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取消句子獨立性?

高中語文課講文言文的時候經常看到這個說法:「之」字在這裡的作用是取消句子
獨立性。一直沒弄清楚,什麼叫做「句子獨立性」,又為什麼要「取消?


我感覺這種之的用法,有點類似英語中動詞原形變動名詞的感覺。語法上來講,一個句子的主謂賓結構,動詞原形可做謂語,動名詞則可把原來的動詞變成一個名詞性質的片語,就可以做主語或者賓語的成分。You come here是個完整獨立的句子,在Your coming here is very helpful for me這個句子里,就取消了句子獨立性,變成了片語做主語。如果翻譯成中文,應該可以說成「汝之來此,於我有助」吧。


因為中文中一個單句只能有一套主謂賓,取獨就是講將一句主謂句變成偏正短語,是其能夠在長句中充當主語或賓語。用白話舉例子:「你們聊天。」這是一句主謂結構的單句,在主謂之間加「之」就變成「你們的聊天」的偏正短語,就能充當主語或賓語,「你們的聊天影響了我上課」、「我偷聽你們的聊天」。


這兩天在《古代漢語》里又看到之字的這個用法,於是搜了一下,基本上理解了。


下引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220264.html

「取
消句子獨立性」是古漢語特有的一種語法現象,指的是用結構助詞「之」嵌在主謂結構中間,使得本來可以獨立成句的話變得語意未完,比如「父母愛子」,主語是
「父母」,謂語部分是「愛子」,可以成為完整的句子,但中間加上個「之」,變成「父母之愛子」以後,語意就不完整了,變成一個偏正片語不能離開上下文而獨
立成句了,語法學界管這種現象叫「取消句子獨立性」。

王力《古代漢語》第二冊(p461)說:「所謂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
式上片語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賴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獨立存在。」細分起來,有兩種情況:

第一,
在一個分句的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表示語意未完,讓讀者或聽者等待下文。例如:
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戰國策·趙策
四)
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第二,
這種「之」字又常常用在充當主語或賓語的主謂結構之間。例如: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傳·僖公四年)
子之哭也,一似重有憂者?
(禮記·檀弓下)
以上兩例「之」處在作主語的主謂結構之間。

有時候,不是在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而是在主語和「於」字介
賓片語之間用「之」字,這樣形成的結構再作句子的主語。例如: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
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同上)

此外,作賓語的主謂結構之間也可用「之」字隔開: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
否。(左傳·宣公二年)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雕也。(論語·子罕)
唯恐緘滕扃鐍之不固也。(莊子·胠篋)


哦,英文語法中有個東西叫independent clause,還有個dependent clause。於是「取消獨立性」就是將一個independent clause變成dependent clause。

至於啥是indept clause啥是dept clause,Google第一頁第一個結果,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Clauses。

所以所謂的句子獨立性,clause dependentness就是這樣。


推薦閱讀:

文言文里通假字的「通」字與什麼同什麼的「同」字意思是否一樣?
如何學好語文?
如何寫一篇脫俗的[感恩]話題的作文?
如何用幾句話來描述你自己極度的自卑?

TAG:漢語 | 文言文 | 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