勁去找來了影印本,發現居然真是「枇杷」,還言之鑿鑿注枇是推手前,杷是引手後:

這個就怪了。

於是到處搜了一番,居然還真有所斬獲。

「琵琶」名稱由來問題

一般的教材講到琵琶的時候都會引用到東漢劉熙的一段文獻《釋名·卷七》「枇杷,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以證明琵琶名稱的由來。但是大家在引用這段文獻的時候用的都是提手旁的「批把」,是以符合中國人名義相符的目的。

能舉出的文獻有楊蔭瀏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稿》相關條目;王耀華、杜亞雄的《中國傳統音樂概論》相關章節;袁靜芳的《民族器樂概論》相關章節。最近筆者為查資料到圖書館翻閱相關資料發現,大都引用的都是「批把」。難道我前面寫的是錯的?不然,通過閱讀孟文濤老師《「琵琶」之為名是外來詞音譯的考證》一文,筆者了解到,劉熙的原文用的是「枇杷」(孟老師找來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文獻,證明古人用的確是「枇杷」,影印文獻是可信的)。

這個就怪了,為什麼一個與動作有關的名詞會用「木」字旁呢?這與中國人一向講求名義相符的傳統不是有悖嗎?你看「琴、棋、書、畫」哪一個字不與它所代表的意義相符?

而且都用單音字,學過點古文的人都懂,古人許多單音字相當於現代的雙音字,比如「書」現在說「書法」,「或」可以表示「有人」的意思等等。在給物品取名的時候多用單音字,上面舉「琴棋書畫」就可以為一例。八音里找對應的樂器,都是以單音命名的,像笙、簫、塤、磬、鍾等等。這個又與「枇杷」用雙音命名有矛盾。可能有人會說,就因為是「象其鼓時,因以為名」,因為是模仿聲音而取的名,是個特例。但是為何單單「枇杷」這件彈撥樂器作為「相聲」來命名?難道別的樂器就沒有這種類似的演奏法?我看未必。後世相繼出現的阮、三弦等類我看都可以。

當然,這一扯又到了該講琵琶家史的時候了。楊蔭瀏在《史稿》中說「古代所謂琵琶與現在所謂琵琶很不相同。現在琵琶這一名稱,只適用於一個一定的彈弦樂器;古代琵琶這一名稱,在從秦、漢直至隋、唐一段期間,曾適用於很多彈弦樂器——長柄的、短柄的,圓形的、梨形的,木面的、皮面的,弦數多一些的、弦數少一些的,都叫琵琶。所以,我們甚至可以說,琵琶在古代彷彿是一個概括的樂器種類的名稱似的。」[1]的確,像「阮」,在東晉阮籍之前用的都是「琵琶」(也許是「枇杷」,這個孟老師的文章里也有些含糊)這個名。這種名稱混用無疑是導致這些誤解的根源。

關於這個問題,孟老師還引用了一段文獻。晉傅玄《琵琶賦序》:「漢遣使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裁箏、築、箜篌之屬,作馬上之樂。觀其器,中虛外實,天地象也;盤圓柄直,陰陽斜也;柱有十二,配律呂也;四弦,法四時也;以方語目之,故云琵琶,取易傳於外國也。」[2] 這裡敘述了漢琵琶的由來,是仿「箏、築、箜篌」一類樂器製作出來的,形制上,中間空,外面實,圓形音箱,直項,十二柱,四弦;取名卻叫「琵琶」,為什麼呢?因為要帶到國外去,「取易傳於外國也」,烏孫公主畢竟是遠嫁國外,要取個跟那個地方的語言相近的名稱,正好烏孫公主要去的那個地方也有一種彈撥樂器,音PiPa。為了好記好傳播,所以用這個名字。這是中國自己造的,後來發展成了阮,這個倒是公認的。但我看到的是,人們引用這段文獻往往只是為了說明漢制琵琶及形制。而忽視後面一句話(以方語目之,故云琵琶,取易傳於外國也)。孟老師從這再明白不過的文字出發。推斷出,這「琵琶」到底還是外來語。

那為什麼古人將許多彈撥類樂器都叫琵琶呢?秦琵琶,漢琵琶,曲項琵琶等等。孟老師分析是,秦琵琶其實產生的時候有名字,叫「弦鞀」,是「秦修長城時,民工苦於勞役,臨時將貨郎擔的撥浪鼓(古時叫鞀)上支兩三根弦湊合而成」[3],後來發展成三弦一類樂器。所以用琵琶名,是因為後世文獻總結的原因。漢琵琶剛出生就叫琵琶,這個不議。關於曲項琵琶,楊蔭瀏先生的說法是公元350年左右傳入[4]。那個時候是東晉。 通過印度傳入北方,公元551年又傳到中國南方。

而為什麼漢琵琶到了曲項琵琶傳入後就要改成阮咸呢?難道真的是「名歸原主」?這一點因為孟老師說烏孫公主嫁過去的那個地方到底有沒有一種叫做PiPa的樂器,漢琵琶的取名到底是不是跟他們的樂器取一樣的名字?還需要考證。所以要存疑。再者,筆者還有一個困惑,就是如果前面的假設成立,即漢琵琶取名確實是參照烏孫公主嫁過去的那個地方。可是經過了八百多年,到了曲項琵琶傳入的那個樂器還是當年的琵琶嗎?或說還是那個地方的嗎?也存疑。

不過這些都是以後要考證的問題了。本文要考證的問題其實已經明了。就是,琵琶是外來語。按孟老師文中的說法是,劉熙的《釋名》本身有問題。

「(劉熙)知這樂器實名為枇杷,但顯然未聽說其產生的來由及得名與外國方語的關係,為了『釋』其『名』,即使絞盡腦汁、硬著頭皮,也得『釋』枇杷為『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但他又為了忠實於原詞,仍得寫作為果木的『枇杷』,全不顧他的解釋對原字來講是通還是不通因為『枇』與『批』,『杷』與『把』,從未見有說可以通用或假借的。」[5]
解釋合情合理,能夠自圓其說。而引用這段文獻的諸位前輩,在孟老師的考證之下都難圓其說。孟老師敢於挑戰權威,不人云亦云,叫人欽佩。

參考文獻:
[1] 楊蔭瀏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1981年2月北京第1版
[2] 袁靜芳 《民族器樂》(修訂版)2004年7月第2版 第252頁
[3] 孟文濤 《「琵琶」之為名是外來詞音譯的考證》 《中國音樂學》 1992年第1期
[4] 楊蔭瀏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1981年2月北京第1版 第163頁
[5] 同3

以上,琵琶一詞應為音譯而來,由枇杷到批把,是從音譯詞賦予了動詞的涵義,而後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琵琶了。


@夜小紫 對於「琵琶」的考證非常好,但我認為大多數人對本句理解的偏差出在「催」字上。這裡的「催」很容易被認為有」催促「的意思,於是便出現了「琵琶聲催促兵士戰鬥」這樣的不當理解。

而這裡「催」字的真意可以從日語中找到蛛絲馬跡。

漢字源第五版對「催」字的解釋是這樣的:

大意為想做某事的心情使人焦躁不安而最終做成了。

例句對涼州詞的翻譯馬上に催す清楚地揭示了「催」這一動作是在馬背上進行的。

大辭林第三版對 「催す 」 的第二條解釋如下:

即某種情緒,狀態被激起。同理,舉辦和開展會議宴會的動詞可以用「 開催する」。

所以綜合起來本句的意思就是「想痛飲美酒的心情是如此急迫以至於在馬背上就伴著琵琶樂聲開喝起來」。「琵琶」在這裡是宴會的伴奏而不是開戰的信號。


不瀉藥,也沒人邀

看到 @Caelius 同學考證「催」的字義竟然要去日文里找資料,小子這一民科里的民科都看不下去鳥,我大中華文化至於淪落至此嗎?再者去考證琵琶是不是來自胡琴針對本題也是捨本逐末,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先看原題: "《涼州詞》為什麼是欲飲「琵琶」馬上催?《涼州詞》古代開始發動戰鬥時應該是敲鼓吧?或者吹號?怎麼也不應該是琵琶吧?"

這裡包含兩個問題:

1.催琵琶啥意思,這個詞是不是用錯了,引申就是可不可以換成常見的彈奏之類的

2.發動戰鬥為什麼要用琵琶而不是金鼓旌旗?

先看一下完整的涼州詞: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第二個問題答案顯而易見,涼州詞描述的意境根本就不是開始發動戰鬥時的場景,結合前後描述,顯然是非戰時邊塞休閑娛樂時間,具體不展開鳥.

至於第一個問題為什麼琵琶是催而不是彈或者其他別的動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詩詞講究個意境,哪位覺得手高盡可以試著把"杯 催 笑 回"改動一下,看看還有沒有原來的那種意境?尤其是"催",類似催動古琴古箏,意境更符合邊塞那種豪放的場景.

看一下琵琶怎麼個催法更有說服力:

李老師-琵琶曲-十面埋伏 _高清在線觀看_百度視頻

至於催的字面意思竟然去日文中找,實在無法理解.所謂方向錯了,考證越深,錯的越離譜.

隨手度娘放幾個引用過"催"的地方:

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菩薩蠻·催花未歇花奴鼓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餘觴,臨風淚數行。

............

這個"催"是啥意思,反正怎麼看都不會是"大意為想做某事的心情使人焦躁不安而最終做成了"吧?

至於到底是蝦米意思,斯以為不可說,也不能說,一說就錯.

此情此景只可意會.


本人學琵琶的,來粗略說一句
琵琶本不是中原樂器,西域來的,剛傳過來就是用來表現戰爭場面的,後來才漸漸有了一些文曲,琵琶名曲里,古曲基本上都是戰爭主題的武曲。
即便到了現在,琵琶可以用來演奏蘇州評彈這樣的優美小曲,它在民族管弦樂隊中的特點仍然是聲音鏗鏘清脆,短促有力,演奏方法有力度有張力,適合節奏感強的樂曲。


琵琶是一個意象,所謂意象就是一個普世認同的映射。比如李白看到楊柳就會想到離別,杜甫看到楊柳也會想到離別,王實甫看到也會想到離別,我們今天亦如此。
楊柳~離別 就成為一個在文學裡約定俗成的映射
琵琶是西域傳入中原的樂器,所以逐漸形成了琵琶~西域邊疆~征戰的映射。
比如王昌齡的詩~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繚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更多的我不列舉了。
而且這句詩還可以理解為將要飲酒聽琵琶曲聲有了征戰的催促。


@夜小紫 表示絕無參考下文,只是「方法上耦合」,大家可以對照原文自行判斷。


看到這個題隨手百度一下,發現了這樣一篇博文

我從這篇文章抽了幾段並調整一下原文順序:

是不是這個題某個答案很像?

這篇博文發表的時間是2012年,是否別有出處我就不探討了。

原文鏈接如下:

「欲飲琵琶馬上催」何解?_平民小貓_新浪博客


看了第一個分析,覺得不對,尤其是分析「琵琶」更是大謬,詩詞創作想像與事實並重,推敲一字一詞或有所得,卻也容易謬之千里。
涼州詞全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一首邊塞詩詩眼卻不是「戰」,而是一個「醉」字,第一句是醉因,第二句是醉意,第三句是醉態,第四句是醉話。
此時此刻不是兩軍陣前,而是帳中宴飲,琵琶也不是軍陣號令,而是席間音樂。


推薦閱讀:

今年14歲,男生初三,請問在同齡人中寫的算好嗎?
有哪些描述物是人非的古文詩詞?
杜甫能背出他所有的詩么?

TAG:唐詩 | 古詩 | 古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