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賞繪畫作品時,為什麼要去研究作品背後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而不是直接去問作者本人想要表達什麼?

我們在欣賞一些畫時,特別是抽象畫派的作品,總是會去評論圖畫內容是什麼,表達思想是什麼之類的。這些作品由畫家創作出來,畫的內涵畫家自己應該清楚明確。為什麼不直接採訪畫家本人明確呢?從社會資源角度來說這不是一種研究資源浪費的表現嗎?


談不上專業人士,但是美術行業十餘年的從業經驗來回答你的提問吧。

我相信,但凡學我們這個專業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曾經被人問過,這幅畫表達了什麼意思?你看明白了這幅畫嗎?等等之類的問題。

在早些年,我也會心裡默默的罵道:「他媽的,哪那麼多思想感情啊!」

但是近年來閱讀與學習了一些鑒賞藝術類作品的方式。談談我的心得體會吧。

一幅畫的創作過程,其實是創作者對於自身情感的一種宣洩,其中包含了他某個階段的生活體會。可以大到他對於人生情感的感悟,也可以小到他對鄰家夜夜麻將聲的一種抗議。

這些感情的因素,是可以通過創作者例如用色的冷暖,下筆的力道,筆觸的方式而感受到的。因此,在欣賞一幅畫作前,我們應該先去了解那段時間作者的生活經歷和遭遇。

只有懂得欣賞,並學會欣賞,你才可能看見一件好的藝術品。你欣賞的不應該是那浮於外表的表現形式,而是隱藏在背後作者與你心理上的某種契合。這一段說的比較虛,因為藝術品的鑒賞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三言兩語是說不完的。

至於問題中所提到的,為什麼要去研究作者背後想表達的含義。

對於這一點,我是這樣理解的。

前面提到的,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會代入自己的某些情緒。而這些情緒也許是他自己都不清楚的。

舉一個小故事例子:

前幾年,閑來無事,事業遭遇瓶頸,情緒低落,於是買來各種材料,把自己關在家裡修養身心畫畫。依靠自己若干年前出遊的一點點回憶,想找回當時無憂無慮的自己。某日,一位好友到家中做客,通過那幅畫的半成品後,就看出了我內心的壓抑。到現在,我還記得他說的那幾點。刻意的使用冷色調,希望找到平靜,但是畫幅中卻在描敘本該溫馨的時光;本該模糊處理的中景,卻刻意的清晰化人物的臉;作為一個較為注重細節的人,卻在某些筆觸的收尾顯得過於草率。

是的,在起筆的時候,我只是希望畫個畫而已。我沒有考慮到那麼多。但是我的行為卻折射出內心的細節。自那起,我才開始好好學習如何鑒賞畫作。

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研究作品內涵的同時,就是在研究創作者內心中那也許連本人都不清楚的潛意識。以此來研究某個特定社會現象的存在。

為便於查看,所有答案都在個人收藏夾內( ENO[觀點與成長]ENO[美學與穿搭]),希望幫到需要的人。


藝術產品的鑒賞,尤其是藝術品的內涵的創作包含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作者經歷的濃縮和提升,作者根據自己的表達目的篩選現實要素進入藝術品,注意,即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仍然具有複雜的含義,也就是說,作者選擇某一要素的目的語要素表達本身具有偏差。
第二個階段是欣賞者的解讀過程,欣賞者結合自己的經歷(包括親身經歷和閱讀經歷)對藝術品的抽象要素進行解讀,欣賞者對某一要素的解讀可能與該要素本身的涵義不一致,與作者選擇該要素的目的更是鮮有相同。
因此,藝術品更像是一個通道,作者通過藝術品表達自我,欣賞者藉以解讀自我,缺少任一環節都不能構成對藝術品的欣賞。即便我們有條件諮詢作者,仍不能代替欣賞者自身的解讀。


因為「作者已死」。
作品一旦進入社會,跟作者就沒關係了,誰都可以去解讀該作品,這時候就看誰影響力大了。作者只能蹲在角落裡聽各路大咖從不同角度解讀自己的作品,這是在今天唯一政治正確的做法。

還有一點是並不是所有的創作者都是為了表達什麼而進行創作的,藝術重在呈現,而不重在表達。把一些現象,觀念,思維,效果呈現出來,而不是表達出來。一般說自己通過作品表達了什麼什麼的都是創作完後自己瞎琢磨出來的。

拿題目中提到的抽象畫來舉例,康定斯基作為抽象主義的先驅他一直在尋找一種自己滿意的特殊的視覺呈現方式,他嘗試了很久,一直失敗。有一次因為一個偶然,他看到了一種特殊的畫面,看不出畫的到底是什麼的一幅畫,他找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一種視覺呈現方式。(實際上他看到的是倒著放在地上的自己的畫,第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畫的是什麼)
他認為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畫,徹底擺脫內容的束縛,只為自己存在的畫(之前的畫面或多或少都是為內容存在的)。從此他就開始畫起了別人看不懂內容的畫,然後慢慢的徹底拋棄了內容,只考慮構圖、色彩、形狀這些因素的最佳組合方式。
那麼這時候如果有人問老康他的作品到底表達了什麼,你覺得他能怎麼說?表達了純粹的畫?表達了色彩與形狀的組合?語意不通啊!
他呈現了一種新的視覺模式,但是沒表達什麼,因為表達了一種新的視覺模式是病句。

作為欣賞者,可以認為作者表達了什麼,但咱不能逼著作者造病句不是?


感謝@eno-one 認真對待題主的問題。看到知乎上越來越多開玩笑似的答案,我也很痛心。

高中的時候我也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現在慢慢的明確我的看法了。
我的答案其實和eno-one類似,
1,無法擺脫的社會屬性任何一個作品其實不是作者單獨的產出,本身是具有深刻的社會屬性的,除非他一直一個人生活,沒受到外界的干涉。
2,欣賞者水平差異。由於第一點的原因,每個人看這個作品的感受當然會不一樣,因為欣賞作品的人生活閱歷和認知水平差異是相當大的。就像一顆水晶,都是一顆水晶,不同的角度,你得到的樣子截然不同;
3,作者的潛意識。不論在感情中,事業中,只有在失去或者面臨抉擇的時候,人們才會意識到潛意識的存在。這種潛意識實際上經常融入到作者的作品中。一些藝術家常常在興奮的時候創作出一些他們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這種他意識不到的感受在起作用。
4,作者的顯意識。藝術家常常把自己內心融入到作品中,那些細膩的情感他們往往不會說出口,只是埋藏在作品中,所以直接問作者本人,是問不出什麼的。

高中時候我敬愛的王茂老師曾經告訴我:欣賞作品其實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我好多年後才理解到。
希望回答到了題主的問題,也歡迎留言交流!


不太同意 @負二 老師的「本人也不知道要表達什麼」這點。

我傾向於認為:畫家本人可能沒辦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闡釋並不是沒有門檻的事情。一個用畫筆表達情感的人,他的語言水平不一定追得上自己的畫功。


實名反對樓上所有,大家都沒搞清楚題主糾結的具體問題嘛,他只是在強調「從社會資源角度來說這不是一種研究資源浪費的表現嗎?」而不是想要了解藝術家究竟要表現什麼內涵。。。他認為藝術家創作出來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浪費嘛,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也是感到十分好笑。

反問題主:

在看電影時,為什麼要去揣摩電影背後想要表達的內容寫出千千萬條影評,而不是直接去採訪電影的導演或者製片本人想要表達什麼,或者讓每個演員分別去講述他們各自的角色?

在聽音樂的時候,為什麼要去體會歌曲傾訴的情感,而不是直接讓歌唱家來講述歌詞的含義?

在聽音樂會的時候,為什麼要去感受樂器合奏傳遞出來的情感,而不是讓每位演奏家來念樂譜?

在看小說的時候,為什麼要去理解每一章文字的內容,而不是去採訪作家讓他本人直接告訴我們故事到底講了什麼?


這些作品由藝術家創作出來,表達的內涵藝術家自己應該清楚明確。為什麼不直接採訪他們本人明確呢?從社會資源角度來說這不是一種研究資源浪費的表現嗎?


從藝術鑒賞的角度來說,你根本不懂藝術的價值。


沒人評說的作品,就沒有輿論價值,沒有輿論價值,就很難被現世的人利用(無論有意無意)。既然很難被利用了,作品就可能不會為人們所知,更不會被普通人去揣測背後的意思。

藝術家自己並不一定能表述出自己要表達什麼,也存在藝術家過度闡釋的可能,無論哪一種都不可能在藝術家那裡得到可信穩定的答案,尤其是對藝術作品的解釋。

藝術家自己不想解釋自己的作品,保持藝術作品的最大外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事實上,現實中出現揣測藝術家作品意圖的文章或方式已經很少了。語言上的近似並不代表主語是藝術家本人。作者不會代替藝術家說出藝術家想表達出×××,只會站在作者自己的角度去評價藝術作品。可能會說,「藝術家可能想表達出×××」,「我們從藝術家身上看到×××」或「我認為×××」。


「我從未完成我的作品,因為我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必須有穿著服裝的人來完成。」 ——三宅一生


  1. 本人也不知道要表達什麼;
  2. 本人死了。

其實這不光是繪畫,看待任何事務都是這樣。也就是說應用以任何事物是有生命的眼光去看待它,否則這個東西就沒有什麼價值。

比如一個建築,以前我也困惑,有什麼好欣賞的啊,有什麼好保護的啊,不就一個房子嗎。但是當你去了解它背後的故事,它經歷的風霜,和它發生交集的各種人和事,你就發現它是有生命的,它是有思想的,它不在是那麼空洞,不再是那麼冰冷,不在是簡單的物質堆積。它就跟高級智能生命體一樣有了豐富的內涵。

那麼同樣欣賞繪畫也是,單從技藝來說,很多不朽之作後人都能達到甚至超越,但是那背後的故事是沒辦法重現的,那種在某種心情狀態下揮灑出來的筆觸是很難模仿的,它的裡面每一根線條,每一抹色彩都有了生命,訴說著作家的悲歡離合,百態人生。

我們欣賞一個事物,不僅僅是欣賞它物質本身,更多的是體味背後的人生百態。

就象我剛剛點上的這根煙,你看到我是在燒煙,哥抽的其實是..........!


謝!沒有必然聯繫,作品和藝術家還有產生的效果是三回事兒。


直接問作者,作者還傻傻的來回答,那就不是藝術欣賞的過程了,那是客服


欣賞藝術作品,就好像攀登一座高山,你一路爬上去,看到的不僅僅是山頂的風景,還有這一路的風景。等你下次要爬另一座山峰的時候,也會更加的嫻熟,從容,自在

即使你能問到原作者,因為他早就在山頂呆了很久,自然容易默認你也在山頂上,他要傳達的意思到了山腳下的你這裡,信息量恐怕也損失大半了


正確的說法是:很多探索性的繪畫本來就是在表達語言難於表達的深度、角度境界等等,能用語言表達就直接用語言表達了,不能用語言詳述的就選擇繪畫,這就是好的繪畫的功用。如果一幅畫能用幾個形容詞就描繪出來,那一定是大路貨。

這就好比佛祖和那個誰拈花微笑的故事。表達不一定藉助語言文字。人的精神世界是有很深很廣的維度的,語言文字無法完全到達,而精神世界的表現也有很多方式。


簡單地說,好的作品應該具有能夠被多重解讀的可能性。


【印象派】
起初是一個被嘲笑的說法。「這都是畫了個什麼鳥啊, 真可笑,畫了個印象,也算是畫畫嗎?」
印象派由此得名。


如果有些畫家死了。。。


門外漢的回答:
我覺得藝術的魅力往往就在於能夠給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感受,感受這個東西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我自己欣賞繪畫作品的時候並不會去刻意窺探作者想要表達什麼,而是去感受作品本身能給我帶來什麼。畢竟,打動我們的歸根結底是藝術作品給我們帶來的共情而不是創作者的講述或經歷。甚至,更壞的情況,作者的表述也許會影響你本身的第一觀感。所以題主不用太糾結:)
如果題主是專業人士,有專業鑒賞的剛性需求,我的話可能不太適用。

說個自己的經歷:
有一次在798蹓彎兒,走進了一個畫廊,看見了一幅畫,畫得是一個小女孩指著對面一個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女孩,看到的那一瞬間心裡就在大喊「作者,我懂你!我也是這樣的!」那種感覺我一直深深的記得,也從那之後,讓我這個美術門外漢對於欣賞美術作品有了更多的興趣。可惜,後來再也沒有見到過那幅畫了。


借用我大學老師的一句話來回答:當作品問世之後,就不再是作者的了。so~我們也沒有問他的必要了...


這有時候更像小時候......語文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什麼差不多.
作者想的還沒你多


推薦閱讀:

打印作品在摄影当中究竟有多大意义?
什麼是故障藝術 (Glitch Art)?
提香的《田園合奏》和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為什麼後者更加飽受非議?
莫奈的畫為什麼總賣那麼貴?
有哪些反差很大令人驚異的音樂作品?

TAG:藝術 | 心理 | 繪畫 | 審美 | 美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