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遊記》覺得悟空比唐僧有悟性,總能看到悟空點撥唐僧, 那悟空對於這個師父到底是種什麼感情?
看了《西遊記》 不敢說讀 因為有些東西 還是不明白 可能悟性不好吧 求教各位悟空和唐僧之間到底是什麼感情?唐僧在書中我覺得就是一個肉眼凡胎有些意志的俗人啊。 如果一個領導沒有能力而處處退縮的話 他的能力超強的下屬是什麼感覺 ?好像歷史上這樣的領導都是沒有成事的 甚至沒有好下場。怎麼看待悟空經常點撥唐僧 而師徒間又是有真實感情的?這樣的組合為何能成功?有人說是師徒五人在西天的利誘下各懷鬼胎不得不合力完成取經 ,我就覺得不對啊 那西天為啥要弄這麼彆扭的團隊呢。我不太相信陰謀論。。。
先說猴子點撥唐僧的問題。
那是因為,猴子學佛比唐僧更早,比唐僧更正宗啊。
西遊記第一回:對菩提祖師出場的描述:大覺金仙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用百度查一下大覺金仙:宋徽宗時對佛的稱謂。《宋史·徽宗紀四》:「宣和元年春正月……乙卯,詔:佛改號大覺金仙,餘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女冠為女道,尼為女德。」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釋道·廢佛氏》:「宋宣和中除佛教,改佛為大覺金仙,佛寺為神霄宮,僧加冠簪為德士。其事皆徽宗獨斷。
作者開場就點明了,菩提祖師,是個佛啊,別被他【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給迷惑了,這位祖師懂得多少道法,都不影響他佛的身份。
孫悟空的佛法,是跟佛學的。唐僧的佛法,是從小跟高僧學的。高下立判。
=============================================================
另外再說團隊,這個團隊的重心,確實在於猴子,但這是結果論。團隊的核心,自始至終一直都是唐僧。
佛家的大法力人士有很多,不過取經這事兒,如來一開始就定性了:
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他眾生
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才是取經的重點所在,沒了這個,取經就不成立,因此唐僧才是這個團隊的核心,沒了誰都不能沒有唐僧。
當然有人說了,那就換個人唄,唐僧又沒有什麼本事,萬一掛了再找個唐朝高僧替代就是了。
這倒不是不可以,問題是,你怎麼把這個高僧帶到唐僧掛了的地方繼續取經?要是用法力帶人是允許的,那唐僧就不用走十四年了。要是不用法力帶人,那麼就得從大唐重新出發,這跟項目失敗有什麼區別?
取經人的徒弟(保鏢)換不換並不影響大局,但取經人,是萬萬換不得的。
=============================================================
你問西天為什麼要弄這麼彆扭的團隊呢?我想說,西天怎麼能提前知道這個團隊會這麼彆扭呢?
團隊之間的和諧,是需要磨合的,人心如此複雜,隨時都有可能產生矛盾。
孫悟空的三次離隊,就是這種矛盾激化的產物。
第一次離隊,確實是猴子任性,這一次被高層領導強行壓下來了。(緊箍咒)
第二次離隊,其實仍然是猴子的責任比較大,三打白骨精只不過是個引子,猴子在之前的《四聖試禪心》以及五庄觀那裡,幾乎把整個團隊都得罪了(除了白馬)。因此唐僧找到借口要趕走猴子,豬八戒幫腔,沙僧裝聾作啞,大家一起趕猴子滾蛋。
不過之後的事件里,證明猴子雖然惹人煩,但它確實是取經團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猴子走了,豬和沙就搞不定妖怪,最後還是要把猴子請回來。
這一次的事件中,豬八戒和沙和尚其實已經算是跟猴子妥協了,這兩位看清了自己的能力上限,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位置。
第三次離隊,唐僧和猴子都有責任,猴子是神狂誅草寇,唐僧是道昧放心猿。一個神狂,一個道昧。作者標題就定了性,兩貨都犯了錯。
唐僧起了二心,趕走了猴子。猴子也起了二心,揍了唐僧。
不過最終,如來佛和觀音給予了處置,這一次,團隊終於完全和諧了,唐僧明白了高層是支持猴子的,不再跟猴子鬧彆扭;猴子得到了高層的認可,也收了心。
師徒們拜謝了,菩薩回海,卻都照舊合意同心,洗冤解怒。
===============================================================
另外我認為猴子對唐僧確實是有真感情的,唐僧趕走它,它要哭。聽聞唐僧的死訊(假),它也哭。沒有感情是做不到的。
不過人與人之間相處,可不是有真感情就行了。要是不注意維護關係,由愛生恨也不是什麼新聞了。
唐僧和猴子的幾次矛盾,跟唐僧的肉眼凡胎確實有關。但猴子的跳脫惹禍,也是脫不開關係的。
一開始覺得唐僧唧唧歪歪的很煩,但後來走了十多年走出感情了?(貌似)⊙_⊙
這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嗎……Σ(っ °Д °;)っ
感覺對悟空而言唐僧是個自己需要負責的救命恩人吧。1.唐僧是他能從五指山下出來的條件和機會,山下那麼多年,不管對方什麼條件都是要答應的,當時條件就是保唐僧西天取經,他答應了就要做到。不然就「有始無終,壞了名頭」。2.感覺悟空對如來這一系還是有點畏懼心的,再加上緊箍咒像另一座五指山,他已經被束縛住了,唐僧代表了這一系和他直接接觸,悟空也需要完成取經這個任務解脫。3.他們師兄弟三人對唐僧都沒有什麼尊敬,悟空是最有責任心的,也是最有情義的。
而唐僧對悟空,我堅信他十分嫉妒,只把悟空當成個不得不收處處利用的保鏢,其他徒弟也一樣,他沒什麼可教的,悟空比他靈性,八戒沙僧又不會聽。三個徒弟中他對悟空最壞,趕悟空回花果山之後被救,他對悟空開口就是取經後你是第一功,烏雞國一點危險從他嘴裡罵出弼馬溫三字,紅孩兒處懷疑悟空戲耍他就要念咒……而八戒不管做什麼事他都當是老實人,我覺得是他能從八戒身上看到凡人的種種不足,和他一樣,所以他寬容極了,而對處處超群的悟空,才處處忘恩,時時刻薄。
師徒四人組合的取經,我覺得是個人有個人緣法,都不算太大錯,給個機會。悟空天生不凡,我覺得有時菩薩對他比對唐僧還好,也許註定有一席之地。豬和沙僧本是次要角色,就是個輔助替補的作用,西天路上不誠心不說,在答應了菩薩保取經人之後也沒什麼改變,該吃人吃人,該作惡作惡,也沒被換掉,只能說必有的緣法或者內定了。
唐僧和猴子這兩個人,唐僧的缺點是太虔誠,有執念,猴子的缺點是貪玩,玩世不恭。他們之間的互動是重與輕之間的對話。
具體方向上來說,唐僧很正經地把悟空從五指山下救出來,用緊箍咒壓制悟空,時不時地批評悟空,一般是處於主導地位的。
但是有時候,唐僧因為執念看不穿一些事,悟空就會四兩撥千斤地點撥一下。
這種輕重相互交替的人物關係,是西遊記這個故事張力的主要來源。
我比較支持當年網上流行的一個觀點:取經的核心是猴子,唐僧為輔。
第一次看到這個觀點是天涯的一個版主叫無性大象的作品,叫七大聖全傳。我加上我的理解說說唐僧師徒的關係。
唐僧的師徒關係其實是個取經的領導權問題,雖然唐僧是金蟬子,如來二徒弟,但是他只是名義上的領袖,原因很簡單:西天對他的需要不是很迫切。不然也不會讓他平白無故被沙僧吃了九次(儘管原著並沒有寫明,但是根據西遊的前世今生以及原文內容可以推斷出來)。但是孫猴子這種打手反而是西天迫切需要的,西天的勢力雖然很大,但是像樣的打手沒幾個,四大金剛跟著天庭一起圍剿牛魔王還讓哪吒搶了人頭這很不科學(靈山的另外四位金剛不知道戰鬥力如何,估計跟這四個外派金剛差不多)。所以唐僧對於西天來說是個可有可無的人物,沒有他,再選一個取經人,猴子保著上西天一樣成正果,揚佛法,之所以選擇唐僧只不過是因為有關係而已。孫猴子不一樣,這個是特殊人才,是一定要籠絡的。
接下來看猴子怎麼確立的核心地位,這個跟猴子三次離隊有關:
頭一次離隊,歸來之後被安上緊箍,此時猴哥尚不明白這東西其實是把猴子留在隊伍里的拴馬樁,而並非是佛祖賜予唐僧的特權。唐僧卻自以為有了耍猴的手段沾沾自喜,動不動就威脅他要念咒(五庄觀)。
於是,猴哥在隊友到齊之後嘗試了一下二次離隊,效果拔群:白龍馬被打傷,之後再也沒參與過戰鬥,除了朱紫國之外甚至再也沒說過一句話,慫到了姥姥家。沙僧被豬隊友賣了,之後基本上屬於看守行李馬匹,除了在比較有把握的水裡打過鼉潔之外再也沒單獨的當過出頭鳥。老豬:請回來了猴哥之後,老豬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唐僧是領導核心,跟他混沒錯。從此站錯隊,一路被猴子戲耍到底,開始唐僧還數落猴子兩句,後來徹底不管了。
至此取經成為了猴子的秀場,但是猴子還不知足,想探一探佛祖的底線,於是他生二心,第三次離隊,這次沙僧去花果山並沒有請他回去,而是討要通關文牒,說明唐僧已經不想要他了(當然也有可能是被六耳氣的),但是最後佛祖通過觀音施壓,猴子歸隊。
從那時候開始,唐僧沒念過咒,猴子沒離過隊,八戒也再也沒得到過唐僧的庇護,甚至沙僧都在豬猴矛盾的時候講:二師兄休要胡言。。。誰是核心已經很明顯了。
最後說說為啥要把這幫人湊一起,唐僧猴子不說了,其他三位豬沙白都是水軍,西天缺水軍嗎?缺!而且是奇缺,西天唯一在海里的據點是觀音的普陀山,別看黑熊怪紅孩兒木叉諸天護法一堆,除了老王八和靈感大王就再也沒會水的了,更何況這二位跟守山大神一樣是觀音私人武裝並非靈山直屬,再加上觀音在南海遠不如地藏在地府有號召力,所以西天迫切的將三位水軍攬入懷中,東北西三海的佛家萌芽日後也可以展望一下了。
個人感覺吧,他既有感恩,因為師父把他從五指山下救出了嘛。同時又有點看不起的意思,唐僧沒功夫不說,還絮絮叨叨,有事候耽誤事,對於想一心快點完成任務好翻身的解放的悟空來說這不是耽誤事嗎,所以恨鐵不成鋼!但他還是師傅,又得聽他的,不聽就念咒,真鬧心!
猴子天上底下自在悠來好久
天上是偷吃蟠桃打翻煉丹爐的神仙
地上是一方水土的大王
任誰委委屈屈被壓在山下五百年一出來就被個無能還啰嗦的禿驢說教還大言不慚的要做領隊
都不願意吧
所以一開始是合作關係
後來就是同舟共濟十來年
別說猴子是一隻成了精的猴子
就算他是未開化的野生猴子
也夠他日久生情了
畢竟今年是基年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