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攝影(Cinematography)的藝術水準是否在下降?
電影畫面的營造能力和影像水平是否在下降?即令ASC學會的年度最佳攝影都有點力不從心了。最近Robert Richardson連續奧斯卡獎,但是其水準感覺已經不是當年Stone時代了……
謝邀,這個問題我覺得目前還沒法很準確地回答,至少我說不上來它是在進步還是退步。
不過進入新世紀以來的十年的確是電影攝影變化非常大的十年,跟以前很不一樣了,可能現在是有史以來風格差異性最大的時期?
幾個很明顯的特徵:數字中間片(DI)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前期和後期的關係。還有超35的大量使用,當然,最深刻的變化,數字攝影機對膠片的取代,從F900,Genesis到Red,D21以及Alexa,等等。數字攝影的風格有的走模仿膠片的路子,有的是廉價DV Dogma風,它自身的美學標準和相應的觀眾接受習慣也還不夠穩定。
一個可能比較明顯的趨勢是,電視劇和電影的攝影水準差距越來越小了,拍得好的電視劇完全不遜於很多電影,拍得一般的電影可能還不如好些電視。
即使局限在大片廠電影這個範疇內,現在的電影影像風格包容區間似乎比以前大些了,有純粹自然光及低照度的,有高度曝光過度的,有豪華光鮮亮麗的,也有冒充獨立製作手持粗礪范兒及現場感的。當然也有一些新的老套類型陳規被樹立,比如冒險、犯罪、動作片越來越流行拍得高反差和低飽和。有些變化與導演技巧有關,很多影片鏡頭一旦動起來就停不了,要是古典時代的大師穿越回來估計都得氣死。然後是剪得越來越碎,越來越快,這應該也會影響到攝影師的表達。或許還有個趨勢是現在的特寫越來越大,景深越來越淺吧。
歷史上的一些時期,的確有其主流風格,比如30年代初的柔光,40年代的廣角深焦,60年代的長焦,70年代的變焦鏡頭,總能讓人捕捉到每個時期有其較強的共性,而今天的共性是什麼呢,單獨的細節共性是存在,但都不突出,所以今天的共性是大雜燴吧?
要說退步的地方嗎?我覺得可能今天的攝影師基本功有些不及三四十年前的那批人了(Hall、Zsigmond、Willis、Wexler那一代,且不提歐洲那撥),或許原因之一是上位比較容易了,不像以前那樣萬難出頭,技藝百鍊成鋼。而且那撥人是古典片廠制度尾聲最後一批通過拜師學藝成長起來的,和今天多數是電影學校培養的畢業生比起來,應該有些差異吧,優劣比較不敢妄斷。
話說回來,最近這幾年整個電影界的製作模式正處於一個變動期,數字、3D要改朝換代,所以不妨等穩定下來了再看。
最後,我想下一個無關本題目的判斷:近年來電影攝影表現最好的一年是2007年,表現最好的電影攝影師是Roger Deakins,有同意嗎?在我看來,ASC成員的攝影水平沒有下降一說。因為在美國電影攝影界,技術和藝術的交流是非常廣泛的。任何一種技術的革新,馬上會被廣大業界所關注,同樣藝術上的創新,都會被同時代的攝影師所學習。在這種氣氛下,很難講美國電影攝影的水準有下降的理由。任何一種藝術水準的下降,應該不是一個單方面的事情。如果一定會出現電影攝影水平退步的情況,一定是美國整體電影水準在下降。沒有一個好的電影,好的攝影不可能存在。
我想,提問者有這樣的想法,大概是因為當下美國電影創作出的多樣性越來越明顯,這樣使得更多的電影攝影的創新以更快的速度在革新,相對來說,一個成熟的,有明顯藝術傾向的攝影主流創作還沒有形成,或者說正在形成。而且技術革新太快,藝術的腳步也需要不停的調整,如此會讓人感覺到沒有令人震撼的攝影藝術成就的誕生。06,07年的美國電影攝影,以我看來它是傳統膠片創作即將全面退潮,開始讓位於數字影像的時代。那麼那個時候的膠片創作無疑可以代表傳統膠片創作的最高成就。(順便說一句,《生命之樹》的攝影,的確可以說是神作。)可能再過幾年,數字影像的技術,藝術革新將進入一個成熟期,打量優秀製作將會誕生。我們拭目以待吧!
我的觀點基本上和馬大得一致。但對於樓主提到得「藝術水準」是否在下降這個問題,我表示:主流電影圈的話,是。
因為前兩天收集整理了官網上提過的電子版的ASC(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y) 雜誌,從2007年開始到2014年第二期,有些發現和心得,拿出來分享。
從ASC的選擇,可以看到最近這幾年來美國電影攝影的變化:
2007年(官網差第3、4月號)
2008年(差第7月號)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
而07年至今的ASC獎獲得者是
血色將至 07,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08,白絲帶 09,盜夢空間 10,生命樹 11,skyfall 12。再加上06年獲獎的人類之子。可以看到這幾年來得變化。
歷年獲獎資料(http://www.theasc.com/asc_news/awards/awards_history.php)
我覺得ASC及ASC雜誌基本上可以代表美國電影攝影的整體水準及業界取向的變化,以此為基準,再加上奧斯卡的最佳攝影的選擇,基本上可以看出最近5年美國攝影的現狀。
(ASC的選擇不能代表世界攝影,因為他們一向忽略東方和歐洲的電影製作,這一方面是工業環境的原因,一方面也是審美的不同。比如李屏賓的作品以前就從未被ASC的人採訪過,直到新作《雷諾阿》才獲得了ASC 新設獎項asc spotlight的提名,而日本方面也是鮮少有人被提及。中國近十年也只有兩部作品被ASC雜誌提過,分別是十面埋伏和南京南京。)
一,雜誌的報道內容取向,可以看出幾點:
1.電視劇攝影和電影攝影的水準差距在縮小。ASC的獎項中有專門頒給TV的獎項,同樣,電視製作上ASC雜誌封面的次數也不少,Mad men上兩次,x-factor、權力的遊戲等電視劇集都有被重點報道過。這個的影響,一方面證明,電視劇觀眾和電影觀眾對攝影的審美需求已經非常接近,這反過來也必然會影響電影攝影的創作習慣,例子可能就是landscape shot在電影中作為敘事的作用被減弱了(因為電視劇不會這樣用),而特寫和淺景深的鏡頭使用增加了。
2.數字拍攝電影的增多。2013年的封面,數字拍攝的電影幾乎已經和膠片拍攝的電影一樣多了。印象中第一部專題報道的用Red攝影的電影一個是09年的Knowing,再早之前Harris Savides用數字拍攝的Zodiac也有報道,5D拍攝的電影及劇集也有提及。可以說ASC在技術方面的關注絕對是與時代同進步。但反過來說,ASC雜誌的關注,可能過多於關注技術,而忽略了攝影師在藝術方面的創作。
而膠片向攝影過渡會不會影響藝術的創作?理論上好像沒直接影響,但我想實際上還是會有一些側面的影響。不管是創作的流程、資金、心態都會因為轉用數字而變化,這些變化不可能對藝術創作毫無影響。回顧以前的攝影技術革新,黑白到彩色,變形寬熒幕的誕生,手持攝影的流行,斯坦尼康的發明,都影響了電影語言的發展。何況數字是一場革命。
二,獎項的選擇。Skyfall之前從未有數字攝影的電影獲獎(貧民窟百萬富翁有用到一些數字攝影的鏡頭),也從來沒有依靠電腦特技的攝影會獲獎。而在13年的提名當中,有三部數字攝影(囚徒,地心引力,Nebraska)。我認為囚徒與地心引力都會是大熱門。而奧斯卡方面,眾所周知的,自阿凡達開始,近4年已經有3部是以電腦特技做主打的電影獲得了攝影獎(阿凡達、雨果、少年Pi ),以及一部很多傳統特技技術的盜夢空間。
談下我自己的感覺,
06年、07年的美國電影攝影是非常非常之強,如馬大所說,07年是攝影表現最好的一年:刺殺神槍手,老無所依,血色將至,潛水鐘,贖罪,每一個在攝影上都是乾貨。而06年也有人類之子,黑色大麗花,潘神的迷宮,魔術師,都是在攝影風格方面有顯著特徵和創新的。但是到了08年-13年……看看ASC的封面,有多少部電影,能讓大家在攝影方面留下比06年07年那些作品更深刻的印象呢?08年開始下坡,部分採用數字攝影的貧民窟獲獎(攝影師Dod Mantle是很不錯的,之後也沿襲了這樣高水準,但他拿獎的時候還沒進ASC),09年白絲帶和美國人沒什麼關係。10年的盜夢空間的攝影是真的高水準,它和11年的生命樹可能是膠片時代最後的兩個攝影高峰。但一方面,盜夢空間的高速攝影也是用數字機器拍的。另一方面,生命樹的攝影高度與導演的獨特電影語言密不可分,但數字拍攝其實更適合這種拍攝的手法(可以不停機狂拍嘛)。而到了2012年,13年,數字電影的風頭已將蓋過膠片。因為膠片電影在技術上似乎已沒有創新的空間。
回顧膠片電影拍攝,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卡明斯基粒子,可能已經代表了膠片沖洗技術發展到了極限。而在之後,從逃獄三王到飛行者,DI和數字調色已經完全改變了膠片的後期流程。而CG技術及3D技術的發展和流行則讓數字的優勢越發顯現。
數字和膠片的對比及影響,是另一個問題,在此我就不展開討論。但現在的這個階段,電影攝影在藝術方面的成就確實是不及當年了,但我並不覺得這是因為攝影師的水準下降了,這是工業轉型的整體環境的影響。導演的拍攝手法、後期的剪輯手法、票房趨勢等等都會影響和限制攝影師在藝術創作方面的發揮。
何況,像美國電影這種首先是商品,其次再可能是藝術的工業環境,美學的進步一定是讓位於技術的進步的,例如地心引力,在技術的突破和成就毋庸置疑會被載入史冊,但其在藝術上得高度似乎未能得到一致肯定。但起碼比起過去幾年的數字特技電影,其在技術上和內容上的契合度是非常高的。
但數字電影的美學,應該是什麼樣子?會被建立成什麼樣子?這個問題似乎還沒有明確答案,但起碼無論是在美洲還是歐洲,都有很多厲害的攝影師在努力。數字影像一方面,是在模仿膠片,一方面,也在發展成一種從未有過的影像,一種新時代觀眾喜歡的口味。就好像照片,雖然膠片攝影一直存在,但在很多領域,數字已經佔據了絕對主流。甚至有部分新的攝影愛好者,喜歡的是非常銳非常HDR的影像,而不喜歡膠片的那種溫柔(數字時代新人類)。也許遲早有一天,一種數字特有的美學也會被建立起來,而那時候作為藝術的電影攝影,應該也會藉此新的美學觀而得到繼續發展。
而且確實也有很多人,並不沉醉於膠片的顆粒、質感、模糊等等analog特質,比如Roger Deakins的最後一部膠片攝影作品,大地驚雷,拍攝、沖洗得非常清晰,看起來就像是數字拍攝的一樣……
不是水平下降,是成長的加速度降低了
別的攝影師不是很了解,但看完《囚徒》和《地心引力》以後覺得羅傑.迪金斯寶刀未老,盧貝茲基犀利依舊。
處於膠片轉向數字的初期時期,資歷攝影師大部分受膠片時代影響,純數字創作攝影師尚未登上歷史舞台,好萊塢近年也可以看出在探索和轉型,不過說水平下降倒是不可能,可能只是空窗期。
答主現在在美國影視專業排名前十名的某所大學裡念書,讀的專業正好是電影攝影以及電影製作,雖然最後可能轉到寫作類專業吧,但我先來聊聊我的看法吧。
答主看過很多美國電影,但看的美國電視劇挺少。我覺得藝術水準應該沒下降吧,但是感覺這六七年的美國電影和六七年前的美國電影,畫面感覺好像不太一樣了,當然不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只是直覺告訴我,味道好像變了一點,也可能是膠片往數字的變化造成的吧!
許多價格沒那麼貴的數字機的出現,讓電影製作的門檻稍稍變低了些,但是同時,很多維護或習慣於用膠片機拍攝電影的人就會說數字機的種種缺點,比如引用基努李維的紀錄片《肩並肩》里的一個詞就是「劣等的數字影像」(當時說到這,畫面上正好是松下某小型機器(搞得我這個前松下鐵粉很不開心哦)。
說說器材。身邊的美國學生,確實有買RED Dragon 5K的,但買RED畢竟是少數。還有拿A系列和GH,索尼和松下微單挺受歡迎。另外,美國學生感覺都挺有創新能力的。
答主個人很喜歡老一些的美國劇情片,尤其是那種很少有肩扛鏡頭的電影(當然我也喜歡致命魔術里在舞台上、舞台下很隨意的肩扛晃動鏡頭,是我最喜歡的攝影指導Wally Pfister的獨家,盜夢空間也有這樣的)。答主喜歡那種從頭到尾一直都只有平穩平滑的鏡頭的電影,無論是軌道、搖臂、移動車、斯坦尼康,還是三腳架豎搖橫搖,都給人一種很特別的感覺,當然這是個人的口味。
話說回來,究竟有沒有下降,美國cinematography應該是一直在上升吧,我們中國的也一直在上升。
感覺題主把藝術水準這個東西並沒有做很深的了解,問出的這個問題幾乎沒什麼價值。不是水平下降,是前進的速度放慢了,處在探索階段,革新階段。電影攝影也是一個工業體系,體系的創新和探索帶來的意義比題主這些只關心什麼藝術水準的淺層次思維強多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