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比努力更重要?
想想,我們每到了一個新環境,如果要想活得不那麼辛苦,肯定是選擇成為和大環境下的大部分人的一員,那麼這個大環境就決定了你的高度甚至生活方式,舉例,985和非985是沒得比的。那麼,我們的奮鬥其實是一直在追逐一個更高的平台罷了?費九牛二虎之力跳上去,休息三五年,在此期間跟上這個高度先來者的生活節奏,繼續跳,繼續跟上,如此循環… 那麼,往哪裡跳比在那裡做什麼更重要就成立咯?!
平台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你在好的平台更獲得超乎你想像的資源和機會。本專業國內乃至國外最權威、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不間斷會來我現在就讀的學校講學,有的甚至一講連續幾周,你可以錄音,甚至你還可以當面請教他你未解的問題;各種國家的、公立的、私人的獎學金隨便你申請,只要你成績達標;當然,來本校招聘的,也是最好的企業、最好的單位;
人際關係方面,學、政、商的都有。域外研究,圖書館有最全最好的域外文獻搜索器,那些常見於權威教材的大牛導師手把手帶你做課題,告訴你一個課題應該如何展開,如何搜集資料,你的論證有何問題,沒有資料?沒關係,一個越洋電話你就可以找到在域外求學的同門師兄弟,親自詢問第一手的材料;想出國進修或者交流做訪問學者?沒關係,導師一個越洋電話聯繫到國外某教授,給你發offer,師兄師姐教你遞材料。想早點積累實務經驗,好的啊,很多導師本身就是老闆,有自己的事業和產業,絕不會讓你沒事可做。同學師兄弟遍布全國,有的已經略有小成,教授副教授、處級、副處級,各行各業什麼單位都有,有開寶馬賓士來上課的,有一頓飯請全班同學好幾千的,有頭天專門坐飛機來上課坐完後再飛機飛回的。
簡單來說,在這樣的平台,阻礙你發展的只有你自己的想像力和懶惰。
但是,如果你不努力,你連平台的門都進不了。
你不努力,即便你能夠通過其他方式進入這個平台,也很快就會被人瞧不起,被身邊努力的人甩出幾個身位。
你以為高平台的人看人的水準會差嗎,誰幾斤幾兩不清楚。笑話。
穩定的關係來自於等價。
人的發展不僅與平台相關,平台能夠提供你最大程度的資源、機遇、人脈,這是你發展的下限;但是決定你發展上線的仍然是你的素質,你的能力,你整合資源、人脈,抓住機遇的能力。
勤奮努力本身就是一種最好的素質和能力。否則,給你最好的平台你也盤不活。
給你比爾蓋茨的財富,你會用嗎?你能服眾嗎?你能帶領大家前進嗎?
如果我不努力,我現在還在家鄉的縣城燒鍋爐。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如果你始終不能跳出現有的平台向更高的水平發展,不要怪平台,那是你自己的問題。
平台低,更是你需要努力的理由。
平台第一重要,才華第二重要,努力第三重要,有一個誤區就是許多人把努力當作是才華,這二者不能相等。
先講點趣事兒,如果有一個人命好,他最該怎麼做呢?就是去大地方,去大平台。舉出一個例子,如果一個人是中上命,那麼在縣城裡面他就是一個科級幹部,千萬富翁,但是如果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他就是省廳級幹部,億萬富翁。其實這個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人相似的命格,相似的面相,命運卻差了幾個檔次呢?就是這個原因,這個屬於玄學範疇。
說到底平台是什麼?平台就是資源集合地,越是大平台,資源集合越密集,這樣的資源差距是多少?按照房價來說,也許是十倍,二十倍,根本就不能相提並論。有人說平台高的地方,競爭也大啊!我告訴你,人與人的能力差別沒有平台與平台的差別大。作為人的能力而言,它所承載的只是人而已,而平台的承載物明顯要更多。
然後談談才華,本來才華屬於稀罕物,不過中國人太多了,連《社交網路》當中,扎爾伯格也調侃中國天才比例跟美國人口相當,這個誇張了,但是即便是按照天才1%的比例,人數也有上千萬。這麼多有才華的人真的個個都各展才華?不見得吧!更多的人一生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順便說一句,普通人的生活並不容易。沒有一個好平台,你再有才華別人也看不見,與其承受內心的煎熬,還不如沒有,老天要懲罰一個人,只需要給予一個人與他環境不相符的才華即可。最痛苦的不是沒有才華,而是有能力讓你使不出,想想考試的時候最後一道題不會做痛苦還是最後一道題會做,只是沒有時間。
接著談談這三者最不重要的努力,努力經常跟勤奮做朋友,我們國家的教育並不能算精英教育,因此強調大多數人要努力就十分必要了。我們讀書的時候,學習的時候,通過努力有較大提高的時候很少,多數時候靠的是天分,當然許多人並不知道,維持正常的學習生活即可,不必過於強求。出入社會,我發現不少人通過努力來掩蓋平庸和無能,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上級也強調多加班,多幹活兒,對於工作效果卻不提及,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工作效率。
跨越平台需要的更多的是第一是機緣,第二是能力,第三是資源本身,比如人脈。也許現在的我看來,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大都素質不錯,更重要的是他們運氣比其他人好。平台比努力重要。並且,個人對自己在平台內定位的感知更重要。
我中考那年,僅能在年級里排個十幾名。學校開出優厚的條件讓我直接保送,我不惜與學校鬧翻也自己考。最終壓線進了一所更好的中學。與此同時,年級里許多比我排名靠前的,甚至前五名的同學選擇了保送。
三年之後,我成了復旦的簽約生,與此同時,那些當年初三年級前十的同學最終都進了雙非一本,高考文理第一名似乎只是北理工、北語大。
現在回想起來感覺不寒而慄。我清楚的知道那些學生的資質比我好太多,初中時候被基因、腦力上的差距打臉了三年,最終居然能夠無壓力碾壓。這讓我覺得,是平台帶著我往上走。就像我是在滾梯上往上走,他們是在樓梯上往上走。
然而,平台就是全部的原因嗎?
我覺得是我的優越感在帶動我。我高一進了實驗班,和他們本校保送、簽約的學生一起,一直戰戰兢兢到第一次月考,本身想著別墊底就可以,居然考了47人中的第一名,並且好幾個科目都是第一,家長會作為學生代表介紹學習方法。那種優越感奠定了我整個高中三年的基調。我覺得,我就是這個環境里的最強者,我就是比你們好,走路都帶著光環的那種。
後來高三拿到了一次統考的區級狀元,更是讓我的自我定位提高。雖然最後沒有報考北大清華,但是我至今一直以北清的標準要求自己,覺得我理應比其他人更強。我覺得是那次狀元的經歷讓我敢於去想北清了,敢於覺得我就是這個水平的人。所以大學至今連續三個學期拿了第一名,參與了研究項目,托福考了110+。
說到這裡,介紹一些方法論給大家分享:
1. 不論你現在的平台好壞,請做到至少前三分之一,top1最好。在任何平台成為後半段都沒有任何意義。
2. 請不惜一切代價的往更高的平台上跳,不要在乎沉沒成本。
3. 不要因為覺得一些事情自己做不到,或者要花錢就放棄機會。先把握住,其他再說。
4. 心理暗示很重要。過往的成就都會成為你信心的來源。
共勉。
很多人總在考慮平台和努力,到底哪個重要?
在我看來,不分上下,它們兩個屬於一個檔次,而很多人總考慮這兩個東西的檔次,而忽視了駕馭這兩個東西的主體,既:人。
普通人靠平台
在一開始之前,我想先問下大家,你們覺得「讀大學,究竟讀什麼」?
我見過不少普通家庭這樣安排孩子的大學,甚至我有很多學員都是這樣經歷的:他們的父母把他們安排到「北上廣深」這其中之一去上大學,無論你成績如何,你就是一定要去這四個地方,而,講到這裡,你就理解平台的重要性了。
不是有句俗語說的:不到廣州,你不知道錢少,不到北京,你不知道官小。
即使你成績不怎樣,你總能在這些地方收穫到一群極其牛逼的朋友,你總能看到在你家鄉外的風景,你總能收穫到一些你不曾擁有的東西,甚至,這些東西會在以後,幫助你走得更遠。
牛人靠努力
以前,我一直認為,沒有伯樂,你這匹馬等於是廢了。可是,你忘記了,馬是會自己跑的……
在我大學的時候,我有一個極其變態的舍友,他叫J,他非常喜歡音樂,家庭可以說比普通家庭差點,喜歡到狂熱的程度,他可以對音樂喜歡到一種什麼樣的程度:
他完全可以連續一個學期不去上課,一整個學期就宅在宿舍里學音樂,上午學樂理,下午練吉他,晚上練聲樂,除了上廁所和泡妞,我從沒見過他出過宿舍的門。
直到,有一天,我陪他去XX音樂培訓學院,他想去正規的學點東西,那天開始,我才知道他有多麼得牛逼。
那個來培訓他的老師,這個導師在當地很有名,對她說了句:你能自學成這樣,我很詫異,整個中國,能讓你學習的地方只有北京了,包括我,也沒什麼可以能教給你了。
一年後,我們在QQ上聊天,我才知道他現在在北京音樂迷笛學院,而且學費全免,我不知道迷笛對一個音樂人意味著什麼,應該也是個很牛逼的地方。
而現在,他的一晚上一個小時能賺到一個普通人一個月的薪水,更關鍵的是,他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堅持了這麼多年,而且毫無怨言。
我想,這也許就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的原因吧。
-----------廣告線---------微信公眾號:hnchanger
希望在這裡,能給你更多的成長
-----------廣告線---------
努力決定你能進入怎樣的平台,平台的高低決定你同等努力所獲收益的大小。兩者均為成功的必要條件。
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有過一段精彩的論述:
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想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世界,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主見,第三,要有能力,第四,要有助力。
平台的意義是什麼呢?
韓信天縱之才,為項羽出謀劃策項羽不聽,跑到劉邦手下差點被砍頭,一當上大將軍,摧枯拉朽做了兵仙。又有幾個人還記得李左車呢?
霍去病天縱之才,他舅舅可以給他配備最好的軍隊,最完整的後勤,最大程度的信任,他可以恣意揮灑,打出彪炳史冊的戰績。
諸葛亮天縱之才,以一州抗九州, 兵出之日,天下震動,連年動眾,功虧一簣。
王猛天縱之才,名比諸葛,橫掃河朔,一統北方,臨終告誡苻堅不要南下,孰料身後事面目全非,一生功業轉瞬成空。
把韓信和李左車對調,誰會成兵仙?
把李廣和霍去病對調,兩人功業誰更大?
把諸葛亮和王猛對調,誰能平定天下?
資源、人脈、信息,從來都是必不可少的。
否則何來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然而,韓信從來不甘心,合則留不合則去;霍去病第一次隨軍出征,敢帶著八百人深入敵境;諸葛亮南下荊州避難,迅速與南方士族聯姻;王猛遇見桓溫,抓著虱子聊聊天,走了。
有能力,肯努力,一番扶持,幾分氣運,在適合自己層次的平台,都能掀起一天風雷。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努力,讓自己成為金鱗,努力,去躍過龍門。謝邀。
平台比努力更重要,但更多的人是因為努力才有了更好的平台。
而且,更好的平台會促使一個人更加努力,讓你停不下來。
我一直都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人一定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既要低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
但是,人生還有很多變數。很多人在年幼的時候,並沒有多麼努力,但是家庭背景或者上一代的努力帶給他機遇,獲得了一個好的發展平台。也有人遭遇了不幸,臨時被趕鴨子上架。也有的人,他看清了方向,但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去實踐。
當你站在好的平台上,無論出身如何光鮮,你也只有努力,否則就會摔下來。哪怕是官、富、星二代,他們也一樣,別無選擇。
韓國總統朴槿惠,總統的女兒,她想在法國留學後當老師。她的母親告訴她:「人生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找到一個好的伴侶相依為命過日子「。
但是22歲時,母親遭刺殺,她被迫結束法國留學生涯回國,代行「第一夫人」職責。27歲時,父親遇刺身亡,她又被迫遠離政壇,銷聲匿跡20年。
這些就是人生的變數,和她的努力不努力根本無關,但是卻改變了她一生的走向。她甚至在日記中寫道:「如果我要再次過這樣的生活,我寧願選擇死亡。」
總統的平台夠高吧?但是她也一樣經歷過痛苦和悲傷,一樣需要瘋了一樣的去努力。她精通韓語、漢語、英、法、西班牙語,又是出色的理學博士和政治家。這些能力,光靠一個好的平台,她自己不付出努力也是無法得到的。她至今還是單身,沒有子女,沒有完成母親對她的希望。
其實,人這一輩子,很不容易。沒有人能一成不變,也很難完全按照自己的計划去實現理想。好的平台,有時候也不見得對誰都是好事。古代的小皇帝登基後,很多成了傀儡,還有的當不了幾年就掛了,好的平台對他們來說其實是個負擔。
說到底,人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活法。有的人就是毫無野心,不學無術,貪圖享樂,就算給他一個再好的平台,他也會像阿斗一樣扶不起來;有的人就是需要承擔國家、民族、歷史、家庭的重任,必須付出超過常人的努力去突破自己的極限,他想逃也逃不掉。
不同的活法,其實都對。有所得,也必有所失。
選擇你能選擇的,選擇適合你自己的。所謂鐵飯碗,不是一輩子在一個地方有飯吃,而是走到哪裡都有飯吃。
很多人總覺得,只要擠進一個好平台,就可以萬事無憂了,但是從這些年來看。進國企好,結果下崗了。
進諾基亞好,結果裁員了。
進阿里巴巴好,結果擁抱變化了。
進移動好,結果反腐倡廉了。
的確平台好,做事更容易成功一些,但是平台是將你的努力成果放大的工具,而不是你懶惰的資本。
用我在另一個問題里的回答也挺合適:
行業發展狀況對個人收入的影響有多大? - 孟東樓的回答
先說結論:選對行業遠遠比個人的努力更重要。
就我個人而言,之前在內陸省份的一線紙媒幹了10年,中國新聞獎也得了幾個,算是業內混得不賴的,紙面工資相當於一個科級幹部(我的朋友A),但我的生活質量遠遠不如他。
比如,吃穿住行,我每個月都要花掉50%的工資,而A完全不用,單位食堂、節日福利、各種補助足夠了。舉兩個例子:
1.2010年左右,A的單位去內蒙考察,回來的時候整整拉了2卡車的羊,一人分一隻還有富餘,怎麼吃也吃不完,於是連我都得了一隻,僅僅因為送回來的當天我恰好去他們單位採風。(這種考察基本上每年都有3-5次。)
2.冬季的時候,我們這裡採暖補助是按照行業來劃分的。政府部門的補助大概是供暖費的2倍,事業單位大概是150%,國企大概是100%,而媒體里,只有有編製的頭頭們才有補助,大部分人是自掏腰包的。這個費用,如果按照100平米來算的話,在2003年相當於1個半月的工資。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的工資也有了一定的漲幅,但是相對於大幅度調薪的A,生活質量仍然遠遠不如。
2013年的時候,我轉行去了IT業,在工作強度並未發生大變化的情況下,工資漲了至少50%。
經過走訪和調查,我認為在二線城市或以下,由於技術人員的匱乏,導致薪水相對更高:一個資深軟體工程師的工資大概相當於2個資深記者。
在智聯招聘上,也可以看到:北上廣一個資深記者的平均薪水,一般是6000-8000,主編大概是1w-1w5;但是一個PHP的薪水在1w-1w5左右,而高級Java工程師更是高達2w以上,BAT等一線公司應該更高一些。
也就是說,就算在北上廣,同樣工作經驗的情況下,傳媒也是不如IT的。
平台很重要,剛畢業的有機會去大公司的一定要去,創業公司真心不是首選(如果創業公司團隊方向確實不錯再考慮)
最早在一家幾百人的公司,中等規模,我呆的團隊幾十人,那時候是真有人才,比率有40%+,跟大部分人一直都有聯繫,他們也是各種折騰。
以前很多東西沒感覺,後來來到「創業小公司」,整體平均年齡27+,跟之前的比天壤之別,二線城市,養老心態很嚴重,誇張點說如果我創業,從裡面能中意的人,比率&<15%。。。。。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不管跳到哪兒,都要好好做事,只不過做事的維度跟高度不一樣。
平台是相對的,努力是絕對的。
別太浮躁別太急,這樣只會讓別人覺得你是個嫩頭青,運氣和投胎很重要是不假。
但努力勤奮又何嘗不是。
差的平台LOW的程度讓你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剛打完麻將,休息的時候刷刷知乎,恰好看到了這個問題,恩……強答一次吧
過年和外公外婆還有媽媽四個人打麻將混時間,然後外婆老是輸,各種嘆氣不開心,然後我就無心說了一句:哎呀,人生的意義,不在乎拿一手好牌,而在於打好一手爛牌。說完我還甩了甩頭髮,挑了挑我這個小眼神,看著外公外婆嘴角微微勾起,我就知道——
這個逼裝的真特么完美!!
然後,我媽慢悠悠的來了一句:
還沒等你手裡的牌理好,人家早就胡牌了
講真的!我從來沒這樣仰視過我媽!
小明進北大,來知乎提問;
平台與努力,孰重而孰輕?
眾人皆答之,必然平台重;
北大好平台,遊戲天天打。
隔壁床大神,ai pi e qu o。
刷一年托福,次年轉藤校。
對面寢大神,本是富二代;
次年修經雙,畢業承家業。
隔壁班大神,持之以恆學;
績點年年首,暑假去高盛。
畢業前一年,小明突醒悟;
馬上就滾蛋,準備新平台。
九月刷托福,十月G R E;
一周找推薦,一周寄申請。
可惜績點低,科研經歷零;
藤校全部拒,只剩一野雞。
小明咬咬牙,只好找工作;
找到學而思,也是好平台。
小明終放心,遊戲不能停;
公式全忘光,講課被批評。
小明被開除,小明很不解;
小明好平台,大家評評理。
--------------- 分割線 ------------------------
平台是一個虛無的概念,就算你和同學都進入同一個大學同一個公司,仍然在性格和能力上有很大區別。你考入了北京大學,到了大學不努力天天打遊戲,結果考入北大成為了一生中最值得驕傲的事情;隔壁床的哥們兒結果是競賽保送上來的,高中拿了國際奧賽金牌,北大只是他臨時待的地方,大二就轉學去了MIT;隔壁宿舍一傢伙是個好學的富二代,一心想著修個經濟學雙學位認識其他的富二代或者對自己有幫助的人;還有個同班的學霸,哦不,學神,GPA穩定第一,大三暑假去高盛實習,畢業進入頂級私募年薪一百萬。平台在這裡還有意義嗎?以平台為驕j傲的人平台不會以你為驕傲,如果只在想進入下一個平台之前一年才知道努力的人,就算進入新平台了也離周圍人差距遙遠。只有不管所處的平台不斷地努力,利用平台的資源努力成為自己嚮往的那個人,才能擺脫平台,所向披靡,橫掃常青藤,連面九大行;北大來跪舔,清華來挖角;想想全部拒,海歸創公司;公司速壯大,非清北不要;平台為何物,我就是平台。個人覺得,平台和努力的重要不分上下,二者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平台固然重要,但是有太多的人常常會被誤導,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困惑。人難免天生有自憐的情緒,喜歡把失敗歸於其他,實際上缺失的不僅僅是平台,同樣也沒有足夠的努力。
平台的好壞你現在決定不了,你就需要努力換個平台。這樣就是說努力比平台重要麼?其實不是的,你知道這個平台好不好,這才關鍵,不然怎麼會去努力換平台呢。我想說的是自己要對自己的職業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如果感覺不合適就去努力換一個更好的平台,這種努力不是工作上的努力,而是對自己能力的努力。還有一句任何努力都為了提升能力去更好的平台。努力對你的態度很重要,平台對你的職業發展更重要。不能因為平台的好壞去決定努力程度,不能因為你努力的程度去決定平台好壞。所以在職業生涯去評定平台和努力那個更重要,就如要我們去評定父母誰對我們重要。
很重要 我的高中 是個很好的平台 用我們的老師的話來說就是 你在本地找工作 除非你是top10的大學,否則都沒有我們高中的牌子有用
我不能很詳細的說出我的高中這個平台給我做出的多大的改變,就隨便的寫一寫自己平時的所見所聞吧
1.其實我本人不是很看的起出國留學的學生,我覺得他們,很不努力,而且往往結果還不錯,除了藤校那些的,都挺好考的。基本上我的大學同學或者網友聽到這話基本都是用看sb的眼光看著我的,但事實我都是這麼想的。因為我們高中有劍橋班,就是不準備高考大學直接出國讀的班級。但是我為什麼做出「他們不很努力的判斷?」
因為我們學校通報批評時候,每次都是劍橋班的學生,只有劍橋班的學生會帶個手機到學校裡面來,而且他們每周周五就放假了!放假到周日吶!太輕鬆了吧!聖誕還有額外的假期啊!
你看 因為平台的關係,一個班級三十多個人只要有三四個人帶了手機玩就算是挺不努力了。。
2.本校的老師是真的和學生一起努力的,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到所謂的「職人精神」就是在他們身上。我的英語和數學老師,現在年紀和我爸媽差不多大,當年都是985的大學院校畢業,那時候的這個大學水平,放到現在我覺得應該和清北差不多了吧。更別說英語老師他們家可以算是富商家族?
然而他們的作息基本上比所有其他高中的老師時間長,薪資也不高。而且,嚴禁對外做家教。
我有時候覺得這樣的老師還能在我們學校工作,可能真的是信仰了。。(也有出來單幹的情況,某科目組組長,出來單幹,年薪1000w+)
3.學校學生歸屬感,榮譽感很強。從開學的第一秒開始,學校就不斷地告訴你們,你們是x中人,你們是優秀的。我現在就讀一所普通985,在開學時候自我介紹的時候,某超級中學出來的學生,都會驕傲的附加一句,畢業於xx中學,然後下面一片哇~ 我個人自我介紹的時候則是羞於說出我是一個x中人,我覺得這中間差距挺大的
4.學校的綜合教育水平也不錯,作為一個成績不是很好的高中生,高中年代我也算是弄過雜誌,弄過微電影了,起碼是對裡面的流程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模聯啊,辯論啊,還有一些編程方面的綜合素養,我們學校弄得都挺好的
5.高中時候有時候會去圖書館自習,認識了幾個其他學校的學生,當時就覺得頂不努力的自己其實算挺努力的。。。
其他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看情況寫吧,算是對高中生活的回憶和對母校的感謝
平台固然重要,而擁有平台的前提是自己雙商過硬,人品人格高分值,才華橫溢,有潛力,並且如果平台是外人所給,自己需要付出的代價遠遠超乎自己控制的範圍。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如果有一天我成功了,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努力是遇到平台之前的準備,不努力給你個平台也沒用。平台和努力是要相互結合的。
努力是平台的前提。努力是為有平台之前的養精蓄銳。努力了沒有地方發揮也不行,會讓自己懷疑努力的意義。
所以,平台和努力同等重要。對於有努力天賦的人都差不多,對於努力天賦差的人就是平台重要了,答案顯而易見
推薦閱讀:
※如何做到清心寡欲?
※有什麼方法能剋制住自己的虛榮心?
※十八歲意味著什麼?
※春節期間,職業與成長領域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好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