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討論歷史人物,經常會犯什麼毛病?

比如說經常在三國論壇或者是日本戰國論壇經常會討論相關歷史人物,但是很多人都是拿後人總結的評價先入為主的看待一個人,就好比有人說信長桶狹間能贏是因為他軍略非常高明什麼的,而那個時候信長更有可能只是沒得選擇而已。或者是有些歷史人物很有可能在晚年的時候能力才變強變得有手腕,但往往把「有手腕」這個印象套在那個人物的一生,甚至年輕的時候出了昏招都會被解釋成「實施高明計謀的過程」。諸如此類
甚至在知乎都有這種毛病。那麼討論歷史人物(不好意思,我更覺得評價歷史人物屬於八卦)要注意哪些?


·
目前所有回答一言以蔽之:
上·帝·視·角
·


用現代人的三觀,揣摩歷史人物的心理。
用現代的社會邏輯,理解歷史人物所處的環境。


1.史料不準確。
2.憑個人喜好有選擇地相信或尋找部分史料。
3.忽略大背景對人物的影響。
4.用現代的審美和價值觀評論古人。
5.缺乏橫向和縱向比較。
6.缺乏理性和邏輯。
其實要正確了解歷史需要熟悉天文地理經濟文化科技習俗,然後憑藉強大的邏輯把這麼多細節規整起來,分析判斷出正確的結論,沒幾個人做得到。大家也是熱鬧一下嘴炮一下意淫一下最後開心一下而已。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同一個具體事件,立場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也就不同,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對於具體事件如此,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恐怕更要全面辯證了。

然,在下感到網路上一些網友對於一些歷史人物的評價呈現極端化、臉譜化傾向,一旦給某人貼上標籤,就深深的打上了個人好惡的烙印。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往往沒有論證過程,寥寥幾句語焉不詳的歷史細節,就得出定性的話語。

以在下之見,對於歷史人物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評價,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特定的時代背景:您不要希望唐太宗提出什麼「生而平等」的口號,您也不要希望華盛頓先生去為解放黑奴而去奮鬥,喬治·華盛頓先生曾將弗倫山莊奴隸的牙齒敲下來,換自己口中的壞牙。富蘭克林羅斯福連任4屆,去世於任上,您說這位老先生在搞終_身制?!

2、理性的評價標準:評判歷史人物,不能單單從道義角度去考慮(比如和平主義者們往往對此看得太重,一提戰爭就是自相殘殺、內戰無義戰),否則謝爾曼將軍、巴頓將軍也是殺人惡魔了。更重要的是要看是否有利於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3、辯證的認知理解:人無完人,任何一個歷史人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聖人。抓住一點,不計其餘,完全是本末倒置。而中國古人則最擅長這一點:抓住作風問題大做文章。朱熹老先生到現在還時不時被拉出來示眾,足以說明影響之深遠。

4、合理的角色定位:時勢造英雄,英雄也在造時勢,兩者是相輔相成。要承認歷史人物的重要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歷史人物的作用也是受世事制約和影響的。不誇大,不忽視。把某個歷史時期的成就或問題,完全歸功或歸罪於某個人(或某幾個人),除了別有用心之外,也只能以幼稚可笑來評價了!

5、全面的分析研判:要向孔老二學習,」勿臆,勿必,勿固,勿我「。掌握的信息越多,也就越有可能接近真相。一定要從多角度搜集:反對的、支持的、保守的、自由的、左派的、右派的、國內的、國外的、大家的、新銳的、當時的、後來的……都要看。特別是對於那些觀點相左的材料不可一概排斥,一定要硬著頭皮看下去!最好是第一手的,完整的,原汁原味的,不加個人評判的,述而不作的。鄙人對於那些感情色彩過於濃烈的材料,基本上是敬而遠之的。

同時,我們需要抱著「小心」的心態對待接收到的信息。懷疑一切不等於否定一切,人們總是相信願意相信的事情,對於接收到的信息不要輕易的「肯定」或者「否定」,而是要拋開已有的思維定勢,爾後進行認真的鑒別和判斷。最為關鍵的是,對於從各種渠道而來的信息,要主動分析,廣泛印證,多些證偽的嘗試,而不是簡單的全盤接受!

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查出處;二是要看全文;三是要核史實;四是要看佐證。五是要作分析。交換、比較、反覆。

總而言之,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應當去除內心的的主觀偏見,抱著認清事情真相,把握歷史事實的心態來在這裡討論、商榷,乃至爭鳴。而對於不同觀點,我們應當在儘可能全面掌握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廣泛聽取多方面意見的前提下,用事實來說話,用道理服人。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係。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後人才能幹出的業績來。
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儘管他們擁有很高的理論水平、豐富的鬥爭經驗、卓越的領導才能,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認識和行動可以不受時代條件限制。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並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

——《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習近平,2013


最常見錯誤顯然是先入為主的觀念。

羅素在《西方哲學史》的第一篇中提到一種看待哲學家的辦法,放在這裡同樣適用。
對一個你還不夠了解的哲學家既不能用盲目的崇敬的眼光來看待,也不能因隻言片語就採取敵對批判的態度來看待,而是要「抱有一種儘可能的同情」,直到你真正了解他的思想中有多少內容是可信的,才能開始採取批判的態度。

討論歷史人物時我們常犯的錯誤與上述兩種錯誤一樣。我們都是根據歷史事件來判斷人,而事件是很偶然的東西,所以往往是一個事件一種人格,人格之間充滿矛盾。唯有佔據相當數量史料才可能避免這個問題。

但有多少人是證據充分才發表意見的呢?事實的情況大多是,每個參與討論的人都有證據,但沒有一個人的證據是全面的。
畢竟,在大多數的討論環境中,維護自己的立場比還原真實更加重要。


自然辯證法中所說的「後見之明之偏見」。


玩過鬥地主吧?我剩下一個小王 倆A,地主還有兩張牌。
好了,我先出倆A,結果地主出倆2,跑了。有人就說,靠,先出小王不就贏了。
好了,我先出小王,地主出大王,再出一張3,跑了。有人說,靠,先出倆A不就贏了。
靠,我怎麼知道地主什麼牌。
就像是:當年項羽殺了劉邦不就行了,關羽殺了曹操不就行了,趙匡胤這麼打不就行了,李自成不那麼打仗不就行了……


1.臉譜化,只分絕對正義或絕對邪惡。
2.不考慮歷史人物所處的環境、處境、背景,憑生活在現代的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甚至可以說是苛求,完全可以對這種人說u can u up,no can no bb~
3.帶著個人感情選擇性的關注或無視一些史料,主導自己的評價,或者說,證明、滿足自己心中對這個人物的某些幻想~
4.對於離自己時代較近的人很難寬恕,而對於那些做了類似的事而時代較遠的人則不存在這種情感~


以成敗論英雄。


最反感別人亂下定義。最白痴的就是比如:曹操是壞人啊,劉備是好人啊。
諸如此類。


討論成就時帶入人品,成就大都是客觀呈現的,人品性格更多是根據行為的分析,或者傳述之間的臆斷。其實我更贊同歷史的虛無主義。


用當今的你的思考去拷問過去的人
用無神論者的思維方式來思考有神論者的作為,尤其是在探討中世紀的問題時
還有就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全知全能思考模式


把野史當正史。


站著說話不腰疼,當然也有上帝視角。你你你怎麼就投降了呢?


這個我要說一說的,一時騰不出手,先佔個位置列個綱好了。『
1、低估或誇大歷史人物的作用。
2、帶有太多的主觀色彩去評價歷史人物。
3、貼標籤,忽視歷史人物的複雜性,簡單地用所謂好與壞去評判人物。
4、以今人的觀點來審視與評判古人,對古人過於求全責備。
5、受到太多的影視文學作品影響乃至荼毒。
6、片面評價,因為一些很不完善的點來評判一個歷史人物。


在討論歷史人物時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但大多數都沒有做到。


古代人沒電沒自來水沒自行車甚至大多朝代沒棉花保暖沒土豆等平凡便宜的東西充饑,再加上他們所受的教育幾乎完全和我們是相反的 所以產生的想法很多我們根本無法理解,然而正因為此也許才能更好的判斷一個古人是否偉大,那就是看他這個人的思想品質和現代人有多少是符合的,才能顯得這個人有多麼的高瞻遠矚和為國為民,至於實際效果不在討論之列。(王莽同學哭死)


對一個人的動機的重視超過了他的行為事實及可能的結果。
用價值取代分析。


無法設身處境地看待問題,單單總結問題卻沒有上升到感性程度,總之就是不能再把他們經歷的事再經過一遍。


推薦閱讀:

張靈甫的戰績如何?
如何評價馮玉祥寫的《我所認識的蔣介石》這本書?
世界史上有哪些有作為有能力的亡國之君?
如何評價蔣經國?

TAG:歷史 | 歷史人物 | 歷史人物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