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膠捲相機,有什麼好的推薦嗎?
發現網上對於120相機的資料比135少的多(也可能是我沒找對地方),所以對於120相機整體沒有系統的認識,不知道到哪裡學習。所以請推薦一下120相機資料比較多的網站或者書籍,再請推薦一款差不多的相機,預算大概在萬元以下。謝謝
120機器強推66畫幅!
(原來玩過媽咪呀的6X7,也玩過富士的黑科技6X9,感覺還是喜歡6X6)
66畫幅強推祿來Rollei呀!
首先這本經典祿來 (豆瓣) 是一本最完美的「產品說明書」以及「教科書」。此書極其詳盡的的介紹了祿來雙反的各種知識,此乃進化為毒德大的必讀之書。
網站:The famous International Rollei Club
Rolleiflex A
-----------------------------
預算1W的話3.5F,或者再加一點2.8F也能拿下了。祿來這個機器是可以用一輩子的機器。質量絕對良心。
我自己的2.8E,查了一下機身編號是1956年左右生產的,目前除了測光壞了之外所有功能正常,在我手上摔了不下五次,照樣完美運作。
66畫幅的機器之所以推薦祿來而不是哈蘇的願意是在於其便攜性,說實話感覺哈蘇太大了,拿著感覺很彆扭。
【預警:有圖,圖有版權,謝絕轉載】
哈嘍,看到這個問題有點晚,不知道題主還需不需要。我從13年開始拍120,玩的是66畫幅。因為是學生所以比較窮,所以一開始玩的時候是用的【海鷗4B1】。選擇用雙反是因為快門比較輕,後來升級的時候想了想決定不跳成單反而是入了【Rolleicord】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身邊玩攝影的朋友倒是不玩66,主要用【賓得67/Mamiya 7 II】小夥伴出去吃飯了,回頭等我去問再更新)
個人覺得如果錢不多、入門的話還是少花錢買相機,多花錢買膠捲+沖洗吧,覺得多拍多實踐才好。海鷗因為國產也比較便宜,13年的時候是400-700RMB左右,去年入的Rolleicord也是250美刀,也算是可以接受的價格。具體體驗我覺得海鷗鏡頭拍黑白還是不錯的,彩色有種灰灰的感覺,不過自己拍著玩倒也無所謂。
貼幾張圖舉例:
上圖是2013年用海鷗拍的,TMAX400, Copyright: http://www.720minutesphotography.com/
這些還是海鷗,拍攝於2015年, Portra400, Copyright: http://www.720minutesphotography.com/
然後去年秋天我就換了祿萊平民版(實在買不起Rolleiflex哈哈,不過身邊用的朋友都好評超多)
Rolleicord:照樣是Tmax400/Portra400,感覺就帥很多!(也可能是模特好), Copyright: http://www.720minutesphotography.com/但是雖然相機還有差距的,但是真的推薦有錢的話先買多點膠捲然後多拍(敲黑板!)然後最後貼一個小夥伴的作品,就是上面提到那個....等我有空問問他再聊哈~~~
copyright: Daniel Zhang
我比較反對那種說個開頭然後讓大家去關注微信號之類的做法,總讓人覺得吝嗇。
就好像某些論壇不註冊不給下載,註冊了還要等24小時才能下載一樣。
120相機的選擇以前寫過長文,從
單反
雙反
皮腔摺疊
旁軸
特藝
等對各類120相機做了分類點評,如果你有興趣,直接可以在blog上讀到,不用關注啥的:
《論中畫幅相機的選擇(1)_銀河鐵道工業設計局》,發weibo的有9篇,blog上整合成四篇。
不直接貼過來只是因為太長了。
還有 @DX zhao 你說…Pentax67是頂級的67相機…這玩笑開的大了點?Linhof Technika/Press 70還買得到呢,而且一套(機+鏡+背)二手的價格還正好就在萬元附近,甚至還不到這個數。
120相機我玩了一些,留下的兩台之一就這個。
---------------分割線----------------
不過120入門的話,其實Mamiya C系列雙反和Press系列新聞相機還是不錯的。
鏡頭素質不錯,配件齊全,流通量大,結構堅固可靠。
而且Mamiya的鏡頭抄襲各種經典結構,從Topogon到Biogon,再到上面這相機的銘鏡100/2.8 Planar的「高仿」。
旁軸的話也可以選擇Mamiya 7,有口皆碑。
如果你堅持使用單反的話,萬元級別入哈蘇500CM的一機兩鏡兩後背也足夠了,可以玩好久。
皮腔機器水深,剛入門就先跳過吧…Makina 67。
有些機器,總玩兒總有。
有些機器,不值得玩。
太新,覺得沒味道,太舊,又覺得沒操控。
玩兒都玩兒了,還不玩兒個特立獨行、印象深刻的。
這張手持,手肘撐在桌上。快門都低到1/8了,因為當時裝的膠片ISO實在低,只能放棄前景了。
當然,我同意一種觀點,這機器表達自己對拍照的愛是夠的。
但是幹活兒掙錢可能還是不夠的。
在馬路上光招人看了,因為見過的人真不多,而且外形萌到讓人覺得是個相機道具吧。
看你的出發點了,如果純粹只是為了拍照(這種情況很少),那麼可以像其它回答說的那樣買一台便宜點的120,剩下的錢多買一點膠捲。便宜的120相機有大家提到的bronica, mamiya雙反(C330), 賓得645或67,pentacon 6這些。此類相機屬於120裡面相對低端一點的機型,不太受追捧,商家炒作少,價格便宜量又足。
但是話又說回來,買120相機來拍照常常只是一廂情願(成本太高,拍攝還比較不方便),更多的人是對相機本身有佔有慾。在這種情況下,就建議你買更具收藏價值的經典機型,比如:祿來2.8F,Makina 67, mamiya 7ii, 哈蘇503cw等。這些機器就算不用來拍照,把玩一下也是好的。追捧這些機器的人很多,哪怕有一天要出掉他也損失不了什麼錢。
萬元內讓我選
我會選擇哈蘇V系列(單反),祿來雙反(雙反),或者蔡司伊康532/16(摺疊相機)
按畫幅說說我用過的所有機子吧
645:
fuji Gs645w : 小巧,帶測光,鏡頭素質極其優秀,價格低廉,但是塑料感比較強。
66:
潘太康 SIX :非常便宜,鏡頭優秀,即使是sonnar 180 2.8這種規格的鏡頭也是白菜價。機身也好看,但是有疊片的問題,目前有一勞永逸的改裝方案。
美能達Autocord:個人非常喜歡的機器,買進過各個版本很多台,個人認為,autocord的那枚Tessar甚至比祿來的更加優秀。
雅西卡124G :也是不錯的機子,但我覺得不如autocord。
哈蘇503cxi: 沒啥好說的,最經典的模塊化設計,鏡頭優秀,機身可靠,有數碼化的可能(雖然沒啥軟用)
祿來雙反:祿來的雙反我有過很多台,要我只選一台的話,我會選3.5F白臉。
蔡司伊康532/16 :戰後紅T的版本是我認為最值得收入的摺疊機。鏡頭為80 2.8 Tessar,也比534的優秀。
祿來sl66:鏡頭優秀,簾幕快門的設計,多鏡頭的情況下輕於哈蘇V系,同時自帶正負八度的俯仰,可以玩出小動作,但是小毛病有點多,齒輪也容易斷。
67:
瑪米亞7:鏡頭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優秀,反正我覺得這貨比Makina 67 性價比高。
賓得67:老牌經典,鏡頭群豐富,價格不高,但是體積重量都。。。
69:
富士GW690 III:便宜,鏡頭非常非常優秀(考慮價格),塑料感很強(一代不塑料),使用方便,結構簡單。但是不是皮腔的設計,體積有點大。。。
福倫達Bessa I :鏡頭優秀可靠,但是性價比有點低 —,—
騎士 VH: 都用座機了為啥不直接上大畫幅? 我都不明白我當時買這貨幹啥。。。看幹嘛唄
一心想拍照的話,推薦哈蘇500系列!你想宇航員去月球拍照都會有啥指標?便攜,輕巧,畫質好,可靠,易用。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十幾個人帶了哈蘇500系。雖然各個指標都不能稱王,但除了價格,其實更多是配件價格,上過月球的相機真的沒得黑。如今哈蘇500系件價格都說不上貴了啊。
其他的,選畫質便攜手感顏值推祿萊,選畫質便攜好用可擴展推Mamiya7。祿萊我有個答案寫過,mamiya7的話,Ken Rockwell說這是世界上最好的相機祿來,美能達autocard,賓得67
玩到120
心態已經成熟了
不想投入太多只是初步體驗膠片不燒器材的話
可以bronica pentacon單反,或者ikoflex雙反
bronica選擇多 性價比很高 反差偏大了些
pentacon更油潤 有的機器過卷疊片要注意 淘寶有改機避免這些問題的師傅
Ikoflex較小眾 但它是zeiss自家雙反 便宜紮實可靠 定位僅比rolleiflex稍低
其它mamiya pentax minolta 海鷗 富士不太推薦
其中Pentax67很不錯 使用者很多 我是覺得太笨重了
財力可以 想找個經典機械機器拍照兼欣賞器材的
可以哈蘇 祿萊
不差錢直接swc 503cw+sa鏡頭 或者 rolleifoex 2.8f
非常懷舊
可以考慮摺疊機
Zeiss的Ikonta
福倫達的Prominent, Bessa II, Perkeo,
Balda, Agfa也有幾個型號可以玩
富士的機器個人覺得沒啥意思
鏡頭風格過於現代 反差大很艷麗 塑料味重
不如直接數碼算了
膠捲本來就是一種懷舊
還有個重點問題
就是測光與操作性
沒測光,測距不聯動的機器雖然很古雅,
但拍照速度會大大降低,
時間久了,你可能還是會想要一個帶測光的 功能完備的機器
以便在膠片味道 機械感覺 與 操控便利之間
取一個平衡
我認為最均衡的是mamiya7 或 7II
製造於1990年代,功能完善,體積不算小但重量很輕,
關鍵是鏡頭組完善,素質非常好
特別是43biogon 我認為完勝SWC
此外50 65也都很好
非要說缺點的話 那麼有兩條
一是旁軸取景 不能像單反那樣精確
二是塑料比例大
我相信大家都習慣單反微單了 這種取景需要適應
特別是橫平豎直控們
而其他單反120
除去祿萊sl66和哈蘇200系 機身有測光(比較貴)以外
大部分都要靠測光頂實現測光功能 很笨重
bronica 哈蘇 pentacon 都有測光頂
至於帶測光的雙反
只有祿來fx gx了,更貴
老機器2.8F的測光都廢了
強力推薦一下富士GW690 ,淘寶上大概兩千多塊錢。90毫米鏡頭,大概相當於135的40mm左右。
(上圖:真徠卡與「大號徠卡」)
這個機器看上去傻大黑粗,但是有幾個優點:
1. 鏡頭素質很好
2. 便宜啊,拿出去拍磕碰不心疼
3. 6x9 的畫幅,與135 的全畫幅比例一致,是常規的120機里最大的畫幅(不算超寬的6x17之流),你知道,底大就是正義。
4. 便攜(?!),使用方便。上卷方便,比哈蘇的方便多了。旁軸取景,rangefinder,體驗大號徠卡的感覺
5. 全手動,沒有電子元件,沒電也可以拍,體會原汁原味的攝影(這算優點么。。)
6. 顯得臉小 (感謝評論中的補充)
放張渣片:
局部放大細節:
再上一張:
局部:
雖然賓得67和瑪米亞7II都已經足夠好,
但還是推薦這部
天使與魔鬼的化身 — MAKINA 67
謝邀,可以關注下我的公眾號:GY-film1839,查看歷史消息有一篇是專門講120相機選擇的。
就單從預算來講,買好點的2.8F還是吃力,3.5F六片的完全夠。還有就是你有沒有畫幅需求,個人認為能玩67的話,就可以先不搞66,畢竟你的預算已經可以買到Pentax 67二代這樣的頂級67相機了。
更多問題可以和我細聊,我特么就是專門賣膠片相機的你敢信?
當然,我不會坑你蛤蛤~~
--------------------------------------------------------------------------------
更新:很抱歉我是個二手器材商(只是替合伙人打工而已...),我覺得打點小廣告沒什麼可恥的,自己勞動豐衣足食我覺得很光榮,但同時,我也是個玩家,所以我是很樂於分享的,大家要是對我這個回答很不滿覺得我沒有互聯網思維的話,可以看看我有關攝影有關膠片器材的其它回答,何況我的公眾號里分享了很多膠片知識,也有我自己寫的購買膠片機注意事項,真的熱愛這個,我想動動手指去看下我的匯總,或許會比你自己辛苦去搜更有效率對吧。我還是真心希望剛開始玩的朋友少走彎路的。最後請答友們注意,題主的預算有一萬。
看無忌器材庫。
我推薦一個:mamiya 7
個人就是使用這個,用來記錄生活挺好的。
(來自網路,侵刪)
優點:
自帶測光。
就我個人來說,不帶測光的機器已經完全不能接受了。不想每次拍照前還拿測光表測好再拍照。
鏡間快門。
1/15秒依然能夠成功拍攝。在家裡夜晚你開燈的情況下用400度的膠片能手持完成拍照。就這一點,幾乎所有的單反結構120都沒辦法做到,即使賓得那個F2.4的鏡頭。
輕。
機身+80鏡頭基本就一套普通單反的重量。甚至還要輕。
用寬幅套件可以拍xpan畫幅。
其實我買mamiya7的時候猶豫過GF670,最後在6X6跟寬幅之間選了寬幅。
補充樓上一個bronica rf,還有fuji的gw690
非常贊同你玩120 推薦瑪米亞。
玩120要耐住性子,磨練身體(相機腳架啥的都很重)和技藝(不同於數碼能瘋狂的連拍),等光的時候可以用很長時間來思索構圖和表現手法。
120比普通135要貴很多,按快門前要思索一下,這一副值不值得。
祝你在坑裡玩的愉快!
前方有大畫幅的巨坑等待著你。家裡有台海鷗牌的,換成彩色膠捲後,回憶滿滿的。
120個人還是喜歡66,66還是喜歡祿萊
推薦富士gw系列。其他更貴的g系列也是很好的。不過個人建議機器不用買太貴,留錢買卷。至於信息,我開始玩的時候是自己各種試,各種零散資料拼湊的,網上很多的,耐心點搜。
首先推薦rolleiflex雙反,不玩後悔。
其次推薦Mamiya新聞機,69的,結實抗造配件多便宜鏡頭素質高。
最後推薦Mamiya7,輕便價格適中鏡頭素質高。
120選哈蘇500系很好,或者祿萊,我用是哈蘇503。萬元下你可以選哈蘇500cm,很不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