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的電視劇就沒有其他改編的思路嗎?

這故事整個背景改到民國甚至抗戰也可以吧,追求政治正確的話完全可以和軍閥或者日本人或者西方探險家搶寶藏。雖然要動的地方多,但總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完全沒法展開吧?
原著里也沒有用到特別高科技的東西,手機錄像帶什麼的可以想辦法代替嘛


是這樣,我覺得前面的都按照原著來拍,一點都不要改。等拍到最後一集,說包括老九門裘德考張家人吳家人反正所有進墓穴的全都被抓了,都被判了。然後加個警察大隊長的角色,這個警察大隊長就是一直潛伏在他們中的誰誰誰,然後就是表彰大會,領導給大隊長敬禮戴紅花,說你為祖國為人民立下了大功,最後在字幕上打幾行字,說盜墓是一項嚴重的犯罪行為,以任何途徑得到寶物都必須上交給國家,向那些曾經的保護國寶的無名英雄們致敬巴拉巴拉。
完了大家都不看最後一集就行了啊。

——————————
別再贊了……沒人看出來這只是調侃么……


說中國的編劇業務水平低到不足以改編《盜墓筆記》的,那是自欺欺人。

自出機杼的就先不說了,以免「××不正確」。單從題材來看,國外早就有了大獲成功的例子。而且時間段還是在遙遠的1981年。

說中國的編劇沒有看過《奪寶奇兵》的,那也是自欺欺人。要讓編劇按照《奪寶奇兵》的精髓來改編《盜墓筆記》,我覺得能讀懂《奪寶奇兵》的大方向的編劇肯定不少,真能明白怎麼改編的,下點工夫也不是搞不清楚。

「《奪寶奇兵》三部曲和《盜墓筆記》相似的地方在於什麼呢?考古。很明顯的差別在什麼地方呢?主角的出身。瓊斯博士是根正苗紅的考古學家,雖然他的行為其實和盜墓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出發點不一樣,過程和結果也不一樣。需要注意的是,瓊斯博士從頭到尾三集影片,第四集暫且先不論,就說三部曲。尤其是第一集和第三集。

印第安納·瓊斯想要把寶貝上交國家了嗎?從來沒有。第一集,軍方的確來找他了,但所有關於約櫃的研究,都是出於他自己的學術專長。你沒看到他拿著這麼厚這麼大一本講義嗎?這是他的積累,是他畢生熱愛的職業,就算行為和盜墓沒什麼差別,可是所有的劇情和細節安排,都在強調他不是盜墓賊。和他的行為成為強烈對比的,是當時的納粹德國,踐踏生命、奴役百姓、摧毀信仰、破壞古墓,這才是不折不扣的惡。

第一集結尾最後約櫃被國家裝箱藏在51區13號倉庫,這是印第安納·瓊斯的本意嗎?不是。他找到約櫃是為了學術鑽研,就算軍方要求不要讓約櫃落到納粹德國手裡,那也從來不是他最終要做的事情,這就要碼一個套讓他鑽,編劇講故事的藝術處理就體現在這兒。三集電影里他的職業是高大上的,他的行為從來沒想過要在意識形態方面達到『高大上』,那都是形勢逼得他不得不『高大上』。

第三集的主題更加明顯,印第安納·瓊斯為什麼能找到聖杯?是單純盜墓就能找到的嗎?不是。是因為他父親一直在找,一直在研究和做筆記,一開始就交代了他父親在做筆記,後來子承父業,那是父子兩代人畢生的學術追求。

同樣的,吳邪和其他人的行為既可以說是盜墓,也可以說是考古。在整個主線過程中,完全沒有必要非常明白地和『上交國家』聯繫到一起,盜墓賊為什麼可恨,很簡單,目的不正確,把盜墓成果用於牟取私利;手段不正確,在盜墓的過程中爾虞我詐,互相傾軋,為非作歹,這些都可以體現在主角的所見所聞當中,最終讓主角的行為和盜墓賊的目的相脫離,才能把故事說圓了。就算上交國家,那也是在故事的結尾而不是開頭,只要主角的行為和出發點是出於學術研究,而不是盜墓,自圓其說就沒有這麼困難。

要在各自的行為和劇情中區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奪寶奇兵》三部曲同樣給出了很多很好的例子。第三集,老瓊斯被陶諾文打了一槍,於是小瓊斯不得不去找聖杯救父親,因為雙方都知道聖杯盛過的水可以醫治百病。第一集一開頭,貝洛克愚弄當地土著,把自己說成是神使,輕而易舉從歷盡艱險的瓊斯手裡拿到了金人頭,至於同夥互相坑害和爾虞我詐,第一集一開始拿金人頭的時候就已經體現出來了,兩個嚮導每人都不安好心,很快都落得個慘死的下場,這就是很清晰簡單的善惡邏輯。改編起故事來邏輯不變,橋段可以大相徑庭,這有什麼難的呢?

至於為了過審而安排劇情,也不用上來就『上交國家』,直接找個局子,把所有人都關進去,然後安排個老局長,和吳邪或者同伴當中誰的父母有過交情,知道區分幾撥人的行為本質,深入教育,然後釋放,再安排個內線跟著,途中亦正亦邪,不也很好解決嗎?要是老局長的身份不好理解,安排個博物館館長,類似於《奪寶奇兵》裡面馬庫斯的角色,和老局長交談,幾句話就能交代清楚。退一萬步說,就算主角的身份複雜,那李連杰、梅艷芳演的《給爸爸的信》不就是這樣做的嗎?李連杰公開的身份就是個不法分子,始終有個老局長無論電話也好回憶也罷,在背後督促著他,給觀眾看見這條線,讓他記得自己是個警察,類似的橋段多了去了。

《盜墓筆記》的確不好改編,這裡面有多條審查紅線,但並不是沒有可供借鑒的先例。至於怎麼安排特效、怎麼推進人物關係,來對主角的行為進行正向說明,那就看導演、場記、特效製作團隊和編劇溝通的效果了。」

以上講義原文,來自2015年6月14日 @孫鐸 的編劇講課筆記。師父,今天算是找到個由頭,把你老人家給請出來了。至於孫鐸是誰,這兒有個鏈接。

孫鐸(著名編劇)


護寶護的這麼明顯實在是可笑,到頭來反倒成了國民的調侃,教育意義比不上調侃意義,說教都餵了狗了。

潛移默化的教育遠比刻板的說教式灌輸來的持久和有效。

當你周圍的整個社會都在相信「把文物上交國家」這種話是一句可笑的調侃的話,我們那些一直被廣電擔憂的腦殘小學生們將極有可能在將來相信把文物上交給國家真的是一件可笑滑稽的事。

結果,這部劇不但沒產生任何正面警示作用,而且細思之下,它實在是削弱的文物保護的嚴肅性。

--------------------------------------------------------------------------------------------------------------------------------------------

偏題了。

現在來說說盜筆改編的問題。

我是盜筆的鐵忠粉,又是半個考古專業的學生(後來轉專業了),所以當初看書的時候就在想,有沒有辦法,在不觸底線的同時,又把盜墓這個故事給講圓了。

我當時的設想是這樣的:

首先這部劇不能是單純的護寶。
看過盜墓筆記的人都知道,這特么完全跟護寶是唱反調的。老九門是盜墓賊,裘德考是文物販子,吳三省是地下文物走私黨的頭頭,張家人更牛逼了,整個家族從古到今都是盜墓的,而且最後長生那段還似有若無的抹了一把太祖的黑……這麼一大幫子主角,幾乎沒有一個不是被國家列在打黑名單里的,就這你想把它通通改為護寶?

改為護舒寶恐怕都比護寶順眼。

所以單純的護寶肯定不行。這是盜筆整個故事題材的問題,要改的話勢必面目全非。
但是整體不行,我們可以從人物和局部關係入手啊。我們不能從整體引入正確的政治觀念,但是完全可以通過人物性格的塑造來完成這個任務。

具體來說,就是要讓正面人物有正面的價值觀導向,而讓反面人物作反面教材,從而再間接引出正面的價值觀導向。

拿吳邪來說。他是整個盜筆的主角,是整個故事的核心,而且廣大稻米都對這個「清新脫俗小郎君,出水芙蓉弱官人」懷有巨大的好感。因此吳邪必須是一個有正麵價值觀導向的角色。

然而問題是,吳邪在故事裡的設定是一個盜墓賊。如何讓一個盜墓賊引導大家並且說明盜墓違法這個主題,是一個很有技巧性的事情。

比如首先,我們可以先模糊化吳邪的身份,不點出他是盜墓賊這一點(原著中其實也並沒有說吳邪一開始就是盜墓賊,他不過是好奇作大死被他三叔給帶溝里了)。所以我們設定的開頭就可以是這樣的,吳邪並不是因為想去盜墓而跟隨三叔的,他是在得到了那張帛書後因為好奇和喜歡探險,所以才央求三叔帶自己去探險的(注意,這裡我們強調的是探險而不是盜墓)。而且我們可以設定吳邪這時並不知道他三叔盜墓賊的真實身份,並且強化三叔對古代文物文字研究非常精通這一點,將三叔設定的稍微帶點學究氣息,這樣既不違反原著,而且還將三叔博學多識這一正面特色給表現了出來。

然後吳邪跟隨三叔下墓。等到了墓里,就可以淋漓盡致的表現小三爺的正面形象了!

吳邪最迷人的特質是什麼呢?相信凡是對盜筆有了解的稻米們都會這樣認同:小三爺是一個決不肯拋棄朋友的人,他是一個希望所有人都好的人。

這是多麼大的一個閃光點!而且完全可以利用這點去改變整個故事的性質。

表現出了吳邪這一點,以後他下墓就不是去拿明器了有木有,他是去救人!

而且按照原著中的情節,除了七星魯王宮這一部吳邪被他的三叔坑了,後來他多次的墓中活動其實也就是為了去救人。拿明器那是胖子的事,另談。

這樣主角的身份就會有了一些基本的正確的設定。而且這個設定是絕對會被廣大稻米擁護和贊同的。

除此之外,要想扭轉和加深這個故事的走向,光有這一點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吳邪作為這個故事裡最重要的主角,我們必須,一定要讓他體現出整部劇所要表達,或者說所要扭轉的那個大方向:護寶。

因此我在前面確立了吳邪不知道他三叔是盜墓賊的這個設定。

於是根據吳邪起初認為自己是個良好公民這一點,他在得知了自己三叔是個盜墓賊的真相後,以他內心的細膩程度,一定會糾結的不行。於是我們就讓他去勸三叔,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巴拉巴拉感化教育,順理成章的引出國寶要上交這一中心主題。

於是根據這一條主題,下面的一切事情的發展就都可以在不違背原著的情況下作一個價值觀的調整。

就比如我們要引出裘德考。

在原著的故事中,裘德考是一個海外文物販子,他騙走了吳邪爺爺的帛書,在中國境內搜刮各種古墓。這麼活生生的一個在原著中被設定出來的反面教材,不用來進行正面教育簡直就是資源浪費好不好!

於是接下來的故事可以這樣寫(一定要充分利用原著中的正麵線索)。裘德考騙走了吳家的帛書,吳家和裘德考交惡,而那個帛書中隱藏了大量秘密,吳三省不願帛書流落外國人手中(一定要強調外!國!人!護寶啊護寶,不和外國文物販子鬥爭怎麼行),於是吳三省設計與裘德考聯繫,解連環事件和下西沙等等都按原著走,後來雲頂天宮三叔和裘德考隊伍決裂,互相比進度尋找雲頂天宮的秘密,三叔設計用心良苦(這都是書中原有的內容),順利的表現出了吳三省勇斗外國人不讓中國文物流入外國的崇高精神。
覺悟瞬間提高了有木有!

而且為了進一步塑造故事的正面導向,還可以對吳家的盜墓世家背景進行模糊,然後突出原著中吳邪爺爺想要洗白的這一點,說明吳家老早就響應國家號召金盆洗手了,只是因為裘德考(對,就是他,反面教材),以及裘德考手中帛書的秘密而陷入泥潭不能自拔。說明吳家的目的不是盜墓,而是為了從外國文物販子手中奪回帛書,然後被捲入帛書的秘密而不得不進行的一場自我救贖。

這覺悟,嘖嘖。

所以你看,情節幾乎都不用改,只需調整和渲染幾個人物的正反面走向就可以讓整部書的政治導向來一個大扭轉。

最後裘德考悲涼死去,小哥評價他「他已經得到他自己想要的了」,這些也都不用改,只要渲染一下他的凄涼下場,突出文物販子沒有好結果,進一步進行正面導向就行了。

而且除了裘德考,阿寧也是一個可以塑造的人物,她為外國公司做事,最後慘死野雞脖子之口,也算死有餘辜,可以小小的渲染一下,所有的政治方向不就都沒問題了。

然後胖子小哥。這兩個也根本不需大動。他們都是跟著吳邪的線索有的,吳邪正確了他們還能錯誤到哪去?而且胖爺這麼仗義,讓他做一個為了朋友甘願放棄盜墓行當(胖爺後期確實沒怎麼摸過明器)的形象,只要不是太誇張,只需潛移默化那麼一點,我想觀眾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小哥。這個更加不是問題。小哥根本就不是為了錢財去盜墓的,他的目的始終如一是去尋找秘密。所以他可以壓根就不是盜墓賊,把他塑造成一個背負秘密的探險家,而且還跟著吳邪打擊了裘德考,再愛國沒有了。

--------------------------------

其實還有很多細節,根本不需要改動故事的大方向,只需在人物角色上略作調整,就可以不動聲色的將盜墓這一層意思掩蓋下去。同時也讓觀眾更易接受。

上面我所列舉的,除了吳邪的盜墓賊身份做了較大改動,其他幾乎都是切合原著來的,編劇只需動些小細節,這國寶就護的順理成章。比那誰小鮮肉上來就是一句「我要把牛頭交給國家」教育的要深刻的多。觀眾也不會感到很彆扭。

當然,黑太祖這個就趕快乾凈利落的刪掉吧,這個無論怎麼改國家都不會放過你的。

------------------------------------------------------------------------------------------------------------------------------------------

最後再扯一些。

盜墓筆記為何護寶護的這麼爛,不是因為編劇能力問題,而是文化審查太過畸形的問題。

這就好比我高中寫作文,老師要求一定要開篇點題思想積極,所以我一定要在開頭前兩段大張旗鼓的表明我寫的絕對是你出題老師規定的內容,老師出「隱形的翅膀」,我就必須在前兩段就寫上「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這些字眼以供他們注意,無論我覺得我後來文章中隱喻的有多麼到位。

同樣,國家說護寶,我們的導演就趕快膽戰心驚的在影視開篇寫到「我一定要把這個牛頭交給國家」。

我那時害怕自己不寫上「隱形的翅膀」這些字老師就會扣我偏題分,因此為了這幾個字我從不敢用隱喻的方法寫高考文。

同樣的,我想,不是我們的編劇不能把盜墓不漏痕迹的改為護寶,而是他們怕國家看不到。

以上。


最好搬到秦朝。

給皇帝找長生不老仙丹這個事兒,
在紅旗下怎麼都不好意思明說。


看看胖子炸車你覺得製作方有那智商想到嗎?


《盜墓筆記》往大了改,例如換背景年代效果不一定會比現在好
《盜》劇的受眾主要是原著粉,過於編排,物是人非,原著粉不喜歡就玩完了
那怎麼樣才能既呈現出原著風采,又讓光腚局放手通過的呢?
答主想到一個主意:
《三叔講故事》
做成類似於普法劇的形式
劇本按原著走,但要保證每集的最後科普知識/灌雞湯
比如「為什麼古代貴人需要奢華的陵墓」
「團隊合作的意義是什麼」
「如何尋找志同道合朋友」
「一線天的形成原理」
「為什麼要把牛頭交給國家」等等等
每集由主持人開場,承上啟下引齣劇情
鑒於國內導演不會講故事的通病,主持人的聲音可以貫穿全集,保證劇中發生的什麼大家都能明白,也為末尾的科普做鋪墊
這樣小孩子看了能學習,大人們看了能消遣,原著粉不看最後的科普就行了
這樣拍的話劇情肯定沒什麼問題,演技就看良心了
一個講故事的欄目又能科普知識,光腚局也不會故意為難的

當然主持人在本劇中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不知道三叔擔不擔得來,個人是希望王剛老師,不過這樣名字就得改成《隔壁老王講故事》
哎,能拍再說吧

(耍寶結束)


你說的這個玩意不就是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嗎?不知馬親王有沒有改編的計劃。


全部按原著來,最後一集真相大白,無邪精神有問題,END


可以有盜墓變成捉盜墓嘛,吳邪的父母是文物保護者,但是多年前卻神秘失蹤,為了尋找父母失蹤的原因,吳邪到處搜尋線索,然後他注意到了一夥盜墓賊或許掌握父母失蹤的線索,於是跟隨盜墓賊進入七星魯王墓,卻發現盜墓賊詭異的死在墓中,之後吳邪在墓中發現了有關父母失蹤的其他線索和一段隱秘的家族往事。之後劇情由此展開。。。之後我編不下去了,我壓根就沒看過盜墓筆記


書記的思路已經在著名網路小說《壞蛋是怎麼煉成的》的改編的民國電視劇《謝文東》里實現了。什麼?你們沒聽說過這部電視劇?哦,那就對了


本來就是夾縫中打擦邊球,你非還要求這個擦邊球打得漂亮,旋轉度要達到多少,姿勢難度係數5.0,並且手勢動作優雅……
也太為難了。
一個建國之後不許成精,就幾乎把絕大部分非現實題材堵死了,你讓編劇怎麼辦?
打擦邊球,觀眾又不買賬。
在中國做這些東西,太難。


那不就成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了,話說這部粉絲也蠻多,為啥沒有影視化的消息呢?


看了半集,根本就不是怎麼改的問題,而是導演和編劇對觀眾的定位問題,這他媽分明是給臉迷看的偶像劇。
腦殘的導演和編劇。。


今天無意看到鬼吹燈的電影版介紹,應該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末,胡八一、王凱旋與Shirley楊在美國打算金盆洗手,本來叱吒風雲的摸金校尉淪為街頭小販,被移民局追得滿街跑。就在此時,意外發現20年前死在草原上的初戀對象丁思甜可能還活著,胡八一、王凱旋、Shirley楊決定再入草原千年古墓


車裡
吳邪手裡緊握著牛頭說到
「我要把它交給國家」
突然
緊急剎車
但見車前有一白衣女子攙扶著一位無頭壯漢,擋在路前,那壯漢胸前掛一巨大心形石頭。
吳邪心想糟糕,後有追兵,前有堵截,
正在這時,
那女子一聲喝道
「還我夫君頭來」


以目前編劇的業務水平之低,
還遠不到拼改編的時候。


吳邪的孫子吳小明是社會主義祖國關愛下成長的根正苗紅的好少年,某天突然找到爺爺吳邪和一幫兄弟在古墓下的自拍,才得知爺爺下過墓,然而缺少材料,無法還原那段歷史。


於是,吳小明摸著大腦袋瓜子說:「如果讓我展開想像,爺爺的墓下生活應該是這樣的。。。」

於是!盜墓團伙走起!違法犯罪走起!原著風走起!特效走起!基情走起!有什麼嘛!這是想像!想像!不能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故事的最後,神秘錄像帶被找到,筆記被找到,吳小明拍著手說:「原來我爺爺是為國家護寶啊!我錯怪他了,我要向爺爺學習,為祖國做貢獻!」


全劇終。

ps:話說我看過最驚心動魄的盜(hu)墓(bao)情節還是《國家寶藏之驚天寶匣》~小時候的男神都是這部劇裡面的呀


即便能按照原著拍。
這一部戲也沒救。
從配音,特效,演技上,都跟劇情改編一樣讓人難受。這部戲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找所謂的當紅小鮮肉演,事實證明吸引眼球吸引點擊的效果很好,評價卻很低。。今天看了「無心法師」,同樣是網路劇,卻能看到用心,最起碼的覺得是部電視劇。看盜墓筆記心裡只有一個想法,網路劇果然是網路劇,上不了檯面


我覺得抄襲李連杰的冒險王都是好的啊。


中國從來都不缺人才,但就目前情形來講在《盜墓筆記》的改編上有幾個鴻溝是難以跨越的。
首先吧,就是廣電,盜墓是犯罪要判刑的。而盜筆中帶有英雄俠義色彩的人物形象很容易引起少年的崇拜心理。近年來 大有草木皆兵苗頭的廣電怎麼會允許呢?加上盜筆中多有各種蟲蛇鬼怪,要想完全還原小說廣電這一關是很難過的。
其次就是拍攝過程中對場景特效的要求,投入高成本大風險也大,就內地片來說對這種懸疑驚悚影視劇在內地的發展本來不夠成熟,而觀眾的口味和要求也都不低,以不成熟的技術沖著高要求的製作去,收視撲街一片罵名的幾率也不小。從《盜筆》電視劇播放後情況看來,贏得一片罵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推薦閱讀:

對於《盜墓筆記》影視化,大家有什麼要說的嘛?
《盜墓筆記》和《鬼吹燈》哪個好看?

TAG:編劇 | 盜墓筆記書籍 | 書籍改編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