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作為日本戰國史上的重要人物,性格複雜,隱忍,寬恕,狡猾,政治手腕一流,對工科背景的人有相當多的借鑒意義,喜歡的人,大家一起討論吧。
看到蛤粉消停了,決定重新寫一遍
===============7.19===============================
在寫之前需要澄清一些史實,當下我們所知道的日本戰國史有很多誤區,民間小說與政客宣傳很容易將複雜人物片面化,特別是德川家康,江戶時代官方吹捧、普代不屑,明治維新後往死里黑,二戰後又出了山岡庄八這個腦殘粉和司馬遼太郎這個高級黑,就目前來說看似客觀的司馬遼太郎是最被認可的,很遺憾,他是個文學家。
一、三河武士的忠勇?
窮山惡水出刁民,勇大體是夠了,「忠」就扯淡了,家康祖父、父親是怎麼死的?被今川管了十幾年P話沒說,家康剛到又鬧一揆。——而家康的名聲有一半毀在這幫人手裡。
江戶幕府由三河普代掌權,那些沒能掌權的三河武士、普代呢?他們會寫書的。大體就是三河武士如何牛逼,「一個三河武士能頂三個尾張武士」「尾張天下弱兵」。
三方原之戰,根據太田牛一的《信長公記》記載,家康是這樣的,「三方ヶ原の戦いにおいて退卻途中に、前方を塞いだ武田の兵を騎射で何人も射ち倒して突破している」。
但在江戶時代的『三河後風土記』是這樣的,家康嚇得拉一褲襠稀屎,是靠著三河武士才撿回一條命,「徳川勢の戦死者が一人も背中を見せて死んでいなかった」,看,三河武士視死如歸;編了「酒井の太鼓」,瞧,三河武士多麼聰明機智。
三河武士這麼聰明機智加勇敢,為什麼賞賜這麼少!——主公家康太吝嗇!——拜託,看看信長公,家中首席大佬+北陸統帥+戰功卓著的柴田勝家也就40萬石左右;秀吉西部統帥,三四十萬石(近江10多萬,播磨35萬其中還和當地土豪分),羨慕嗎?可三河武士的戰功在哪裡?!德川軍在沒有家康親自指揮打了幾場勝仗?被織田艹、被今川艹、第一次上田合戰被真田艹,有什麼底氣抨擊獨領一軍的尾張武士(柴田勝家、羽柴秀吉、丹羽長秀等等)?——要知道豐臣當權後,秀吉嫡系也就幾萬、十幾萬、二十多萬石,但這些三河武士是不會滿足的。
二、忍者家康?
人生猶如負重前行,不可急躁。
——額。。。這不是家康說的,他孫子說的!我沒罵人,的確是後人參考德川光國遺訓的偽作。
但這句話流傳甚廣,給了粉、黑們不同角度評判,粉說「家康堅韌不拔」,黑說「丫個老烏龜,熬死對手!」
好多人關注了他活了多少歲,忽略了他出道的年齡。
17歲跟隨今川義元上洛弄死信長重臣佐久間盛重,
19歲與信長同盟,
25歲協助信長上洛,
27歲家康跟隨信長討伐朝倉義景,金崎撤退,
同年六月,姊川合戰,奠定織田政權在近畿的地位;
29歲對戰武田信玄,以少打多,慘敗後的天正元年三月重奪天方、可久輪、鳳來寺、向笠、一之宮五城(當時信玄仍健在);
32歲長篠之戰,
39歲跟隨信長滅武田,同年本能寺,家康坐擁五國;之後以弱抗強,打平秀吉。。。。。。
另外,家康比秀吉小6歲、比信長小9歲。秀吉死後4年他就開幕了。
我常以為所謂大隱忍是指有大野心而屈從現實的蟄伏,像信長公那樣,得兩國而豪言「天下布武」「鳳鳴岐山」,但同時能拍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的馬屁(禮品攻勢、以上殿稱呼對方),面對不利戰局,毫不猶豫地撤軍、議和,能屈能伸,非大氣魄不能為之。
而家康最初沒什麼宏圖大志,老老實實耕耘一畝三分地,執天下牛耳相信他在小牧長久手之戰前就沒想過。當然,德川家康不是沒忍過,除了三方原作死,之後面對武田勝賴挑釁,多次畏縮在家或拔腿就遛,毫無風範,對戰北條家、秀吉,見好就收。
三、殘忍的父親?
信康事件家康忍辱負重、殺妻滅子?——信長嫉妒而迫害信康、酒井忠次幫凶、德姬告密、築山殿通敵且有外遇、家康忍痛殺子都見於江戶時代【三河物語】系列,把鍋推給了信長、家康、酒井、築山殿、德姬,反正岡崎眾是無辜的。
但在『安土日記』『當代記』中,則是家康以「逆心(=謀反)」的罪名要幹掉信康而通知信康岳父信長、信長同意,事後家康懲處、邊緣化了一批重臣(石川數正、松平康忠、松平近正、本多重富、本多重次、天野康景、高力清長、天野貞久、伊奈忠次、榊原清政、植村家次),且從德川幕府建立後對德姬的禮遇來看,岡崎派與濱松派大撕逼、信康捲入的可能性更大。
松平忠輝被家康嫌棄,因為貌丑、長得像信康、母親地位低、伊達政宗的女婿blablabla——但他可是越後高田藩75萬石的大名,這是什麼概念?幕府歷來親藩石高最大者,毫無戰功,卻高於戰功赫赫的結城秀康、關原先鋒松平忠吉。。。家康死後立即被德川秀忠清算,當然鍋是留給家康的,奉家康遺命嘛!
四、保守主義的家康?
石田三成和德川家康的治國能力各有什麼優劣之處?若是石田三成取得了天下,日本還可能會建立幕府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五、戰國三傑的糾葛
信長與家康,雖曰盟友,近似君臣;
秀吉與家康,雖曰君臣,近似盟友。
信長上洛時,家康被任命為左京大夫,歷代左京大夫是管領的盟友的存在,但因信長拒絕足利義昭幕府管領的任命,家康之後依舊以「三河守」自稱。而後,信長與足利義昭對立加深,足利義昭為孤立信長,任命家康為「副將軍」,家康予以無視。
跟隨信長討伐朝倉義景,金崎撤退(跟著吃灰~);同年六月,姊川合戰——千里迢迢助戰盟友,跟著被坑吃灰,幾個月後又夥同信長打一場跟自己沒什麼瓜葛的戰鬥,這。。。
清州同盟在雲詭波譎的戰國時代可謂絕無僅有,兩人信守盟約長達20年,假如一方過於聰明或者愚蠢,都不可能維持,正是兩個絕頂聰明的年輕人,懂得想做什麼、怎麼去做,一個天下布武,一個元和偃武。
清州同盟成為家康一生最大的政治資本,日後秀吉看重家康,多因其長期作為信長的盟友「義弟」,假如連他也拜倒在關白權威之下,其政治意義非同小可,而在清州同盟時家康的任勞任怨想必給了秀吉不錯的印象。
至於家康與秀吉的關係參考以下
豐臣秀吉為啥始終對德川家康這麼客氣?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六、師從信玄、秀吉
關原之戰前,家康誘敵西進,佯攻佐和山城,石田三成十四日決定在關原阻擊,西軍鶴翼陣,東軍魚鱗陣,然而本包圍東軍的西軍反而揮不動翅膀——嗯,把時間、地點、人物換掉,這就是三方原的重演,而家康這時扮演了信玄的角色。。。
普代柴田勝家與秀吉相爭;面對改朝換代的歷史潮流,石田同樣與家康相爭。
踐岳之戰,與力·前田利家突然撤軍,柴田軍潰散,而後前田利家包圍北之庄;關原之戰,盟友·小早川里切,同樣攻陷佐和山城。——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當年秀吉是復仇軍統帥,取得大義名分,如果丹羽、池田反對秀吉,無疑否定了他們復仇戰的功績,清州會議這個分贓會議就沒的分。大阪之役,東軍豐臣諸將同樣如此,如果否定家康,那麼他們在關原平定「石田叛亂」後獲得的龐大領地從何而來?同時豐臣秀賴招募西軍敗將浪人入城,這讓東軍的豐臣諸將怎麼看?
秀吉為了蓋過信長的權威、鞏固在舊織田眾臣中的地位,當了關白;家康當了管轄天下武士的征夷大將軍。秀吉為了昭顯天下人的威勢建了居城大坂和京都伏見;家康建了居城江戶、駿府和京都二條城。秀吉退居幕後當太閣;家康退居幕後當大御所。秀吉死後非要封神,當了豐國大明神,家康看著眼紅,當了東照大權現。
七、天下人·德川家康
如何評價真田幸村? - 金吾將軍的回答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文本典籍至今仍為後人所傳誦? - 金吾將軍的回答
累了,有空再扯
近現代之前日本史上最為穩定的政權的締造者。
信長和秀吉都只是打天下的人而非坐天下的人。虧得有了家康,日本才能建立德川幕府二百年太平天下。家康的性格,可以說是劉邦和文帝父子的一個綜合,看起來樸實無華,不像信長秀吉那樣稜角分明,魅力四射,甚至可以說是有點乏味。但是他才是治世之君的完美典型啊!日本戰國人物中能跟家康媲美的只有武田信玄,家康沒有信玄那樣出眾的軍事才華,但在隱忍和謀略上則又過之。
家康遺訓:人生有如負重致遠,不可急躁。以受約束為常事,則不會心生不滿。常思貧困,方無貪慾之念。心懷寬容,則能無事長久。視怒如敵。只知勝而不知敗,必害其身。常思己過,莫論人非。不及尚能補,過之無以救。
政治能力超過軍事能力,演戲能力超過人格魅力。
給你們來點負能量吧,蛤蛤蛤
日本人不喜歡德川家康的深層原因姜建強2015-06-27 09:48
作者:姜建強,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擔任客員研究員,致力於日本哲學和文化的研究,積極書寫、介紹日本及其文化。
日本戰國時代的「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三人當中,日本人最喜歡誰?人氣度首先是信長,其次是秀吉。至於家康,則比較複雜,愛憎交錯太多,但基本傾向還是不喜歡。
(《影武者德川家康》電影劇照)
聽說在大阪有個「家康咒罵會」,專門定期開會詛咒和戲罵家康。大阪人不喜歡家康,是因為家康殘忍地斷了秀吉的後代,連8歲的小孫子國松丸都被斬首。更不忘在大坂城陷落後,僅割下的首級就達14000多個。但除大阪之外的日本人,為什麼也不喜歡家康呢?是不喜歡他的近乎神經質的用心太深?睡覺的床榻下面用木條封死,怕有刺客潛伏。食物都要用火烤一下,怕有人下毒。不玩妓女,怕有梅毒,女人都從熟悉的身邊人下手。性交的時候忍精不射是他的專長。最晚年的時候,叫少女與他同床,倒並不是為了發生肉體關係,而是想吸取少女身上的充滿青春氣息的能量,以此來恢復自己的精氣。為此家康精力絕倫。61歲生賴宣。66歲生市姬。德川將軍家中壽命最長的是15代將軍慶喜,77歲。其次就是家康,75歲。
這些固然都是不喜歡的因素。但在筆者看來,家康在死之前封神,將自己比照為東照大神,博弈天皇家的天照大神。也就是說,東有東照大神,西有天照大神。就像天邊同時出現了兩個太陽一樣,這對日本人精神面的震撼是空前的。這恐怕才是不喜歡的深層原因。
我們閱讀山岡庄八的《德川家康》,閱讀山本七平的《德川家康》,閱讀司馬遼太郎的《霸王之家》,閱讀隆慶一郎的《影武者德川家康》。在這些作家的筆下,德川家康顯然是人而不是神,因為我們看到了他夾著尾巴做人的場面,看到了他嚇得小便失禁的場面。但如果是人的話,那為什麼在臨死前留下的遺言,又不說人話而說神話呢?這是個謎。
(資料圖:日本東照宮武者盛裝遊行,場面十分浩大。)
位於日本櫪木縣日光市的日光東照宮,今年5月17日迎來了德川家康「400年式年大祭」。今年的大祭活動中包含了巫女舞和流鏑馬儀式,並重演了當年武士隊伍從靜岡的岡崎把家康的神靈移送至日光東照宮的盛大場面。據報道,當日德川宗家18代傳人德川恆孝和德川御三家等人參加了大祭。悲涼的雅樂演奏之後,日光東照宮宮司稻葉久雄獻上了日本天皇的幣帛料並誦讀祝詞。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天皇的幣帛料和祝詞。德川家與天皇家從原本的緊張關係到今天的和解,令人浮想聯翩。死去的家康會想到天皇送上幣帛和祝詞嗎?恐怕做夢都不會想到。這位曾讓天皇不死不活的政策制定者(如《禁中並公家諸法度》的十七條),想用德川教取代天皇教,自己做日本的主權者和真君主。
這就又回到了家康的遺言。1616年1月21日,家康在打獵的途中,突然腹痛難忍。三個月不到死去。4月2日,感悟死期的家康,把宗教擔當南光坊天海和金地院崇傳,以及政治擔當本多正純叫到枕邊,用盡最後的力氣,說了以下的遺言:
——我死後,遺骸在久能山收納,葬禮在增上寺舉行,牌位立在三河的大樹寺。過一年後,在日光山建寺堂迎接神靈。鎮守關東八州。
相當奇妙的遺言。奇妙在哪裡?一般而言,遺言總是與財產分讓和家訓有關。但家康的遺言,則散亂地涉及靜岡的久能山,江戶的增上寺,愛知的大樹寺和櫪木的日光山。這些看似不得要領,無內在聯繫的遺言,究竟想要說什麼呢?這裡,增上寺是被指定為家康入關東之後的德川家的菩提寺。大樹寺是松平氏先祖代的菩提寺。這兩寺的選擇在情理上應該沒有太大的疑問。問題在於久能山和日光山,這兩山與生前的家康並沒有特殊的因緣。
1616年(元和二年)4月17日,家康死去。遵照遺言,遺骸先葬於久能山。一般說久能山具有宗教的(秿陀落山久能寺這個觀音靈場,在中世就是信仰的集中地)和戰略的(武田信玄曾在這裡築城,之後落入德川氏的手中,是兵家攻守之地)意味。問題是具有宗教和戰略意味的並不只是久能山。那為什麼一定要選定久能山呢?
神像朝西放置。這是家康的指令。對於這個指令,一般的解釋說是為了「西國鎮護」。「西國」如何定義?一般的思考當然是指西國的大名,也就是薩摩和長州,這對德川政權來說是假想敵國。事實上薩長也是討幕的先鋒。但從地圖上看,我們就會發現,如果以久能山的方位為東,薩摩和長州則位於西南方角,絕不是寺塔指向正西的方位。所以問題也不在於「西國鎮護」。
從地理上看,久能山位於北緯34度57分。從這裡直線朝西畫線的話,必須經過駿府南部,經過鳳來寺山,經過岡崎,直至京都。而駿府,鳳來寺山和岡崎都是家康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地方。
駿府是家康的屈辱地。12年的人質生涯就在那裡度過的。辭去大將軍職位後的人生最後時光也是在駿府度過的。再朝西的鳳來寺山,是家康的母親於大祈願生子的地方。這個寺的本尊叫「峰之藥師」,自古就是生子的靈驗場所。這也是後來家康將本地佛定為藥師如來的一個要因。鳳來寺再直線朝西,就是家康的誕生地:愛知縣岡崎市的大樹寺。1542年(天文十一年)12月26日,家康作為松平廣忠的長男誕生。因其緣由,岡崎城周邊的地名也有叫康生町的。大樹寺再直線朝西,就是創祀於2100多年前的日吉大社。日吉大社再往西就指向京都。指向京都意味著指向了御所。指向御所意味著指向了天皇。
這樣,邏輯的看,久能山(埋葬地)——風來寺(出生祈願地)——岡崎大樹寺(誕生地)——日吉大社(祭祀最高神之地)——京都(御所與天皇),全在東西一條直線上。這是偶然的還是計劃性的配置?日本學者尾關章對此解釋說,「就像在死和再生的模式中反覆無常的太陽,總是從東方升起一樣,家康自喻神,為了再生,就必須在東面的世界裡被埋葬。」(參見《濃飛古代史之謎——水,狗,鐵》,三一書房,1988年)所以這條東西線,又叫「太陽之道」。這裡,從東(久能山)的埋葬地到西(大樹寺)的誕生地,死者復活的意圖相當明顯。神的再生即家康的再生。家康的復活即神的復活。這就是東西線配置的意義所在:正東和正西連接,才是春分與秋分太陽東升西落的神聖之線,故也叫「太陽之道」。
再聯想到天皇家的伊勢神宮,如以從大和朝廷為參照系,也處於正東的位置。日本文化學者吉野裕子在《大嘗祭——天皇即位式的構造》(弘文堂,19987年)中說,喜歡聯想的日本人,將東面的大海與天空設想成一體的理想鄉——常世。並把這個理想鄉——常世拿來植入現世,所以從大和的視角來看,最正東的伊勢神宮表示東的神界=常世,面向正西則是人間界=大和。
在破解了東西線之謎之後,再來看看家康的遺言中,為什麼要特地指定一年後再將遺骸移至日光山?為什麼一定要遷座日光山?不遷不行嗎?這確實也是個謎。這個謎比上述的東西線之謎更具魅力。日本的學者們為揭破這個謎,尋找到了至少有十多條的理由。但專攻神道學的高藤晴俊在《日光東照宮之謎》(講談社,2010年)中則表述得最有分量:要揭破這個迷,還必須回到向王權挑戰的東西線的配置上。東照宮在江戶之北的方角,與北極星的關係才是最重要的看點。
這就令筆者想起吉野裕子在另一本書《陰陽五行與日本的民俗》(人文書院,1983年)中,有一節專門講中國古代的宗廟祭祀。她在書中說,古代中國的易書《五行大義》中有這樣的敘述:「北方至陰,宗廟祭祀之象。」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從陰陽五行的立場來看,在北面方角設置宗廟是最適合之地。中國的許多宗廟也都是在北郊被祭祀的。為什麼是北呢?作者吉野裕子說,依據中國人的思考方法,死者的魂魄是遊離的,魂上天成神,魄下地成鬼。而北方角則是魂魄一線收。在日本,德川家康在江戶的正北設置日光靈廟,就是在實踐中國哲學。
日光東照宮是在實踐中國哲學?我們暫且不論這個問題。我們再從道教的角度看北極星(又叫不動星),在古代中國被視為主宰宇宙之神。這個思想無疑地影響了日本。如「天皇」一詞的語源,就是將北極星神格化後的「天皇大帝」,具有鮮明的主宰宇宙之神的意思。所以日本人在宮殿的營建上,基本都採用這樣一種構造:在北端的中央設置大內里(皇城),朝南的則是朱雀大路。這個構造就是天皇以北極星為背景,朝南御座,故有「天子朝南坐」的說法。警衛天皇的武士叫「北面武士」,說得就是警衛人員通常都放置於北面。天皇家的伊勢神宮,其內宮是神靈化的太一(北極星),外宮則與北斗七星相習合,也表現出了濃厚的北極星信仰。
家康在遺言中選定日光東照宮,表明他也具有北極星意識。這在《東照宮御實錄》附錄卷二十二中有記載。1614年(慶長十九年)3月,京都的五山和尚來到駿府,家康命令御用文人林羅山,就孔子《論語》中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題,讓這些和尚寫北辰的文章。
這裡,如果我們從地圖上看,就會有個驚人的發現:江戶城位於東經139度45分。而鎮座日光東照宮的恆例山位於東經139度36分。經度只差9分。這樣如以江戶城為視角的話,日光東照宮為正北方向。這表示什麼呢?日本學者高藤晴俊說,這表示了「打理政治的將軍」居住的江戶城與「主宰宇宙之神」的北極星,同處於一條南北線上。而日光東照宮就營造在這條線上。
作為在久能山而再生的東照大權現,鎮座在江戶城的正北面,因而其神格與主宰宇宙之神具有一體化的意味。這裡,因為東照大權現升格為主宰宇宙之神了,所以必須遷座江戶城的正北面——日光東照宮。這是否就是遷座的最大理由?再從日光東照宮主要社殿的配置來看,如陽明門,唐門和本殿等,確實都是在南北線上朝南而建的。奧社寶塔也是朝南而建。每當夜晚降臨,以北極星為中心的眾星發出耀眼的光亮,在視覺上給人迴轉東照宮的感覺。這一雄壯的宇宙論,通過日光東照宮的媒介,江戶城與北極星南北相連的軸線,叫做「北辰之道」。
再往深處看我們還發現,日光山與久能山連線的中間有富士山。「富士」發「不死」之音,表不老與長壽。久能山——富士山——日光山。在久能山的家康,越過富士山鎮座日光山。這條線也叫「不死之道」。
概括地說,如果久能山——岡崎的東西軸,屬於太陽之道,那麼江戶——日光的南北軸,屬於北辰之道。而久能山——富士山——日光山,則屬於不死之道。太陽之道——北辰之道——不死之道。這就與「黑衣宰相」天海的設計相符:德川家康=藥師如來=大日如來=天照大神=釋迦=山王權現(天台宗最具信仰的神)。也就是說家康作為山王權現是統治全宇宙的大神。
在日本,神社、大社、神宮和宮是有區分的。神社是祭祀土地神的社。大社是神社的巨大化。神宮和宮是用來祭祀皇室祖先的。從歷史上,皇室祖先以外的人物,作為祭神的神社用宮號來稱謂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天滿宮,一個就是東照宮。天滿宮是為了祭祀菅原道真,其目的是鎮魂,不讓其怨靈作祟。東照宮呢?當然是為了祭祀德川家康。為什麼要祭祀他呢?是不是為了鎮住豐臣家的怨靈作祟,反向地先祭祀家康?因為家康的手上沾有豐臣家的血。1645年,日光東照社升格為東照宮。表明家康與天皇家趨向了同格。家康死前的遺言,還有將三池刀(家康的愛刀)的刀鋒面朝西邊埋葬的咒術。朝西是哪裡?是京都,是御所。表明家康即便死後也要永遠地詛咒天皇家。為什麼要詛咒天皇家呢?因為他想做全日本的「天照大神」。
日本戰國時代最後一位天皇,108代的後水尾天皇,對德川家可謂是深仇大恨。何以埋下這深仇大恨?最為卑鄙的就是德川幕府殺死了後水尾天皇與其他女宮所生的子女,只留下天皇與正妻和子(二代將軍秀忠之女)所生的子女。目的是為了讓和子所生之子能夠順利成為天皇。為此,一切妨礙德川家外戚地位的人都要被除掉。氣得後水尾天皇用「三十六歌仙繪卷」配和歌來詛咒德川家。而107代的後陽成天皇,則書寫了陽明門的勅額「東照宮大權現」,本想詛咒德川家的,但諷刺的是東照宮反而逃脫了日後官軍的破壞,勅額成了守護者。
秀吉死後被賜予豐國大明神,但家康滅了豐臣家後收回了大明神封號還不算,還派人爬上京都的東山阿彌陀峰,摧毀了豐臣墓碑。而自己則在死之前就定格自己為神君,並以東照大權現的神號,接受來自四方的朝拜。照司馬遼太郎的說法,與其說家康是個天才,毋寧說他是一個怪胎。像他這樣的偽善者,世界史上沒有第二個。日本人對家康的不喜歡,深層的原因是否就在這裡?
可能是德川家的後代也看出了問題,於是德川家的第21代子孫德川義宣,在1981年8月號的《歷史讀本》雜誌刊發文章,宣稱德川家康的遺言是偽作。理由是從口語的敘述來看,遺言有多處不自然的地方。很顯然,在思路上只有宣稱這個遺言為假,才能為家康洗白,才能和解德川家與天皇家的關係。從這點看德川家的後代沒有做錯事。但宣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從近20多年的日本近世的研究來看,沒有研究者提起那篇文章,更沒有研究者認為家康遺言是假的。顯然,這個宣稱沒有起到效用。
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每20年遷宮一次。與此對應,祭祀德川家康的日光東照宮也是在鎮座20年後大改築一次。但問題在於笑到最後的還是日本天皇家。德川政權以一種大政奉還——王政復古——明治維新的形式,在1868年終焉。270年,在三大幕府政權中壽命是最長的,但與天皇家的壽命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所以有了日本天皇家送上幣帛和祝詞的一幕,因為詠唱春江花月夜的還是天皇家。復活與再生的還是天皇家。
日本人不喜歡德川家康的深層原因
不是我寫的,我只是一個卡哇伊的搬運工,原文在上面。
想開一個黑歷史專欄,喜歡的可以點關注哦。
謝邀,怎麼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呢?這點仁者見仁,我發表一下主觀的看法。
首先,單說歷史意義,價值而言,在日本戰國當中,無疑他是最高的,畢竟他真正開創了兩百多年的幕府,不管你喜不喜歡他,就像後周柴榮很厲害,他不死就沒有後來的趙匡胤,但他就是死了,哪怕他比趙匡胤強也好,哪怕他是五代十國之中最開天闢地,最有希望第一個統一天下的人也好,但他就是死早了,他就是沒有開創一個幾百年的王朝,雖然趙匡胤只是他手下一員大將,但他開創了三百餘年大宋王朝,在中國歷史上僅次於大漢,所以,趙匡胤要遠比柴榮強。
其次,再說說能力,德川家康是一個沒有明顯短板的人,不吹不黑,他的各項能力似乎都很強,但是我們都知道,一般說一個人沒有明顯短板,也就等於說這個人沒有特別突出的能力,確實,德川家康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能力,他沒有信長那樣的開天闢地的氣魄和霸氣,沒有秀吉那樣的舉世無雙的謀略,也沒有信玄那樣強悍的軍事能力,他也沒有那些人的缺點,他不像信長那樣殘暴,不像秀吉那樣暴發戶,其實我倒覺得他有點像小一號的信玄,仔細研究武田信玄你就會發現,他也是一個幾乎沒有明顯短板的人,只是他的光芒都被軍事能力掩蓋了,他的治國才能也很強,後來家康得天下後採用的就是信玄的治國方針,而且信玄很有遠見,能在一片小領土內開發費時費力在短時間內還看不到好處的水利,這樣的高瞻遠矚不是誰都有的,可是這個人呢,也是有缺點的,他不政治能力稍有欠缺,大局觀意識差點,沒有一種天下人得的氣魄,天天在甲州糾結,而這種氣魄,那三個天下人就有,比如秀吉和家康結盟,他就有這種氣魄:我是要得天下的人,何必非要和一個小小的家康過不去?不打敗他就得不了天下了?家康也有這種氣魄:我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暫時屈服於強者,積攢實力,待天下有變,一舉奪得天下,所以他可以打贏了秀吉後屈服於他,若換作別人肯定會覺得我都贏了為何還要屈服於秀吉?然後抵抗,然後自取滅亡,但家康不會,所以他可以不顧家臣得反對移封關八州:既然以天下為己任,積攢實力即可,何必糾結與面子或地域?信長就不用說了,奪取天下得氣魄沒人比他更足,這種氣魄不會給你帶來實際的實力,但遠比軍事能力更重要,有了這種氣魄,你的心胸就會不一樣,格局就會不一樣,眼光就會開闊得多,不會糾結一勝一負一城一池,這種氣魄,劉邦有,劉備有所以他們失敗了無數次還能站起來,項羽沒有,所以他敗了就爬不起來,武田信玄也沒有,所以終其一生也沒有上洛成功。
最後,我記得林肯說過一句話:看一個人的德行好壞就是看他掌握權力之後如何去做。這是我十分欣賞家康的一點,很多領袖都有一個共同點:得天下前英明無比,取得成功之後就開始驕傲自滿,就開始不斷犯錯,比如我為什麼覺得秀吉是暴發戶呢?他取得天下之後,窮奢極欲,對外擴張,壓榨百姓,亂了一百多年好不容易統一了正是和平發展的時機,秀吉卻為了個人野心認不清自己,還妄想著征服大明,信長就不用說了,還沒得天下就那麼殘暴,得天下了也絕不會是一代明君,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拿破崙,希特勒,老毛,朱元璋,抗戰後的老蔣,而奪取天下之後還能克己的人很少很少,而這類人也能全身而退,十分美滿,如俾斯麥,德川家康,漢光武帝,德川家康給告誡過家臣兩句話:向上看;不忘記自己的限度。這兩句話細細品味很有智慧。
總結一下,我個人覺得家康的特點在於智慧,而這一點又是大多數人體會不到的,這也是我的人生追求,一種境界,很多人只會看歷史人物的能力,德川家康給我的幫助就是穩重,忍耐,天下為公和可以學習對手的經驗,和這些像比他的能力真的不值得一提,忍辱負重,胯下之辱要遠比轟轟烈烈來的難,後朝人評歷史,總是津津樂道那些有爭議性的人物,如朱元璋,曹操,而像光武帝這樣雄才大略近乎完美的人物提的人太少了。
神君德川家康對於戰國來講是個很複雜的人物,但對於之後的日本來講,其創設武家諸法度,採用參勤交代制度,吸收儒學用於治國,奠定了江戶時代250年安定的基礎,這就十分了不起。不過我在德川將軍里只粉家光和吉宗╭(╯ε╰)╮
若杜鵑不啼,
織田信長說:殺之不足惜。
豐臣秀吉說:誘之自然啼。
德川家康卻說:待之莫須急。
三人皆有天下人之志,信長猛烈如火;秀吉善變如水,家康堅韌如木。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又說水火無情,惟木得仁。
家康與民休息,改變秀吉窮兵黷武的做法,與明朝修好,從而開創了德川幕府的200年統治,在民心的選擇上,贏了一籌。
家康在個性上堪比司馬懿;在保守治國上理念上,可比康熙。畢竟,他們賴以治國的理念,已然落後於時代的需要。看看他給子孫的家訓,大致能猜想出他的人生軌跡,家康公還是很有智慧和人生閱歷的一個人,首句話是入木三分說了他的一生!
人の一生は重荷を負うて、遠き道を行くがごとし、急ぐべからず。 人的一生有如負重致遠,不可急躁。
//想想在 今川義元 家裡做包衣奴才,元康 名字還是 太原雪齋 給取的吧?頭上經歷了兩代半的主子,我認為 豐臣秀吉 只算家康名義上的主子,要不然西征朝鮮,不讓 家康 的部隊上陣,削弱你來穩定自己政權才是怪事。 家康在兩代半主子面前的確是明哲保身,不溫不火。
不自由を、常と思えば不足なし。心に望みおこらば、困窮したる時を思い出すべし。 以不自由為常事,則不覺不足。心生慾望時,應回顧貧困之日。
// 這個就不說了,大半輩子都是低著頭做人,最後名副其實統治整個日本
堪忍は、無事長久の基。
心懷寬恕,則能無事長久。
怒りは敵と思え。
視怒如敵。
勝ちを知りて、負けを知らざれば、害その身に至る。
只知勝而不知敗,必害其身。
//給 羽柴秀吉 遠征朝鮮,石田三成 關原合戰最好的寫照。
己を責めて、人を責むるな。
責人不如責己。
//三方原合戰潰敗後自我反省的最好寫照
及ばざるは、過ぎたるに勝れり。
不及勝於過之。
// 通中國的 過猶不及
德川家康雖然說是長期生活在其他強勢大名的陰影下,但他德川家康出生於兩強的夾縫中,他的幼年被人推來阻去,成年後與織田信長的合作更像是家臣一般,但是最後他卻收穫了勝利,那麼為何是這樣的結果呢?這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德川家康出生於松平家,日本大名或者強者他們的名字會跟著他們的家族或者封地變換等要素來變化,所以出身於松平家的德川家康小時候是松平氏的孩子,他出身於三河地區的岡崎城中,父親松平廣忠和祖父松平清康都死於刺殺,這使得幼年時候的他成為了織田信秀和今川義元兩人的爭奪對象。
一開始他父親松平廣忠更願意與今川義元進行聯盟,但在將他變成人質送往戶田康光領地時候,被他轉手賣給了織田家,所以德川家康被迫成為織田信秀的人質,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父親又被家臣岩松八彌殺死。使得松平家幾乎已經要完蛋了。可是在第二次小豆坂之戰中今川家將織田家的庶長子織田信廣給抓住了,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控制三河地區的今川家於是提出將德川家康與織田信廣作一個交換,這種交換導致了他再次作為人質前往今川家。
但這一次交換對於德川家康並不是壞事,進入今川家後,今川義元為了能讓他將來成為自己的傀儡,對待他還是非常友善,包括讓自己的師父太原雪齋去教授他知識也是德川家康早年可以得到良好教育的關鍵機會。太原雪齋是一位極有見識又是今川義元重臣的人,在他的教育下德川家康獲得了很好的培養。
到了成年之後今川義元為他舉辦成人禮,繼承了松平元康的姓氏,之後他返回到了三河地區成為了家主,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今川家的扶持,他的下場不是被殺即是被廢黜,他能夠重新掌控權柄,還真的要感謝今川義元,雖然之後他成為被控制的傀儡,可這也是他未來能夠勝利的第一步。
之後好運到來了,在今川義元決定上洛後,他在桶狹間地區被殺死,導致今川家的衰落,在一開始德川家康非常害怕,他害怕織田信長會來攻打他,於是對織田家還是採取騷擾的態度,但是由於今川家的衰落導致他需要為未來考慮,在這種狀態下讓三河地區重新被松平家控制成了一種主流的聲音,也讓德川家康獲得了真正的權力。
他前往織田信長的領地與他進行了清州會談,在大勢力之間做出抉擇是德川家康每一次都需要不停考慮的關鍵,是選擇織田信長還是選擇今川家,他將寶壓在了織田家,於是清州會談成立,德川家康正式與織田家聯盟。
在之後他對於三河地區進行了攻伐並改變了自己的家譜,使得其成為源氏一脈,這一改動是為日後他向今川家擴張做出的準備。可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事情似乎變得沉悶起來,由於織田信長可以向美濃地區發展,而德川家則最多是可以去蠶食今川家,因為在今川家之後有兩個大的勢力,武田家和北條家的障礙,讓他不能隨意發展。所以德川家康在他早期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地區。
這是他可以獲得最終成功的核心。
很多人將目光轉向了織田家或者武田家,織田信長利用控制資本流動的方式讓他擁有了強勢的擴張,而武田家則利用《甲州法度次第》的法家式改革來形成大名化,即武田家的法度不再遵循幕府的法度,使得武田家可以不需要幕府的承認就能分配土地,這讓武田家在擴張時就可以分配土地。
那麼不管是織田家的資本控制方式,還是武田家的法度控制方式,雖然能夠使得他們強大,但是家主在與家臣之間形成穩定關係的過程中,實際上是一種曖昧關係,這種曖昧關係來自於織田家為何能夠快速擴張,是因為織田信長將家臣的慾望釋放開來,與其說家臣是為家主而戰,不如說是為自己而戰。織田家將擴張和封賞結合起來,利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讓家臣不斷的為自己努力,反之說武田家亦是如此,武田家在對信濃地區擴張的過程中,將封地與獎懲結合在一起,這雖然激發了家臣的鬥志。
可是織田家與武田家都有一個潛在的矛盾,即他們如何面對和分析自己的得失,當家臣從一個小封臣變得如同大名一般強大的時候,家主對於他們的控制能力實際上是下降而不是上升的,在這種情況下家主一方面需要維持擴張,一方面要思考如何控制他們。
這是織田家與武田家內部出現紛爭的關鍵原因,即家主為家主的利益而戰,家臣也為自己的利益而戰,但對於德川家康來說事情則完全不同。
德川家康雖然說是長期生活在其他強勢大名的陰影下,但他也得利於這樣的布置,當織田家與武田家逐漸衝突起來的時候,他需要進行選擇,而他一生最艱難的選擇就在於三方原之戰,三方原之戰時武田信玄是他一生中最為精妙的一手布局。
他將自己的主力繞過德川勢力,然後只派出幾百人去騷擾德川家康,這時候如果德川家康出城去攻打武田家必然遭遇埋伏,如果不出城攻打又會被織田信長懷疑是背叛,所以在這個艱難的抉擇下德川家康只能出擊,自然被以逸待勞的武田家殺的大敗。
但這並不能說是德川家康的失敗,因為在選擇中德川家康選擇了織田家,三方原之戰是德川家康必然失敗的戰爭,並且武田信玄用手段逼迫對手在未開戰前就幾乎已經認輸,但是敢於衝出去交戰是德川家康人生轉變的一點。
在之前的姊川合戰中他同樣表現出眾,獲得了軍事上的成功,那麼為什麼德川家康如此善戰呢?這就是因為他沒有擴張的空間,與強大的勢力不同,他更多是通過資本流動的方法去控制家臣的同時他又沒有擴張的機遇,所以他與家臣之間的關係非常穩固,只有這樣他才能在戰爭中一次又一次的獲得成功。
所以德川家康並不是靠所謂的運氣或者等待就能成功的,相反是他每一次都抓住了選擇的正確選項,自己的在合戰中又拚命拼殺後取得了成績,這為他之後的勝利獲得了機會,在倒向了織田家後他並沒有獲得優待,他的兒子和今川家的正妻被織田信長懷疑有謀反傾向,遂要求德川家康逼他們自殺。
這一點實際上是織田信長要打壓德川家康的舉動,如果德川家康支持了這一做法就無法再反叛他,如果不支持就造成織田信長要殺掉德川家康,在這種艱難的選擇中他逼死了自己的兒子和正妻,獲得了生存下去的機會。
在織田信長瓦解之後,豐臣秀吉替代了他,但是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他通過自己的謀略戰勝了對手,使得豐臣秀吉不得不與他維持了和平,這讓德川家康獲得了成功,在之後的攻打北條家成功後,他被豐臣秀吉趕到了關東地區。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德川家康的轉封使得他免於像其他家主那樣面臨內部的麻煩,另一方面始終有一個強大的對手促使德川家康內部的團結也是他成功的關鍵,在之后豐臣秀吉出征九州和之後更大規模出征朝鮮引發萬曆之戰的過程中,他並未真正參與,這使得他有更多的時間積攢兵力。
在豐臣秀吉出征朝鮮失敗後,一個重大的變化到來,豐臣秀吉由於與朝鮮和明朝開戰,使得明朝與日本貿易幾乎斷絕,這造成原本支持豐臣家的毛利家態度變得曖昧,再加上資本的控制能力減弱,使得豐臣家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控制家臣的能力降低,造成了其中不滿豐臣秀賴的勢力與支持者反目。
在這種情況下德川家康帶領自己的部隊參與了戰爭,他也終於等到了這一關鍵的時機,於是雙方爆發了關原合戰,在合戰中毛利家坐觀上壁使得小早川家也倒向了德川家,德川家與豐臣家聯軍的背叛讓豐臣秀賴與石田三成落敗,在這種情況下德川家康獲得了成功。
之後在攻打大阪的戰役中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那麼該如何看待德川家康的成功呢?
德川家康之所以能夠勝利並不是因為他善於忍耐和等待,因為他的一生中所面臨了幾次重大的選擇,在選擇時候德川家康分析出了得失,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方式使得他獲得成功,另一方面他的擴張大多與強大的勢力有關,所以有一個更強大的勢力存在讓他的勢力內部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才最終讓他獲得勝利。
之後他與明朝恢復關係,開創了日本最後的幕府——德川幕府。
(PS:喜歡或者對我的觀點感興趣的話可以加QQ群27704239來一起討論,同時也可以關注下微信公眾號博通聊聊(微信號:botongliaoliao)來關注我的更多文章)
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戰國三雄
如何讓杜鵑叫?
「它若不叫.我就殺了它」 織田信長霸氣十足的回答.最終一代梟雄死於非命.
「它若不叫.我就想辦法它叫」 豐臣秀吉信心十足的回答.最終取得天下.卻沒保住江山.
「它若不叫.我就等待它叫」 德川家康猥瑣謹慎的回答.最終成就了萬世基業.
---------------------------------------------------以下為轉載貼吧------------------------------------------------------------------
- 初接觸日本戰國大家都會偏愛信長,就像人多喜歡項羽而不喜歡劉邦一樣,人更多喜歡那個要事事與傳統、歷史、世道、規矩作對的織田信長,因為織田信長身有著英雄人物所備第一要素:勇。日本年輕的一代也更喜歡豐臣秀吉,因為他身上有亂世梟雄所具備的第一要素:智。德川家康有什麼?他有二人之長,他還有二人所不具備的許多「長」,最終,他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卻似只因為他活得比別人長,將一個一個的敵人都等死了。況且,他還那麼詭計多端,甚至瞎話張口就來,還說得振振有辭。等等。 其實,歷史絕不會眷顧懦夫,不會施捨貧弱之人。劉邦絕非一個無恥、膽小、虛偽之人,否則不會有一幫兄弟出生入死跟隨他。項羽也絕非一個真正的大智大勇之人,否則他的兄弟不會紛紛另投他人。可以喜歡項羽,但不能因此去罵劉邦,否則,是不懂歷史。
- 可以喜歡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但不能只喜歡他們而大罵德川,設想一下,如果前二者統一了日本甚至統治多代,日本會是什麼樣子。
- 回到德川。
- 卻說德川家康在長子松平信康遭到織田信長「賜死」前夕(第四部:兵變本能寺),信康偷偷來看望父親,也算是臨終永別。信康哭訴甚多,但德川家康唯一的反應是:沉默。待信康最終見無望免死,大哭而去後,德川家康方放聲大哭。原文的題目是「雄獅之哭」。德川家康此時已領有三河、遠江、駿府等五國全境,已是非凡人物,是雄獅。但是,此時的織田信長天下布武,已是大名盟主,手握天下權柄,是「天下人」,同時也是德川家康背靠背的盟友,是與他「平定天下、開創太平」信念的志同道合的「同志」。信康雖作惡多端死有餘辜,但畢竟是德川家康第一個兒子,是在他做人質時陪他多年的正室夫人的第一個兒子。但,德川家康除了在兒子去後一哭,還能說什麼?做什麼?
- 此後多年,直到德川家康逝世,他始終忘不了長子信康。但他總不說出,只是獨自承受其痛,默默咀嚼自己的(自己的!)疏忽與罪過!記得關原合戰前夕,他視察戰陣時,想起信康;合戰即將開打,布置軍陣時,想起信康;四子忠吉負傷時,想起信康;甚至在七十五歲高齡躍馬大坂時,依然想起信康?
- 德川家康乃是一個非常善於控制自己情感的人,但他為何在大戰前夕屢屢想起那個為惡眾多的信康?他分明知道,大戰時總提信康,稍有不慎,恐會引起大亂,但他仍然控制不去不想念兒子。
- 因為他是一個父親。
- 德川家康一生敵人無數,幾乎與天下為敵。但,他將一個全國分為68州的亂世,整成一個完整的國家,他要殺多少人,滅多少人?但,他幾乎無一個私敵。可是有一個人,可以說是就家康的私敵。此人就是為德川氏變成德川幕府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稱為「四天王」之首的德川第一家老:酒井忠次。
- 酒井忠次從德川家康幾歲為人質時,就已開始籌劃德川氏復興;德川復興之後,他幫助年輕的家康完成了幾乎所有的重大軍政任務。但自從信康死後,尤其是自兵變本能寺之後,酒井忠次出現的頻率大大降低。至德川家康與豐臣秀吉出征伐小田原之後,他的名字幾乎不再出現。即使他年輕力壯的兒子酒井家次,雖說是領兵一方的大將,也多是「派出若干人等」的「等」里一筆帶過。查資料方知,德川幕府建立之時,酒井已卧病在床,雙目失明,此時他當年的同僚無一不十萬石几十萬石的領地,唯他依然只領五萬石,至不加封,死前死後幾無人知。
- 因為酒井忠次面對織田信長對信康的問罪無所作為,最終致使德川家康被迫殺妻滅子,這樣一個人,造成了家康一生的痛,不殺已是仁至義盡,還能加封?
- 因為德川家康也是一個真實的人。
- 說說關於奪嫡之苦。
- 松平成氏(大名),後更為德川,逐漸成一方之雄,直至成天下之主,德川家康平定天下的一生,幾乎也是確立哪一個兒子為嗣子的一生。「奪嫡」總是中國街頭巷尾茶樓酒肆津津樂道的話題,也是本書苦心經營的一個故事,更是德川家康一生都在探究的難題。書中未提,但讀者一讀便知,他的眾多兒子,並非都能姓得了「德川」。因為德川之姓,乃是天子所封,是要繼承將軍之位者方能姓之。
- 信康本似能成為嗣子,否則也不會被人「少主」「少主」的稱呼了。信康無德而遭信長公賜死,餘下的十來個兒子,其實都有成為嗣子的可能。但,二子做了豐臣秀吉的養子,多愛嫖娼,不可。四子自從了松平忠吉孔武有力,但待他成人之後還有多少仗可打呢?五子信吉身體不好,早早死去。七子、八子未成人而死,不計。剩下九子、十子、十一子後來成了德川「御三家」,姓倒是姓了德川,但他們實在太小,不足承擔大業。事實上,真正爭奪嫡位的,也就是三子秀忠和六子忠輝。據說秀忠史稱「仁德」,什麼叫「仁德」,便是無大本事,也無大惡行。倒是忠輝聰明勇武,雄心勃勃,真有德川家康年輕時的味道,也多得家康所喜。
- 但,家康給他尋了一個夸夸其談又野心勃勃的大久保長安為家老,使忠輝先是奪去功名,次遭禁錮,最終流而放之。唯一與清朝初年皇室手段不同者,只是終身監禁,不曾取起性命。
- 為什麼要選擇秀忠?
- 德川家康有一句名言「大名不可與嗣子同居一處」。他對織田信長公在本能寺兵變中迅速而家亡國滅有深深的憂慮,故,他要選擇一個能獨立應付局面的主,一個不愛生亂的主,一個能明白自己創建太平盛世心意的主,一個對天下蒼生有德行的主,一個自己放心的主。此主只有一人,便是秀忠。況且,秀忠還有一個絕好的嫡長子,一個在家康身邊感同身受多年的兒子——家光。
- 德川家康始終在猶豫,在狐疑,在愁苦,他像一個農民,始終憂心忡忡,他更是一個真實的亂世子民。
- 德川家康有一句名言:「兒子死在老子前面,便是不孝。」
- 因為他目睹了亂世的兇險,耳聞了父親、祖父兩代家主均二十四歲便被殺身亡有著太深的記憶。因此,就像他對今川第一謀士所言,人第一要務便是「活下去」。這比我們讀到的幾乎所有關乎英雄豪傑的著作要真實得多。
- 因此,他努力鍛煉身體,平時每天都要騎馬射箭,每年都要至少打獵一次(不是遊樂,是練兵),為什麼?
- 你連平空活著都活不過敵人,你還能比敵人強在何處?於是,他,德川家康,在一個男人年過四十三歲就要稱為「老年」的戰國亂世,活了七十五歲高壽。二代將軍秀忠五十三歲,家光的最小的三個弟弟個個都活過了五十歲。那個遭了流放的六子松平忠輝,竟活了九十多歲。(奇蹟!)
- 此時的德川家康,便似一介老農。只要我活著,只要我能活,我便能將世間所有敵人一個個等死。難道他真的成了一個絕頂的高手,「不戰而屈人之兵,戰之善戰者也」?
- 德川家康能等。
- 德川家康一生身歷百餘戰,面對氣勢洶洶的武田氏真(號天生良將),他主動出擊;面對了無敗績的豐臣秀吉,他在小牧?長久手時主動出擊大打出手;在決定天下歸屬的關原一戰時,他主動出擊;至於最後的大坂兩戰,他雖只能是八分遊戲一分玩樂只剩一分真打,他還是主動出擊。但每次出擊,他絕不盲目。德川家康會等。
- 因為德川家康有一群令天下膽寒、忠誠依靠的三河武士,他們有他們的主君衝鋒陷陣血戰疆場,主君平時待遇不厚,議事言語不恭,戰後賞賜賜不豐,他們為何如此賣命?真是因為德川家康善於馭人?因為主君必能掌握唯一的勝機。德川家康擅等。
- 三「等」之後,天下唯我獨尊。這才是真正的亂世王者——德川家康。
- 不管是織田信長,還是德川家康,以及豐臣綉吉。都有自己的想法與獨特的魅力,試想一下當時的時代有怎麼多的大名為什麼他們會成功了?織田信長是被自己的家臣害死,只可以說他的運氣命遇不是很好。豐臣秀吉是從一個平民堂堂正正成為就一代大名到最後的天下人,吃了很多苦,如果把日本比做是一個大餅織天信長是揉面之人,豐臣秀吉是做出這餅的人,然而德川家康就是享受這塊大餅之人。
家康未必有許多人說的那樣有長遠目的,相比秀吉和信長來講,他更多是務實的人.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家康和秀吉面對人生抉擇時候的做法:
秀吉:
在做流民的時候就一心想著做武士,當過管賬的,當過草鞋侍從,吃盡各種苦頭後,好不容易當上足輕,立馬謀劃著在織田家取得自己的地位,在桶狹間奮勇作戰立功後先娶武士之女為自己提高身份,之後在墨股利用柴田和丹羽等重臣都不會想到的鄉野力量完成一夜城,不因半兵衛的固執而多次請求歸順最終成功,進而攻略美濃三人眾.這些都極大的提升了秀吉在織田家的地位.
以上其實也可以說是作為織田家臣的本分,最能突出秀吉長遠目的的是金崎撤退、中國大返和小牧久長手戰役,金崎撤退讓秀吉成為了織田德川兩家的恩人,中國大返讓秀吉抓住第一時機接管了織田家的天下,小牧敗給家康後立刻用盡一切辦法(拉攏信雄、強行嫁妹、送大政所當人質)來讓家康歸順自己,可以說秀吉為了自己的長遠目標可以不顧一切.這在之後的慶長之役也可以體現,秀吉想奪朝鮮,取大明,就不顧一切的舉國去攻打,結果大家都是知道的.
家康:
桶狹間之後,之前為今川做先鋒而得勝的家康直接回到岡崎,穩定舊領的局勢後也並沒有借著與今川世代不睦的關係立即斷絕關係,而是反覆請求今川氏真出兵為父報仇,並表示自己願做先鋒.直到發現氏真真的是爛泥扶不上牆之後才開始逐漸收復三河領地,建立了自己的勢力.
織田的同盟邀請對於還在穩固舊領的家康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他明白織田看中的是三河對武田及今川的阻礙作用,他也因當時"信長大傻瓜"的惡評而有所遲疑,但是他還是答應了.對於家康來說,在一段時間內,這個同盟讓自己付出的其實比得到的要多,在織田上洛以和對淺井朝倉的攻略中,家康不僅多次親自支援,還曾深陷險境.但家康別無選擇,織田是當時他唯一靠得住的盟友,不管信長對曾經親近的淺井做過什麼恐怖的事,他都不得不為了同盟付出一切,甚至是自己夫人和兒子的性命.但是信長也用行動(長蓧之戰)回報了家康.
三方原之戰是家康少有的憑自己一腔血勇而出頭的戰役,結果被信玄打的在馬上拉稀,狼狽逃回三河,所幸信玄病死.家康之後再也沒有打過這樣冒險的戰役.
本能寺之後,家康第一時間決定去京都為信長切腹(這也可以看出家康真的缺少秀吉那種膽識),後來回到領地得知光秀已死.機智的家康果斷出兵接管了信長在甲信的領地,作為織田最重要的盟友,他的行為在當時一片混亂的織田家是無人質疑的.清州會議和勝家之死讓家康明白秀吉會是取得天下的人,但是面對信雄的邀請,他還是答應和即將成為天下人的秀吉交戰.
小牧久長手應該是家康一生最值得驕傲的戰績,挾十幾萬兵力和織田舊臣來攻打家康的秀吉並沒有在三河人面前佔半點便宜,反而折了森長可等數員猛將.這和家康平時對領地的悉心經營、對家臣的影響、對戰爭的理解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不是信雄背約,家康真的有可能一舉擊潰秀吉.對於家康來說,秀吉嫁妹送母,已經給了自己足夠的面子,他並不想真的拼的魚死網破(雖然他有這個實力),於是他同意了秀吉的要求,也給自己之後成為五大老之首奠定了基礎.
秀吉的天下是靠一己之力維繫的,包括外交手段、個人魅力和層出不窮的小伎倆;而家康專註於眼前,有便宜就占,沒機會就專心經營自己的領地。家康很注重能傳承下去的東西,包括三河的精神、家臣的團結和值得遵守的法度。當有人光芒萬丈的時候,家康在埋頭經營,這些人都不在了,家康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天下人。
你說家康在今川做人質的時候想過謀奪天下么?他不像信長一心上洛爭天下,也不像猴子拚命投機往上爬,他只是做好了手頭的事情而已,有機會才去拿,不多費一點兒勁兒。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深藏功與名,悶聲發大財
必須回答這個 先回答一點點
最近在看13部德川家康 說實話 在我不了解日本戰國歷史的時候 我被小栗旬的信長忽悠了 再加上協奏曲裡面是求婚大作戰裡面追奈奈那個小矮演員演的 我對德川家康至此沒啥印象 除了人所共知的幕府
但是!德川家康 這個人你越了解越喜歡他 跟著織田信長有親戚關係到信長把他當作家臣 他忍了 猴子登上歷史舞台他也忍了 最後終於年紀大大的登上了歷史舞台 卻也不可小覷他的一生阿。從小為人質到最後上京 德川家康簡直太有人格魅力了
先佔位
由於我還沒有全部看完 所以我的回答可能有些片面
說實話我沒有喜歡的歷史人物 除了德川家康 在我看到 竹千代在尾張做人質和吉法師對話那段的時候 我就已經不可自拔的喜歡這個歷史人物
德川家康很聰明 也很有見識 他媽於大功不可沒(不細說了),首先先是就製造了德川家康出生的條件 偷了個佛 意思德川家康就是此佛轉世 沒有相處幾年 小竹千代就被今川要去做人質了 半路被劫 最後去了尾張做人質 我一直覺得德川家康的性格很大部分是遺傳自他媽的 因為他爸實在是優柔寡斷 但是於大就很大氣 有遠見 有想法 經歷重重困難 終於不用做人質了 改名叫做元康了 元也是取自今川義元的元 還是沒有擺脫今川家 德川家康照樣忍辱負重 隱忍 最後也是讓岡崎擺脫了今川家的控制 他徹底成為了主公 這一切無論是做人質 還是做主公 都歸功於德川家康的忍
對了 我覺得德川家康最大的敗筆也就是婚姻了吧 取了今川家的侄女阿鶴 簡直就是作女啊 所以成功背後的男人一定有個好女人 不信 你看信長的濃姬夫人! 築山差點就把德川家康的江山作沒了 這個 就不多說了
其實我覺得德川家康的軍事能力倒是沒有特彆強啊 前期由於脾氣暴躁還曾經被武田信玄打的落花流水 簡直我都不忍心看了~~~ 這個是個人之見 但是後來大家也知道畢竟是建立幕府之人嗎 所以~~
信玄軍事能力很強 你看 他活的時候 幾乎沒有誰能把甲斐收入囊中
信長心有大志 看著是傻瓜 其實內心小九九算的明白著呢 哪怕他知道德川家康不想做他家臣 在信長強大以後 他其實還是把德川家康看做是家臣的 不然估計也不會讓德川家康殺死信康了
豐臣秀吉 我喜歡這麼叫猴子 請原諒拉 很聰明 看他怎麼跟的信長這點就體會得到 而且 很有眼力勁 信長心裡的小算盤其實他都看得懂 還取了寧寧做夫人 但是 我不太喜歡猴子吧 總覺得很圓滑
最後 是我們的德川家康 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 但是總體就是 很不錯!!家臣一個個的都沒有外交手腕 不然兒子也不會那麼慘的死了。。。 善於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總能把那些大老爺們給感動到也是了不起 我倒不覺得德川家康 狡猾 可能是歷史時期的緣故吧
你要問我怎麼評價 真的建議大家去看看德川家康這部書 雖然500w字 但是真的值得一看 我目前只看了一遍 還有幾部沒有看完 可能今年也看不完了(考研黨) 但是 我倒是覺得這是一部任何時候 任何時期都值得拿來看的書
如果你是春風得意之時 它會告訴你 不能太傲氣 像武田信玄 就是在比較得意的時候被擊斃的(火槍打死)
如果 你不順利 學業事業愛情都沒有豐收 看看德川家康的小時候 還有中年 都是忍辱負重度過 才能在老年建立幕府的統治
想到在補充~ 如有不對 也請友善指出 我最怕被噴了
有天,織田信長家來了家康的家臣:酒井忠次,酒井這次來就是跟信長報告一下,說家康對家裡面今川派有什麼樣想法。
織田信長就說,那些事情,織田信長才不往心裏面去的。
酒井忠次心中暗暗竊喜,但沒一會,信長就說,那個,聽說家康有了個小兒子,替我恭喜一下家康。
酒井忠次回去一字一句告訴家康,家康一臉陰霾,喃喃自語:看來還是什麼都瞞不過他。
德川家康的可怕就在於,在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下,他作為家主,似乎就沒犯過錯誤。其一生不可謂不傳奇,有時候感覺他就是完美的君主。。。
等等等…輪到我了!!
德川家康,這傢伙老謀深算,愛學習,凡是別人好的思路、想法,他都copy過來,例如,武田信玄打戰厲害,自從家康把信玄的一些部下拿過來之後,自己的軍隊的編製、作戰思路,都照搬了信玄的。之後打戰也比較給力,可以說是信玄附體。哈哈。
感覺就跟李嘉誠這種老狐狸一樣,愛學習,不分中外,中國的儒家經典之類的東西,學得很深入,對於國外的先進的東西,也是非常認真地學習。沒什麼先入為主的觀點,怎麼對自己有利又怎麼辦,不感情用事。
老烏龜
為什麼家康的問題也能膜呢?
推薦閱讀:
※《真田丸》中德川家康在跟真田真田信尹 的談判時,用的畫有日本國旗的扇子?
※日本戰國有哪些後世偽造的歷史?
※「這一首昭和維新之歌,獻給所有的平成廢物」是什麼梗?有什麼歷史背景?
※編造歷史等於愛國?如何評價《蕩寇風雲》影評中的歷史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