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怎樣的一種感覺?你有過嗎?

近兩年來,偶爾看點佛教禪宗和星雲大師的書,慢慢滴發覺自己的心境有了寫變化。最近我在想,如果一個人心裡什麼都沒有,沒有得失、成敗,沒有功名利祿,沒有愛恨情仇,甚至都沒有生與死的差別,哪什麼還能傷害到他呢?什麼還能讓他畏懼?使他悲傷、焦慮、憂鬱?這是不是《金剛經》所言「無所住而生其心」?


謝邀!

題主對禪宗感興趣,末學就用禪宗的描述來說一下:

依題主的描述看來,題主在這個概念上是落入「頑空」了,也就是說什麼都沒有。但是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並不是頑空。

所謂「應無所住」是不著於相或非相,無論是有還是無,皆不著於心。但是這個並不是當作沒有差別。男女是有差別的,生死是有差別的,善惡是有差別的,黃色和綠色不是一樣的。所謂「不著相」是不去分別計較對待而已。就如弘一法師曾經說過「咸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咸還是咸,淡還是淡,只是我們不去計較不去內心糾結。

關鍵點在於「生其心」,在無所住裡生心。禪宗所謂「絕後再甦」、「大死大活」。此即是指「應無所住」的「絕後」或「大死」和「生其心」的「再甦」或「大活」。不然,就算只得「無所住」,祖師只會「許汝一隻眼」。非是徹悟,未能放光,只是個黑漆桶而已。禪宗要「大活」,要「再甦」就是要打破黑漆桶,所謂「桶底脫落」、「十方坐斷」、「虛空粉碎」等等的境界。如此,方能稱之為明眼阿師。


你說的沒錯,這樣的心的確已經沒人能傷害他了。但這不是無所住,也沒有生其心。你說的心住在空上了。是羅漢的果位,當然能達到你說的境界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金剛經說的心是菩薩摩訶薩的心,他不住空也不住有,兩面都不執著,因為不執著空所以菩薩能生其心,因為不執著有所以能無所住。所以菩薩能入六道永涅槃,心卻時時清凈不被束縛。


個人理解:金剛經的無所住,是要在見到諸相非相的基礎上無所住。如果您是在知道「心裡、得、失、成、敗、功、名、利、祿、愛、恨、情、仇、生、死、傷害、畏懼、悲傷、焦慮、憂鬱」諸相皆為虛妄而無所住,那麼是符合經文的。


末學剛剛接觸實修,偶然看見這篇文章,分享一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末學以為 @謝丹師兄所說「絕後再甦」、「大死大活」是實際修行所遇到的不同境界,"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已證道的人分享的修行訣竅。(若有不妥之處,還望諸位指教哈!)

&<三際托空--南師開示&>

1.關於六祖的開悟

明心見性與神秀的兩個偈語問題:由歷代相傳,幾種不同版本的《六祖壇經》,與禪宗各種典籍的記述,有關六祖最初得道開悟的事迹,大體並無多大出入。中國禪宗,自五祖弘忍開始,教人念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便可由此人道,一變達摩大師以《楞伽經》印心的教學方法,這隻能說是教授法的改變,對於禪宗的宗旨,並無二致;《金剛經》以明心見性為主旨,處處說明般若(智慧)性空的真諦,其中的修行求證方法,以「善護念」三字為重點,以「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而說明性空實相,了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指標。

現在為了普通了解禪宗的治心道理,用現代的觀念,先作一比較容易明了的說明,也可使大家依此修習,做為修心養性的簡捷方法:

(1)首先我們先要靜靜地觀察自己內在心理的意識思想,再把它簡單地歸納為兩部分來處理:一部分是由於感覺所生的思想和觀念,例如痛苦、快感、飽暖、饑寒等等,都是屬於感覺的範圍,由它而引發知覺的聯想和幻想等等活動。一部分是由於知覺所生的意識思想,例如莫明其妙而來的情緒,煩悶、苦惱、對人我內外種種事物的分別思維等等,當然包括知識學問的思維,以及自己能夠觀察自己這種心理作用的功能。

(2)其次,到了能夠了解自己心理作用的活動,不管它是感覺的,或知覺的,總而言之,統統叫做一念,能夠作到在念念之間,起心動念的每一觀念,自己都能觀察得清楚,再無不知不覺,或莫明其妙的情況,然後,就可把它處理作為三段觀察:凡是前一個念頭(思維意識)過去了的,便叫做過去心,也就是前念。後一個念頭(思維意識)來了的,便叫做現在心,也就是當前的一念。還沒有來的,當然便是未來心,也就是後念了,可是它還沒有來,不去管它。不過,你不要忘記,當你覺得後一個觀念還沒有來的時候,這個正是現在當前的一念了,而且才覺到是現在,立刻便已成為過去。

(3)複次,如此內省觀察得久了,你把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看得清清楚楚,於是你便練習,當前念的過去心過去了,後念的未來心還沒有生起的一剎那之間,當前的心境,就會微微的、漸漸的,呈現一片空白。

但這空白,不是昏迷、或暈厥、或同死亡以前的狀況,這是清清楚楚的,靈靈明明的一段空靈,也就是宋明時代禪師們所說的昭昭靈靈的時候。

如果真能切實到達這個情況,就會覺得自己所有的意識思維,不管它是感覺的或知覺的,都如一片浮光流影,像雁過長空,風來水面,所謂踏雪飛鴻,了無蹤跡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為的,都只是一片浮塵光影而已,根本無法把捉,根本是無根可依的,那你就會體會到「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的心理狀態了。

(4)再次,你若了解了心念過去、現在、未來三段的不可得,譬例成下面這個公式,自己反省看來,翻成一笑。

…………未來……現在……過去……

————————————————無始以來

……未來……現在……過去…………

0+1-1——1-1=0

因此認得此心中的一切一切云為,都是庸人自擾,由此再進一步,觀察破除生理感受上所起的壓力,和思想促使身體所作的行為活動,都是猶如泡沫空花,雖然在不加自我觀察的時候,表面看來好像都是我一連串成直線的活動,實際所謂這個我的活動,也只是像電流、像火花、像流水一樣,都是由於無數接連不斷的前後念的因緣湊成了一條線,其中畢竟沒有真正的東西存在,所以你會自然而然地覺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不是身、心不是心,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只像夢幻般的浮沉起伏在世間而已,因此你會自然而然的了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實就是「本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了。

(5)如次,你要保持這個明白了心理上意識思維的狀態以後,經常在靜中動中,保持這一段昭昭靈靈的靈明覺性,猶如萬里晴空,不留點翳的現象,那就夠你受用去享受了,你才真會懂得人生的真諦,找到真正歸宿的安身立命之處,可是你不要認為這樣便是禪宗的明心見性了!更不要認為這樣便是禪宗所謂的悟道了!因為你在這個時候,正有一個昭昭靈靈、靈靈覺覺的作用存在,你還不知它的來去與起處呢!這個時候,正是明代憨山大師所說:「荊棘林中下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

以上所講的一切,是借用比較現代化的方法,說明人們心理活動狀態的情況,同時也以此而說明禪宗六祖當時聽到別人念誦《金剛經》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領悟的一些消息,由此使你可以了解六祖的師兄神秀所作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自己內在用工夫心得的程度;那麼,你由此可知六祖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心得境界。如把兩者作一比較,自然可以了解五祖弘忍要叫六祖三更人室,付囑他的衣缽了,但是,就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還是未達傳付禪宗衣缽的造詣,不要忘記我們上面所列舉的情形,因為「本來無一物」的情況,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雖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無生機存在。六祖在大徹大悟的時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問他初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質疑,使他再進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說:「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才是代表了禪宗言下頓悟的「頓」與「悟」的境界。可是不要忘了,他後來還是避居在獵人隊中,由悟後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經過,由此你就可以了解《楞伽經》中是頓漸並舉,禪宗是頓漸併兼,猶如《楞嚴經》上所說的:「理須頓悟,乘悟並銷,事資漸修,因次第盡。」所指頓漸並重的道理了。現在談談禪學,抓住一句「本來無一物」,就無所而不可為,那不落在狂禪的知見才怪呢!須知禪宗正有嚴謹修持工夫的層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談或狂妄自是上,才會與真正的禪有相近之處。

一、做「三際托空」的第一步,首先要了解自己知覺與感覺所產生的念頭,有從身體感覺產生的痛苦——飢、寒、飽、暖,有從思想知覺所感覺的苦悶——煩惱、人我是非......,這一切都是念頭,譬如我們生病時,這個痛苦的覺受就是一個念頭,你跟著這念頭走,越覺痛苦,於是自己正修法門——念佛、觀想、參禪、修准提法等等,就被拉跑了,即稱失念。

二、第一步功夫先做到了,然後了解自己身心狀況,明白自己的起心動念都不能含糊,這不是一下的功夫,但理路上至少要先知道。

三、自己明白起心動念之後,才能將念頭分為三際——過去、現在、未來。當你覺得坐在課堂里很熱,這已成為過去的念頭,再下一刻熱的念頭成為當下念頭,所以此刻熱的念頭,已非前念,等你說當下,又成為過去,就因如小點狀的感受念頭,一連串的連續,使我們覺得未曾間斷,其實點與點中間,念頭與念頭之間有空隙,如果你能經常練習,空去念與念之間的距離,習慣養成,練習久了,此前念間與後念間的空白會愈來愈大,而這空白不是昏沉,迷迷糊糊,是很清明舒服的。

四、三際托空能體會到,就會覺得一切活動只是一連串的點連成線修,畢竟非真,如此才能談到禪宗悟境的前方便。

五、保任此昭昭靈靈的心境而達悟境。此乃理上知解,當下曾試著去實驗,似有體會,而今天也實際上做了這一點。 師示:很好,昨天大家都吃了棒子,圓澄下去就查書,他講得很對,這就是《禪與道概論》論三際托空的內容。


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怎樣的體驗,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滋味如何,否則不管文字如何描述,沒吃過梨子你也不知道梨子味道如何,唯有證得方知。


非住非非住,是名無所住。


無所住而生其心,由認知這個道理,到把這個道理切實運用自如,這個過程是有一個個段位的。
如果終極段位是10的話,樓主目前的段位在1這樣(數字只是一個比方,勿窮究),再精進,把理解的範圍擴大加深,把行動從偶發行為鞏固成習慣性動作,慢慢就到2段位,3段位。。。。10段位了。


無欲無求,無聲無息。


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


這種提問本身就有問題,有所求的學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指本體心之妙用,人皆有之,求即頭上加頭。佛法是減法,非求什麼,個人淺見,望海涵。


推薦閱讀:

如果要你寫一部關於殺女嬰惡習的恐怖小說,你將如何構思?
修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姿勢等,有什麼可以給普通人借鑒嗎?
請問,這張唐卡上的人物分別是誰?
鳥綱下面佛法僧目的命名從何而來?
「八部天龍」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

TAG:心理學 | 心理 | 佛教 | 心理諮詢 | 情感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