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慈禧不立載灃而立溥儀當皇帝?

國有長君,社稷之福,為什麼慈禧臨死時立一個幼主,而不是年富力強的載灃?如果立了載灃,清朝能否避免滅亡?


誰做皇帝不重要,誰掌權才重要。

按照慈禧一貫做事的風格,首先她不會違背祖制,不管是兄終弟及還是父子相承(可惜光緒無後),只要符合祖制,慈禧都可以自己把握。作為當權者,權力交接的第一要義就是要選擇屬於自己權力集團的人。

載湉、載灃雖然是一個爹,但不是一個娘,別以為都是載字輩,就能兄終弟及(兄終弟及只要給上上任皇帝認個兒子就可以符合祖制了,載湉自己就是兄終弟及才成為皇帝的。)載湉能當皇帝,不是因為他爹,而是因為他娘葉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胞妹,也因為他年紀小好控制。

在光緒帝接位之前,其實慈禧就可以選擇溥字輩的繼承為同治的子嗣,但她不肯這樣做,因為如果溥字輩的皇子繼位,慈禧就不再是皇太后,而是太皇太后,中間就隔了一層皇太后(同治的皇后阿魯特氏)。依照皇帝以孝治天下 的原則,首先不方便她料理掉這個不中意的兒媳婦,更有可能讓兒媳婦會藉助著養子的勢力,踩在她頭上成為實權派(真真兒想多了,阿魯特氏皇后連基本的自保能力都沒有,哪有本事跟她爭啊,所以妥妥的被搞死)

那麼在誰接光緒大位的問題上也是一樣的。慈禧考慮自己娘家的地位。
如果載灃當皇帝,他對慈禧不會有一毛錢的感激——因為人家是正根的愛新覺羅的子孫,不是靠你恩惠當皇帝,而且慈禧去世的時候,載灃已經非常成熟,有足夠駕馭皇權的能力,那麼慈禧精心安排的隆裕皇后(慈禧內侄女)基本上就哪涼快哪呆著去。甚至也有可能因為地位尷尬而不得不追隨先帝而去(還是阿魯特氏的命!)


但是如果新帝年幼,又是溥字輩,那麼皇太后(隆裕)就要以母后的身份輔佐皇帝,重唱「垂簾聽政」的老調,權力的核心就一直掌握在葉赫那拉的手裡。當年慈禧太后一番苦心布置,才不會枉費了。

政治不講恩德,只講利益——所謂人情,說到底也就是政治利益而已。聰明如慈禧,她當然明白自己把大位交給載灃,對她自己也很不利。她也不想身後被定個惡謚什麼的吧,所以還是要讓權力在交接的時候保留在葉赫那拉手裡。


清朝沒有「兄終弟及」的皇帝,多爾袞再牛也是攝政,必須從下一輩中選出,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


沒什麼複雜的,你是喜歡特別能幹,牛逼哄哄,頤指氣使的領導,還是屁都不懂的小屁孩做領導,你可以趁機擴大自己的利益呢?不是慈禧讓小孩做皇帝,而是當時的皇權已經極度虛弱,官僚鄉紳都希望皇權繼續衰弱,小孩做皇帝真好。必要時,白痴做皇帝也沒什麼不可以。


選擇溥儀做皇帝時慈禧老佛爺已經快死了,自己的命都沒法掌控他還想掌控一個孩子這個說發法我一直是有疑問的。你說光緒沒兒子,但是慈禧其實是過繼了一個端親王的兒子給光緒做大阿哥的,雖然因為端親王在義和拳和八國聯軍等問題上犯了嚴重的錯誤,本身又貪腐成性。但法理上他是光緒的繼承人這無法否認。而且你溥儀做皇帝當權的可不是你隆裕皇后而是攝政王載灃。選擇載灃和選擇溥儀是有根本區別的,就像周瑜講的孫權你是君主,你要投降了命都沒有,但其他人投降還可以高官得做,所以載灃做皇帝和攝政王在責任上有根本的區別。無論從法理還是情理,還是當時的國情選擇溥儀簡直是不可思議。


推薦閱讀:

馬謖對趙括公平對戰哪位贏面更大?
薛岳的抗戰戰績遠勝張靈甫,為何在網上的名氣還沒後者大?
《红楼梦》中有哪些美食?

TAG:歷史 | 清朝 | 慈禧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