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段話?

如何理解《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段話:查拉圖斯特拉要下山告訴人們智慧並不等於知識;事實上,知識剛好與智慧相反。智慧基本上就是天真。知識是自我,而智慧則是自我的消失。知識使你充滿資訊。智慧使你成為絕對空虛的,但是那個空虛是一種新的充滿。那是一種空間性。


王朔的提問中也許能看到答案。
這段話摘自 紅本的王朔作品出版總序,我看了很多遍。

· 文化太可怕了,不吃,死,吃了,遍被他塑造了。我懷疑其核心已編入遺傳而不必通過教育獲得了。我覺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無邊浪濤揮之不盡,什麼時候才能登上彼岸,有從樹下剛下來的原始人那樣澄明無邪的頭腦。
關於這些書,我個人認為是一個矇昧時代的見證。活下去,活在自我虛構和自我陶醉中,這大概是一個寫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沒有用。

就這麼理解,你明白也沒有用,還是獅子駱駝。


這是尼采向老子隔空致敬的一段話。他用自己的意思,重新詮釋了老子的那句話: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生命中只有感覺
生活中只有教義
當我們得到了生活
生命便悄悄飛離
-----顧城


知識剛好與智慧相反
有了知識使人不思考,智慧幫助人思考,所以說知識剛好與智慧相反。
知識是自我,是固步自封,智慧是是空的杯子,是無限的可能性。


原文說的是智慧,你來問的是知識


非哲學類學生,自己的見解,最近在看叔本華的書。我感覺知識讓人們迷失自我,讓人們隨著知識去知道一件事情,而不是自我本身所形成的觀點。智慧正如沒有知識你也會解決一件事情,拋來你所有的有關知識的經驗性東西而言,你解決這件事情總會有一個辦法雖然可能不是最好(當然好是相對的,從時間上空間上來說)有的時候沒有辦法也是一種辦法。從而來說智慧是一種空虛的東西。但是他充滿了你的自我這個個體,這才是真的你。有了知識彷彿是一場夢,有了智慧才是現實。正如老子所說的大道至簡,大象無形,但是道是空虛的卻無處不在。總是感覺這個和老子的話有相通的地方,我能想到的就是這一句了,或許還有更好的。求輕噴


智慧就是對自我的超越。通過「否定」此刻的自我(知識),找到新的自我的可能。


想到周國平的一句話

當智慧失去了靈動便成為了知識。

出自哪忘了,不過如果你身邊有一個叫慧靈人的話,你也一定會記住這句話的。


貌似和佛學的理念相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我記得尼采是唯意志主義。

補充下。
剛看了下原文。
尼采是認可神性(此處神性不單純指佛教,應該泛指宗教的一些核心理念,如佛學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明心見性」等。)的,他認為神性是積極的。
但是尼采認為並不存在神,他認為神只是大腦的投射。

你這問題解開了我疑惑很久的問題,謝謝。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人必須說很多話然後學會靜默,忘了在哪裡看的了,不過挺適合這個問題,知識不等於智慧,但是絕聖棄智的前提是有「智」,如果以「反者,道之動也」這種觀點解釋,大概就是你必須先擁有知識然後拋棄他才能有智慧,接近於赤子不等於變成赤子,不然那些有先天缺陷心智永遠不能成熟的人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了。

突然想到「我注六經」和「六經注我」的區別了,當然了,到了乾嘉學派的人又提出「重返漢學」的口號,學術史上這種演進不是單純地做鐘擺運動,而是有螺旋上升的進步存在的,兩者類比可能不大恰當,不過「拋棄知識尋找智慧」大概是一個類似的過程


如果理解了老子的「無知」論就能完全理解這段話了。


能否告知此段話的具體出處,原話是如何說的?


大道到簡!返樸歸真!!


知識是一種已經過時的觀念,知識可以去學習,但是不能去信仰,因為作為一個人,在信仰開始的地方,就是智慧結束的地方,人是需要自我超越的(超人)。


智慧讓你知道你自己想要什麼東西,而知識讓你了解了很多東西。


推薦閱讀:

金庸在哪些地方不如古龍?
對一部文學作品進行語言鑒賞,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為什麼《飄》中的玫蘭妮愛斯佳麗?如何評價玫蘭妮?
魯迅的「他大約的確是死了」不算作病句,是不是名人效應?
如何評價《質數的孤獨》?

TAG:文學鑒賞 | 孤獨感 | 文學探討 | 讀書總結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