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攝指,各位掌機,各位愛好者,若讓你設計完美的攝影機,會是什麼面貌,有什麼功能?

如題所述,從多年前念Cinematography開始,我用過不同的攝影機和電影機,品牌諸多,主要有Sony、Aaton、ARRI、Bolex、BMD。各家都有各自的優點,也有各自的麻煩。

但有沒有一種攝影機,不管是你自己設計的也好,還是基於你所用過的機器改良,它讓你認定了,就是它,是你的終極目標??

講講看,它有什麼樣的功能,讓人覺得無比可靠。

提出此問題的緣由,是今年春入手的Pentax Q7(玩具相機)。我陸陸續續搭配了Fujinon 25,f/0.85和Canon 8-48,f/1作為配套鏡頭,雖然只是玩物,但是他讓我想起來,古典8mm的攝影機。

作為給學生教學用的話,應該是相當有效的,避免了唯器材論。

可惜的是,Q7是一個含電子快門的照相機,錄像反而像附屬品,只提供了最簡單的功能,真是可惜。而市面上剩下的工業CCD、行車記錄儀、攝像頭、GoPro類運動機等等,都存在各種難以改變的設計,改良相當於重新設計了。

我自己的基於Q7的改良方法,有很多種,最有效的那個,是增加HDMI輸出,Clean HDMI 10bit out,即可(已有Shogun 4K配)。自己已經請師傅拆了一台Nikon E3,取出了增光4~5檔的透鏡,本身對應的靶面也是1/2.3,即可勉強還原135全幅觀感,也很有趣。

Sample #1, by Pentax Q7 + Canon 8-48/1 at f1.4 + Tiffen Black Pro-Mist 2。(? Ashen Zhu)

請諸位支招


"Smaller and smaller camera, shooting with avaliable light."


謝邀。
外形上當然是越小越輕越好,但是感光元件尺寸和鏡頭直徑決定了一些光學特性,鏡頭直徑又決定了卡口尺寸,所以應該是在這些尺寸基礎上儘可能縮小。表面除了開關沒有其他按鍵,就是一個正方體盒子,各個面都有用於固定在移動設備或者人體工程學設備上的螺絲孔,可以任意方向加裝。

操作使用與主機分離的無線遙控操作面板,最好還是物理按鍵,但可以自定義每個鍵的功能。

感光元件同時具有「光場相機」的全景深記錄(跟焦員失業)和「光子相機」的最低可對一個光子的亮度感光的感光度。

沒有噪點。
電池續航一天以上,或者可以無線供電。


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攝影機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武器」,要了解和適應自己的武器,這是每個狙擊手的素養。

設計新的攝影機還是教給工程師們吧。有一句話這麼講,如果在造車以前,問需要長途旅行的人他們需要什麼樣的交通工具,現在大家應該還在騎馬。


Lytro攝影機啊,分分鐘跟焦員下崗和綠幕說再見。3-5台攝影機直接建模…

現在爆出的消息Lytro Cinema已經可以拍攝16級動態範圍755MP、300幀的RAW影像。可以說絕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要什麼鏡頭氛圍直接做出來,用過三家Anamorphic lens的人應該都懂這有多爽。

當然了,未來如果Lytro攝影機普及開來也不會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畢竟再先進的攝影機也很難直接推動電影攝影藝術的發展,哪怕有一天攝影機的動態範圍可以做到現場拍攝時不用燈光造型(直接後期調明暗),攝影指導的地位也絲毫不會改變,對場景的設想,光比的設計都是攝影指導的價值所在。

所以吧,說到最後用什麼攝影機鏡頭不是特別重要,你用MP也好Hawk也好…沒有好的工業環境多方面的審美意識,用啥都一樣,有了這些,攝影機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我要便宜的。


- 一個不可拆卸的鏡頭 8mm-400mm F0.8-F22。(滿足全部需求)

- 超速平滑自動對焦。

- 自動按鏡頭語言,調節鏡頭對準位置(鏡頭可自動上下左右微調節)。

- 內置多軸防抖,手持蛙跳著拍也比現在的穩定器還要穩。

- 小,輕。

- 使用時長達10小時,待機1個月

- 支持無本地存儲功能,所有拍攝數據直接通過無線超高速傳輸到剪輯軟體。

- 多機位的時候,剪輯軟體給每個相機自動分軌道,並根據錄製音頻自動同步時間位置,一台電腦可同步所有相機的設置,並可控制快門。

- 視頻格式格式為UMFHEVC (Ultimate Matherfucker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8K只需1GB。


低碼率高質量的視頻,直出就有良好的寬容度和色彩,可選色彩很多而且可用,機身內置防抖,可以錄像暫停,可以從麥克風直接輸入音源,支持面部識別的自動對焦。


(前提:我說的只是消費型業務級電影機,不包含DV、訊道機和廣播級攝影機)

艾麗莎65、RED Monstro 8K VV、索尼Venice都很完美,但我個人沒法買、沒法用。我是學生和愛好者,我僅代表我自己說說我喜歡的機器的每條參數和原因,比較現實、不那麼貴的、個人能咬牙負擔得了的那種,針對我個人的願望的。以下觀點裡邊,有的我自己覺得的,有的是道聽途說,之後想了想,覺得有道理:

  1. 6K解析度。之前說了是不那麼貴的,就不說8K的了,8K沒有便宜的。在保證解析度好的前提下,感測器的解析度高了有好處,從6K感測器拍4K,比4K感測器出的4K好。(這一點是被松下產品經理說服的,阿萊艾麗莎第一代也確實這樣的,2.8K到2K。)6K解析度也可以保證可以裁減、重新構圖。
  2. 可以6K/120FPS,4K/180FPS,2K/240FPS,不裁感測器,升格的畫質不出太多噪點和其他問題。(這點說的有點過分啊,現在哪有升格這麼厲害還便宜的機器啊?)
  3. F55那樣的全域電子快門,防果凍。
  4. S35畫幅。(不要全畫幅,怕景深太淺。)再加上我的夢想鏡頭是索尼PK6,正好是S35畫幅的,嘿嘿。
  5. 無極可調電子ND。這點不多說了,控制曝光唄,從暗處到亮出有電子ND解決,手動擰光孔不改變亮度,居然能變景深!
  6. 15檔動態範圍。(我還是比較實際的,沒說17檔。)
  7. Log、HDR、BT.2020、HLG這些該有的都有。(2017年的哪個機器要是沒有這些......)
  8. 支持變形寬銀幕。(這個給更高級玩家
  9. 起碼有10比特4:2:2,包括升格時,有12比特4:4:4更好。
  10. 雙原生ISO,800和5000,不怕夜晚,我沒錢買燈。
  11. E卡口,有一鏡走天下的套機鏡頭,有電子控制。(為啥沒說PL口的呢,一是因為PL口的機器沒有便宜的,二是因為有PL到E的轉接環啊,PL和E通吃。)
  12. 自動對焦當然也得好,E口機身配E口鏡頭,憑啥不好。
  13. 不用掛擴展單元或者其他奇奇妙妙的東西,就可以輸出RAW。
  14. 儲存卡不要太貴,XQD卡就可以了。
  15. 對,猜對了,我說的是就是索尼,我就是盼著他出FS7M3或者Mini Venice!
  16. 別太沉,別太大,尺寸和RED、松下EVA1大小就可以,最多不要超過Varicam LT或者FS7M2單機尺寸。

總結,這兩年半必然還會出神機,慢慢等,慢慢等。想想2015年,沒有Varicam LT,沒有EVA1,沒有FS7M2,沒有Ursa Mini Pro;想想2015年,艾麗莎迷你發布,RED的8K出現,FS5出現......(編不下去了......)總而言之,我預計2018年索尼必然發大招!


別太貴。


假如不去講光場或者單光子檢出器這樣的超前沿技術
就從現在傳統意義上的「電影攝影機」來說

我覺得完美的機器應該是這樣的:

①100mp級別的全畫幅sensor(大約在14k這樣子)120fps甚至更高的幀率 100%的開口率 幾乎為0的阱容串擾以及非常低的本底雜訊 這樣就可以得到超高的寬容度 同時它還要擁有不引入額外雜訊的全域讀出和全解析度最高幀率下的dual pixel af支持

②模塊化的機身設計 可以自由選擇模塊來滿足不同場景下的需求 核心機身一定要小巧 至少像現在的red家brain這麼小(太小可能也不太現實 畢竟sensor的面積放在那裡)

③使用高帶寬的ssd存儲 可以滿足14k@16bit 1:6左右壓縮率的存儲 當然機身的處理能力也肯定要跟得上

④支持完全的遙控 但機身上盡量有實體按鍵

⑤超短法蘭距 高強度金屬卡口 可以滿足各種轉接需要 但是卡口需要是電子化的 機身可以記錄各種lens data

⑥由上一條想開去 機身可以自帶加速度之類的感測器 實現運動信息的完全記錄 跟蹤組從此面臨失業危機

⑦可以自由修改/定製的色彩科學系統 就此終結「色彩質感」的爭論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其實這個機器做出來並不存在什麼理論上的限制 也只不過是對現有電影攝影機的一些優化與改進

真正的未來 我還是很看好光場感測器的!


可以自己動手組裝,而且不用一顆螺絲


戰鬥力探測器………………的樣子


這個問題需要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純粹的意淫,一方面是基於現實。
意淫的話,我希望消滅攝影機,一切都用後期做出來……
現實的話,我希望機器能夠超長續航,超大存儲,超級輕便,高感逆天,升格屌炸,編碼完美,動態超神,兼容一切鏡頭,一切介面。
嗯,就是這樣………_(′□`」 ∠)_


全息


推薦閱讀:

微電影《瞬步》中,不用綠幕拍攝,人物在鏡頭裡位置不變但是場景變化的鏡頭是如何做到的?
《花樣年華》結尾,為什麼導演不隨便找個樹洞,非要千里迢迢去到吳哥窟拍一個鏡頭?

TAG:攝影 | 機械 | 索尼Sony | 攝影技術 | 電影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