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好萊塢電影片名是主角的名字?

譬如《Leon》(這個殺手不太冷)《ForrestGump》(《阿甘正傳》)《Lucy》(《超體》)《Hitch》(《全民情敵》),這些角色名字都很難透露影片的類型和內容,在看片之前,也不知道角色的魅力。那片方為什麼要這麼取?會不會影響票房?
相比之下,國產電影特別注重標題的話題性,認為其對於宣發的影響特別大,幾乎極少用不出名的角色名做片名(不包括已經形成IP的黃飛鴻、葉問、狄仁傑等名人)。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


轉個我在另一個問題里的回答...

中國電影習慣在名字中表達出儘可能多的信息...比如小鬼當家(Home Alone), 四個字就表達出了一個小孩子自己在家裡然後發生了一些搞笑的事情,從小鬼這兩個字就可以看出是喜劇,而Home Alone(獨自在家)透露出的信息非常少...是誰自己在家,在家裡發生了什麼,從標題上完全看不出來,也不知道是什麼類型的片,你猜他是一個少女獨自在家結果被入室搶劫的驚悚片也有可能。

我感覺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美國一般製片廠在電影宣傳方面投入很多,電影上映之前大街上到處都是海報,而且美國的電影院放每個電影之前都放十幾分鐘的即將上映影片的預告片,所以潛在觀眾有很多渠道了解這個電影的大概內容並作出自己想不想看這個電影的決定。美國電影宣傳一般走的是簡單標題多次重複讓你印象深刻的路線,雖然電影名字就一兩個詞,但是你在大街上看到過好幾次海報,在電影院里看到過好幾次預告片,導致一提電影的名字你就能想起來這電影大概是講什麼的,不需要你從電影的名字里去猜電影內容。

而國內一般對電影宣傳投入都比較少,大規模的在網站上投放預告片在大街上立大廣告牌子是近幾年才開始的,20世紀末網路不發達並且中國電影院也沒有放預告片習慣的時候,電影的名字基本上是觀眾是否選擇看這個電影的唯一依據,所以必須要在電影名字中表達出儘可能多的內容。

舉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為例,美國人從上映前幾個月就會在大街上看到海報和預告片,海報上是一個看似冷酷的男人和一個小女孩,預告片里是一個殺手和一個小女孩的故事,他們就都知道這電影是講什麼的了,等上映了想去看的就去了。而這電影在中國完全沒有宣傳,沒有海報也沒有預告片,只是等上映了之後影院售票處的電影列表裡有「里昂」兩個字,那誰知道這電影是幹什麼的...但是如果翻譯成這個殺手不太冷,起碼從名字里就可以看出這是講一個殺手的溫柔面的片,對這種素材有感覺的人就會去看了。


一:國外的作品取名比較隨意,因為歐美是創新文化,如果取個劇透標題那還要正文幹嘛?更何況又不是發新聞稿,不需要滿足讀者的偷懶需求。
二:歐美比較傾向個體表達,文藝復興前就有很多以人名為名的作品,文藝復興以來,個性自由與自我獨立選擇幾乎是每一個人必須要面對的生存課題。所以每一個名字就代表了一種人生,代表了一段獨特的生命體驗。作家通過筆下每一個人物塑造去拓寬自由的內涵和可能性。觀賞這樣的作品你不僅僅是看到了一個故事,更是看到了一個更大的世界和推進了無限的可視面。
三:我可以告訴你國外的創作者都很懶嘛?(抖個機靈哈)


以人為本,華語這邊各種對照翻譯確實有趣吧。日本好像也有人名系列的,咱們這邊我怎麼印象最深的是《啊Q正傳》。。。。


從傳播的角度,以名字命名,可識別性唯一性更強,是作品獨立唯一的符號,更易於深遠的傳播。也易於註冊知識產權,開發衍生產品,創造延伸價值。看到一部電視劇叫《與狼共舞》是什麼心情?叫《背叛》的電視劇也有好幾部了吧。
從另一方面我國強調社會認同,強調入世。西方強調個體獨特。


推薦閱讀:

電影《頭文字D》拓海父親說對方GTR馬力太大不容易過彎,具體台詞是什麼?
EVA有可能拍類似《進擊的巨人》甚至《變形金剛》的真人電影嗎?
電影分級的依據是什麼,美國MPAA分級的依據有哪些?
如何評價《夏洛特煩惱》在豆瓣上輿論的反轉?
看電影算得上是一種愛好甚至特長嗎?

TAG:電影 | 好萊塢電影 | 電影名 | 電影宣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