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一段話大致是:家裡沒米揭不開鍋了你去把這隻老母雞賣掉換些米回來吧,他為什麼不直接燉了老母雞?


摘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捷報》原文:

到出榜那日,家裡沒有早飯的米,母親吩咐范進道:「我有一隻生蛋的母雞,你快拿集上去賣了,買幾升米來煮餐粥吃,我已是餓的兩眼都看不見了。」

原句中最重要的」「煮餐粥」被題主忽略了。實際上,把母雞殺了燉湯最多堅持一頓,而換成米來煮稀粥,卻可以堅持幾頓,乃至幾天。

為了說明這種在過去司空見慣的現象,我決定舉一個典故。

成語「劃粥斷齏」出自北宋士人魏泰的軼事小說《東軒筆錄》:「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齏數十莖,酢汁半盂,入少鹽,暖而啖之。」

具體的做法是: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煮米粥。第二天清早起來,鍋里的米粥涼透了,已經凝固成圓圓的一整個。然後用小刀在凝固的粥塊上面,划上一個十字,完整的一鍋粥分成了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一日兩餐,這便是「劃粥」。同時,把十幾根野菜,切成細碎末,加入一點鹽拌和一下,便成了佐餐的菜。這就是「斷齏」。

很巧合的是,這個典故里的主人公,也姓「范」。對,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文正公,范仲淹。范公幼時在寺院獨居,正是依靠這種辦法節衣縮食發奮苦讀,方為一代名臣。

不知道範進的母親為什麼這麼做的人都是幸運的,因為沒有體會過真正的飢餓。


天下鬧饑荒,老百姓餓死了許多,晉惠帝聽說後說:「他們也大無知了,沒有糧食,為什麼就不能煮肉粥吃呢?」開個玩笑,沒有諷刺題主的意思。但是想法卻很類似,主要是沒了解實際情況。

大白話就是那麼窮的狀態下還是很換成大米才能吃得久呀!

用高中的知識說便是「能量沿食物鏈單向流動,傳遞效率隨營養級的升高而逐級遞減」。
植物(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植食動物)??次級消費者(肉食動物)??三級消費者(肉食動物) 家禽怎麼也算做初級消費者,能量自然沒有大米多。


以前我姥爺經常把我媽去看他時買給他的整條芙蓉王拿到樓下換幾條紅河,後來我們改買紫雲了……


倒退三四十年,還有不少拿細糧換粗糧的事。


何不食肉糜


拿肉換糧,換的糧食還能多一點。合上樹皮樹根或者山藥什麼的能多吃幾頓。雞。。。差不多兩頓就沒了吧


以目前的環境來算下
假設老母雞是10斤重,殺掉之後除毛除食用不了的部分,帶上內臟重8斤。8斤的雞可不多,好久沒碰葷腥的三個人,一天只吃一頓,一頓吃一半,第三天吃雞內臟,第四天喝雞湯水,也就四天。
賣掉呢?現在家養雞的價格比養雞場的純飼料雞貴多了,20左右一斤是常有的事兒,不說多的,按10塊一斤算,可以賣100元,大米2.5一斤,可以買四十斤,三人一頓吃一斤大米吧,一天吃兩頓,可以吃近三周,其實一天吃不了兩斤。如果會算賬的,買帶殼的米或者陳米,可以買更多,吃的更久。

等你當家了,你就知道為什麼范進的老母親那你講。


因為一隻母雞可以換來很多米吃,煮粥吃很多天。而一隻雞隻能吃一二頓


米是大米還是小米?還是其它??


跑個題,這裡的米應該不是大米吧,應該是小米才對。小米粥


朝鮮人為何要把大米出口給中國換玉米?


卡路里啊卡路里。。。。。。。。
為了更多的卡路里 當然是換大米啊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唉,何不食肉糜………這種問題真是


農村的真實情況是:

她拿出了放盆里的兩個荷包蛋給他

總之……人們經常吃雞蛋,平日里突發的重大日字,也不會去殺雞的……基本上都是習俗習慣殺雞且比較富裕,才會殺雞,中舉吃雞的習俗,沒吧……

而且家裡揭不開鍋,明顯是明天也沒法吃飯了,後天也沒法吃飯了,哪有人會考慮放開肚子不考慮明天啊……


兄弟啊,在知乎看到這個問題名字會忍不住想歪的


換大米也要根據雞本法!!


哥。。。換成米會多點,吃的時間更長。那會你以為誰都可以吃肉啊


吃雞熬不過一周,喝粥可以熬兩月吧?小朋友要有實踐精神,你去做實驗吧。←_←


推薦閱讀:

TAG:語文 | 初中 | 儒林外史書籍 | 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