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作「wú」、表示「沒有」的字為什麼要寫成「無」,「無」字不是挺好的嗎?

總想證明爲什麼「無」隸變時成了火字底,不但沒有尋到答案,反而發現「無」和「無」兩者我更糾結用哪個了。希望有大神能指點下迷津~~~拜託了!


不知道題主對無、無二字的來源有多少了解,如果已經理清線索可以無視第一部分~

一、字理
1、無
「無」字,即說文中的

字,其造字本義是舞蹈的舞,甲骨文象人持牛尾或鳥羽飾舞蹈(甲骨文時期不假借為有無的無,有無義的無甲骨文作「亡」):

金文時代,無開始被假借為有無的無,金文常見的辭例如「萬年無期」,又如《詩·召南·行露》中的「誰謂雀無腳」等句,因此表示舞蹈本義的無特別突出了人的腳而分化出了舞字和加辵形的 字(後世不傳),而且可以順便看出牛尾裝飾開始訛變成了兩個木字:

說文中還收有上無下亡的 ,目前這種字形只見於東漢末(如校官碑),從亡從無,兩個部分都兼聲兼義:

2、無
我們現在寫的「無」的字形被說文作為奇字收入:

許慎所說"奇字",指的是漢代之前的古字,「與古文而異者」. 事實上秦漢時期兩種無字即使在同一文獻內部都是混用的,同時混用的還有"毋"字.這些混用的具體情況可以參見黃珊的文章《關於&<銀雀山漢墓竹簡(壹)&>「無」、「無」、「毋」從混用到分化的歷史思考》。在秦漢時期的簡牘中三字的用法幾乎沒有不同,而中古時期簡體的「無」逐漸被「無」取代,而「無」、「毋」兩字的用法也開始有差別。
隸書中出現的無字上面都出頭,說文的字形可能有誤:
睡虎地秦簡:

馬王堆帛書:

總的來說,根據現有的材料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殷周時期使用「無」,戰國晚期開始以「無」代「無」,秦「無」、「無」並用,漢代「無」字盛行,唐代左右「無」字成為正體,「無」字不再使用,1956年「無」被再度啟用。

《戰國古文字典》中收錄的無字現在認為應該是堯字,而且只見於楚系簡帛文字:

兩者非常相似,但實際上兩個字形屬於兩個不同的層面,一個是漢隸,一個是楚系文字,在各自的體系之中不會混淆;「無」的字形來源於此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戰國時代未見此字形,其造字本義不明。值得一提的是在睡虎地秦簡中,「無」、「無」都有出現,在《秦律十八種》、《日書乙種》中出現的是「無」,《為吏之道》則出現了「無」的字形,在出現更多的證據之前可以認為秦代是「無」產生的年代。

二、字形
關於「無」如何變成火字底, @波斯基的答案已經很清楚了,這裡補充一點圖片證據:

相信這一系列字形變化很明確,牛尾在西周時就訛變為雙木形,戰國時中間的人形也省去,而雙木省作六點,六點省作四點與火字底混同。

波斯基提到的例子:
「兼」字從禾,

下面的部分在實際書寫中寫作四點底的也不少,如王羲之《樂毅論》:

顏真卿《多寶塔碑》:

三、「無」可能的來源:
關於「無」字的產生現在尚無定論,下面介紹一些學者的觀點:
(1) 許慎、段玉裁:「通於元者」

奇字無也。謂古文奇字如此作也。今六經惟易用此字。通於元者。元俗刻作無。今依宋本正。禮運曰。是謂合莫。注引孝經說曰。上通元莫。正義雲。上通元莫者,孝經緯文。言人之精靈所感。上通元氣寂寞。引之者證莫爲虛無也。正本元字作無。謂虛無寂寞。義或然也。按此註疏今本譌誤不可讀。而北宋本可據正。疏正本字當是定本之誤。謂鄭引上通元莫,顏師古定本作無莫也。依許雲通於元者,虛無道也。則孝經緯必作元莫矣。葢其義謂上通元始。故其字形亦用元篆。上毌於一。」

在《說文》及《說文解字注》中,許段都認為「無」字是把「元」字貫通而來。

(2) 王育:「天屈西北為無」

王育說。天屈西北爲無。此稱王育說又無之別一義也。亦說其義。非說其形。屈猶傾也。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見列子及素問。天傾西北者,謂天體不能正圜也。

《說文》中還收錄了王育的說法,認為「無」字與「天」字有關。

(3)何琳儀:從「伐」而來
何琳儀提出戰國時期的「無」可能與甲骨文的「伐」字有關。
「伐」字在甲骨文中有省形如下的:

這個字形與「無」非常相似,而且「蔑」字從「伐」聲,而「蔑」、「無」古音相近,這種關係也是可能的。

(4)與「夫」字有關:
"夫"字與"無"字形體相近,例如:

且兩字都是唇音魚部字,因此一些學者認為「無」可能來源於「夫」。但這種觀點恐不可信,上古否定詞其實分為p-/m-兩系,其語音、語法功能都有區別,無、無、毋都屬於m-系否定詞,而認為「無」來源於p-母字「夫」恐怕就沒有道理了。

(5)何琳儀:來源不明但演變如下

何琳儀認為"無"字來源於

由這個形體增加圓點裝飾,再由圓點裝飾變為橫筆,最後上面出頭的豎筆收縮,成為今天所見的"無"的形體。
事實上這個表中的很多字,現在認為不是"無"字而是"堯"字:

因此上述演變規律是不可靠的。

此外,《說文新證》中提到何琳儀認為「無」字可能來源於複雜形體「無」中間部分的省形,可備一說,但筆者沒有找到何關於這個問題的文章,如果有知友知道的話求告訴~

(6)筆者的觀點:來源於「毋」
在睡虎地秦簡中,表示沒有義的字一般用「毋」,「無」、「無」則非常少見;此外,「無」的字形有很強的對稱性,而「無」的早期字形都非常不對稱,「無」也有可能實際上是「毋」的異體呢。
在書寫過程中確實很可能因為運筆而使得本來對稱的部分顯得不對稱,例如下圖:

但是睡虎地秦簡中「無」字的彎曲程度似乎不是這種情況,而非常類似人字為底的字:

甚至還有和「先」字混同的字形。
可以看出,這種形體和從側面站立的「人」形的字是類似的,如見、兄兩字:

而「無」的金文中的人形幾乎全都是對稱的「大」形,也就是正面站立的人形,而不是側面站立的「亻」形,因此我不同意何琳儀的觀點。
現在的材料並不足以斷定「無」的來源,但是從可靠的早期「無」字形體來看,所從的應該是側立的「亻」,因此「無」與「伐」、「毋」等字的關係就值得考察了。
「毋」字也就是「母」字,本象人形而突出雙乳,字形以跽(跪)坐為多:

但也有寫作側立的人的字形:

跽坐人形和側立人形常可通用,如上面提到的見、兄二字:

此外,「無」、「毋」都是魚部微母字,且在戰國和秦漢都有大量的混用,簡體的「無」有可能與「毋」有關。
當然,現存的證據並不能得出一個確切的結論,「無」的產生還有待更多新的證據來繼續研究。


把《易經》里的卦名有統一的字形嗎?爲什麼用「無」「遯」而不是「無」「遁」?這裡的答案貼過來供參考。

無:

《唐韻》武夫切,音巫。
《說文》無,亡也。奇字,無通無。王育說,天屈西北爲無。
《易·乾卦》無咎。《釋文》無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無亦作亡。古皆用亡無,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無(橆)就是「蕪」的本字。
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無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無。
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玉篇》虛無也。周易無字俱作無。


無即橆之省。

橆從大從某。金文用為有無。
「某」金文亦用作否定詞。

舞從橆從舛。

甲骨文不用「橆」為有無。


我以爲「約定俗成」可矣。


推薦閱讀:

TAG:漢字 | 文字學 | 異體字 | 通假字 | 古文字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