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什麼沒有污名化項羽?
我們現在對於劉邦和項羽的認識,多來自與漢武朝的《史記》。而在《史記》中作者司馬遷明顯是同情項羽的。就劉邦和項羽兩人非要說誰被抹黑的話,也應該是劉邦被抹黑吧。仔細讀讀《高祖》《項羽》兩篇本紀,這種情感的傾向是很明顯的。
舉個栗子:
楚漢固陵之戰,僅看兩人的本紀,事情很簡單:劉邦帶20W軍隊追擊項羽,同時約各地諸侯前來會戰,結果諸侯沒來,劉邦自己帶軍反被項羽10W楚軍圍在固陵。讀到這裡,我們很明顯的感覺到劉邦的形象很窩囊、項羽的形象很英勇。
(劉邦)乃進兵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與齊王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
——《高祖本紀》漢五年,漢王乃追項王至陽夏南,止軍,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
——《項羽本紀》
但事情是這麼簡單嗎?在《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有這麼一段記載:說的是劉邦的部將丁義,曾在固陵大破楚軍,因此被封宣曲侯。
(丁義)破籍軍滎陽,為郎騎將,破鍾離昧軍固陵,侯,六百七十戶
問題來了:固陵之戰,漢軍好像也有小勝。既然雙方互有勝負,為什麼在《高祖本紀》、《項羽本紀》里的描寫卻是一邊倒?
再舉個栗子:
僅看《項羽本紀》,項羽除了最後一戰」垓下之戰「從來沒被打敗過,形象非常勇猛。尤其是項羽和劉邦正面作戰,劉邦要麼躲在壁壘里,要麼戰敗倉皇而逃,如何逃的細節都比比皆是。
我們的傾向認識就是:項羽打仗很厲害,劉邦很無能,逃跑時甚至很無恥。
事情真的也是這樣嗎?
但讀讀其他的傳或表,矛盾又來了,如:(灌嬰)與漢王會頤鄉。從擊項籍軍於陳下,破之,所將卒斬樓煩將二人,虜騎將八人。
——《樊酈滕灌列傳》(樊噲)從高祖擊項籍,下陽夏,虜楚周將軍卒四千人。圍項籍於陳,大破之。
——《樊酈滕灌列傳》(靳歙)擊項悍濟陽下。還擊項籍陳下,破之。
——《傅靳蒯成列傳》(蠱逢)以都尉破項羽軍陳下,功侯,四千戶。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從這幾個傳、表的瑣碎記載中我們會發現,在垓下會戰前,劉邦軍曾跟項羽軍在」陳下「有過激烈的決戰,劉邦在」陳下「大敗項羽,很多將領因此建功受封。
問題來了,這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高祖本紀》、《項羽本紀》里隻字未提,劉邦是如何擊破項羽的,項羽是如何敗退,沒有寫。
僅看兩人本紀,劉邦在固陵被反包圍了,躲如壁壘不敢出戰,然後項羽退至垓下被各路諸侯軍合圍。最終,英雄項羽在垓下敗給了太史公同情的另外一個人物——韓信,劉邦依然以無能的形象出現在垓下之戰。
所以,僅從《史記》來說,誰被抹黑還真不好說。
PS:1、《史記》不是漢朝官方修撰的史書,所謂「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我贊成),在司馬遷這裡行不通。
2、《史記》是太史公被「宮刑」後而成書,他為當時的武帝所修《今上本紀》被武帝」怒而削之「,對當政者都敢直筆而書,對於劉邦當然也不用客氣。
3、《史記》是個人作品,多少帶有個人情感傾向,如:」項羽「、」韓信「、」李廣「,被刻畫成悲劇英雄的形象。
正經說來,二十四史始於史記,漢朝並沒有官方地給前朝修過官方史書,所以也就沒有對秦始皇或者項羽做污名化。修史抹黑前朝的先例,似乎是從唐朝抹黑隋煬帝開始,話說回來皇帝開始看起居注的壞例子也是唐太宗開的。
不正經地說,劉邦作為流氓出身,向別人吹牛逼的方式也不會是貶低自己的對手嘛。
尊重對手就是抬高自己
我就覺得吧,太史公是文人,文人天生有一種悲憫的性格,同時感性大於理性
對於項羽這種悲劇英雄,文人向來都是偏向這一邊的記得在某論壇上看到有人這麼說:
之所以漢朝政府允許史記黑劉邦褒項羽,不是因為他們大氣能容,而是因為不想讓普通民眾認為造反如此容易,那誰都可以造反了。
所以,美化項羽也是在告訴大家:老祖宗當年是打敗了項羽這麼牛逼的人才能當天子的,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的。
第一,寫項羽的人士司馬遷,劉邦已經管不了司馬遷怎麼寫項羽了。這個問題要問也得問武帝了。
第二,你怎麼知道沒有給項羽潑污水呢,比如說火燒阿房宮目前看就是假的吧,這還是知道的,其他不知道的呢。
最後,打敗的敵人越強,越證明自己更強大。項羽的戰績是實打實的,可以說一生只有一敗,結果卻是一敗身死,劉邦能打敗這樣的敵人,不是更說明自己的強大么,更沒有必要抹黑項羽的戰力啊。
最最後吐槽一下抗日神劇,面對這麼弱者的對手,中國被狠揍了50年(從甲午開始,日本的最大戰略實際就是完全征服中國,可是因為各種戰略失誤,最終也沒能實現),最後還是依靠外力反敗為勝,真不知道這是羞辱對手呢還是羞辱自己呢
項羽為什麼被大眾視為英雄的代表? - 風塵遺夢的回答
之前在這個回答寫過,搬過來吧。
這個問題如果只盯著項羽,可能沒辦法想通,甚至有些人拿著司馬遷的話反過來說司馬遷都是扯淡。讓我們把眼光暫且轉移,往前看看,關注一下陳勝的評價。
在漢代,陳勝的地位非常高。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隱王陳涉、魏安釐王、齊緡王、趙悼襄王皆絕無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無忌五家。」《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這裡能與秦始皇並列,而且《陳涉世家》中更作「三十家」,地位比秦始皇還高。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五星占 土星行度》中記載諸帝王號中便有張楚的名號。又淮南王劉安打算反叛時,常常引陳勝、吳廣以自比。足見陳勝在漢代是非常正面的。隨之形成一種文化符號,延及後世。
如在《宋史卷第二百二 文苑五 蘇洵傳》中記載蘇洵「文多不可悉錄,錄其《心術》《遠慮》二篇」,而《遠慮》篇中蘇洵言:「司馬氏,魏之賊也,有賈充之徒為之腹心之臣以濟,陳勝、吳廣,秦民之湯、武也,無腹心之臣以不克。何則?無腹心之臣,無機也,有機而泄也。」將陳勝稱之為湯、武,這種評價不可謂不高。
反觀後世的赤眉、綠林、黃巾、瓦崗、黃巢、紅巾,也曾推翻前朝,甚至誕生起更始、李密這種天下盟主,可評價並不太高。為何?原因有二:
1.陳勝推翻的「暴秦」秦的倒行逆施使得「天下苦秦久矣」,一旦陳勝首事,天下從之,包括孔子的後人。後來得到話語權的儒生,自然盛讚陳勝。
陳涉之王也,魯諸儒持孔氏禮器往歸之,於是孔甲為涉博士,卒與俱死。陳涉起匹夫,驅適戍以立號,不滿歲而滅亡,其事至微淺,然而搢紳先生負禮器往委質為臣者何也?以秦禁其業,積怨而發憤於陳王也。《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第五十八》
孔子生伯魚鯉,鯉生子思□,□生子上帛,帛生子家求,求生子真箕,箕生子高穿。穿生順,順為魏相。順生鮒,鮒為陳涉博士,死陳下。《漢書卷八十一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
2.劉邦繼承自陳勝
為何劉邦這麼重視陳勝?因為劉邦繼承自陳勝。
對比一下陳勝稱王與劉邦稱帝,會發現驚人的相似。
陳中豪傑父老乃說陳涉曰:「將軍身被堅執銳,率士卒以誅暴秦,復立楚社稷,存亡繼絕,功德宜為王。且夫監臨天下諸將,不為王不可,原將軍立為楚王也。」《史記卷八十九 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於是諸侯上疏曰:「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時,秦為亡道,天下誅之。大王先得秦王,定關中,於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敗繼絕,以安萬民,功盛德厚。又加惠於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號比擬,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於後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漢王曰:「寡人聞帝者賢者有也,虛言亡實之名,非所取也。今諸侯王皆推高寡人,將何以處之哉?」諸侯王皆曰:「大王起於細微,滅亂秦,威動海內。又以辟陋之地,自漢中行威德,誅不義,立有功,平定海內,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實宜,願大王以幸天下。」《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
具體可以參看我的這個回答。
項羽想建立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天下? - 風塵遺夢的回答
與陳勝類似,項羽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而沒有被污名化。
項羽因為滅秦而一度「政由羽出,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天下歸之。魯國作為儒家的發源地,成為項羽的封地而為項羽守節。秦始皇不可得的方士安期生也曾見項羽。手下為避諱其名竟願意改姓,終生不改。恐怕這都是滅秦而帶來的結果。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史記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
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於是天子始親祠灶,遣方十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沙諸葯齊為黃金矣。《漢書郊祀志第五》
初,通善齊人安其生,安其生嘗干項羽,羽不能用其策。而項羽欲封此兩人,兩人卒不肯受。《漢書蒯伍江息夫傳第十五》
席,本姓籍,晉大夫籍談之後也。談十三代孫瓌,避項羽名改為席氏。《元和姓纂》
正如陳平所言「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正是這些廉節好禮之人對項羽多有好評,並大量進入漢朝廷,將這些正面材料保留下來。甚至漢初人都將項羽稱為項王,讓劉邦不得不下令稱其為項藉。
硃家曰:「君視季布何如人也?」曰:「賢者也。」硃家曰:「臣各為其主用,季布為項籍用,職耳。項氏臣可盡誅邪?今上始得天下,獨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且以季布之賢而漢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王之墓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邪?」《史記卷一百 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鄭當時者,字庄,陳人也。其先鄭君嘗為項籍將;籍死,已而屬漢。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鄭君獨不奉詔。詔盡拜名籍者為大夫,而逐鄭君。《史記卷一百二十 汲鄭列傳第六十》
綜上,出於對暴秦的憎恨,陳勝、項羽滅秦之功成為天下所有人共同的記憶。張家山漢簡《奏讞書》中多次出現「楚」的名號,正表明當時人普遍認為秦王朝與漢王朝間存在「楚」這一歷史時段和政權(蔡萬進《張家山漢簡&<奏讞書&>研究》研究)。正因為時人的認可,所以這兩人的正面材料與評價得以流傳,進而形成一種文化符號。
單從性格上說,劉邦是個超級自信的人,他認為自己取得天下理所當然,所以犯不上污名化對手以取得合法性和心理安全感。。
沒必要,因為有義帝熊心,劉邦無需為反項羽找合法化。
尊重敵人,尊重對手才是強者的體現。
如果把對手貶得一無是處,自己又能強到哪去?
劉邦乃真英雄。承認自己的對手牛逼,就是承認自己牛逼
自己的手下敗將越厲害不正好說明自己更厲害嗎?
看了這麼多回復除了風塵大神的,其它水平還真和貼吧差不多我就說一點:其先鄭君嘗為項籍將;籍死,已而屬漢。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鄭君獨不奉詔。詔盡拜名籍者為大夫,而逐鄭君。鄭君死孝文時。《史記汲鄭例傳》也就是說鄭君原為項羽將領,項羽死後歸漢,劉邦只允許稱呼項羽為項籍,項羽原部下歸漢的直乎其名皆升為大夫,只有鄭君不奉詔繼續稱項王所以了劉邦驅逐鄭君!從這件事看劉邦內心是非常厭惡項羽的,再加上項羽死後只被封為魯公某種意義上不知道算不算污名,不過官方介入史書是從唐朝開始!
可能有把。 以前劉邦有個文臣 叫陸賈 寫了第一本 關於楚漢戰爭的書叫楚漢春秋, 史記就是參考此書 後來失傳。 劉邦不喜歡陸賈 陸賈未被封侯。
你以為是潑皮大戰圖書管理員呢?
惺惺相惜吧!雖說是對手,但畢竟拜過把子
從營銷的角度來說,小米,華為,魅族也不會抹黑 Apple。
它們會先認可 iPhone 的優秀,然後說自己某個方面比 iPhone 好,而且更便宜。劉邦跟項羽是異性(姓)兄弟 即使敵對 你會污名化你的異性(姓)兄弟嘛
因為劉邦是地主階級,而項羽是奴隸主階級,劉邦覺得自己取的天下是順勢而為,項羽一個反動派根本不值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