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余秋雨的《泥步修行》這本書?

據說是余秋雨教授系統闡釋人生修行的歸結性著作,也是封筆之作


我最近剛剛看了《泥步修行》這本書,覺得它與余秋雨先生的其他散文著作相比,比如《文化苦旅》、《千年一嘆》等,這些書呢,有大量的文化和歷史的知識和對其的思考。而《泥步修行》,我自己覺得更像是個人經驗的分享,是對人生的思考,當然也有對思想文化的思考,書裡面講了作者認為人這一生該如何修行,所以這本書的思考內容具有某種終極意義,它指向我們的生活和生命,我覺得它更偏向於生活哲學。其實,我個人是不喜歡整本都在講道理又偏哲學的書,因為這樣的書太無聊了,看完就會忘。《泥步修行》裡面是講了很多人生大道理,不過好在書裡面還講了很多作者的親身經歷的事情,會有一些小故事。

我是挺喜歡這些小故事的,這些小故事給了我很多啟發。舉個例子吧,《泥步修行》中講到「財之惑」時,余秋雨先生提到自己早年的貧困體驗,早年時期作者和家人一直在生存的底線邊緣掙扎,這樣的貧困經歷並沒有讓作者變得對財富持有貪婪的態度和佔有的慾望,反而讓之後的作者懂得了生命的內核和筋骨,貧困成了作者的生活美學和人生哲學,作者把簡樸當作自己的生活方式,喜歡明白如話的文筆等。所以,經歷過貧困,不一定是件壞事,貧困的經歷可能成為一個人的精神財富,經歷過貧困的人,往往能夠讓人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甚至有的人能因此而看透生活的本質。

上面也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的看法。不是常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我也只是這本書的讀者之一,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職業、不同經歷的人閱讀《泥步修行》這本書,應該會有不同的想法和體會吧。


「修行者未必是覺悟者,在這個世界上,覺悟者是濟世者,儘管,平日里像個潛伏者。」


不請自來。
泥步修行,和之前的幾部確實有些不同。想到他的山河之書、山居筆記、行者無疆,這幾部文化散文,有人情在裡面,有經歷在裡面,當然也有他對於文化、生命形式的思考。但泥步修行更像是一本洗鍊了的、通透的、推廣的書。它不再斤斤計較於何處山水,何時明月、何種風情,而是把所有具體的、限制於時空的內涵全部以一種高視角鳥瞰。這也許就是稱之為封筆之作的原因吧。
讀書一直做讀書筆記,看余秋雨的書時總是不得不摘錄許多。而看這本書時,卻感到有太多道理並不能輕輕鬆鬆地接納吸收了,也不能太容易地錄之於紙了。這一切,還是交給時間與歲月。讓我更加滄桑地活,才會更加感懷。
就如迄今還未參悟東坡的寒食帖,真是馬齒徒增。
就題主的問題而說,泥步修行是一本失卻了幾乎一切情節故事跌宕起伏的散文,就像一片沒有山沒有水沒有亭子沒有樹木的地方。但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怕是因此擁有了境界。


這本書適合年輕人讀,準確地講,是比余秋雨年輕的讀者來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人都在提「修行」,年長者歷盡世事,他們走過的路比咱吃過的鹽還多,哪一步會遇到哪個坑,他們只需掐指一算,而我們很有可能一腳踏空還不知踩到了什麼。寫這本書時,余教授已近古稀之年,他的人生經歷了無數次的「絕境歸來」,那個年代的風雲變幻、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遠比晚輩們想像中的精彩;而從這其中悟出的人生哲理,的確會帶有某種「終極意義」。他能從紛繁的社會中堅持自我,獲得學界和讀者的認可,他的這些成就,非大智者所不能為。如今,他早已遠離曾經的喧囂,一心致力於創作,願意將他的個人經歷和修行感悟分享出來,對現在的讀者們而言,是一件好事。這本書,是那些雲譎波詭的往事的側影,從一種很高的思想高度上眺望人世,從中尋找我們每個人畢生應循的邏輯出路。

而尋找邏輯出路這件事,任何年齡段的人去做,都不晚。老人之言,皆是心聲啊。

再來說文筆。余秋雨的文筆如何,早有語文教材和語文老師來印證,他在著作《文化苦旅》中將夾敘夾議做到了極致,而這本書至今仍是各位中學生和青年偶像們奉為圭臬的作文範本。深厚的寫作功力,讓他的作品都散發著濃郁的浪漫情懷,這本書也不例外。下部「安頓」是他寫作風格的集中體現,作者將這一部分總結為「安放在路邊等候,決定奉陪到底的文字」,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洋洋洒洒一氣呵成,其中不乏可以用進作文里的金句。比如: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就是在一頁頁、一步步地確認「古代的自己」和「遠方的自己」。

善良的教科書不在別處,而在自己的心底;善良的教師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們喜歡高山峻岭,因此也「寬容」了前面的茫茫沙漠。但茫茫沙漠哪裡要誰「寬容」?它的宏偉蒼 涼正是大地的本義。

人們喜歡碧水海灘,因此也「寬容」了夜間的驚濤駭浪。但驚濤駭浪哪裡要誰「寬容」?它的豪邁聲勢正是大海的真相。

很多句子都飽含哲理,值得回味。余秋雨的寫作風格和文學積澱,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可以佔據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在中國出版史上也註定會留下濃墨重彩。客觀地講,單從他的學術成就和文學成就而言,當代作家中能與之比肩的人物屈指可數。

說了這麼多,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泥步修行》值得一讀。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會從中讀出有用的東西。


看到這個問題有好幾天了,一直想看看回答,能夠有人來提問這本書的評價,想必也是對這個書有興趣的。我並不是余秋雨的書迷,除了《泥步修行》他別的書我都沒讀過,可能後面說的內容並不值得參考,不過在廊坊聽了余秋雨先生新書的演講,我認為是值得認真閱讀的。

這本書並不是我喜歡的那種文筆風格,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是作者想說的非常多,行雲流水之間時不時會插入其他的思路,不吐不快。作者在以自己經歷為例,講述如何做出了抉擇,總結了幾個思考點,對於未曾遭遇過大事的人是很受用的。但作者寫到這裡突然給我一種「理論總結」調調,搭配回憶過往的細節內容,我個人閱讀起來感覺並不好。

中間部分關於問道,初讀並不能立刻明白作者想以此來講述什麼,只有在讀到第三部分「安頓」,這才能回味起來第二部分的用意。問道的部分講了那麼多名人,那麼多思想,他們共通點都是徹悟,都是無我,不看重不執著。「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與現在世道上凡事要爭取,要擁有一個位置,一個名頭,還是很不一樣的。不禁讓我想到這幾年來頻繁出現在市場上的勵志類書籍,教你如何洞察人心,如何掌握別人細微的動作,如何談判,如何升職等等,功利心濃重。單獨將第二部分拿出來,其實內容略為枯燥,但卻是這本書重要的內核。它是作者自己人生之中所汲取的知識,現在作者將他認為精髓的部分拿出來與你品鑒,省卻了你自己的叩問,更多了幾分親近感。

在聽演講的時候余秋雨先生並沒有講很多書中「安頓」的部分,整本書的落腳點是如何成為一個覺悟者。這個覺悟者不是最終就一定能達到的,反而是一種狀態,實現「悟」本身就需要不斷地「破惑」,構築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認清自我看破煩惱才能接近「悟」的狀態。而更難的其實是保持它,保持看破。這是知道要如何,與你實際如何的差別。最近很流行的心靈圖書,大多都是以講故事的方式來闡述人生道理。確實,比起單純的道理,看故事身心更為愉悅,也更容易將故事裡的事情投射到自己身上來自省。但故事始終是故事,讀罷有多少內容會記得?也許記住了幾天、幾個月,最後真的到了自己身上,這些故事恐怕很難直接地對行為產生多深遠的影響,畢竟一個人的思維、行為準則等等,是長久生活積累塑造出來的。我認同餘秋雨先生的說法,人生便是不斷在破惑,承認自己有惑也需要一定的勇氣,比起從小故事裡拋出幾個小道理,如何面對惑、破惑,才是人生路途上深層次的追問。

寫到這裡,我的這個回答有點不像回答了,成了一篇讀後感,並不想妄加評斷這本書好與不好,但我認為它是值得認真一讀的。


最近在看 還沒看完
初讀覺得是不是不怎麼適合我這個年紀
但是仔細讀到後半部分
又感覺在講佛道教 引經據典的同時
不僅僅是一個日益年邁的老人消極避世
而是一個深諳佛道兩教 品行依舊鮮明的形象。
其間穿插的一些對現代社會的思考
和對人生的探尋 更增添了些許少年英氣。
讀到現在還是覺得 如果這本書有一個形象
那大概就是他書中所說的 皇帝的新衣中那個孩童。


《泥巴修行》------余含淚的最後一本裝逼著作!


剛讀完此書。
雖說『修行』,感覺以心修為主,以行走為輔。當然沒有餘秋雨老師早年的文化苦旅,便也不會有「泥步」的困頓與深刻。

書中許多引用古句佛法,儒道至聖,許多給人以超世的思索 ,不僅僅是作者的修行,亦是屬於讀者的修行,所以說啟迪性的作用挺大。

人生歸納性語句多出自個人經歷和情感,對於年輕人獲得的是一種清凈和洗滌,對於初入世的人其實還是心中有惑,對於財與名的破惑我認為可以有所選擇保留 ,待至年歲稍長 自會有更深的感觸。(^▽^)


從內容上說,這並不是一本文學意義上的作品,儘管語言還是一貫的精鍊和優美。這本書融余秋雨先生的學識,人格,閱歷,思考為一體,還是相當不錯的。如果說這本書有一個一以貫之的主題的話,那應該就是人生吧~


推薦閱讀:

想找個適合清修的地方靜坐冥想一段時間,有什麼具體可行的建議?
宇宙能量加持是騙局嗎?有一堆信眾還號稱能讓人長高變美治病?
為什麼很多人去終南山隱居修行?
佛教凈土法門如何修行?

TAG:文學 | 余秋雨 | 修行 | 散文 | 泥步修行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