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型平頂建築是怎樣做防水的?
謝 @趙世奇邀。
這個問題很棒,我來試著回答一下,由於筆記本上沒資料沒製圖軟體,只能手繪了,畫質感人請見諒。
先說盝(LU4)頂,也作鹿頂。《營造法式》記載:上用趄塵盝頂,陷頂開帶,四角打卯,下陷底。
它長這樣:
盝頂上的灰背就是我們要談的,古人云:平屋頂の友~防水小能手~。
它由麻刀灰一層層的壓制而成,麻刀灰是亂麻渣子加石灰,普通灰背是醬的:
望板是承托屋頂的木板,麻刀絨萃取自麻刀,麻刀里最溫柔的部分,用於最後一道工序,澆青漿加固麻刀灰層。灰背在製作的時候像夯土一樣一層層的壓制,先來一層麻刀灰呵護望板,叫護板層,之後就一層層往上加,在其中可以添加材料複合,優化灰背,比如加金屬板:
金屬板使得灰背防水屬性和強度屬性全部十顆星!這是宮廷里用的,重要建築可以多加幾層。接下來(天空傳來了打擊樂),隆重推出灰背VIP平民版!加,油紙~
多層油紙同心協力代替護板層給望板姐姐般呵護,防水屬性十顆星。然後是壓軸(天空傳來了只有付費用戶才能聽到的打擊樂),加鹽滷鐵面版灰背~
引用啟蒙讀物《語文》里的一句話,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幹~鹵鹽與水反應再經過一系列叮叮咚咚的化學反應後生產類似鎂水泥的成分,全屬性增加十顆星。
另外說說西藏的平屋頂。古代屋頂的坡度主要由降水(雪)決定,西藏是少降雨高蒸發的地區。
上面答案也有提到阿嘎土屋面,但是說阿嗄土防水是錯的。來,跟我念一遍。阿嘎土不防水~
什麼?大聲點聽不見!
不防水!不防水!
那碰上雨怎麼辦呢 (⊙□⊙)?首先,厚度。。。(多麼粗糙的原理)先上構造圖:
你看阿嘎土和黃泥加來辣么厚,勢單力薄的雨水們撲入土層夯實的懷裡,它們被吸附其中難以自拔,還沒來得及滲透,就已經蒸發了。
在工藝上,屋頂在製作時會在軟石層塗上榆樹皮的製成汁液,然後反覆塗抹清油,可以阻擋少數掙脫出懷抱的雨水。
但是談這種平屋頂的防水是非常勉強的,它主要依仗著不下雨。。。但隨著氣候變化西藏降水量上升,這種古建需要經常修繕它被雨水摧殘的屋頂,再打上一層阿,嗄,土。
先寫到這,回學校再補充(?`ω′?)~謝邀!
鄙人學識淺薄,亦未曾親眼見過藏族古建,謹在此略表拙見,或有多言、誤言之處,望指正。
建築特徵總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下的影響和支配下形成的。所以我們在談到建築特徵的同時必然需要思考一下他形成的原因。
眾所周知,在我國使用面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建築類型便是木構架承重建築,取材方便、適應性強、抗震性強、施工速度快、便於修繕搬遷使木構建築廣為流傳。然而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多民族國家,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地質、地貌、氣候、水文條件變化很大,各民族的背景、文化傳統、生活習慣各有不同,因而形成許多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就建築單體類型而言,便有單坡、平頂、囤頂、硬山、懸山、藏族平頂、氈包式圓頂、拱頂、盝頂等,皆因其所屬地自然特點而生。其中藏族平頂的誕生緣於藏族地區地勢高亢,太陽輻射強、氣溫低、降雨量小、日夜溫差大,冰雪與寒冷風化作用普遍,故而建築多位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舊唐書-吐蕃傳》稱:「其國度稱號為邏些,屋皆平頭,高至數十尺。」
十八世紀初,長期處於大一統的中國,各民族之間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學習。承德外八廟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修建的,(同時這也是清代統治者為了籠絡蒙、藏民族的上層分子)承德外八廟出溥仁寺和殊像寺外,都在不同程度上吸取或模仿蒙、藏民族的建築形式。以普陀宗乘廟為例,修建歷時四年(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六年),是外八廟中規模最大的。自大紅台起便屬後部,是全廟主題所在。大紅台由三組外繞高樓內為庭院的建築組成,即中央的大紅台裙樓。大紅台的牆面高達25米,面闊60餘米,牆體有顯著收分。這組建築在外部模仿了布達拉宮,造型上氣宇軒昂、拔地而起的土牆因收分而順應透視目光,顯得格外巍峨。而其台上有重點不知了幾座重檐和單檐的殿閣,使外觀更添變化。從建築美學上講,這是一次多民族建築藝術聯合創作的結果,是一次大膽創新的嘗試;從建築技藝上看,亦是一次多民族築造工藝的結合與突破。然而這種民族建築融合在突破建築美學創作的背後,帶來了些許的技術問題,將藏式平屋頂建築建造在來中原地帶,雖然承德並不想江南地區那般雨潤,但防排水問題依然嚴峻。當然這種平屋頂和坡屋頂結合的建築在中原地區也並非首例,早在許多年前,盝頂便已開創了平、坡屋頂結合的先例。盝頂頂部由四個正脊圍成平頂,下接廡殿頂。常用於金、元時期,後還常用於帝王廟中的井亭的頂口,然上面卻為露天。下面說說這類平屋頂的防水做法——苫背工程。
苫背工程——中原傳統做法,掛瓦下層,從木望板開始,普通民宅也用席箔和葦箔代替(檐椽部分用席箔,檐椽以上不露明的部分用葦箔)。
一、備料
1、潑灰——苫背工程的主要材料。生石灰石上潑灑清水而後粉化成熟石灰粉。
2、泡青漿——青漿由青灰加水攪拌調製而成。(優質青漿一看是否含有碴子,二看色澤是否濃重)
3、漿灰——將青漿分層潑在潑灰上的過程。將潑灰篩好後移至不受雨淋且沒有生灰和灰碴子地方堆積起來,堆積時要逐層一次進行,每鋪至15-20厘米時為一層,每層攤平,並坡上一層較濃的青漿,如此層層漿灰,直到全部漿完為止。存放時間宜為半個月到半年。
4、擇麻刀(又稱麻刀毛)——一種纖維材料,而不是刀哦!簡單說就是一種細麻絲,碎麻。摻到灰里增強材料鏈接,防裂、提高強度。麻刀不能發霉變質,越乾淨越好,一定要全部拆散,否則摻和後結成疙瘩(俗稱麻刀蛋)。5、和灰——潑灰或潑漿加麻刀在加水(或潑漿灰加青漿)條和而成,灰麻比例100:5為宜。
二、苫青灰背
採用和好的麻刀灰,厚2-3厘米,分段苫抹(類似現在的混凝土剛性防水層),苫抹時,每次不要抹得太寬,然後開始「拍麻刀」。拍麻刀的做法需要使用「麻刀絨」,(麻刀絨是麻刀中最柔軟的部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一下擇麻刀絨的做法)將麻刀絨均勻地撲在已經苫好的一段灰背上,然後用鐵抹子將麻刀絨拍進灰背里,拍打時若發現局部不勻,應及時重新補鋪麻刀絨,並拍進灰背中。拍完之後用青漿潑灑灰背(類似現在的水泥砂漿),並留意不要讓青漿沖走麻刀絨。注意要反覆刷漿,不可露麻,刷漿趕軋次數不得少於「三漿三軋」,直至軋干為止。(關鍵:麻刀絨鋪平,灰背不能露麻)接下來便是打拐子、粘麻、壓麻、釘麻以備掛瓦,有興趣的朋友再作研究。
註:
(1)瀝青油氈誕生於18世紀末,我國在13世紀便開始使用瓷器和金屬卷材(瓷、銅、鐵、錫),為平屋頂的誕生奠定了基礎。(歐洲知道17世紀才使用瓦片作為屋面防水)
(2)兩河流域多暴雨,公元前三千紀之後,便開始用瀝青保護土培強免受侵蝕。元大都由也黑迭爾(阿拉伯)、郭守敬、劉秉忠規劃,也黑迭爾難說沒有將瀝青防水技術傳入中國。 而藏族平屋頂建築的防水構造便歸功於阿嘎土夯實技術
「阿嘎」系藏語,意為「白色的物質」。阿嘎是藏區特有的一種建築材料,是風華的石灰岩或沙粘質岩類被搗成的粉末,其主要化學成分是碳酸鈣(難溶於,不易雨水發生化學反應)。西藏民間將阿嘎看得很寶貴,很神秘。
阿嘎一般用於建築物的屋頂及地面。施工時,將其摻水砸實、磨光,建成後平整、光滑、堅實、不滲水,有如水泥。
正如樓上「小喬桑」大神所言,阿嘎土本身並不防水,其防水性能主要是靠夯實打密合浸油磨光。製作方案是:在卵石粘土結實的上層鋪設約10厘米厚的粗阿嘎,人工踩實後,用石塊和木棒蘸水拍打,邊拍打邊鋪設稍微細碎的阿嘎,如此一層比一層細。將阿嘎夯成土,一定要不斷地加水,使土成分吸收,直至起漿。最後還要邊抹用槐樹皮熬的漿汁(粘結劑,也具有一定防水性能),邊用卵石磨光找平;再塗刷2至7遍的菜油或化開的酥油,一般以滲入阿嘎土層5厘米以上為好。這種做法在公元七世紀邊開始使用。藏族建築外外牆以白色為主,毛石經過粗加工後,塗白色漿,上窄下寬,厚重莊嚴,而內部常用木樑柱、暖色紡織品裝飾,入口大門及窗的上不,均有二、三層出挑的小椽,最上一層出挑小蓬,用石片和阿嘎土做面層,出挑的小椽,雖然出挑不大,但檐下形成下坡,科學而嚴格地適應了高原特點(太陽輻射強),同時也有利於排水。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阿嘎土自身的防水性能差,其內部的粘性材料容易被雨水沖刷,在日晒雨淋下容易變得越來越粗糙,致使雨後屋面普遍漏水,之前做法是在漏水之後再打阿嘎土,這樣屋頂會越來越沉,導致房屋變形,這也成為藏式古建築致命的弱點。這一弱點在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薩迦寺三大重點文物的保護維修工程中,困擾了科學技術工作者很久,直到2000年,阿嘎土的改性科研被提上日程,加入添加劑之後取得較好的效果,並廣泛使用。
總體來說,現在建築防水技術源於古代工匠精英的傳承,無非是材料上有了較大的提高,依據大禹治水經驗,「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入大海」,故而排水為主,防水為輔。漢代地宮遍已設計盲溝排水,中國古代平屋頂建築同樣存在找坡,坡度較緩而已。最後,在此上一張現代柔性防水材料的構造做法對比,以讚許中國古代工匠精英的睿智與偉大。(以上內容多引用文獻典籍,還望海涵,多多交流多多指導。)
謝趙大神邀
話說這學期中國古代建築史還沒上呢。。。。。所以此題為硬答,旨在拋磚而已,如有錯誤歡迎指出探討
首先,題主問的是古代平頂建築
平頂建築主要常見於我國的西北、西南和華北等地區,這些地區乾旱少雨,較為適合建築平頂房屋。但是平屋頂常見於民居,大型的平屋頂古建築不會有很多,漢藏結合的寺廟算是一類(其他的我還真沒見過,畢竟學渣,這學期的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了之後可能會再做補充)
題主說大紅台維修防水作業,使用的是sbs卷材。
很早之前古人在做坡屋頂防水時就發現,坡屋頂的瓦瓦搭接是有細小的縫隙的,總會存在有搭接不當的地方,導致漏水。
然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那時候的工匠們直接就任性的上了卷材。
具體做法就是在搭接的縫隙處,使用創新的全封閉卷材--鉛錫背。中國古代建築在屋蓋構造中,有以鉛錫合金熔化澆鑄成約10毫米厚的板塊,焊成整體,俗稱「錫拉背」或「錫背」,就是宮殿建築使用的一種防水材料。北京故宮御花園內的欽安殿,已經歷時500餘年,至今完好。20世紀70年代初翻修天安門城樓時,在屋脊上也發現寬3米、厚3毫米的青鉛皮,用作防水層。這是錫背的一個變種。 (摘自互動百科建築防水條目)
所以呢
其實在瀝青誕生前好久好久我國獨創的古建築防水金屬卷材已經開始應用(誰讓我們那麼早就掌握了冶金技術呢,就是任性)
並且這種材料的應用也為古建築平頂構造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謝謝邀請。
-。-昂因為有很多熟人我在這兒獻醜不太好於是匿了吧。其他大神的答案已經回答了很好了,我就稍稍隨著他們補充一點吧。
嗯,差不多就是這些-。-
首先來講,古代的平頂建築其實是很少見的,主要存在於我國西南的西藏地區。其大量存在的原因,源於西藏地區的氣候,乾旱少雨,所以平頂建築在西藏得以大量保存下來,但這同時也體現一個問題,即在古代,在沒有現代防水材料出現的情況下,防水即以排水為主(疏導),防水為輔(其實大量還是排水)。
但,不論是平頂還是坡頂,建築的防水一般都是採用磚瓦,灰背和三合土(其他大神有提到),而相對等級比較高的建築,如皇室建築,宗教建築等等,都是在三合土中摻入糯米漿,增強密實度,起到防水的效果,另外在坡頂建築中,還會採用錫鉛合金——俗稱錫背,在一些平頂建築排水不好的地方(窩角等)進行防水。
不過以上的方法,都存在很大的缺點,如在平頂建築中,即便防水做的再好(當時水平看來),也會存在防水整體性較差,密實度難以控制,或者錫背長期使用會變酥脆導致防水效果大幅度下降等問題,這也是平頂建築長期以來存在的防水問題。
再稍稍補充一點,題主提到的sbs防水材料,其實在平頂建築的防水中也不是效果很好,主要是不耐用,強度太低,而且整體性也差,使用三五年就要更換。.....其實呢,我是看到」小狼」弟弟關注了這個問題才冒昧回答的,一個善良、懂事、可愛、幽默的知乎小V竟然對古代大型建築防水會感興趣。我呢,作為一名小施工員,對防水略知一二,參建的東北第一高樓也正好在進行屋面防水深化設計和施工準備。
......由於本人並未收集古代大型平頂建築防水及材料是如何施工的。貌似沒有發言權,如同上面某位所說「題主照片中的廟宇根本算不上古建築,就勉強的來說,只是一座古代廟宇裝修的現代建築」,我想說的是在施工工藝上古代和現代建築在本質上是沒有變化的,只是在施工材料和設備上慢慢發展和改進。言歸正卷,為了讓像「小狼」這樣的同學能熟知建築防水的專業知識,把做防水當做小黃文來寫吧。
......防水,顧名思義就是防止水流出,把他比作大家熟知的避孕套最為合適,避孕套原料通常是用天然橡膠或聚亞安酯,用以包裹陰莖、陰道或肛門的長條狀薄膜,其一端封閉並通常含有突起形成的空間用以貯存射出的精液。啪啪啪,受過專門訓練的使用者則可使避孕成功率達到98%。屋面防水呢,就好比把屋頂戴上了一個大個避孕套,但必須把射出的精液有效排出並保證不滲漏,所以就有了建築上的給排水設施,說白了就是排水溝和地漏,雨水就順著管道流到了下水道。據說古埃及2000年前就有採用魚泡和動物盲腸來做避孕套了,試試吧!
作為一道建築類的問題,從施工角度來分析,所有的防水逃不過這些工序。
題主說的承德外八廟普陀宗乘之廟就是SBS現今使用最多的防水卷材,這種SBS卷材當然是從古代的材料變化而來的,所以呢,我們也不能忘了本,我們要弘揚中國古代建築史,還要不斷改善學習,也不要把所謂的技術問題想太複雜,他就是一個大的避孕套,哈哈,當然SBS也在改進,比如在東北冬季350米上氣溫會達到-40℃,下面看看SBS的性能參數。
也就是說到了-20℃或者更低溫度時這SBS就真成SB了,根本沒用,你小弟弟射出的精液全都溜走了,多危險?哈哈,下面大家看看這座高樓的照片及防水方案吧!
前面和大家說了,防水工藝好比你帶的避孕套,這個樓就比作的你的小雞雞了,殷紅的部位就是你的龜頭,這小黃書也太黃了哈,紅色區域現在需要準備的工作就是確定排水溝和雨水斗(這個根據排水流量設計數量),在讓大家來看看這屋面的建築做法。
這個到底會不會漏主要還是看工藝和材料設備,好比美國人的蘋果手機就是不一樣,下面為大家介紹這個1.5mm厚的彈性聚氨酯噴塗材料,當然「小狼「的用的避孕套材料也在不斷的改進,傑士邦也是日本原裝進口,增加了顆粒感和香薰功能,哈哈,所以呢,中國古建築防水材料大家可以想像了。
第一個檢測報告已經很清楚了,聚氨酯是一種高分子材料,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為什麼用德國進口的聚氨酯材料呢,這個好比中國的的lining運動鞋和德國的aididas了,具體的不做分析研究,因為鄙人只是個小施工員。中國古代建築防水材料中的高溫瀝青加橡膠轉變為現在的SBS防水卷材。大家看看這個由中國人民共和國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30℃無裂紋及形變,但是東北氣溫會低到-40℃甚至更低,因此增加了保溫及混凝土材料,其次,由於煙囪效應樓內暖空氣會上升,暖空氣會保證防水材料不會撕裂漏水了。最後上一張完美的效果圖了。
需要此類工程方案的朋友們可以私信我,國內所有頂尖建築的方案都有的哦,長得帥的不要錢,哈哈!
印象中,主要是由於古代與現代使用的材料不同導致做法不同,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
不同的功能的建築所用的技法有所區別,官造建築的會繁複一些
忙完這幾個標查一查,學渣實在是太羞愧了。。。
謝謝邀請,身為建築學渣,硬著頭皮說一下自己的想法Orz
中國古代沒有非常好的防水材料,在處理屋面防水時,以排水為主,防水為輔。各式坡屋頂,不僅能起到排水作用,還是地位的象徵,所以中國古代的大型建築還是以坡屋頂為主。
我對中國古代平屋頂建築知道的很少,只針對題目里舉的例子猜測一下。
承德外八廟是清朝修建漢藏結合的建築,樣式與布達拉宮有些像,估計它的平屋頂防水用的方法也和布達拉宮類似——西藏傳統的阿嘎土工藝 。
阿嘎土是一種黏性強而色澤優美的風化石,使用前一砸便碎。施工時以卵石及夯實的土層等為底層,上鋪10厘米厚的粗阿嘎,淋水軟化踩實搗固後再醮水夯打,邊拍擊邊鋪撒一層比一層碎細的阿嘎,同時不斷淋水,夯打至起漿使地平成形。夯打時間越長,夯打越密實,防水性能就越好。繼而用榆樹皮等熬制的槳汁塗抹,並用光滑的卵石磨光找平,然後再用清油塗刷,儘可能滲入阿嘎深層。(此段引自新浪三聯生活周刊)
期待更有用的回答出現^ ^
對於每一個建築師,如果古代有這個稱謂的話。他建房子前,必然考慮當地的氣候、環境、人文,材料和技術。所以一切未建之前都不可知,但又是必然。無論古今中外,所謂的防水,先看建在哪裡,用什麼樣式,當地有什麼材料,比較成熟的施工工藝,具體用「防」還是「排」,只是步驟問題,其他人們考慮的思路都是一致的。
謝邀。 非常抱歉,本人對建築史了解甚少,尤其對古代平屋頂防水更是一竅不通。 抱歉,未能幫上忙
謝謝邀請,作為建築學渣,現已轉行,把知道的告訴你吧 在古代建築材料中也通常用到了饕餮紋裝飾防水。如饕餮紋半瓦當:系古代屋頂防水建築構件,用泥土燒制而而。1957年,在廣安門橋南約700米護城河西岸,發掘出紋半瓦當,經考古工作者鑒定,系戰國時期燕國宮殿建築特有的殿頂防水部件。還有的暫時不清楚了
中國古代漢族建築應該沒有大型平頂的,「三合土」一般也只用於夯地和夯牆。西藏(含川、青藏區)相對乾旱的地區倒有很多用「阿嘎土」夯的平頂建築(象林芝等雨水多的地方也還是坡屋頂為主),「阿嘎土」前面有人介紹過了,防水性能挺好,而且夠厚。新疆(特別是南疆)也有大量的平頂建築,問題是這些地方基本不需要防水。
古代有大型「平頂」建築嗎?
感謝邀請。
可惜對於古建知識我自己也只有『半瓶水』,就不獻醜了。
替題主邀請一個專修該方面的同學,希望她能為你更專業的解答。 @夏雯雯
這是我受邀的第一個問題,不回答說不過去。
以下資料見於人民美術出版社於1995年出版的《西藏民居》一書,僅供參考吧。由書中所載內容可知:
西藏民居中的平屋面做法主要是利用了某種類型的灰土,輔之以酥油或榆樹汁,共同應對雨水的衝擊。這種做法在中國的大多數境內都是不可行的。灰土只能吸收少量的水分經不起大量雨水的浸泡。所以,中國古代民間的主流屋頂防水以瓦屋面為主。高原地區雨水相對稀少,所以能大量採用。即便這樣,當現代防水體系誕生之後,也已經迅速取代了過去的灰土防水。現如今較為開放的西藏地區新建房屋也已經拋棄了過去的做法了。謝邀,,,因為不了解這個,網上資料少所以一直沒回答,後來了解了一點現代的防水,以此類推,回答一下。
…………………我是分割線…………………防水以排水為主,現代一般的平屋頂都有2%~3%(不上人,上人的是1~2)的坡度。類比到古建也應該是有一定坡度來排水的。
只知道這些了_(:з)∠)_,之後再了解再來補充
防水上材料應該是有很多。像油氈出現較早,古屋頂的防水材料應該是有油氈的。鋪材料時也不只鋪一層,多幾層防水效果會更好,使用年限會更長。1、古代平頂建築,最具代表性的不是布達拉宮等大型建築,而是窯洞,這種穴居建築,存在的歷史很長,並且技術上早已足夠完善,平頂建築最怕的不是降水,而是浸泡。
2、其防水主要靠天,必須降雨少,日照多。一般而言,窯洞的防水並不需要特別工藝,土層夠厚夠密實,勤除雜草、及時消除雨水沖刷的溝壑即可,甚至厚到一定程度,這些也可以免掉。南方蓋茅屋,不挖窯洞,一來降水多,二來缺少足夠厚實細膩的土層。
3、各種防水技術,比如望板上鋪設的各種石灰膏等材料,防水作用更多體現在防止植物生長,至於麻刀灰是增強橫向粘結力,防止伸縮裂縫等。相反,如果麻刀灰層太厚,會吸收更多水分,並難以蒸發,反而不利。
4、採用平頂而不是斜面瓦頂,除了少數特例,更多的原因是成本限制,木構固然足夠淵源長久,但成本比窯洞高得多。
5、磚瓦,磚瓦都出現的很早,但由於技術限制,生產效率地下,成本高,很長一段時間,只用在關鍵地方,比如瓦用於覆蓋脊縫等。平頂就用的更少,排水邊緣少量使用。
6、所謂的石頭頂,石頭頂的防水效果不一定比土質的好,而且更重,中國古代石材是邊緣性的建築材料,很長時期,墓穴用的更多,絕少見於民居。
7、刷桐油,是用來防治木質材料腐爛的,跟防滲漏沒關係。
惶恐謝邀!之前拍過大昭寺的屋面來著,我去找找哈 不過現代藏族建築平屋頂倒是可以放一個,來自重建的當卡寺:
謝邀。本人覺得,這種平頂肯定大都出現在北方地區,因為南方多雨,不適合出現這種大面積的平頂。而中國的古建築大多都是以木為主要材料。所以南方屋頂的防水主要是靠瓦片的擺放如何引導水流。北方則不同,比較乾旱,常年少雨,採用平頂形式的也大多是石材。或者其他材料。那麼石材具體的防水措施,本人也不太清楚。但是終歸一條,一個地方的屋頂形式,是考慮當地特點才會存在的,這也印證了建築的實用性。
戰國時期的趙國宮殿就有瓦了。。。。
卸腰。
了解不多。我知道的一種就是大家都在說的,在西藏和新疆地區使用阿嘎土並刷油。另一種就是生土建築里,材料本身含有鹼,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防水。
詳細的問過老師再補充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