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一下我這篇以當代人的視角仿寫的文言文駢文?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嗎?怎麼樣變得有文采?

想在畢業的時候送給恩師們,但我總覺得缺了生氣。不經我同意,不得轉載、添改。轉載請註明來源,但只限於知乎。

(本人是文科生,但不是學文學專業,沾邊而已)

仿《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感出師民大作誡懷序

翼宿經緯,黔地貴都。學府明珠,花溪民大。處長道而落河濱,坐青山而隱群峰。才俊濟濟,栽碧桃以滴雲露;國士姣姣,難無雙以論伯仲。風雲浩蕩,並馳神州。知民大文院之情,感浩然夫子之恩。一介書生之詠懷,結草義深;幾番學子之致辭,反哺難忘。風霜雨雪,育以春秋,後生知曉,必擔重任。師德維仁,孟夫子之道義;師才論衡,陳思王之文詣。行人暫問,稚子當知,黔學雙秀,民大貴府。

晚春夏初,士子出師。艷霞霓虹夕雨後,翠林蒼山鳥鳴中。步沉沉於離愁,路漫漫於大任。行德必有所報,施才必有所得。德才雙備,兼濟蒼生,難忘本心,勿負師恩。笑古論今,阿房宮殿焦土;贊諫效行,魏玄成十思疏。君子風,匹夫義,出身不論高低,品行方論成敗。才子無德,豈擔天降之大任?孺子勒馬,策鞭驅路之正道。此言贈士,各自珍重。聞世浪多潮澎湃,見人間滿霾黑暗。微微螢火,不足以亮世而為,芊芊學子,不足以力拔山河。

生而取義,死而為仁,雖衝天凌雲之志,卻空投熱血之心。始於足下,思吾性之所為,先善其身,省我惡之所念。求大道,後澤民。利國之事則求達,亡國之難則赴身。天高何極,君子證心明志;地厚其坤,仁者容載萬物。千古情懷悠悠,春秋大義匆匆,嘆聖人並非完人,仰取義仁心長存。伯樂未識,是故學藝不精;知己難尋,由來至誠不純。其言字字珠璣,皆習孜孜教誨。


噫!寒窗三年,朝夕不復。命途難料,誰主浮沉?荷離清池而衰,孤標不再;水沾墨汁而染,赤子難回。初心不改,飛鵬扶搖萬里。子昂淚潸,幽台悲於愴然;太白興嘆,蜀道難於青天。處出師而憂心,念先人而思賢。既掛雲帆,何避滄海?已出陽關,何懼征途!徐庶傲骨,身老曹營負青絲;蘇妾志堅,油壁車下夕相待。


皓,羸弱書生,空有抱負。文無五車,不敢請纓上路;武無舉鼎,豈曰參軍報國。感賢師之教導,念古人之箴言。士弘毅以重任,文載道以行義。知其才疏,量力而行,復勉省之,終托松竹。蘇武流牧,服塞外而不悔;文山入獄,刻汗青而正氣。


嗚哉!折柳相送,難以再敘。承師恩德,今朝拜別。出師龍門,定不負於維德;作此賦言,謹記文院恩情。


學子:某某皓

丙申乙末年 二零一六 五月二十七日


最後補充一點:

本人寫得的時候是大三,其實已經給了幾個恩師看了,但他們覺得不錯,卻沒提什麼建議,今年6月畢業。許多文學院的老師幫助過我很多,於是想把這篇賦給我的老師作禮物。本人心裡素質強大,請大膽放言。最好能挑些毛病,我再修改,不然給教古代文學的老師們看了,會批得很慘。


關於駢文韻文的問題我補充幾句,駢文跟押韻沒有直接關聯,駢文主要是格式問題。
是否押韻是看具體的體裁,比如賦、銘等需要押韻,序、書等不需要押韻。舉例,庾信《春賦》押韻,也叫駢賦,王勃《滕王閣序》不押韻,也叫駢序,而這些統稱駢文。

題主這篇是序,本來就是非韻文。
——————————————————————————

我說得不好聽一點,這篇文充滿了老乾味。
也就是藝術修辭實在不太夠,不少表述過於直白和笨拙。這樣的內容一直白了,立馬老乾味就出來了。

比如:
才俊濟濟,栽碧桃以滴雲露;國士姣姣,難無雙以論伯仲。
德才雙備,兼濟蒼生,難忘本心,勿負師恩。

你說你仿王子安的《滕王閣序》,那麼他誇讚這個地方是「天寶地靈」之地,是這麼說的: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寶劍埋地而劍氣衝天,來喻指此地孕育寶物。而陳蕃因為賞識徐稚只為其設榻,以此喻指此地是為專為人才所設之地。兩個典的運用,既不失淺白,又貼合地講了想表達的東西。

類似的,你誇讚母校是孕育人才之地的這句:
『才俊濟濟,栽碧桃以滴雲露;國士姣姣,難無雙以論伯仲。』
你不覺得講得太直白無味了么。就用了一個挺淺的比喻,其他全是直述,跟白話沒太大區別的。

怎麼變得有文采呢,趕緊搜集兩個相應的典,剪裁貼合進去呀。


然後是格律和對仗的問題。看得出來題主還是有這個意識的,但是好像對自己要求有些低呀。駢文雖說格律不是那麼嚴,但也不該太鬆了才是。

找句典型的四六: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
基本跟近體詩差不多規則,就是節點的判斷跟近體有些不同,基本是靠辭彙停頓來斷,然後連接詞可以帕斯。
像這句,音節點:
山、越,悲、路、人;
水、逢,是、鄉、客。
可以看出,平仄相對是非常精嚴的。

當然了,也說了駢文不是那麼嚴,失對的地方還是可以有的,但題主,你的是不是有些太鬆了呢。


還有對仗上,也沒近體詩嚴格,但還是要做到基本上的對仗的,你可以再看看你的。。。

像你的,徐庶傲骨,蘇妾志堅,,,傲骨,志堅,是不是其中一個倒一下詞序才對得上。

然後上邊討論的是一聯中的平仄相對問題,題主有沒有考慮過兩聯相連的問題呢?

這個是我之前在莫道才《駢文通論》里看到的總結:
1.每一聯出句的最末一字的平仄,與上聯對句最末一字同。
2.復聯型:出句第一單句最末一字須與上聯對句最末一字平仄同;復聯內部,出句第二單句最末一字與對句第一單句的最末一字平仄同。

題主不妨拿著這個規則再去看一遍《滕王閣序》。還是那句話,駢文不是完全嚴格地貼合要求,但大體上是基本符合的。


差不多說這麼多吧,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多讀,積累辭彙,培養語感。
這裡再給題主推薦一篇,算是我在駢文上的啟蒙吧,徐陵《玉台新詠序》。基本上看了這篇,我對辭彙修辭,對如何用典,如何在如此限制的格式里推動文意,這些方面,都有一些領悟。


對於用典的剪裁安排問題,這裡補充兩篇覺得挺好的論文吧:
汪習波《精義復隱賦才流:庾信〈哀江南賦〉中的蕭綱敘述》
林曉光《金縷玉衣式的文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當然,你最好過一下標題提及的兩篇駢文,這兩篇要比玉台難一些的。


駢四儷六,駢文里的七言句大多是在特定位置帶特定虛字。題文的七言句多數都不像文句,到
身老曹營負青絲、油壁車下夕相待
這兩個七言句,純然是詩句。偶一為之可以,多了很不穩重,遠離駢文。而
嘆聖人並非完人,仰取義仁心長存
更是詞句、曲句,直接齣戲。

加上前面答主已經指出的平仄、用典、對仗、章法,還是覺得,術業有專攻,表zhuang達bi的方法還很多。


缺點樓上的說不少了,我給點有實際意義的建議吧:
有多大能耐端多大碗筷。要搞定這種長篇大論,你的積累不夠。不如搞點小品,反而容易些。不要急著搞什麼對仗啊一類的,先把話寫清楚。
我貼篇十幾年前大學時候寫的東西好了,懂行的都應該看得出來,我的文言底子並不好,但因為沒上那些最考功夫的東西,而且無話則短,今天看起來,也不至於爛得一塌糊塗。樓主不妨考慮下這種揚長避短的方案。

  維乙酉歲庚辰月己未日,時古寒食之節。後學小子,謹致祭於明袁大督師靈前:
  初聞督師之事,于海寧查氏傳奇。時小子無知,略略而讀。後年齒少長,方曉督師之義。
  中華古多節義之士。夷、齊以來,死國者亦眾。文丞相以正氣歌名世,史閣部以梅花嶺見節;此文臣之死者。李飛將見忌於郭開,岳鄂王遇讒於秦檜,此武將之死者。然以文士而領大軍,決勝千里而死國難者,君真一人。
  三代以來,非無冤死者,非無直死者。若伍子胥懸首吳都,譚復生棄身東市,皆凜凜然有生氣,千載以下,未可等閑視之。而獨嘆息憤懣於督師者,何哉?以千古不平而集於一身故。
  猶記督師初鎮遼東,於崇禎三年九月。時滿人勢大,中外皆曰不可敵。然督師先斃敵酋於寧遠,復破八旗於寧錦,後則以九千精騎,阻十萬敵軍於德勝門外。此固不世之功,衛、霍未能也。而竟生此末世。感時報國之志,良不可得。爾後身歿名污,骨肉皆為愚民所食,蒙冤百有餘年,欲魂守雄關亦難償所願,坐視黎元濺血,發斷服易。如此英雄,如此境遇,斯時斯事,舉世誰更足以當之?
  雖然,督師固所謂大丈夫者。處小邑而憂大國,處囹圄而憂天下。時世人皆曰督師為國賊,督師亦知崇禎之不容己。而淡然處之。囑部曲報國而無一語及己身。此真聖人所云君子者。是以敵國敬重,復其名而顯其志,義士欽服,竊其元而全其體,理所應然。至於拒食阿片,直面生死,此小節耳。英傑之事,不可以常人論。
  嗚呼,固知幽冥之難測也!然督師風範,高山仰止,後生何知,敢不誠祭?非為死者,乃告生人。督師有靈,姑歌屈子國殤,以慰之兮。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伏食尚饗。


說句題主可能不太愛聽的,我初三就這個水平了。

下來說文章吧:

一 詞藻堆砌,言之無物,無病呻吟。文章合為時而著,你確定你現在寫這東西有一分錢的現實意義?多讀讀古代文學批評,沒什麼不好的。

二 駢文是韻文,你自己好好揣摩一下自己的韻在哪裡。

三 各種化用初中高中的課本古文段落,而且化用的十分生澀,我很好奇你的大學都幹嘛了哦,我不相信瘠薄的積累能寫出什麼好文。用典都用的亂七八糟。

四 我完全不清楚你的核心在說什麼,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一股酸腐的味道。寫好現代文,再去寫古文。 就這樣。

五:書要多讀多讀多讀多讀多讀。

啊呀呀,看完全文真是尷尬死了。


求大道,後……後澤民?


駢文押韻不太講,但起碼不能拗
對仗還是要注意的,要求不嚴格,但是能對仗則對仗。
還有,駢文很講求節奏,你句讀之處是要多多注意的,最起碼讀起來不能忽快忽慢。
另外文章怎麼有文采,修辭手法都是另說。水平不夠,積累不夠,那你就言之有物,多說事,少抒情。
當你說到實際的東西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對其進行修辭了。
我覺得你文章里抒情太多了,太突兀了,不如多談一談學校名人,學校名事,自己求學之過程,同學老師等等。比如,第一段寫了學校美景,突然來一句 知民大文院之情 說實話,你知而我不知,你這樣一句話就很空洞無味。這種情況還有很多
既然是寫出來給人看的,就把讀者當什麼都不知情的人,這樣你才能把事情盡量講明白。
你感恩老師,老師怎麼你了?你感恩學校,學校給你了什麼?不會是學校景色美,所以我讚美學校吧?
你分明有很多應該著力描寫的東西,你文章里太少太少。造成的結果就是你抒的情很空。句子又不夠優美,於是就不好看。
王勃的滕王閣序不只是文字優美,寫景敘事絲毫不少,沒有頭重腳輕,觀滕王閣序,先描景,由遠及近,再敘事,閻公宴會,然後 天高地迥,興盡悲來,借景抒情。你想想,王勃要寫完滕王閣美景就來 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讀的人怎麼想?估計就認為他無病呻吟了。
文采和詞藻關係不大,一個人要能把該描寫的都寫明白,抒情抒明白,那就夠了。語言優美和語言通俗和語言粗獷那不一定是有高下之分的。
怎麼提高文采,多下工夫在描景狀物敘事之上。
最後,還是要多積累,好多句明顯冗長,這是沒辦法速成的,只能多看多寫。


仿滕王閣序,沒必要用典處也訪。我覺得強行用典反而使文章變得粗燥乏味了...我初高中沒這個水平,但我大三後仿一篇類似題主的駢文1小時吧,而且用典比你好的多。

我建議題主多看看古代名士傳記,單單一個兩晉南北朝就足夠你用的了。

這裡貼一篇經典駢文,題主試著參照寫出自己的風格,這點很重要。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駱賓王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翚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後,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複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傳漢爵,或地協周親,或膺重寄於爪牙,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無廢舊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聞。


為什麼一定要按滕王閣序的格式


新時代了怎麼還要作駢文!您寫給的「恩師們」應該是現代的人,而不是商周秦漢的鬼吧?看看胡適先生說的,您想想自己犯了幾項:

再看魯迅先生說的也真對,又多麼諷刺:


推薦閱讀:

为什么宝钗袭人等督促贾宝玉读书上进也是错?
先秦諸子就文采水平來講誰最高呢?

TAG:文言文 | 古詩詞 | 中國古代文學 | 文學創作 | 寫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