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的劇本刻畫人物,二等的劇本注重故事情節」,這句話有道理嗎?

背景補充:如何評價電影《無人區》?中劉璦語女士的回答。


就@王淵亭 的答案展開一下思考,拋塊磚頭好了~說得不對請指正。

高明的作者不是用情節推動故事發展,而是看不同的人處於如此情況下的做法,故事,是每個人的選擇。

其實看到問題的時候我也想到這句話了,但這句話似乎不太能印證題主所說的這句話呢。

既然是看個人的選擇,高明的劇情豈不就是把「選擇」極端化、特殊化么?

一個人選擇「我要泡校花還是要去坐牢」,和他選擇「我該救河裡整天家暴我的親娘,還是救沒有血緣關係卻溫柔可人的女友」,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顯然後者精彩得多,也更能體現人物的特殊性格。

反過來說,讓人物做出各種各樣的選擇,不正是電影中刻畫人物性格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么?

換句話說,除了好的劇情,還有什麼能夠刻畫人物性格呢?

於是我去看了一下題主所列回答中,劉璦語老師的原文:

一等的劇本刻畫人物,以獨特新鮮、豐滿生動的人物性格來推動故事的發展。二等的劇本注重故事情節,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取勝。拿電視劇舉例子,為什麼趙薇演《還珠格格》、李幼斌演《亮劍》可以大紅大紫,湖南台的狗血劇《百萬新娘》、《加油媽媽》收視率壓倒性第一,但大家依舊叫不出主演的名字。這是類型的原因,小燕子、李雲龍、許三多是編劇和導演著力塑造的生動、獨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他們的性格和外部的衝突推動著事件的變化和發展,換誰來演只要演得活這個人物都能一夜爆紅;而像《百萬新娘》、《千金歸來》,劇情跌宕起伏,但裡面的人物全部扁平化、臉譜化,好人都劉慧芳、壞人都陳世美,人物的性格和動作只是為故事推進而服務,沒有現實依據和心理變化,演員就是個道具,換誰來演都一樣。這個的結論是,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要從會選劇本開始。

同樣,有人問過:為什麼藝術片那麼晦澀,卻是經典?因為我們看到的藝術片幾乎全是描繪人物,各種各樣的人物,從個體的外部動作和內心世界延展到對人性的思考。但因為太過注重內心的剖白和多樣化人性探討,故事情節的戲劇化就變弱,所以很多的藝術片不好看,沒有娛樂性,但它是一等電影,它更重藝術性,像法國經典《紅》、《白》、《藍》。而商業電影因為更重視娛樂性和感官性,所以要堆砌情節故事,用懸疑探秘、跌宕起伏、大悲大喜或者特效、色彩來吸引觀眾,在這個過程中,對人物的刻畫就會弱掉,像《泰囧》。當然為什麼會有經典商業電影,是因為它既能兼顧人物塑造又能有好故事,兼備藝術性和娛樂性,像《老無所依》。

綜合看下來,做做語文分析題,我想題主可能誤解了這句話,而劉老師自己敘述時也可能造成了歧義。

以下是揣測。【耶,劉老師給我點贊了,說明我GET到了分數?】

「一等的劇本刻畫人物,以獨特新鮮、豐滿生動的人物性格來推動故事的發展。二等的劇本注重故事情節,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取勝。」

這裡第二句話的「故事情節」,實際上是指「戲劇化,娛樂性的故事情節」。

這樣解釋的話,道理就很簡單了,一部電影一共只有這麼長時間,你把時間分配給了迷惑觀眾、神展開、伏筆等等讓故事戲劇化的情節上,你自然會在人物刻畫相關的劇情上削弱一些。

舉例:歹徒用槍指著小明,要他交出錢包。

商業化做法:小明頓了頓,突然抓向歹徒,歹徒吃痛,手一滑,槍掉在一邊,兩人左一拳右一拳地毆了起來。突然小明的死對頭出現了,撿起了槍。小明閉上眼心想完蛋了,槍響,倒下的卻是歹徒。死對頭英姿颯爽地吹了吹槍,說我前面欺負你,都是因為我喜歡你呀——這是十分鐘故事情節。

藝術化做法:一滴汗從小明臉上滑過,他看著手上的表——那是男朋友送他的——而他剛剛和自己分手了。今天上司也把自己開除了,想想看自己從小就TM不順,爹不親娘不愛的連狗都嫌棄,窩囊了一輩子。越想越氣悶,再看看歹徒那張臭臉長得和從小欺負自己的胖虎長得真像啊……風吹過樹葉沙沙響路燈忽明忽暗旁邊一家人的嬰兒突然開始嚎哭蛐蛐兒聲忽然停了——小明一拳打了過去,黑屏。——這也是十分鐘故事情節。

後者都是關於【小明做了什麼事,他為什麼這麼選擇】,全是為刻畫人物服務的故事情節。前者就是【戲劇化,娛樂性】,為了故事展開服務的故事情節了。

同樣是半個小時,前者可能看著很爽,但是對小明為什麼這麼做毫無解釋,小明只是做了一個扁平化的「英雄」型角色的必然舉動。後者呢?我們可以看出小明是個很懦弱的人,可以看出他從前一直很窩囊,但是他被逼急了,也會發火,會把自己的繩命置之度外。有性格的兩面性。

同是故事情節,似乎前者拍出來會精彩很多,但就人物刻畫——人物面臨的矛盾、選擇來說,後者展現了「要命,還是要尊嚴?」的選擇,以及小明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前者卻沒有體現這種東西。

也就是說,這句話應該理解成「一等的劇本注重刻畫人物的故事情節,二等的劇本注重戲劇化的故事情節。」


情節和人物不能割裂開來,人物形象靠劇情來描繪,劇情靠人物的行為、人物與人物的矛盾衝突來推動發展,但這不是一個「有」「沒有」的問題,情節人物顯然缺一不可,但這兩者扮演的角色,在不同的層次以及不同的時期的權重應當是不一樣的。

情節和人物有一個存在巨大硬傷的話,那是不入流的。

情節、人物無明顯短板,但都表現平庸的話,是三流劇本。

-------------------------------

而人物情節都在平均素質之上卻又未至頂尖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比豐滿生動的人物容易取勝。

一個不落俗套的故事更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論是故事情節本身還是敘述手段和剪輯技巧,線性的貫穿始終的故事情節能持續的吸引注意力,一兩個包袱、槽點、意料之外就可以,而相比之下,塑造人物要著眼於神態、動作、心理等細節,往往要求觀者自我的代入和第三者角度的審視才能領會,這對於劇作者、觀者都會更複雜。

也因此類型電影才能在好萊塢興起後在全世界都大行其道。
常見的類型片有:警匪犯罪片、災難片、動作冒險片、恐怖驚悚片、愛情片、喜劇片、西部片和音樂歌舞片等。
其主要特徵是:模式化形式、定型化人物 、程序化敘事 , 公式化的情節(如西部片的鐵騎劫美、英雄解圍)、定型化的人物(如能歌善舞的貧苦人家的女孩)、圖解式的造型(如預示兇險的宮堡或塔樓)。

好萊塢類型電影的敘事模式,仍舊隸屬於戲劇 性的敘事模式。類型片強調影片故事情節取勝,人物關係也從屬於情節關係。這是市場細分的必然結果和商業化運作最合理的方式。因為有了模塊化的範式,在人物角色的設計上就沒有那麼多的創見,更多的時候在創造集體神話,塑造當代英雄 ,觸及大眾心理情節

「三鏡頭」法作為好萊塢分鏡頭的程式化手法, 誰說話鏡頭就給誰,代替觀眾的思維,讓觀眾跟著故事走,誘使觀眾簡單地認同影片及人物的觀點和態度。剪輯方法則不過是完成分鏡頭的任務,並使影片順暢、連 貫和光滑地讓人看不到剪輯的痕迹。

但也並不是說這就是「二流」的。好萊塢類型片的規範也並不是沒有它的積極意義,它對於一些有才能的、好的製作者,在一定的敘事形式和敘事語言的表現上,是一種積累、提高、精益求精的過程。約翰·福特和希區柯克等就是這樣。這也是好萊塢能夠創作出一些精品的 原因。對於觀眾就範那些容易辨認的、熟悉的慣例的類型片,這本身對於他們就是一種快感。從某種意義上說,好萊塢把電影視為大眾化藝術的一種傳統,而類型電 影在這方面則強調了藝術家與他的素材的關係,以及素材與觀眾的關係。

這麼多年來也有層出不窮的「超類型」「反類型」片,也有既能兼顧人物塑造又能有好故事,兼備藝術性和娛樂性的經典商業電影,譬如諾蘭的《黑暗騎士》。

因此並不是將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一刀切並粗暴地歸於某一類,而在於探討其中的共性。商業片也能有藝術性,而藝術電影在形式上可能更具創新性。我一直覺得「大眾娛樂性」和「藝術性」就像一個二維坐標軸,每部電影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能簡單粗暴的劃分,具體的標準要讓專業的來。

---------------------------------------------------

然後說刻畫人物,優秀的人物的塑造從個體的外部動作和內心世界延展到對人性的思考都會讓人過目難忘。

角色推動型電影里角色刻畫複雜豐富且有「成長」;同時主人公的危機來自個體內部,魅力也來自內部。

但基本必然伴隨的就是情節就會被弱化。

舉一個和電影不那麼相關的極端的例子。
《涼宮》之後的現象級萌系日常作品《幸運星》。在《阿滋漫畫大王》引發日常系動漫潮流後,尋求宣洩、青睞溫馨世界觀的人越來越多。
作為四格漫畫改編的單元式小品級作品,沒有突出明晰的主線劇情,故事講的是一群女高中生的日常生活而已,毫無波瀾壯闊的劇情甚至很多時候就是在體現無聊。因此基本也是靠塑造女性角色來獲得成功的。
而在08年2CH的最萌大賽上,動畫里的雙胞胎姐妹柊鏡和柊司會師決賽,姐妹的屬性其實也談不上多新穎,一個傲嬌一個天然,而女主角泉此方,除了長相可愛之外則是一個不折不扣OTAKU。對著電視幻想著那些高不可攀的萌妹的死宅們,更願意看到身邊出現這樣一位能夠和他們有共同語言和愛好的異性。角色有代入感,就題材而言更能受到宅男們的歡迎,滿篇的NETA更是錦上添花,使得其他角色的萌點也得到了升華。

當然僅僅塑造角色,甚至不是塑造而是複製角色也是不行的。
比如當下泛濫的日常系廢萌 ,對市場需求分析預測下,當前時段人氣最高最旺最惹人喜愛的人物屬性集合, 看看哪個畫師適合做人設,把標籤化的屬性多快好省地一堆砌,還能在DVD BD銷量上昂首高歌。

也許會有人說如今看來《幸運星》簡直是把不知多少標籤都糅合在了一起,但它符號化臉譜化嗎?

確實在如今看來很多要素都是廢萌,但它就是那個畫譜的人。而且雖然無法與電影界動畫界曠古爍今的作品的影響力相比,但在普通的日常中,求得共鳴,笑著笑著就哭了的情況也是有的

而且其實也不是「標籤化」的錯,標籤化的角色對於市場推廣發行是有幫助的,因為受眾會用標籤來快速地識別和了解作品,所以與其說是創作者設計了標籤,不如說是聰明的作品發行方巧妙地找到了受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讓作品被受眾快速接受了。

--------------------------------

而最後,就要講講超一流的劇本了,情節角色不分你我,情節發展不經意地顯出角色的橫斷面,角色推波助瀾、甚至只是「活出自己」就不知不覺推動了劇情。
以至於到最後發現,以為是講劇情的其實是在刻畫人物,以為是在描人物的其實是在說情節,他們互為彼此。

而我腦中的第一個場景就是這個。

是在講小惡魔嗎?

是的,而且把小惡魔的憤懣、過渡補償的自卑生髮的聲嘶力竭的吶喊,愚民的麻木不仁、個體在黑暗社會群體下的無力與反抗展現的淋漓盡致,從演出到台詞無可挑剔。

只是在講小惡魔嗎?

想起了弔兒郎當的毒舌權貴,想起了鷹巢山、奔流谷數次絕處逢生的幸運兒,想起了畸形兒帶著「生來的罪」受盡無聲鄙夷的苦楚,想起了君臨城下最不像獅子的人卻像獅子般的浴血奮戰,之後的弒父遠走、王者歸來都通過這場審判連接,看到的不是那個無助吶喊的小惡魔,看到的是君臨乃至維斯特洛的眾生相和對劇情本身的思考。


而這還不是最妙的。

最妙的是」提里昂蘭尼斯特「和皮特神一般的吻合。

在 1995 年開始他的演藝生涯的時候演的第一部電影,living in oblivion 中飾演了一個角色。這個角色是一個很沮喪的只能不停演特別老套的侏儒的失敗演員……是不是很諷刺?

侏儒的戲路是很窄的,他註定不是英雄,註定是丑角,註定事笑料。他演的越好,越成功,他就越被嘲笑,越失敗。

像他在一次訪談裡頭被問及身高的時候說的,「我必須認識到這不是我自己的問題,是那些人的問題」

皮特肯定比每一個人都感同身受作為一個被人歧視的一直受到不公待遇的侏儒的滋味。

所以我認為那一段嘶吼,是內心的表達。我們覺得震撼,是因為這些話,皮特已經想說了 40 年了。


應該換個邏輯

一流的劇本必然是一流的編劇認真寫出來的,所以基本上都會把人物刻畫好,也有可能情節很出彩,至於重點到底是人物還是外部的複雜情節,每個電影要表現表達的不一樣,因本而異

而二流的電影要麼是一流編劇隨便寫出來的,寫出來也許是為了錢,也許就為了照顧(糊弄)二流的觀眾,很抱歉,為了配合主題,用了這麼個不好聽的詞,可以把二流觀眾理解為,僅希望讓電影滿足娛樂功能,或者欣賞能力有限的觀眾;要麼就是二流編劇寫出來的,前者很清楚目標受眾不關心人物的細膩度豐滿度和立體程度,更關心外部的所謂「情節」,因此滿足情節功能就交作業了;後者能力不及,沒有把握複雜人物描寫的水平,對劇本的認知和寫作習慣往往也導致注意力放在情節上(所謂的「腦洞」、「設定」),因此在大部分二流劇本中,往往不太容易看到豐滿立體真實的人物。


所以並不是二流劇本比一流「」注重情節,而是二流劇本一般都不注意人物,僅有能看的也就是情節,如果情節人物都不行,那就二流都談不上……

當然,永遠存在例外,比如一流(或者有野心的)編劇在成長期的探索型劇本……


所謂文學即人學,任何形式的作品,特別是戲劇、電影這種當下佔主流地位的文學作品形式,其本質都是對「人」的表達

按劉慈欣在《三體》系列中某段描寫,主人公羅輯的女友白蓉要求他寫小說,然後他在腦海中創造了一個夢中情人的形象,而這個形象一旦鮮活起來,就無法磨滅了,甚至作者也無法控制她的行為,像是真有這樣的一個人存在一樣。而所謂文學大師的作品,就是創造出很多個這樣「立體」而「自由」的人物形象,然後在特定背景中,把他們的關係、衝突表達出來,就成了傳世經典的文學作品。有別於「情節導向」的一般作品,這種「人物導向」的作品,內涵深度和豐富程度都要明顯高出一籌,因為豐滿的人物形象就像是一顆顆種子,每一個都會」生髮「出無窮無盡的戲劇衝突,這種情況下,不需要刻意設計情節。

如果說三流作品設計情節,就像是一個普通廚師按菜譜指導採購普通的原料,煎炸烹炒一板一眼做出的一道菜,而一流的作品,是一流廚師先找到諸如3個月的小羊羔、高品質松露之類的等等許多一流食材,然後將它們合理地烹調到一起,產生各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既有各自的味道,又有「融合」的色香味,每個單元都是「有機的",最後的成果也是」不可複製的「。


僅就這兩個東西比的話,就不扯虛的了。

電視劇範疇,人物極度極度極度重要。
電影範疇,故事情節極度極度極度重要。

當然,形式,技術這些都重要,僅就提問狹義回答吧。


我以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之所以兩種手法有高下之分,不在乎兩個原因,而這兩個原因都和成本有關。
第一,記憶成本不一樣。人物形象是具體的,劇情情節是抽象的。人物比劇情好記得多,也記得更久。隨著時間推移,劇情會被慢慢淡忘(好片劇情都很複雜,千迴百轉,看的時候都要死很多腦細胞,哪能記得那麼清楚),相反人物印象卻還比較清晰。所以,成就百年經典名片的大多是靠刻畫人物出名的,想靠劇情流芳百世?不好意思,記不住啊!

第二,溝通成本不一樣。看片除了自娛自樂之外,最重要就是與人分享。在社交活動中,以討論一個角色的形象為切入點遠比討論一段劇情要容易得多,也生動得多,更有交互性。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增加了很多談資和個人發揮的空間有木有?很能彰顯逼格有木有?反過來看討論劇情呢?枯燥無味,看過的沒有新鮮感——哥早就知道了,還要你重複?沒看過的不想聽,為什麼?——怕劇透,哥你別說了。很早以前看過的——也提不起興趣,啥劇情?哥早就忘光了,理由同上一條。此外,一旦討論劇情少不了要推理,要論證,比如這個橋段合不合理啊,真不真實啊,如果當初不這麼這麼演,而那麼那麼演,會怎麼怎麼樣,很累有木有?

綜上兩點,根據個人觀察,在平時吹牛逼侃大山的時候討論劇情真是很不容易持久,而且很不容易展開和引申的到其他話題的,聊不了一會兒就要冷場。聊人物就好太多,誰都能評頭論足說上一壺。經典好片的口碑就是這麼經年累月積累出來的,時間越久效果越明顯。so,你們說哪種手段更高明呢?


三流小說作者來講兩句,未必正確,大家姑且一聽。

讀者也好,觀眾也好,其實尋求的是個娛樂。這個娛樂,是從故事情節上來的。越精彩的故事,越能讓人娛樂。

那麼是不是寫個好故事就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了呢?

未必。

閱讀任何一個故事,讀者都會清晰地知道這只是一個故事,但是要享受一個故事,就要暫時放下這種清晰的認知,而把故事當作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情來看待,這叫做「Suspension of Disbelief」。

如果這種「這不是真實」的認知沒有被暫時屏蔽,或因為某種原因而被迫打斷了屏蔽,那麼讀者/觀眾就會對故事的敘事產生疏離,不那麼關心,也就大大削弱了故事帶來的享受。

要維持這種屏蔽,就需要整個故事的各個方面合乎邏輯。但是文似看山不喜平,絕對符合邏輯、符合常理的故事,往往也沒有什麼可享受的。所以,優秀的故事就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絕大多數作者在構思小說的時候都是從情節出發。情節框架先出現,然後出現人物,然後出現具體的互動。這種創作方法,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如果是構思中長篇小說或者電影、電視劇,這就有問題了。

在中長篇小說和電影、電視劇中,並不是只有一個故事,而是一個故事鏈,是一連串的子故事構成的。這一連串的子故事,往往是分別構思的,有時候還是按照讀者/觀眾的需要來構思的。

比如動作片中往往要有一段追車,也要有打鬥。

單個的故事,在維持「Suspension of Disbelief」上面並不難。因為讀者/觀眾在故事的開端並沒有太多的信息,處於「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的狀態。主角就是個暴躁的人,所以產生了主要衝突。這個世界就是個龍與魔法的世界。讀者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但是,當一系列故事形成鏈條的時候,讀者在閱讀/觀看後面的故事時,就具有先前故事所提供的信息。本來是個科幻片,演到一半忽然出來個大法師,這還怎麼讓人屏蔽「不真實感」。後續的故事,必須能與先前故事的邏輯能夠銜接。如果邏輯上無法銜接,那麼讀者就無法屏蔽自己的「不真實感」,從而被迫從故事中抽離出來,無法再享受了。

基本的故事線索、邏輯,等等,只要加強寫作鍛煉,都能基本做到沒有大的漏洞。但是有一個問題,卻是很多作者忽視或難以迴避的,那就是人物性格連貫性。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問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面對同樣的局勢,不同的人產生的反應也是不同的。

設計連續的故事鏈時,很多作者往往會習慣採用設計單個故事情節的手法,直接從故事出發,並且把人物直接放在故事裡對應的位置。很多時候,由於故事情節本身的需要,人物必須要說一些話,做一些事,才能讓故事發展下去。這就是常說的,人物跟著故事走。由於故事的需要,人物必須做出特定的動作和選擇,而這種動作和選擇與其性格沒有一個緊密的關係。有時候甚至出現好鬥的角色忽然三思而後行、哭泣的膽小鬼忽然一個人去冒險等等。

這種人物角色行為的不連貫,同樣會讓讀者難以維持對「不真實感」的屏蔽。這種設計方法,讓讀者感覺到角色就像吊線木偶一樣,只是在說作者想讓角色說的話。

其中一個非常常見的「吊線木偶」行為,就是角色A長篇大論向角色B介紹背景。這在小說和電影里都有出現。

——————————————————————————————————————

三流作者的創作模式是「劇情-行為」。這種作者基本能完成的事情也就是講個完整的故事。他們根據具體的故事來決定每一個人的行為。角色性格是沒太多空間的。因此一旦涉足故事鏈,就會顯露出角色面目模糊(因為從來沒有著力塑造,也沒有連貫性)、性格矛盾、言行多餘等等問題。

二流作者的創作模式是「劇情-人物-行為」。他們在設計劇情時會有意地關注每個角色是不是在說自己該說的話,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如果一個角色必須做某一項與其其性格無關的動作,那麼這類作者會注意設計劇情來使得這種舉動合理化。

一流作者可以根據大體的劇情來設計角色,然後以角色為基幹設計具體的劇情,保證每個角色都能有連貫的多層次的行為模式。這才能真正實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就是說最高級的作者,是按照「劇情框架-角色-劇情-行為」的設計方式,天然迴避了最容易出問題的角色連貫性。

——————————————————————————————————————

有一種走捷徑的方法,那就是角色性格的扁平化。這就是常見的「卡片式角色」,常見於動漫、電影,在一些小說寫作指南中也有。當你需要保證角色性格連貫性,而且不希望花太多的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時,就可以建立卡片式角色:他們有特定的口頭禪、習慣性動作、基本性格特徵。在卡片式角色的方案下,角色往往會通過一些與劇情基本沒有任何關係的動作和語言來強化讀者對其性格的印象。這種手法不但是小說、動漫常用,一些爆米花電影也經常使用。

限於篇幅不足或不願意在角色建立上花太多時間,那麼就只能讓一個角色扁平化,一上來就有非常明顯的行為風格和行為、語言特徵。這才能讓讀者/觀眾記住。這個角色每次的作為都與其基本設定保持一致,除非涉及「反性格劇情」。這種角色頂多只有兩個層次:基本設定性格與反性格。

舉個簡單的例子,《赤焰戰場2》裡面大反派貝利教授,口頭禪是「Jolly Good」,常見動作是絮絮叨叨。性格只有兩個方面。反觀男主角,因為塑造時間充足,所以性格體現了多個方面。

這種手法非常常見。有一些日本快餐動漫往往把主要角色都用這種方式來建立,完全是一種流水線作業的模式,這就讓作品的水準沒辦法太高。成熟的好萊塢電影會在主要角色那裡注意迴避角色扁平化問題,但對於大反派,一般就只能走這種捷徑了。


以前看過一個評論,高明的作者不是用情節推動故事發展,而是看不同的人處於如此情況下的做法,故事,是每個人的選擇。


這是一句屁話
一流劇本和二流劇本有明顯分野嗎?注重情節和注重刻畫人物有矛盾?不可共存?

我告訴你真像吧,因為情節比較基本比較重要,如果一個劇本連故事都編不圓,那麼他根本就不能成立。但是初學者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當一個故事產生人物形象的需求時,隨手從典型形象庫里抓一個典型形象頂缸,如果這種情況多了,就給人感覺劇本里充斥著「臉譜人物」。於是乎,臉譜人物多的故事,就會給人很low的感覺。於是乎,就有人出來說這種屁話。

但是話說回來了,這個問題雖然是個毛病,但並不是致命的缺點。不管怎麼說,人物平面但是情節精彩的劇本仍然是可以看的,而人物設定的好情節卻變得垃圾的劇本則是完全沒法看。

歸根結底,這是一個投入產出比的問題,人物這個東西你只要深入挖掘總能挖掘出人性的深度,但是問題是在保證整體劇情平衡的情況下,深入挖掘次要人物的性格會帶來幾何級數的工作量。我們平時接觸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商業作品,是需要考慮投入產出比的,要想把每個人物都深入刻畫,同時又不會打破整體的劇情架構,導致詳略不分,那是需要極其龐大細緻的工作,那只有真正的大師在靈感迸發的情況下才能做到。或者如曹雪芹那樣,一輩子就寫一本書才有希望。

所以說,大多數情況下,劇本里總會有些臉譜人物,這是無法避免的。


要搞清楚的是情節到底是從何而來,情節的目的是什麼。

情節實際上是書中人物的互動,而情節也可以表現並刻畫出人物的種種特徵,包括性格、理想、思維等等方面。

看出來了嗎?情節實際上是由人物延伸出來的,是用來描寫人物的。

所以說關鍵還是在於人物。

如果你寫過小說也許就會知道,先設定好人物和故事背景,這樣的小說會好寫很多。當不知道該怎麼樣進行下去時,你就可以想想那樣的人在那樣的狀況下會有怎樣的舉動,甚至可以以此為樣本去查找相關的新聞或者其他故事。

而單純的強調情節,實際上是捨本逐末,一本只有故事,人物卻都是平板的書會好看嗎?我想至少想寫出這樣的書很難,我也沒看過這種書,但還是不否定這種可能性了吧。


我覺得沒有一二等之分 相輔相成


請不要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


說一下我個人的理解吧。
一流劇本各種各樣的都有,通常都不會衝擊觀眾既定認知,情節有邏輯,或是蕩氣迴腸的征途,或是溫馨的日常,但總能以新穎的表現形式,塑造出人物的個性。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以半年番居多,也有很多優秀的季番。另外,雖然不願承認,其實很多民工漫的劇本如果掏出其中一段來看還算不錯的,但死不斷氣,審美疲勞。)
二流劇本大多邏輯混亂又假裝深沉,人物完全被劇情推著走,再跑出幾個廚借用《XX論》《X經》的幾個名詞「解(nao)讀(bu)一番」,賺得幾個眼球後還有了「深度」就是「神作」。通常這類作品製作還算精良,也喜歡重製劇場版炒冷飯,在三流劇本泛濫的今天,已經算是優秀之作了。(季番和半年番都有)
三流劇本就是按照老掉牙的套路拼湊出一季度或半年的劇情,比如開學第一天被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或者鄰居的活潑妹子叫醒、在路邊撞倒吊著麵包的少女回到學校發現是轉校生、女主角們相互NTR但男主角卻假裝遲鈍等等。人物完全是臉譜化的積木,專註賣肉賣笑賣萌賣淚水。(基本都是季番)


是這樣的,故事情節是最最最頂級的劇本(或任何敘事類作品)里最最最重要的東西!

但是,人類已經編不出新的故事情節來了!


其實人家就是少說了個字。

一等的劇本刻畫人物,二等的劇本【只】注重故事情節。

人家沒有說注重故事情節有錯的意思……


人物即故事


三流編劇寫故事,二流編劇寫人物,一流編劇寫情懷。


我怎麼覺得是三流作品賣人物,二流作品賣故事,一流作品賣世界觀呢?


好的劇本是以刻畫情節為手段來實現刻畫人物的目的


外行獻醜了,我覺得吧。優秀的作家能把筆下人物寫活,他們所作所為一切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至於說劇情什麼的渾然天成,不用特意描述。


故事由人出演,最鮮活的人物是在情節中刻畫出來。


冒昧說一點
刻畫人物,讓人物活起來,帶動劇情。
而不是一群沒有靈魂的人物被劇情推著走。
以前寫小說,曾經遇到過人物不受我控制,他想說的話,想做的事自然而然出現,而不是我去讓他做。
當然也可能是我功力不夠。
PS:三井壽就是個例子,井上一開始只設定是小混混,結果畫著畫著收不住了,沒曾想人氣反而很高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飢餓遊戲》?

TAG:電影 | 影評人 | 影視評論 | 無人區2013年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