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古代音樂去掉了「fa」「si」兩音之後會覺得聽起來很平淡?

對音樂實在是很感興趣,也會玩一些樂器,在興趣的驅使下,去參加過一些古代樂器的小型表演,但是卻覺得中國的傳統古典曲目總是聽起來非常平緩平淡,有種沒有起伏,沒有高潮和低谷的感覺,最近去聽過古琴表演,演奏者告訴我應該和少了 fa和xi這兩個音有關,在此求解


大家都沒有正面回答題主的問題。簡單地說:

  1. 是重要原因之一。就自然大小調來說,4,7級音是造成樂音不協和感(衝突)的重要來源。你可以試試彈一下鋼琴上的黑鍵,無論你怎麼亂彈,總是很和諧的對吧?因為鋼琴上黑鍵的五個音正好構成了#F宮以及其同宮系統的所有五聲調式的音。一旦加入第4,7級音,你可以轉移到白鍵上亂彈一通,馬上就變得不和諧了。鋼琴白鍵包含了C自然大調和它的關係小調的所有自然音級
  2. 說「中國音樂里也有Fa和Si啊」是一種粗暴的耍流氓的說法。誠然,中國音樂有五聲調式也有七聲調式,但是這種七聲調式卻是以五聲調式為基礎的,如果說宮商角徵羽是正室,那變宮和變徵的地位就連妾也算不上。

拒絕用哲學玄學來解釋音樂

=============================================
盡量讓初中生也看懂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需要普及一定的樂理知識。

聲音如何產生的呢?初中物理學了,是由振動產生的。你看見頭髮上下跳一下是不是會發出duang!的聲音?你抖下兜里的毛爺爺是不是會發出清脆的響聲?振動產生的是能量波,也叫聲波,聲波傳到耳膜,耳膜傳到神經再傳到大腦,我們就能聽到了聲音。(圖片使用幾何畫板繪製)
聲波圖

大家看到了沒,是不是有一個相同的圖形在不斷重複?
每一個重複的圖形叫做一個周期

用上高中所學的周期函數的知識,那麼這個波可以寫成一個周期函數f(x)=f(x+T)
等等,為什麼圖中是個波浪線,因為為了方便理解,畫了個簡單的圖像,但一個音的波不一定是這個樣子


既然振動是一種,那麼他也有波的屬性:
振幅:圖像離開x軸最遠的距離,圖中所對應AB的一半,即波的強度
頻率:周期函數中的T,圖中所對應AC,即波的能量
這些所對應到聲音不是別的,就是
振幅-----音的響度
頻率-----音的高低
如果每一個周期的形狀有所不同,可以我們可以得到第三個屬性,音色
加上這個波的持續時間,我們得到這個音的第四個屬性,長短

綜上,我們得到了音的四要素,響度,長短,高低,音色。
我們在此只討論高低。

如果,你仔細觀察一個物體的振動,嗯,就比如鋼尺吧,大家都喜歡說這個。
你把鋼尺的一段壓在桌上,然後用手撥動鋼尺,就會發現鋼尺在振動。
而且是露出桌面那一截載振動對吧,接著,你把鋼尺往桌子里推,露出來的部分變短了,你再次撥動鋼尺,發出了更高的聲音,這似乎很理所當然啊!!!

圖侵刪

等等。。。。是不是想到了什麼?
再想想?
再想想?

善於思考的人就會想到,當第一次撥動鋼尺時,短的部分也在振動,所以這個長的鋼尺的振動實際上是「包含」了短的鋼尺的振動吧?但為什麼聽到的是較為低沉的聲音不是較高的聲音呢?

到了這一步,我們順理成章的引出泛音的概念
一個物體在振動,這個物體的各部分振動所發的音叫泛音,這些音的排列叫做泛音列。
泛音列哪個音的最強,決定你聽到的是哪個音。
(不同樂器的泛音列略有不同,此處不再深究)
圖為中央c泛音列(圖侵刪)

(加減號表示比譜面音符略高或略低)

如果你繼續開腦洞,你是不是會想到:如果我在演奏一個音的同時,演奏這個泛音列里的其他音,另一個音的泛音列疊加到原有的泛音列會不會起到一種奇妙的效果?
是的,那個效果叫和聲有時也叫對位

恭喜你,透過迷霧,看到了和聲學殿堂的一角
事實上,西方音樂家花了幾百年來研究這種和聲理論,他們以及發展了各種紛繁複雜的和聲技巧/結論等等等等,這方面是中國音樂望塵莫及的。

從畢達哥拉斯發現有泛音這一回事以後,人們就不斷地探索怎麼運用這種手段來豐富音樂,一開始是普通的教會音樂,後來到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創立了一大堆和聲技巧,對位法啊,四部和聲啊。為此作曲家們制訂了很多原則什麼不允許平五平八,避免隱五隱八,來避免泛音列的重合導致和聲/對位的單調,或者不協和。像這樣的和弦叫協和和弦。協和和弦讓音樂聽起來很舒服,完全沒有刺耳的感覺,和諧啊,歌頌上帝啊,音樂達到了一個高峰。

然而你以為那幫音樂家會滿足?!
那幫瘋子可是從早到晚浸淫在音樂世界裡,這種naive東西他們早都玩出花了,無聊了,玩不下去了,就有人想找點新的東西玩。
於是繼續開腦坑啊:「如果我往一個和聲里適當的加入不在這個泛音列里的音,會產生什麼效果?」

於是就有了不協和和弦,巴洛克到古典到浪漫到線代都佔大比例的,整個西方音樂的精髓。
不協和和弦有個特點,就是聽起來不爽,聽起來好像心裡憋一口氣吐不出來,但是如果你在這個和弦之後演奏一個協和的和弦(這個過程形象的稱為解決),那就像心中憋那口氣終於吐出來,就像餓了三天的人撲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上一樣爽,就像禁慾n年的你達到高潮一樣high。

一開始,作曲家只是嘗試著在高潮/小高潮的時候添一兩個不協和和弦,調劑下氣氛,然後就被玩壞了啦!!有人發現這個不協和和弦好好用啊!到處都可以用啊!用法五花八門啊!有很多驚艷的用法啊!你隨便找一本和聲學教程,不協和的部分都佔70%+啊!虐死學生有木有啊!
看浪漫時期作曲家的樂譜,就可以看到一大堆不協和和弦。
看現代作曲家的樂譜,就基本看不到協和的和弦。

關於不協和和弦有什麼用呢?除了眾所周知的製造 緊張=&>解決=&>高潮 外,還有很多用法。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寫一段曲子吧,你想突出xx樂器的一段旋律,你怎麼突出呢?這還不好辦?把那個樂器的旋律寫到和弦的不協和音去,再用上一串驚艷的和聲轉換和鏈接,絕對突出。就像一個班的人安靜上課你站起來唱歌一樣突出。
所以你被灌輸了這麼多年旋律至上的觀念並不準確,和聲比旋律更重要

正是不協和和弦的存在,讓音樂有了它真正的意義,觸動人心,傳播世界的美,人們可以不用語言或文字傳遞自己的心情,心對心的交流,比起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盤旋曲折""一繞三彎」,那個情緒的衝擊直叩心靈,震撼人心,不枉世間此行啊~~

說了那麼多,現在回到主題,為什麼沒有4和7的音樂達不到高潮呢?這個可以直接用上面的泛音列知識解決,12356的泛音列太重合,導致很難構造出不協和的和弦,就算構造出和弦也不方便解決。就不能達到「禁慾n年」的效果了,然後高潮爽翻的效果了,一個天天吃美食的人和一個偶爾吃美食的人,吃同樣的東西感受到的是「不一樣」的味道。


樓上們已經解釋的挺多調式的問題了,不繼續

不過少了fa和si只是避免了產生不和諧的音,並不直接引起「缺乏高潮低谷」。個人覺得和調式沒有太大關係,更多是因為編曲的方式。西方音樂作曲的時候強調harmonization,作曲其實是在寫chord progression,就是用和弦來譜曲。除了一些樂器的獨奏(管弦之類)是以單音為主,其他鋼琴作品,室內樂等等都是基於和弦。所以聽起來會有音量,和弦的色彩,樂器的音色等等更加豐富的變化。再加上西方音樂普遍更強掉對比,有一些曲式約定俗成會有各種音量,快慢,調式的對比,所以感覺起伏很大。

至於國樂的「平淡」,就和中國的哲學,文化很有關係了。古代知識階級的思想,品味,無外受儒釋道的影響。這三家都不大和passion, drama, conflict有太大關係== 而且很多器樂作品只是為了自己低吟淺唱,或者朋友間彼此交心,並不是為了公開演奏,所以持續了含蓄,內斂,點到為止,追求平靜的風格。

但是你如果聽民歌,有的還是很直白的,很帶勁,曲調什麼完全沒有「平淡」感覺。雖然《詩經》的民歌當年是怎麼唱的已經不可考,但是從語言的大膽鮮活來看,配的曲調也應該有更強烈的對比,更多衝突,更多變化。

P.S.學過了西方音樂史和樂理之後,真的覺得,音樂還是自家的更勝一籌。國樂更加自由,非天才不能有傳世之作。


你指的中國古代音樂沒有Fa和Si兩個音,應該是你對中國音樂了解太少,誤以為中國古代音樂只是採用無半音無三整音的五聲音階。其實中國古代音樂不但有五聲音階、也有六聲音階、七聲音階等等,種類豐富繁多。
無半音無三整音的五聲音階在一般人聽來也許會有點平淡,因為完全用這種音階不用偏音的音樂作品沒有半音關係(不協和)與三整音關係(不協和),最大的不協和音程小七度也是溫和的不協和。音樂中沒有尖銳的不協和音程,整體上必然平和沖淡。。
對於中國音樂,不深入了解的人會覺得平淡,但實際情況是中國古代音樂看似平淡最奇崛!如果深入了解中國文化、音樂後會發現這種平淡下的豐富、博大與深刻。
中國古代音樂也不是沒有高潮和低谷,中國音樂的高潮與低谷的手段更為內在、細膩與深刻,需要有較多的音樂聽賞經驗才能較好感受
即使是使用有偏音的七聲音階,中國古代音樂也相對沒有那麼刺激,很優雅地控制著不協和音程的使用,很恰當地體現了中國人寬容、中正、和諧、清虛、寧靜等美好性格。


中國古典音樂相比西方音樂並不只是簡單的去掉了Fa和Si兩個音,它們用的音律不同。
中國古典音樂的音階是用增三損益率(原說五度相生律不準確),宮商角徵羽與12356之間只是近似接近,但不完全相同。

所以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古典音樂,其實音也不準,應該用中國的傳統樂器比如二胡、古琴等
琵琶不確定


為什麼以五聲音階作曲的音樂感覺聽起來很平淡?


聽起來平淡,有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創作者,即作曲者、修改者(古琴)、打譜者(古琴)以及演奏者等。

用五聲音階是可以創作出不「平淡」的音樂的。雖然在音階中擁有更多的音,可以極大地豐富音樂的創作,但五聲音階自身也展現出了相當的潛力。我們耳熟能詳的《最炫民族風》就是用五聲音階創作的。國內的很多帶有所謂民族風情的樂曲也都是五聲音階運用的優秀範例,從平原的《茉莉花》,到草原的《努恩吉雅》,到《青藏高原》,再到山地的《康定情歌》,等等、等等。

若從所謂傳統樂曲中尋找,也不難。以古琴樂曲為例,管平湖先生打譜的《流水》就不乏韻味;吳景略先生打譜的《漁樵問答》同樣充滿跌宕起伏。其它的姊妹樂器如琵琶、古箏、竹笛、馬頭琴等的樂曲,同樣不缺乏例子。

可能有人會說,古琴曲的《平沙落雁》就應該被彈得很「平淡」啊。這就要提到我上文所說的創作者了。雖然此曲以「平」著稱,但這是在說人們希望樂曲在結束時能帶來「平靜」的感覺。對它的詮釋,絕不能故意追求索然無味,否則就是對樂曲極大的不尊重,而樂曲也會極大地喪失其藝術性。樂曲的感情並非只有又響又快才能表達,有時慢一些,輕一些,抑或又慢又輕,都可以表達感情而使樂曲不「平淡」;樂曲的感情也並非越濃越好,有時恰是淡淡的味道最能體現不「平淡」。對《平沙落雁》的處理,可以選擇一種全篇幅的「淡」情感,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索然無味了,況且曲中還有不少起伏之處,本身就不可以「淡」字一概而論。不少演奏者輕飄飄地彈完全曲,還抱怨台下的聽眾不懂「意境」,竟都打起瞌睡。這真是「簡直了」。依我看,不打瞌睡才叫怪。

當然,五聲音階能展現出如此大的潛力,卻並不能作為排斥六聲、七聲等諸音階的理由。不斷探索求新是人類在藝術上的本能。當前人將五聲音階運用得足夠好時,後人便會自然探索起新的音階。以漢文化中的音樂來說,我以為周代樂理中視「五音」為「正」音,是因為在當時的審美上,不希望音階中出現極不和諧的半音關係。——這原本僅僅出於一種審美上的考量,但它們被用作闡述天地陰陽、賢主聖君、長幼尊卑之「道」的工具後,居然變得「神聖」起來了。——至於其它音,並非不能出現,只是它們不是那時審美中的「正」音而已。《戰國策》中出現的「變徴之聲」四字,說明東周時期的人已經能夠在「五音」審美的基礎上運用「偏」音了。後世出現的「清樂」「雅樂」「燕樂」這些七聲音階,也提醒著我們彼時人們審美的包容性與探索性。到了今天,雖然不少音樂仍以五聲音階為主,但「偏」音在審美上仍然是被允許的。管平湖先生打譜的《欸乃》中就較為頻繁地出現讓曲韻倍增的「變宮」音。

而要說今後在創作樂曲時是否該繼續用「五聲音階」,這還要由人們的藝術審美決定。至少在漢文化中的音樂里,「禮樂」這些理論不能過來亂攪。假使一定要將「五音」用作闡述天地陰陽、賢主聖君、長幼尊卑之「道」的工具,也請不要將這些同音樂藝術相聯繫。記住:音樂藝術不是這些玩意的附屬品。


作為一個彈了十多年古典樂器缺乏樂理知識的門外漢,我可以不負責任的說中國古典音樂並不是沒有4和7么?只是記調方法不一樣。你可以去聽聽寒鴉戲水和陳杏元和番什麼的,都是古曲,就連升4和降7什麼的都很多


謝謝各位專家從和聲學角度,向我們科普了中國古樂聽上去平淡的原因。

我再小聲問一句,是不是還有更簡單直接的原因
-- 兩千多年來的科技進步,始終沒有體現在樂器與音樂上。

古琴,古箏,在古樂中的地位算是主力了,
要是巴莫貝們都用豎琴而不是鍵盤類樂器來創作和演奏,那西方古典音樂還能聽么?

樂器普遍不帶共鳴箱,導致獨奏,重奏聽上去平淡;
樂器製作過程中沒有明確"音頻"這一物理概念,導致了大編製樂隊與作品(交響協奏類)的難產;
缺少數字化的記譜方式,確保了即使偶爾有天才在宮廷內搞出一個大編製作品,也無法傳播與傳承。

這些因素加起來,即便是有個小王爺整出了十二平均律,也沒法讓古樂不平淡啊。


看了看答案,有一點要說一下,4級音在中國民樂里並非沒有,而且更不能說是偏音。即使在五聲音階里下屬音(4級音)是可以存在,也有主下屬的連接。

舉個例子,傳統五聲音階以徵為主音時(徵調式),宮、商、角、徵、羽對應簡譜音階為4、5、6、1、2。取而代之的是沒有中音(3級音)。有人都說出了大概——沒有半音程。

其實,與其說中國古代音樂沒有半音程,倒不如說沒有半音程的走向。即使存在偏音的七聲音階,也不會存在半音走向,7級音不會往1級走,3級不會往4級走。在中國傳統民樂的風格上,音階如何不是重點,關鍵是織體如何組織。

至於4級到7級這樣的減五音程,一般在自然大小調都是盡量避免,更別說中國民樂。


首先,中國音樂有fa和si,不然就不會有偏音這個術語。
然後,如果沒有這兩個音,那麼只剩下五聲,只能形成大二度、大小三度、純四度及他們的轉位,了解樂理的朋友知道,這些音程的緊張度都很弱,很難形成音樂張力的大幅度變化,所以會覺得平淡,即使是有的朋友說到的一些樂曲,如《金蛇狂舞》,它的張力變化也是很小的。(其實通過複雜的轉調離調可以做到,但是中國民樂沒這套東西)。
再次,這種變化的張力根本不是傳統民樂的組織方式。即使是有fa和si,也不會增加音樂的張力幅度。因為傳統民樂主要以支聲為主,沒有和聲的概念。

所以,平淡,那就對了。覺得它沒意思?那就是它的缺陷所在。
但是需要補充的是,中國傳統的音樂觀念中就是推崇清凈、和諧。


沒有7音沒有辦法完成一個屬和弦,沒有4音甚至沒有下屬和弦的根音。缺少和聲所需要的素材,這樣很難製造出音樂的衝突感,沒有衝突就談不上解決衝突,所以聽起來比較平。

各種藝術形式總是要拿各種衝突來襯托和諧。聽相聲要聽裝包袱抖包袱;看韓劇要看男二女二怎麼挖牆角。衝突過後的和諧和解決可以實現情感的釋放,這也是音樂性的一個重要特徵。

比較極端的例子比如爵士樂,強調衝突,節奏上喜歡切分(搖擺樂),以大量的不和諧音程為特徵(波普)。這也是為什麼爵士樂在我們的地盤不那麼流行,它正好和強調平穩音樂性的傳統民樂背道而馳。

傳統意義上的民樂在表現上自有其獨到之處,非常突出穩定感,恢弘或者平穩的氣氛(沒辦法只有主和弦)。而廣義上的民樂包括各地的民歌和小調,和聲素材豐富多彩,比如西部少數民族的音樂經常在大調用到升5度音,帶來濃濃的中亞風情。所以把民樂的範圍定義的太窄也是不對的。


樓主只是聽的少而已。樓上已經有專業人士給出了樂理方面的解釋。就不再獻醜,僅推薦聽一下《關山月》、《清平調》、《平沙落雁》,一點不平淡啊。也許這些曲牌比較慢,聽著還不過癮是吧?好,《十面埋伏》、《霸王卸甲》、還有赫赫有名的《將軍令》(《男兒當自強》就是改編於此),金戈鐵馬、堂堂正正,大氣磅礴,哪裡平淡來著?
最後推薦黃霑先生用五音聲階寫就的《滄海一聲笑》,蕩氣迴腸,意境深遠,哪裡和平淡有關?


古琴有fa si只是通過按音和泛音實現,散音不負責。什麼哀而不傷的思想和用不用半音沒多大關係。你可以聽下 大胡笳 (哀傷) 烏夜啼 (幽思) 神人暢(祭司) 水仙操(高潔) 都是半音的天下。我學琴的,我知道。再聽一下瀟湘水雲那種用正音表現出的氣勢。


學過古箏並且揉斷過兩根弦的人表示,4和7兩個音是通過揉弦來實現的,並非沒有。


不邀自來,大家說那麼多,我沒看完,我想到,古琴本身就是講究感受「弦外之音」,而且,中國古代音樂美學就推崇以「中和」――「淡和」為準則,以平和恬淡為美~so~現在流傳的也不是全部,能流傳下來就是當時很流行的,大家認同的,那麼就平一點咯~


你確定?

既然你對西方古典樂有了解,只要耐下心來聽聽中國古曲,就不難發現古曲也是有其跌宕起伏的,有第一主題、第二主題,有呈示部,有展開部。
好吧我承認,中國的民族樂器,比之西洋樂來說,表現力確實弱很多,這跟中國人的中庸的個性有關。看西洋人的小提琴,那麼小的個頭,音箱都那麼大,表現力就更不用說了。而題主你所說的平淡,其實與「fa」「xi"兩個音的缺失關係不大。雖然少了兩個音,會有一些局限性,但音樂演奏,從來就不乏表現的手法。

梅花三弄 古琴 試聽 -- SongTaste 用音樂傾聽彼此

鑒於你舉出了古琴的例子,我便在上面附了一個古琴名曲《梅花三弄》的鏈接——不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版本,如果題主有興趣,可自行查找。古琴,相比起其他中國民族樂器,比如古箏,音調要低,表現力也弱。有句話說,古箏是彈給別人聽的,古琴是彈給自己聽的——昔日伯牙與子期的故事,相信你不陌生吧。會聽,才能聽出好。
再說說古譜。古琴譜是由文字記錄的,但這文字,不是宮商角徵羽,而是一個個由指法、弦序和音位組成的。試想五線譜那麼精密的譜子,不同的演奏家尚可演奏出不同的味道,更何況古琴這種寫意的譜子了。這一首《梅花三弄》,不得不說,每個版本與每個版本味道都不同。在下絲毫感受不到「沒有起伏」「沒有高潮和低谷」……


如果我的聽音沒有問題,《忐忑》是沒有4和7的。


中國音樂曾經是有七音的,考古出土過著名的國寶「七音碑」,雖然文革時砸了已不能發音,但至少說明中國音樂並非少兩個音階,而是刻意屏蔽掉了。
因為中國早期的傳統音樂認為,音樂應該「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音樂能影響情緒,所以一定要節制,不能擾亂心性。
所以「五音」聽起來平淡就對了,古人要的就是平淡的效果。


淡中知真味,靜中出真知。


題主真的接觸過中國民樂嘛- -

中國傳統音樂里有五個主音——宮、商、角、徵、羽,對應是簡譜上的1、2、3、5、6,按照西方說法是五聲音階,是全音。
沒學過古琴不好瞎說,樂理還是一樣的,拿古箏和鋼琴舉例子可能比較有代表性也更容易懂。古箏在中國民樂中的地位和鋼琴在西洋樂中的地位比較接近。有一次教一個學過鋼琴的朋友彈古箏,她把每個弦撥了一遍之後疑惑地說,感覺好奇怪啊。那是因為,在鋼琴上,每12個鍵(7個白鍵、5個黑鍵)組成相對獨立的一組。白鍵是七聲音階(即1234567),黑鍵是1和2,2和3,4和5,5和6,6和7之間的音。而在古箏裡面,是每五根弦組成相對獨立的一組,即12356,也就是說,你能直接彈出的音就只有12356。大部分古箏曲子主要是由12356組成的,4和7出現的頻率遠遠低於前者。那麼難道古箏古曲中就沒有4和7了嗎?當然不是的。把3和6升高半個音就變成了4和7。

來,看一首答主當年學得異常痛苦的古箏曲。《綉金匾》,幾級考級曲目忘記了,原是知名的陝北民歌,古箏演奏家把它改編成了古箏曲,特別活潑。

之所以學得痛苦,就是裡面4和7太多了嗚嗚。
在古箏里彈出4和7音,需要藉助左手按弦來升調,因為4是3和5之間的半音,7是6和1之間的半音,在古箏中一般通過左手按弦把3升半調到4,把6升半調到7。也就是說彈出3和4音的其實是同一根琴弦,彈3音的時候右手直接彈琴弦就可以,但彈4音的時候需要左手提前按好弦再彈琴弦,這很容易和滑音技巧彈混了。答主一開始因為這個老是彈不好4和7音,後遺症就是後來每次看到曲譜里充滿4和7音就頭疼不想彈了T T
一般來說,近現代創作的古箏曲子中用到4和7音的比較多,古曲里用到的4和7的就比較少。聽起來很平淡?好像沒有吧。我倒覺得4和7用太多,感覺比較陡峭。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YouTube Rewind 2015, 其中出現了哪些熱門事件?
想學美聲唱法,請問大家怎麼開始?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音樂人 | 音樂產業 | 古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