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趙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廉頗、趙奢、李牧、白起這些戰國時期的名將大受史學家所稱頌,為什麼偏偏統帥30多萬大軍征戰白起率領的秦國將近60萬的秦軍的趙括成為了千古調侃的對象,是史學家的不公還是趙括原本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呢?如果真是紙上談兵這樣的人的話,有如何能統領30萬大軍呢?趙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期待大神細細聊聊。
第十講 長平作者:凹凸天空http://3g.xici.net/d123204820.htm?boardpage=1top=1
善戰者服上刑。
天下惡乎定?定於一,孰能一之?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孟子
直接殲滅敵人武裝力量必須被置於優先考慮的位置。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由於長平之戰, 產生了一個「紙上談兵」的典故。而這一戰的始末,本身也成了被紙上談兵的極好案例。軍迷都愛拿它磨牙。
湊個熱鬧。
一 利令智昏的濁世佳公子
公元前284年五國合縱攻齊,秦國無疑是最大的贏家。
儘管秦國沒有直接獲得土地(只是魏冉個人如願得到了定陶),但最大的對手齊國因此衰落,而且這次等於讓齊國和所有國家都結了仇,從此齊採取孤立主義政策,坐視鄰國被侵略直至滅亡。
主張伐齊的,是秦的相國是魏冉;之後任秦相的范雎,則認為伐齊是個錯誤。魏冉要伐齊是出於私慾,而范雎主張遠交近攻,則是公認高明的大戰略。但這一次,出於私慾的行動效果比高明的大戰略還好。這是偶然性,按照古人的說法,也可以叫體現了「天命所歸」。
齊國對外消極;楚王則在秦兵的攻勢下不斷向東遷都,龐大的楚國四分五裂。兩大勁敵一時都失去威脅,而僻在東北的弱燕本來就不足畏。於是,秦國就可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三晉了。
三晉之中,魏國早已從戰國初的巔峰上跌落,韓國則從來都是個弱國。《韓非子》里有一篇《存韓》,主題是懇求秦國不要吞併韓國,其中寫道,多年以來,韓國對秦「出則為扞蔽,入則為席薦」,一派妾婦之道。饒是如此,韓仍不可避免要遭到秦的進攻。
公元前263年,秦國進攻韓國太行山南的南陽,次年,秦又攻取了野王。上黨郡被從韓國領土上切割出來。秦國的用意,顯然是想令上黨不戰而降。但上黨郡守馮亭卻以為與其降秦,不如降趙。於是他派出使者面見趙王,聲稱要把上黨郡獻給趙國。
馮亭的用意顯然是拉趙國下水。趙國方面,對此也不是意識不到,但無論如何,上黨地區的十七座城憑空送上門來,還是一個巨大誘惑。
趙孝成王拿這事跟宗室大臣們諮詢。先問平陽君趙豹,趙豹說:
「聖人甚禍無故之利。」
就是說天上掉餡餅,不是好兆頭。趙王聽了不高興,又問平原君趙勝,平原君的主張是(其實更像是趙勝順著趙王的意見發話):
「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
百萬大軍出擊一年,未必能拿下一個城,這在家坐著就十七個城進賬,幹嘛不要?上黨咱們接收了!
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去接管上黨。
眾所周知,這一來就導致了長平之戰爆發,結果趙軍慘敗,趙國幾乎滅亡。
為此,司馬遷在《平原君列傳》的最後,發了幾句議論:
「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
就是說,平原君這人形象好氣質佳,但大局觀是很差勁的。鄉下人說的「利令智昏」,就是說他這樣的。
太史公的這段史論,歷來被認為是有失他老人家的水準的。讀史至此,大家都忍不住要反駁幾句,原因很簡單:第一,秦趙之間必有一戰,這和是否接收上黨沒有關係;第二,既然秦趙間必有一戰,那上黨就絕不能丟。
二 上黨之險
說秦趙之間必有一戰,是因為此時只有趙是秦國的勁敵;說上黨絕不能丟,則當然是這裡實在太重要了。
關中盆地和華北大平原,是兩個相對獨立完整的地理區域。而山西,則直插在兩者之間。不管是對關中的政權還是華北的政權而言,山西都很重要。
但同樣是重要,意義卻不大一樣。關中被崇山峻岭所包圍,東西向的軍事行動,可選擇的路線有限,所以如果關中失去山西,後果是出擊不易,但至少還可以守。而山西已經是黃土高原的邊緣,比華北整高著一級台階,發動進攻正如泥石流下瀉般勢不可當,所以一旦失去山西,華北連守都很難守得住。
山西今天還簡稱晉,本來自然是趙魏韓三晉的地盤,但三國的首都,都早就遷到了華北平原上。在秦的攻勢下,韓、魏連連失地,到長平之戰前,山西境內比較的肥饒的土地,大半已經落入秦國之手,三晉的西境,逐漸退縮到了太行山一線。換句話說,「山東六國」這個名詞里中的山東二字,本來指崤山以東,現在卻差不多已經變成太行山以東了。
但只要把太行山還控制在手裡,秦國要想肆意東拓,就仍力有不逮。而上黨,就是太行之險的重中之重。
上黨地勢高峻,——據說之所以叫上黨,就是因為地勢太高了,「與天為黨」。其主要部分,大致相當於今天長治、晉城兩個地級市的範圍。當時有韓上黨與趙上黨之分,趙國本來就據有北上黨,韓國送上門來的,則是南上黨。
趙國如果在上黨和秦軍作戰,那從地形上說對雙方大體公平,比的是軍隊規模和作戰素質。早在趙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秦國即已進攻過上黨地區,於是秦趙間打了一場閼與之戰。趙國大將趙奢統兵前往迎敵,領命前,他有一句名言:
「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於穴中,將勇者勝。」
後來這句話被凝縮提煉,就變成了「狹路相逢勇者勝」。
大戰的結果證明,趙奢是一隻更勇猛的老鼠,秦軍大敗而回。
而一旦失去上黨,就恐怕即使兵精將勇,也很難與秦兵抗衡了。以上黨為中轉站,出太行八陘中的第四陘滏口陘,再往東去,到邯鄲是一馬平川。趙國不再有險要的地形可以利用,邯鄲城的城牆,將是暴露在秦軍兵鋒下的最後一道防線。
秦國要取韓上黨,趙國如果坐視不管,那隻能說是在採用鴕鳥戰術,置戰略要地於不顧,而換得一夕安寢。所以上黨根本就不是餡餅,而是一把尖刀,你不撿,別人就要撿起來捅你。因之形格勢禁,趙國就是明知此時與秦開戰勝算不大,也非接管韓上黨不可的。
公元前262年,趙國接收了上黨。廉頗率領趙軍,進駐長平,做好了與秦軍打一場大戰的準備[101]。
公元前261年,秦軍的攻勢展開,但是並非與上黨的趙軍交鋒,而是繼續攻略韓國的土地。「(秦昭襄王)四十六年,秦攻韓緱氏、藺,拔之。」 緱氏和藺這兩個地方都屬於穎川郡,地理位置已經在太行山以東。這樣,秦軍一方面是在對上黨地區慢慢形成包圍態勢,一方面可能也是有意避開趙軍的鋒芒。
這一年裡,趙軍肯定非常鬱悶。既不敢撤離戰區,也不敢主動進攻秦軍,只能幹等在長平,白白消耗士氣和糧食。——據說,秦國後來曾經派人到邯鄲去散布謠言,「廉頗易與,且降矣」,這些表現都可以算事實論據。
公元前260年,秦軍的攻勢正式發動。——所謂長平之戰打了三年,其實前面兩年都是對峙和外圍戰,決戰僅在第三年。
在長平已經消磨了至少一年光陰的趙軍,多少已經師老械疲,所以戰爭初期表現非常糟糕,與十年前閼與之戰時的表現,簡直不像是一支軍隊:
四月,……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
斥兵者,偵查部隊也。趙軍主動進攻秦軍的一支偵查部隊,兵力上肯定佔優,作戰位置,大概也是趙軍的營壘附近,但結果竟然反而被殺了一員裨將。
六月和七月,秦軍兩度發起進攻,都能奪取營壘,斬殺敵將。這之後,趙軍才進入狀態,勉強穩住了陣腳,收縮防守,拒不出戰。據學者的考證,此時廉頗的營壘,是在丹水的東岸,既便於憑河設障,又可以通過大糧山、韓王山兩大制高點鳥瞰秦軍動向。從此,秦軍再也不能東進一步。
但廉頗採用這種戰略,自然也就意味著,長平之戰變成了一場消耗戰。
三 誰耗得過誰?
拼消耗,趙國看來是毫無勝算的。
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國家儲備極其雄厚。趙國國土面積本身有限,富庶地區更有限。比士兵精銳,趙或者可以與秦國並駕齊驅,但拚國力,兩國卻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戰國策.趙策三》裡面,有一段被引用率頗高的對話。齊國名將田單被平原君聘請到趙國來做相國,——當時風氣,各國高層間的這種人才交流是非常頻繁的——於是和趙國的將軍趙奢討論用兵的問題。田單說:
「吾非不說將軍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獨將軍之用眾。用眾者,使民不得耕作,糧食挽賃不可給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單之所為也。」
我不是不喜歡你趙奢將軍用兵的辦法,就是不佩服一條,你總是用大兵團作戰。當兵的人多了,種地的就少了,長此以往糧食必然供給不上。所以你這種戰術,早晚會把趙國拖垮。
然後田單就稱道古代的聖王用兵,說他們不過用三萬人,就能令天下歸心。
趙奢的反駁則是:
「古者四海之內,分為萬國。城雖大,不過三百丈者。人雖眾,不過三千家者。而以集兵三萬,距此奚難哉!今取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戰國七,能具數十萬之兵,曠日持久,數歲,即君之齊已。齊以二十萬之眾攻荊,五年乃罷。趙以二十萬之眾攻中山,五年乃歸。今者齊韓相方,而國圍攻焉,豈有敢曰,我其以三萬救是者乎哉?今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也,而索以三萬之眾,圍千丈之城,不存其一角,而野戰不足用也,君將以此何之?」
現在的國際形勢比當年根本不同。當初普天之下有成千上萬個國家,相應的,就是城邑小,人口少,這種情況下三萬人的軍隊是夠用了。但事到如今,那成千上萬的國家已經變成了今天的戰國七雄。每個國家都能裝備幾十萬軍隊,打起仗來曠日持久。現在城牆超過千丈,人口不止萬戶的城邑到處都是,拿三萬人包圍這樣的城,連個牆角都包不住。至於野戰就更不夠用了。你還玩個屁啊!
聽了這番話,田單對趙奢自承不及。但實際上,他提出的問題,即龐大的軍隊對國家財政所造成的負擔太大,這一點是擊中趙國的要害的。然而也正像趙奢說的,趙國也很無奈,作為一個夾縫中求生存的國家,它不得不走窮兵黷武的路線。
有一種說法是,秦國雖然國力較強,但在長平作戰,補給線也拖得較長,因此消耗戰對趙國有利。這顯然也不符合事實。
如果只是在地圖上量兩國首都到長平的距離,那誠然是咸陽較遠,邯鄲較近。但問題是,至少長平開戰初期,秦國的糧食,並不需要遠自咸陽運來。
秦軍的軍糧,估計是大部分來自河東,小部分來自河內。
河東本來是魏國的土地。河內也叫南陽(在黃河以北太行以南,故曰南陽,不是今天的南陽盆地),歸屬權複雜些,一部分屬於魏,一部分則屬於韓國。
秦孝公以來,秦國一直在蠶食韓魏的土地。河東地區最先落入秦國之手,秦昭襄王十七年(公元前290年),魏昭王「予秦河東地方四百里」,至長平之戰時,秦國經營河東已經差不多三十年。到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秦又取得了魏國的南陽,而就在攻取野王的前一年(公元前263年),秦把韓南陽也奪到自己手中。
河東是魏國的舊都所在地,經濟頗為發達;而南陽(河內)之富,更有盛名,後來劉邦攻秦的時候,就有人跟他稱道這裡「連城數十,人民眾,積蓄多」。雖然此時秦據有南陽的時間還不長,這裡的囤積,大概不如後來之多。但秦在全力猛攻長平之前,主要精力就是用於經略這一帶,則據理而論,這段時間裡也應將大量軍實,集中到了這裡。
河東、河內的糧食,都可以源源不斷的送到長平前線。甚至於,即使從關中運糧,由於地形便利的緣故,沿途的糧食損耗率也不能全以陸路運輸的方式來計算。
開戰前,趙國方面反對接收上黨的平陽君趙豹談到秦國的優勢,除了稱說秦軍強大外,特彆強調了「秦以牛田,水通糧」(《戰國策.趙策一》)。「以牛田」是說秦國牛耕比較普遍,糧食產量高;「水通糧」則是說秦國的糧食可以由渭水漕運進入河洛,之後不管是由河東還是河內運往上黨,都大致可算路況良好。相反,趙國的邯鄲雖然看起來離長平比較近,但之間卻隔著太行山,僅壺關道天險可以通行,要這樣翻山越嶺的運送糧食,行程遠為艱巨。
四 秦國的外交攻勢
戰場上分出勝負之前,趙國在外交上,已經輸得一塌糊塗。當時趙國的處境,大夫虞卿看得最透徹,你一定要對外顯示出跟秦國死磕到底的決心,然後割地向齊、楚等國求援。但問題是,至少從趙武靈王時代開始,趙國大臣中一直有個親秦派(他們中有人還做過秦國的相國),他們都覺得和秦國還有談判的餘地。結果趙國的使者一到秦國,秦就高調宣傳趙國已經來求和的事,於是其餘國家本來想救趙國的,也就沒動靜了。
當然,趙國被孤立,主要還是其它國家各有算計,而秦國拉攏他們時更捨得下本錢。《史記.田齊世家》:
(齊)王建立六年(按,應是五年),秦攻趙,齊楚救之(《戰國策》作「齊燕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退兵,不親遂攻之。」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
趙國戰況不利,齊國、楚國號稱將發兵救援。秦國對此也不能不感到警惕,因此做好了兩手準備,所謂「親則退兵,不親遂攻之」,就是這兩國要是真心幫趙國,那我就退兵;你們要是裝裝樣子,那我就接著打。
結果兩國明顯是裝裝樣子,不但不出兵,連糧食上的支持,也捨不得給。
又如《戰國策.魏策四》:
長平之役,平都君說魏王曰:「王胡為不從(同縱)?」魏王曰:「秦許吾以垣雍。」
有人問魏王,您為啥不和趙國聯手來個合縱抗秦?魏王說,秦國答應把垣雍給我。——則是魏國是給秦國收買了。垣雍是韓國的城邑,必須秦國打勝了,魏國才能有所得。更重要的是,垣雍在今天的河南垣縣西,正當魏國的長城以北,是韓魏之間的交通要道,又是濟水與黃河的交匯之處,從這裡決堤放水,很容易就可以把魏國都城大梁給淹了。這個地方,實在是魏國的安危所系。
魏王未必想不到秦國許的可能是個空頭人情,但誘惑實在太大,使他不得不選擇觀望。
所以,趙國已經不可能等到國際社會的任何支持。
此時的趙國就像一個癌症晚期的病人,可以靠藥物治療痛苦不堪的再活一陣,也可以冒險動個手術,——極大的可能是死在手術台上,但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趙王決定動這個手術,其舉措是用趙括取代廉頗。
於是,趙國就死在了手術台上。
五 《史記》中的趙括
下面把《廉頗藺相如列傳》中關於趙括文字,大致介紹一下。
秦軍無法突破廉頗的防禦,於是派人到邯鄲去散布謠言:「秦國誰都不怕,就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王聽信了,於是就任命趙括取代廉頗。
趙括打小就學習兵法,談論軍事,自以為天下無敵。包括他爹趙奢,一樣辯不過他。——由前面引的趙奢和田單的辯論,我們可以知道,趙奢也是談兵的高手,並非李廣式的「悛悛如鄙人」的名將,可見趙括的辯才,確實高明。
但趙國國內反對用趙括的聲音也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三個人。
第一個就是趙奢。此時趙奢已經去世,但他生前對兒子有這樣的評價: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趙奢說:「戰爭是個生死攸關的領域,趙括談起來,卻像是兒戲。趙國不用趙括為將也就罷了,一旦用趙括,趙軍就完了。」
第二個是大名鼎鼎的藺相如,當時藺相如是抱病上朝面見趙王,力陳趙括絕不可用:
「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藺相如說,大王您不能因為趙括的名聲大就用他。趙括用兵,就好像用膠把瑟上調弦的柱粘死了然後再去彈,能找得著調嗎?這倒霉孩子只能學習他爸(慚愧,我為什麼老想說他爺爺呢……)的著作,用兵以正合,以奇變的道理,他是不知道的。
第三個是趙括他媽:
「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
她從一個母親的角度談兒子,說的全是細節。
當年我老公當將軍,待人非常謙和。在軍隊里,他用對待老師的禮節來侍奉的人物,有十來個;像朋友那樣相處的,更是多達一百來號。可是趙括的威風就大了,往尊位上一坐,軍中都沒人敢抬頭看他。這是父子倆的第一個不一樣。
我老公特別不愛財,大王您或者宗室貴族有什麼賞賜,他全部拿去改善將士們的待遇了;可是趙括只管把賞賜往家拿。這是父子倆的第二個不一樣。
我老公一旦接到任命,家裡的事他就不管了;而趙括一心惦記著給家裡買房買地。這是父子倆的第三個不一樣。
趙括母親的這意思是,您別覺得老子英雄兒好漢,當年趙奢將軍閼與之戰大破秦軍,他兒子還能再複製一回。
但所有這些意見,趙王一概不聽,我還就看中趙括了。
於是趙括取代了廉頗,反守為攻,輕率冒進。結果趙括本人被射死,四十多萬趙軍全軍覆沒。
六 秦國的損失
這是傳統的說法,趙括當然是一個夸夸其談而無實際才能的反面典型。敗軍之將,眾惡歸之。上述趙括身上的種種污點劣跡,不必真,也不必假,總之,聽聽就算了。
至於說趙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而用趙括,這故事當然也是聽聽也就算了。於失敗者而言,要顯得輸的最悲壯最有面子,無過於中了反間或出了內奸。所以只要失敗者稍有話語權,他的講述里內奸、間諜就一定會出現。這一點絕對是古今中外人同此心。——你看希羅多德講《歷史》,希波戰爭時,從溫泉關到雅典,希臘人那一溜內奸出的。
現在也不乏為趙括翻案的人(放眼中國歷史,要找個從來沒被翻過案的,只怕不易)。只要沒打算把趙括說成是悲情無比的千古一將,翻這個案得還是很容易找到一些依據的。《史記》描寫趙軍被圍後的表現:
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
陷入絕境四十六天,已經餓到人吃人的地步,軍隊居然不崩潰,還能在將軍的指揮下有組織的突圍,則是這個統帥在軍中的威信還是可以的。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趙括一死,趙軍就鬥志全無,選擇投降了。
更重要的是,史料中但凡涉及到長平之戰中秦軍損失的文字,都說得很嚴重。《白起列傳》說,長平之戰的最後階段,白起把趙軍誘進了自己的口袋陣,切斷了趙軍的糧道,這時秦王的反應是:
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河內距離長平前線已經不遠,這是秦王親臨前線督戰。而秦國在賜民爵的問題上一向是很謹慎的,秦國官方的觀點就是,讓老百姓生活艱苦得到爵位不容易,正體現了秦國制度的優越性。[102]現在一出手就普遍賜給一級爵位[103],絕對是鐵公雞拔毛。秦國老百姓十七歲「傅籍」,即進行戶口登記,從而也就到了服兵役的年紀。現在秦王把徵發範圍擴展到了十五六歲的小男孩,是不合常規的擴軍,則是顯然已經面臨了軍力不足的問題。
《白起列傳》又記錄了白起戰後的回顧:
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呂氏春秋.應言》則說:
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這裡脫一字,大概不外是「匱」、「乏」之類。)
再如《商君書.徠民》:
且周軍之勝,華軍之勝,長平之勝,秦所亡民者幾何?民客之兵,不得事本者幾何?臣竊以為不可勝數矣。
這句不是單說長平一事,而是綜論秦昭襄王時代的三場大勝。周軍之勝指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白起在洛陽伊闕大破韓魏聯軍,斬首二十四萬,——因為仗是在周天子眼皮子低下打的,所以叫周軍之勝;華軍之勝指昭襄王三十三年(前274年),秦軍在華陽擊敗魏、趙聯軍,結果斬首十三萬,並把兩萬趙國人丟進了黃河餵魚。相比之下,還是長平戰果最大,但消耗恐怕也最大。
長平大勝後,白起想立即攻取趙國都城邯鄲,而秦昭襄王卻聽從相國范雎的意見,選擇了休整。照例,這當中又牽涉到反間計的問題,趙國派人跟范雎說了兩條:第一,滅了趙,白起功勞太大,你的地位就危險了;第二,秦國很不招人喜歡,「天下不樂為秦民之日久矣」,秦國就是筋疲力盡的把趙國打下來,也無力控制,趙國只會被燕、齊、韓、魏四國瓜分,秦國也沒什麼好處。
於是范雎就去找秦王,當然,他跟秦王只能說第二條。但就憑這條,秦王也就聽從了。
范雎反對滅趙可能是出於個人私慾,但秦昭襄王同意暫緩進攻,卻只能是基於秦國國力所作的判斷。
今本《戰國策》的最後一章寫到,長平之戰後九個月,秦王覺得修整已畢,想發兵取邯鄲,於是向白起談到當初不讓他繼續攻趙的原因:
前年國虛民飢,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軍糧以滅趙。
這話里譴責的意思很明顯。要按白起的計劃繼續向前線運送軍糧,在秦昭襄王看來,確實是超出了秦國百姓的承受能力。所以,即使出現了「太白蝕昂」的天象,仍不足以使他鼓起繼續進兵的勇氣。[104]
七 天助趙國?
但這裡又有一個問題,秦國損失這麼大,是不是僅因為趙括之力。
前面引的秦昭襄王的話里,有秦國已經「國虛民飢」云云,有必要解釋一下的,是這個「飢」字。
古文當中,飢字的含義,遠比今天要狹隘。《說文》和《爾雅.釋天》都說:「谷不孰(熟)為飢。」《墨子.七患》也說:「五穀不熟謂之飢。」也就是一般說來,由糧食歉收而導致餓肚子,才叫「飢」。就好像趙軍被圍斷糧,史書上只說「無食」,「不得食」或者「餓」,但並不說「趙軍飢」。
照這麼理解,長平之戰這一年,秦國是剛好趕上了自然災害。
這個判斷,在古書中也可以找到一點其他佐證。《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裡面提到了一件事:應侯范雎在秦國用事期間,有一年「秦大飢」。韓非沒說這次饑荒具體是哪一年,但顯然,長平之戰正在這個時間段上。
如果這個猜測成立,倒也有助於理解,秦昭襄王為什麼要跑到剛剛到手,統治還不穩固的河內去徵發士兵。因為關中實在是拿不出力量增援長平前線了。
如此看來,廉頗的堅持防守拒不出戰,實在是對的。——儘管趙國國力不如秦,但這一次,老天爺卻站在了趙國一邊。但廉頗做出正確的選擇,是已經通過情報系統獲悉了敵國內情,還是撞了一個大運,今天則已無從判斷。
長平之戰後期,趙國要向齊國借糧,秦國則只能涸澤而漁式的使用國力。秦趙雙方可能都到了崩潰的邊緣,區別是,秦國知道趙國快頂不住了,所以拚命誘使趙國出戰(嚴格封鎖白起為秦軍統帥的消息,正是為此);趙國則不知道秦國也快頂不住了,所以仍然選擇了以趙括易廉頗,放出勝負手,結果白白浪費了上天的支持。
趙括問李牧:我長平參戰幾十萬人,你肥之戰多少?
李牧:……
趙括:說我是抗秦主力有錯嗎?
李牧:……
趙括:長平損失官兵四十五萬,井陘損失多少?
李牧:……
趙括:說我貢獻大有錯嗎?
李牧:……
趙括:我親自帶隊衝鋒在最前沿,你呢?
李牧:……
趙括:龜縮堅城,不敢對敵,還抗拒王命,說你貪生怕死有意見么?
李牧:你們聊我先死了……
趙括一臉得瑟:220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趙國人知道長平大會戰期間,趙軍有四十五萬名官兵壯烈犧牲,領軍統帥親率精銳死在衝鋒的道路上,將校無算,騎兵全軍覆沒,輜重全部打光。220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趙國人知道我常山趙括龍最後關頭白馬銀槍在秦軍陣中來回衝殺,身被數十箭,血染征袍,終於站著死去……
很奇怪,從前兩天開始,這個塵封了數月之久的答案又陸續有人點贊,可能有幾個5Q粉的V給我點贊的緣故。然後我試著找了一下原因,原來是這個問題下面多了一個物理老師的回答,可能側面刺激了一下我的答案。
對於趙括其人,我有不止這一個相關的答案。涉及趙括的史料使勁搜刮也就那些了,我全部附在了答案後面。如果把整個長平之戰的各個方面史料都放進去,在靳、謝兩位老師的《長平之戰》後也有附錄,非常詳細了。
雖然我不是歷史科班,水平非常差勁,但對於這種史料比較有限的問題感覺還是有資格表達觀點的,至少我引用其他做過專業考察的學者的觀點也不成問題。對趙括的評價,個人認為最精確的兩個字就是:「白痴。」沒錯,就是白痴,一個上陣不滿月就帶著40萬大軍轟轟烈烈地走入包圍圈的人,不是白痴是什麼?
實際上對趙括的洗白風正是源於《長平之戰》,靳、謝二位在書中力求對趙括做一個中肯的評價,實際上也做到了。趙括之敗,非不為也,是不能也。趙括並不完全是紙上談兵的無能之輩,而是地地道道的四十萬大軍的將領。秦國軍隊在長平之戰後也成了「士民倦、糧食匱」,「秦死者過半,國內空」的局面,絕對不是在王齕-廉頗相持階段能造成的,而是趙括在置之死地的情況下,數次突圍造成的。趙括至少當得起「雖敗猶榮」四個字。
但這又如何?對秦國傷亡再大又如何?這沒避免長平的失敗,也沒有避免趙國四十多萬士兵全軍覆沒。對戰場上白起和趙括的形象,就像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老狐狸,引誘一隻傻白甜的小白兔,一步一步走入包圍圈,然後再聚而殲之。對趙括的評價,如果只能有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傻」,或者「白痴」,如果再加上一個,可以是「可憐」。
另外,對於物理老師,我還是很尊敬的,因為至少我初中、高中教過我的物理老師人都還不錯,於是我就很傻地認為,所有的物理老師都是這樣。但很可惜,歷史這東西,就是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有九分證據絕對不能說十分話,9.1分也不能說,多說就是杜撰、YY。這和物理上推算公式的差距還是挺大的。動輒「肯定」、「必須」、「顯然」、「也肯定」、「所以當時應該」,然後還指著鄙人的鼻子,弄出一副「你行你上啊」的架勢,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當然,如果回想場景,鄙人假如真的有機會被趙王任命,作為將領替代廉頗統帥四十萬趙國軍隊,
那麼我的答覆肯定是:「老大,我不行,別讓我上,您讓廉大大來吧!求您了!!」
以下是2015年的原答案,裡面乾貨不多,吐槽不少,但還是能有數百贊同,真是愧不敢當。
九張圖引錄:靳生禾、謝洪喜《長平之戰》
.....................過了很多頁,作者又談論到這個問題:
到了圖書的第七章,作者詳細分析了廉頗、王齕相持階段的具體情況:
百度雲盤:長平之戰_免費高速下載
以下是本人回答
整理之後的觀點:
想給趙括翻案?沒那麼容易!
以下是針對本問題的回答:
趙括為啥會從一個定論了兩千年的白痴將領突然間被挖出來,在這個回答里捧成了一個牛逼無比,只是缺乏一些實戰經驗的戰神?我只能說,是某些人刻意而為,想推翻一些觀點,來賺取喝彩,或者說是顯得自己格調很高,就是和主流觀點不一樣。可是看現在的答案,貌似這才是主流觀點。
想通過歷史來賺取一些聲譽和博得好評,當然很好。但是,這一切,必須都建立在史料搜集完備(針對先秦史)、有據可查、不杜撰YY亂猜想的基礎上的。
1.趙國國力不及秦國,因此趙軍的失敗很難避免
2.趙括參戰是由趙王直接任命.且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可知趙括之前是打過仗的,而且打了勝仗。
3.趙括的對手是白起,對於趙括來說也是運氣不佳。(即使樂毅,田單都不一定是對手)
4.趙括下達命令果斷,在趙軍中無人能及。
5.趙括在戰前曾做過比較充分的準備。 戰爭後期,趙括大軍被斷糧,在斷糧的情況下固守46天,而大軍沒有生亂,也是兵家史上的一個奇蹟。
6.趙括對秦軍造成達到20餘萬的殺傷。
這是一個知友的回答,蠻有代表性的。咱們逐條來評:首先,趙國國力不及秦國,因此趙軍失敗很難避免。不多說了,前260年的時期,正是秦趙互相dui(三聲)的時候。國力如何,還是要拿證據說話,直接翻最近40年的秦趙互相的交戰記錄好了。
公元前283年,秦國因為和趙國連橫失敗,進攻趙國,至前282年,攻取三城。秦勝趙敗。
前275年,趙國在魏國的鼓動下,派遣賈偃帶兵兩萬參與了華陽之戰,因為魏軍慘敗,賈偃帶領的兩萬人被殺。秦勝趙敗。
前271年,秦國進攻韓國瘀與,趙奢帶兵大敗秦軍。趙勝秦敗。
同年,秦國進攻幾,被廉頗打敗。趙勝秦敗。
前266年,秦國乘趙國君新喪,進攻趙國。趙國依靠齊國救兵成功抵抗。秦國小勝。
基本上是不分勝負。以國土面積和人口論,秦國略勝於趙國。論政治,秦國的政治水平更是遠超趙國。但單純論戰場和軍事,趙國不輸於秦國。國力是否相及,最多只能得到一個結論:就是趙國最多是小輸。再退一步講,國力難道一定代表了戰場的勝負?
《史記 趙世家》
三年,秦攻赤麗、宜安,李牧率師與戰肥下,卻之。封牧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與之戰,卻之。
三年,指的是趙王遷三年,距離秦國統一不足二十年。這個時候,秦國國力多強?趙國國力多弱?怎麼趙國還是連著兩次打敗秦國了?不是說好的,國力不足就打不過么?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
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這是秦國已經滅亡了三晉,攻破了燕國,企圖滅亡楚國的戰役。李信帶領著二十萬大軍,直接被已經奄奄一息的楚國打敗。國力完爆楚國啊,怎麼打不贏?怎麼打不贏?大神,喜歡看評論的大神,這是怎麼回事?
再說第二條。
趙括參戰是由趙王直接任命.且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可知趙括之前是打過仗的,而且打了勝仗。
咱們把《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翻出來好不好?不知道你是真讀過還是只在網文中看到過引用,竟然會得到這樣的結論。
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
先說,趙括打過仗么?「今括一旦為將」,是說,趙括剛剛當上將軍,好不好?開頭是什麼?「及括將行」,是趙括點好兵要出征了,他媽媽趕快去阻攔。這才有了所謂的趙括「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他媽媽都看在眼裡才去向趙孝成王請命的!這段話怎麼就得出結論,他出征過,還打贏了?這邏輯是腦子長了氧化鐵?
再說,趙王直接任命趙括,不錯。可惜,真的懷疑喜歡看評論的哥們沒讀過書。
繼續引《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
有人沒讀過書,我就把原文放出來了。可能有人文言文不太好,我來翻譯下好了。
趙王相信了秦國的反間計。秦國的反間計是散布謠言說:「秦國討厭的,就是害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做將軍!」趙孝成王因此就讓趙括做了將領,取代廉頗。
活出出的一個反間計啊!信息不對等造成的結果啊!當然,你硬說是「趙括參戰是由趙王直接任命」卡著這一句話不放,我也沒辦法。慢慢消化氧化鐵去吧。
第三條。趙括的對手是白起,對於趙括來說也是運氣不佳。(即使樂毅,田單都不一定是對手)
還是上原文。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
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
秦國聽說,趙括來做將軍了,於是就悄悄地任命白起做上將軍。
這是運氣不佳?這是必然結果好不好。是秦國人拿捏好的一出「反田忌賽馬」!要用最好的dui(三聲)你最差的,才能取得最佳戰果!
最後,哥們括弧里還加了一句,即使樂毅、田單都不一定是對手。史料在哪?我怎麼沒記得樂毅或者田單和白起交手過?相反,和白起交手的都是賈偃、芒卯、趙括,留名的貌似就這三個,其他的被白起打敗的將領都是連這三個名氣都不如的無名小輩了。
第四條趙括下達命令果斷,在趙軍中無人能及。
這不純屬YY么?你給我找出一個下達命令不果斷的將領來?在趙軍中無人能及?
我本來不想理這條,但是因為這個喜歡看評論的哥們既然說了,我就還是把史料翻一下吧。把所有「趙括下達命令」的史料都翻出來: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
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
沒了。
第一條,趙括代替了廉頗,把老廉頗布置的軍陣軍吏換了個遍。
第二條,趙軍被包圍後,餓極了,沒辦法,趙括就親自上陣,被射死了。
就這兩條,別奇怪,真的就這兩條命令,有本事你給我找第三條出來?別給我弄個網文昂。於是自帶氧化鐵的哥們得出了結論:趙括下達命令果斷。
趙括在戰前曾做過比較充分的準備。 戰爭後期,趙括大軍被斷糧,在斷糧的情況下固守46天,而大軍沒有生亂,也是兵家史上的一個奇蹟。
充分的準備?上史料!
...
沒了
因為找不到趙括做啥準備的史料,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史料記載趙括做了啥準備。
被斷糧,固守四十六天,沒有生亂。咱們把那四十六天的記載翻出來好了。
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
秦國的白起一聽說,趙括把廉頗的軍陣布置換了個遍,高興地啊,趕快使奇招,把括神包圍了。「士卒離心」!!!這不叫亂?待了四十多天了,大家都餓肚子了,括神啊,網上都說你可牛逼了,你帶我們突圍吧!括神說,好,大家跟我來突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再來條史料,打臉打的充分些。
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
都內部搞暗殺,吃人肉了,還不亂呢。不愧是自帶氧化鐵。
趙括對秦軍造成達到20餘萬的殺傷。
這個倒是沒錯。算是自帶氧化鐵的哥們難得說了個正兒八經的話。但這也就能說明趙國軍隊的實力吧。這個說法來自於《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這些都找出來。
(秦國)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打這麼大的戰役,團團包圍四十多萬趙國軍隊,起碼也得有不少於四十萬人,傷亡過半,20餘萬,不誇張。有一句說一句,這句話還是正確的。
看看還有啥送人頭的?
從後勤角度,在上黨這裡打成消耗戰並不符合趙國利益,秦國一開始也沒想玩命,但是廉頗自己賭上了趙國主力在這裡生耗,反而讓秦國看到了一戰殲滅趙國有生力量的戰略契機,大舉壓上,迫使趙國在一條己方後勤補給更惡劣的戰場上維持龐大的軍隊,這實際上已經佔據了先手。對耗下去,趙國不但軍隊和上黨保不住,整個國家都有可能被拖垮在這裡。可以說,廉頗在初期沒有迅速的遏制秦軍的勢頭,也沒能下定決心的撤出戰鬥,把戰爭打成了僵持,已經決定了趙國在戰略上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
這個忽悠專家,簽名果然沒錯。後勤?後勤怎麼了?給我找一條趙國後勤補給不足的記載?
秦國佔據先手?上史料!
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
這是廉頗初陣失利,便堅守不出的局面。靳生禾、謝洪喜的著名書籍《長平之戰》中分析的很到位:
戰國史料記載多來源於《秦紀》,而秦紀往往記勝不記敗。從這條史料中可以看出來,在廉頗的固守策略下,秦軍已經明顯陷入不利局勢了。
於是,才有的反間計啊!
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間,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
秦國不是佔據先手了么?為什麼應侯還要玩反間計?這不是沒事找事么?好好對耗下去啊?為啥在優勢局面還要玩反間計?
答案就是,秦國根本就不是優勢局!而是劣勢局!
上黨在哪?上黨東邊就是趙國國都,北面就是趙國領土。韓國和趙國一直交好,可以說,這就是趙國的本土作戰!秦國還要從關中千里迢迢地運糧草,你說是誰佔了主動權?
趙括此人自幼熟讀兵書,長平之敗有他的因素在內的多方面原因,但其本人絕非平庸之輩,從其表現來看甚至頗有名將之風。後孝成王問望諸君長平之戰,樂毅說,趙括雖死而趙軍未敗。趙括的部署可謂得當,只是趙皮牢、晉陽二軍未能完成任務,殊為可惜。趙軍雖然損失稍大,但秦軍的消耗的人力物力也不相上下。
名將之風。趙括的正面表現我都發出來了,有沒有名將之風一看便知。什麼?趙孝成王問樂毅長平之戰的事?記載在哪???在哪???求記載啊!!先秦史料這麼缺乏,突然出現了如此重要的一條記載!大神,告訴我,這條記載在哪!?我求之不得啊!這是真心話!
可惜,就是沒找著。
關於「皮牢、晉陽」的記載倒是還真有:
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四十八年十月,秦復定上黨郡。秦分軍為二:王齕攻皮牢,拔之;司馬梗定太原。
上一段說的就是趙括已經失敗了。下一段當是白起部署戰略,急攻趙國,南方軍隊由王齕指揮,攻下皮牢,北方軍隊有司馬梗指揮,攻下太原(也就是晉陽)。
但是,這和趙括的部署有啥關係?這是趙括都掛的第二年了,距離長平之戰過了整整一年了!!!和趙括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好不好!!!發明這段話的人,我相信不是這個答主,而是別有用心的網文撰寫者,愣是把兩個隔了十萬八千里的史料記載接到一塊去了。
至於所謂的廉頗「保守打法」看著是很保險,以至於後來只要說起長平之戰,就有人說按照廉頗的打法,趙國不會輸或者不會輸的這麼慘,但是你聽說過後勤被敵人斷掉,缺糧的情況下困守孤城,除了被秦國斬斷的後勤外,趙國這時候還鬧起了饑荒,還和魏國齊國都都鬧翻了(因為對秦國又拋媚眼又搞曖昧),所以實際上趙國的國力已經支持不下去了,趙國的貴族已經起了和秦國議和的念頭、(不過還是放不下上黨啊!)只能速戰速決,如果真是按廉頗所說按兵不出,只有被圍孤一條路了。
還是問,關於趙國後勤的記載在哪?廉頗糧道被斷困守孤城?哪裡的記載?
糧道被斷的記載還真是有:
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
這是你們括神被斷了糧道啊!廉頗將軍被黑的莫名其妙的慘。
趙國鬧起了饑荒。記載在哪?在哪?
和魏國齊國都鬧翻了。這個說的誇張,但是還是有依據。有一句說一句。
放完AOE,我對趙括做一個蓋棺定論,真心希望以後別再看見這種腦子裡長了氧化鐵的問題了!
先把括神的所有史料,所有史料,所有史料都放上!
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
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
七月,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餘萬皆阬之。
看完這些,估計都對趙括是什麼樣的水平,有了個大致了解。下面是正式的蓋棺定論:
趙括,是名將趙奢的兒子,然而,他只會讀兵法,甚至連兵法論述高超的趙奢都辯論不倒他,但是,趙奢和趙括的母親還是都知道趙括是什麼樣的水平。他把父親的一世英名都給坑害了,讓人們幾乎忘了趙括還有一個名將父親。更嚴重的是,趙國的全部精銳部隊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殆盡,這不能不說是趙括的責任。藺相如和趙括的母親先後勸諫趙孝成王,不要讓趙括做主將,足見其不可用。但趙孝成王一意孤行。這是趙括的悲劇,也是趙國的悲劇。
趙括在軍陣上,全部更換廉頗的軍陣布置,替換掉廉頗的軍吏,導致軍隊被圍困,最終全軍覆沒。就軍事角度而言,趙括對長平之戰的慘敗無疑是負有最大責任的。他是一個紙上談兵的高手,卻是一個實際戰略的白痴。
但趙括並非一無是處,長平之戰,造成了秦國「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的局面。這當然不是廉頗和王齕在戰略相持階段能打出來的,而是趙括在被圍困不得已之後前後突擊所造成的戰果。他是一個戰術和戰略白痴,但絕對不是誠心害國,更不是姦細或者小人。他造成的全軍覆沒的戰果,是緣於他的白痴水準,而不是因為他有心而為。但他作為年輕人,伴隨著無知的勇氣和魄力,還是有目共睹的。
什麼樣的人就該在什麼樣的位置。以趙括熟讀兵書的水平,可以做一個趙國軍事參謀,或者乾脆著書立說,沒準還能留存千古。但作為將領,他根本就是不合格的。趙孝成王任命了他,但沒有看清他,最可悲的是他自己也沒有看清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水平,造成了這樣的慘劇。趙國因為趙括這一悲劇人物而隕落,趙括也因為自己的一切行為,留下了千古罵名。對他來說,一點都不虧,尤其是相比於四十餘萬的趙國陣亡的將士。
因為總是有人不斷地抓住回答中的各種字眼揪著不放,好像這樣就能顯得很有理由很厲害,吹捧趙括,來貶低我,或者給我戴帽子,什麼引用史料不充分。實在不想理腦殘,所以我就關評論了。自認為凡是好好讀一點書,就不會對趙括紙上談兵的傳統觀點產生多大懷疑。
最後的最後,既然有人給趙括洗白,為啥沒人給徐禧洗白?趙括斷糧堅持四十天全軍覆沒。徐禧斷水的情況下堅持數十天仍然軍心不亂,即使戰死也沒有一個士兵投降,豈不是不趙括厲害很多?個人揣測,原因很簡單,徐禧不如趙括出名唄,沒多少人認識這個人~
我只想說三點:
1)如果趙括是白痴,秦王只需派這裡的某個答主去領兵就好了,何必派白起?還要偷偷的派?光明正大地任命不行嗎?顯然秦國的貴族都認為,如果趙括知道對手是白起,就會改變戰術。
在敵人眼中,趙括顯然不是白痴,而是個勁敵,只是比廉頗這塊姜嫩些。
然而秦人還是低估了趙括。秦軍合圍後,趙軍在其中左右衝突。在雙方兵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四面包圍,敵全力突擊一面,就有局部的優勢。秦軍肯定也採取了措施,即趙軍北突,北面秦軍力扛,東西南三面立即擠壓,使趙軍不得不分出部分兵力抵擋,難以全力攻北,反之亦然。
即便如此,秦軍也肯定是扛不住了,包圍圈旦夕被破!有證據嗎?沒有,沒有任何史料詳細描述當時的作戰情況(中國的史書,除了讓你知道發生了這件事之外,幾乎學不到任何經驗一一特別是軍事)。
白起肯定向秦王求救了!有史料嗎?沒有。但秦王不會無故親自到河內召集十五歲以上的炮灰去支援戰場,這在秦國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可見戰鬥的激烈!
換某個認為趙括是白痴的答主去試試?估計已經尿褲子了吧?
2)趙軍被圍一個多月,這是什麼概念明白嗎?別說戰場,你把自己好吃好喝關在家裡一個多月試試?
那是沒覺好睡、缺衣少食、每日廝殺、吃人肉、思念親人、籠罩在死亡陰影下、心理逐漸崩潰的四十多個日日夜夜!
在這種令人絕望的環境中,只要趙括沒死,趙軍就沒有嘩變、沒有潰散,而且還能不間斷地戰鬥!
換了某個稱趙括是白痴的答主,你能做到嗎?
3)在趙括的指揮下,四十多萬趙軍,死亡不知幾何,但秦軍卻確定死掉一半!這是多麼可怕的殺傷力!
如果趙括沒採取措施,任由秦軍築起銅牆鐵壁,那傷亡就不是這樣了,因為趙軍銳氣最旺的時候,也沒能攻破秦軍的壁壘,秦軍也沒能攻破廉頗的主防線。
所以當時應該是戰鬥不停,秦軍沒有時間築起堅固的包圍,只能是臨時的工事,並且隨著趙軍的突擊而不斷移動。?
最後說兩句:
不要用成王敗寇來分析歷史,趙括已經儘力了,他的表現不算傑出,但也絕不能用白痴來形容,相反他比大多數被秦軍擊潰的將領都優秀,紙上談兵的是司馬遷這類大師(他們甚至連這個都沒做好),不是趙括。
隨便說別人白痴的人,其本身很可能就是一個白痴。
附本人的歷史三部曲:
李廣是英雄還是狗熊?
衛青、霍去病的成功和李廣的失敗_城市隱者
原文有些錯誤,經修改後發在此(需翻墻):
http://cityrecluse.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html
漢武帝是雄才大略還是熊才大劣?(需翻牆,因為新浪什麼的不知道怎麼貼統計表格)
http://cityrecluse.blogspot.com/2008/03/blog-post_8473.html?m=1
http://cityrecluse.blogspot.com/2008/03/blog-post_17.html
為毛總是有人把古代戰爭當成帝國時代打?
有沒有人想過趙王為何用趙括換下廉頗?
其實趙王也知道廉頗這麼做沒啥錯(有人說你咋知道的,廢話,新得了上黨,對峙就證明你佔住地方了,打那可就未必是誰的了!)但是趙國的國力實在撐不住這樣舉國對峙了,當時秦國已經不是陝西一蹲的土鱉,秦國有渭河流域,蜀地,黔中這些大糧倉,人口遠比趙國多,況且秦國的體制又導致了生產效率遠高於趙國。比這些更要命的是,如果你看過中國地形圖就發現了,秦國可以先用水路運糧,再通過一段的陸地運輸就把糧草運到前線了,趙國卻是一路陸路運輸,外加地形更崎嶇,糧草損耗遠大於秦國(運糧的民夫也要吃飯啊,但是船不用吃飯,而且水路運數量更大)。外加上趙國人口少於秦國,雙方同樣兵力對峙,趙國很有可能國內生產人口不足。
如上所述,如果再拖下去,不用打趙國就崩潰了,這種情況下趙王希望的肯定是尋機決戰,一戰定乾坤。但是主帥廉頗是堅決不主張打,為什麼?看趙括出擊的結局就知道了,廉頗這種久經沙場的老將怎麼會不知道這種極有可能發生的結局。但是不打國內經濟不行了啊!我認為趙括這種年輕氣盛口若懸河的人恰恰成了趙王的救命稻草,都不想打,但是不打經濟要崩潰,這時候有一個人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兒,說起來簡直牛逼爆了,至少是看起來完全可以解決眼下困局,所以行不行就是他了!
至於秦兵損失,秦將損失,不是因為趙括這個人多厲害造成的,是因為趙國軍隊戰鬥力向來剽悍,七國之重當時唯一在軍隊戰鬥力上能和秦國一拼的就是趙國了,這麼剽悍的幾十萬人處於還有一線生機的困境,戰鬥力那肯定是相當驚人的。。。為什麼說還有一線生機?因為從秦王拉炮灰的事情就看出來,秦國軍隊撐不住了。。。這種情況久經沙場的趙國軍隊肯定也心知肚明的。
但是把趙括說成白痴也是不對的,那個年頭貴族就那麼幾個,誰怎麼回事大家都有數,況且趙王只是病急亂投醫,不是傻了吧唧逮誰都信。。。這是有區別的,病急亂投醫,那投的也是醫,不是什麼廚子戲子痞子裁縫。。。
趙括是一名統帥,然而很多答主對其軍事方面的回答都不詳細,那麼我就詳細地給大家分析一下趙括的軍事才能。
趙括歷史上有記載的指揮過的戰役只有長平之戰。分析長平之戰中趙括的表現就能看出趙括的軍事才能。
(公元前260年左右天下形勢圖)
長平位於上黨郡內,是一塊較大的地理概念,它是一個廣41千米,闊37千米的矩形區域,總面積達到了946平方千米。
長平的地勢東西北三面環山呈口袋狀,同時呈西北高而東南低的走向。長平的地理形態很豐富,主要河流丹河與其五條支流貫穿全境,同時其地多丘陵且山地遍布的同時又有眾多平原。
(形勢圖放大可以看到長平周圍形勢)
從圖上和史書中的記載可以得出,趙國之所以同時派遣一直部隊進駐長平則是因為從秦國大規模進攻趙國的兩條路線都要經過長平,而長平本身又是一個戰略要地,是一塊非常利於後勤補給,大軍駐紮以及防守隱蔽與決戰的地方。所以可以看到,趙國從一開始就做好了與秦國作戰的準備,甚至連戰場都已經預設好了。
一開始進駐長平的趙國部隊的統帥是廉頗——他與秦國打持久戰是從趙國決定接受上黨一開始就做好準備了的。
為了迎戰秦國,廉頗在廉頗構築了規模龐大的防禦陣線。長平之戰並不是一場簡短的戰役,它整整打了三年,這三年之中,秦趙兩大強國是逐漸增兵,最終雙方各自集結了數十萬軍隊。史書記載趙國集結軍隊45萬,秦國集結軍隊不詳,但是從始皇帝滅韓趙魏之後,秦國領土居華夏二分之一強才拿的出60萬軍隊可以看出,秦國軍隊不會比趙國多出很多,也不會比趙國少很多。
趙國的陣線極其複雜,以三道主要防線為主,分別為空倉嶺防線;丹河防線;百里石長城防線。這三道防線構成了趙國陣線的主體,同時防線與防線之間又有各種城堡,城寨等工事相溝通。不僅如此,每一條防線本身也還有諸多支線,支點。這些支線支點不僅溝通了防線之間,還保障了防線的縱深,並使得防線攻守皆備。
(此圖是白起與趙括對陣時期的長平形勢圖,但依然可以看出原來的戰場形勢。圖中的河流便是丹河)
趙國的第一道防線,空倉嶺防線全長約40公里。每當看到這數字,再聯想到幾百年後羅馬修建的最初不過70公里長的哈德良長城,我們可以瞬間感覺到趙國軍隊極強的軍事素養。
空倉嶺防線在地形地勢的基礎上聯通了關口,高山,水系。在構築空倉嶺防線的時候,趙國不僅顧及了前線的縱深,還在空倉嶺山麓的南北兩端與河流的交匯處構築了兩座軍事城市——這兩座軍事城市被稱之為二鄣城。之所以說這是兩座軍事城市,就像它們的名字一樣,這兩座城市互為犄角,是前線的重要後援,更是趙軍駐紮主力的兩個地方,而且這兩座城市的選址也非常獨到,都是背山面河便於防禦的地形。
選擇將主力駐紮在二障城並不僅僅是二障城便於防禦,而是流經二障城的兩條河流的流向一直向東,最後會在另一座要塞彙集。這座要塞叫做光狼城,是三水彙集,四面環山易守難攻的地形。而這座要塞則是趙軍的後勤基地。
說到這裡,便可以解釋一個問題。很多人說古代中國打仗不可能往前線運輸那麼多人的糧食,因為一個人只能背那麼點糧食,還不夠吃。我想說的是,中國之所以大量修建運河,就是因為中國喜歡用水運運糧。秦趙之所以能夠支撐三年的持久戰靠的不是人去背糧食,而是水運。同樣的,為什麼秦朝要修靈渠?——為了給百越的秦軍運送糧草。 (船隊從咸陽出發,不走一尺陸路,可以直到珠江口.....)
不過如此強大的空倉嶺防線最後還是被秦國攻破了。秦軍從公元前260年初進攻,到了六月份便突破了空倉嶺防線,隨後到了七月份,整個空倉嶺防線陷落。區區幾個月的時間,一道長達四十公里的防線便陷落了,這並非趙國軍隊戰鬥力的低下,而是秦國軍隊戰鬥力之強。
舉個例子,史記記載秦軍一隊斥候在執行例行偵查的任務中遭遇了趙軍一支由裨將(大概類似於現今少將)率領的部隊。按說偵察兵遭遇大部隊,應該潛行撤退才對,可秦軍就是不一樣。小隊的秦軍偵查兵遭遇趙軍大部隊,不但不逃反倒像海豹特種部隊發動斬首行動一樣把趙軍的裨將給斬殺了。 具體方法是主力突破空倉嶺防線,並迅速迂迴到空倉嶺防線的後方,切斷空倉嶺防線與趙軍後方的聯繫。然後分割空倉嶺防線並逐一攻克防線中的各個要塞,同時以奪取的趙軍要塞和新建的防禦工事為基礎抵禦趙軍的反撲。
到了七月份空倉嶺防線完全陷落,趙軍開始全線撤退至丹河防線,開始準備打持久戰。說道丹河防線,其實丹河防線才是趙軍防線的主體,而空倉嶺防線則是前線。而現在主體也變成前線了。
作為三大防線的主體,丹河防線比空倉嶺防線更為複雜。顧名思義,丹河防線是沿著丹河構築的。但丹河防線並非單純沿著河流修建的一條防線,具體來講它分為三條主幹。丹河防線的第一部分是沿著丹河沿岸修建的。丹河沿岸地形比較廣闊,適合大部隊動作,所以在此建立了丹河防線的第一部分。同時這一部分也有防止秦軍渡河進攻的作用。而丹河河岸之後是一連線的山嶺,沿著這山嶺構築的工事共同構成了丹河防線的主體。
其中南為大糧山,起初為廉頗的幕府所在地也是屯糧地。北為韓王山,是後來趙括的三軍幕府所在地。這裡還要解釋一下為什麼兩位將軍作戰方式迥異,卻在設立將軍幕府的位置上都比較一致——選在海拔高聳的地方。這是因為古代作戰沒有現代的聯繫方式和觀察方式,所以將軍需要利用高度以此便於自己指揮協調部隊與了解部隊情況。不僅如此,中國古代還有專門指揮作戰的巢車,則是高聳的車輛,供將領在平原地帶的時候在車頂上指揮部隊用。
由大糧山至韓王山中間都是要塞相連。而在這些要塞的中間位置則是丹河防線的第三部分,也是核心部分,這一部分也被稱為金門。當然,金門不是指金子的意思,而是指這一部分的核心要塞——一座建立在黃土高坡山的要塞。丹河防線的金門區域是一片黃土地貌,黃土地貌大家都知道,是支離破碎的,加上這一片本身又處在丹河防線的中央,還頻臨河流,易守難攻的同時也自然是防禦要地。
丹河本身水量大且水勢極猛,加之趙軍構築的如此防禦體系,如果說強攻,哪怕換上秦國戰神白起來也不見得有效。而當時的秦軍主帥還不是白起,而是王齕,雖說也是一名一等一的戰將,但終究還不如白起的水平。所以當時王齕雖一直急於強攻但苦戰數載也無果,反倒是趙軍時不時的反撲讓秦軍有時還不得不處於守勢。
所以在與趙軍丹河防線對峙的幾年內,秦軍也構築了三道防線,分別是與趙軍直接對峙的丹河防線,在原來趙軍基礎上構築的空倉嶺防線,以及大後方的沁河防線。這三道防線與趙軍異曲同工,分別是起到前線對峙,中間主體,後方縱深三種不同作用。
秦趙兩軍對峙了兩年多的時間,這兩年多的時間雙方日夜都有大小衝突,一刻都沒閑著,一些城寨更是反覆易主。而雙方的斥候也日夜偵查,簡直就是現代戰爭的翻版。而這些都是戰場上看得見的,戰場上看不見的還有各自的間諜,各自遊說列國的使者,各自的經濟戰爭。
從長平開始,秦趙雙方的戰線蔓延百里,雙方在短時間內修建包括壕溝,碉堡,地堡,城牆,觀察哨,挖開運河,挖藏兵洞,糧倉。秦趙這天下兩強的軍隊表現出了極高的戰術素養和軍事才能。
從這裡可以看出,趙國的戰略目的:
1.守住長平,使秦軍不能攻打上黨郡的其它地方,秦國大規模進攻趙國的兩條路線都要經過長平這個戰略要地,而上黨郡是邯鄲的門戶,守住上黨就是守住邯鄲。
2.盡量不於秦軍打戰略決戰,儘管趙國是天下第二,實力還是弱於秦國,趙國不能打戰略決戰,要打消耗戰。
秦國的戰略目的與趙國相反:
1.佔領上黨,佔領上黨就好像一把尖刀插入趙國心臟。
2.與趙國打戰略決戰,趙國實力比秦弱,戰略決戰的勝利將重創趙國。日後滅六國就少了一份阻礙。
於是雙方都不停的增兵至上黨,雙方在上黨對峙了兩年多的時間,集結的軍隊也越來越多,戰爭對國家經濟的消耗也越來越大。最重要的是,秦國在外交方面取得了成就,使的其它國家不能與趙國結盟,趙國的外交卻是失敗的,獨自頂著最強的秦國的進攻,得不到外援。
最為重要的是,兩國對戰爭的支持都開始吃力。在秦趙雙方對峙時,趙國向齊國借糧,向其它國家求援都沒有回應。其它各諸侯國對於秦趙這兩個第一、第二強國之間的戰爭是喜聞樂見的,只要戰火不燒到自己身上,這兩大強國打的再激烈都與自己無關,甚至希望秦趙兩國兩敗俱傷。
最重要的是,趙國沒有意料到,兩年多來雙方逐漸增兵,由一開始的對峙,演變成了兩國之間的大決戰,趙孝成王也沒有認識到,這是關係到趙國生死存亡的戰爭,一旦戰敗,趙國將一蹶不振。趙孝成王對於戰爭的支持,對於這場戰爭的信心也開始下降。趙孝成王不是將軍,不懂軍事,他開始責備廉頗,認為兩年多來,廉頗在怯戰。
而秦國對這場戰爭也感到吃力,秦國一開始的目的便是奪取上黨,與趙國打戰略決戰,秦軍主將王齕長期求戰不得,秦軍所面臨的高山夜寒,糧草不繼,士卒病傷等不利條件不利於秦國作戰。
長期對峙之下,秦國決定改變策略實行反間計,遺憾的是趙國成功中計,以趙括為主將換掉廉頗。
秦昭王得知趙括代替廉頗擔任主將後,便暗地裡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改命王齕擔任尉官副將,並令軍中嚴守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殺勿論。
白起是什麼人?白起是秦國歷史上最能打仗的戰神,以少勝多都不足以形容白起,白起是以少殲多,以少於對方的兵力殲滅對方。不僅是以少殲多,還有大迂迴戰略,長途奔襲戰略,野戰工事修築,白起將戰爭變成了一種屠殺敵國軍隊的藝術。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9150405/answer/80127573?f3fb8ead20=8a4ae7e00d3ec24223935aa218143c12(白起作為武將到底有多強)
趙括到達長平戰場後,竟然讓趙軍捨棄堅固的丹河防線和修建的營壘,主動向秦軍進攻。白起命令秦軍佯裝戰敗潰退,趙括不問虛實,就命令趙國的軍隊乘勝追擊,趙國軍隊走出營壘追擊,一直追到秦軍的營壘,但是趙國的軍隊無法攻破堅固的秦軍營壘。
白起命令一支2萬5千人的部隊突襲到趙軍出擊部隊的後方,佔領百里石長城防線,截斷趙軍的後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將趙軍主力分割成兩隻孤立的部隊。同時切斷趙軍的糧道。
白起又派出輕裝精兵向趙軍發動多次攻擊,趙括指揮趙軍數戰不利,被迫就地建造壁壘,轉為防禦,以待救援。
秦昭王得知趙軍主力的糧道被截斷,就親自到河內郡,加封當地百姓爵位一級,並徵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趙國的援軍和糧運。
趙軍主力已經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趙括將剩餘的趙軍組織成四支突圍部隊,輪番衝擊了四、五次後仍不能突圍。於是,趙括親帥精銳部隊強行突圍,結果被秦軍亂箭射死。
趙國軍隊因無主將指揮,二十萬士兵向秦將白起投降。白起認為趙國士兵反覆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再生事端。於是白起命令秦國軍隊將趙國降兵全部坑殺,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趙國。
長平之戰,是中國古代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略決戰,而秦軍主帥白起,以同等兵力反包圍趙軍,採用包圍、分割、殲滅的戰法,殲滅趙軍45萬,成就白起軍事才能的頂峰,也表現了,戰國時期,中國軍事的頂峰。
從長平之戰可以看出趙括的能力:
1.毫無戰略意識,沒有戰略眼光,眼中無全局,不知道戰爭要符合國家戰略,採用違背趙國戰略目標的戰法,由戰略防禦方貿然轉換成戰略進攻方,將持久戰變成了對趙國不利的決戰。(這個鍋,趙孝成王作為國王,也得背。)
2.戰爭預判能力低下。秦軍與趙軍打了兩年多都沒有潰敗,趙括主動出擊,秦軍佯裝潰敗,不問虛實就命令趙軍追擊,最後造成趙軍被秦軍包圍分割,直到被殲滅。
3.戰爭應變能力低下,指揮能力低下。被包圍斷糧之後沒有第一時間突圍,反而是固守求援,給了秦軍加固包圍圈的機會,也大大降低了趙軍突圍可能性。
4.管理能力差,趙軍內部甚至已經開始人吃人,瀕臨崩潰,這支軍隊已經快要失控。
5.極其自負自大,身為一名統帥應有的鎮靜謀略沒有絲毫的體現。戰爭中冒進輕敵等等。趙括的自負自大還表現在史書中記載的與其他人辯論兵法上。
6.沒有絲毫的自我反省,自我認知。別人甚至趙王都以為他熟讀兵法,打仗厲害,他自己也這麼認為。還表現在沒有絲毫的作戰經驗就輕易地坐上主帥的位子。
縱觀白起一生中打過的大型戰爭,伊闕之戰中的魏國主帥公孫喜、韓國主帥暴鳶,鄢郢之戰中的整個楚國軍界,華陽之戰中的魏國主帥芒卬、趙國將軍賈偃,長平之戰中的趙括。除了趙括之外,無不是聞名於世的名將,除了趙括
。
公孫喜,暴鳶,芒卬,賈偃,有人可能覺得他們不出名,沒有才能,實際則不然,他們的功名都在於白起的戰爭中,被白起的光芒所掩蓋。
只有趙括,秦國反間計選中的趙國統帥趙括,是個十足的無能庸人。秦國為了將戰爭成果達到最大,換上了戰神一般一生無敗績的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同等兵力反包圍趙軍,包圍、分割、殲滅,使趙國送葬了45萬優秀士兵,也鑄就了白起一生中軍事生涯的頂峰和戰國時期的最高軍事水平。當然,趙括的鍋,作為國家首腦的趙孝成王也得背。和一代雄主秦昭襄王名將白起的君臣組合相比,趙孝成王趙括差的太遠太遠。
趙括的實質,是一個無能庸人,也是國家戰略錯誤的替罪羊。
某名牌大學畢業生在校成績優異,成績位列全專業第一,知識的掌握程度連其導師也自愧不如。
工作的時候,他的老闆因為他的學習成績過於優秀,完全無視這個年輕人沒有工作經驗,把原來一個掌握著幾百億項目的經驗老到的負責人給擼了,直接讓這個年輕人當主管。結果因為這個年輕人完全沒有工作經驗,這個項目黃了。這家公司也瀕臨破產。
然後大家就弄了個大新聞,把這名優秀的學生評判一番,順便罵了這個名牌大學培養出來的都是高分低能的廢柴。
「怪我咯!」
如果以下為實情,趙括作為領軍之將,絕對負有主要過失。
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
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閑,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
數十萬大軍被兩萬五千人抄了後路,壁壘守軍再被五千騎兵隔絕,對比白起的秦軍之銳意進取兵行詭道,趙括的趙軍在他們悲劇的起點上,未見有任何作為(也可能有但是沒有記載),束手就圍的背後,是對敵軍戰力、意圖和戰場形勢的全面失察,如此複雜的戰場運作,趙軍也許做對一件就不會陷入絕境,可惜一件也無,一戰而敗。
反觀廉頗,三個月之內連敗數場,將官接連被斬殺,丟失壁壘,但敗而不亂最後守得住,面對戰國後期超一流的秦軍,趙軍雖武力不如人,廉頗仍算是英名不失。
趙括在被圍之後不能正確判斷形勢:1、越久突圍動能越低,包圍者準備越充分;2、近五十萬人在你手裡,國內已無兵;3、即使抽調國人,秦國也一樣會抽調;4、就算五國合縱,可有一次月余即成;5、單搬一國兵馬,舉國大戰可敢指望(或許韓魏是趙括決策的唯一憑籍吧,以上幾條後人寫來有馬後炮之嫌,可那是死生之地的大將啊,判斷力也該有吧)。
待希望斷絕,被圍四十餘日,糧草不繼,軍兵吃人肉時才決戰突圍,不成是必然的,分成四隊,反覆突擊,趙括也沒能拿出奇蹟,哪怕是數萬人突圍而出的奇蹟。
趙括在短短一個多月,心態從輕敵驕傲、到困頓畏敵、到憤怒崩潰,未見大將風骨。
趙括在幾十萬大軍尚存時憤而率銳卒親自突圍,被秦軍射殺導致餘眾皆降,不是大將所為。
若趙軍不降,即便全軍戰死,秦軍也未見算得大勝,慘勝都懸吧。
以上,不討厭趙括,但他剛出道就作為統帥帶兵舉國大戰,經驗來不及積累,沒有允許犯錯的機會,所以有紙上談兵一說。
秦軍勝了我沒感到高興,趙軍慘敗我感到惋惜。
戰爭,想想都覺得殘酷至極!
紙上談兵。。。。。
趙括他爹是穿越過去的。。。
戰國時代,紙還沒有發明。即使是滅了六國的秦始皇,他也是每天批上百斤竹簡。要是戰國時候就有紙這麼好的東西了,秦始皇也省省力氣。
長平之戰的導火索是秦國攻打韓國上黨十九郡,守將認為投降秦國不如投降趙國,金蟬脫殼,引虎殺狼,實在是高。
趙國當時有大臣勸趙王不要接受上黨,說「聖人慎無故之利」,接受上黨,必然激怒秦國。可惜,趙王不聽。
秦國大怒,攻打趙國。這個時候韓國幹嘛去了??????居然看熱鬧。
老將廉頗以逸待勞、閉關固守。可惜趙王還是把他換了。臨陣易將,比起趙王外交的錯誤已經不算啥了。趙括反正是倒霉。
趙括。
千載興亡都作古,英雄何處?
文人說,
在千秋土,在萬帛書。
武將說,
在後生血,在君王念。
我更願意相信,穿著並不堅固的甲胄,拿著並不算鋒利的銅劍,在隨時可能被一隻流箭帶走的時代,苦笑著把趙國全部資本扛在肩上的趙括。
他可能並不像當時世人瘋傳的一樣是一個戰爭天才。
這是一場豪賭。
無論對趙括還是趙國。
真正了解戰爭的人都知道,戰爭的最後一個環節,才是交戰。
後勤!後勤!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四十萬人馬,這一天是多少糧,一天是多少草料?有興趣的可以查查資料。
在那個時代,國民還沒有進入小康社會吧?
糧草兵丁,得從老百姓取吧?
四十萬人打仗,還有多少人耕田?
老百姓還能活嗎? 趙國國君不知道嗎?
老百姓活不了,後果大家都知道。
那個老將廉頗,只在防守,防守,無過而已
,老傢伙不想背亡國之將這個鍋,秦軍不撤,趙還是遲早得亡。
綜合國力的較量,趙能勝秦嗎?
一戰,勝就趙無敵天下,橫掃六合。
一戰,敗就黃土一剖,空為天下笑耳。
他們都賭了。
勝,像趙人期待的一樣,劍斬凶魔,被那群在宮廷中躲著的可笑文人寫進玉帛。
敗,就讓自己的血染紅這片生養自己的土地,倒也不錯,此身功過,且任人評說去。
文人是不管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的,他們只記錄他們認為的事。
記錄的東西,就是對的嗎?趙括就是一背鍋俠。
趙國的慘敗,根本原因在於趙國外交戰略。秦國要韓國的上黨地區,上黨地區獨立投趙,這估計是韓國君臣一齣戲,想法就是把趙國拉入火坑,使趙國不能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結果趙王這SB真同意接受上黨了。本來韓國的如意算盤應該是和趙聯合起來打秦,給趙國割一點地,沒想到結果天下烏鴉一般黑,趙王他不入戲啊。
趙國最合理的外交策略就是,聯合韓國和魏國的主戰派,答應上黨地區三家平分。趙國這樣吃肉不吐骨頭的表現,其他國家很難願意拉他一把啊。對魏和韓來說,上黨地區給秦還是給趙,沒有任何區別啊。趙國明知道打不過秦國,還非要吃秦國的肉,也沒有一點策略想法,所以說首先從戰略上,趙國就失誤了。
既然外交上已經沒有外援了,國力又不如秦,打消耗戰遲早是輸,而經過胡服騎射趙國優勢在運動戰,所以唯一的機會就是在運動戰上博一下。長平之戰的結果其實也證明趙國運動戰真的很厲害,在秦軍藉助工事採取守勢合圍的情況下,趙軍依然給秦軍巨大的殺傷。
更為關鍵的是,守根本不是趙王一開始的預期戰略目標啊。這場戰爭一開始趙王的戰略目標就是拿上黨,可此時上黨在秦軍手裡啊,趙軍守有什麼戰略意義?被人揍了半天,就為了別人手裡的東西,你不去搶東西,那麼乾脆議和好了。可議和不就是白挨打了么,那這口鍋是不是就是當年主張拿上黨領導層擔?
因此趙軍採取主動出擊運動戰,在當時應該是趙國上層普遍的想法;如果不出擊戰略上就是議和,議和這口鍋無論如何管理層都是不會背的。在他們看來,這口鍋不入丟給將領。趙括說到底只是一個戰略執行人,趙括不來,就劉括好了。這後面的厚黑學估計趙括他媽早就看穿了,管理層也知道十之八九會敗,所以會同意他媽的要求。1.趙國國力不及秦國,因此趙軍的失敗很難避免
2.趙括參戰是由趙王直接任命.且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可知趙括之前是打過仗的,而且打了勝仗。
3.趙括的對手是白起,對於趙括來說也是運氣不佳。(即使樂毅,田單都不一定是對手)
4.趙括下達命令果斷,在趙軍中無人能及。
5.趙括在戰前曾做過比較充分的準備。 戰爭後期,趙括大軍被斷糧,在斷糧的情況下固守46天,而大軍沒有生亂,也是兵家史上的一個奇蹟。
6.趙括對秦軍造成達到20餘萬的殺傷。
維基百科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趙括」
我想已經是比較客觀的評價了。
認識問題不全面的人。
趙孝成王於生死存亡之秋,輕慮淺謀,把他送上去了。趙括並沒有分析為什麼自己上戰場,也是做事想當然的一個人。
可以看到廉頗輸了後趙王已經派人去秦國議和了,連自己為什麼上戰場都不知道的人,再天才有什麼用?趙王明顯是坑他啊。
這是受上黨前辯論,受上黨有沒有問題難道不應該問廉頗嗎?趙豹認為秦國已經推行牛耕,發展水上運輸,作戰勇猛者都得到最高的封賞,國家法令嚴厲,行政效率很高,這樣的國家是難以戰勝的。最主要原因是「以牛田」。可以看出秦的後勤還是不賴的,後來趙被斷糧,竟再也無法送過來了。
總之,作為一個將領,對戰爭之前的廟堂謀劃都無法把握,基本上就已經輸了。兵法有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這是一個將領的素質,但是趙括並沒有充分認識。
同樣,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白起不被重用的原因,在廟堂上輸了
@Sega從後勤角度,在上黨這裡打成消耗戰並不符合趙國利益,秦國一開始也沒想玩命,但是廉頗自己賭上了趙國主力在這裡生耗,反而讓秦國看到了一戰殲滅趙國有生力量的戰略契機,大舉壓上,迫使趙國在一條己方後勤補給更惡劣的戰場上維持龐大的軍隊,這實際上已經佔據了先手。對耗下去,趙國不但軍隊和上黨保不住,整個國家都有可能被拖垮在這裡。可以說,廉頗在初期沒有迅速的遏制秦軍的勢頭,也沒能下定決心的撤出戰鬥,把戰爭打成了僵持,已經決定了趙國在戰略上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
這段話最高票答案趙簡子反駁的絕對是有問題的,後勤對戰爭的重用不需要多說了。如果趙國糧食夠的話,也就不會有斷糧的記載了,何況還有向齊借糧的情況呢?這一場戰爭後《呂氏春秋》也記載了秦國內士民倦,糧食匱乏。這個字的推斷正是從後勤以及國內消耗的角度考慮的。但是我覺得也不算迫使迫使趙國在一條己方後勤補給更惡劣的戰場上維持龐大的軍隊,因為秦國必須從這個方向打,打上黨的戰略是正確的。如果是由於被斷糧而認為此路線後勤補給更惡劣,我覺得也不對,因為被斷糧可以用趙括被圍了無法接應或者運糧軍隊不給力解釋。
秦之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之後,又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武安君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 這段話也和趙軍40萬自相矛盾的,三萬人,能斷四十萬人糧道於後,又能把四十萬人隔開,水分肯定很大
秦王聞趙食道絕,自如河內發民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兵及糧食。齊人、楚人救趙。趙人乏食,請粟於齊,齊王弗許。秦國為了斷糧已經發動了河內十五歲人以上的了。
行軍路線圖,後勤方面秦軍可以從水路運輸。
根據史料記載的一分為二。實際上趙壁壘應該還有守軍的。
補充:長平之戰並不是趙括和白起兩個人的戰爭,而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
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
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
每個主將都有自己的打仗風格,自己的套路,趙王因為防守這個套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盲目換將是一失,不能讓廉頗留下來也是一失,而秦國卻可以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後來秦王根據前線情報的及時反映發動河內十五歲以上人,和趙王由於趙不勝,亡一都尉就派人去秦國議和在決策上表現的完全不是一個水平(秦王也樂得讓這個使者在秦國停留),後來換趙括的行為也是很武斷的。至於廉頗撤退,還有為了地利而做的戰略性撤退,我不認為廉頗會犯低級錯誤。
秦趙戰於長平,趙不勝,亡一都尉。趙王召樓昌與虞卿曰:「軍戰不勝,尉復死,寡人使束甲而趨之,何如?」樓昌曰:「無益也,不如發重使為媾。」虞卿曰:「昌言媾者,以為不媾軍必破也。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論秦也,欲破趙之軍乎,不邪?」王曰:「秦不遺餘力矣,必且欲破趙軍。」虞卿曰:「王聽臣,發使出重寶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寶,必內吾使。趙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從,且必恐。如此,則媾乃可為也。」趙王不聽,與平陽君為媾,發鄭朱入秦。秦內之。趙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陽君為媾於秦,秦已內鄭朱矣,卿之為奚如?」虞卿對曰:「王不得媾,軍必破矣。天下賀戰者皆在秦矣。鄭朱,貴人也,入秦,秦王與應侯必顯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趙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應侯果顯鄭朱以示天下賀戰勝者,終不肯媾。長平大敗,遂圍邯鄲,為天下笑。
翻譯:秦、趙兩國在長平交戰,趙國初戰不利,損失一員都尉。趙王召來樓昌和虞卿計議說:「我軍初戰不利,都尉戰死,我要卷甲赴敵與秦軍決戰,你們看怎麼樣?」樓昌說:「沒有好處,不如派重要使臣去求和。」虞卿說:「樓昌主張求和的原因,是認為不求和我軍必敗。可是控制和談主動權在秦國一方。而且大王您估計一下秦國的作戰意圖,是要擊敗趙國軍隊呢,還是不要呢?」趙王回答說:「秦國已經竭盡全力毫不保留了,必定將要擊敗趙軍。」虞卿接著說:「大王聽從我的話,派出使臣拿上貴重的珍寶去聯合楚、魏兩國,楚、魏兩國想得到大王的貴重珍寶,一定接納我們的使臣。趙國使臣進入楚、魏兩國,秦國必定懷疑天下諸侯聯合抗秦,而且必定恐慌。這樣,和談才能進行。」趙王沒有聽從虞卿的意見,與平陽君趙豹議妥求和,就派出鄭朱先到秦國聯繫。秦國接納了鄭朱。趙王又召見虞卿說:「我派平陽君到秦國求和,秦國已經接納鄭朱了,您認為怎麼樣?」虞卿回答說:「大王的和談不能成功,趙軍必定被擊敗。天下諸侯祝賀秦國獲勝的使臣都在秦國了。鄭朱是個顯貴之人,他進入秦國,秦王和應侯一定把鄭朱來到秦國這件事大加宣揚而給天下諸侯看。楚、魏兩國認為趙國到秦國求和,必定不會救援大王。秦國知道天下諸侯不救援大王,那麼和談是不可能得到成功的。」應侯果然把鄭朱來到秦國這件事大加宣揚而給天下諸侯祝賀秦國獲勝的使臣們看,終究不肯和談。趙軍在長平大敗,於是邯鄲被圍困,被天下人恥笑。
同樣這也可能是為什麼齊國不願意救濟糧食的原因。
有人告訴我這一段的水運條件並不怎麼好,所以秦國通過水上運輸還是有困難的,不好意思誤導大家了。。。古人形容三門峽的交通艱險時,曾寫過這樣一首詩:「鬼門幽幽深百篙,人門逼窄愈兩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輕鴻毛。」 「神門」、「鬼門」、「人門」這著名的「三門」也成就了「三門峽」這個名字的由來。所以水運通過過三門峽是很困難的,不過也很近了,中流砥柱就在這段路上。
繼續補充:可能是他爸爸的一句話給了他莫大的勇氣:秦伐韓,軍於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於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史記· 廉頗 藺相如列傳》這也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來源。
但是趙奢是懂得變通吸收經驗教訓的,這點和趙括不一樣,因為他並不聽爸爸的教誨,於是他媽媽說他不像爸爸。
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秦軍軍武安西,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益增壘。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趙奢既已遣秦間,乃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曰:「內之。」許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趙奢曰:「請受令。」許歷曰:「請就?質之誅?。」趙奢曰:「胥後令邯鄲?。」許歷復請諫,曰:「先據北山上者勝,後至者敗。」趙奢許諾,即發萬人趨之。秦兵後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再貼上戰國策關於趙括父親和田單論兵法的記載:
趙惠文王三十年,相都平君田單問趙奢曰:「吾非不說將軍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獨將軍之用眾。用眾者,使民不得耕作,糧食輓賃不可給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單之所為也。單聞之,帝王之兵,所用者不過三萬,而天下服矣。今將軍必負十萬、二十萬之眾乃用之,此單之所不服也。」
馬服曰:「君非徒不達於兵也,又不明其時勢。夫吳干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薄之柱上而擊之,則折為三,質之石上而擊之,則碎為百。今以三萬之眾而應強國之兵,是薄柱擊石之類也。且夫吳干之劍材,難夫毋脊之厚,而鋒不入;無脾之薄,而刃不斷。兼有是兩者,無釣(?)鐔蒙須之便,操其刃而刺,則未入而手斷。君無十餘、二十萬之眾,而為此釣(?)鐔蒙須之便,而徒以三萬行於天下,君焉能乎?且古者四海之內,分為萬國。城雖大,不過三百丈者。人雖眾,不過三千家者。而以集兵三萬,距此奚難哉!今取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戰國七,能具數十萬之兵,曠日持久,數歲,即君之齊已。齊以二十萬之眾攻荊,五年乃罷。趙以二十萬之眾攻中山,五年乃歸。今者齊韓相方,而國圍攻焉,豈有敢曰,我其以三萬救是者乎哉?今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也,而索以三萬之眾,圍千丈之城,不存其一角,而野戰不足用也,君將以此何之?」都平君喟然太息曰:「單不至也!」
翻譯趙奢最重要的一句話:如果沒有十萬、二十萬的軍隊,即使有劍環、劍柄、劍珥的便利,只用三萬人,就想在天下逞威,這怎麼可能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刮出來的這一股洗白風,很多歷史上已經有定論的事件及人物,都被人扒出來洗白,比如秦檜,甚至連不是歷史的戲劇都被人扒出來洗白,比如陳世美,這樣真的不好。
說趙括厲害或牛逼,也要拿出點史料吧,這個答案已經被 @趙簡子回答的蠻詳細了,咱就不再說了。咱就說說這種行為 ,看了所有支持趙括的人的答案,沒一個是正兒八經說事兒的,一個個跟寫小說似的,比如下面這位。
長平之戰後。白起見秦昭王,論趙括。白起說,我以五十萬之眾圍趙括二十萬之軍,傷亡過半,才全殲此軍,是我用兵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腹中無食,以人充饑而鬥志不懈,這是趙括的本領。長平之戰,秦軍精銳損失過半,優秀將領死傷無數,實際是秦軍未勝,趙軍未敗。唯一的不同是,趙括死了,我還活著。秦昭王說,長平巨戰,秦失六十萬,趙失七十萬,秦可謂小勝。而趙括死,武安君存,可謂大勝。事後,范雎謂秦昭王,長平巨戰,大勝的是秦王。秦王笑而不答。 三年後,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昭王殺白起。秦將鄭安平降趙,上黨復歸趙。
我覺得其實主要是國力和軍力差距太大。趙括也有一定責任,但不該是主要的。如果換做廉頗可能會成僵持戰,但時間一久,趙軍一樣失敗。換做趙牧的話,有一點可能險勝一些。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不學無術的瞎主觀臆測是幹嘛呢?
好好好上面這位還算好的,咱再來看看這一位:
趙括此人自幼熟讀兵書,長平之敗有他的因素在內的多方面原因,但其本人絕非平庸之輩,從其表現來看甚至頗有名將之風。後孝成王問望諸君長平之戰,樂毅說,趙括雖死而趙軍未敗。趙括的部署可謂得當,只是趙皮牢、晉陽二軍未能完成任務,殊為可惜。趙軍雖然損失稍大,但秦軍的消耗的人力物力也不相上下。
趙軍全部戰死後,白起使人尋找趙括屍,不得,只找到趙括用劍和鎧甲。白起極為傷心,以衣冠厚葬,取趙括劍自用。趙括身材長大,美姿儀,矯健多力,人格特出。戰後,白起見秦昭王,論趙括。白起說,我以五十萬之眾圍趙括二十萬之軍,傷亡過半,才全殲此軍,是我用兵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腹中無食,以人充饑而鬥志不懈,這是趙括的本領。
為了給趙括洗白,把樂毅都搬出來了,樂毅是什麼年代的人,趙括是什麼年代的人,史書上沒有樂毅的消息都是在長平之戰前二十年的事了,是死是活還不知道呢就給來這一出。
你們好好看看書行嗎?看個記錄片就出來當歷史聊,這樣真的不好,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 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 以為讓。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閑,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
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 戰,而又聞秦反閑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則出兵擊 秦軍。
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閑,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 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
首先要明白這場戰爭秦趙雙方的戰略目標是什麼,想得到什麼,趙國是要得到上黨,而秦國是要滅掉趙國。
很多人認為廉頗不被換下來,長平之戰趙國是不會輸的,這個我實在就不想說了,看他的戰績就知道了。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 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
廉頗一開始也是主動出擊,但是連戰連敗啊。雖然沒傷到根本,但按這形勢,廉頗估計沒啥獲勝希望,只能堅守,這不是他的戰略,而是不得不為,而且這時秦軍領軍的還只是王齕,不是武安君白起。廉頗根本就是被打得找不著北了這才不得不堅守,當然,比趙括輸那麼慘還是強多了。但趙王當時肯定對廉頗的表現不滿。而且趙王以及趙國貴族的戰略已經很明確了,是要得到「上黨」,任何不服從這個戰略目標的將領都不可能被派上陣,對國君來說不服從命令的將領就沒有必要啟用甚至要處理掉(一年後的白起就是好例子)。
至於所謂的廉頗「保守打法」看著是很保險,以至於後來只要說起長平之戰,就有人說按照廉頗的打法,趙國不會輸或者不會輸的這麼慘,但是你聽說過後勤被敵人斷掉,缺糧的情況下困守孤城,除了被秦國斬斷的後勤外,趙國這時候還鬧起了饑荒,還和魏國齊國都都鬧翻了(因為對秦國又拋媚眼又搞曖昧),所以實際上趙國的國力已經支持不下去了,趙國的貴族已經起了和秦國議和的念頭、(不過還是放不下上黨啊!)只能速戰速決,如果真是按廉頗所說按兵不出,只有被圍孤一條路了。
衝出去的話,畢竟多了一份其他的可能,不過馬服子最後還是被圍了,還是被圍在野外。
下面就是趙括最讓我刮目相看的地方,趙軍被包圍四十餘天,一直沒有崩潰。這可不是守城,而是在野外被包圍,在古代戰爭中,這簡直說是奇蹟也不為過,即使斷糧之後,趙軍仍能保持軍令通行,甚至四十天後還能組織大規模突圍,直至主將戰死才全軍崩潰。我不相信廉頗能在這點上比得過趙括。無論從哪點看他都是絕對有能力的天才型人物 。
說一說戰果吧!
趙方大敗,四十萬人被坑,趙方主將遺臭萬年,從此趙國一蹶不振。
秦方也元氣大傷,一年後秦王要攻打邯鄲,準備再啟用白起,而白起卻說「「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 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可見長平一戰後秦國也不好受,秦卒死了過半,如果不算上被坑殺的趙兵的話,可能趙國的損失比秦國還小,暗自以為這也是白起要坑殺這麼多人的原因,後白起更因拒絕再次領兵征趙被自殺了
長平之戰的一大要點就是秦國上下已經下定決心要取得勝利,甚至是直接要滅掉趙國;而趙國卻在戰於和的問題上左右不定,導致了後來的外交和戰略被動,趙括的倉促出戰和最終失敗都是政治外交失敗導致的結果。
我寫這些並不是想要說趙括是名將,而是想說如果給他時間和一個更好的戰略目標他的確有成長成為名將的潛質,趙括的確該為長平之敗負責,不過他絕對不是主要責任,趙王和趙國的貴族才是這場趙國衰敗之戰的罪魁禍首,如果他們沒有清楚的認識,無論是李牧,還是趙奢、廉頗都改變不了最後的結局。
如我所說就算趙括的確是天才,但戰爭並不是一兩個天才的遊戲,戰爭是以勝負生死為論,國家政治的延伸,國家實力的角力。有人說在選趙括為將時這場戰爭就註定失敗了,其實在趙國決定開戰時,趙國的命運就已經註定。
從後勤角度,在上黨這裡打成消耗戰並不符合趙國利益,秦國一開始也沒想玩命,但是廉頗自己賭上了趙國主力在這裡生耗,反而讓秦國看到了一戰殲滅趙國有生力量的戰略契機,大舉壓上,迫使趙國在一條己方後勤補給更惡劣的戰場上維持龐大的軍隊,這實際上已經佔據了先手。對耗下去,趙國不但軍隊和上黨保不住,整個國家都有可能被拖垮在這裡。可以說,廉頗在初期沒有迅速的遏制秦軍的勢頭,也沒能下定決心的撤出戰鬥,把戰爭打成了僵持,已經決定了趙國在戰略上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
戰略不足戰術補,在這種情況下,廉頗即缺乏改變的能力,也可能沒表現出改變的意願,那麼換將就是必然,和離間計什麼的沒關係。之所以選擇趙括,一方面是李牧在公元前260年的時候真不知道人在哪裡,其他人還不如廉頗,另一方面,可能也由於趙括表達出了足夠的主動進攻的意願,這符合趙國的戰略需求。其實想想也是,當時敢於去接手這個爛攤子的趙國將領,除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中二少年趙括外,可能真沒了。
趙括的用兵也確實沒表現出令人驚喜的地方,平平無奇。不過被圍困的軍隊沒有失去組織度還能有效的進行突圍並對秦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也足可見他的戰術指揮能力也算是過得去的了。他在軍隊中的威望應該也不錯,算是被認可了,所以活著的時候還能團結全軍,一死軍心也就散了。
順便,這種沒有經驗紙上談兵的將軍,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兩點,第一是兵棋推演的時候對方的動向自己是至少清楚一部分而且不帶作假的,但是戰場上的迷霧是遠遠超出想像設定的,此外各種信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難以分辨,這種時候自己的戰役決策依據能不能更接近現實就非常考驗將領的眼光和經驗了,趙括顯然沒這種積累;第二在於有了明確的戰役決策後,是否能有堅定的戰役決心來貫徹,兵棋推演的時候上下嘴唇一碰就行,但是戰場九死一生的壓力下是否能夠繼續堅持自己就很成問題了,對於中二少年,稍遇挫折就懷疑人生最後進退失據實在太正常不過了。從最後的結果來看,趙括也確實兩個坑全踩了。。。
很多人拿馬謖比趙括,其實不恰當,馬謖和趙括可能還是兩個方向,馬謖事實上是有實際戰爭經驗的,作為參加過實際作戰的參謀人員,他對實際戰場的信息分析決能力策以及對可能面臨的困難的準備都是有的,從很多對街亭地形的研究來看,他當時的戰場選擇其實是沒什麼問題的。他最欠缺的是戰術指揮能力,到了實際的戰場上連一個回合都扛不住就被打垮了,根本沒輪到戰役層面的較量;趙括的戰術指揮能力應該問題不大,軍二代背景讓他從小就能接觸到各種軍事條令,觀摩訓練與指揮,對士兵比較了解,對基本的戰術套路也有掌握。但是他完全沒上過戰場,沒有任何經驗,所以也不能準確的制定戰役規劃並貫徹下去。雖然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能靠著自己的戰術能力掙扎很久,給對方造成了巨大殺傷,但只能是然並卵。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在紙上談兵,有過之而無不及。
個人感覺,最初想洗白趙括的人只是想證明他並不是一個無能的將軍,並不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只是後來某些有心人利用這點,把洗白變成了個人神化。
至於趙括這個人是個怎樣的人,只能怪史料太少,我們無法定論,因為所有的有關他的記載全部來自於長平之戰的記載,在長平之戰以前是否打過仗,是否打過勝仗都沒有地方去考證,而長平之戰說白了就是一場成王敗寇的戰役記載。成就了白起,死了個趙括。
說說這場戰役,之所以這麼出名:一是因為規模大,雙方投入兵力超過百萬,二:趙國四十萬人全部是被坑殺。歷史上那麼多將領打過敗仗,那麼多坑過士兵的將領,唯獨趙括這個失敗的將領被如此評論,只怪這場戰爭的出名度太高了。
以有限的資料,就趙括和父親辯論來看,趙括或許是個個人主見性強以及相對個人主義的一個人,因為他對父親這個身經百戰的將領的一些寶貴言論會去辯駁它,質疑它,至於他在辯駁之後有沒有吸取這些經驗我不知道,但就我個人來說,我認為不對的東西是不會去採納的。這種個人主見性強的將領一般說干就幹了,不會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而且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他不會採納,除非你能辯倒他。
就統兵來說,引《史記·淮陰侯列傳》,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也就是說統帥好大軍,帥要善於馭將。長平之戰,趙國幾十萬大軍,在他之下聽他調令的將領肯定不少,而這場戰役,從開戰到趙括死兵敗之間,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都沒有發生過嘩變,投降的現象,說明他趙括在馭下的能力上,確實是有一手。不論是他確實有聲望,還是一些老將領老兵看在他父親的面子上承認他,又或者是用了一些手段,但既然他會利用這些,那就都是他能力的一種體現,也就說他在這上面並非一無是處,畢竟全軍很好的在貫徹他的軍事行為。
至於說讓秦軍損失了二十萬,這並不能完全體現出趙括的能力,因為秦軍是包圍趙軍,所以總體兵力是秦軍優於趙軍,而局部是趙軍優於秦軍,又趙軍當時已屬於哀兵,背水一戰沒有退路了,所以臨時爆發出來的戰力要高於秦軍這是可以理解了,在這種情況下,被圍的軍隊如果堅決不投降,包圍方的損失確實會比較大,因為突圍就是要集中優勢兵力衝擊敵軍的某一點,而被衝擊的軍隊則必須要不斷的填充兵力防止漏洞被打開,消耗上是肯定會大一些,但這種臨時爆發的戰力無法持久所以只要秦軍能在趙軍這種持久力耗盡的時候頂住,不讓趙軍突破就成功了,事實上也確實成功了,最後的一次逼迫趙括親自上陣突圍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他必須親自上陣激勵士氣去突圍了,當然這也從側面反映趙軍的軍事素養確實算是比較高了。能至始至終貫徹全軍的意志沒發生兵變,但這種全軍的意志在趙括死後投降來看,趙括對全軍的影響確實是比較大,或許因為是主帥的原因,但不管怎麼說,趙括治軍能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然而也僅僅只能看出治軍能力這一點。為什麼呢,因為趙軍的敗局是註定了的。
為什麼趙軍的敗局是註定了,因為他選擇了進攻,試問防守尚且只堪夠用,何以談進攻,何況廉頗在防守之前是已經嘗試過進攻的,結果是打不過才去守的。趙括來接手的時候,秦軍雖說因為趙軍的守城不戰拖著,糧草運輸不方便而處於劣勢,但是卻並沒有缺糧,所以這種劣勢並不明顯,或者說不是不明顯,就算是跟糟糕,但並沒有達到能影響軍隊行動的情形,所以趙軍選擇此時和秦軍決戰毫無疑問並沒有優勢可言。
趙王為什麼換帥,因為廉頗一直守城,而且面對秦軍的強攻,即便守也不是很順利,試問一下五十萬士兵守城,一天消耗量以及守也守得很憋屈,換個角度來看,你是趙王,每天要提供那麼大的消耗,而且得到的結果還不如意,如果這個時候聽到說有個人可以打敗秦軍,你會不會換?不管你不會會,但趙王確實就信了,而且換了,所以趙王換趙括的目的是要打敗秦軍的,故而趙括接手之後就是要他打的,而且必須打,可以說趙括頂替廉頗是被寄予了厚望的,但是打了,那註定就要失敗了。到了前線,看不清大勢,不論是自己覺得可以打還是被迫必須打,反正最終他是打了,而打了,卻並沒有設置嚴謹的戰術,以至於後來糧道被截,退路被水淹,基本全程被牽扯鼻子走了。
綜上所訴,治軍能力很強,但戰術相對不高明,不適合主導大戰爭。也就是說作為一個一般將領還是可以的,畢竟是將門之後。但作為三軍統帥,確實不夠嚴謹。至於如果給他成長空間會不會這樣,我覺得這種問題完全可以無視,未知因素太多,討論的並沒有什麼卵用。
現在說他是個一般的將軍就可以了,就已經算給他最大限度的中肯評價了,非要刻意的去神化,說多麼多麼的厲害就完全沒必要了,而且沒有什麼可以考證的根據,反會讓別人當成笑談。
我的一點看法:重點是希望大家考慮政治上的問題。政治!政治!
1. 首先概括一下:趙國的失敗不是也不可能因為趙括一個人造成的,秦國積累六代人的努力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明明是長跑接力賽,最後一棒是他媽飛人也救不了前三棒的瘸子啊。
2. 趙國當年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我們看的出來當年藺相如拼死拼活耍流氓摔和氏璧也就拼了一個保持現狀的局面,秦國的強大趙國人心裡有數。
3. 廉頗與趙括的用兵模式上的不同而已,實力很難說。趙括利用較少的資源,需要靈活打擊,以功代守,才有可能在冷兵器時代通過1-2次奇勝扭轉局面,可惜運氣不夠好。戰略上沒有錯,廉頗那樣冷水煮青蛙,等自己老死了反正光榮完成任務,就跟現在臨退休幹部一樣。
4. 趙括家人跟他絕交是典型的政治風險隔離!!!!宋江他老爹也告他不孝,為什麼?保護家人而已。怎麼竟然有人看不懂?
5. 趙國要知道是白起帶兵,大王都會上前線打仗的。投降就更不可能了。
6. 戰損比例來說,冷兵器時代趙括帶兵沒的說。這也是為什麼更加要坑殺俘虜了,按照秦國那變態嚴苛的法律,戰損比例高了沒有功還有罪,俘虜40萬算進去勉強完成任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