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喜歡女兒國國王嗎?


謝邀。

唐僧喜歡女兒國國王嗎?

有些問題得以被讀者和觀眾反覆提出,本身就傳遞了某種隱匿的社會心理、文化願景、情感傾向。

一切佛教信眾或歷史研究者,都不可能從「玄奘大師是否為某個女子動過凡念」這樣的角度,去探究一代高僧西行求法的宏偉願景和堅韌內心,但幾乎每一個西遊故事的愛好者,都多少萌生過「唐僧是否喜歡過女兒國國王」這種詭異的念頭,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對美好世俗情感的樂見與希冀——哪怕它天生與文本的價值內核不符,還帶著某種大逆不道的色澤。

只因為,這一刻,我們不是皓首窮經的考據家與青燈古佛的弘法人,我們只是紅塵中的痴男怨女有情眾生、只是讀者和觀眾,《西遊記》不是一部功德殊勝、佛法莊嚴的經卷,也不是一部無一字無來歷、無一字無出處的權威史學論著,它只是一部人間味濃郁、激發過無數共情效應的文學經典。

所以,討論這個問題,並不妨礙我們對佛法戒律、以及作為歷史人物的玄奘法師本人抱有永久的信任和敬意,這只是一場趣味至上的腦補遊戲,它的層次越豐富、答案越多元,恰恰證明了《西遊記》在每一個時代落地再生的生命力。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得分為原著和電視劇兩個部分,畢竟,在女兒國的相關段落里,二者的狀貌、氛圍、調性,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所以,它們得歸入不同的分析序列。

與「鴛鴦雙棲蝶雙飛」的一唱三嘆相比、與游賞御花園的春意撩人相比,書中的大部分段落顯得無趣而蒼白,一個最為顯著的差異是,唐僧和女王,從未能獲得哪怕一次的獨處——從迎陽驛接親,到五鳳樓喜筵,到金鑾殿倒換關文,再到城外送行時金蟬脫殼,兩人所置身的場景永遠都是群臣環伺,三個徒弟也從未離身——像電視劇中女王披著一襲薄紗睡襖斜倚龍床,無限嬌羞地反問:「你說你四大皆空,卻緊閉雙眼,要是你睜開眼看看我,我不相信你兩眼空空」,這種意亂情迷的瞬間,從來不曾有機會發生。

為什麼面對如此富有戲劇性的邂逅,作者的書寫會這樣草率和涼薄?構築一個坐懷不亂的情境考驗,難道不更能凸顯那佛心堅定、外道難侵的主角光環?是怕唐長老經不起這一場情感陷阱和慾望險境?是覺得必須安排無數的監督者在側,讓眾目睽睽把潛意識裡的游移扼殺在襁褓、逼到無所遁形?

唐僧很快就會與毒敵山琵琶洞的蠍子精獨處,唐僧以後還會與陷空山無底洞的金鼻白毛老鼠精獨處,唐僧甚至還會與盤絲嶺盤絲洞的七隻蜘蛛精「群處」。

作者並沒有筆墨上的潔癖,作者並不害怕讓唐僧和女妖怪們獨處,作者知道唐僧禁得住這樣的獨處,作者對唐僧有信心。

但是,這一次,一切都不一樣。

女王不是妖異,女王不是邪祟,女王不是魑魅魍魎,女王是一個美麗、溫柔、身份雍容、血統高貴的人類女性。

女王要的不是「盜取元陽」——用唐僧高貴的生殖腺分泌物來輔助自己的修行,女王要的是男婚女嫁、生兒育女的人間事,是相夫教子、統領後宮的角色轉型,是舉案齊眉、同掌西涼女國的志同道合,女王要的東西,無限接近於愛情——倫常中的愛情,人與人的愛情,世俗的愛情,無害的愛情,可以理解的愛情。

唐僧是如來的二弟子,唐王的御弟欽差,被三界五行、天上地下一致默認為求取真經的最佳人選也是唯一人選——「十世修行的好人」,在大部分人對「明天」甚至「今晚」都可以抱有好奇心的時候,唐僧的人生軌跡,卻提前「十世」就被寫定,他就這樣應運而生地穿越幾千萬億劫和四大部洲,成為帶著使命降生的天選之子,他必須修得正果、名垂史冊,在偉大和平庸之間,他先天地就失去了選擇。 來自女兒國的一聲召喚,大概是他第一次也唯一一次地發現,人生,原來也存在另一種可能性。

當太師來到驛館提出結親要求時,唐僧的反應是「三藏聞言,低頭不語」——為什麼不是斷言拒絕、不是勃然變色、不是頓足捶胸「阿彌陀佛、罪過罪過」,而是「低頭不語」?

唐僧沒有對太師發狠,等到太師離開後,他對孫悟空發狠了,他說「教我在此招婚,你們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為什麼是」不敢」如此,為什麼不是「不願如此」?

在喜筵上,唐僧的表現是「耳紅面赤,羞答答不敢抬頭」——為什麼不是面不改色而是耳紅面赤?為什麼不是視若無物而是羞答答不敢抬頭?

很抱歉,我從這些細部描寫里,真的讀出了太多不一樣的地方。

他有太充足和太強悍的理智來對抗那些美女畫皮的妖術魅惑,但是,喜歡這兩個字,從來都與理智無關,它們原本就是非理智的、反理智的、超理智的。

很欣慰,唐僧最終還是沒有犯錯誤,但是,整部《西遊記》從來不曾像這一章那樣小心翼翼,作者從來不曾如此戒備地為唐僧阻絕所有「犯錯誤」的可能,唐僧自己也從來不曾如此走鋼絲一般地與「犯錯誤」比鄰擦肩。

理智贏了,但理智受到的威脅,從來沒有像這一回那麼巨大。

對唐僧這樣與「錯誤」二字生來絕緣的個體來說,能讓人警覺「這次他有了犯錯誤的一星可能」,已經是巨大的顛覆。所以,一部西遊記,無助的瞬間很多,黃袍怪速勝八戒沙僧小白龍、紅孩兒弄火悟空瀕死、獅駝國三妖強悍大聖絕望痛哭,可我一直覺得,女兒國,大約才是取經路上最危險的一個時刻。

西遊記是一個系列劇的結構,所以很多人習慣於把每個章節單元割裂開來,單獨地加以討論,這並不是一個太明智的習慣。 所以,我接下來要寫的這一段,請各位留神戒備——它的「過度闡釋」嫌疑太重。

女兒國和琵琶洞之後發生的故事,是孫悟空打死了一夥強盜、唐僧忿怒趕走了悟空,直接引出了真假美猴王事件。

這是可憐的孫猴子又一次被逐,上一回,就是名滿天下的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發生在取經剛剛開始不久的時候,在那之前,高老莊流沙河是計劃內的人員補充、黑熊偷袈裟是貪圖財物、四聖試禪心是一場整蠱真人秀而且主要針對八戒、五庄觀和人蔘果是不打不相識的「佛道內部矛盾」,只有黃風怪直接威脅過唐僧的肉身安全,而且,也很快就被解決了。 也就是說,上一次趕走孫悟空的時候,唐僧還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路會有多少艱難險阻在等待著他、有多少妖魔鬼怪在覬覦著他,他也根本沒有意識到,少了這位大徒弟的保駕護航,他不存在任何走到西天的可能。

事實很快教育了他,他在寶象國被變成老虎身陷囚籠,最後是豬八戒摒棄前嫌跑去花果山智激美猴王,他才得以獲救。

他與孫悟空的關係從此進入空前蜜月期,他明白了誰才是自己真正的倚靠。猴子依然一路在調皮搗蛋犯錯誤,依然會時不時受到他的批評和斥責,但「你走吧」三字,他再未出口。

那麼為何這次情況發生了變化?為何他又犯了迷糊?為何他又喪失了清醒?

很簡單,想一想他剛剛經歷了什麼。

他扛住了女兒國這場心理浩劫,他逼迫自己扛住了,他遠離了「浩劫」但他感受到了「耗竭」。

他需要時間來平復元氣,還沒完全緩過神來的他,在跟自己較勁,在跟世界較勁,在跟取經路較勁,他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確的取捨,可他就是無法壓制內心那股無名的業火,他成了一個一點就著的爆竹。 他不能用這火燒死自己,他得找宣洩對象,除了悟空,沒有人更合適來承擔他的委屈和扭曲。 (女王陛下:這個鍋老娘不背! 孫悟空:呔!你不背難道要你孫外公來背?!)

好了,接下來開始說電視劇。 先插敘一句:《趣經女兒國》一集在許多處理上都體現了比原著更細膩的匠心,僅舉一個相當微不足道的地方——「太師,你去上復國王,我師父乃久修得道的羅漢,決不愛你托國之富,也不愛你傾國之容」,這句台詞在原著里屬於豬八戒,為的是導出「趕緊讓他換關文西去,留我在這裡成婚即可」的結論——一番大道理不過是意淫的引子和鋪墊,前後未免脫節太重,更何況這份義正詞嚴,實在與二師兄素日留下的印記相去甚遠。最終導演把它挪給了沙僧,既避免了後者在這一場結親之辯中太無存在感,又吻合其嚴肅莊重、不苟言笑的一貫形象,可謂入情入理。

「要讓唐僧和女王談一點戀愛」,這是楊潔在接受採訪時親口說出的創作談,驚世駭俗,卻又完全不同於今日的戲說和惡搞,只能講,那是一種讓人高山仰止的藝術魄力和創新勇氣。

作為一名女導演,她在自己的人生里,經歷過顛沛流離的情感波折——周傳基究竟是不是楊導的前夫,說法不一,兩位老師都已長辭,這裡不做深究,無論如何,四十歲遇見比自己小十四歲的王崇秋,她太懂得情字的可貴,也太懂得,生而為人,內心深處要去面對的悲歡離合的殘酷。

所以,她在女兒國的故事裡提煉出了一種「遺憾之美」,人生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兩分法——選擇了「道」,那就想當然地遠離「愛」——更多時候,我們只能一邊沿著自己最終擇定的道路砥礪前行,一邊卻又無從抗拒地回想起那被放棄的一切,留下半聲「世事兩難全」的喟嘆。

在原著中,女王是失語的——幾乎沒有任何一段描寫,來自她的主體視角;可在電視劇中,女王卻成為了表達者和抒情者:「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不回答,是你的權力,可我,必須問出我想問的話。

唐僧最後說出的是:「來世若有緣分……」唐僧修行佛法、參悟正果的目的,就是跳出輪迴、從此不再會有「來世」這種周而復始的概念,但這一刻,他必須用這樣一句自欺欺人的廢話,給自己一個交代。

更何況,還有那些眾所周知的或者不為人知的背景故事:

女兒國國王飾演者朱琳對徐少華那份假戲真做的牽念,後者在進組前就已結婚,恨不相逢未嫁時,她就像劇中人一樣守著一份從起點上就不可能實現的單戀,三十年後再聚首,一句「御弟哥哥,你一向安好嗎」百轉千回催得無數人淚奔。

(註:本文發出後,評論區有很多人來提醒我兩位老師之間的牽絆純屬誤傳、當事人已經出來澄清過等等,可我願意相信自己的眼睛:當初看《藝術人生·西遊記劇組三十年後再聚首》,朱琳在現場哽咽著說出那句「我只想問,御弟哥哥,這些年你安好嗎」,那一刻百轉千回的、過電般的悵惘和遺憾,絕不是用「觀眾們因為喜歡兩個角色所以進行了一廂情願的意淫」就可以解釋與消泯掉的。

很多事情之所以能拿著「什麼都沒有發生」來闢謠,是因為「什麼都只發生在心裡」。)

作為唐僧的第二位飾演者,徐少華因為要去上學中途離開劇組,《趣經女兒國》是他參與拍攝的最後一場戲,此時他內心的猶豫和不舍,原本該大大影響表演中的發揮,誰知道,這份眉眼間掩不住的矛盾,反而扣上了劇情中唐僧的糾結。

她的心境,他的心境,就這樣神奇地暗合於女兒國國王的心境和唐僧心境,這些無巧不成書,真的讓我再一次相信,老版《西遊記》絕對是無數因緣際會之後、上天賜給中國人的一份禮物,它再也不可複製。

最後,說回問題的答案。

唐僧有沒有喜歡過女兒國國王,我的回答是:嚴格意義上,沒有。

但是,女兒國,是唐僧壯麗人生所經歷的所有體驗中,最接近「喜歡」的那一次。

在原著中,作者的警覺和剋制,讓這種接近顯得隱秘而內斂。

在電視劇中,導演的藝術感覺、演員的具體境遇、觀眾的情感偏好,讓這種接近顯得直接而外露。

山高水遠,程途艱難

你可知道,躲過這一劫,錯過的便是一生?

作者信息:

微信公眾號:邵邵的私人書齋

新浪微博: @聆雨子

豆瓣知乎簡書ID:聆雨子


世上妖怪只有兩種,想吃我的和想睡我的。她們口口聲聲說喜歡我,我很清楚,她們喜歡的只是金蟬子轉世的修為罷了。只有一個凡人,她說愛我,要把江山送給我,我拒絕了她,從頭到尾沒有正眼看過她一次。她很難過。多年後,世人皆贊聖僧不為美色所惑,只有我知道,有的人 只看一眼便是錯。

(女神分享給我的原話)。


謝邀,我對《西遊記》不熟,不敢多說,花點時間又看了一遍這回,就從原文說點個人看法吧

我是這麼看待取經的過程,其實就是師徒四人心靈的磨練,唐僧並不是一門心思弘揚佛法的,例如那句:「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如果是高僧,借佛吃飯,賴佛穿衣,一心向佛,唐僧絕對不會這麼巧言恭維唐王。

同樣女兒國這次,其實就是考驗唐僧這個單身男子對於美色誘惑的抵抗力,佛家雖然不近女色,但是,哪個少男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唐僧初見女兒國國王,原文寫道:耳紅面赤,羞答答不敢抬頭。

接下來就有了身體接觸

只見那女王走近前來,一把扯住三藏,俏語嬌聲,叫道:「御弟哥哥,請上龍車,和我同上金鑾寶殿,匹配夫婦去來。」這長老戰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

如果是四大皆空,唐僧看見美色還能這麼羞澀無助,如痴如醉。

後文還有,

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這長老憂惶惶只思拜佛。一個要洞房花燭交鴛侶,一個要西宇靈山見世尊。女帝真情,聖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諧同到老;聖僧假意,牢藏情意養元神。一個喜見男身,恨不得白晝並頭諧伉儷;一個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時脫網上雷音。二人和會同登輦,豈料唐僧各有心!

其中特別提到,「憂惶惶」,擔憂是應該的,為什麼「惶惶」?為什麼「怕逢女色」,修鍊到看美女猶如骷髏的境界,自然不需要怕,還是唐僧修行不夠,害怕自己把持不住,所以「只思量即時脫網上雷音」,有點兒動心,趕緊念幾聲「阿彌陀佛」,向佛祖那兒去了!

電視劇這點刻畫的非常完美。

再說,唐僧說到底是和女王成親了,雖然沒有失去真陽,沒有實質接觸,不邪淫,但是不妄語守住了嗎?這不是欺騙女兒國國王感情嗎?

何況古代一女不事二夫,女兒國國王應該算已婚吧?

還是唐僧需要修鍊,如何遵守戒律,而不是自覺無意識的遵守!

所以我覺得電視劇改編很合理,唐僧確實動心了,只不過原文寫的比較隱晦,電視劇拍的比較浪漫,其核心就是男女大欲和佛法在唐僧心裡的糾結。


原著中的唐僧肯定不喜歡。

【同攜素手,共坐龍車。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這長老憂惶惶只思拜佛。一個要洞房花燭交鴛侶,一個要西宇靈山見世尊。女帝真情,聖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諧同到老;聖僧假意,牢藏情意養元神。一個喜見男身,恨不得白晝並頭諧伉儷;一個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時脫網上雷音。二人和會同登輦,豈料唐僧各有心!】


不喜歡,唐僧對老鼠精蠍子精比對女王好多了


原著是沒有的

86版電視劇處理得也比較,嗯怎麼說呢,開放吧,有沒有讓讀者自己去玩味,這不是小說電視劇常用的手法么

電視劇作為視覺媒體,會給一個氛圍,讓人覺得似有似無,但你真說有,也未見得有證據,琵琶洞洞主拷問的時候,唐長老也只說人妖殊途,言下之意禮數還是不一樣,但是不是因為「我對女王有情對你無意」,則也沒有什麼證據


高票答案文筆很好,寫的也很符合我的理解,我就從細節處補充一下吧

不管是原著還是電視劇,都一直在強調:唐僧是佛祖坐下金蟬子轉世,十世修行的好人,天命所歸的取經人。這樣的人,心底慈悲,四大皆空,可以說是「佛」在人間中最標準的形象

而事實上,在其他故事中,唐僧的形象也確實如此,對於凡人的悲天憫人,對於自己佛門三弟子的嚴加管束,對於世道艱辛救苦救難的巨大決心。對於這樣一個唐僧,你可以怪他肉眼凡胎經常不明真相誤會悟空,也可以怪他心慈手軟對妖怪不夠決絕,但人們唯獨不能指責他對於蒼生的態度,對於凡人的態度。

但是,只有這一次,在女兒國,必須要說的是,唐僧做了對不起凡人的事。女兒國主身家清白,情真意切,更是以舉國相托。從道德上來講,女兒國主是沒有一點對不住唐僧的,可是取經隊為了通關文蝶,假意答應以後,立刻逃走,說好的「出家人不打誑語」呢?
在2016年底,許靜清先生在北京舉辦了西遊記音樂會,其中女兒情歌曲響起時,很多人突然意識到,八十一難中,女兒國這一關才是最難過得,這裡沒有妖怪,沒有惡神,甚至沒有土匪惡霸,但恰恰是最考驗取經人意志的一關。

那麼回歸到問題,唐僧動心了嗎?

很不幸,從書中看,唐僧動了凡心。書中在拿到通關文牒之後,唐僧拍馬要走,向女兒國主告別時,用了全書唯一的一次「拱手」,這一點在電視劇中也被演員細緻的還原出來。十世修行的好人,佛祖的弟子,無論對菩薩、凡人、神仙妖怪,一向都是雙手合十的佛家禮節,只有在女兒國主面前,採用了全書唯一一次俗家禮節拱手禮。
「雖然我身負皇命,雖然我要傳播大乘佛法,但至少在你面前,我發現,我想做一個普通人」

或許在一百回的西遊記中,只有在那一瞬,唐玄奘想過放下取經的重擔吧?


原著里,不喜歡,也沒感覺。
電視劇里,有情愫,但沒有大過佛法,至多算是有好感。

太多人但凡看到帥哥美女就認為郎才女貌要成就好事,大概是現實里極少出現郎才女貌的組合,才會讓這麼多人紅娘心泛濫。


根據原著,唐僧可能喜歡的一個妹紙是
妖艷賤貨,白鼠精。
先是唐僧自己的表現
你看他桃腮垂淚,有沉魚落雁之容;星眼含悲,有閉月羞花之貌。長老實不敢近前。
唐僧罵道:「潑猴頭!你笑怎的?」行者道:「我笑你時來逢好友,運去遇佳人。」
注意!!!
!!!!!唐僧反應很過度啊,接下來更是……
行者笑道:「抱他上來,和你同騎著馬走罷。」三藏沉吟道:「我那裡好與他同馬!」
~~~~一副嘴上說不要的樣子。

師父欠身起來叫道:「悟空,這兩日病體沉痾,不曾問得你,那個脫命的女菩薩,可曾有人送些飯與他吃?」
~~~~唐僧自己病了沒咋在意,先在意妹紙咋樣?
下面是孫悟空的判斷。
行者暗中笑道:「我師父被他這般哄誘,只怕一時動心。」
~~~~~作為一個老司機,孫悟空當然一眼看穿了唐僧,所以他恰到好處的警告了唐僧不要妄圖破戒,再惹怒如來,後果不堪設想。
行者道:「獃子又胡說了!你不知道。師父是我佛如來第二個徒弟,原叫做金蟬長老,只因他輕慢佛法,該有這場大難。」
行者道:「你那裡曉得,老師父不曾聽佛講法,打了一個盹,往下一失,左腳下了一粒米,下界來,該有這三日病。」
所以,唐僧最終還是忍住了自己的些許凡心。畢竟代價太沉重了,孫悟空也點醒了唐僧。
當然,蠍子精跟唐僧,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女兒國國王,還是算了吧,這個唐僧沒啥興趣。


「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


電視劇是動心了的,許了來世,可這貨偷偷的成佛永生了,國王是等不到了。


不愛,怎麼又算的了一劫


能讓一個意志堅定、心無雜念要去西天取經的聖僧說出如果有來生這種話,我想應該是愛情吧。


女兒國王:「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女兒兒......」

唐僧:「別唱了!」

女兒國王一臉驚愕,

唐僧:「美。」

遠處白骨精懷中抱著一女孩走來,喊道:

「三藏,快來哄哄女兒,非要你抱抱。」


我覺得他喜歡。
平時別的妖艷賤貨都是妖精,不管是想吃他還是想睡他,他都是心存恐懼的。可是女兒國國王不同。她是個有美貌和內涵,有治國手段的女王。她的喜歡對於唐僧來說,是有點誘惑力的,畢竟都是人,有人慾。
雖然最後還是抗住誘惑,利用了女兒國國王的喜歡,達到了通關目的。可是,他確實心動過。

若有來生。


不戴金箍,如何救你;戴了金箍,如何愛你。唐僧也一樣。


都不看原著就說唐僧動情,腦洞也是夠大,不如去當編劇重拍吧


既然提到西遊記,就別根據各版本電視劇電影更扯淡的還有根據歌去瞎瘠薄臆想,一切尊重原著:


只見那女王走近前來,一把扯住三藏,俏語嬌聲,叫道:「御弟哥哥,請上龍車,和我同上金鑾寶殿,匹配夫婦去來。」這長老戰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行者在側教道:「師父不必太謙,請共師娘上輦,快快倒換關文,等我們取經去罷。」長老不敢回言,把行者抹了兩抹,止不住落下淚來,行者道:「師父切莫煩惱,這般富貴,不受用還待怎麼哩?」三藏沒及奈何,只得依從,揩了眼淚,強整歡容,移步近前,與女主:
同攜素手,共坐龍車。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這長老憂惶惶只思拜佛。一個要洞房花燭交鴛侶,一個要西宇靈山見世尊。女帝真情,聖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諧同到老;聖僧假意,牢藏情意養元神。一個喜見男身,恨不得白晝並頭諧伉儷;一個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時脫網上雷音。二人和會同登輦,豈料唐僧各有心!

之後原著中描寫唐僧與女兒國國王同在時根本沒有任何文字描述唐僧動心的,唐僧只是一直勸說國王簽了通關文碟,好早日離開這地方,原著中寫:

行者、八戒、沙僧、同心合意,結束整齊,徑迎著鑾輿,厲聲高叫道:「那女王不必遠送,我等就此拜別。」長老慢下龍車,對女王拱手道:「陛下請回,讓貧僧取經去也。」女王聞言,大驚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願將一國之富,招你為夫,明日高登寶位,即位稱君,我願為君之後,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卻又變卦?」八戒聽說,發起個風來,把嘴亂扭,耳朵亂搖,闖至駕前,嚷道:「我們和尚家和你這粉骷髏做甚夫妻!放我師父走路!」那女王見他那等撒潑弄醜,唬得魂飛魄散,跌入輦駕之中。沙僧卻把三藏搶出人叢,伏侍上馬。



然後唐僧就被妖怪抓走了,此後再無女兒國國王描寫。
千萬不要再多想了


那一年,他離開女兒國。她在城頭似哭似笑,當著百官的面,對著他的背影大喊「御弟哥哥,下輩子娶我可好?」。夕陽下,白衣騎白馬。風沙漫天看不見他的表情,僧人不語,只餘風聲喧囂……這一年,他圓寂。千佛誦經,萬眾朝宗。他走時卻只笑著留下一句「好!」 轉自b站


我們的回答只是個人分析和看法而已,要真論起來,唐僧喜不喜歡女王只有他老人家和作者知道。


如果你說的唐僧指83版電視劇里的唐僧,那肯定是有愛的。如果你說的是原著,那肯定是沒有的。


推薦閱讀:

如何以[從此世間再無齊天大聖孫悟空]為開頭寫一段故事?
中國為什麼沒有以《西遊記》為主題的主題樂園? ?
唐僧母親為何最後竟從容自殺?

TAG:人物 | 西遊記書籍 | 四大名著 | 孫悟空 | 西遊記1986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