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中法戰爭中法國內閣倒台是因為被大清國打敗了么?
鎮南關大捷實際上對於中法戰爭的走向能有多大影響?內閣倒台是代表法國沒有戰鬥力了么?那還投降幹嘛
平型關大捷後日本投降了嗎?
第一,不要從下往上去推導歷史。與其懷疑是否該籤條約,更應該懷疑的是「大捷」到底是什麼大捷。第二,也不要因為後世的上帝視角定義歷史進程,例如天津教案時法國即將被普魯士擊敗,你不能因為曾李不知道世界局勢這一點而批評他們屈辱賠償。
第三,認清滿清政府當時的第一要務是維護自己的統治,而滿清當時也不可能發起一場全民動員的戰爭。
整個越南淪陷過程的數年中無論越南還是滿清亦或是黑旗軍的部隊全部是失敗連連,後期法軍已經開始進攻台灣、澎湖、福建,而鎮南關大捷也是擊退法軍從越南向滿清進攻的部隊,在藩屬國已經全部淪陷的情況下把戰火燒到自己身上,而且幾乎不可能獲勝的情況下還打個什麼勁。
普法戰爭之後,費茹理的經濟恢復工作做的很好。為了再接再厲,他發動戰爭向大清這軟杮子勒索2億法郎,最後一分錢沒拿到,勞師遠征白白花了好多錢。還丟了臉面。格雷維總統留他何用?
內閣無論多短的時間換一次,但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倒台。反對者無法指出法國內閣倒台是其它什麼原因導致,所以他們沒有質疑中法戰爭導致法國內閣倒台的證據,更不要說推翻了。
說實話,法國倒台個內閣比王思聰買個電競隊還容易......
可以這麼說,但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短短70年時間內閣更換了108屆,沒有必要把讓法國倒閣想得是多麼大的豐功偉績。
據維基百科:
「1884年兩廣總督張之洞急調廣西提督馮子材指揮戰鬥。馮子材在關內選擇險要地勢,挖壕修築炮台。然後出兵夜襲法軍駐地文淵城,誘使法軍進攻。
1885年3月23日法軍第2旅900餘人從諒山出發,攻入鎮南關,遭到清軍及黑旗軍43,000人的伏擊;馮子材指揮「黑旗軍」以及「恪靖定邊軍」進攻,將法軍逼下長城,陷入伏擊圈。3月24日,法軍分三路發起反擊,66歲的馮子材及二子親身投入肉搏戰,經過兩天激戰,法軍傷亡93人,戰線崩潰;清軍乘勝追擊,3月26日攻克文淵城,3月28日攻克驅驢(Ky Lua),3月29日克諒山,3月31日克屯梅、觀音橋,4月2日克谷松。當馮子材集結四萬軍力準備進攻河內之際,清廷於4月4日和法方協議停戰;清廷乃下詔撤軍。
1885年3月30日,赫本哲放棄諒山的消息傳到法國,法國議會以306對149票否決「軍費追加案有先議權」議案,總理茹費理旋引咎辭職。
清朝財政方面,四川總督丁寶禎在1884年就拿不出供鮑軍的十萬兩銀,說「鮑超軍需甚重,措辦為難」而海戰失敗後清政府清楚已無法阻止法國軍艦北上大沽口,同時朝鮮又發生甲申政變,張之洞五營兵勇和物資因此不能支援台灣。於是在1885年初出現了日本和法國結盟攻擊清國的危險「而正是由於4月和法國議和,才消除了這種危險」。
在英國調停下,清國以李鴻章為全權代表與法國公使巴德諾(Jules Paten?tre)在天津會談,於1885年6月9日簽訂《中法新約》(即《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主要內容就是確認1884年先前法國與越南簽訂的《第二次順化條約》,其中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宗主權。和約簽訂之後,法國軍隊撤出澎湖,停止對台灣的封鎖,清國軍隊撤出越南。」
其實也不是沒有戰鬥力了,主要是他們在鎮南關戰役的失敗導致了軍費增加案未能通過,另外也讓當時政府內在亞洲的殖民擴展產生了懷疑而放緩了步伐。
當時的法國主要在恢復普法戰爭的創傷,以小博大勒索中國一把是很好的選擇。
但陸軍的失敗,尤其是敗給中國對士氣影響是有的。再加上這場本身定位就很模糊的有限戰爭對法國人來說就是小小的賭博一把,實在不願意投入過多的精力,所以法國沒有繼續戰爭的決心。
反過來,以西歐政府的一貫風格,政治上的對手等的就是你出錯,你內閣出現這樣的判斷失誤,不下台就有鬼了。
所以法國內閣的確是因為這個下台,但並不代表中國陸軍的戰術級別的勝利是多麼意義重大的事。
謝邀,大廈將傾的時候下滑的慢一點就是一抹亮色了,還要啥自行車,中國一個半世紀的苦熬,到抗戰才敢說打贏了一場戰爭,鎮南關這樣宣傳,完全沒問題
法國民眾:連挫清都干不翻,孤拔還重傷,這樣的內閣要你何用
鎮南關大捷是真的,費茹里內閣倒台也是真的。
第三共和內閣倒台稀鬆平常。
事實上,議會共和制國家,內閣倒台都是稀鬆平常,現代的日本義大利,民國初期的北洋政府,內閣都是走馬燈的換。
打殖民地戰爭又不是打普法戰爭
根據混沌理論,是的。
由於政體的關係,所以我們看西方國家往往會犯推已及人的錯誤。說回中法戰爭,當時法國並不是只同中國交戰,鎮南關戰敗,其它戰線的也輸了,一系列失敗才使的法內閣倒台。你要說鎮南關同這事沒關係不可能,你要說這是決定性的事被其他否認也是正常的(你可以理解為是分析角度不同)。其次內閣倒台戰爭繼續是西方國家的常態,內閣並不是負責戰爭具體事務的,二戰時英國換了三了三個首相不也繼續打完了全場了。只不過內閣代表的是國家意志,內閣變更體現的是國家對戰爭的態度,並不影響戰爭具體過程。論實力中法戰爭期間我們只是取得了局部勝利而言
謝邀。
了解不多。聽過這麼一說。
法國內閣倒台的幾率基本和大清鬧農民起義的幾率差不多,只是趕巧而已
跟我大清沒什麼關係,跟克雷孟梭關係比較大。
首先法軍陸戰受挫是事實,法國內閣倒台也確實因為這個原因。
其次再打下去,基本上還是要輸。海戰已經全軍覆沒了,陸戰也沒有真正讓法軍傷筋動骨,只是趁法軍驕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而已。見好就收,簽訂條約是當時的最佳選擇。會有影響吧,畢竟戰爭對國家的政治影響挺大的。
當然,並非決定因素,要知道,當時的西方實行的還是總督制,和中國的分封差不多,你自己丟了自己的封地關政府什麼事?頂多少點收入而已。
先出結論:有直接關係,但不是決定因素。
首先從一個哲學角度來說:內因的作用大於外因。說到這裡,我們就得來看看當時辭職的法國茹費里內閣本身。
首先講講茹費里這個人。茹費里本身是一個共和派政治家。這一點就具有很大的問題,因為當時的法國,君主派人士依舊有一定的影響力。而茹費里上台後「在很大範圍內開展了一場清洗君主主義者的行動,免去了不少身居高位的法官、軍官、公務員和外交官的職務」(選自維基百科)。這一點就足以引起很大的仇恨了。大清倒台之後炮黨也不敢把北洋軍閥踢出政治中心,法國也是如此,君主派勢力依舊大量存在。茹費里的這一招,基本上就得罪了法國國內的大多數君主派人士。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茹費里的外交政策。
茹費里上台後的一大目標就是殖民擴張,進一步擴充法國的殖民地。除此以外,茹費里還主張緩和對德國的關係。」茹費理上台後,不但沒有鼓吹收復失地,反而把橄欖枝遞向俾斯麥,令德國暫時走出困局,不再需要在奧地利或俄羅斯、奧地利或義大利之間作出選擇。「在今天看來這一舉動堪比當年的阿登納和舒曼,但實際上當時的法國人大多數還因為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而仇恨德國,向德國示好的茹費里必然沒法贏得這群人的選票。不幸的是,這群人在法國佔了相當的比例。這種感覺就像美國虐完墨西哥割走了一大塊地,結果墨西哥政府還一個勁鼓吹美墨友好,這怕是讓全國的人都覺得高層是一群抖M。
這樣的一個得罪了國內差不多佔了四成的君主派人士,又得罪了一大票復仇主義者的內閣,隨便來一根稻草就能把這匹駱駝壓死。
而中法戰爭中法國在軍事上的失利,就是這根稻草。
有人可能說了,法國不是依舊讓大清簽了不平等條約嗎?然而法國國內希望茹費里倒台的人可以這麼宣傳。
」大清打都打輸了還投降,說明他就是個軟蛋,連這麼一個軟蛋都打輸,真雞兒丟人,你辭職吧!「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這個問題應該問研究法國史的同學。研究清史的也不太了解。不過當時不存在什麼大捷,法國陸軍在陸地上的失敗不大,倒是海戰中因為張佩綸中國一潰再潰。當時又逢朝鮮事變而不得不議和。可以猜想,擴大與中國在陸地的爭端可能不符合當時法國的遠東政策,多少有一點影響吧
_(:_」∠)_謝謝邀請,知之甚少,就胡謅兩句,鎮南關法軍1500人熱血上頭,端刺刀向清軍兩萬人衝鋒。
實際上損失沒多少人,連戰敗都勉強,最多就是受挫。
教科書上寫也是春秋筆法,好像法軍遺屍甚眾的樣子。
實際上,這個事可大可小,但是茹費理內閣的對手會讓這個事過去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