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人更傾向向陌生人吐露心聲而不是自己熟悉的人?
面對一個自己毫不知情的陌生人,你反而能卸下心裡所有的防備。因為你們在彼此眼前就像一杯透明的白開水,尚不知這杯水是咸是甜。你不需要煞費心力的投其所好,也無需顧慮言語是否不妥或中傷。他對你的一無所知成了你傾訴的動力。
面對熟悉自己的親人朋友,心中則多了一份無形的壓力。這份壓力源於對彼此的了解、在乎與需求以及所牽涉到的人際交往圈。
有時,被看穿是件難堪的事。並不是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它包含了人性的弱點或者說劣根性。而這並不美好的一面,怎會願意讓親近的人看到?
因為了解,便會自然而然預支自己對於傾訴最終所帶來結果的期待。因為在乎,使你更加顧慮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分量。因為需求,你要放下檯面,而你覺得這樣的自己像個流著鼻涕渴求擁抱的孩子似得羞愧難當。再者,傾訴的話題或許牽扯到彼此的利益和生活圈。
你害怕不被認可,害怕隔閡,害怕失去,而不敢痛快交出自我。種種顧慮帶來的壓力令你難以啟齒。
總而言之,這一切皆因你太過自我保護,與親近的人缺乏充足的溝通與信任。但有時候過於自我保護也並不是件壞事。可這說明你需要提升自己對人事物的判斷力。
私以為,向陌生人吐露的大都是部分或選擇篩選後的心聲,以求更易被接受。
向陌生人吐露心聲是尋求理解或支持(絕大部分是純精神支持)或達成共識的成本較低的行為,能較快較好地達成自己的精神訴求,尤其是在明知自己的心聲不容易被朋友或親人接受時。因為認識的人會牽扯到利益關係,無法完全放開,陌生人跟自己交集比較少,說錯什麼也不在乎。
你跟男朋友吵架了,覺得很難過,打開人人發條狀態。半小時之後,男朋友過來安慰你,你們和好了。點開人人,發現有20個朋友在下面問「怎麼了?」、「跟男朋友吵架了?「、」因為什麼吵的呀?"你一個一個點開回復解釋「沒事~小事情~已經和好了~謝謝關心哈~「。還沒回復完,男朋友打開人人,看到你剛剛發的狀態,過來生氣地問你,」為什麼這種事情都要髮狀態?告訴別人我們吵架很高興么?「你只能停下來去解釋,」沒有呀~我剛剛太生氣了~不是故意的~你不喜歡我馬上刪了好不好~以後再也不發了~」。
掛了電話,發現新增5個回復。「怎麼覺得你們老吵架?」、」別生氣了,都是他不對~「。你開始猶豫,究竟是去向這些關心你的好友去解釋問題,還是果斷的刪掉狀態?這時候男朋友的第二個電話進來了,」你怎麼還沒刪?剛剛XXX(你們的共同好友)還來問我是不是又哪裡惹到你了。一定要鬧到人盡皆知么?「你急忙安慰好男友,向關心你的好友表達了謝意,刪除了狀態,重新發一條狀態向大家解釋」我跟男朋友和好啦~沒有大事~謝謝各位關心~「。
路過的泛泛之交看到了你下午的舉動,心裡一聲嗤笑,」切,傻逼。搞的興師動眾,大題小做。「
你在半夜看了一個悲情故事,心有感觸,打開微博寫了條長微博,為主人公的悲慘命運鞠一把同情淚,聯想到現實生活也難免心有戚戚,忍不住帶上了三分哀怨口吻。之後你關上微博睡了一覺,做了個美夢樂呵呵醒來,點開微博,發現有8條新回復。
」怎麼每天活的這麼悲情呀,誰惹你啦?「——你的閨蜜
」大半夜不睡覺,又覺得不高興?我又哪裡錯了?「——你的男朋友
」你跟XXX(你男朋友)又吵架了?」——你和男友共同的好友
「你是不是又想起OO(你的前男友)了?」——你和前男友的共同好友
」你也看過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寫的一般般啊,不是特別好BALABALA「——你不熟的同學
」切,賤人就是矯情,以為看幾本書就有學問了?裝逼。「——你的對頭
你開始向他們解釋「沒有呀~我就是看了書有感觸~跟自己沒關係呀~我沒有不高興呀~傻逼趕緊滾...BALABALA"
解釋完畢,已經過去三小時了,你嘆口氣,放下手機,剛睡醒的好心情蕩然無存。
路人看完你的解釋,」哎,就知道她沒事找事,煩。」
當關心和提問的門檻降低,每一次吐露心聲都可能帶來無數個問題和後續。你面對熟人的感到無力招架,關心變成沉重的負擔。而你想要的,原本只是把話說出來而已。
-------------
雖然感覺這貨不會有人轉載,但是,請勿轉載謝謝。
因為現在的人際關係複雜,今天朝夕相處的朋友明天就會拔刀相向,而且樂此不疲,所以不想讓別人發現自己的弱點吧,找陌生人就沒有這麼多顧慮,而且不認識的人肯定都是分析的比較客觀的,記得上次我心情很沮喪就在學校里隨便找了姑娘聊天,結果越聊越晚,她也有自己的煩惱但是無處表達,所以一拍即合,臨走送她回公寓的時候我們都問要不要留聯繫方式,結果我因為說的比較多,想來認識也尷尬,所以裝逼似得說了一句,還是算了吧,想來有些後悔,認識了還可以下次一起出來玩嘛,沒準有更大的進展也說不定
因為大多人其實是想找一個樹洞吐露自己的心聲。
人之大苦,莫過於無告,有心事沒處說。
心裡委屈的時候說出來會好受些,並且希望有人在傾聽他的訴說。
但是有些事情你不相讓自己的家人、朋友知道,比如說你對錯事的懺悔但你不想讓於你有關係的人知道你犯過這些錯誤。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你想讓自己的心聲被人傾聽,但你不希望你認識的人得知這樣的心聲,並且人言一傳十十傳百你害怕這些事情會毀了你的生活。但是你不說你會很難受,所以你需要找一個會傾聽的樹洞,也就是跟你的圈子沒有太大接觸的陌生人。
說明還沒找到很鐵的男哥們or女哥們
找到這兩種中任意一種,就可以隨意吐槽了
對於更容易向陌生人傾訴,一個原因是對方不了解你,不在你的朋友圈,即使知道你的隱私,對你也沒什麼影響
如果是向異性陌生人吐槽,說白了,潛意識還是荷爾蒙作祟
這種向陌生人說的心理話基本是屬於心理垃圾,心理垃圾不可能向熟人倒的。
就像你不會往熟人家門口倒垃圾一樣,不會向鍋碗倒垃圾一樣,你只能選擇垃圾桶。。不過心理諮詢的垃圾桶的不太好用可能還要收費,所以只能向陌生人倒過去了,你也不需要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有些人容量超大,或能重複回收再生的就不需要垃圾桶了。
向熟人之間的傾訴交談是為了向對方尋找解決方案或得到他們的支持。
因為害怕你卸下防備訴說的心聲 會被熟悉的人當成傷害你的武器
對陌生人不需要信任 不需要防備 不需要害怕被傷害
知乎首答!啾~
轉載及分享請聯繫作者【知道沒人轉就是單純想撂這句話hing~
———————賣萌分割線—————
因為我們大多數情況下看到相熟的正常(平時嘻嘻哈哈)的人示弱(如說自己內心時常感到孤獨)、正經地思考探討一些問題的時候(總之就是有反常態地自白內心的時候),我們的反應多半會如下圖
(其實看到這個問題我腦子裡第一反應跳出來的就是介個圖~)
我們也會知道,反過來當我們這樣的時候,我們在熟悉(日常頻繁接觸、但不一定知心)的人眼中也很有可能會是這個樣子。
所以,很多話以及情緒,對陌生人更容易釋放。
——————更新補充———————
看到一些答案中說對陌生人透露的多是【心理垃圾】,這個我完全不能同意。心理垃圾可能會有一些,但卻不是全部。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重點正在於除開心理垃圾的那一部分。這麼說吧,比如你在你周圍朋友眼中整天「窩巢!!這個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哈哈救命!!」這樣的形象,那麼大家很可能就會認為你只是一個不羈放縱愛哈哈的人。但是人的性格哪裡是這個簡單的東西呢:面對生活中一些美好的小事情,你可能會感嘆啊世界好美;偶爾看書有一點小體會也會想要找人分享;有時你也會感慨諸多的無奈……可是這些心情與你在大家面前的形象有深深的違和感,你可能出於顧忌別人的眼光(比如腦補別人內心os:不是說好了一起哈哈哈的嗎/得了吧你還認真了/我就靜靜地看著你裝X)、或者為自己保有內心的私密空間以求安全感等諸多原因就放棄了向親密的人的訴說,反倒是陌生人(或者在沒有人認識你的社交平台,比如開個小號什麼的。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讓你無所顧忌。
至於說到哪個你才是真實的,其實「哈哈哈」和這些都是心聲啊,合起來的才是完整的你。
或許我們拒絕不一樣的訴說,建築一道牆不與身邊的人分享的同時,可能也失去了傾聽的機會,失去了讓我們與親密的人真正交心的機會。但是這並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只是我們自己的選擇而已。
—————————————————
我其實是不太喜歡知乎上一些沒有乾貨的答案的,要麼是抖機靈要麼小雞湯要麼是不負責任地作答,可是自己的第一答也…唉不說了,只是一個沒忍住。
謝邀,樓上幾位回答深刻而全面,雖然我對心理方面完全沒有了解,但我以為,略有嚴重了,下面簡單表述一下個人愚見。
在下看來,簡而言之是因為不用負責吧。
與我們想要呈現在人前的積極友善光明所對立的是,每個人的人性中都有又蠢又傻又噁心的一面。
與我們想要呈現的一面相同的是,這些醜惡面也有被表達的需要,這也是我們心聲的一部分,我可以用排泄或者排遺來形容么?
經常電影里那些被打成狗的主角,就是趁大壞人在告訴別人自己為什麼這麼這麼壞,怎麼怎麼壞的時候突然好想懂了什麼,然後把大壞蛋打死。大壞蛋是不是很蠢怎麼不快刀斬亂麻,為了居然的順利發展用生命在那邊瞎BB,但是人家就是有這個需求嘛,結果說出來就被打死了,嗷,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所以在現實中我們要表達一些不想負責的東西的時候。
這種時候可以註冊一個ID,和陌生人把自己做過的很傻的事情說出來,比如剛剛在摳腳。就算是殺人放火也不會不敢說吧,「嗨,你造嗎?我剛剛殺了一個人!我把三天沒洗的臭襪子把他的口鼻狠狠塞住,他就死翹翹啦!」
人家會覺得卧槽你好噁心好變態,不過沒關係,等他想嫌棄你或者想告訴你自己剛剛也才摳完腳的時候。你可能已經把那個ID註銷掉了,輕輕鬆鬆解決完畢,嗷。
我也有這種體會,在陌生人面前更放的開,在熟人面前會有一些話因為身份的原因不想說。其實就是因為身份在熟人面前被固定了,已經預估出之前的交往讓自己帶給別人怎樣的印象,還要按照這種已經固定的身份說話,所以會覺得累吧
我本人也是這樣的。身邊的人雖然不算少,但是自己卻總生出孑然一身的感受。所謂的熟人都多少人不是表面說著甜言蜜語,暗地裡為你生活的麻煩不幸竊喜。有幾個人真的希望你能過好?陌生人就不一樣,我可以傾訴完了就徹底消失,不擔心是不是會貽笑大方。跟陌生人傾述最多是個故事,跟熟人傾訴也許會是個事故!誰知道呢,活的真累!
推薦閱讀:
※父母出軌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嗎?
※對於背叛過自己的人還能否再次信任?
※是否自己不簡單才把別人想的複雜?
※企業的心理諮詢能夠保護員工隱私嗎?
※原諒對方出軌是種什麼體驗?現在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