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孤獨的嗎?儒家思想承認孤獨嗎?

如題


謝邀。
好問題。
從我淺薄的認識回答,是的,知行合一是孤獨的,儒家思想本質上也是承認孤獨的。
1.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在明中葉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即王陽明,首次提出。但關於知與行的關係宋代理學之大成者朱熹先已作出了解釋。
朱熹主張「知先行後」。朱熹的知行觀,是指儒家的個人道德修養和實踐。由於道德實踐需要封建倫理指導,因此「知為先」。又因封建倫理不能只流於空談,所以「行為重」。「知先」「行重」是實踐道德的兩個方面,有其內在的邏輯一致性。如果從唯物論的角度看,「知先行後」顛倒了主次關係。認識來源於實踐,知行之間應以「行」為第一性。至於所謂「行為重」,雖有其合理因素,但它強調的也只是封建知識分子的個人道德實踐。
王守仁深切地了解生命的真相,認為心靈態度決定行為方式、世界觀點,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鄰竊斧」。從此與朱熹學說分道揚鑣,建立了心學體系大成的開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朱學而發,與朱熹的思想對立。反對程朱理學「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的知先行後說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輕行、「徒懸空口耳講說」的學風。程朱理學包括陸九淵都主張「知先行後」,將知行分為兩截,認為必先了解知然後才能實踐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為了救朱學之偏。
王守仁提出的 「知行合一」中,「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結合,不可分割,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王陽明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慾,存天理」。他曾寫到:「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須知,王陽明一生傳奇,主張明賞罰,量情法,重綱紀,他將陸九淵的學說進一步發展,對抗程朱理學程朱理學。《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王守仁的觀點對我而言比起程朱理學更加親切,但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雖然矯正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後的弊病,但是同時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說中的知識論成分。王守仁的觀點雖然有利於道德修養,但忽略了客觀知識的學習,這導致了以後的王學弟子任性廢學,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歸於王學的弊端。
2,儒學
儒家學派曾是中國古代的主要思想流派,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於在現今每每提起中國文化,儒家文化幾乎作為對抗西方宗教的一種類似信仰的存在。
儒家學說由孔子創立,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對社會構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禮」,維護周禮。而孟子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秦朝尊法家,而漢朝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正式作為官方學說而開始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傾向於施用仁政管理國家,政治家們以此為根據,限制土地過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體系。唐朝中期的儒學大師韓愈,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道的觀點。宋代程朱理學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學。明中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為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理論——心學,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明朝李贄是明後期「異端」進步思想家,他指責儒家經典並非「萬世之至論」,揭露道學的虛偽,反對歧視婦女和壓抑商人。他是中國反封建的思想先驅,他的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時代的要求,帶有民主性色彩。清末民初儒家學派的法脈傳人何子淵以「敢誇才依馬 唯驥道南吾」、「同人於野 仁者樂也」、「求真、尚善、包容」等教育思想和理念,作為其哲學旨歸,創導新學,摒棄科舉。但,又以弘揚儒家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為己任,「師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孔」,與孫中山先生一起,致力驅逐韃虜,振興中華。
儒家學說的歷史並未完全詳細說明,但可以看到,儒學在歷史中帶著高度的歷史社會責任感在不斷發展,這與儒家提倡的「天下」相符。
3,關於孤獨
必須看到,知行合一與儒家學說都是「孤獨」的。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發展的對抗程朱理學的觀點,而儒家學說雖然窮則獨善其身,但是一向是以兼濟天下為己任。老子《道德經》寫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任何一種關於自身修養的學說,尤其涉及到道德意識與道德履行的學說,無論何時何地,從本質上講都是孤獨的,都只能是獨自用功修鍊的事,對比現今社會種種良知泯滅的現象,這一點實在是顯而易見,道德與良知,無論古今,都是聖賢們全力倡導的,也是被眾生遺忘了的。如果「知行合一」是注重個人內心的修鍊,那麼儒學家國天下的概念則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那便是高處不勝寒的孤獨。


德不孤 必有鄰


知行合一:
簡而言之,,若你覺得自己言行舉止像個sb,那麼不必懷疑,你就是個sb,這就是知行合一。
知不是知識,而是佛門的覺,道門的悟,知是說心鏡明亮,通達。知而不能行者是沒有的,還是不知,
致良知,即是成正覺,明心見性
道不外求,本性具足,即本心即是天理。
格物以致知,,依本心把事物正確處理才是悟道的辦法。。。

知行合一,是說的客觀事實而不是方法論,,是對理學家空談道德而不能實踐的批判,不能踐行道德的人本質上就是沒有道德,就是不懂道德。

跟孤獨有什麼關係?懂知行合一隻是更了解自己而已,,我還是個凡人,我還要加油。。。


心學,核心是良知,為善去惡,其修鍊是行動力。
至於一樓說的「但是同時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說中的知識論成分。王守仁的觀點雖然有利於道德修養,但忽略了客觀知識的學習,這導致了以後的王學弟子任性廢學」
陽明從來沒說過不要學習的,你理解錯了。陸九淵和陽明,說的都是,先立其大,則其小者不可奪也。客觀物理世界的知識和道德理論,從孔孟的說法,孔孟基本還是以說教為主,不涉及基本的外物知識。朱子的格物致知是,橫貫系統,牟宗三大師的評判,也是開創了一番新格局,但是別子為宗,不符合孔孟的真精神。


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一個人把所有東西都想完了,
一個人把所有東西都做完了,
全部都是靠自己,
一個人去解決所有問題,去面對全世界。


其實愧疚的是,到現在,這句話還是我心中的口號,是座右銘,也沒能讓它化為我真正自己的東西。

雖然我大多是知行不和一的
但是我知行合一的時候,

我的內心無比安寧。

之前我不後悔。


推薦閱讀:

如何才能有長在心底的自信,能真正的從心所欲,不為外物外人的眼光所所累?

TAG:孤獨 | 儒家 | 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