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北逐匈奴,在大草原上是怎麼解決補給問題的,又是怎麼找到匈奴主力的?

茫茫大草原,匈奴人逐水草而居,而且打不過可以跑,中原的遠征軍靠什麼找到他們的蹤跡,又是靠什麼讓士兵不挨餓?


謝邀。

「史記?衛青霍去病列傳第五十一」:
"張騫從大將軍,以嘗使大夏,留匈奴中久,導軍,知善水草處,軍得以無饑渴,因前使絕國功,封騫博望侯。"

冠軍侯有張騫這樣的"匈奴通"當嚮導,在草原大漠找吃的、找匈奴人不也是分分鐘的事嘛!當然還有地毯式前後多次搜索:
"其夏,驃騎將軍與合騎侯敖俱出北地,異道;博望侯張騫、郎中令李廣俱出右北平,異道:皆擊匈奴。郎中令將四千騎先至,博望侯將萬騎在後至。"

更何況匈奴人也經常找上門來:
"匈奴左賢王將數萬騎圍郎中令,郎中令與戰二日,死者過半,所殺亦過當。博望侯至,匈奴引兵去。"


大草原上只有四個字,沒有其它:以戰養戰


1.就地取糧
2.經常也找不到人,本來漠北之戰是讓霍去病部去對付大單于主力的,部隊的精銳也是緊著霍去病挑選,結果單于主力被衛青部碰上了,衛青這一路漢軍李廣等部隊又迷路,多虧衛青指揮若定,漢軍作戰勇猛才取得勝利,大概算險勝。
霍去病部沒遇到單于主力就一路殺過去,於是乎匈奴左賢王部倒了大霉,基本歇菜了~


抓舌頭,找內奸,威逼利誘可也!不愁敵情不知水草不見,兵貴神速,輕裝急行,除自身攜帶乾糧以外,掠得草原牲畜都可以作為口糧,甚至是俘虜,都可以砍下頭顱後吃掉身體,而且有答主提到後勤運輸的牛隻死亡問題,這個可以用搶來的匈奴牛馬運輸軍糧,不僅僅是漢軍自己的軍畜,衛霍遠征,多次俘虜匈奴人口和大量牛羊,在班師之前應該已經吃掉了一部分哦!而且我懷疑霍去病是吃人肉得庫魯病死去的!


當時漢人的科技發達,戰國遺風尚存,一個匈奴打不過一個漢人。這個和後來的蒙古不同。野狐嶺成吉思汗九萬破五十萬,而且主力下馬步戰,正面突擊金軍中軍。這還是「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的金軍。你想想宋軍要是很人家硬剛,幾個人能打人家一個?所以蒙古的後勤容易,你的後勤難。

另外文化優勢也很重要。今天中美如果開戰。國人都怕所謂的帶路黨。但是即便是再愛國的憤青,只怕也很少會指望美國出大量的帶路黨。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人心向背如此。


因糧於敵,說白了就是搶。
另外,軍隊裡面也有草原人和邊境的良家子啊。


西漢武帝時期幾次對冒頓和老上匈奴時代的戰爭幾乎很少有單次出征超過100天的,據估計平均來說,一個士兵300天的行程需耗費360公升由牛負載的糧食 而每天牛的食物另需400公升 實驗表明 牛在沙漠中百日內將會死去,剩下的240公升糧食對於攜帶它作戰的士兵太重了,所以幾乎單次出征都在100天內。雖然衛青和霍去病屢屢戰勝但並未實際取得歷史性的勝利 最多也就是趕出匈奴 建立了酒泉,武威, 張掖和敦煌四郡


1.有匈奴嚮導。
2.運氣很重要。
3.霍去病出現在漢匈關係的對抗期,這個時候漢軍的作戰經驗和後勤保證應該都有很大提升。
4.張騫的功勞。。


找人的問題
有嚮導如張騫,應該也有一些偵查
補給的話,就是取食於敵
打趴下敵人拿補給嘛


推薦閱讀:

馬伯庸《三國機密》裡面的戰爭描寫,有多少真實的成分?在史書上有料記載嗎?
昨天看新版《三國》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要張飛跟關羽打,他們那個會贏。?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漢朝 | 霍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