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法师古不师今?

因很多人都在说不要学田楷,难道古人也是不师今吗?


谢行深兄邀,此答价值20元。

因为此问题,非取法乎上,取法高古能一言蔽之。取法乎上,是一个结论,不能阐明为何要上。

书法的取法问题,本质来说,不仅不在于时间,也不在于是不是从书法本身。如禅宗所说,不仅仅经能阐道,草木河山,无非示现。所以古今很多优秀的书家,不仅能从今人中获益,甚至能从孩童村夫的笔迹中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能从物象中取解。比如观白鹅戏水,观剑舞,见担夫争道,见船夫摇橹,见夏云变换,都可以。

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对笔法已经窥见堂奥,属于过来人回头一顾,事情无所遁形。初学不可以。就如同普通人只能看见金子是金,看不出含金的矿石,也不知道怎么提炼。也如同饮水,普通人,只会饮江中水,溪中水;他们不会利用草木根茎的水,空气中的水。

所以任何技艺的初学,皆是大、粗、疏,惟有纯粹,目标明确的东西,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

那么答案来了,所谓取法古人,正是因为古人的笔迹,所处时代越远,作为诗文、墓表、信件等实用功能的角色才越来越淡化,作为书法范本的角色越来越纯粹,这种纯粹的角色,可以引起人的恭敬心。这不是对碑帖的恭敬心,其实是对自己身心的恭敬心,抱着这种恭敬心,才足以凝练起人的精神。

近人沈尹默先生,别说批评,谩骂也有,抱着这种态度去学他,学的到吗?不可能。惟精惟一,惟诚能入,惟信能入。相比文征明、董其昌的批评就少多了,王羲之的非议就更少了,不是吗?

我们一个人在生活当中,面对另一个人,最好只有一个角色。老师就是老师,父母就是父母,朋友就是朋友,情人就是情人。每当两者或者数者兼具,必然出现问题。譬如父母身为老师,必然失去老师角色的庄重性,所以父不亲教子。书法的范本与书家也是一样,时代越近,他们承载的角色越多,很难看到他纯粹的部分。

但是,等笔法明了,再回过头来看,天下哪有不是书法处?铁匠打铁,也是笔法。以上。


这个答案特别长,但是我相信对于每一个想学好书法的人,都很有帮助。

谢邀。

不过我也不知道这位 @a power 同学是谁。。知道我特别懒还玩儿了命的邀请我,我忽略了就再邀请一次。。您这努力劲儿我也是挺感动的了。

最近在知乎日拱一卒。把好多很久以前犯懒不回答的问题都翻出来一个一个答。已经看到很多不错的答案了,比如 @履斋 @谢俊峰 @晚甘侯 三位,相对综合的把这个问题回答了,从对古人的敬畏感,今人的书法水平,以及对平复争议这些角度,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学习书法要“师古”。

我的答案作为这些答案的一个补充,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师今”。在我看来“师今”是当代学习书法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高效率学习书法的必要条件。

注意一下啊,是要湿巾!不是不要湿巾!

——————————————————————————————————

书法的历史,其实也是在突破历史中发展的。

我们经常会把他们笼统的当做“古代”,但是我们必须要客观的说,古代是一个特别长的过程。人类现代文明经历的过程,这几十年的发展,对生活的改变超越了过去上千年,也就是说:

一般来说,往多了算,25年算是一代人。从王羲之到现在,我们经历了52代人,也就是说,用中文表示。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和王羲之一个年代。

为了探寻我们和王羲之之间的这段时间,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我们举一个我们和王羲之中间的例子,顺便也介绍一位书法家:

在上海的龙美术馆,今年办过一个特别好的展览,展出了极多的宋元书画精品,其中,有这么一张:

这是杨维桢的一幅行草书作品。尺幅大小为133×58cm

同样,我再贴一幅他的作品,在台北故宫收藏。

装裱后尺幅为180cm x 48cm

我看到过这两幅杨维桢,都在他们面前停留了好久。不是因为杨维桢写的有多好,而是因为,身处元代的杨维桢,属于非常早期的,运用大条幅这种方式创作的书法家。如果你去任何一个展览馆看古代书法,你会发现,从王羲之到赵孟頫,包括苏轼米芾,他们的作品,全都是一个册页,或者是裱成了一个长卷,摆在展柜里让你看。而真正挂在墙上的书法,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一批,就是以元代杨维桢为代表的一批书法家作品。

杨维桢生活在距今650年前,正好是我们这个时代,和王羲之那个时代的中点。

在杨维桢之前,书法是在册子里,在石头上。杨维桢之后,明代一杆书法家的努力,终于让书法挂到了墙上。

杨维桢突破六百年书法牢笼的一步,我们今人看起来是非常习以为常的。书法在“字”这个层面上,杨维桢并没有留下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但是,我们经常会因为“字”的平常,而忽略了他其他的伟大。

在今天我们看杨维桢,已经和我们看王羲之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太多不同。如果楞说不同的话。杨维桢大概是这样的:

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杨维桢的时代

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王羲之的时代

但是王羲之和杨维桢,中间还差了一个我们和杨维桢呢。

你没有没有想过,杨维桢是怎么决定,把书法弄成条幅,挂在墙上的?

是他师古师出来的?

————————————————————————————————————

书法的最终呈现是什么?

在一般我们看来,书法的最终呈现结果,就是创作。也就是说,大部分学习书法的人最后都要用创作展现自己的水平。所以知乎里面我们要讨论书法问题的目的,根源上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

创作,只是把要写的内容写出来这么简单么?

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就是了。但是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可没那么简单。人们把书法创作的一些原则,归纳成章法。老规矩,所有的百度能解释的,我不多废话,你未必都读完章法应该包含什么,你只需要了解,这是一套成文的规矩就行了。

章法(书法术语)_百度百科

但是,问题来了。你们想没想过,为什么章法这么安排,也就是说,在历史总结的,“字,只要按这种布局写就好看的道理”到底有什么根据,又是靠什么方法得出来的?

也许你没想过,觉得这不是问题,只需要按照这个去做就行了。也许你没想过,但是没想明白,觉得这东西几千年的经验,不是你一个人能想明白的。

著名书法理论家邱振中在谈及章法的构成的时候写道:

长期以来,对于一件作品章法上的得失,人们常常深有所感,却无法准确地形诸语言,尽管人们的审美经验不断累积,谈到章法时,却不得不用那一套陈旧的语汇。这也限制了人们对章法获得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可见,在中国传统的艺术方法论里,“感”与“悟”是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人们需要大量的实践来支撑自己“感”与“悟”的过程。正是因为“感”,“悟”所能达成正确的练习结果,并且这个过程很哲思,所以历代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人们始终不重视对思想过程本身的描述。每个人“悟”的过程可能都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只要时间足,动脑子,你都能悟出来。

所以,这么学习书法这对么?

也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书法这个东西,必须包含领悟的过程,尤其是在将你的技法关过了之后,你必须有所领悟才能有更高所得。但是,从学习的角度上来看,我认为,这种学习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尊古是很容易的,也是特别符合人的惯性思维的,因为时间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个肃穆的感觉。就是距我们1300年的王羲之到今天,即使帖派行书,这一个书法里面的分支,都经历了让我们今天所有人都叹为观止的几个高峰,比如“宋四家”,比如赵孟頫,董其昌,这些书迹凝结了中国人在书法上百代人的实践,这些珍贵的东西,你不学,学当代人的,你是不是有病。

这就是 @履斋 所提到的,时间上的加成,这种时间加成是非常可怕的。就像我开头提到的,一想到王羲之,你就想到你的那好几十个爷爷,只要你带入一点点联想,你很难没有崇敬之情。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年代感的加成会不自觉的灌输到你的日常练习中。无论是发黄的纸页,还是斑驳的碑刻,古老的文字,都会让你不自然的有一种敬畏之心。因为在古老的艺术面前,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命都过短了,你所看到的大部分能名留青史的书法作品,他们大都只代表了一个书家的一项最高成就,也许也只是他在书法上唯一的方向性的成就。

让我们回溯古代的那些牛逼的书法家,真正能做到行草隶篆楷,五体都能达到相当之水平的,历史上有几个人?

以我的书法造纸,我能想到的,人非常少。元代的赵孟頫,清代的赵之谦,何绍基。

做到四体都问题不大的,东晋的王羲之(隶书不写),唐代的颜真卿(篆书存世作品少,从水平看,明显拖后腿)清代的金农(篆书不写),邓石如(行草书稍差),八大(篆,隶水平不佳)。

可是,我们当代的书法家呢,或者说,不用说书法家,就说当代的书法专业的学生,比起古人来说,以我们最长,和古代的某一个人书法家的最短相比,我们都可以完胜他们,换句话说,我们全面得多。

这又是为什么?仅仅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字帖比较便宜,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书法学习的资料,可以上网,可以上知乎?

诚然,这些都是今天才有的东西,这些也都是今天我们才有的学习方法。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当我们到了今天在网上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些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其实是你在短时间内提高书法水平最快的因素,你可以花十年学到一个相当的水平,甚至花不了十年,我曾经说过我从拿起毛笔到考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如果你们要是觉得我考的水,你们可以自己试试,考这个玩意儿难不难。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如果我没上知乎,没认识 @相墉 不了解中国美术学院总结出的科学学习书法的方法论,再给我十年,我也考不上。

昨天,我们看到了一幅我们群里,从零基础,不会用毛笔,学习了半年的同学,给我们交的她写的隶书作品,让我们提意见,修改。

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指出了这幅作品里面的所有问题,但是在指出之后,我们私下里面也感叹。这位同学进步的迅速程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对我和 @相墉 来说,我们以古人的范本为基础,用完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教出的学生的进步速度,让我们两个人都吃惊。

正是因为这样,我的学生让我更加坚信,我们今天的所有艺术学习经验,作用在书法这件事上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的书法学习者,创作者,不管你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能书法上完成的创作任务,远远可以比古人丰富得多。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你已经站在古人的肩膀上了。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看书法艺术,把它不拘泥于历史上某个人所能达到的成就上,这就已经是今人的创作动机了。

这些经验,包括了我们在这个时代可以获取的所有的书法上的经验。一一穷举太多太麻烦,所以只举个简单地例子:

就比如,在章法上,邱振中针对古代艺术语言,无法针对章法进行具体描述,需要大家领悟的弱点,提出了“轴线法”。

针对长期得不到改进的章法构成,我们做过一次这样的试验。有一件章法构成不成功,连贯性也较差的习作,我们作出它每一个字的轴线,然后把单字一个个剪开,按轴线吻合的原则将它们重新粘合,粘合后的行轴线取比较简单的垂线形式。结果令人兴奋不已。虽然每一字位置都移动很少,但粘贴后成为构成效果很不错的一件作品。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试验对作者调整每一点画落下的位置大有帮助。就这样,我们使从来被动的形式感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引导的过程。

你很难想象,通过邱振中突破的,把每个字剪开的练习方法,学习者可以直观的感觉到自己章法构成上的不足,可以让人建立相对符合审美习惯的章法认知。这种效率,是你低下头写很多遍,都很难能够直接得到的。

这种方法很容易让人想到西方艺术中的“拼贴”这种直接来源于西方达达主义,立体主义的创作手法,运用在当代书法中,在传统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你认为拼贴只是把碎了的东西贴在一起,他的最大作用是恢复原貌,但是达达主义,立体主义的重要奠基人,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认识到了拼贴更大的艺术功能。

而邱振中,因为熟悉西方艺术,认识到,拼贴在达达主义,立体主义这儿,可以发挥更大的功能,那么它也许也可以在书法上发挥更大的功能,所以才把拼贴运用到了书法的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这些,都是因为“师今”,才能够领悟到的。

——————————————————————————————————

所以,到底学书法应该学什么?“古”还是“今”

当我们在今天重新讨论“师古”,“师今”的问题,包括提问者,也直接问出了为什么“书法师古不师今”。这就说明,在当今人们在看待像书法这样一门传统艺术的时候,人们还是在用传统的,静态的,或者说有些陈腐的观点在对待怀疑。

我们都说书法这个古老的艺术蕴含着中国人最深刻的哲思。这不是因为写书法的人你看着就都跟明朝穿越来的似的,见你面就拱手跟你说“幸会幸会”显得特有礼貌,说话都云山雾罩引经据典,倍儿美倍儿诗意,而是因为书法确实蕴含着这些。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作用不必多提,想想杨维桢,这位对于大多数书法学习者可能根本听都没听过的名字为书法形式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你就会知道书法的发展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中国的美术属于人类美术里面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不妨一个更大的直接美术史的角度去类比。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文艺复兴时期,一路走来,西方艺术家花了三百年的时间,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旗号,创造了新的艺术。但是在将近三百年后,塞尚,莫奈,梵高等人,却一下子推翻了“艺术要追求逼真”这个概念,在这之前,这是西方人,在艺术这件事儿上,从古埃及,古希腊,两千年创立的常识。

书法艺术的确历史很长,但是我们今天的任何一门艺术,他的根源,都不比书法短。古希腊时期已经距离我们2800年了。我们书法上所经常用的金文范本《散氏盘》,就出自那个年代。你能看见的今天的绚烂的世界,是由一次次的科技上的,艺术上的突破,共同构筑成的。

艺术这个东西,是必须有聪明的,敢于突破的头脑来一点点推动前进的。我们都是今天的人,我们当中的某个人,也许就有优秀的头脑。我们比古人有着更丰富的知识结构,更大的信息量,对世界更便捷的观察,以及更好的沟通体系。

我们必须相信,在任何艺术上,“开放”与“突破”的力量。

这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我们是这个时代的人,别忘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学会刨根问底,学会为什么,在书法学习上,我们不需要主义上的正确,需要的是刻苦的练习,勤勉的思维,严谨的逻辑,怀疑的态度。

我希望看完后你真的能明白,我们在“古”,“今”之间,真的应该学习的是什么。能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当代人的所有优势和不足。然后扬长避短,在书法艺术上有所成就。

————————————————————

做个广告。

我和 @相墉 准备做我们在知乎的第一次关于书法的Live,欢迎大家参加。

如何更高效地学习书法

我们不拒绝所有问题。并且有信心解决您特别刁钻的问题。


为什么书法师古不师今?

这是一个书法取法问题,首先不能学田楷或学田楷不好推不出不能学今人。

书法里有一句话道是取法乎上,人们对此有些误解,他们认为取法乎上是用时间来区分的,即越古的越老的范本越好。所以有很多人会声称唐以后宋以后我是不学的,以彰显其取法乎上的高格。

书法里也有主张学习经典和非经典之别,有碑派和帖派之别。只学经典似乎是取法乎上的一个变种,即取法乎经典。而古人似乎就是经典的代名词。清代以来魏碑等一些看似非经典的作品,在书法家的手中照样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就说明,非经典也是可以学而且可以学成的。

实际上,什么是取法乎上的精髓?应该是一切合适的范本,无论古今只要是好的,有审美价值的,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的,都可以师法。它没有时间限制,没有门户之见,只有一个标准--好。在这里,我们的范本不一定是经典碑帖,有时候是名不见今传的。无需纠结。取法乎好即可。

书法从古到今发展过来,未必就是今不如古,虽然晋唐有他的典范作用,宋元明清也各有千秋,但不是说古人的东西胜过后人,古人可学而今人不可学。

赵翼有首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他的观点我是认可的,各个时代都有其各领风骚的独特性。古人有古人的好,古人的积累是我们的养分,是我们的基础,我们不忘本,这是继承,而今人有今人的时代审美特征和今人的个性追求,秉承二者则是最本真的,是不同于古人的,我们又不拘泥于古人,这是创新。

继承和创新同样重要。

今人是可以学的,不需要过分强调师法古人,师古人也是从师今人开始的,所以黄宾虹老有句很透彻的话:
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
这是明白人的话,古往今来书画界能说明白话的太少,故弄玄虚者太多。这里,宾虹老有一个明确的由今人到古人到造化的推进。止此一句即可解答题主疑惑。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强调师法古人,这是因为时间的筛选淘汰作用,好的作品慢慢沉淀下来,我们所见到流传下来的,基本上是好的。而今人的东西,还没有准确的论定,好的不好的泥沙俱下,我们很难去判断,在范本的好坏上就遇到了问题。这是一个难题。古人作品几百年来万里挑一,今人怎么和他们比。
为什么又说今人可学,这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切入点,看看我们的老师前辈们是怎样的,借鉴他们的视角我们有了一个理解书法的基点,由此我们可以深入下去。这是学习今人的意义所在。我们跳不过去。

那么书法的取法应该怎样才是可取的呢?

吴昌硕有一句诗:
今人但奢摹古昔,古昔以上谁所宗。
这也是直指根本的话。今人学习古人范本依照很多,那么古人学谁,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古人是有开创精神的,一空依傍的,这种一空依傍胆敢独造的精神才真正创造了古代的经典。

这是一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垦精神。我们也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

因此今人学习古人也需要师其形进而师其心,而不是囿于古人。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既要有古人也要有自己。


此问题我首推 @履斋的回答,我自己的回答在分割线以下。

链接:为什么书法师古不师今? - 履斋的回答

有时候我在想,要是古代有知乎,@履斋的关注者就不仅仅是800+,而是80W+了。

在他的回答之下的评论中,不乏有“过于虚泛”,“形而上”,“玄学”类似这样的评论,我想他关注人数并不算多,也正是因为其回答让人“雾里看花”,与知乎的长文/数据/抖机灵这样的氛围格格不入。

但是我相信很多阅读过古代书论的人,看到履斋的这些回答会格外的亲切,完全无障碍的衔接。

我曾经问过老师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哲学”,他的回答是中国传统文化诞生的是“哲说”,和西方试图在逻辑与现实中搭建完整而严密的学术体系不同,古人强调从自身感悟出发,来阐述这个世界。所以很多古人流传下来的多是些只言片语,看起来让人云里雾里,实则字字珠玑。因为从自身的感悟去阐述这个世界的时候,多数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这时候纵有千言万语,但已然融会贯通,寥寥几语便可阐述。

而这种“哲说”还有一个特色,不可证伪。因为知行合一,自身便是这种“哲说”极佳的成功案例。所以我觉得履斋不被知乎群众所理解也算可以理解的事情。因为知乎上真正懂得传统书法的人并不多,没有越过那难以言说的隔阂,始终不能理解,更难以感同身受。

其实古人看前人也有感到生涩难懂的时候,米芾就曾写到:

历观前贤书论,征远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论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但米芾的书论我想知乎上能真正读懂,击节而赞的人恐怕也屈指可数:

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如大字。褚遂良小字如大字,其后经生组述,间有造秒者。大字如小字,未之间也

如果我不是在考前以褚体入手,对《雁塔圣教序》投入极多的精力,“做小字如做大字”,短时间内我也肯定一头雾水。但我对褚体有一定了解后,再读这段话,就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凭借这句“做小字如做大字”,延伸出一系列的训练,从而成功改掉一些学员依赖手指与琐碎动作的恶习。

但你要是对褚体一无所知,对书写性一无所知,看到这段话只会感到深深的困惑,“把小字写大不就成大字了么??”

所以我希望很多人别急着在@履斋回答下留言“太空泛”这类的话语,等到你们真正入门的时候,是会细细品味他的答案的。

——————————————————————————————————————————

夸赞完@履斋之后,我们直接切入到正题。翻了一下回答,多数都是在谈论标题“今不如古”,而针对补充说明的回答好像还没有,就由我来填补空白。

因很多人都在说不要学田楷,难道古人也是不师今吗?

从我踏入书法专业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见过哪一个学院派的书家是赞同田英章。注,学院派可不是钢板一块,本身也有极大的差异。但无论是以传统派还是现代派,在田英章这个问题是却是观点空前一致。

有次我们书法学院有授课大赛,在小组演示阶段有个女同学介绍了欧体,在讲解途中她说了这样一句“同学们(模拟的)可以多多参考其他书家是怎么学习欧楷的,比如田英章”。我们组的负责老师立马喊停,非常严肃的对她说:“你是书法专业的学生,所以你应该清楚的知道,在所有学习欧楷的书法家中,田英章是最俗的!”,我那时觉得这老师怎么看怎么顺眼,下次不逃他的课了!

不学田的原因说起来也并不复杂,并不是所谓“取法护上”,因为如果是单纯取法乎上,大可像赵孟頫上追二王,以智永为跳板一样,借由田英章当个梯子,进而取法欧阳询岂不妙哉。但真要那么想,那你得到并不是梯子,而是滑坡。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田楷如果以传统美学的标准来看,毫无神采。所以我不太明白说他是“当代集欧楷之大成者”的理论依据何在。

由于欧阳询传世墨迹甚少,这两张图片的真伪性还存有疑虑,但毫无疑问,从笔法到结字,都是欧体的风格特征。如果真要学习“欧体”,这两副作品是绕不开的。因为墨迹才能完整展现作者本人的书写面貌。古人崇尚崇尚含蓄,含蓄是微妙的体现,但如不明白微妙的含义,难免画虎不成反类犬,错把模糊当微妙。所以董其昌曾言:

书法虽贵为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 * 截之意,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 “以印印泥、如锥画沙” 是也。

这也是面对碑刻的首要难题,因为碑刻只展现了线形,展现不了线质。线性是外在的,线质是内在的。而线质才是传统书法中的精髓所在。唐之后的很长时间,书坛对“屋漏痕‘’、“折钗股”这类词汇究竟描述的是什么是有很大争论的,因为碑刻是体现不了线制的,而墨迹的线制就能够表达的非常清晰。我被线制震撼的最强烈的一次是在考前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本《林散之临乙瑛碑》,那时候我还不了解林散之,但是看到他的作品,内心像被海啸冲过。

受图片分辨率影响,这种感受还不会那么明显。我后来又去了趟林散之的老师黄宾虹在杭州的旧居,亲眼看到了真迹。

(在故居有两幅,但是因为那时候的手机已经不知道被我丢在哪儿,网络上也找不到清晰的,因而用其他作品展示)

请各位在看上图这这两幅作品的时候,用你的双指把图片放到最大。

但是看到田英章字的时候,你很难从他的字中发现什么线制,从头到位全是乌黑一片。我特意把他的作品进行了颜色对调。

简直就是无差别转换,他的字让我想起了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公务员专用字体”——“馆阁体”

馆阁体的特点是什么——乌、方、刚。完全不需要“神采”,田英章与馆阁体倒算得上一脉相承,你很难从田英章的字中看出来他想要表达什么。

国美教授金鉴才对馆阁体有一番评述,“馆阁体是用来抄写文件用的,本来就同书法风马流不相及”,所以我是倾向于把“田楷”划分到“书法类美术字”,比如像下图这样,风雅楷宋体。

把字写得像印刷体那样一丝不苟当然也是功力深厚。可这是学书之人想要的么?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偷懒,学书不是仅凭“多练”就能在书海中遨游的。
——————————————————————————————————————————
古人不师今么?

古人当然师今,王羲之早期就是学卫夫人和王廙,不照样成为书圣了?

但这有个前提条件,你得有个好老师。古人学今人的例子很多,而且成功的例子还不少。

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南传之授予欧阳询,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张旭,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之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

要知道在古代可没有那么影印技术,哪怕是王公贵族,前人名作亦是不可多得,因而学今人就成为了主流的方式。而在士人阶层中,这些老师本就是水平极为出色,唐初弘文馆的两位老师可是欧阳询和虞世南,教出了褚遂良这样“一代广大教化主”的弟子。而虞世南的老师智永,王羲之第七代孙,“得右军肉”的美誉。古人虽然没有直接学前人,但依旧通过这样的传承把前人的一些东西代代相传。

直到五代十国时期,战乱的影响导致这条传承的体系彻底散失,老师水平低劣的恶果就显现出来了。

宋四家中的黄庭坚就曾经疯狂吐槽他的启蒙老师:

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

学习今人书家有个特点,上手会比较快,但并不是说今人书家字就不好,而是离自身时代越近,就越容易理解。但越容易理解,也就越难以更改。

从概率学上来说,经过大浪淘沙的古帖肯定比泥沙俱下的今人更值得学习,但无论是学古人还是学今人,都需要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带你跨入这扇门。所以我把书法教育工作者理解成是古帖的桥梁,他的作用是把雾里看花的古帖,转换成你可以理解与学习的信息。田英章把欧楷掰开了,但是把神采给抽走了,留下一副皮囊又有何用呢?

而这,也是我对自身的期望和告诫。


谢谢邀请。

学书法一定要师法先人,而不是师法今人。何谓今古?一句话,就是不要学习现在还活着的人。

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有人会想,学习今人不是更方便吗?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还可以登门求教啊!即使见不到面,网上还有那么多的视频可以学啊!再说,师法大赛评委老师的作品,会很容易入选和获奖啊!

如果说,学书法只是为了参赛、入选,学习今人的确很有奇效。可是,如果要认真地想把书法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实际上,学习今人的好处,是可以迅速上手;但问题是,学习今人就会一辈子活在对方的阴影之下,成为“门下走狗”而不自知。就自己作品的水平而言,永远只能停留在“假冒伪劣仿”的程度上。

学书法一定要取法乎上。

古代的名家名作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他们在书写技巧上各有奇招,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地步。因此,要学楷,就一定要去唐楷里一探究竟;学行草,就一定要去晋代手札里去临个痛快。

历代书家公认的经典碑帖,才是书学的正脉,其水平是远远高于今人的;而且,恰恰由于我们无法和古人面对面地交流和学习,临到不像的地方,才会开动自己的脑筋,去用自己的办法解决。而自己的办法,就是形成自己特色的创新点。

在毛笔日渐退出大众视野的今天,今人和古人相比,在熟悉毛笔笔性和使用技巧方面,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笔者大胆断言,今人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才”,其书法成就也不可能超越历史上的二王和颜体书系所达到的高度。

唐太宗《帝范》卷四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因此,要攀登到较高的书学层次,必须要怀着老老实实的态度向古人学习,而不是师法今人以赢得一时的喝彩。

(如您想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请关注本人主页或者微博:董敬民写字的地方 )


古人书法能流传至今的,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而那些庸碌之作,基本上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而今人的作品,固然有可能变成将来的经典,但做为一名学习者身处其中,你未必有这个能力判定哪个能成为经典,哪个只是炒作出来的名气。
所以师古不师今,并非是在否定今人作品的价值,只是让学习者少做一些自己无法把握的判断而已。


取法乎上


其实“师古”还是“师今”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关于它的讨论可以说是贯彻了整个书法史。

首先,师古并非今日才有,早在南朝,一个叫虞龢的书法家就有师古的意识,他认为“古质而今妍”,他说:魏晋风骨是“百代之楷式”,而时人(当然是南朝人)“爱妍而薄质”,流于媚俗,故不足取。

到了盛唐,张怀瓘一反初唐“尚法”的传统,认为应“不师古法”,而“师法自然”,即书道应得于物,而合乎自然,虽然摈弃了事物的外在形象,但是却“囊括万殊,裁成一体”。他说:“善学者乃学之于造化,异类而求之,固不取乎原本而各逞其自然也。”

而北宋米芾却又回到了师古的路上。他推崇“自然率真”,但却专指“魏晋人的自然”,他认为“草书不入晋人格辙,徒成下品”,而时人(指张旭,怀素)“时代压之,不能高古”。

到了元朝,赵孟頫更是极力推崇古法,他说:“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他主张以“二王”法度为准则,甚至得出“用笔千古不易”的结论。

然而后人却有不同看法,李应桢就讥笑赵孟頫之书“毫无自身面目”,只是“为人作计”的“奴书”。

关于“师古”的讨论辗转反复,由此可见一斑。而后世又有诸多论述,如祝允明、董其昌、康有为等,亦不无道理,不一而足。

最后,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以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既要向古代学习,但不能脱离当代;又要向前创新,但不能流于时髦而浅薄,孙过庭所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者是也。

再来看田英章的书法:

包世臣《艺舟双楫》云:“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

论性情:
有孙过庭评王羲之书:“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

孙过庭认为,书之为道,就在于“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而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线的飞舞,一点一画,都是心情的自然流露,笔歌墨舞,通于吟咏......
这些在田老的书法里是看不到的;

论形质:
孙过庭《书谱》: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意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络绎联翩,目不暇接,一片形象......
这在田老的书法里也是看不到的。

再者,如果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为下”的标准视之,田老欧体工于巧妍也成为其一大弊病,在尚拙不尚工的黄庭坚眼里,怕是要被笑作“如新妇子装梳,百种点缀”罢。

但是不是说田老的书法毫无可取之处?

在我看来,田老的书风以清逸、秀丽著称,本来就符合讲求平和、温柔敦厚的儒家风尚,得到大家的喜爱也不足为奇。

结论:
中国书法同时受到周易,道家,法家,儒家的影响,而美的概念又太过于抽象复杂,不同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于美自然会有不同的标准。

正如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感叹道:“美是难的。”


谢邀。
其实再简单不过的,就是水平不如古人。
绝大多数老师,书法水平给古人提鞋都不配。至于今人水平略高一点的,你请的到吗?.


谢邀。
学习古人是对的,但是我觉得有很多人强调过了。

学习古人,是因为古人的水平更好,这个基本上是共识,但是即便是古人,也有先有后,每个朝代都有出类拔萃的顶尖书法家,你能说他们的水平就是一个唐高于宋高于元高于明高于清吗?很显然不是的。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悟性不一样,审美不一样,上来就学王羲之,真的就有效果吗?

田蕴章田英章两位先生就真的不能学吗?有多少人能达到他们的水平?沃兴华丘振中不能学吗?

临帖,当然还是临古贴为佳,但是现在不仅仅是缺乏几个顶尖高手的问题,而是很多人名字都写不好,连基本的横平竖直工整干净都做不到,学学今人的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不喜欢王羲之的字就喜欢田英章的,难道就不能学书法了吗?

水平高的,就去学水平更高的,水平低的,就学今人的也没问题,什么时候能看到今人的不足,古人的高妙,再转学古人,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别说养成了习气走了弯路,谁能确保自己的路一定是直的?没准你不走这条弯路,可能早跑别的方向玩儿去了呢


其实不是古今水平如何,关键是古人可以服众。明有前后七子,称“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也是厚古而薄今。李梦阳说大家的文章都是垃圾,却有很多人不服。李梦阳说你们不服我没关系,在下自承才疏学浅,不过秦李斯你们服不服?汉相如服吗?李杜服吗?大家谁都瞧不上谁,老祖宗你却是不得不服。那好了,谁都不要说比谁高明,老老实实崇尚古文。

由此可见文人相轻是非常严重的,抬出老祖宗才能亚服众人。现在的书法家互不相让,尤其是书法水平牵扯到生意的时候,那更是一个服字都不能说。全国上上下下那么多书法爱好者、学生,有一定欣赏水平的只占了小部分,而剩下的大多数就是谁的名气大练谁的。书法家也是凡夫俗子,要吃饭的。倘若承认了书不如人,那目标客户都跑去练别人的书法了,岂不是自砸饭碗。因此,有了饭碗的考量,书法家之间更是不能退让了。你说田英章当世欧体第一,吴玉生、卢中南也还觉得你横不像横。你说欧阳询乃是正统,多少代统治者钦定的官书,司马彦、庞中华表示不服,现在什么时代了,呆呆板板的欧体应该淘汰,要写就要写出个性。大家百花齐放,各有各的拥趸,各做各的生意,这才是坠吼滴。


说的都太多了,最简单的就是你写的对与错,好与坏谁说了都不算,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家都知道,时间说了算,时间是最能检验品质的,哪怕当时的皇帝把你捧起来了,你没真水平还是要掉下来。
所以经过无数人检验经过时间长河的古人不学,去学现代不知如何的现代人,何必呢?


没有良好的基础,就像在沙滩上盖高楼,早晚有一天会塌!

不是说今人的书法不好,而是说今人的作品会刻意淡化对于基本功的强调

现在的书法高手,没有一个没有好好较较练习过,研究过王羲之,并且有心得的!!只要你是圈子里公认的高手。

学任何东西都有一个次序。你小学数学没学好,直接给你一道求二重积分的题目,你会吗?

有人说,书法师古不师今,其实不是说所有今人的书法都不行。而是说,你没到那个火候,你学今人,会走歪。

书法艺术既有继承的一方面,也有创新的一方面。两者均不可偏废。一味继承,你写的再好,也没古人写得好。而在没有继承好的情况下创新,就会产生一些畸形的效果。

个人认为,如果基础不牢固,学习现代的名家,会有习气!所谓习气,就是只学习到皮毛。学习今人,不是不可以;但是今人书法家中水平高的,全部都是和古人一脉相承的。赵孟頫大师说了:结字因时而移,用笔千古不易。千古不易啊各位!

请问从清朝中叶以后,哪一位大书法家,能够有自信说我的书法超过赵孟頫?!但是我认为,你只要好好写,100年,我认为,会有人能够和赵孟頫比肩。但是千万不要玩虚的,什么“今楷”啊,什么用拖把写书法啊,什么用头发蘸墨水写书法啊。。。那是行为艺术!!!!不是书法。现在书法的资料太多,说不定赵孟頫没见过的法帖你都见过!多好的条件!!!!其实,我说了这么多遍赵孟頫,在我心目中最牛逼的还是王羲之,米芾,黄庭坚。我觉得赵孟頫没有超过其中的任何一位!!!大家任重道远。加油!!!

--------------------------------------------------------------------------------------------------------------------------------------

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错误的路千奇百怪!!!很多现在所谓个性书法家,美女书法家,都是错误的道路!为什么,因为他们基础不过关!!!

书法可以有个性发挥的地方,而且好的书法家都是极其具有个性的!!!

但是,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有其内在的技法要求,审美取向的!!!!不是说你会写字就是书法家!

现在很多“书法家”以怪为美,以”飘逸“为美,其实确实一种以丑为美,以畸形唯美,以怪为美的取向!

为什么?因为他们基本功不牢固!!!!

如果过分的强调个性,中国书法会沦落到日本书法今天的地步!

日本书法

日本书法

日本书法

井上有一大家都认识

这是韦斯琴老师的

这是典型的国展获奖水平

国展水平

[This is my teacher"s work]

我选取的几幅作品,其实算不上是当今顶级高手的水平。但至少算一流或者准一流水平吧。
他们的共性就是在于对于书法线条,结构,行气【书法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联系】,布局的审美都是一贯的。这种一以贯之,是从二王【包括钟张】以来至今,一直蕴含的,不断进化的。这就是中国书法的核心价值!!!

显而易见,中国书法对于结构 以及线条这个书法的关键---其实就是笔法+章法+行气,这个基本的取向,也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核心,永远不会改变!


师法高古,古一定高吗?
取法乎上,古一定上吗?

古人书法真没有多牛逼,你多临古帖就发现了,那些笔法呀,结构呀没那么玄妙。

但为什么不能学今人呢?因为书法就是个传统艺术,传承很重要。

说古人书法就是胜过今人,那是被洗脑了的,是迷信。其实没什么谁胜过谁。就是因为他们是古人,所以他们的玩意儿就是标准!这就是传承!

书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古而美的东西。

话说回来,书法也讲个人风貌的。但地面上的建筑可以造型各异,地基都得是钢筋混凝土。书法,必须是以古为基的。传承嘛!

手机码字,就写这么多。


从魏晋开始到现在,1800年间,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知名书法家不过数十人,最顶尖的不过十几人,平均一百年出一个。不得不说,越到近代,书法家越难带着镣铐创新。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不敢妄以古今论作品高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但学习书法,溯本追源绝不是错误的途径。

时光淘汰留下的古字,常是更纯粹、澄明。在商业大潮的裹挟中,实在难免媚俗、迎合与表现欲,也属正常。

艺术与商业,自古是难题。 没有梅镠,何来邓石如?

邓石如也是创新,但客居梅镠家八年,每日清晨即起,金石善本,名家碑贴,你知道他下了多少师法古人的功夫?而现今作品,有不少确实求新求怪,并不重视基本功。但究竟,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岁月竟浮沉。

文征明在千字文上所下苦工,面对美色宁肯跳船也不愿亲近的克制。现代,人们确实越来越沉迷于欲望的深渊。财色名食睡,哪个不令人心痒难耐?

读古人碑帖,我充满敬佩,想说的只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两袖清风何畏横刀立马,

八面玲珑不忘仗剑高歌。


作为学美术的,书法不是很懂。不过大学时,教授教导说:你们不要学我的画面。我是学了xxx的(某文艺复兴大师),还有xxx的(同上),还有xxx的(同上)。你们不如学他们的,学原版的,学我的老师的。才能达到和我一样的高度。

私以为,被大力提倡学习古代大师大多是某流派的开山祖师或某达到流派的顶尖水准,在某一方面做到了极致,而后代大师很多是在古代大师的基础上或者丰富了内容或者添加了自己的感受或者进行了某种改变。

学习古代大师,更能溯其本源,体会最精髓的本质。


拿去拿去拿去……
初拓灵飞经、钟绍京著.清拓本.pdf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58228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58228

易筋经外经图说.附八段锦图.清梁世昌撰.清末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59371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59371

书法正传.卷1-10.清冯武.编辑.pdf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9708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9708

快雪时晴帖.行书.晋.王羲之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7624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7624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附释文.十册.民国10年商务印书馆编石印本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9476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9476

两汉策要.十二卷.陶叔献等编.清乾隆56年吴郡张竹轩影刊元写本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8737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8737

前赤壁赋.苏轼撰.民国拓本.pdf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8819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8819

快雪堂法书.6卷.冯铨辑.刘光暘摹镌.清乾隆44年后拓本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7778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7778

道徳経.晋右軍王羲之.書.邨井漸.編.pdf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7318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7318

晋唐小楷八种.唐刻宋拓.大都会博物馆藏.清代集本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 204277527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7527

洪范政鉴.十二卷.宋仁宗赵祯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淳熙十三年内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7498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7498

二王帖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7436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7436

淳化閣帖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7298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7298

草韵辨体.五卷.明郭谌辑.明万历十二年刊本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7230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7230

渤海藏真帖.8卷.明陈甫伸辑.章镛摹勒.清道光22年毕道远跋及藏印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7096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7096

伯远帖.行书.晋.王珣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277062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277062

中秋帖.草书.晋.王献之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503433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503433

真草千字文.赵孟頫.pdf

https://www.pipipan.com/fs/14440879-204503314
https://page79.ctfile.com/fs/14440879-204503314


我是这么想的:心性越清明,字迹越高远。而古人心性显然比今人清明。越往后,信息量越大,心不澄性不静,书写当然浮躁。

2017,12,1
刚才又看到这个问题,有了几点新想法,我认为无论狭义的说学今人还是古人,都有些片面。每个人小时候启蒙老师当然都是今人。这里所说的学古人,其实不是学其技艺那么简单,我想更多的是一种源流的传承,学的是古人的气息。书法传承,是有脉络的,学古人的目的在于温故得新,将一个风格的书法古今脉络临习一遍,更能写得醇正。你住在高层,抽时间从一楼往上走访一遍,只会使你对这个楼更熟悉。


@履斋

您的这句话,恐怕值得商榷:

那么答案来了,所谓取法古人,正是因为古人的笔迹,所处时代越远,作为诗文、墓表、信件等实用功能的角色才越来越淡化


有一句话说,书法家出则书法亡,所处时代越远,“书法”的意识越淡,实用功能反而是越强的。

正是后来逐渐增强的“书法意识”造成了书法今不如古。

这里,我想借用阿城和张大春在二十余年前的一场文学对谈中,关于“元气”的这一段。

世殊事异,其致一也。

全文见于豆瓣阿城小组下的文章:文学对谈│聊聊【阿城VS张大春】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53730723/


以下是节选:


关于元气

大春:上回我们谈到笔记小说,你比较受影响是哪些笔记小说?

阿城:不少人不解鲁迅为什么喜欢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我看了以后,为自己猜出一个道理。纪晓岚开宗明义:我写的全是真的。他要说我写的是假的,阅读感一定完蛋。 后设小说本质是怀疑小说的真,所以间离来间离去,说的是“狼没来”,太老实。纪晓岚是搞“狼来了”,读者反而要防“狼没来”,来没来费读者的思量,有趣。

大春:是有意思,我还记得里面有段故事。有一家闹狐狸,平日人住房子里,狐狸住梁上,人不犯狐狐不犯人,一日那家一个三十岁丫环走进后院,从纸窗里偷窃年轻狐狸们饮酒作乐。被发现了,免不了被抓进去上下其手一番,于是,丫环向老主人哭诉、闹上吊,这家主人愤怒地要求狐狸族长好好管教管教子弟,之后,狐狸长者对家主人说:“子弟已经管束了,不过,你家这么老的丫环的也该让嫁人了,免得见人作乐便春心大动。”这狐狸比人还有人味。

阿城:我喜欢看狐狸,狐狸的眼睛细长细长的,瞟来瞟去,有股妩媚,眼神就是在说:你信不信?从魏晋的志人志怪到唐的传奇,重要的一点是天真。这种天真到《聊斋志异》没有了,蒲松龄自称“异史氏”,“异史氏曰”基本上写得笨。
大春:清人继承明人小品,特爱写这些野史,我想,你刚刚所要讲的是:那个元气没有了,唐人比起魏晋,又更没有元气。

阿城:小说上也是,我认为明小说有元气,比如《金瓶梅》,元气饱满。清小说没有了。
大春:举个例子来说,若把《金瓶梅》、《红楼梦》放在一起比较,你会发现后者啰唆,其实是一部文人小说,作者要把诗学、词学放进去。同样的,《金瓶梅》也有很多诗词在里面。但就不令人觉得作者在那里搜索枯肠。

阿城:曹雪芹披阅十载,元气会折损的。我因为没有什么文学训练,所以写好稿子,放起来,过一段时间再看,改一改,放起来,有时候再拿出来看,会觉得没有元气了。很难讲,有时候第一稿最糟也最好。孔子说过一件事情想两遍就可以了,不必三思而后行。

大春:一个人修改稿子和一个时代人修改前人文本,几乎是一致的。例如,《水浒传》里的诗词并不讲究,是真正当时书场里的很多说书人集合而成的文本,有民间的素材之气,到了文人手里,一个人创作的章回,气势就削弱许多。

阿城:小说的没落,包括元气的没落。好小说要有元气。元气不是指阳刚。侯孝贤的电影有元气。现在生活富裕了,可能造成一种销蚀元气的环境。


推薦閱讀:

買什麼價位的生宣紙、墨汁適合毛筆書法的初學者?
毛筆書法初學者是學隸書好還是魏碑好?
法帖內容讀不懂怎麼辦?

TAG:书法 | 毛笔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