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大家評三國歷史都要黑一下三國演義?

「把小說當歷史?還是回去看看三國志再來吧」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真正兼讀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並把兩者進行認真比較的人有多少?我估計大概百不足一?人家演義是七分真三分假,文學水平很高,主線劇情基本符合史實,一些支線張冠李戴或者子虛烏有,內容並沒有那麼離譜,兩者都讀過的人絕不會覺得自己的世界觀崩塌。(ps:讀過三國志後我認為劉備的能力甚至勝過曹操,只是出身起點太低,真正起步的時候曹操已經統一中原之地了,群雄割據時代已經過去,天下大勢逐漸穩固,人心思定,以至於後來做任何事情都是事倍功半。還是應了那句話,出名要趁早啊!)


謝邀。不知道,我一篇文章提到人物有周胤、鄧方、輔匡、蔣壹、趙融、劉阿、習珍、鮮于丹、吳碩、張梁等人,被歷史帝鑒定我只看過三國演義,張梁在黃巾之亂已經死了,讓我滾回去,不許談論歷史。

我看三國演義也沒見過這些人物,只有張梁是同名人物。


以自身經歷來說吧。
我上大學以前三國志除了高中所學的三顧茅廬篇及出師表,其他的基本都沒有涉獵過。不過三國演義、零碎的三國類書籍,易中天的講壇倒看過不少,談起三國來確實是無知者無畏,就真的覺得自己懂得特別多,張嘴皇叔仁義阿瞞霸氣,閉嘴關張馬黃趙無敵。其實總體上我高中時期歷史(比起同學)還算特別不錯的,因為初中特別痴迷於《圖說天下》,所以有那種懂得很多的自負感。當然這時候由於接觸面小,我周圍幾乎是沒有扯正史的,挺多朋友也都處於曹操奸賊or英雄,劉備虛偽or仁義,也會辯一番草船借箭火箭咋辦,斜谷計必勝什麼的。
大學裡正值b站司徒諸葛亮rap橫行,正好前些年看了新三國,於是有了重新看老版三國演義的想法,這改變了我幼稚的三國觀,使我對三國演義與三國志有了更深的興趣。(此時仍沒有讀過三國志)老版的三國演義實在堪稱藝術品,周瑜群英會「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的雄姿英發我看了不下20遍。抱著深入骨髓的喜歡,我第一次翻開三國志找到了周瑜,通讀了一遍。我詫異於周瑜的無暇,「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的評價,以及蔣干「但笑,終無復言」之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同時也令我第一次對三國演義有了一絲不悅:這麼完美的周瑜,到你這裡竟然是氣量狹小,被三氣而死的形象?
到這裡,我應該是成了題主所說的那一類人:拿三國志壓三國演義,不過我並不是因為要秀自己看得多,而是確實不喜歡被欺騙10餘年的感覺。(說來還是自己根本看的少)此時大略知道孫堅殺的華雄,不是關羽殺的;草船接箭?不存在的;三國演義真是瞎寫( ′???`)。
不過這段時間短的很,出於要一探究竟的心理,我下定決心要看完三國志。這算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逐漸令我對歷史認知更加深入。
好了,三國志下下來了,讀吧。一讀才發現,單看它根本看不下去:首先官職,曹騰的中常侍大長秋是個啥?爵位,費亭侯大不大?太尉好像是三公里的,那三公是什麼,是秦制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那王司徒的司徒是(⊙o⊙)啥?司馬又是啥…所以問題是一堆接一堆來。
沒辦法,我找了些推薦全面了解三國史的書籍,買了三國志集解。裡面的註解多的頭疼,讀起來真的很費心力,不過慢慢的我總算覺得自己找到了正道,對歷史人物事件的把握更全面。也越來越明白:對待歷史,必須有個嚴慎的態度,必須格外小心的求證。
同時也再次擴寬了閱讀的面:想知道官制,你至少得先看看後漢書百官制,順便後漢書後面的人物你也得讀一讀,三國志可沒給他們立傳。想復原一下勢力範圍,戰爭走向,你得有地圖對吧,我在網上找了好久資料,最後還是自己出錢買了一本地圖集(譚其驤版)。爵位,這個也挺麻煩,秦制漢制的考據論文很多,我也就隨便看了個大概。所謂扯的多的門閥制度,九品中正,以及宦官外戚的糾葛,都是需要承上啟下看的,既要去看東漢的形勢,又要了解魏晉的走向。
不過直到現在,三國志集解我還只看了一小半兒。然而對於三國演義、三國志的態度卻與以往大不相同,我是因為喜歡三國演義,喜歡三國,才去讀三國志。越深入讀三國志,我就越發喜歡三國演義。其實三國演義即使拋開藝術性,僅僅敘述歷史脈絡的能力都超級強了,我覺得即使我看完三國志,離寫出一本三國歷史的脈絡還要差的遠的遠呢!
個人感覺,讀三國志、研究三國史的人是不會討厭三國演義的,你盡可以去問一問知乎三國區大牛,歷史教授之類的。
三國演義於我而言是歷史、男兒的浪漫,三國志於我而言是對歷史的尊重。兩者無所謂誰高誰低,讀它們也不是為了跟人辯個高下。易中天的攻心聯改得好:(原句為武侯祠趙藩所書)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書非好辯;
不審勢,既褒貶皆誤,後來治學要深思。

————————————————————
加一點點私人極為喜歡的老三國片段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494899


提到這個易中天老師開一個不好的頭

《品三國》第一集易老師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草船借箭諸葛亮沒幹過,借箭的是孫權。第二是空城計諸葛亮也沒幹過,玩過類似手段的是曹操。

我當時就有了一個模糊的疑問,如果歷史上是其他人做過羅貫中創作移花接木的話,那他對三國史的了解應該是到了信手拈來的地步,後來讀了《三國志》紀傳體時間線很難理清,讀起來頗為費力,再後來讀《資治通鑒》的三國部分,又覺得時間線推進上和《三國演義》很不一樣,而且《演義》常常有些《世說新語》的段子夾雜其間,如果是單人創作的話,羅貫中的三國方面文獻儲備和運用至少現在的教授級別,吊打知乎大V,而且小說寫的引人入勝,欲罷不能還非常耐看(本人十歲生日父親給了一套四大名著,三國一直反覆看到高中畢業),又吊打一票網文大V,這部作品流傳至今影響力之大,構架之雄闊已經達到秒天秒地的境界,按理說不應該被黑,直到易老師的《品三國》出現。

我也很喜歡聽《品三國》,易老師也是百家講壇最優秀的主講人了,雖然他一直沒有承認但是他提到《三國演義》和諸葛亮時總有一種「盛名之下,難副其實」的微妙態度,《三國演義》為了尊劉的主題,擴大了曹操的奸和劉備的仁。又為了文人和百姓的嚮往,擴大了諸葛的智和關羽的義,羅貫中做的是誇大,把其他人的功績記在了主角的身上,把曹操戰敗的狼狽成段渲染,但是他並沒有在書中改變歷史進程,改變歷史人物的基本形象。作為文學作品,我覺得《三國演義》已經做到了極致,君不見如今人人歷史學家,三國題材泛濫,又有哪一部能到《三國演義》的膝蓋?

《三國演義》已經在歷史和文學之間做到了完美,歷史愛好者說它錯誤太多不嚴謹,文學愛好者又有聲音說它文字平實人物臉譜,不配進四大名著。易老師對演義那一絲不滿完全是因為他是徹頭徹尾的曹粉啊!而那些張口就黑的人僅僅就是讀書太少卻自以為掌握了知識的鑰匙


我一直有一種想法。就是如果沒有三國演義這本書,三國可能也是一段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歷史。比如春秋戰國,隋唐兩宋,都出現過無數名人猛士,一點也不亞於三國,為什麼只有三國成為現象級素材(當然也有寫這些時期的小說文學,但無論是普及度還是關注度都遠遠不如三國),除了他本身的魅力外,我覺得大多數原因,或者大多數人關注並且喜歡三國就是因為三國演義,不是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嗎,任何沒有接觸過三國相關的人直接去看三國志肯定黑人問號,這都神馬玩意,有什麼意思?好嘛,現在大家都入門了,懂了一些所謂的歷史真相,明白了雖然作者也不是歷史文盲,但卻為了小說的精彩程度編撰了一部分內容,移花接木了一部分內容。就因為這些原因,去唾棄曾經帶領自己進門的神作,去鄙夷那些才開始入門的人,那未免也有些太沒良心了吧。


因為在某些人的眼中:

三國志的B格要比三國演義高,拿三國志去貶低三國演義的的,大多數是多讀看了一些貼吧和知乎的三國歷史論壇,拾人牙慧般看了看別人的二手資料,就覺得自己很懂歷史,然後優越感爆棚的人。和進了一次城然後回到農村嫌棄自己老爹各種土,還有出了一次國然後覺得國內各種low,比不上國外高大上的人本質上相同。

其實看不起演義的人,別說有沒有完整的讀過三國志,很有可能連演義都沒有好好看過,我想一個真正認真讀過三國演義的人,真正理解三國演義的文學內涵的人,真正感受到四大名著的魅力的人,真正的能從三國演義中讀出人生的悲歡離合的感覺的人,是絕對不會說出自己看不起演義的話的。。

其實看不起演義,鼓吹三國志的歷史愛好者,你們真的看過三國志嗎?比如舉個網上黑三國演義的段子;「諸葛亮是三國演義吹出來的,其實在正史里就是個看家的。」 「諸葛亮只是個政治家,諸葛亮軍事不行。」「趙雲不是什麼五虎上將,在正史里就是個劉備的保鏢」「關羽在正史里就是個辣雞,還不如張遼。」「劉禪是聰明人,是明君,都TM怪諸葛亮貪權」「諸葛亮窮兵黷武,百姓民不聊生」

真正看過三國志的看到這種夸夸其談的口耳之學,是一笑而過不屑於反駁的。

想pretend to be B,請好好做足功課再來,看個別人的二手資料然後到處瞎科普的這種行為真的low到爆,連拾人牙慧都算不上。。。看不懂三國志不要緊,麻煩你先認真把演義看一遍,讀完之後配上圖上的歌好好品味,我覺得你大概也不會講出看不起演義這種話了。


謝邀。
柏楊評價日本暢銷書、山岡庄八的《德川家康》時說:「中國有兩部書可以和《德川家康》相比,一是《資治通鑒》,一是《三國演義》。」注意,是《三國演義》而不是《三國志》。
且不論其評價是否公允,至少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在中國民間,幾百年來《三國演義》的普及程度和影響力遠大於《三國志》。正如清人魏裔介所言:「世人鮮有讀三國史者,惟於羅貫中演義得其梗概耳。」
相對正史,演義更通俗易懂,價值判斷更鮮明。其中的故事情節(草船借箭、空城計等)、人物形象(諸葛的神算、曹操的奸詐等)雖與真實歷史有所出入,但其傳頌的精神(忠貞、仁德、義氣、勇烈...)早已深深融入漢民族的文化血液中,成為我們民族魂魄的一部分。
從這個角度講,演義中的虛構,在歷史的進化中也已變成了真實。
可惜總有一些人,讀了《三國志》便自認為高人一等,懂得了「真正的歷史」。實際上,這些人連《三國演義》也沒讀懂。


拿我自身經歷說吧。對三國演義的態度很符合王國維所說的三境界:
第一階段。萌新的時候看完三國演義:真他娘好看啊!二爺霸氣啊,諸葛亮太可惜了,趙雲好帥啊。
第二階段。對三國產生興趣,開始研究三國志:神馬?華雄不是關羽殺的!諸葛亮也沒那麼神啊,什麼空城計,借東風,氣死周瑜,全是假的啊!趙雲也一般啊,就是個保鏢。三國演義好假啊,垃圾,幸好我看了三國志,我要幫其他人糾正,讓他們知道真正的三國歷史!
第三階段。三國歷史了解了很多:羅貫中真是個人才啊!把人物形象矛盾衝突刻畫的栩栩如生,既有藝術加工還基本符合歷史事實,這得對三國歷史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呀。以前太膚淺,還以為老羅不懂歷史,慚愧慚愧。
以上就是我的故事,對三國的了解由淺到深,角度會不同,結論自然不同


不黑三國演義怎麼體現自己逼格高?
賣逼格的知乎上,這種現象尤其嚴重。


地圖炮:因為他們只知道三國演義啊!

讓我們捋一捋歷史的時間線:

先秦歷史有

漢代歷史有

三國不說了。

兩晉有

隋唐有

宋代有

其實僅僅是蔡東藩一人,就寫作了《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涵蓋各朝,這裡只選了他的《前/後漢演義》。

以上的大多數書,別說讀了,估計那些動輒黑三國演義的人聽都沒聽過。

評三國歷史都要黑演義,正說明了演義作為小說的成功。


僅代表個人

當我說「請你回去讀讀三國志再來聊歷史」的時候,我針對的不是三國演義也不是任意一本三國故事集,我只是針對你本人而已。

在已經明確表示話題【歷史】的情況下,用小說來胡攪蠻纏,根本就不是歷史觀、世界觀差異,我覺得你就單純是KY而已。

無論三國演義有幾分真幾分假,作者文學功底如何,歷史地位如何,演義就是演義,小說就是小說。如果連這個界限都分不清楚,後面就沒必要聊下去了。


謝邀

所謂辯論就是攻擊對方的不足。

網路上的爭鬥大多不太友好,而無論何種地方,都存在小白、知者之間的區別,

所謂三國歷史自然是以三國志為主,而有人以三國演義來論三國史,自然是進錯了戲場。

和三國演義戲迷爭論三國史,好似與人爭論魯迅是姓魯還是姓周,這也是個段子。

「把小說當歷史?還是回去看看三國志再來吧」這句話其實也並沒有錯,只是被攻擊者聽起來不太舒服罷了,人有自知之明方才會進行學習,而以自身的淺薄的理解往往也只會攪亂場子,帶歪節奏。

如對諸葛亮的評價,金史中有個叫王守信的小人物,他說諸葛亮不知兵,此人並無多少才能,不過是村夫大言,好比某農民評價國家領導人或官員無能一般,並無多少實際根據,只不過出於某種心態,動機目的而言。

網路上也是如此,雖然知者各有立場,但也會根據邏輯與史實進行推斷,而並非人云亦云,道聽途說,以言居奇。

雖然歷史對於多數人而言不過是打發時間的一種話題,如易中天品三國時,三國熱,或者三國因為某部影視劇成為一種新的網路話題。

對於這些個人也並無反感,但若以史實而論,卻並非如此簡單,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問題也只是社會各種論調的縮影,即知其大概與知其理之間的割裂,主線雖然大體相同,但細節卻是大大不同,而史實更注重這些細節。

普通人只會評價歌手唱得好不好聽,專業的人才會評價在某個細節有沒有唱走調,兩者之間看待問題的角度本就不同。

庸人不懂,而好大言,知者雖懂,以利發言,愚者莫辨,智者緘言。

網路雖然發言成本不高,但以社會道德而論,也要對自己的發言負有一定責任。

所謂的「黑」「粉」其實我也不太明白,因為自己也不太願意和無邏輯者有太多接觸,但千八百年的人都死了這麼多年,其實後人如何評價對他們也造成不了任何實質影響,我們所要堅持的不過是一種認真、尊重、事實的態度,歷史人物的評價在歷朝歷代也是因為其時代政治風氣與價值觀念進行不同轉化。

若知者還以讀書人與知識份子的身份自居,那麼立功、立德、立言可逐其末,言雖不達於天下,但也要立其正確價值之觀念,正確邏輯之論斷。

歷史的價值並非了解那麼簡單,如劉備一生,在當代極有影射之意,階級固化等社會問題已然如此,若劉備是庸才,十四億人又有多少蠢輩?笑劉備者可想過自身?

五十步笑百步已然可恥,怯者而譏勇者,更是莫名其妙。

————————————————————————

以下與本題無關

黑諸葛,反劉備,無非在一定程度上反對當前社會道德、價值觀念,或者是聯繫當前社會現實而進行的一種反諷與推倒。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種價值觀在當前社會或許潛意識下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同。

但社會環境的問題,不能去拿古人發泄,我們還是必須要對正確的事物有所堅持,雖然堅持未必會得到預期的結果罷了。

數百年前的人講王權,現在的人講民主,但今人沒必要去說擁護王權的人就是愚蠢,這本就是不同時空的思維格局問題。

以自身淺溥的理解,以當代人的思維去評價古人,是不公平的。

——————————————————————————————————

以下為觀樓之感

看到了大家對於此問的回答,我不禁想問,是否很多朋友理解錯了題意?

「把小說當歷史?還是回去看看三國志再來吧」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真正兼讀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並把兩者進行認真比較的人有多少?我估計大概百不足一?

這才是題主的問題,他的疑惑是,

為什麼現在大家評三國歷史都要黑一下三國演義?

被大家解讀成了:為什麼讀三國志的人「瞧不起」看三國演義的人?

首先我要報告,在下沒有這種心態,因為這兩本書不是一個類型的。

題主自己都說了,他認為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可以比較起來看,把志與演義比較是另外的一種思考模式。

而更現實的問題是,很多人在談三國志問題時,如果突然有人以三國演義的劇情來歪樓,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招致別人的不滿,因為別人可沒想過來探討《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比較問題。

那麼再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是否存在讀三國志從而「瞧不起」把三國演義當歷史的人?

我想這是存在的。

但【把小說當歷史?還是回去看看三國志再來吧】,這句話也並不是什麼黑《三國演義》,只是告訴你進錯戲場了;而且攻擊的是人,說你要好好學習,並非是說三國演義不值一提。

至於

我一篇文章提到人物有周胤、鄧方、輔匡、蔣壹、趙融、劉阿、習珍、鮮于丹、吳碩、張梁等人,被歷史帝鑒定我只看過三國演義

這些所謂的【歷史帝】也只是人,和書無關。

看到很多人義憤填膺的態度,在下著實有疑惑了。

至於某些看過三國志,所以對三國演義心存不屑,這種人還沒遇到過,畢竟不混貼吧,知乎雖然也碰到此類問題,比如這段時間的一個話題

劉備得知關羽被殺,聲淚俱下暈倒在地,為何聞聽張飛死訊,只說了四個字?

這明顯就是演義和志搞混而出現的一個問題

遇到這種問題時怎麼辦?是談演義,還是談三國志?

小說是小說,史書是史書,本就不是一個類型的事物,所以何必去黑?自己別進錯場子就行了。

最後一言:如果進的場子,發現還需要科普演義情節和三國志記載的區別,其實也就沒有討論的必要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至少前些年論壇還算有點人氣的時候,極少出現演義和志混淆的情況,三國演義也可以玩玩武評嘛,只要你感興趣。


特別同意這番話。

不過么,這是用來評價別人的,不是用來給自己找借口的。誰都是從一樓開始爬的,但不能待在一樓不走了。


如果別人在歷史類貼吧或者論壇討論歷史的時候,有人突然插嘴說演義,然後被人諷刺【「把小說當歷史?還是回去看看三國志再來吧」】這叫活該。

如果是別人在演義類貼吧或者論壇討論演義,有人突然插嘴說【「把小說當歷史?還是回去看看三國志再來吧」】,這叫腦子秀逗了。

就好比你在知乎問一個歷史問題,標籤三國志,結果有個人拿演義來回答,這人要不是沒審題,要不然就是腦子秀逗了。

所以說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說,不同的場合說,意義完全不同。

言歸正傳,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需要比較嗎?一個是小說,一個是史書,要明白這倆完全不是一類型的東西。

其中最重要的區別,就是三國志有史學價值,而三國演義沒有。因為沒有那個史學家會以演義作為論據研究歷史。所以說「別把演義當歷史」這句話確實沒錯,三國演義即使主線符合史實,但他依然是文學名著,而不是史學名著。因此聊歷史的時候,不談演義。說演義的時候,也不必言歷史。

最後劉備雖然是人傑,但能力依然不如曹操。曹操一開始起兵也不過五千,後來還寄人籬下一段時間,後來被鮑信邀請前往兗州對抗黃巾軍,這時候曹操才談得上諸侯,之前連屬於自己的穩定根據地都沒有。

劉備同樣也被邀請到了徐州,結果呢?同樣是被人邀請後成為州牧,同樣是被呂布偷襲,曹操堅持下來了,劉備沒挺住。

所以劉備真正起步再往後算,最多算到劉備入主徐州,怎麼也算不到避居新野。

【太祖問潛曰:「卿前與劉備俱在荊州,卿以備才略何如?」潛曰:「使居中國(指中原),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若乘間守險,足以為一方主。」】

【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陳壽裴潛說的都挺中肯了


有評論說兗州之亂時,袁紹派五千人支援曹操,想以此貶低曹操。那我就多說幾句好了。

1、曹操雖然在前期(當上兗州牧之前)給袁紹當過小弟,但成為兗州牧後就可以算是一個諸侯了,擺脫了寄人籬下的狀態,可以說是和袁紹同盟。如果還是袁紹小弟,那袁紹之後勸降曹操豈不是多此一舉?讓曹操遷移家屬,曹操也沒同意,這可以看出此時的曹操已經有了獨立性,和袁紹的關係用同盟形容更為恰當。兩人成為州牧後,雖然實力有差距,但都是諸侯。

2、袁紹派五千人支援曹操的前提,是曹操之前協助過袁紹對抗袁術集團,所以這五千人並非從天上掉下來的,而且曹操自己爭取的。袁紹集團就曹操劉表兩人,而袁術有陶謙公孫瓚黑山賊孫堅,從勢力上來說初期的袁紹集團是不如袁術集團的。同時劉表自守有餘,進攻不足,讓他保荊州沒問題,但讓他來中原參戰幾乎沒什麼希望可言。換句話說袁紹需要一個盟友在中原地區站出來,要不然中原就會落入袁術集團之手,袁紹則會被陷入包圍的境地。而曹操的出現,正好幫袁紹解決了這個難題,雖說後來曹操成為兗州牧是在袁紹意料之外的事情,不過成為曹操的諸侯依舊站在袁紹這一邊,對袁紹來說也是好事一樁。這樣袁術在中原的擴張就會被遏制,事實上曹操也確實不負所望(袁紹的)擊敗了袁術和陶謙。因為曹操的存在,讓袁紹避免了腹背受敵的境遇,那麼曹操被呂布偷襲,袁紹派兵支援便是理所當然之事,來而不往非禮也。

並且相比曹操這個確實的盟友,呂布就是一個不穩定因素。而且袁紹和呂布之前還有私怨,別忘了袁紹當初可是想殺死呂布,只是計劃失敗讓呂布給跑了。一邊是有私交的曹操,一邊是有私怨的呂布,袁紹又不是傻子,不幫曹操幫誰?

袁紹因為張邈和呂布交好,直接和張邈翻臉了,天知道呂布和袁紹仇有多深。【呂布之舍袁紹從張楊也,過邈臨別,把手共誓。紹聞之,大恨。】

而且張邈叛亂後,明顯也是倒向了袁術集團,那樣兗州之亂就不僅僅是曹操和呂布之間的事情了,而且袁紹集團和袁術集團的問題。

【邈詣袁術請救未至,自為其兵所殺。】

因此袁紹派兵支援曹操,既合乎利益,又合乎情理,有些曹黑說的跟曹操欠袁紹五百萬一樣,我實在是難以理解。

3、和呂布作戰,曹操軍依舊是主力,袁紹的支援只是起到協助作用。即使不算袁紹那五千援軍,曹操也有一萬餘人,故而說無袁紹援助,曹操必敗顯然不合理。


因為總有智障在你討論歷史的時候拿三國演義說事。
當然了,如果本身就是在討論演義情節,一個人跳出來說歷史,這人也是個智障,搞得彷彿這世上就他讀過三國志一般。


我一直認為我的三國啟蒙源於小時候爺爺給我講的睡前故事,就是華佗醫曹操那一段。那時候年齡小,加上爺爺還經常給我講壞人被老鷹叼走的情節,導致我直到快小學畢業,都以為那一段是爺爺的杜撰。後來升到初中,讀的書多了起來,首次接觸三國演義,就迷得一發不可收拾。高中一個國慶長假沒回去,就窩在宿舍看三國,經常看到淚盈滿眶,尤其是關二爺敗走麥城那一章。

高中學習也比較緊張,三國的各種版本看了好幾遍,但真正接觸正史還是在大學,再次把演義複習了好幾遍,然後先看白話文版的二十四史、三國志、資治通鑒,了解的差不多再看文言版。後來又看各種不同作者寫的周瑜傳、曹操傳、關羽傳、司馬懿傳等,易中天評三國的文字版也看了一遍。直到現在,在圖書館看到有關三國時期的書還是會毫不猶豫的借來看。

之所以羅列出這些過往,並不是為了顯示我多麼精通三國史,只想說直到現在,我仍舊愛三國演義,是它第一次引我領略那個英雄無數、各領風騷的年代。

或許某一天的夜晚,我也會在床頭為孩子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羅貫中是我國最偉大的同人小說之父


三國演義的出現是必然的,三國志和三國演義衝突也是必然的。

三國時代是儒學壟斷政治界以後第一次儒家主導參與的、較長時期的亂世,必然會被拿來作法。

熟悉三國歷史的人大多都知道,漢末大亂的時候,出現了兩個「四世三公」的官僚家族,一個是袁紹袁術兄弟代表的袁氏家族,一個是楊彪楊修父子代表的楊氏家族。袁氏家族號稱門生故吏遍天下,在漢末同時出現了袁紹袁術兩大軍閥,而且均是當時一等一的強者。相比之下楊氏家族就沒那麼起眼,始終呆在中央朝廷。那麼袁楊兩家為什麼可以成為四世三公的頂級官僚世家的呢?僅僅是因為他們掌握著意識形態的話語權。

東漢的官方意識形態是儒家學說,東漢前期還召開官方學術會議,訂立了《白虎通義》作為統一認識。這個傳統是漢光武帝創立的。可以說,漢光武帝創立了一些極端錯誤的政治傳統。比如漢光武帝認為郡國兵會導致野心家叛亂,於是裁撤了西漢建立的兼有預備役和現役作用的國防動員制度,比如裁撤了地方上負責軍事的都尉。在看朝鮮半島歷史的時候,一些邊疆地區就是由於東漢裁撤了地方軍事首腦而丟失的。都尉的裁撤實際上影響了地方政府文武分權的設計。漢光武帝以儒學治國,自己親自去講儒。這個傳統可以說和漢元帝的政治傳統是一脈相承的。漢明帝繼承這個傳統,同時嚴肅司法,開創了一代治世,但是東漢前期的帝王壽命普遍都不太長。開國皇帝劉秀62歲,漢明帝劉庄48歲,漢章帝劉炟31歲(在位13年),漢和帝劉肇27歲(在位17年),然後漢和帝的皇后鄧綏又執政了16年。此後就是一次亂局,漢順帝上位。然後漢順帝將外戚梁氏家族扶上台,梁氏家族執政期間,又是一段混亂時期,接連換了幾個小皇帝,直到漢桓帝上位才穩定下來。公元159年,漢桓帝幹掉梁氏家族,沒幾年,公元166年,漢桓帝下令黨錮,禁止一些士人從政,第二年他就死了。漢桓帝一死,掌權大臣就要為黨錮翻案,漢章帝的玄孫、繼承漢桓帝位置的漢靈帝立即發動政變,解決了他們。

「以教立軍,權在教首」。早夭的帝王不足以掌握話語權,臨朝聽政的皇后同樣受到限制,輔政的外戚也不行。他們都會遭到意識形態領域的圍剿。比如著名的漢代名士杜根,就強烈反對鄧後執政,理由卻僅僅是女主。至於外戚就更不用說了,西漢初年就以呂后的例子作為外戚亂政的榜樣。事實上也的確有這樣的風險,楊堅自己就干過一回。「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東漢皇帝自己沒有辦法抓住意識形態,意識形態的主導權就落到了儒家門閥手裡。比如漢明帝時代,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開頭人袁安就開始崛起,漢章帝末年就已經成為三公。他的兒子袁敞在鄧後執政期間也成為三公。他的孫子袁湯在漢桓帝即位時升為三公,他的曾孫袁隗、袁逢均成為三公,袁逢就是袁紹和袁術的父親。袁楊兩家,是擁有「家學」的家族。袁氏是《孟氏易》,楊氏是《歐陽尚書》。他們壟斷了政治話語權。我印象中記得漢代曾經有人研究儒家經典,寫出了長達百萬字的儒學文章。百萬字的文言文……

這些門閥世家的勢力如此龐大,以至於皇帝都失去了話語權,雙方矛盾就逐漸激烈。漢桓帝和漢靈帝對學閥們進行了嚴厲打擊,搞了兩次「黨錮之禍」,嚴令禁止一大批「士人」當官。漢靈帝在第二次黨錮時,還在鴻都門設置學府(公元178年),創立了鴻都門學,培養了一批獨立於儒術的人才,並將他們投放到各地出任封疆大吏。值得注意的是,漢靈帝的黨錮一直持續到公元184年,而黃巾大起義也是這一年爆發的。就是在這一年,漢靈帝被迫取消了黨錮(此前提議取消的人被處決了,這一次提議的人則迅速拿到了軍權),並將軍隊交給了反對黨錮派(或者說被黨錮派),然後黃巾大起義在極短時間內就被鎮壓了下去。然後漢靈帝準備收回權力,取消各地募兵的權力,然後黃巾大起義就忽然又掀起了新的高潮,直接引發了漢末軍閥混戰。皇帝一妥協起義就鎮壓下去了,皇帝一反撲起義就高潮了,個中玄妙,不言自明。在漢末動亂的時候,大約是董卓那個時候,袁氏家族的老傢伙們被一股腦端掉了,只有袁紹和袁術兩個後輩在外面折騰。現在看董卓失敗也是必然的。我就不給董卓洗地了。

楊氏家族也沒好到哪去。四世三公的歷史網上都有,我就不多說了。楊彪作為名義上的軍事首腦,和曹操存在著或明或暗的權力矛盾,最後的結果是他的兒子楊修被曹操剁了。一般人談楊修之死,都會說楊修死在了耍小聰明上,其實哪有這麼淺薄。智子疑鄰的故事還是要讀一讀的。自己人,耍小聰明那叫聰明靈秀,敵人,耍小聰明那叫噁心透頂。特別是楊修被殺的時間點,公元219年,次年曹操就死了。很顯然,曹操此舉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擊楊修所在政治勢力,為政治交接做準備。

三國末年的很多事情,在意識形態領域,可以說都是圍繞著儒家所掌握的政治話語權展開的。

三國演義最終火爆也是宋以後儒家主導下的社會選擇的結果。首先,在較早的年代裡,只有東漢時代是以儒家學閥壟斷為代表的時代,很多事件都是儒家主導參與的,其他亂世就始終沒有辦法寫成這樣。比如隨後的兩晉十六國南北朝,乃至隋唐,就都不好這樣說。兩晉時代由於汲冢古書和道教思想興起,儒學已經受到衝擊,後來的參與者也有很多都不是深受儒家影響的人,特別是各種外來部落。五代時期又是異族和武將的時代,而且很容易寫到宋朝歷史。寫到宋朝歷史就容易出問題。怎麼說呢?因為三國故事很多是與宋代的社會選擇有關的。宋代儒學重新興起。宋人出於自己的認識問題,為了迎合他們自己的意識形態,就悍然認定魏武帝陵墓不是正常的帝王陵而是七十二疑冢。這個時候再選擇故事背景,最符合他們口味的就是三國,而三國故事就在這個時候進一步儒學化。最終到了元明時代成書的三國演義,本身就是一個經過宋代儒學選擇加工過的、歷史上儒學獨大時代的故事。三國被選中本質上是一個意識形態現象。作為一個社會共同創作底本的小說文本,三國演義的誕生是有必然性的。

三國志卻和三國演義有所不同。三國志的誕生年代是道教思想衝擊儒家正統地位以後的南北朝,意識形態上即便不是截然對立也是存在明顯差異的。雖然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看的是同一個事,但是態度明顯不同。

所以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必然會有衝突。

如果不談三國志,只談三國演義,大家只關注其中優秀的部分,那麼矛盾會很少。但是如果牽扯進三國志,本身嚴肅歷史和民間故事就有很多矛盾,再加上一點意識形態的矛盾,問題只會更加複雜。何況,現代中國是從非儒的歷史中走過來的,一個「階級固化」就引起軒然大波,這個時候再推崇四世三公的儒學天下,肯定會遭到反彈。特別是宋儒在他們攪和得國家都快滅亡的時候還扯什麼「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搞一些扣帽子、政治正確的事情,不幹正事,拿這樣的態度強行壓制,將別人都貶低為「翻案」,肯定會有很大的衝突。


只是一些自己根本沒讀過三國志,只是看了兩個網文莫名優越的才會這樣吧。我最煩的就是說話這麼開頭的。小說是小說正史是正史,一些人討論小說你非得拿出正史,然後還說看完三國志在來說話?他是弱智吧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時代不同了,過去老百姓沒條件去了解史實,演義這麼說老百姓也就這麼信了,但真實情況是那個時代就是有很多傑出人物,不止蜀漢一國,現在是信息化的時代,老百姓很容易從互聯網上了解到事實的真相併形成自己的理解。其他兩國的英雄人物不比蜀漢少,而演義或多或少抹殺甚至貶低了吳魏兩國的英雄,從這個角度看,三國演義人民大眾的地位下降是信息化時代的大勢所趨。
最典型的例子,周瑜。這是一個幾乎沒有任何黑點的人物,無論忠誠,才能,品德,而且是一個青年才俊的形象,這樣的人很容易討人喜歡,特別是廣大的青年人,這些喜歡周瑜的人回過頭看演義是什麼感受?就算不去黑,恐怕也對演義不會有好感吧。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按現在的類別可以劃分到「同人小說」裡面,是作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將真正的歷史人物做了藝術加工。所以我覺得不能用「黑」這個字,因為不存在這個問題,小說而已。
反過來說,如果「黑」三國演義,那表示你把演義當成歷史了,後來讀了其他史料,覺得自己被羅貫中給坑了,所以才要「黑」。


推薦閱讀:

為什麼同為亂世,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歷史不像三國歷史那樣廣為人知,僅僅是因為一部《三國演義》嗎?
光榮公司《三國志》遊戲里的武將設定,是按照三國歷史設計的嗎?
《三國演義》裡面的哪個人物和真實歷史反差最大?
三國時期按正史記載,第一謀士是誰,第一猛將是誰?

TAG:三國 | 三國演義書籍 | 三國志書籍 | 三國演義電視劇 | 三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