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暗交界線的地方最暗?
本人學素描斷斷續續有幾年,只有些基礎。以前只是默認明暗交界的地方要暗一些,看到的實物也是那樣。但今天老師又一次強調明暗交界要暗下去,想知道為什麼光線打在物體上,會導致明暗交界的地方最暗?
謝邀。
你老師說的可能不太準確,明暗交界線果真是最暗么?
其實,描述明暗交界線最準確的詞,應當是緊實。
這個詞略玄乎,描述的是一種相對狀態和對比關係。,並不直接說明暗。比如你看這張
交界線不暗,但是還是真實存在,並發揮著它的作用的,對吧?
當我們說起明暗交界線,就不免涉及到了造型的規律:即面內鬆動,交界處緊實。這麼做的目的是區分三大面。給你看看哈爾斯的畫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看,每個面內並不過分強調小細節,而是努力保持三大面區分清楚,做法就是保留並過渡代表交界線(轉折處)的筆觸。
再看阿尼戈尼
三大面非常清楚,每個面上的變化都很小,主要的變化集中在交界線的走向和明暗對比。現在題主應該明白了吧,並沒『最暗』這個說法,而且我好像一不小心又說多了……
以前學生時代也問過這樣的問題,老師就很粗暴的說這是規矩---囧,後來研究的結果發現這屬於一種人為的強化措施。
比如這個圖
這不能算是一個拍攝的很好,或者說很容易畫的石膏體,因為暗部太重缺少透明的層次。亮部灰了,缺少高光。還是要說到抄照片這個問題,如果直接去按照眼睛看的黑白關係,那沒有經驗的人多半會把亮部畫灰畫平,而暗部死黑。這樣素描的方向就偏了。
而事實上「合理的素描關係」應該是大致的這樣的表現,我在bing上找的一個CG圖
畫的不算太好,但合理的素描關係基本體現了,只是缺少了質感和環境氛圍,當然這是其他的話題了。
那對比兩者區別何在呢?
在於理解程度
素描作為西方教學系統中最大的功能就是研究物體的本質關係,換言之-----------------------之所以要這樣人為的加重明暗交界線同時提亮暗部這樣的做法,是為了避開諸如顏色光影等干擾,說明物體的真實結構,而不是簡單的複製眼睛看到的圖像。也就是不要抄襲自然,盲目的畫眼睛看到的東西。
用白話說,首先這樣表現球體最好看,最出效果的套路,其次這樣表達最接近物體的本質存在。這是認知的升華體現,而這種認知也是最近幾百年才進化出來的,文藝復興前的藝術表達也存在被對象帶著走,導致各種表現手法都很浮誇的景象。
最後是一個當年我們素描老師提的命題,一個素描意識過關的人,本質上對空間關係有足夠的理解,所以也不會過多依賴於光影對物體的幫助。
題目如下--------在一個漆黑的屋子裡,屋子中間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方塊,上面放了個三角體,旁邊再放一個圓,要求作畫者不藉助任何參考,只利用筆和尺以及所學的透視知識,默寫出這個組合的任何一個角度。光影可以不考慮,只畫出線即可。
上述題目,基本能做出來的,素描都算入門了,至於排線,質感,光影,都是附著於本質之上的部件。
我相信你做完之後,對素描的理解也就提升許多了。從此從默寫到創作都會輕鬆不少。今天做概念設計的人做的好的,這個測試都是不在話下的。理解大於表現就能想畫什麼畫什麼。明暗交界線是空間轉折的位置。畫畫說白了就是畫空間轉折,這個決定於光源和形體。之所以強調明暗交界線,是為了讓轉折過去的側臉的顏色和正面受光的顏色拉開,這樣就不會顯得平。不是說就要把明暗交界線畫黑。
在畫油畫的時候,你也大可以把明暗交界線和暗部畫的像亮部一樣淺,然後亮部用純白和光源色來調和。所以只是相對來說。上面的回答說得都很詳細了,最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明暗交界帶再往暗處的那個面,會受到光的漫反射,所以會比明暗交界帶更亮一些。
你這是初中物理沒過關啊baby。
最暗的地方是光照不到的地方。大多數考學素描中,投影最暗,明暗交界線其次,一個物體上最暗的就是暗部,既然有光,一般情況下很明顯就有亮部暗部,而暗部最深的叫明暗交界線,說是線,其實是一個面,因為暗部或多或少會有反光,所以除去反光,那最深的就是明暗交界線了。
當然是在同固有色的基礎上
謝邀!
運用想像力吧,而石膏球是最直觀的。
把光線想像成一盆水,直線對著球體傾瀉過去,毫無疑問亮面一定被潑到!
水掠過球體,砸在球的後方,反彈到球體的暗面,這就是反光,所以暗面也不會幹燥。
而明暗交界的那個地帶,卻滴水未沾,它就是最黑暗的位置。
樓上 青騎士 說的很好,明暗交界線是相對強調形體結構的技法。嚴格要說最暗的地方應該是沒有光折射色地方,也就是SSAO 屏幕空間環境光屏蔽(Screen Space Ambient Occlusion,SSAO)
受光面,反光面把它夾在中間,對比起來黑點兒。
反射…
暗點最暗,而不是明暗交界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