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MAD 設計的哈爾濱大劇院?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建築日用指南,更多關於「建築」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Harbin Opera House / MAD Architects
像如何評價xxx這種問題,不分析一般也沒什麼可評價的,而且幾乎每次遇到MAD的評價95%都是吐槽,然後捧Zaha的。
兩年前在MAD工作,摸過這項目後期兩天就被調到CY項目去了。(當時施工圖都出差不多了)
這個項目曾今以老馬為首的半個MAD員工們都在這個項目里工作過。
但是我不是MAD的死忠,我前後在五個公司工作過,包括都市實踐,霍普建築(萬達專業戶)等。所以想客觀的從一個參與者角度說說MAD。如果先要評價這個項目,我只能說:作品像大家看到的照片鬼斧神工,接近完美,沒有PS過。
——————————————————————————————————————————
說說MAD
人事乃萬事之本,
MAD於2004年在美國成立,後來借著國內市場風起雲湧搬回北京北新橋。合伙人最早有馬岩松和早野洋介,不久合伙人黨群的加入從市場、媒體、施工上給了馬岩松很大幫助。副合伙人陸駿良在文化時尚多領域社交很廣,即便有段時間離開MAD,但業務上也一直有幫助,直到成立洛杉磯分公司順理成章得去掌舵。副合伙人趙偉,9年前加入MAD,去年離開自立門戶,他長期負責建築型態。副合伙人劉會英,負責執行諸多正在實施的大型項目,當初在山西建築設計院時負責鄂爾多斯博物館的施工,質量很好就被挖過來了。(這些信息從網上或者訪談里都能找到,再說可能就涉及商業機密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MAD里員工流動速度很快,不斷的有新想法和有活力的怪人加入,不過風格和品質能控制成這樣,不得不說核心團隊很厲害。中國人和外國人各佔一半。工作氛圍愉快但是不輕鬆,我第一個月工作有20天是凌晨兩點以後打車回去睡覺的(我建模速度比大部分建築師快,直接導致我負責某北京項目模型整合,畫分析圖的機會很少主要是改DD,CD)。
圖像來源:MAD
說說老馬
馬工,審美很好,手稿畫風詭異,乍一看和柯布西耶的有點像。(創作方式也算商業機密)
Le Corbusier
Unité, print n°12, 1965,
第一次和他開會的時候做了個新方案給他看,老馬:「學別人的時候要想著怎麼超越別人,你丫就是看得太少。」 這應該回答了拿他和Zaha對比的朋友的問題了吧?
說到這兒,如果你們還以為他是Zaha的學生,你們就都錯了。很多人說他是OMA的模式,也錯了。看看Yale的掌門人是誰,興許你能猜到。理論功底也很強,辦公桌上就書和筆,連電腦屏幕都沒。
說說From
我反對這句:
如何評價 MAD 設計的哈爾濱大劇院? - 建築
嬸子為了造型可以保持內外一樣的空間體驗和邏輯,這是一種極致。
而馬工也只做了外面的極致,對內部空間的處理上,並無太多新意
居然被頂到這麼高……
大部分人都被形式所迷惑了,Zaha事務所的員工加學生前後500+人不止,現在混最大的就馬岩松,所有人都以為是個造型的事兒?包括了從MAD出來的,覺得自己學了倆牛逼軟體,會捏型了就可以自立門戶,同學們真是很傻很天真吶……
說說平面
馬工還是一樣的老問題——空間,左側橫平豎直的空間其實與體量的動感毫無聯繫。
去年做Cirque du Soleil劇院後台就接觸這個問題了,他們在Mirage的Love show弧形後台很難用,環形的走道讓工作人員和演員在裡面迷失方向……平面不排成這樣整齊高效的,後台的人怎麼用?表演開始了,如果走道是環形的或者「動感的」,入口是發射狀的,工作人員知道從哪個門進?而且後場本身就是功能性的,整個跑場都是有順序的,也就是說劇院後台的Layout和使用方式是綁定的。你說的那種靈動是公共空間,想做出花頭來的往往也是這類空間,GSD前系主任Preston Scott Cohen一句話說得好:Architecture is the art of how to waste space.(有知友反映出自Philip Johnson,反正我是從Scott那兒聽來的) 你看看藤本壯介那幾個牛逼設計,有哪個是填充滿功能的建築?不都是模糊曖昧的圖書館,小住宅么?給你個塞滿商業和住宅功能的樓盤,Layout固定的家樂福,你給我文藝一下?聲學混響時間,材料選擇都是有技術顧問的,畢竟不是小項目,好不好去聽聽就知道了。
說說技術
當CATIA盛行於飛機輪船製造的時候,很多人發現,其實建築也可以這麼搞,實際上,這也就是建築的BIM
CATIA是Gehry在1980年左右用的這軟體做BIM,也就在剛出來3-5年就進入建築業了,建築業最先鋒的人其實並不落後。現在大家都轉到DP上了,上個月和DP的技術負責人在LA的Gehry展上碰面,他們現在在研究空間定位技術,嘗試把虛擬模型和現實最大可能重疊,DIGITAL PROJECT—Digital Project ,DP也會出現誤差,所以一般40%是手動去調整而不是全自動生成的,DP哈爾濱項目上是YJ同學負責的,辛苦了。具體Panel,玻璃找了哪些廠家我就不搬到知乎上了。
———————————————————————————————————————————
12.22更新:既然說到了GT倒不如擴展下
比較MADGehry
Gehry事務所至今的工作模式依然很大程度上還是基於手稿和手工模型(我都不敢相信),公司有專門的人轉譯Gehry的手稿給年輕的建築師,一般剛進去的年輕建築師都要做2-5年手工模型。Gehry熱愛「Crap model」,這些過程模型成了公司巨大的財富,每次做新方案,設計師都會去看看半成品老模型找找靈感。
1980年代初期,Gehry還在做商業建築,比如Santa Monica Place,你從旁邊經過完全無法發現是他的作品,1987年左右公司開始轉型成現在這樣。重要的轉變開始於Gehry自宅和他持續探索了七年的Lewis Residence,Peter Lewis先生是Gehry的大金主,雖然方案最後也沒能造出來,但是在這七年里贊助Gehry做研究,也直接導致了在這之後的所有項目都從這兒慢慢發展出來。
Lewis Residence (UNBUILD), 1989-1995, Frank Gehry
從模型上能看出來這是個工作模型「crap model」,也能看出來這是早期CNC mill出來的模型。這個Horse head是公司的瑰寶,在後面的項目里有反覆利用。靈感來源於Bernini的雕塑veil,Gian Lorenzo Bernini也是Gehry在公司里提及最多的名字之一。
The Veiled Virgin, year unknown, Gian Lorenzo Bernini
後期作品中的Horse head:
DZ Bank Building, 1995-2001, Frank Gehry
Q: 看到這裡,一般都會有人問,怎麼從工作模型變成Digital model然後被建造出來? A: 3D掃描,據我所知GT的人會用Hand-held laser scanners和Structured-light 3D scanner掃描手工模型,然後導入電腦建模細化。這一技術很早就被考古學運用到文物保護上。
如果再繼續展開可能我還能敲5000字……
MAD的工作模式和大多數年輕先鋒建築事務所一樣,手稿直接開始3D模型,背後有一套方法或者說是手感在控制3D模型,就像我前面說的,學會了出來也未必能做成功。設計和建模不能混為一談,老馬對設計有自己一套路,他不會把東西做得非常用力,而是四兩撥千斤的巧勁。去MAD參觀過的人也肯定發現了公司沒有手工模型室,二樓三樓的模型也都是展覽模型,更別說crap model了。
不妨對比下都扭了一下的tower:
左:廣州小蠻腰 右:夢露大廈
哈爾濱大劇院項目出來以後,後續還有兩個大招等著,施工也是從頭盯到尾。不過依然有很多人嫉妒不爽,還會跑去各種網站罵MAD,跑去谷德網吐槽,我也嫉妒老馬。還是他那句老話,你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甭管別人怎麼說。
多圖預警。。這是我們之前研究所組織去調研的時候拍的一些照片
不從設計上單從施工上來看,甩哈爾濱木雕博物館一年的香飄飄(你們可以看看哈爾濱木雕博物館的效果圖和實際施工照片,p.s.還有廣州歌劇院),可以說算是中國當今最高的施工水平了。有時候施工單位為了趕進度或者省錢會私自修改設計,最後造成的就是面目全非,設計師的心血算是付諸東流了。我們研究所之前設計的大連體育中心的綜合訓練館,就是在後期趕進度省造假的情況下被甲方隨便修改,結果有點慘不忍睹。所以當時我們老師說其實設計單位應該選擇一到兩個設計一直跟到底,隨時和甲方和施工方溝通,這樣才能打造一些精品項目。
至於設計方面就見仁見智了,單就與周圍環境融合以及市民的審美價值來看,應該算是不錯的設計。目前應該沒有投入使用,因此室內效果什麼的還不太清楚,但是室內聲學什麼的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完成度超高,尤其是建築和場地的關係實在太舒服了!
之前很多人說到馬岩松,都是貶大於褒,這個項目一出,一片讚譽。所以這個世界還是靠實力說話的。
————禁止轉載,需要轉載的請聯繫我——————
謝邀,看了思聰 @司空白 和 @崔浩目前兩個排名靠前的答案,基本贊同之,尤其是施工。
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路(侵刪)
再說正題之前,我要說幾個觀點。
1,在哈爾濱大劇院之前,我一直在心中沒有把馬工歸類為建築師
我一直把馬岩松歸類為娛樂圈的明星,亦或是雕塑家,因為一來馬工曾經代言過方太的吸油煙機廣告,視頻為證馬岩松的方太廣告,國內建築圈建築師個人做廣告也算是第一人了!二來馬工的確在造型藝術上頗有追求(當年一在MAD實習的,原本玩參數化的基友狠失落,原來MAD就是再做模型和造型,然後塞功能,這個我之前的回答中有提到過,需要澄清的一點是,馬岩松在一次演講中嚴重澄清自己不是參數化)。
2,在哈爾濱大劇院之前,我印象中的馬岩松對空間處理的能力不好,有種小孩子穿大人鞋的模仿,而沒有一種內外互動的邏輯
說到這,我不得不黑一下馬岩松。馬工之前對功能,空間的理解很流於表面,大多數建築多以造型吸引眼球。
什麼?你說扎嬸子也是以造型吸引人?
好吧,我們來對比下嬸子的方案和馬工的方案(雖然我也不太喜歡嬸子)
首先出場的是扎嬸子的21世紀博物館
看這幾張照片和圖紙,能明確的看出,嬸子的造型是有內外互動的邏輯的,而不是為了一個形式而形式,平面順應形體肌理,甚至於嬸子還和基地有了一定的互動!!(嬸子曾經說周圍都是屎的名言大家都知道把)
再來看馬工當年的作品,鄂爾多斯博物館
第一張照片是鄂爾多斯博物館出鏡率最高的照片,相反,內部的照片,一般曝光比較少。
看平面就能看出,除了生硬的在內部的中庭牆上挖了幾個洞之外,內部空間與外部形態基本毫無邏輯可言。尷尬出現的幾個弧線並不能讓內外的建築邏輯統一,空間其實很傳統。當然除了整個體量的造型。
通過這個對比可以發現,馬岩松與扎嬸子的一些區別。
嬸子為了造型可以保持內外一樣的空間體驗和邏輯,這是一種極致。
而馬工也只做了外面的極致,對內部空間的處理上,並無太多新意
這讓我想到了康對形式的理解,為了形式,可以做到對空間與形式的統一,甚至於對傳統空間進行優化和創造。建築師無論你自己在設計中關注的是哪一點,做到極致才會形成自己的東西!
再來說說我對哈爾濱大劇院的評價。
圖片就不放了,前面很多答主都有貼圖,因為我沒去過,又考慮到高超的攝影技術有時候會遮蓋很多問題(當年一個很普通的售樓處,做完找了個據說是建築攝影界的大師來拍,果然分分鐘國際雜誌范)
所以我看了一下平面圖(圖片來自谷德設計網——據說有MAD背景)
馬工還是一樣的老問題——空間,左側橫平豎直的空間其實與體量的動感毫無聯繫。
不過由於我這張圖的解析度不高,看不清具體功能,但是通過中間的舞台我可以猜想周邊應該是演員入場,包括舞台的一些輔助功能用房,的確太靈動的曲線不會太好用,所以直線倒也是個不得以的選擇。
不過來了
其實通過大家的照片,和平面,我能看到馬工在「內外統一」這個問題上積極的嘗試,起碼整個公共區域的視覺感受和邏輯,沒有了當年鄂爾多斯博物館的突兀了。
這是我對馬岩松的改觀一
改觀二在於施工,單純從圖片上來看,施工的精度的確經驗,尤其是水曲柳木的內飾,堪稱完美。但我在設計的名單中看到了蓋里科技。
說到這,圈外人可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
蓋老爺子(弗蘭克蓋里)當年玩非線性解構的時候,這個世界上的建築的科技遠沒有那麼發達。但是就像我說的,建築學總是滯後的。
當CATIA盛行於飛機輪船製造的時候,很多人發現,其實建築也可以這麼搞,實際上,這也就是建築的BIM,但由於傳統BIM軟體如AchiCAD和Revit在曲面設計上並不十分方便,所以大家就開始用CATIA,因為本身飛機輪船汽車製造就有很多的曲面存在。
但是由於CAITA很強大,建築用到的只不過是一部分,所以蓋老爺子相當於把CATIA中建築用的部分拿出來,並做了相應的調整和強化,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專門用於建築的BIM軟體DP(digital project),記得看過一個老爺子的紀錄片,老爺子自豪的說,現在和自己施工圖配合的團隊都是互相傳輸模型,效率很高。這樣就既保證了建築師設計理念的完全貫徹,又保證了施工團隊的精度,也方便業主進行成本控制。
所以,顯然DP在保證項目施工方面有了很大幫助,當然,我們也不能無視馬工對整個項目的控制。
有時候一個建築師僅僅是會設計頂多算個不錯的建築師,而能夠把控住項目,從頭至尾貫徹自己的設計意圖,才算是一個優秀的,甚至於傑出的建築師
最後打個分吧
如果把扎嬸子算成100分,那麼馬工這回至少有85分!
那過去的馬工呢?好吧,過去馬工在我心裡一直是掛科好么!!
最後吐個嬸子的槽——眾所周知的西班牙薩拉戈薩橋是嬸子的代表作,但實際建成後的效果很令人失望,不知道是年久失修(感覺年頭也不久啊!)的緣故,很多破損,有些破損的曲面白牆,直接用黑色膠袋十字型貼上破損位置,可以想想那效果——記得當年UED在天大辦的建築師年會中,好像是孟建民還是程泰寧的曾經放ppt吐槽過......
方案再好,施工不管,也是扯淡
——送給所有參與中國建築實踐的同行小夥伴們
胡亂回答,不知題主滿意不
認真分析之前,說幾個細節,很有意思。
1.朋友圈裡在MAD實習過工作過或者還在工作的朋友們紛紛轉發哈爾濱劇院的介紹文章。這些人有在GSD的,清華的,UCLA的。去年我們項目的一個很牛的美國小哥(內布拉斯加州生人,大學學建築之餘學了日語漢語,本科畢業來GSD之前去北京MAD實習了一夏天,一提到北京第一反應是想吃「羊肉串」——用中文和我說的。)請來了洛杉磯MAD的負責人在GSD講座,去的人不少;夢露大廈也是講高層的教授時不時會拿出來講的範例。
2.借用上面提到的那些同學中的一位的話,就是去看看整個團隊,施工技術方面除了BIM的蓋里科技是美國公司之外,其他的技術支持都是本土化的公司本土化的人才在做。比較之前扎哈廣州歌劇院的施工質量和完成度,這個進步速度不可謂不快——如果考慮到哈爾濱和廣州能調動資源的差距,則更甚。當然我並無太多參與實際施工的經驗,如果有臆斷請專業人士斧正。
3.前兩天ArchDaily搞了個投票,讓讀者投心目中期待的下一位普利茨克獎得主,馬岩松赫然在列,與霍爾、齊普菲爾德、卡拉特拉瓦同台競技。可能很多人一開始都覺得是個笑話,純屬拿馬工調侃兒,但是看看評論,還真有老外呼籲想給他投票。雖然我們也曾笑侃說馬工現在是娛樂圈兒而不是建築圈兒的,但是最近MAD中標的芝加哥盧卡斯藝術館,洛杉磯的若干住宅項目——夢露是妙手偶得之,可遇不可求,連著好幾個國際大型公共項目,不能都歸於點子正了吧?
4.從我個人而言,形式的種類可以非常多元:如果其他方面做得都很好,我對建築長得是像陰道還是像恐龍並沒有特別的好惡。並不是我多麼喜歡誇張的形式,而是我單純覺得沒怎麼著先把自己的想像力給禁錮住是非常傻逼的行為;而要是動輒用「建築師的品味、經驗和責任感」來當借口,那就不僅僅是傻逼了,還是不要臉。誠然,現實有一萬種可能讓方案面目全非,但是一個建築師不能因為自己被操習慣了就對那些還在爭取一絲進步的可能的人冷嘲熱諷。建築的積極的本質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可以批判這種積極性,但是不能裝作它不存在然後自說自話還裝出一副清高的樣子,除非我們都瞎了。
5.CCTV驚世駭俗大眾不接受,外國建築師來中國搞實驗性,不忿,批判;王澍打著演繹過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營造技藝拿了普獎,不服,批判;馬岩松用「扎哈那一套」在國內外中標接項目,不爽,還是批判。真知灼見的批判與反批判如同醍醐灌頂閃電入夢,可是跟風喊話是不是便宜了點?呼喊口號之前可否思考自己呼喊的緣由?否則,明末袁崇煥手下的遼東騎兵們可曾感念過朝堂上喋喋不休的言官?各位對大劇院各有解讀,高票的幾位說得也很不錯,但是我從 「建築自己建築邏輯」 這個方向再來討論一下。
一切的緣起便是這一張大劇院施工期間的圖,大家先看著,原因容後再敘:
由於沒有實地去過,因此一切的看法都是來源於媒體或者朋友的圖片,首先不得不承認,這次老馬乾得還很是漂亮,建築造型,施工質量,媒體公關等都是國內頂級,這次的建築效果拿出來還是值得大家鼓掌的。各種建築雜誌,建築獎項,央視紀錄片,一條視頻等的輪番轟炸,也在一個側面上證明了其建築的優秀。
首先,在此說說我對前面的某些回答的一些意見, @李樂賢 關於 @阿爾瓦 對於空間的看法這,我其實是比較贊同於阿爾瓦的看法。
老馬我總認為其藝術感好於其建築感,他的建築往往是給人以一種雕塑感,換句話說就是造型先於功能與形式,他的建築在第一眼上,特別是對非專業人士,是很抓眼的,老馬的成功基點也大約是源於此,再加上其無與倫比的媒體宣傳能力,最後造就了老馬的名氣,這也是當今明星建築師的路子,無可厚非。但是平心而論,老馬在此之前的建築都是名氣大於內容,山水建築、城市森林大忽悠,夢露鄂爾多斯什麼的難稱絕佳。
下面這句也是兩位的討論重點「嬸子為了造型可以保持內外一樣的空間體驗和邏輯,這是一種極致。
而馬工也只做了外面的極致,對內部空間的處理上,並無太多新意」「馬工還是一樣的老問題——空間,左側橫平豎直的空間其實與體量的動感毫無聯繫。」
兩位各執一詞,於我的觀點,建築與雕塑這類的純粹的藝術類型的最大的一個區別便在於其自身一以貫之的建築邏輯,建築的造型應該忠實地反應建築的結構與空間,雖然建築的真實性這個觀點受到了很多批判,但是我想說的是建築的真實性是建築自身表現其工程美學的自身邏輯,因此在造型如此舒展的建築中塞入的體塊如此方正著實是讓人梗得慌,為什麼建築的外部表情與內部結構的差別這麼大?亦或者說內部的功能排布為何是如此的簡單粗暴?
誠然,如李樂賢所言,弧形後台確實是比較難用,但是這也就是你做弧形建築的挑戰之一,既然選擇了這個外觀不就應該積極的去面對這個問題並解決它嗎?避開這個問題確實會使得空間更容易組成也更有序,但是你在建築內無法感受到建築的流線形態,這不得不說是建築體驗的一種缺失,甚至說嚴重一點,這個建築外形其實就是對建築使用空間的一種偽裝,一種欺騙。
同樣在剖面圖上來看,建築的剖面是很常規的橫平豎直,雖然在垂直交通體處做了處理,使垂直交通體的外觀似乎有了那麼一點圓潤,但人行走其中料想也很難體會到如建築外表皮所示的流動感。
最嚴重的便是在最前提到的那張圖了,
這是在建築施工過程中,剛搭好外部的鋼架,注意看看左側,這不就是再做了一個假表皮蓋在一個功能體上么,這內外結構與形式完全是脫節的好嗎?
但我們再看看剖面圖,老馬似乎是有意的掩飾了這一點:
這張可以看到主體結構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碰巧,在搜索關於哈爾濱大劇院的圖片時,碰巧搜到了下面這兩張圖,
一張是哈爾濱大劇院的大廳
一張是國家大劇院
神似吧!雖然這圖只是搜圖時碰巧看到覺得有趣便放了上來,但其實這兩個建築的內在邏輯其實不可不說是有相通的,都是這種用一個有完整邏輯的外殼罩住內部的建築,讓整個建築似乎是歸於到同一個邏輯中,用外殼對建築化妝。
這種類型的建築整個的外表皮其實可以說做的是裝飾的結構或者說是造型的結構,而不是建築的結構,眾所周知,這種內外不統一的、非建構的建築是相對容易的做的,老馬在此選擇了一種更好走的路子。
無意來爭論建構好還是非建構好,因為建構的是非本身就是一個難以說清楚的話題,不說西方建築的發展史就是在 「藝術」 與 「建構」 這兩端不斷徘徊,"追求先鋒" 與 "回歸古典" 中輪迴不止,就是中國建築文化其實也是充滿對建構與非建構的討論,不論是明式傢具的結構理性還是清式傢具的洛可可式繁華,還是梁先生等人推崇的建構的唐宋建築結構、還是漢先生等人對明清斗拱的辯護,其實這是一個魚與熊掌的難斷辯說,而且純建構的東西其實也基本是難以達到,在此的回答我其實更想是拋出一些問題,也希望能和大家討論:
那便是如何思考建築形式與結構形式的關係?如何思考建築的真實性問題?如何更好的平衡建築內外造型的關係?如何權衡對建築結構的呈現與隱匿?
才疏學全,不知所言,大家如果有意見望不吝賜教。
在另一個帖子說了,MAD執行力非常強。
MAD的審美很... 商業化.. 很好看,但是略帶一點點淺薄。
但是即使如此,在中國這片大陸上,MAD非凡的執行力讓他們的作品顯然成為一流。
說像扎哈的,我只能說,實際存在的廣州大劇院丑爆了
去了才有資格說對吧,一點圖。請注意,到處都是曲線,除了實在沒有辦法和可以移動拆卸的地方,找不到直線。
(歌劇院)
結構圖
大廳
走廊
屋頂花園平台
外觀
去過的大劇院不多,但也都是最近幾年新建的地標性大劇院。能做到這麼棒的還沒看到,我說這是最好的,置身歌劇院說不出的好。錢沒白花。嗯,劇院主舞台可以引入陽光(雖然演出都在晚上…)
作為在mad工作過的人,想啰嗦幾句。
很多人覺得mad和zaha像,其實不太一樣,zaha的項目雖然有不少自由曲線的,不過方案里都有一些「邏輯性」可循,mad的項目個人覺得更像一個雕塑家的作品,當時在黃山團隊的時候更深切體會到這一點。談情懷可能會被戳脊樑,但是這個東西確實多少有左右mad很多方案的方向,相信聆聽過包老師教誨的人會同意我吧 (括弧笑)。
另,mad在建築質量上非常上心,哈爾濱項目的大樣模型都是1:1的,而且其電子檔的精細度的確非常高,所以施工質量好也是理所當然的。
希望這個項目最後能出個紀實類的視頻什麼的,類似3rd 7th的敘事方式和鏡頭感,相信一定會美呆。
個人覺得還是挺不錯的,形態很優雅,和場地結合得也好。是國內建築的一個突破吧,也是對這個類型的設計師的鼓舞。個人蠻喜歡的。
對於看到一個新的東西先發表「長得就像xxx(通常不會很高雅)」的言論的人,我想說,審美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正常情況下建築師都會選擇抽象地表達,如果你先看到的是「像xxx」,請先反省自己是客觀評價還是主觀找茬。如果一個作品本身的立意是有高度的,而卻被受眾由於某種原因曲解,那麼這也豈不是種昂貴的浪費?
在不過分的前提下,創新需要環境的包容和理解。哈爾濱大劇院聲學效果如何?有沒有相關專業人士和音樂界人士?想聽聽意見。
我是來反對某位匿名答主的,濕地完全是物盡其用了,不是建築行業的專業人員,僅自己觀點覺得很漂亮,外在環境也很美
沒建成之前經常去溜達,為了反對某答主特意去朋友圈盜了一起去的朋友拍的照片(換手機之後自己的圖片找不到)
那裡的荷花很多,葉子真的大到可以遮雨,還有野鴨子時不時帶著小鴨子游來游去
當然我最喜歡的是一片一片的花海,每個月花的顏色都不一樣,很適合去拍照
建完後看了下整體和內部以我的審美真的覺得是漂亮的
老馬在十年前,三十歲時已名震江湖。
有句話說,建築界30歲前成名是絕不可能的,除非你是馬岩松。
隨著這個大劇院的完工,我個人覺得,不負盛名。
如果請不起扎哈,MAD一定是首選。
據說設計靈感來源於北國冰封雪飄之地貌特徵。
這個純凈的大廳,如果徐浩峰能在此取景導一場張晉對玄彬的肉搏,堪稱完美。
看起來賞心悅目,但有扎哈的影子。
航空院在2009年的雲南大劇院的投標方案,有些神似
時間點比較有意思,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挖挖來談談哈爾濱大劇院的聲學設計及效果。
第一個是體型的控制,同等劇院類比,以及通過聲線分析,來優化劇院的內弧面,避免出現聲聚焦和回聲等不利因素;
第二個是音質參量的設計,主要通過天花、牆面、舞檯面等飾材的選擇,同時結合計算機模擬,以使得劇院的混響時間、強度因子、音樂明晰度、語言清晰度、舞台支持度等參量達到優選範圍。這些參數對自然聲演出時的溫暖感、空間感、親密度以及響度等有直接關聯,由於歌劇院在演出音樂會時通常舞台要安裝樂罩,那麼就存在一般歌劇演出和音樂會演出兩種不同的使用狀態和對應的聲學環境的不同。這些都要在設計時進行考慮。
最後時,竣工後的聲學測試,測試數據表明,哈爾濱大劇院的各項音質指標均達到國際標準,並符合設計預期。
同時,結合使用者的主觀評價。例如,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的指揮稱讚哈爾濱大劇院的音響效果非常好。哈爾濱交響樂團的曲波團長也欣賞大劇院的聲學效果,稱二層樓座的聲學效果最好。哈爾濱交響樂團副團長張景峰對大劇院讚不絕口「無論是建築設計還是聲音效果,哈爾濱大劇院和國內外一流大劇院相比都毫不遜色,甚至在功能性上更勝一籌。我為家鄉擁有這樣一座國際級的音樂殿堂感到驕傲。」哈爾濱交響樂團的國家一級指揮於雪峰認為舞台上相互聽聞清晰,觀眾區音色比較圓潤。
總體來說,哈爾濱大劇院演出交響樂的整體效果不錯,響度、空間感和舞台支持度以及各種樂器的清晰度較好,且由於牆面多凸弧形擴散造型,音樂會比較柔和、圓潤。
華東院聲學所設計團隊的努力工作使得哈爾濱大劇院不僅僅在外形上抓人眼球(這當然是建築設計的結晶),更重要的是給人帶來聽覺的愉悅享受,不愧為「流動的建築+悅耳的音色」。
具體可參考文章:流動的建築 悅耳的音色——哈爾濱大劇院的聲學設計,以及聲學設計團隊的公眾號:ududsound。
http://weixin.qq.com/r/skVPV2bETjsxrSI09xCg (二維碼自動識別)
發幾張自己拍的照片吧。前幾天去啦,外行人,覺得還是很好看的,除了好看以外還覺得這個地方的風比別處大一些。
我來湊個熱鬧
今年7月的時候去了哈爾濱,看了mad的木雕博物館,並且偷偷流進了文化島的工地。雖然現在我們都可以看到,文化島和木雕博物館之間的差別根本就是親生兒子和隔壁家老王的孩子之間的差距。但是我比較想把重點放在兩件事情上:
1哈爾濱的天氣,2哈爾濱現在的建築現狀
先來幾張施工圖
1天氣問題:木雕博物館,除了和周圍的社區在公共空間的共享和鏈接上各個不如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其帶來的安全問題,從我拍的照片可以看出來,木雕博物館的曲線立面並不適合哈爾濱,這帶來了兩個問題,1 建築物外立面落雪的問題,2積雪所帶來的對外立面的損害。
從照片里我們可以看出,這兩點都對過往行人產生了非常大的威脅,同時無形中隔離了自己和社區。我們現在當然可以看出來,文化島的施工質量比木雕博物館好了不是一點兩點,但是這能否保證哈爾濱的大學不會對其立面和結構造成嚴重的影響呢?這點還非常不明確。
2哈爾濱深受俄羅斯影響,這次去也參觀了很多東正教和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築。但是,光從中央大街就可以看出,其建築物的修復和保存非常不理想,一方面是因為哈爾濱天氣對於建築的影響。另外一方面,粗暴的直接把建築物外面用一種顏色的油漆塗一遍足以看出當地保護手段的粗暴和經費不足。而另外一方面,哈爾濱和其他很多北方城市一樣,城市建築由單調無味的板樓組成,建築,街道,交通和行人的關係相當不友善。在這樣一種糟糕的城市建築品味大背景下,mad這樣的一個標新立異的設計,會對這個城市帶來怎麼樣的影響,是帶動了對於誇張效果的盲目學習,從而進一步忽略人和建築的關係,帶來一大堆劣質仿冒品,還是促使哈爾濱人重新對建築的想像,這很難說。另外,不得不提一下建築物德位置。木雕博物館位於群力新區,本身就是一個為了帶動新區的項目,但明顯的,吸引人的是它隔壁的大型商場,而不是它。而文化島則位於江北新區。我是開車去的,這條路並不好找,而且周圍的城市區域也明顯沒有發展起來。而文化島作為一個大體量,位於離岸的松花江上,這樣的一個位置,就和之前深圳的那個新美術館一樣,能有多大的「公共性」,還需要觀望。當然,不得不說,在7月初的時候,這個未完成的工地外,還處於封閉的道路上就停滿了遊人的車輛,江岸上都是遊樂的人,所以,未來怎麼樣,現在還很難下定論。
如果有人感興趣的話,回頭再加一點細節。
對於大眾百姓來說,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難道就因體制就滿天下豆腐塊嗎?對於建築師來說,還是挺振奮人心的,不僅是感官藝術,更是結構材料的大進步。
感受:彰顯地方飲食特色
家在哈爾濱,有一次過公路大橋看到了哈爾濱大劇院,第一反應是╭(°A°`)╮ [兩個巨大的窩頭](注:窩頭是北方類似於饅頭形狀的主食)
開車接近看,真是個窩頭啊喂
圖源@崔浩 感謝
還有更像的圖可以私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