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設計作品?

知乎上很多設計類問答或者其他網站上的設計類相關文章都有說到「學習設計要多看多練,多看別人的優秀作品,多做練習,多抄多借鑒,慢慢水平就上來了」一類的話。可是我現在每次自己練習,參考別人的作品,然後東抄一點西抄一點,最後的成品不僅四不像,所借鑒作品的那種美感也沒有體現出來,具體丑在哪我也說不出來。所以我想知道,面對別人的設計作品,我應該怎麼去欣賞賞析它?應該從哪幾個角度賞析?怎麼賞析?


內容:
任何設計都是需要內容支撐的,無論是digital design還是附著於其它媒介的設計甚至藝術形式,沒有內容和表達不成設計,這無關美學卻是重中之重。

視覺基礎:
對比、比例(scale)、突出、平衡、鄰近、留白、重複、動態、韻律、一致等等,這些是平面設計的原則,線條、形狀、空間、材質、色調等是平面設計的基本元素,我們說視覺上可謂美感的設計往往都具備這些要素中的一例或多例。當我們知道「美的東西是具有共性」這樣的觀念後就自然能明白當帶著特定目的去欣賞設計作品時該從哪裡入手,這便是理論框架的重要性。

了解自己:
沒有一個地球人不具備審美能力,且審美層次和審美「變現」對每個個體都是大相徑庭的,沒有一個公式可以幫助到每個人,所以認識自己是優先順序非常高的一件事。

對於咱們大伙兒,最好的工具類網站是Pinterest。我們從Behance、Dribbble等展示平台上看到了自認漂亮的圖片,這時候請不要多想,把它們保存到Pinterest中,或者先拖到本地,等你積累了十數張「好看的」圖片後全部打開,找他們的共性,這個共性從表象上來說可能是一種對比顏色的組合,或是一款凌厲的字體。當你通過重複這樣的動作找到更多即刻所愛之元素並發現重複率愈發高時,就可以基本確定自己的關注範圍了。

這裡要注意:不要把自己限制在某種媒介或種類上,攝影、繪畫、建築都是很好的創意來源,而且從這些自己並不熟悉的領域獲得的靈感往往會在紛繁不一的個人理解過程中發生劇變,為你帶來極具個性化的獨到助力也是說不定的。那麼把自己限制在某種特定媒介中是否能幫助自己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提升與該媒介/類型緊密相關的設計水平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審美水平是和個人經歷、價值觀都有關聯的,嗅探這種理想物質的敏感度會在成長老卻的過程中逐漸削弱,口味也會漸趨單一化,在那個階段還想要找到設計中的通識共性並藉以大幅提升審美是非常困難的事,有很多跨專業人士在後續的成長過程中會趨向聚焦於一些片面的設計形態或是拘泥於某種特定的設計風格。所以這是為什麼我建議在年紀還比較小的時候就儘快擴大那個圓,即便虛得很也無礙。

組合:
在確定自己的關注範圍後,可以回頭看看那些依然覺得不錯的作品,你可能會發現獨立存在的那些視覺元素並不足以讓你將他們保存下來。

圖片來源:(http://behance.net)
通過不同尺寸的材質拼湊、覆蓋,實現畫面的平衡和視線的聚焦,這是對比、比例、重複圖案的功勞;
————

圖片來源:(http://behance.net)
材質化的紙張+正側面顏色對比+腰線的截點
————

圖片來源:(http://behance.net)
對比色+重疊+超出認識的材質

圍繞自己的內容,通過組合這些元素來提升美感階級。你可以嘗試把多個自己喜歡的共性進行組合,觀察是否會有奇妙的化學反應。

數學:
然後說一下所謂各種視覺公式,比如黃金比例(很多人通常喜歡用什麼斐波那契螺旋來表達)這樣的「規則」從來就不是一個限制,如果一個平均水平之上的視覺設計師說自己善用此類公式那會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在座的優秀設計師隨便做個有潛在可能應用到黃金螺旋的設計,若你看它順眼,則它必定基本遵循了該公式。所以即便我們認識到數學或許和視覺設計是有關聯的,那也不能幫助自身進階,反而會帶來諸多先天限制——當然也有可能是些許靈感。

結語:
我們常常會意識到視覺風格的快速變遷,但任何風格的形成本質上都是擇取再組合。


由於莫名出現一些三無小號在評論區對我各種攻擊謾罵,我已將回答刪除。

更詳細和優秀的回答,可以參考:
@Dingzhou Li 的 Dingzhou Li 的回答
@Tsai0o0 的 Tsai0o0 的回答


我自己的習慣是在欣賞作品的時候帶著三個問題去看(我擦,我覺得我的口氣越來越像老師了怎麼辦):

0. 帶著目的去看
現在設計師社區太多了網站也太多了,哪怕只是一個 Dribbble 我也看不過來,那就只能做「篩選」了,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吧,有時候找特定的那些牛 X 設計師的作品才看,有時候找自己不擅長的東西去看,有時候找和自己做的項目相關的東西去看。


1. Ta 為什麼這麼做
都說做設計不是純感性的事情,理性也很重要,我覺得了解「為什麼這麼做」比「怎麼做」更重要,沒有個理論依據怎麼去跟 PM 提(chao)案(jia)你說對不對。舉個栗子,前幾天在 Twitter 上看到 Bjango 又發了新作品,同步地他也上傳了這個新 App 的設計到 Dribbble 上,包括下面這個 App 圖標,既然 Bjango 的 Marc 同學我一直很關注,好,那點開來看下。

iStat Server for Mac app icon by Marc Edwards ? Bjango

看到這個圖標第一反映是跟他的之前作品似乎很有聯繫,作為 iStat 系列家族裡的伺服器端產品,他頂上那個儀錶盤的設計和之前 macOS 下客戶端的圖標是保持一致的,而之前的兩個圖標一個用的是類似 macOS 原生日曆、通訊錄等 App 的正面透視,而圖標帶個底,稍微側轉一些,另一個則和 Safari、Photos 等保持一致,一個基本不帶透視的、正面圓形圖標,那我猜想他這次的新圖標是想要在視覺元素上與之前保持同步,但嘗試 Keynote 圖標那樣的全新透視。(其他幾個圖標在他家官網上都看得到:Apps by Bjango),鑒於 Marc 之前又很多作品都是 3D 的,所以猜測這是不做點立體的花頭出來不舒服斯基。


2. Ta 如何做的
繼續以上面這個圖標為例,看這個質感,這個風格,以及某些邊緣的鋸齒(圖標最頂部,金屬圓環內側那些)我猜測應該是 3D 下面建了個簡單的模,然後在 PS 下面重繪的(記得丫是不太喜歡用 Sketch 的,PS 為主,3D 為輔的)。渲染上,整個圖標的光影好像沒有特別複雜的地方,按照基礎素描的感覺 PS 里加點高光和陰影就行(啊,好像栗子沒有舉好,但是沒時間了,就醬紫吧)。然後 Marc 屬於挺有個人風格的設計師,賊噶喜歡用藍色和紫色,你看他官網就能發現了。這個他們家主打產品的圖標的配色當然也沒有跳脫,只不過為了豐富一下細節,整個家族都加了一個粉色,挺安全的一個配色選擇。


3. 我應該怎麼偷師這個設計 / 避免這些問題
那這個圖標也差不多看完了,到目前為止給了我一些啟發:App 圖標用在一個家族的時候可以嘗試同樣視覺元素但不同透視、用了各種混合模式之後出圖之前有時候需要多注意一下鋸齒的問題、整個圖標中的三個主要顏色的出現比例非常一致,藍色 &> 紫色 &> 粉色,在頂部和側面都是,這個有助於保持整個平衡。


4. 不是我數學不好,只是說這個 4 是可選項:有空多了解一下背景
其實很多老外都非常熱心的,在社區里的參與度也很高,比如 Marc,他在 Dribbble 作品的描述裡面這麼說:

I』m hoping to write up a bit of info on the process used to create it and the other iStat icons, if there』s interest. Does that sound interesting? Are there specific details you』d like covered?

下面的設計師評論得也很積極,除了期待他發文介紹設計過程之外,也馬上留言問了問題,比如有沒有用 3D 軟體啊,而 Marc 馬上回答他用的是 Cheetah 3D 這個軟體建的模型,類似這種「圖片」以外的背景情況有時候也是非常好的欣賞角度,上面說的種種很多只能靠我自己猜,只有挖出背景才能了解更清楚和詳細。

然後順手下載一下這個 App,安裝之後看看實際場景下的使用情況,哪怕是 App 圖標這種比較直接的設計,應用當中也許也是有花頭的,解包後打開主圖標的 .icns 文件,遺憾地發現並沒有針對 32px 和 16px 等小尺寸進行優化(啊,栗子真的找得不好,不要打我,但我真的不想重寫了)

以上,謝邀。/* 更新的分割線*/
實名接受 @Eason Wong 的反對,確實我並沒有注意太多提問者的背景就隨便舉了一個栗子,你看,這確實是一個做視覺的和做 UX 的本質差別對不~


強答一發。只基於原理說方法,不談假大空。
首先我其實很建議題主先粗讀設計史,中外藝術史和工藝美術史這一類書籍。尤其設計,並不是一朝一夕發展而來的,它與生產力的大幅發展,工業生產對成本控制和市場需求把握的要求等等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同時藝術的發展其實與一個國家的文化也有深刻的關係。如果不讀基本的設計史,你就不知道現在設計是由何而來,也不知道設計理論和方法體系是從何而啦,自然兜兜轉轉只能學到皮毛,脫不開借鑒和模仿。藝術與設計是密不可分的,而藝術是如何從文藝復興走到走到後現代的,這也是需要了解了走向以後,才會明白美的根基在哪裡,美的原理在哪裡,什麼是美,什麼是丑,如何去感受和解讀藝術。藝術是怎樣從拉斐爾走到畢加索的。如果單著眼於眼前,大概永遠都會停留在那位到處借鑒的階段。
其次,不管是古典藝術還是現代藝術,不管是中國藝術還是外國藝術,不管是汽車造型還是家居設計,不管是身邊一個小產品還是抬頭望去一個店鋪的招牌logo,對每一種設計每一種藝術都保持關注和熱情,問問是美還是丑,是好還是壞?美在哪裡丑在哪裡?好在哪裡壞在哪裡?是色彩搭配不和諧?還是板式排布有問題?是僅為美觀犧牲了功能?還是功能美觀都不具備?好的設計一定有其共同點,不僅因為視覺美多少遵循一定的規則,比如版式的排法,色彩的搭配,還因為設計作品作為一個功能性和傳達性很明顯的載體,某種程度來講是存在一般判斷標準的。
再來,設計本身不僅僅是畫圖和配色,還設計表達和功能。作者想要傳達什麼,能不能通過設計傳達清楚?怎樣才是正確的傳達方法?如何運用設計技巧和圖形元素準確地傳達出自己的理念想法?如何使產品設計的形式與功能得到統一?這些都是初學者容易出現的問題,也是需要不斷揣摩訓練解決的。同時設計還需要創意訓練,創意訓練的基礎來自於大量對信息、知識,圖片材料的積累。
在基於有了良好的審美基礎,對設計標準及其訓練體系有了足夠的理解,並能夠產生出足夠多的創意時,就需要反覆訓練文字的排版,色彩的搭配,構圖,軟體的運用等等,來達到想法和作品質量的統一。
總之多看多聽多練多思考多動手。如果有條件可以去美術院校聽設計專業課並跟著老師的指導進行訓練。現在進口出版物也多,設計教育訓練體系和方法的理論知識也不難獲得。
如果不想看書,推薦BBC的藝術的力量和設計天賦這兩部紀錄片。雖然裡面也夾帶私貨,但是對於入門來講,也是頗有裨益的!
以上。


強迫症晚期,本來回復在eason wong的答案里的,就又搬過來了… 只是為了排版排版排版
------------------------

試著找visual art的課件,結果翻出了fine art和architechture的………噗,其實都一樣~ 試著翻譯下,中文博大精深~俺不才,科科

*Element of design 設計要素
【Color】 顏色
這裡是指三原色紅黃藍和「二次色」secondary color橘綠紫黑,貌似還有三次色,我不確定哈
【Value】顏色的深淺
【Form Shape】圖形形狀
【Space】空間感
2d 3d中的空間感 比如2d畫中通過深淺 線條製造出的視覺空間感
【Texture】質地
布 麻 岩石

*Principles of design 設計原則
【Balance】 平衡性
現在特流行不平衡 單看一張圖其實很難說,但如果是一系列作品,平衡性的延展就特別明顯,到底是作者的小心思還是沒是別的
【Emphasis】 加強? 重點?
構圖的吸睛點還有顏色都是
【Movement】 韻律 (多謝『你說呢』的建議~)
大概意思就是通過上面的設計要素elements讓你目光動起來,還有就是通過重複的rhythm形成動作,而使作品有動感motion
【Repetition】重複
複製粘貼… 完全重複
【Pattern】圖案
但在設計中是重複可預測的那種,就好比少數民族服飾里的紡織布,地毯,家居設計中也能看到,pattern主要使用在顏色情緒的表達和構圖意義上,非洲,南美的那種紅黃黑,會直接視覺傳達給你噠
【Rhythm】詞意是節奏,但肯定不能這麼翻,大概意思就是這張圖裡重複的點線和顏色,象形的線條,和rhythm的恰當使用可以使作品更有條理order和動作movement,和pattern和repetition的區別就是粗看好像是一樣 但實際上是每個又不一樣…
【Proportion】比例
各種形式的比例,你可以維持unity統一性去保持balance平衡,也可以把比例全搞亂了,從而達到你的作品目的
【Variety and contract】多樣性和差異性
用顏色color,質地texture,圖案pattern增強對比
現實例子…我曾經非主流ps頭像簽名時候喜歡用的… 白字黑描邊
【Unity】統一性
就是如果硬生生把二狗子和林志玲放在一張圖上,不和諧啊,除非你解釋的好……去解釋這種衝突

幾張不同類型的,這也不是什麼藝術鑒賞沒那麼嚴肅的啦~
illustration for akbank jazz festival
by merve atilgan

taste of leaving
by evelyn bencicova

swimming trinity
by maria svarbova


設計方面太多了。
別人的答案都答的很好,如果從總的方向去看設計,無非是:
1.目的。
2.方法。
3.意義。
·
我比較反對 @JJ Ying 答案中的,偷師以及避免問題。
首先,偷師包含在方法中,然後偷師和避免問題都和問題中的欣賞偏差太遠。
·
1.目的。
設計的目的很重要,排名第一。
如果你去設計一把椅子,它不能坐,那麼你應該出門拐角去隔壁藝術界發展。
不管那個方面的設計,不管一個設計為了突出更強功用,還是更美。
達成目的不可避免。
哪怕你設計了一個特別美的椅子,坐起來扎屁股,當然不行。
但是能坐,又太具有精神上的美,自然是可以得。
·
2.方法。
探究設計達成目的的方法是永遠最有趣的內容。
設計有時候和穿衣服一樣,不管是哪方面的設計,都無非三類。
性冷淡

濃妝艷抹

註:失敗案例。
中規中矩

·
是不是特別有意思?
其中
性冷淡
又叫做極簡。以最直接的方式達到設計的目的。
單純的尋求理科方法的美,而放棄文科精神輸出。
但是注意
極簡在視覺設計上突出表達中心思想的傳遞,切勿走向藝術世界。
·
濃妝艷抹
好比上方的失敗案例。
用戶聯想不到產品,而且受眾面太窄。噁心的元素太多。
能把七彩的衣服穿的美的人還是很多的,但是不包括做這幅海報的人。
在不忘記目的的前提下,這一風格的設計看似複雜,其實萬變不離其中。
其中
元素的選取極為重要。
喬布斯想砍掉鍵盤已經很多年了,他的MACPRO就幹掉了ESC和F系列按鍵。
你知道程序員多憤怒么?
鍵盤其實就是濃妝艷抹的最典型案例,再多的元素也得服務於中心思想。不可錯,也不可少。
·
中規中矩
中規中矩的設計不像前兩種。
前兩種可驚嘆,而這一種可玩味。
·
3.意義。
我可以說,方法和意義就是並列服務於目的。
方法是起碼得保底的東西,而意義則用於升華。
你的設計,可以造就一個時代,可以造就一個風格,當然也可以造就環保,求愛,等雜七雜八的東西。
比如MUJI。
比如喬布斯家的蘋果。
·
·
·
·
·
綜上,我覺得設計的欣賞,從這三點出發。


感謝邀請!這個是比較抽象的一些話題,只能說明一些個人想法了!

作為一名設計師,獨特的審美能力是設計的靈感所在,也是能否快速抓住別人眼球的決定因素。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天生審美能力就好的令人羨慕,所以他們的設計所向披靡。但是你得知道,審美能力是可以培養和提高的,如果想要當一名出色的設計師就需要了解和學習怎麼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為大家分享一些觀點和經驗。


增加自己的審美活動

這裡的增加並不意味著你就把它看成某種固定不變的東西,所謂的審美活動應該是你把它看成可以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和豐富的東西。比如你可以經常關注藝術性的東西,通過學習和欣賞藝術理論以及相應的藝術實踐來提高自己的藝術鑒賞能力,你也可以博覽群書,不僅是名著小說,有關政治、歷史、文化、社科等方面的書籍都應該涉獵,知識面越寬,你審美的能力就越強。


工作之餘,你可以去報名參加一個班,繪畫或是插花或是文學賞析,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項,堅持下去,久而久之,你的審美能力就會有相應的提高。你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讓自己去聽一場音樂會,或古典或爵士或藍調或搖滾。要麼去看一場話劇或是電影,這些活動都能幫助你培養和進一步提高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其實就是是個人所具有的與進行審美活動相關的主觀條件和心理能力。而審美感受也以「視、聽」兩種感官為主,雖然在這方面並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不過即使你沒有先天的條件,後天的訓練活動起著也能起著很大的作用。


更多的接近自然

審美能力,是設計人員的一門必修課。對於陶冶情操,啟迪智慧,設計靈感具有重要作用。審美能力的高低也對一個設計人員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俗話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自然界除了給我們提供賴以生存的環境外, 永遠不吝嗇給我們看他最美的一面的,生活中的點滴都應該是你發現美的地方。也不一定非要去什麼名勝古迹,一輪落日,一株垂柳,只要你有發現美的眼睛,你都會覺得景色迷人。


無論是一朵花、一棵樹,還是一座山、一條河,都是我們從中感知美學的教科書。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經常活躍在大自然環境中的人們,與少接觸或不接觸自然環境的人相比,前者在知識和視野上都要開闊很多。在大自然中,通過對山川湖海、花鳥蟲獸的神奇變化的觀察,我們也常會聯想到這以外的世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從而大大激發我們的想像力,誘導我們更深層次的審美。


保持一顆沒有雜質的心

審美往往需要我們用一顆真誠的、自信的心去審美。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情感的體驗。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時刻秉承著真誠,真心的心態去看待我們身邊多彩繽紛的世界。很多人在審美上都會進入一些誤區,忘了應該是自己去理解美,去感受和發現美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而是聽從別人的建議,別人說丑你就認為他不漂亮。如果這樣下去,你會連最基本的審美能力都喪失掉。


審美,一定要自己用心去發現,用心去體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善於用眼和心去觀察,讓審美能力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逐步提高起來。保持內心的純潔,讓自己有一顆美好的心靈,注重自然的感覺,追求高雅而又充實的美。不斷完善自己對審美的認知,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設計源於靈感,靈感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就審美能力。只要你用心,從意識上就重視它,相信你的審美能力終有一天會達到一個不一樣的水準。


謝邀啦,我很少回答這種有點偏理論的問題,畢竟市面上說設計的書是千千萬啊,不差我一個說書的。
所以關於題主說的「面對別人的設計作品,我應該怎麼去欣賞賞析它?應該從哪幾個角度賞析?怎麼賞析?」我能不能理解為該從哪幾個角度去借鑒(抄),怎麼借鑒(抄)。
聲明:以下方法僅試用於平時練習,商用會打官司的喲~

1.切忌東抄一點,西抄一點。
畢竟不同的原設計可能設計初衷不同,在風格上就有所出入。所以能取兩個原設計的精華,一個為主,一個為輔融合在一起就很厲害啦。
那我們就來說說怎麼取這個精華。

2.顏色。
在我看來顏色真的超級重要啊,這時候就要用到ps里的吸管工具了(好像就是叫這個,英文是eyedropper),吸他們的顏色放進自己的設計里,注意是全部,然後調整顏色在頁面上的比例。甚至是字體的顏色都可以運用進去。
敢不敢把下圖的顏色吸進去,按比例搭配,即使只是一些矩形的色塊,也不會丑到哪裡去。

再來一個簡單色搭的
https://www.behance.net/gallery/41049869/Wellington-Summer-City

3.字體和排版。
對齊方式,字體大小比例,粗細,是否有圓角,變形方式等。
因為我們看的大部分好設計來自國外,英文和中文又有很大區別,所以不能生搬硬套,取整體的型就行啦,比如下圖哪一個和英文相似一目了然。

再看字體的排版位置及字體變形
藍色的大字兩邊各被切了一點。

4.元素。
它畫一根線,你也畫一根線,改變排列方式及顏色,顏色從原海報取一個。比如下圖畫的這個雲和天上的鳥,多可取呀。

5.提高軟體操作水平。
不然看見好看的,你做都做不出來!還怎麼抄。。。
比如下面這幾副,原作者是一個智利的設計師,我覺得很好看啊,但是自認為做不出來,就發了郵件問這位大神,他很耐心的告訴我用了什麼軟體,怎樣的製作方法。所以多問,多百度。
軟體操作畢竟比提高審美簡單吧,有想法卻做不出來多憋屈啊。
附上大師漂亮的作品。

要知道好看的平面設計,那些設計師都是畫了很多小心思的,也許字與字的間距都是取的黃金比例,要仔細觀察他們的小心思,並學習,再運用。


這是一個好問題,其實很多人都在說要進步多抄繪,多思考,但是就如同你說的一樣,沒有方法,沒有評價體系建立,怎能知道別人的怎麼好,好在哪裡?所以我個人覺得,要讀懂優秀案例仍然需要有一定的方法,以及建立完善的對優秀方案的評價標準。這隨著你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提高並行的,包括自己的審美,也在修正,也在拔高,還是提點直接能馬上有用的吧,比如對流線的理解,清晰么?案例是如何做到便捷分流的,通過高差處理了哪些妙處?功能組團布局合理否,結構邏輯及選擇呢?植被處理手法好不好,空間節奏好不好,特點呢?構造處理材料是不是有考慮技術與文脈……出發點無數多,看項目的角度也無數多,可從維特魯威建築十書里對建築的評價標準堅固實用美觀,延伸到景觀設計的好的案例評價邏輯圍繞展開沒變。無論如何,慢慢的建立自己的一套完整邏輯體系,以至於同樣應對於自身方案創作的鞭打,設計能力隨之提高,多聽高手解讀方案,同時忠實於自己內心的感召,一定會進步的


一直以來都不懂畢卡索,所以一直都不能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對著他的畫欣喜、流淚。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愛上了畫,那個時候會有很多人問我那是什麼,我會微笑著告訴他那是我的心情,看著他遠去,我想可能這個世界上沒人能懂我。

畢卡索的畫為什麼能讓那麼多人快樂?我想,從中得到快樂的人一定具有超強的想像力!現在我也從他的畫中得到了快樂與傷感,我是如何做到的?還是一句話,想想!看著他的畫,我想像著這是一張白紙,我從白紙的某一端出發,勾畫線條,上色,然後完成了這幅畫,他的名字叫 《盲人的晚餐》(The Blindman"s Meal),現在我又要想了,我為什麼要從白紙的這一端畫起?為什麼我要在某處傷那種顏色?那種顏色有什麼心情?對我來說,藍色是傷感,紅色是激情,黑色是嚴肅,就這樣,一幅畫似乎就被我理解了!咦?藍色一定是傷感么?我不管!我只管這幅畫帶給我的是怎麼樣的心情,都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不介意再多一個畢卡索,我就是這樣一個自私的人,只在乎畢卡索給我的感覺。

所以,學會聯想。


你如果對設計品沒有自然的喜愛,那麼那個設計就失敗了。


自己得有明確的幾個關注點,初學者面對別人的設計的時候都會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但是任何設計並且已經完成的設計都有它的用途。結果導向,從它的最終結果來導向設計者的初衷。並不要一味的套用,自己看自己的設計會覺得四不像,那是因為你對自己想要表達的設計理念,或者風格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


追求細節……設計源於生活,細節成就品質!


一句話,看優秀的景觀設計作品,http://mooool.com收錄了很多不錯的作品


優秀的建築設計都是以建築理論作為先導進行設計,而不是單純的從美學角度或者理性角度進行設計。因此,在了解優秀的建築設計時,必然需要先了解該設計的指導理論。
例如,現代主義的設計是以柯布西耶為代表的理性設計,而其早期建築作品則基本遵守理性分析並以此設計;又或者後現代主義的對歷史文化類型上隱喻以及轉喻同樣體現在其建築由內到外的設計中;即使看似雜亂無章的解構主義也是有其建築哲學進行支持,從建築語言的破碎到重組。綜上,理解建築設計理論是理解建築設計的前提。
建築是由理性功能和感性美學構成,但是二者是不可割裂的。在進行建築的評析時,首先對其最基本的理性構成分析是不可缺少的。宏觀上建築對城市的關係,與場地的對應,與文化歷史的聯繫;空間,流線,功能在使用上的合理性與適用性是否滿足建築自身需求。同時,建築的美學也是人類對精神的追求,美學是不僅包含形式美,而也有對空間,裝飾(非一般形而上的裝飾)等無論是符號還是類型甚至建築意的體現,即人的知覺(聽,視,嗅,觸,味)感受。
而達到學會貫通的捷徑無非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大量的閱讀和抄繪必不可少。
此為個人之微見望指教。


欣賞設計作品 首先學習一點設計的基本,然後自己對美的審視 讀讀別的的設計文章和經驗

「野蠻人網」 大神們分享的設計美學就很不錯可以去看看

他們的地址是這個 http://www.iyemanren.com


做設計最重要是從現實中尋找參考,你無論是抽象派還是寫實派,做這類東西都離不開現實中的「影子」,多些去觀察現實中的東西,自己去感受一下現實和創造的關係。
你做東西可以參考別人的東西,但從你的說明中估計你只參考了他們作品的色彩配搭,構圖之類的東西,而沒考慮各個作品的特點和風格。
不過這些東西歸根到底還是要回到基礎上才行,而基礎上的東西,其他回答已經一大堆了,自己去了解吧。


我覺的 ,給多數人以好的感受的作品 一定不會差。畢竟判斷 美醜的標準 都是以感受出發的,最直接的感受 才是最誠實 的。


我覺得你這麼說的話 我就覺得你應該是那種覺得好的就一起抄下來的吧 我覺得那樣是不行的啊 你要學會分解他這麼做很漂亮 同時你也要考慮整個版面的風格 風格統一了整個版面就高大上了


推薦閱讀:

你覺得老乾媽的logo需要重新設計嗎?
怎樣正確地理解「Less is More」?
學習 Photoshop 怎麼才能學得精通?
如何應對讓我幫忙做設計或畫畫的要求?

TAG:藝術 | 設計 | 平面設計 | 視覺設計 | 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