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挖坑容易填坑難」,那麼有哪些是填坑填的非常不錯的作品?
影視動漫文學作品都可推薦,謝謝!
以前寫的一篇扯淡文——
從倪匡到曹雪芹:挖坑大師二三事
說來慚愧,昨晚看完《紅樓夢》之前,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我愣是一部都沒從頭到尾看過(《西遊記》和《三國演義》都是半途而廢,《水滸》從來就提不起興趣)。看書本來是自己的事,沒什麼書非看不可,但有那麼幾本必讀書,沒讀過總是有點心虛的,例如《紅樓夢》。——好歹現在覺得踏實一點兒了。
其實《紅樓夢》豈止是中國人的必讀書,它簡直更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禁忌。
因為《紅樓夢》的好壞是不容評說的。你只可以說你有多喜歡,喜歡哪一面,但你千萬不能不喜歡。如果你膽敢說不喜歡《紅樓夢》,你就等著對面齊刷刷投射過來的鄙視眼神吧。
你不喜歡《水滸》?——那是口味問題。
但你居然不喜歡《紅樓夢》?——那一定是品位有問題!
《紅樓夢》是中國人之間文化交際的「品位探針」。喜歡《紅樓夢》?那就是自己人,有的談。不喜歡?《紅樓夢》這麼好,你怎麼能不喜歡呢?簡直不可理喻,鄙俗不堪!
養活很多人的「紅學」研究,其中有多大比例是真正研究《紅樓夢》作為小說或者文學的內涵和價值?粗粗了解了一下,恐怕大部分「紅學家」們「文本細讀」了大半輩子,讀出來的卻大多是文本外的內容。他們樂此不疲的無非都是些推理遊戲,這與坊間推理迷們的自娛自樂並無本質不同,只是加了「探軼」、「索隱」、「考證」一類的唬人名號,就成了一門無比正經的學問。
為了在毫無懸念的現實中過一把偵探癮,我也頗為熱衷於「探軼」、「索隱」和「考證」大衛林奇、王家衛、《迷失(LOST)》的,怎麼我乾的事兒就沒成學問呢?——這肯定會被嗤之以鼻:「你看的都是什麼貨色啊?我這可是《紅樓夢》呢」。
可是我也看到國外網友為了「索隱」、「考證」《LOST》而建了一個LOST百科全書網站,研究劇中幾乎每一個細節,我看不出來它和這類紅學研究有什麼本質區別。甚至連「草蛇灰線,伏脈千里」,我也看不出來《LOST》里的和《紅樓夢》里的有什麼本質區別。我承認這種手法非常牛,全世界幾千萬(或者更多)的LOST迷就是被這種手法唬得一愣一愣的,但如果正巧有紅學家看過《LOST》,那他一定對此十分不屑吧?同樣的「草蛇灰線」用在一部電視劇里大概就只能算是嘩眾取寵的奇技淫巧了;而用在《紅樓夢》里,那他娘的簡直就是神的手法啊!
《LOST》以後不會養活這麼多人,因為它有一天要完結的;《紅樓夢》之所以能養活那麼多人,是因為它「下面沒有了」,換句話說,《紅樓夢》是一個沒有填上的大坑。
坑,大約有兩種意思。一,製造懸念謂之「挖坑」,揭曉懸念謂之「填坑」。二,多見於日本漫畫界,長篇漫畫但凡連載超過一定年限,就把自己挖成個大坑,剩下來的連載也就成了一個填坑的過程。我這點有限的閱讀經歷中,遭遇過幾位以挖坑為樂的大師,調侃如下。
---------------------------------------------------
倪匡:打死我也不說
說倪匡是挖坑大師,純粹是因為他挖的坑比誰都多。
倪匡的書我讀得不多,當年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披著科幻的外衣行意淫之實,多數時候是租回家來當軟色情小說來讀,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被父母發現也不會被說什麼,科幻小說嘛。至於倪匡那些以挖「懸疑坑」著稱的小說,挖坑的過程倒都很吸引人,但至於坑填得怎麼樣,那就實在不敢恭維了。
有一部叫《前世》的小說,寫一個慘死的人轉世變成一個嬰兒後還保留前世的記憶,於是嬰兒託人捎信去恐嚇當年害死他的人,那個可憐的被威脅者畏畏縮縮活了幾十年,轉世的仇人居然就是不找上門。到此為止挖坑挖得十分精彩,可填坑的結果是什麼呢?結果是那個嬰兒後來又沒有前世的記憶了。原來沒有上門居然是因為他忘了。
其實這一部還算是倪匡挖的坑裡填得不錯的了。另有一部我忘了題目,但印象深刻:這部小說為了保持懸念,前2/3是衛斯理第一人稱,進展到衛斯理知道謎底的時候,居然換成了第三人稱讓別的角色說故事,愣是白白多出1/3篇幅。
至於最爛的填坑手法,以《新武器》為例,這部小說里有一個角色從一開始就知道謎底,但她就是擺出一副「打死我也不說」的架勢,任何人來打探就是不開口。她要一直那麼強硬也就算了,說不定有什麼難言之隱。但故事進展到結尾時,這個角色又毫無理由地忽然將謎底全盤托出。過分的是,聽完她揭曉謎底之後也完全看不出來她當初為什麼「打死我也不說」。敢情當初三緘其口的原因就是要讓主角們瞎忙活一場,好湊成一本小說?賺錢真容易。
---------------------------------------------------
古龍:土沒用完坑就平
說到倪匡,就不得不說古龍了。倪匡小說是科幻外衣下的軟色情和假懸疑,古龍小說是武俠外衣下的懸疑推理,所以古龍也是一個喜歡挖坑和填坑的人。
聽說古龍高興起來一天就能寫好幾萬字,估計寫得很爽,但水準可就飄忽得很。
小時候看過一本「小李飛刀」系列的《九月鷹飛》,前面部分都是挖坑,到了倒數第二章,男主角葉開用了一整章長篇大論的推理找出boss,把坑給填上了。小時候沒看過偵探小說,看到這個完全被震了,不知道今天重看的話會覺得如何。這是印象中古龍的坑裡填得比較好的。
很多帶點神秘色彩的懸疑小說,挖坑的過程中往往會安排某些神秘角色做出離奇行為,行為越詭異、越離奇、越難以用常理解釋,挖坑的過程就越吸引人。問題是你到最後得自圓其說。好的懸疑小說在填坑時會給這類離奇行為一個合理的動機。楚留香系列裡一部《桃花傳奇》,因為有很大篇幅的狗血愛情戲而被人津津樂道,它就挖了這樣一個由無數離奇詭異難以解釋的行為構成的坑。在讀者們紛紛調動自己的智商和想像力為這些離奇行為做合理解釋而未果之後,到了小說臨近結尾填坑時,古龍居然告訴讀者那些離奇詭異難以解釋的行為都只是一個邪教的教規規定而已!
鬼古女有一部懸疑小說《傷心至死》,用的也是這種手法,故事裡有一個非常詭異的細節,在很多角色離奇死亡的現場都會出現一個穿黑色雨衣的神秘人,結果填坑的時候作者把穿黑色雨衣解釋成一個奇怪的小村莊的葬禮習俗。如果坑都可以這樣填的話,那以後無論什麼天花亂墜的詭異細節都可以隨便寫了,最後只需把它解釋成什麼怪教規或怪習俗就都說圓了。這種填法簡直就是最偷懶、最白爛的一種,比新聞里我們國家破壞安定團結的壞事都是神經病乾的還要白爛。
楚留香系列裡還有一部《蝙蝠傳奇》,其中有一個細節是楚留香在船上刮下一些奇怪的粉末,留作一項重要的破案線索,古龍寫到這裡還故作神秘地問了一下「他又發現了什麼?」。可到了最後填坑的時候,楚留香愣是完全沒有用到這包粉末就把案子給破了,這包粉末到結尾再也沒有出現過。這倒省事,土還沒用完,坑就平了。
---------------------------------------------------
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女王只是個誤會
說挖坑,就不能不說以挖坑和填坑為標誌的推理小說。
偵探小說界的「挖坑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國內偵探小說讀者中被尊稱為「推理女王」。不過,其實在英文世界裡,阿婆的稱號可是「犯罪女王」——看來中文讀者和英文讀者對阿婆的感受是還是有點差別的。既然是「犯罪女王」,那麼大概在英文讀者眼裡,阿婆小說里最精華的部分是對犯罪的設計,也就是「誰是兇手」、「兇手的動機」、「兇手是怎麼乾的」。而在中國讀者眼裡,既然阿婆叫「推理女王」,那麼「波洛是怎麼知道的」 才最重要,這才是「推理」的部分。
其實在我看來,阿加莎小說中的推理並不是每一步都有十分嚴密的邏輯,有時所謂的人性推理倒更像是直覺。而且有時阿加莎的推理小說甚至有違推理小說的原則。推理小說的原則就是偵探知道的所有線索必須讓讀者也全部知道,即偵探與讀者都全知。它與懸疑小說的差別就在於懸疑小說只有作者全知。而阿加莎的小說,至少在我看過的幾部里,並不都十分符合偵探小說的原則。有時候波洛發現某條線索時,阿加莎並沒有把那條線索清晰地告訴讀者,而是在填坑的時候補充。我明白這樣的線索也許用畫面展現時,讀者也是可以發現的,但是在用文字展現時,往往就只有偵探全知而讀者並不全知了(例如《羅傑疑案》中關於某個物件擺放位置的線索)。
所以我覺得「推理女王」只是一個誤會。並不是說阿婆的推理不好,而是「犯罪女王」才能真正反映她的價值。不妨回想一下,阿婆最著名的那些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慘案》、《無人生還》、《羅傑疑案》,它們給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波洛的推理過程還是兇手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犯罪動機和匪夷所思的布局呢?真正吸引我們的是發現真相的過程還是真相本身?
---------------------------------------------------
四大坑神
以上幾位挖坑大師在我看來還算是循規蹈矩地挖坑和填坑,而以下四位簡直把挖坑和填坑發展成了行為藝術,堪稱「四大坑神」。
1.高屋良樹:滅絕恐龍的隕石坑
日本漫畫大多是由一個漫畫家帶著幾個助手以小作坊形式創作,所以進展速度之慢也就可想而知了,長篇漫畫連載起來動輒數年甚至十數年,連載到後來就成了坑。
比如荒木飛呂彥的《JOJO奇妙冒險》,從1987年開始連載,到現在已經是第23年了,居然還在連載中。好在作者十分勤奮,20多年來幾乎一直保持每周更新一回的速度,如今這個二十年大坑眼看就要突破單行本一百卷的規模。
但就算是這樣一位挖了個二十年級別隕石坑的挖坑魔人,跟高屋良樹這位日本漫畫界的第一坑神比起來也完全是輕量級的了。
高屋大神的《強殖裝甲凱普》,從85年開始連載,至今仍在連載中,是一個1/4世紀級別驚世駭俗的隕石坑!跨越時間長還是其次,真正可怕的是25年來本書僅完成26卷,別的漫畫家一周可完成的工作量高屋大神平均要用一個月完成。《強殖裝甲凱普》目前在某月刊上一月連載一回,而且停載事故屢屢發生,只要大神一不高興,就放讀者幾個月鴿子。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有一個月大神更新了可憐的3頁,讓因為沒有收到停載消息而苦等一個月的讀者們哭笑不得。而且,這部漫畫還是多線敘事的,目前至少有3-4條支線情節並行,所以當一個支線告一段落時,很有可能你在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能看到這條支線的後續。
比這還恐怖的是,這個隕石坑還在繼續擴大。即便連載了25年,高屋大神也一點都沒有要填坑的意思,舊的謎題沒有解決,新的懸念層出不窮,新面孔還在粉墨登場中。從目前的劇情發展態勢來看,起碼得再過個1/4世紀我們才能看到結尾。
而這個聳人聽聞的大坑之所以沒被讀者拋棄,完全是因為它除了更新速度慢得令人嘆為觀止之外,故事本身卻非常優秀。實際上,它幾乎是我見過以生物科技為背景的最優秀的科幻故事。它把生物科技的可能性幾乎推到了某種層面的極致,而且還將這種極致幻想在廣闊的時空背景中展開,在空間上有宏大壯闊的宇宙舞台,在時間上有跨越數億年的生物演化史。所以儘管它是一個足以滅絕恐龍的隕石坑,但它的確也是一部科幻史詩。
但願能活到這個坑被填上的那一天。
2.浦沢直樹:挖坑是種藝術
讀者辛辛苦苦看挖坑,多少總是沖著最後填坑的結果去的。挖坑挖得再精彩,坑填得不好也照樣被讀者唾棄。甚至填坑同樣爛的情況下,挖坑越精彩反而越被唾棄——誰讓你故弄玄虛?
可見精彩的挖坑手藝也得配上同樣精彩的填坑手藝才有價值。一般來講挖坑是不能獨立於填坑的,挖坑填不上總是被鄙視的。不過,這個一般規律到了浦沢直樹這裡恐怕就未必成立了。
浦沢直樹的兩部大長篇《Monster》和《20世紀少年》在很多場合都被奉為神作。《20世紀少年》真人電影版上映,讓很多沒讀過原作的觀眾也知道了這個日本漫畫界神一樣的人物。雖然很多人說過了,但我還是要強調一下,跟原著比起來,真人電影版就是一坨屎!
《Monster》和《20世紀少年》既然被奉為神作,那麼照理說它們應該是很完美的作品才對。但事實上好像不是!在我看來,這兩部作品不但都有同樣的一個缺陷,而且這個缺陷放在別的懸疑作品裡是致命的,那就是剛說的——「挖坑填不上」。
這兩部懸疑題材的神作居然偏偏犯了懸疑題材的大忌!
這樣的作品怎麼會變成神作呢?這是因為浦沢直樹作品的挖坑過程實在太精彩了!精彩得以至於可以獨立於謎底揭曉和填坑的過程而被當成一門獨立的藝術來欣賞!
在浦沢直樹這裡,挖坑不再必須依靠填坑的結果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它是獨立的精彩,是浦沢直樹式的挖坑藝術。《Monster》里,整本書在最後兩卷之前幾乎都是在對BOSS約翰進行側寫和虛寫,而最後兩卷約翰真正的正面出場反而是全書最大的敗筆,因為你會發現憑約翰在最後這卷展現出來的本領並不能讓你信服他之前能做出那些匪夷所思的事來。這就是挖坑填不上了。(《20世紀少年》里對「朋友」的描寫與此非常類似,當故事後期「朋友」正面登場時,你會發覺他展現出來的本領似乎並不足以把世界攪和成那副德性。)這是別的懸疑題材的大忌,但在浦沢直樹這裡,無所謂!因為整本書在此之前對約翰的側寫、虛寫簡直是神了。通過這些側寫和虛寫,讀者甚至一想到約翰都會不寒而慄,因為浦沢直樹讓我們相信約翰就是這樣一個心理極致扭曲卻又十足冷靜、殘酷卻又散發魔性魅力、操縱人心和引人入魔的頭腦和手段都蓋世無匹的邪惡之神,你若不幸遇到他,就別再有全身而退的妄想。這份功力,在漫畫界中恐怕當世無雙!
我覺得欣賞浦沢直樹就是欣賞這種挖坑的藝術,坑填不填得上,倒無所謂了。
浦沢直樹雖是側寫之神卻不善正面描寫,好在有一個他的忠實粉絲用自己的天才幫偶像彌補了這個遺憾。這位天才的粉絲就是台灣作家九把刀。其實不難看出,九把刀《都市恐怖病》系列中令人戰慄的夜之王Hydra的原型就是《Monster》里的約翰。浦沢直樹愛寫邪惡其實卻未必真正了解邪惡,而九把刀則恰恰是華文作家中當之無愧的「邪惡之神」,浦沢的不足正好是九把刀的最強項。當時看完《都市恐怖病》系列,我就覺得終於有人幫浦沢直樹讓約翰「華麗地轉身」,直面讀者了。
其實九把刀受浦沢直樹影響還不止表現在此,比如《獵命師傳奇》中烏拉拉的部分性格就來自《20世紀少年》中的男主角賢知。喜歡看浦沢直樹挖坑的朋友不妨看看九把刀。
3.庵野秀明:無招勝有招,不填勝過填上
填坑最輕鬆的手段是怎樣呢?是只在坑頂鋪了層塑料布,旁邊立塊告示牌,上書:「土石運輸中,即日填上」。
儘管你幾乎什麼都沒幹,但你讓所有人都相信,填坑的土早就準備好了,只是眼下沒有讓人們親眼看到它填上而已。你要做的,只是把「坑能填上」的戲碼做足。種種蛛絲馬跡留得越多,人們就越相信你是能把坑填上的,儘管你可能壓根就沒準備過填它。在我看來,庵野秀明的《EVA》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
《EVA》的高明之處,在於它用無數多欲說還休、遮遮掩掩的蛛絲馬跡,讓你覺得這個表面上幾乎無法貫通的故事之下,還有一個無比龐大複雜的背景和陰謀,讓你覺得《EVA》的情節只是這個巨大的背景中的一個斷章。而實際上庵野秀明並不需要真的準備這樣一個巨大的背景故事,他要做的只是讓那些暗示有這個背景故事的蛛絲馬跡看起來都指向這麼一個背景就行了。挖完坑,然後讓所有人都相信你已經準備好了填坑的土石,然後讓所有人就都迫不及待地去猜填坑的土石在哪裡。
看來在填坑這一點上,庵野秀明似乎比浦沢直樹還進一步。浦沢直樹還好歹還自己填了坑,而庵野秀明只是聲明「即日填上」,於是就有無數等不及的粉絲自己運來土石幫他填上了。
4.曹雪芹:只挖不填是為神
很多年以前,張愛玲說,人生有三大憾事,一恨海棠不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很多年以後,劉心武老師面對著一間鐵屋子,裡面有許多捧著《紅樓夢》看的人,不久就要看到結尾了,然而從80回看到120回,並不就感到「紅樓未完」的悲哀。現在劉心武老師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受無可挽救的「紅樓未完」的苦楚。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不主張消極的紅學主將只好安慰他們:「紅樓夢其實是寫完了的」。
紅樓已寫完的證據,歸根結底來自一個叫脂硯齋的人在古本《紅樓夢》中的批語,批語中不但有80回後的篇章「被借閱者迷失」這樣扎人的字眼,還直接引用或道出很多80回後的內容。
當然,就算沒有脂硯齋的批語,我們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曹雪芹就算沒有完成80回後的內容,也至少對80回後的內容有過全盤的構思。所謂「草蛇灰線」,在前80回中已經有了不少前文鋪墊後文響應的例子,這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更多的呼應會在80回後出現。脂硯齋的批語無疑是這種推測的明證。
這當然是絕大多數人都接受的想法,而下面純粹是我異想天開的假想:
我是這麼想到的。
先是看到梁文道接受的一個採訪,他說自己年輕時玩過一次挺酷的行為藝術:「我……做過行為藝術、觀念藝術的東西。我那時候還策划過一個假的展覽,我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給媒體介紹我的展覽,給他們發了新聞通稿,但其實這個展覽根本不存在。」
後來我看到了九把刀的一本「遊記」,寫得十分有趣,結果九把刀在那本書的結尾才告訴讀者,其實他根本就沒有去過那些地方,「遊記」中記錄的旅遊其實根本就不存在。
再後來,我又知道了斯坦尼斯拉夫·萊姆寫的一本叫做《完美的真空》的「書評集」,而實際上書中被評論的那些「書」根本就不存在。
這些對不存在的展覽、不存在的影視、不存在的書籍品頭論足的行為藝術,即使今天看起來仍然很先鋒很前衛,但我不禁想:難道我們今天覺得它前衛就能證明它在兩百多年前的清朝中期一定沒有嗎?
脂硯齋會不會也是這樣一位喜歡對不存在的書籍品頭論足的行為藝術家?
假如我就是這樣一個活在清朝中期的行為藝術家,當我偶然得到一部80回的《紅樓夢》而且又打聽到作者的身世,並知道它80回後的文字不存於世,那麼這樣一部殘書不正是我實踐藝術理念的絕佳材料嗎?
我一定會根據前80回的內容和我對曹雪芹的了解,在上面寫批語,我的批語其實不是真的為了評論這部書,而是鋪展我的行為藝術。我要做的,是對「不存在」進行評論,是要讓人們相信80回後是寫完了的。於是我會使出渾身解數編造蛛絲馬跡,散佈於批語之中,這些蛛絲馬跡越與前80回中曹雪芹的「草蛇灰線」契合,我的批語也就越真實,而我的行為藝術也就越成功。一旦我的批語流傳開來,後世小子們也就認定我是看過80回後的了。
當記者們相信展覽真的存在,當書店的夥計把《完美的真空》擺在「文學評論」類的時候,梁文道和萊姆們正在暗處偷笑呢。此時的脂硯齋會不會也在天堂捧著一本《劉心武揭秘古本紅樓夢》得意得前仰後合呢?
當然了,脂硯齋是一個行為藝術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只是我的胡思亂想。——但你能說這一點可能性都沒有嗎?
不管曹雪芹有沒有寫完紅樓,也不管脂硯齋是不是行為藝術家,客觀的結果總歸是他們聯手挖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坑。
有人說《紅樓夢》寫盡一個「痴」字,其實還不如用曹雪芹的原話來形容——其實紅樓是寫盡了「意淫」二字。而它留下的這個大坑,也成了後世千千萬萬中國人集體「意淫」之物。越是深不見底的深淵就越有一股拉扯人的邪黑魔力,讓後世多少文人縱身一躍,在永遠的下墜中燃盡自己的文化生命。
就像林黛玉教香菱寫詩那樣,最好的詩不用管韻,最深的坑也是不用填的。後世千千萬萬的讀書人,都是填坑人。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器免成,大坑不填!
只挖不填的曹雪芹是上天入地古往今來的第一坑神,坑神之神!
---------------------------------------------------
從對紅樓發牢騷聯想到挖坑大師,最後又回到紅樓。繞了個圈子之後,《紅樓夢》似乎又成了一本我心目中的另類神作。
那我到底喜歡還是不喜歡《紅樓夢》?
我……能不喜歡嗎?
順我者高尚,
逆我者低俗。
我很怕被反低俗。
只是在這個低俗有罪的時代里,我卻怎麼也高尚不起來。
文:瘋狂鑽石 @魏知超
——————————
本文已收入我的專欄:心理朋克 - 知乎專欄
歡迎關注我的音頻節目公眾號「心理朋克」,·我們立志做一檔最魔性的泛心理學音頻節目:
《三體》
第一部看完我就想地球都要被入侵了還寫神馬,結果第二部來了個宇宙社會學黑暗森林體系,把三體震懾住了。
第二部看完我就想地球安全了還寫神馬,結果第三部來了個超級大BOSS把地球和三體都秒了,還留了個小宇宙尾巴。推薦《神秘博士》
連續挖了五十多年的坑,目測還要繼續挖下去,所謂前人挖坑後人填。
編劇自己也喜歡不斷挖坑開腦洞,好在基本都能填回去。
-------------------------------------------------
另外說到填坑,沒人想起馬伯庸的隕石填法么?
一堆人打架打著打著天降隕石全部秒殺,世界清靜了,大坑填完了。歐耶~
《X》……說多了都是眼淚……估計是填不上了。曾經攢錢買的第一套正版漫畫,以為全套,興高采烈抱回家,看到最後一本……想殺人的心都有啊。彼時還是個對漫畫不甚了解的小豆丁,然後就心理陰影了,現在完全不看沒完結的東西,再喜歡也忍著等完結。TV版有個結尾,算是填上了吧?不過估計沒啥人會認同那個結尾吧
富奸義博。懶是懶了點,每次質量還是不錯的。
天坑的作品才最吸引人啊,比如紅樓夢。
真的要說非常靠譜的長篇,首推《魔戒》,我是說小說,包括後來出的《精靈寶鑽》,你就知道講故事的人和創造世界的人的區別了。漫畫的話我很喜歡《鋼之鍊金術師》,不是說動畫不好,只是漫畫真的高一個檔次。還有沒看過的《龍槍》系列,據說也是奇幻史上扛鼎之作。
尚在填坑的就是《冰與火之歌》系列了,雖然眼看著是坑越挖越大……作者還年紀大身體差,讀者們急死了都。
我覺得比較好的,應該是《海賊王》了!
馬丁死胖子。
《雪椰》?八成這輩子沒指望了。
CLAMP大媽的X戰記。。。。。。心中的痛,這個坑等了快10年了- -
《盜墓筆記》難道不坑么?三叔後來已經忘了那麼多離奇的事了。
搬山。看過的所有網路小說里挖坑填坑最好的
九州縹緲錄,我也不知道算是填完了沒。。。但總是覺得一切都沒有結束。。。
江南還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呢
海賊王!
天國的月姬重製
其實個人覺得挖坑五個填坑二三才是最真實的作品,想想你的生活中有多少信誓旦旦的諾言突然就沒有下文了?有多少把酒言歡的朋友突然就沒有聯繫了?有多少你儂我儂的備胎/被備胎突然就無影無蹤了?
其實只要文筆好內容棒,就很吸引人,不要執著於有坑必填這種東西。
這樣反而顯得更真實一些,有誰見過挖坑一定種樹的強迫症?星球大戰
盧卡斯在拍4的時候好像還沒考慮過維達是盧克他爸,結果最後把維達身世和共和國滅亡,帝國崛起這幾個大坑填上了
所以我覺得星戰3最好看
喬治啊啊馬丁大爺努力填坑中
想說《仙劍五前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