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謙信是男的還是女的?

有類似這樣的記載:
上杉謙信死於「婦人病」;上杉謙信奇特的生理周期;完全戒絕女色;上杉謙信畫像中的隱喻;上杉謙信的身高;上杉謙信的遺骨移葬;上杉謙信的書法和文化品位;上杉謙信的容貌在《松平記》里的記載描述;上杉謙信的交際;白山神社的神像;異性裝扮癖


以下內容引用自 萌娘百科-上杉謙信 條目
——在百度搜索結果首頁,手機排版。

最早是昭和44年(1969) 3月,由作家「八切正夫」在讀賣新聞夕刊上發表的連載小說《上杉謙信是男是女》其後並出專書申論。
其後引發日本文學界的創作,如小松左京,創作出謙信和信玄相戀,協力對抗信長和家康的小說。
以下資料都是被證實是偽說:
偽說一:歷史記載,上杉謙信死於「婦人病」
《當代記》記載謙信死於「大蟲病」,有說法指出日語「大蟲」為「月經」之隱語,因此解為更年期綜合症。
《當代記》作者「松平忠明」生於天正11年(1583),是上杉謙信死後一段時間才出生的,《當代記》並不是第一手資料。資料是否準確值得商榷。
有附證說「福井縣官幣神社有「大蟲神社」,就是祭祀掌管婦人病的神祗的。」經過查證福井縣越前市大蟲神社與婦人病完全無關[1]。
而現在日本史界幾乎全認為他是死於飲酒和食鹽過度產生的高血壓,也有認為是食道癌和胃癌末期者[2]。
相比經過史家研究和專業人士的分析,「婦人病」只是推測,是偽說。
偽說二:上杉謙信奇特的生理周期
流言中記:「這是有大量史料證明的,上杉謙信這傢伙有個很怪的病,就是每月10日前後都會腹痛,而且因此不能騎馬,「X月10日、謙信公腹痛をおこし…」,這樣的記載在上杉家的軍記里是相當多的,好幾次,還因此取消了出陣。腹痛的原因......不明。」
並舉出很多例子,如「關東出陣的時候,上杉軍已經把北條打的千鈞一髮,6月11日,上杉忽然腹痛而撤退迴廊橋城。這在《松平記》里是記載的清清楚楚的。」
我們只有翻查資料就知道,流言是刻意篩選有利史料,反例有: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永祿七年(1564)攻打野尻城,永祿九年(1566)攻打沼田城,永祿11年、12年,越中大規模攻擊,天正五年(1577)的七尾城圍城戰。都是在流言所言的「生理周期」作戰,而上杉謙信也沒有腹痛之類的記載。
由此可見,此言論是偽說。
偽說三:謙信是那樣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物,卻意外的完全戒絕女色
流言中記:「雖說可以以宗教情結來勉強解釋,但那種聖徒般的情感會存在在一個完全不在乎殺伐的人身上嗎?既不戒殺,何必戒色?而如果以謙信是一個女人來解釋,就簡單的多了。而且,我們都知道,女強人經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慾望特彆強的,另一種則近乎無欲,看來謙信屬於後者。」
此處是流言者刻意誤導思考方向。殺人和女色沒有直接關係,只是流言者刻意附會。
偽說四:來自外國的記載
流言中記:「當時的葡萄牙人對日本是有相當的了解的,而毗鄰的西班牙正在領導海上霸權的時候,因此也對東方的探索不遺餘力。國王腓力二世,就是組建了無敵艦隊稱雄七海的那位,就曾經派遣過商人到東方,尋找黃金和香料,也考察當地的情況。
其中一個叫ゴンザレス(不知道怎麼拼寫)的人,發回給腓力二世一份報告書,提到了會津上杉景勝(當時上杉已經轉封會津了)。報告中提到:『他(景勝)的Tia曾經開發土地、開鑿金礦,後來將黃金全部運到了現在的領地。』——上杉氏開發的佐渡金大概沒人不知道吧。
上杉謙信實際上是景勝的伯父啦。這就有問題了,因為西班牙語裡面『伯父』是『Tio』,而『Tia』是『姑姑』。
也就是說,這個外國人不知通過什麼渠道已經知道了:上杉謙信是女人,他是景勝的姑姑而非伯父。」
西班牙的「Tia」除了指「姑姑」,在一些場合也可以指「朋友」。根據文意此處應該是前者,但是我們不排除「錯字」的可能。
另外在當時的日本並沒有「上杉謙信是女」的言論,「上杉謙信是女」是1969年才提出的。
再者,上杉謙信當時的對手家康和秀吉也沒有發出此類有利自身,打擊對手的流言,可見在此言論只是推測,是偽說。
偽說五:上杉畫像中的隱喻
流言中記:「那年頭,不少大名、武將都留下了肖像畫。而且除了描繪自己的形貌外,一般也會在背景中反映自己的特點。比如武田信玄吧,他的畫像就在背景中畫著紅蓮之火,自己的身貌更宛如不動明王。
上杉謙信的畫像似乎是成心和武田對著,他選用的是毘沙門天的造型,這大概也很順理成章吧。然而很詭異的,這副畫像中,上杉謙信手持鐵棒,站立雲端——這都是傳統的宗教造型,但他腳下卻畫著一個赤紅色的木杯。
無緣無故畫木杯作甚?
《古語拾遺抄》里提到,那個時代,用瓶子來象徵男性,而杯子卻是女性的隱喻......
在自己的畫像中畫上杯子,大概可以折射出性別意識並未泯滅只是遭到強行壓抑的上杉姐姐的痛苦心理吧。」
此說更不經推敲,戰國時代的大名畫像沒有一個是自己畫的,何來「隱喻」和「暗示」?而且單靠一個「杯子」就認定是女性暗示,此為孤證,只是穿鑿附會而已。
偽說六:高個兒乎?矮個兒乎?
流言中記:「非常逗的一件事情,上杉謙信研究中的一個難題是他到底是個高個子還是個矮個子?
即使在現代的通俗小說里都有兩種版本,海音寺潮五郎氏的《天と地と》以及南條范夫的《上杉謙信》都說謙信個子很矮,但津本陽的《武神之階》卻說謙信是個大個兒。
這些作家都不是胡說的,他們都有相關的古代軍記或者隨筆可以做參考。
看來謙信到底是高是矮早就有不同說法。
基本而言,根據考證,上杉謙信的身高是5尺2寸,也就是156公分左右的樣子,無論按什麼時代的標準,確實都不能算高個兒。然而,古代書籍中稱謙信「高大」的記載卻相當多。
為什麼?其實很好解釋,因為這些作者大約知道謙信其實是個女人,一個女人有1米56,在戰國時代的日本,絕對可以算高個了。 」
上杉謙信的身高是根據現存於日本的一些上杉神社中,從收藏的謙信生前所著衣裳判定,約5尺2、3寸(15Xcm上下)
當時日本人的身高都不高,所以可能那個身高在那時候已經算「高大」,至於現代小說家的寫作創作,都是看史料推測,都有自己的想法,將小說家的寫作設定看做事實,並隨意推測,可見是偽說。
偽說七:謙信遺骨移葬之迷
流言中記:「上杉景勝時代,隨著秀吉一道命令,上杉氏被迫離開多年稱雄的越後,轉封會津。後來,關原以後,家康一道命令,又轉封米澤。
非常奇怪的是,每次搬遷,上杉家都要把謙信的墓掘開,取出盛放謙信遺骸的壺,一起帶走,到新領地後再重新入葬。
這是為什麼?按照當時的習俗,祖先的墳墓是不能輕易動的,否則就是不孝不敬。
唯一的解釋:謙信遺骸本身有著大秘密,上杉氏要帶著這個秘密一直在身邊,不允許其脫離自己的控制範圍。
什麼秘密?傻,看了這麼多你還不明白?因為上杉謙信是個女人。德川時代,特別喜歡在繼承問題上找茬兒廢絕大名,如果讓德川幕府知道上杉家當年的當主是女人,多半就是滅頂之災啊,此事比性命還要緊,當然不可大意。」
此處更不經推敲,當時德川家康在衰弱大名藩主方面有很多措施,如「參覲交替制」,大名藩主不斷來回於駐地和江戶,根本沒有時間去其他地方祭祀,所以把先人的遺骨移到駐地反而是方便祭祀。
此處是流言者刻意誤導思考方向,刻意穿鑿附會,是偽說。
偽說八:細膩的書人和詩人謙信
流言中記:「謙信的筆跡是有傳世的,從現存的筆跡看,相當的纖細,與武田信玄剛健強勁的書法恰恰形成對比。甚至可以說,如果是一個男人寫的字,謙信的筆跡有點兒過於纖細陰柔了,完全不象一個八方無礙的名將。
不獨筆跡,謙信的文化品味也很特殊。
《源氏物語》在當時是很少有戰國武將閱讀的,更很少有戰國武將喜好,因為這是一部戀愛物語,完全與武家之道無關甚至相左。公卿讀之情有可原,今川義元這樣的傢伙讀讀也很正常,不過你們能設想武勇著稱的謙信竟然也是此道的愛好者嗎?然而不幸的是,事實上,謙信不僅僅是《源氏物語》的愛好者,而且這還似乎是他從小閱讀的教科書。這個....
..謙信從小受的教育就很女性化啊。
謙信上洛的時候,曾經向當時的關白近衛前嗣索要和歌集《三智抄》,當時就讓前嗣吃驚不小。越後的田舍大名(鄉巴佬)竟然玩兒和歌,而且要一部以「雅歌」(戀歌)之風情著名的和歌集?!
從謙信的文化風格和文化口味看,至少也可以說是女性化嚴重,或者特「婉約」的那種.......
反正俺沒看出「豪放」來。」
此處更是無稽之談,以中國古代的文學為例,中國的文壇主流是「婉約派」,閨怨詩之類文學都是男人作的,所以此處是流言者又刻意誤導思考方向,刻意穿鑿附會,是偽說。
偽說九:《松平記》用「麗」來形容謙信的容貌
流言中記:「《松平記》里詳細的記述了謙信去世前的樣子。其中有這樣的描寫:「看到主君うるわしき御様子,諸臣喜上眉梢」(為了方便理解,留下一處不翻譯),這是謙信已經由直江實綱的夫人為其整妝(臨死前整容)後又迴光返照時群臣的反應。
「うるわしき」據說有「元気な」的意思,也就是寫謙信迴光返照,但是,同樣這個詞也可以寫做「麗しき」,如果是那樣,就是群臣被整妝後謙信容顏之「美麗」所感動並感到欣慰了。
用「麗」來形容男人的容顏,無論如何也太過分了點兒,除非是形容男寵、面首這樣的女性化的男人,而這裡居然用來形容謙信。
看來48歲的謙信即使到了奄奄一息的時候,稍微化化妝還是很有魅力的,只不知為這魅力所吸引的是女人還是.......男人?」
流言者在刻意選取有利自己的翻譯,此處應該選擇「元気な」的翻譯,「看到上杉謙信精神飽滿、容光煥發,諸臣喜上眉梢」,此處是流言者又刻意誤導思考方向,刻意穿鑿附會,是偽說。
偽說十:謙信的交際
流言中記:「謙信上洛的時候,曾經多次拜謁將軍足利義輝的宅邸。有好幾次,在義輝不在場的情況下進入足利內宅,與其母親和妻子交談,關係相當近密。對此,謙信、義輝、義輝的母親、妻子都處之如常。
謙信確實和義輝頗有交情,但再好的朋友,經常自己跑去和人家的母親、妻子等女眷混在一起,總之是太不避嫌了吧?然而,將軍本人也好,他的女眷也好,無人對此表示過一絲一毫的不滿,甚至覺得是非常自然之事。
這大概是因為謙信已經告訴足利將軍的內眷:咱們是同性,於是大家心理上自然毫無彆扭之感。
另外,謙信並非吝嗇之人,但他上洛之時,對宮中的女官卻毫無饋贈,甚至沒有什麼接觸。當時的女官留下的《お湯殿の日記》詳細記載了上杉上洛每日的日程,除了拜謁天皇、將軍,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也不正常。任誰都知道這幫宮廷里的女人的重要,後來織田信長上洛,留秀吉守京都,對宮中頗有打點,就差沒勾搭兩個了。威風凜凜的大將謙信,本來應該是很容易討女官的喜歡並因此博得很多額外聲譽的。但他似乎有意迴避這些,這是不是又和他女性的心理或多或少有些關係呢?」
此處是流言者又刻意誤導思考方向,刻意穿鑿附會,這裡是不了解上杉謙信性格才這麼說,謙信和人家的母親、妻子等女眷混在一起卻沒事,不更證明為人正直,才讓別人放心?
偽十一:謙信的心理潔癖
流言中記:「當我們逐漸發現了謙信的本來面目,我們就越來越能理解他為什麼與武田信玄在感情性格上那樣的格格不入了。
武田信玄不義、殘忍、好色。上杉謙信似乎特別厭惡的就是他的好色和違背倫常。他不是說過嗎?追放父親、殺死妹夫,身為亂世之人,或者是不得已而為之,但與侄女通姦,違背人倫,是禽獸也,絕對不能允許!
不義甚至不孝都還好說,好色卻是絕對不能允許的「惡行」,多麼強烈的女性的愛憎!」
謙信有正直仁義之名,謙信對信玄所以的錯處都罵過,並不是單單是好色。此處是流言者又刻意誤導思考方向,刻意穿鑿附會,是偽說。
偽十二:白山神社的神像
流言中記:「越後白山神社供奉的正是毘沙門天,而非常奇怪的是,這尊神像卻是一個騎馬的女神,旁邊還懸掛著「毘」字旗幟。
以「毘沙門天」自居的上杉謙信,卻允許自己的領國內有女性的毘沙門天神像存在?」
事實是這個神社的神像是男女一組,不單只有女神。此處是流言者又刻意誤導思考方向,刻意穿鑿附會,是偽說。
偽十三:異性裝扮癖謙信??
謙信最有名的造型是什麼?包著頭巾的樣子,而頭巾是當時女性使用的服飾。另外,在上杉神社中供奉著一件「紅地雪持柳繍襟辻ヶ花染胴服」,據說是謙信生前所穿的服飾。
此處更是無稽之談,當時日本異性癖最出名就是「織田信長」,而且單以衣著判斷性別更是武斷,此處是流言者以片面史料誤導我們,是偽說。


女的,亞瑟王還是女的呢


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是在戰國蘭斯里……是個類似於吾王的大胃王……
感覺不小心暴露了(逃


覺得謙信是女性的人,大概以為謙信生來姓上杉。
我們只講基礎事實和政治規律:謙信他爸,叫長尾為景,是越後守護代。長尾家是土豪(非壕),走的是下克上路線,騎在自己老闆的頭上佔山為王,家裡盤口不算大。
盤口不大意味著什麼?
「用不了那麼多兒子」。
日本古代武家讓庶子出家的目的不是家裡米不夠,而是確保權力交替的平穩進行。兒子一多,難保裡面沒人動起奪嫡的心思。最理想的情況是一父一子交接棒,當爹的不怕兒子造反,當兒子的不怕失寵,家臣也不用糾結擁護哪個少主的問題,豈不美哉。但現實中繼承者可能早夭,再者家督們的精子活力程度各有不同,所以兒子往往不止一個,但這個數量問題是得到當權者高度關注和控制的——權力和性命攸關的問題面前再遲鈍的人都會變得敏銳。
那麼長尾家缺兒子么?
不缺,為景除了嫡子晴景,還有景康和景房(後來在動亂中死了),三個兒子,對於越後的長尾家來說,繼承家族完全足夠,若還想添核心成員,大可過繼領養,怎麼會想到生個女兒冒充兒子,吃飽了撐的?
再退一步,謙信有同母的姐姐仙桃院,要是家督對自己生育能力或者兒子存活率沒信心,那也該抓到一個是一個,先拿仙桃院冒充一下,怎麼先前生的女兒認了,後頭生的就非說是個帶把的,吃飽了撐的?
最後,既然想添兒子,至少也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由心腹照看好,大大咧咧地送去寺廟出家,吃飽了撐的?
無論怎樣,逼死主公上杉房能而自立的為景不是傻瓜,這麼又蠢又閑多此一舉的麻煩事,他沒有理由干。

另一方面,為景在進攻越中前為求穩妥先將家督之位傳給兒子晴景——他們父子間關係是不錯的,而同年尚是稚兒的謙信(比晴景小了一輪,乳名小虎子)被送去出家。即便當時小虎妹被賦予了家督備胎的重責,嫡子也已經上位了,忙著組建新領導班子搞好群眾關係,你這個冒牌少爺不恢復正身,還越扮越勇繼續冒充是怎麼回事?
再到後來,改名景虎的小虎子威脅到了晴景的地位,他只要公布景虎的真實性別就足以動搖對方陣營的軍心,起到輿論打擊的作用。但直到被景虎打敗被逼退位隱居,晴景也沒有公布這個殺手鐧。是為景當年走急了忘了告訴晴景那是你妹啊,或者晴景太厚道寧可被揍死也不肯講實話?無論哪種可能,都極端不現實。

所以謙信是女兒身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沒譜。當然你要硬說真謙信中途死了,後來來個女謙信冒充主公,那我也沒辦法,其實謙信也可能是外星人扮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我覺得應該是男的
但是我覺得如果真的是女的話,那真真有趣啊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尼康公司在日本對光刻機和相機業務裁員1000人?
為什麼感覺內地綜藝主要copy韓國?
如何評價《浪客劍心》追憶篇?
如何看懂《秒速五厘米》?
日本配樂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TAG:日本 | 歷史 | 日本歷史 | 日本戰國 | 上杉輝虎謙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