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哪些常見的不應該的文化自卑表現?


被譽為東方xxx、中國的xxx。


小區樓盤名


怕不是要讓漢語也變到「沒有舶來詞不會說話」的地步。


知乎問答里各種中國飲食/文化如何震驚/俘獲了老外們的相關內容。
不是不能說不好玩,但太津津樂道於他人讚譽肯定,肯定是有什麼地方太心虛了


ベッド bed 寢床
ドア door 扉
レラックス relax 息う
スケジュール schedule 日程
コンピュータ computer 電子計算機
ラブレター love letter 戀文
ストーリー story 物語
ジョギング jogging
ユーザガイド user guide 操作方法
キーボード keyboard 鍵盤
チャネル channel
ツール tool 工具
パンダ panda 熊貓
ジャパン Japan 日本
ジャパニーズ Japanese 日本語
アイデア idea 考え
グッド good 良い
エンド end 終わり
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 information 情報
エンタープライズ enterprise 企業
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 entertainment 娯楽
ノート note 手帳
ピンク pink 桃色
ワイン wine ぶどう酒
シャボン soap 石鹸
アルコール alcohol 酒精
パスポート passport 旅券
ビザ visa 査証
イズム -ism 主義
ドラマ drama 演劇
大量使用英語詞來,明明語言里已經有類似的辭彙,這恐怕能沾上邊。


借著外國人的口誇自己


文化自卑最深刻的首先是文史領域的知識分子,表現為對中國落後現狀的無限歸因和追溯。

比如,把和當前驢驢伯仲之間的雞毒教文明吹捧為孕育了現代科學的文明之光,把西方之前的落後強行扭曲為暫時的落後(這個暫時至少為1500年),反正西方人現在這麼闊,一定是有原因的,原因一定是因為他們的祖先之前也比較闊,只是原來要錢沒錢要文化沒文化,但闊在非物質的思想啊!

然後轉身對中國文化,面對自己的祖先,鍋從明代開始甩,一路追溯(反正清是不可以指責的),一直到唐宋,再到文教之師孔子,至於周代他們不太懂就沒法黑,就是逮著先商文明不存在然後和埃及兩河文明硬比(且不說這兩個文明是西方人哪裡認來的野爹)。總而言之,中國現在落後,就是祖宗不好,祖宗哪裡不好?哪裡都不好!什麼唐詩宋詞都不如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國古代領先就是暫時的領先,其實沒有發展出數學物理就沒法進入現代社會。唐朝亡後宋人打不過北方游牧民族也不從來不說唐朝哪裡不好,如今落後不到200年,還隱隱有重回第一的趨勢,結果就把祖宗罵了個遍。

恨不得投胎到美利堅,反正我很優秀就是爹不好。這種人的盧瑟指數真的快要爆表了。


正常思維是因為窮所以人窘迫寒酸

但是在有些「知識分子」或者打著普及常識反常識的人那裡

就成了

因為人是比別人窘迫寒酸的,所以窮。

這個思路,可以概括一切逆向民族主義。換句話說,這實際上是把窮富帶來的生活方式的差別,強行解釋為人性帶來的生活方式的差別,潛台詞不言而喻,你人不行,你生活方式死不悔改,所以你註定劣等,註定一窮到底。

嫌貧愛富到發明一套理論,大家還是學習一個的。


非要起洋名,不願意以自己現有中國姓名註冊國外網站。


首當其衝難道不是房地產品牌嗎??到處都是這種風格的房子。


經濟作用於文化的表現就是,因為歐美國家在國人心中代表最為先進的生產力和審美尖端(資本主義國家目前也確實如此),所以大到住房建築風格,小到服飾品牌,國人都會傾向於靠向他們,從而忽視了我們中國自古以來也有傳統服飾和古色古香雕欄畫棟的房子。什麼時候國人不再崇拜歐美人的一切,而開始找尋我們國家自己的根,那是國家真正富強的時候。經濟可以在幾十年間崛起,但文化非得靠幾百年的積累沉澱才行。

以及,_(:з」∠)_我真的不喜歡這樣的歐美特色別墅,我喜歡古色古香的庭院,從高中開始,到現在都沒變過。

以及,本人的夢想之一就是有一棟中國風特色的房子, @eisoch 。~( ̄▽ ̄~)~,未來一起好好努力吧。


比如這個問題


新文化運動


覺得外國人到中國不懂不遵守中國的規矩很正常,覺得中國人到國外不懂不遵守人家的規矩,是沒素質沒教養。

外國人會兩句蹩腳中文就要捧上天,中國人英語帶點口音就要被噴被鄙視。

有多雙標,就有多自卑…


China girl easy girl


比如內地遊客在香港因為:
- 在街上並排走路、
- 在繁忙且狹窄的街道上蹲坐並打開行李箱收拾物品,特別是大廈出入口門前或者商店門口、
- 拉行李上扶梯、
- 繁忙時間強行擠上已滿並正關門的列車導致列車延誤(下一班列車正等候進站)、
- 拖拉行李時橫衝直撞、
- 任由孩子在車廂內亂奔及叫囂、
- 任由孩子胡亂觸摸及翻亂人家物品、
- 排隊付款不先準備現金 / 付款卡、
- 幺喝店員
等等極為討厭的行為時,
被香港人喝斥,
往往會反過來挑剔喝斥的人不禮貌,扯上香港人歧視大陸、人錢狗眼看人低等等帽子。

要知道同樣行為由本地人作出,正常也會被人白眼、怒登、甚至問候祖宗。稍為懂點廉恥的人應該向喝斥的人道歉,而不是反過來挑剔喝斥者的語氣。

遇上自己理虧時搬出香港同胞不愛國不包容,往往喜歡阻止旁人拍攝又扯上言論自由,滿口民主法治精神。

親手毀掉中國人的形象。

--

又比如因為留澳中國學生以不懂英語為由,忘圖為抄襲行為辯解,教授為免有人賴貓便在簡報上以中文寫明禁止抄襲,被網民質疑是歧視。


動不動就說別人「崇洋媚外」,說外國的某方面比本國發達就特別容易被回一句「那你去外國吧別在這待著」。只要提出一個跟傳統觀念不太一樣的想法,即使已經表示了求同存異也會有人說這是其他國家的「文化入侵」。
一種文化能存在這麼長時間,必有其強大的包容性,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文化沒那麼容易被入侵,國外也不是所有東西都值得崇。國外有比我們發達的方面很正常,我們也有優於其他文化的部分。其實我覺得我們的文化不自卑,我身邊很多跟我差不多大也接觸了不少其他文化的人都是對各種新文化新事物持包容態度。
真正自卑的是一些人,或者說很大一部分40歲以上的人吧。嘴上說著所謂文化保護和愛國,一說到這個話題就開啟憤怒和教育模式,更讓人感到他們心裡莫名其妙的自卑。


歪個樓。首先我並不覺得非要起個洋人名字就是文化自卑的表現,就好像麥當勞改名金拱門也不是因為他覺得他的美國文化自卑而改的。

名字是什麼?名字代表著一個人,一個代號,除去中國風水學一類的說法,名字最終的目的起來就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你叫這個名字,能夠說起你就知道你是誰

有一種東西叫做國際化,很多時候我們也都有國際化的必要,畢竟地球上的語言是英語作為主導,起個洋名字也更多是為了「入鄉隨俗」。馬雲應該不是一個自卑的人,我想大家都能承認,馬化騰也不是,他們都有自己的英文名:Jack pony,如果有騰訊的朋友你應該也懂,騰訊的員工都會有英文名字。

這是自卑的表現嗎?顯然不是的,很多時候起英文名也只是讓大家能容易記住你罷了。(前提是你的中文名字實在太難發音,索性就改一個好了....姚明(yaoming)就不用改,因為真的挺好發音的...


常見的文化自卑,我見到的大約是對中國健身文化的自卑,其實亞洲人的身體並不弱,韓國和日本都有一些非常強力的運動員和健美選手,中國健身沒什麼進步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環境和教育所致。


作為一個青島人對此深有體會

當年那個「德國良心下水道」的段子傳遍大江南北,至今在大學都經常有人對我說你們那的德國下水道NB云云。
在青島我認識的人中都有九成對此謠言深信不疑。
當年我的高中地理老師也在課堂上給我們講青島的下水道德國出品必屬精品。

首先如今的青島下水道是當年德國的軍用工事,建國後經過改造才成為了下水道。並且當年修築工事的也都是中國勞工。


一個稍微動一下腦子就能想明白的謠言,偏偏就是有那麼多人願意相信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好好的肥料廣告,非要標榜美國高科技,印美國伯爵的頭像,還要通過美日非三方勢力爭搶來體現其炙手可熱。

腳踏實地地吸收氮磷鉀不好么?


小論據推不出大論點。
一個普通披薩的確比一個普通煎餅果子更講究(工具、工序、耗時)。但這得不出「西餐就比中餐更講究」的結論,就好像更講究的果木烤鴨與烤火雞相比並不能得出「中餐就比西餐更講究」一樣。


推薦閱讀:

和男友家境懸殊太大,如何克服自卑感?
臉上有疤怎樣克服自卑心理?
怎樣有效的克服「我不行」、「不敢上」的心理,如何更好的肯定自己,避免緊張,不自信?

TAG:文化 | 自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