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班級活動」非參加不可嗎?

那天我們小班和導員都說,讓我們積极參加班級活動,不要不去,還說因為這個讓本地學生不要回家,還說不去就是自私,破壞班級團結。但是我覺得挺不合理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的,為什麼一定要去?


我剛當上班主任,昨天下午剛和班幹部見了面,不知不覺就談了兩個多小時。組織委員和文藝委員都提到了組織活動的苦衷。說是「大家都不來,長此以往,這個集體的凝聚力就沒了」。

面對這個問題,我首先反問「你們為什麼競選班幹部?」,答曰「為了鍛煉自己,提高能力」。既然是為了鍛煉,為了能力,那麼你需要「做事情」,你策劃的活動有吸引力嗎?預算是不是太高了?能給參與者什麼樣的收穫?如果連這些基本的問題你都沒考慮過,你憑什麼讓人家喜歡你的活動?口口聲聲說是要鍛煉提高能力,可是連這麼基本的事情都不去做,你怎麼可能獲得能力?

活動組織者沒有花心思去組織,導致活動的失敗,這只是問題之一。還有一個我認為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什麼是集體?」

一群人聚在一起,這就是集體嗎?你們一入學就被分進了這個班,就加入了所謂「班集體」,是這樣嗎?我覺得不是。一個土匪綁架了幾十個人質,他們也算是一個集體嗎?也要有「凝聚力」嗎?所以說,違背他人的自由意願,強迫人家加入的,那不叫「集體」,那叫「綁架」!很不幸,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習慣了綁架與被綁架的國家。

「班級」不是集體,「宿舍」也不是集體,那什麼是集體?為了共同的利益而自願走到一起的,這才是集體,這樣的組織才應該有凝聚力。比如,幾個愛好籃球的同學,為了提高球技,鍛煉身體而自願組成的球隊,這才是集體。一旦他們發現他們中的某個隊員太獨,從來不傳球,令人掃興,達不到鍛煉球技的目的,那麼他可以選擇離開這個集體,而去尋找或組織新的集體。

大學應該是一個尊重和培養「自由意志」的地方,而不該是壓制個性,強推所謂「集體主義」的地方。

既然班級和宿舍都不算是集體,那麼這麼多人聚到一塊兒,不管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聚到一塊兒了,總要有個說法吧。把它叫做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我們的班級實際上是一個小社會,小社區。我們的日常生活社區里,大家也不必要非彼此認識,非要一起活動吧。大家各有各的事情,各有各的圈子。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但是,社會、社區也是應該有點凝聚力的。而這凝聚力從哪裡來?一個小區如果治安混亂,設施不全,環境髒亂的話,你肯定天天想著找地方搬家,離開這個鬼地方。班級、宿舍也是一樣,要有一個乾淨、安靜、和諧、有利於學習和生活的環境,大家才會願意呆在這裡。那麼,這樣的好環境從哪裡來?社區、社會環境應該是由政府來管理維護的。班級、宿舍的環境要靠班幹部來管理維護。兩者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貌似只有我?)只見政府拿錢,不見政府做事;而班幹部不拿錢,卻要義務做事。班幹部得到的主要是一個鍛煉能力的機會。

社區環境的建設與維護當然還需要居民的配合,班級建設當然也是一個道理。但前提一定是班幹部在認真做事才行。

如果想讓班級、宿舍成為集體的話,那麼就要找到大家的共同利益基礎。做為班幹部,他就該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去組織有吸引力而且健康的活動。在他「絞盡腦汁,挖空心思」的過程中,他的能力才會得到鍛煉。這很像長跑,不是嗎?只有你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地跑起來,你的心肺和體能才會提高啊。

這樣對班幹部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的確挺高,也許你做不到。要做成一件事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態度,二是能力。你競選班幹部的目的就是要鍛煉能力,所以一開始誰也不會奢求你能做得很好。但你是否儘力了,做事是否出於公心,是否有意維護公平正義,這個是態度問題。只要你儘力去做,大家是看得見的。

尊重自由意願,尊重他人的時間,這恐怕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吧。而且尊重是相互的,不尊重也是相互的。如果你能真正地花心思去組織讓大家感覺有益的活動,人家自然也會尊重你的付出。如果你只是敷衍上面派下來的任務,而要強迫別人參加,你分明就是在謀殺人家的時間嘛。你憑什麼要得到尊重呢?

最後一個問題,如果班級是一個集體的話,那麼集體的核心是什麼?我猜,聽到這個問題時,很多班幹部會扭捏地在心裡說「我是領導,自然要圍繞著我工作了」。習慣了綁架與被綁架的班幹部們心裡大都是這麼想的吧。這深入骨髓的奴才文化,在近百年前就被辜鴻銘嘲笑過。他對北大的學生們說「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心裡沒了辮子,沒了皇上的人才會意識到,團隊的核心不是團隊的領導,而是團隊要達成的目標。任何團隊成員的行為如果有違目標,他就應該受到質疑、批評,甚至撤換。這就是奴才與公民在思想上的不同吧。

任何以領導為核心的集體都是虛假的集體,是綁架式的集體。只有以目標為核心的集體才可能是真正的集體,有凝聚力的集體。我們很多人心中的集體主義,恐怕就是在山呼萬歲和謝主隆恩的時候,希望大家的動作和聲音都再整齊些。讓摧殘青年的「集體主義」見鬼去吧!剪掉你心中的辮子,讓自由與尊重在大學萌芽。

===補充說明===

  1. 歡迎轉載,無任何限制。
  2. 對於批評我過於理想的年輕人,我想說「既然覺得是理想,幹嘛不去追求一下呢」。
  3. 對於滿腹委屈的班幹部,我想說「覺得累,可以不幹。硬要佔著茅坑不拉屎,或是拉壞屎,你就該挨罵」。
  4. 對於批評我空講大道理,不給具體解決方案的同學,我想說「你也長著腦子呢。既然要鍛煉,就別那麼懶」。

「我們班沒有凝聚力啊怎麼辦啊!」
當初別人跟我說這話的時候,我內心就響起這樣一種聲音:「我特么的才不要和你們這些蠢貨凝聚。」
===================================
看了某些答案,吐個槽:
鄉愿,德之賊也。


任何用獎學金與集體榮譽感束縛住班級活動的行為都是逼良為娼。

另:適當參加班級活動有益身心健康:)
和集體在一起的日子挺幸福的


很多時候,你要做一個取捨,不誇張的說,我相信這是你人生重大選擇的開始,是方向和基調。
這個問題就是你是選擇妥協獲得話語權和人脈,還是自由意志獲得人格獨立?
注意,並沒有正確答案,尤其是在此時此刻,這片土地上,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對大多數人,是單項選擇。
然後在你今後的人生中你會無數次,也許困惑矛盾,也許清楚明晰的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或者無意中就做出了選擇。
記住,不要後悔!


寧為狂狷,不為鄉愿。
個人公眾號,月自明。我隨便寫,你隨便看。

大學不喜歡各種團體活動,一個人做兼職,一個人騎行,一個人看書,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打球。只是簡單地喜歡自己屬於自己的感覺,也會和舍友縱酒高歌,但大多時候我是一個人。
2013年7月,我發了一條說說,寧為狂狷,不為鄉愿。
2014年7月,我畢業了,摘了耳釘,剪了短髮。
工作至今,三個多月,師傅和前輩兩次和我談話。你小子不合群額,要搞好關係額。。。中建八局,外號酒局。每月一次聚餐,不定時小聚餐,白酒先行,啤酒墊後。開始我根本不鳥,吃完就走。而今,我一邊喝著酒,一邊心裡說,酒文化是傻逼文化,勸酒的都是傻逼。
我失去了自我嗎,我說,不是(心裡還是有點失落),這一切關係只是利益關係,當你強大了的時候,就是做回自己的時候。
——————————————————
2015年5月30日
轉眼已工作了近一年,現在,他們很多酒局叫我,我已很少去,不過打球還是經常一起玩。也不會刻意去和誰走得很近,包括領導,玩得來就玩,玩不來各走各路,如果沒有工作能力,混不好是自己的事,如果因為會說鬼話會拍馬屁而得到器重,這是對我的侮辱。
我可以承受任何由於我的獨立造成的所有結果,不加薪,不升職,被孤立,這些都好,但我無法忍受自己是一個阿諛奉承,表裡不一的傻逼。
~~~~~~~~~~~~~~~~~~~~~~~~~~~~~~~~~
2017年5月12日
這是參加工作第三年,談點個人感悟!
看之前兩年的回答,我能感受到現在的自己銳氣減了不少,不會那麼強硬的拒絕一些事,對於一些喜歡的活動邀請也會參加,不想去的也會婉拒。做好自己的工作,自會有人認識到工作能力不是拉幫結派曲意逢迎類的社交能力,而是工作完成度的能力。例如,某次酒會(我並沒有參加)項目經理說我不知變通,同座有個老資格的安全員說我去年值班付出了不少啊,項目經理也承認了。某次酒會,總工對我說,工作付出了不少,就是太悶了,沒什麼出彩的。我也只是一笑。在總工升任項目經理後,他在新項目也邀請我過去,雖然最後沒去成,也算對我的工作的認可吧。
這個世界很美好,也很噁心!而在社會上,工作中,沒有背景,沒有資歷,還沒有天賦的我們也許會比別人見到遇到更多的噁心的事,但是,我並不想自己也被自己和別人噁心!

http://weixin.qq.com/r/3Eybg-PEKa5Wrbfg9xnO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若不到,後果自負!」
當時學校都是這麼嚇唬我們的
那你就做個自負的人吧
根本就沒什麼大不了


大家別把話題給聊臭了。
我,不稱職地掛了兩年班長的名,見過、參加過各種各樣的「班級活動」。就讓我來扯一扯吧。
在談論參加「班級活動」之前,我要先把「班級活動」的形式分下類:

1.學校、學院主辦,以班級為單位參加的主題活動
2.學校、學院命題,班級主辦,形式相對自由的命題活動
3.班級部分同學提議,自己主辦的自發性活動

1.很多人說曾被強制參加的「班級活動」其實是屬於第一類活動的,這類強制活動的形式普遍無聊,比如:XX政策學習、大學規劃座談、端正學習態度的講座等,讓同學去只是充個人數,一點實際意義都沒有。而這類活動偏偏又有最大限度的強制性,憎惡度可達十分。在點名之後,趁著各種空隙溜走是同學們的最愛。
這種「班級活動」往往是最臭的 ,學生們不愛參加這類活動再正常不過。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除非學校、學院自己改變活動方式,只憑學生自己「提高覺悟」恐怕難以實現。
2.除了第一類這種作為普通學生無法解決之外,其他兩種形式出現的「同學不想參加」的現象就都是班裡舉辦者自身的問題了。
先說第二類。除了那些含運動元素(籃、足球賽)、文娛演出(晚會)的活動,因其天生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同學以外,一些乏味的「命題」也可因其可自由發揮度高,又兼有學校(院)形式上的強制性,讓同學主動前來配合參加。我舉一個自己班的例子:某次院里開展學習「中國夢」活動,要求各班級團支部以「放飛中國夢」為主題開展「團日活動」。這種命題和大多數的第一類活動相似,看上去無趣得很。於是許多班級的開展就變成了:坐在教室里看十八大視頻,安排團員進行論文「寫作」,組織毫無意義的辯論。真是可悲的活動!由於忍受不了乏味的活動形式,我們團支部決定不再進行這種無意義的機械活動,於是我們選擇了圖書館後面的這塊地(如圖的這個地方)來開展我們的活動:

放風箏!!
——我們把「中國夢」用記號筆寫在風箏上,然後,班裡人扯著幾個風箏硬是在一個沒多大風的下午玩了小半天。草地,涼亭,湖邊,在這裡放飛「中國夢」,既滿足了學校(院)活動的指標,又使得同學可以積极參加,活動不致於乏味無聊,大傢伙兒還都挺樂呵。(風箏貌似被當做活動過的證據給收起來了,沒拍成照片很是遺憾。)
還有其他團日活動,我們也不想重複機械勞動,於是就有了在這種

(京口北固樓)——登上北固樓的時候我根本沒想著學校劃定的那些亂七八糟的玩意,只記起了《京口北固亭懷古》和《次北固山下》。風聲笑聲交雜在一起,山上亭中的景色一覽無餘。

這種

(西津渡)

和這種情況下開展的

(鎮江博物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小博物館,別有洞天(請忽略那隻搶鏡的桶)

許多被命題限制了的活動可以用別開生面的形式開展,就會有新的面貌。只拘泥於死板套路的舉辦者,開展那些和第一類無異的「形式活動」,那就怪不得人家不愛參加了。
3.自發性活動
組織自發性活動和前兩種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學校(院)參與進來,這類活動完全是因班級意願而展開的。做不好賴不了別人,就是能力差。
要做好這類活動,首先要在第二類活動上下功夫,爭取在日常活動中取得同學的信任,為舉辦自發活動奠定基礎;其次,抓住同學心理,很多活動他們想參加但是卻沒人辦,舉例:春遊。江南好風景,抓住一年之中可用來出遊的空餘時間,提一個大家普遍都能接受的出遊計劃,然後就出去耍唄(不想去的可以不去)。至於怎麼才能知道同學有這種想法,,,當你自己想春遊,身邊的小夥伴也想春遊,問一圈班裡同學,發現他們都想春遊,他們就是懶得操持、組織,只在網上分享春遊攻略卻不主動實施,這時候你就可以挺身而出了,幫他們一把。

(常州恐龍園)——那個和怪叔叔合影的就是我班團支書,放風箏就是這貨的主意。

(江心洲)——這是我們專業兩個班一起的活動,(因為活動本身太好玩了)還來了三位外校交流生一起參加。主要活動流程:早起菜市場買菜,集合去長江邊,乘船到江中小島,去農家樂的地方几人負責燒菜,其餘人可以在島上隨意採摘橘子吃或者帶走(如圖,隨便帶走),釣魚,劃小船,撞球乒乓球撲克象棋什麼的都有。

我班還組織過與「女生多」專業的聯誼(看我班男女比例就知道是工科的),雖然最後一對都沒成,爬山還累個半死,不過我還是知道了他們之中有誰是會爬樹的了,爬樹,爬樹,,,班級聯誼的時候不和妹紙聊天去爬樹的我班同學也是夠二的了!之後再沒辦過聯誼……

班長辦一個活動到底是為了什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活動越少越好。我當班長的時候被這麼問過(尤其是有了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活動之後)。一般我會很假很正式的告訴他「為了鍛煉能力,促進班級同學友誼,班長應該起帶頭作用,blablabla……」。真相其實是「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就圖一樂,你樂呵了,我也樂呵了,大家皆大歡喜,順便還把學校任務給完成了。

不是所有的班級活動都是臭的。那些「以班級為單位參加的學校活動」照理來說是都不應該算做「班級活動」,能不參加就不參加的原則是肯定的。但是第二、三類活動辦不好卻想把責任推到學校、體制身上,混淆活動類別,痛罵學校制度;學校體制好不好和你自己辦活動有一毛錢關係么?
別把「班級活動」聊臭了,這個詞是可以讓大學生活豐滿起來的。一個在聯誼中,在眾女生面前爬樹自娛的騷年真的是可以出有很多樂子的。
沒了。


想起我干過的一件事,強制我參加演講比賽要求歌頌學校的學習氛圍。 然後我上去吐槽了一頓學校的一些學生渣渣的學習氛圍和一些老師的不負責任,把強制行為叼了一頓。然後它們後面出動團委的老師,學生會會長找我面談。

我想說的是最後他們也沒能把我怎麼樣。
這裡我不是鼓勵你反叛,只是說在參加活動之前你要考慮這個活動對你的幫助,如果它們強制你去一些無意義的活動,你有權選擇不去。你被迫參與的時候,沒有感覺你精神上被強x了么?


中國普通大學的人脈不要也罷
刻意結交這些人脈最後你發現你只會收到隨份子的簡訊多於別的
大學四年正是提升自己的時候,別浪費了


我最好的活動就是哥兒幾個該吃吃 該喝喝 該聊聊 該出去泡妞兒網吧刷夜水房洗澡就去
學生團體中自發的群體活動比官方組織的集體活動要好得多
別跟我提團結 那只是一群人一起虛偽的另一種說法
我為什麼要和一群我不喜歡的傢伙在一起傻逼呵呵的度過幾個小時?
幹這種事兒的大學簡直就不可理喻
我不知道你們學校都什麼制度 我們集體自習不去還有學分扣 我們宿舍的人都扣光了不也畢業了

贊成集體活動的你們算算自己現在還能聯繫上幾個大學同學 聯繫上的有幾個原因是你們參加了集體活動 任何人需要外力把一群人聚在一起的形式本身就是反人類的設定 自由就在於可以不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只要後果自負即可


1,大學的所謂「班級活動」,的確大多數或者絕大多數甚至全部沒有意義,很多就是為了應付領導而不得不做的走過場。

2,然而,當你踏入社會之後,你會發現,人的社會屬性就是由許許多多無意義的事情構成的,你離開學校變成了職場中人,仍然要應付許許多多你不喜歡甚至厭惡的無意義的活動。

3,所以,不妨把大學裡的班級活動當成社會演習,不要去探究這件事本身「有什麼意義」「有什麼益處」,利用這些和大票人相處合作的機會來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四年下來依然可以受益匪淺。

4,當然,也不用一頭扎進去過分投入,實在討厭的活動逃幾次不是大事。


本科群眾,研究生班長路過現身說法。


本科的時候覺得班級活動沒意義,浪費時間,都是被迫參加的。現在讀研了以後回頭看看,才覺得對於本科班裡的同學了解(特別是女生),部分是通過各種活動。就算參加其他社團活動,本質上還是和不熟悉的人交往,使得雙方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到了大學裡,班級的概念弱化,大家有了更多的途徑來尋求歸屬感,比如興趣為導向的社團,而班級作為一個行政的產物,很多活動都是以它為單位開展,是一個獲得歸屬感較為容易的途徑:很多事情既然要做,那就做好吧。


當了班長以後,發現有些事情不像原來想像中那樣,好多活動都是學院領導的想法(這些活動存在的意義你懂的),導員和班長都是執行者(我也不想幹活啊摔)。其中班長才是金字塔底層的生物,兩頭吃力兩頭不討好,一方面還要好說歹說賣萌打滾讓同學們參加活動 ,一方面要組織活動拍照寫新聞稿。還有些講座類的活動更是需要湊觀眾,從心底里我也不希望佔用大家的時間,這個時候只有把情況和大家說清楚,制定一個規矩保證公平(比如輪流參加,或者抽籤),大部分同學還是會理解的。在我看來,班長這個職務就是出,來,賣(萌),的。


另外,還有一些唱歌遊玩之類的活動我是不會以班級名義組織的,留給各個小團體吧。我的原則是大家都有自己的時間和事情,能少一事就不多一事。


總結一下,很多時候,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如何對待你。題主有這樣的心態,大部分原因都是班長用各種強制手段來要求你參加活動,無形中會讓你有種對立感,認為他是站在學校那邊的人,同時也會讓你覺得很不爽:不就是一個破班長么,至於這麼凶么。如果他能好好和你說,也許你就不會這麼反感了吧。


最後,我想說,相互體諒吧。


最後的最後,導員應該不會上知乎吧,不匿了~


「去」或者「不去」不是重點,重點是「不去」的話你會做什麼?

如果你渾渾噩噩,每天待在宿舍玩遊戲看網路小說,那麼這種活動我覺得還是可以參加的。

如果你早已經有自己的目標。準備考證考研考公務員鍛煉身體,並一直按著這個目標執行,那麼這種活動不參加也罷。

時間是一樣的,關鍵看哪件事更有價值

至於班級凝聚力,先不說能不能增強,就算能,又有什麼用呢?

大學
永遠不要為了合群而合群
這是重點

如果覺得有道理,
歡迎點贊
感謝

有任何疑問都可以來公眾號後台問小編哈,知道的都會回答

如果你有疑惑,為什麼不嘗試來問問小編呢?

http://weixin.qq.com/r/NUh3b_TExLm7raAM9x0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所有東西一旦勉強了就完全沒有了意義。大學本身是自由的,但是中國的很多大學老師,特別是輔導員心理上沒有擺脫初高中教師的特色,喜歡領導學生。大學的所有活動都應該出於意願參加,你已經是大學生了,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沒興趣沒意義的東西不要勉強自己,我們沒有必要稱為他人往上爬和賺政績的階石。活了二十年了,前面的人生就算了,大學開始,做自己吧,管那麼多再過幾年到了社會上,就真當一輩子奴隸了。


不必須。而且事實上,你應該讓他們滾蛋,愛幹嘛幹嘛去。用班級活動和「自私」的指責來綁架同學,這是黨團活動的慣用伎倆,他們沒有任何權力,也沒有任何手段可以強迫你參加。


我知道有些人是真的不喜歡參加班級活動,但是我還是覺得你最好別這麼干。

這個不是循規蹈矩,墨守成規,諂媚於人,你已經大學了,這方面最好還是現在開始學比較好,收掉自己的任性勁兒。不管是強制性還是自願性,不管是班級活動還是其他活動,只要是重要的集體活動(當然一些有的沒的,你認為不重要的大可推掉。但是班級活動這些個不一樣),而你在這個集體中,最好都要參加。至少你要讓別人知道你有來。其實這很重要。.

一方面班主任和同學看到你每次活動都有來,尤其是很多人不願意參加的時候你卻依然來,這個給班委和主任的印象會比較好,這些好印象可能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就會幫到你,以後有什麼事兒大家都會想到你,然後你再積极參与,這樣你的人緣和資源就像滾雪球一樣會越滾越大,別人怕累怕麻煩而你不怕,你去做了,你會獲得相應的回報的。

另外有人肯定會說,我不去為什麼不行?我可以用這些時間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我同樣能夠創造很多價值。我覺得這句話沒有錯,倘若你真的有一些你認為更有意義的事情非做不可並且班級這項活動恰好可有可無,那麼你可以去忙你自己的事情啊。但是如果你本身沒有太重要的事情而只是因為你比較懶,不想去,這是不太好的習慣。

另外引申一下,很多人會說,有時朋友聚會,吃飯,K歌,去還是不去,有什麼意義?我的建議是雜七雜八的圈子可去可不去,幾個重要的圈子沒什麼事的話最好還是去。

首先這樣顯得你合群,另外大家聊天的時候會聊到一些豐富的信息,如果你沒去,可能就錯過了,無論是笑話,八卦還是有用的信息,你沒去,慢慢地,你可能就會脫離這個群體的氣場和語境,很容易變成孤軍奮戰的姿態。

另一點大家聊天的時候有沒發現一個現象,我們經常在飯桌上聊天會出現這樣的話語:「誒,你知不知道那個誰誰誰,怎樣怎樣怎樣。。。。」,其實如果你經常參加聚會,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在一個集體群聚的氛圍中被指指點點。這個和私底下兩三個小妞聊八卦還是不太一樣的,一大群人坐在飯桌上聊你一個人的家長里短而你又不在,你覺得是好話可能性多還是壞話可能性多?這種壞話是被這一整個群體探討並形成共識的,造成的殺傷力會比較大,假如你經常參與聚會,這樣的事情就不會那麼容易發生了。

總之,如果你不是天生的社交專家,不是天生八面玲瓏,舌燦蓮花,人家人愛,花見花開的這類人,那麼我還是建議你穩一點,多學習和遵從一下這些人情世故,收斂一些自己的個性,這樣對你沒有壞處只有好處。

PS:以上文字系本人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演繹。發現侵權,立即起訴。(個人分享至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及微信群註明作者及出處,無需授權)。更多交流可關注微信公號:BehindMovie,(認認真真看電影,寫有良知的影評)
-


本人大學四年大一大二班長,大三大四辭職不幹,自己感覺應該算有發言權了。

大一時稀里糊塗當上班長,沒想到大學班長有這麼多事。
兩天一個活動,一個活動找5個人,我們班才30人不到,幾乎兩個禮拜不到就能輪上一遍。大家都不愛去,打電話不接怎麼辦?幾乎每次活動我都要自己頂。

後來干噁心了,大三大四開始辭掉職位,之後以各種方法逃掉了幾乎所有的活動。這也算是有了兩年班長的經驗,才懂得有的活動怎麼逃。
—————————————————以上是廢話———————————————
1、大學裡班長是沒有任何實際權力的人物,他能做的只是夾在導員和同學中間受氣。輔導員的權利不大,如果你學習足夠好,每學期的獎學金按成績排序公開透明,你成績排第一活動次次不去獎學金還是妥妥的。導員的權利在於決定一些優秀學生獎,優秀學生幹部獎和入黨民額之類的,如果你在乎這些獎項和入黨的話,活動盡量去。

2、大學活動有沒有用?我的答案是一半有用一半沒用。
大一大二因為沒人愛參加活動,我拍過英語劇,參加過辯論賽,寫過徵文,畫過班服,我感覺這些活動裡面能鍛煉能力,交朋友,見識下學校里的各個牛人,參加了一定不後悔。至於各種比賽觀眾觀眾,義務植樹,甚至SB學生會搞的義賣抓人去騙錢這類的,,屁用沒有,再給我個機會果斷逃。

3、怎麼逃活動?不怕破壞同學關係:手機關機,QQ下線,人間蒸發。大家都在用:裝病,說有事,去了簽個到之後走。有點技巧的:我會說大學裡的合唱我先去領了衣服簽到之後把衣服扔到演出後台就跑掉了么?

4、大三大四活動沒少逃,感覺逃了活動乾的正經事也不算多。當然如果有很強的自制力可以干更有意義的事也是個好選擇。

5、思路有點遠:我的一個室友,大學裡從來不參加任何活動,工作了今天去拓展訓練,明天去英語演講的一個不落下。從他微博里感覺他還玩得挺高興,所以(1)這些活動並沒有你想的那麼枯燥。(2)大學班長和導員對你沒有強制力,等到工作了也許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

所以:有些事你沒體驗過是不知道這件事到底怎麼樣的。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逃活動要講究方法。
PS:導員說不去就是自私,破壞班級團結,我感覺一個原因是他手中的權利太小了,根本找不到其他方法來找同學了。。。


我就經常性缺席「官方班級活動」,因為沒勁浪費時間。
結果是,被老師或指導員穿小鞋,不過這種小事連屁都算不上。

「非官方班級活動」我也有幾次不去,就是不想去,想和女朋友宅著。
結果是,我的人緣依舊不錯,大學交到的真心朋友有一大票。

結論就是,這就不叫個事兒,去不去都行,別膈應自己就ok。
不管在學校還是在社會,出來混還得看人品。
人品不行,回回參加組織班級活動,照樣不招人待見。

前面@蘇楊 說的有一定道理,不過不用照著他那一套做。
我本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反例,我就很懶,參加各種局完全隨性,我照樣混得很開,真的、半真的、景上添花的、雪中送炭的、鐵瓷無比的朋友都有。
因為我肯借朋友錢,而且從不催他們還錢,呵呵~( ′????ω????` )


以我大學時候的經驗說一說吧。

很多班級強制參加的小活動其實是偽活動、偽實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些活動往往是班委抓耳撓腮設計出來的,不過是班委那些人的政績工程而已,他們就是為了湊政績好期末加分來掩飾他們學習成績上的無能表現而已。說白了吧,沒有這點政績這點加分,那些班長什麼的就憑那低下的績點能不能畢業都很難說,他們就指望這些無聊的加分來豐富他們的簡歷好在畢業季的時候忽悠一份所謂的跟「銷售」有關的工作。所以其實他們也挺可憐的。你要是碰巧跟班委當中的誰誰關係好的話,就支持一下,要是沒那關係就算了吧。那些活動一般都無聊得很凈浪費時間,而且往往說好的集合時間一般都不準時,要拖延一段時間,說好的結束時間也不結束。他們班委的組織能力倒是得到鍛煉了,你們老百姓不過就是幫襯的。

還有那些所謂的加分什麼的其實不過是忽悠你們老百姓玩的。且不說那一兩分加分對於你拿獎學金是否有幫助,就說那一年千兒八百的獎學金拿來養兔子都不一定夠,就這麼點錢忽悠的你們老百姓團團轉,其實不值。想掙錢隨便打點工做點買賣什麼的多了去了。省下來的時間精力多讀點書,鑽研鑽研功課,做做科研,哪個不比那些所謂無聊的集體活動強?說什麼要關心集體啊,不參加就是自私啊,純粹是這些人腦子僵化智商低的表現。

說實話班級同學的友誼不是靠參加個軍訓、聯誼、表演個節目、講個笑話這些事情建立起來的,而是要靠實打實的生活學習工作中的交流和互相幫助。而且就我的經驗一個班裡一百多號人良莠不齊,真正值得交往的關鍵的人物也就那麼十幾二十個。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何必花時間討好所有人?而且真正有能力有魅力的人不一定就愛參加班級無聊活動。可能你跟班委關係好了打聲招呼也就不用去參加了。反而是那些無所事事的無能的人喜歡聚在一起,而且也沒什麼「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一個人身處在一個體系中,要搞明白這個體系的規則,有哪些是真規則,那些是假規則。有些明著強推的規則其實是假規則,比如那些折騰人卻不能提高人半點能力的偽社會實踐、偽活動、偽衛生大檢查,浪費寶貴的時間,被一幫無能的人追捧。有些規則沒有人說,卻可能是潛規則,真規則,比如很多人覺得學習成績不重要,自以為有「能力」就行,而事實卻是學習成績不行很多時候就是沒能力的體現。而所謂的自認為有能力的人很多都沒能力,只不過因為懶惰而不想學,想通過胡亂參加一些偽活動、偽實踐濫竽充數。那些黨團活動室啊,社團中心啊,門口張貼的各種活動光鮮的照片不過是為了掩飾活動本身的無聊。很多人所謂豐富精彩的大學生活其真相也往往不過如此。
----------------------------------------------補充的分割線---------------------------------------

就知道會遭反對,也預感到可能被摺疊。但的確是肺腑之言。班長和班委很多時候的確很自私,大家勉強配合一下本來就是出於理解和交情,但是這些小小官僚們非
要給不配合的人們(大家本來就沒有義務配合)扣上「自私」啊「破壞團結」的帽子本身就十分令人反感。畢竟學校不是職場,班委跟同學也不是領導跟下屬的關係,大家來到學校里是為了學
習、交流、提高能力的,為什麼要配合這些小小官僚去搞無聊的政治秀?打著「社會化」和「培養能力」的旗號去強迫別人做毫無意義的事,這本身就是不對的,就
應該去反抗這種無理的設定。

其實我說這些例子就是僅供參考吧。重要的是大學裡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都要自己考慮清楚,而不是一窩蜂扎堆。自己會思考的人也不會因為我一說就給誤了。


@許亞輝 讓班委來評獎學金是因為學校老師失職,即使學校老師實在太忙沒法做好分內的事,也應該由拿著學校薪水的僱員來做,包括發布各種信息的工作,都是應該包含在學校提供的服務中的,這樣才是正確的。學生為這這樣的服務支付學費也是理所應當。班委本來就是不應該存在的,付出是荒誕的。而且我不認為強迫別人來玩你準備的遊戲是「尊重每一個人選擇」的表現。而且,我不認為「每一個人的付出」就值得尊重。那些犯罪分子付出了那麼多值得尊重么?貪官在貪污的過程中的確為民生付出了很多,貪污只是捎帶的拿點而已,但是這種行為就值得尊重么?只有正確的付出才值得尊重。退一步講,即使你的付出值得尊重,你付出之後索要的回報卻不一定(向學校或者全體同學索要工資值得尊重,但是強迫別人玩你準備破遊戲,看你搞得爛節目?我覺得就不值得尊重)。

所以親,我覺得,你是沒有把邏輯鏈搞清楚才說出這些的吧?事實是,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你付出就會得到你想要的。


------------------------------我覺得下面這位同學的想法很有代表性 @Johnny----------------------

問題1:有些活動我們班委也都認為很無趣無意義 可是你就不參加了嗎
答:沒錯,我還就是不參加了,我為啥要參加?你都承認很無趣無意義,我要是去參加我腦子是不是有病?你說這話彷彿你有什麼權力強制別人似的。年輕人,聽我一句,不要覺得離得權力近了就彷彿自己也擁有權力,你其實沒有任何實權。
問題2: 每個人都有苦衷 但是你還是要服從集體
答:集體是誰?哪個集體向我下達命令了?分明是幾個個體下達命令,請你不要把你的個體等價於集體。你假如說出這種話,說明你已經潛移默化被這種荒誕的意識形態毒害了。要我看,分明是在裹挾著一整個集體去服從你們這一小撮個體罷了。別不開心,這還的確就是事實。

問題3:去了美國嫌棄了中國。很棒 。很厲害。那又怎樣呢。你把中國大學所有班委取消啊?
答:首先我沒去美國的時候就嫌棄班委,所以這跟美國無關,請不要把矛頭對準美國。其次很遺憾我沒這個實權去取消你們。但是我可以在這裡告訴大家如何去消極反抗。之所以提到美國是為了證明這社會沒有班委照樣運轉的很好,而且更好,進一步論證你們班委的0價值和荒誕性。當班委就是討人嫌,你自己願意去做那不能怪別人。
問題4:就以為自己牛逼的不得了了?
答:我是不是牛逼的不得了這個我自己也沒法評價。但是我覺得你們這些所謂班委都太慫了。太把那些小小的權力當回事了。也許是因為太年輕的緣故。人如果總是一味地妥協迎合那是無法獲得尊重的,必要的時候也應該主宰自己,而不是任憑權力去驅使。
問題4:出去留學就以為自己是王了?
答:我覺得這就屬於莫名其妙的找茬了。每年那麼多人出去留學,卧槽成千上萬的人都封王了么?面對這種幼兒園小朋友過家家一樣的高論,我只能理解為這是某種幽默感,而不是某種惡意。
問題5:就比如最近我們在收取繳納四級費用。班委不去統一收取你去收嗎?
答:我覺得你之所以這樣想,只是缺乏社會經驗吧。這社會從來都是債主自己去要錢,沒見過誰那麼活雷鋒去替債主討債的。你不去收自然有人比你急著去收。我想你是高估了你在這個權力鏈條中的價值了。美國學校里也沒有人專門負責要錢的,還不是大家都乖乖的交錢了?(好好好,我承認我留學了,但是我並不是留學之後才嫌棄班委的,這點請你搞清楚,這跟資本主義無關)。
問題6:呆在美國永遠別回來,這麼痛恨我們制度我們人,就好好獃在那兒,讓自己的孩子能充分享受到沒有班委的學習環境 那多棒。
答:如果你將來的孩子還要在這種奇葩制度下忍受這些奇葩事,而你也不願意送孩子去留學。請你到時候再來這裡看看你這些評論, 反思一下你在大學裡在人生最應該奮鬥的年紀把時間都浪費在了那裡,想一想你年輕的時候有沒有盡全力去為子孫後代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還是僅僅是屈從於醜陋,去為醜陋的東西推波助瀾。
問題7:另外別用你自己的體驗別用你自己的地位和所處的環境來定義所有人,因為我們這些窮學生畢竟沒錢去國外沒錢去沒有班委的環境。
答: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上大一,那時候沒錢,我根本沒想過能去美國。年輕人,聽我一句,不要靜態的去看人生,也不要隨便就給未來下定論。你未來擁有的取決於你現在把時間花在哪裡。至於什麼你窮你有理,那是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思路。年輕人都是沒錢,但是幾年之後都會積累起一些財富,那時候回頭再看看現在說的話,不知道作何感想。


班級活動的參與度 跟 這個班級的美女數量,絕對成正比。(在工科學校)

————————————————————————————————————

這個好多年前的回答竟然還有人評論,我只給freshmen一個建議:當你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應該想清楚你做它的原因。當別人用一些理由勸你做它,這叫說服;別人用某種理由讓你不得不做,這叫威脅。


推薦閱讀:

一個非電影專業的大學生社團組織如何才能製作出一部比較好的宣傳片?
畢業後你和大學室友聯繫還多嗎?

TAG:生活 | 大學生活 | 大學生 | 大學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