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家搭建暗房是怎樣的步驟?
可沖洗普通大小的彩色照片即可。
需要多少資金,需要多少設備,哪裡有更多的資料?
沖洗膠捲和相片需要這些準備:
- 膠捲:只需一個大的暗袋,用來纏片;
- 印相:最好用廁所或浴室改一個暗房,用水比較方便。紅燈不要隨便買,功率過大會導致相紙曝光曝掉,推薦買AP的紅燈
- 印相:放大機...彩色的很貴...好一些的全新的至少2W左右。建議買個二手的幸福G70,價格說不準,幾百到幾千都有,看東西了,這是黑白彩色兩用的。
- 膠捲:顯影罐,個人慣用AP的,135/120通用的那種很好用,且自帶攪拌棒。200以內
- 計時器,這個可以用手機或手錶代替
- 膠捲暗盒的啟蓋器
- 沖洗膠捲的藥液:買濃縮液就行,彩色的需要 顯影液、漂白液、定影液、穩定液;黑白的簡單些,只需要顯影和定影。注意,藥液要根據膠捲上註明的不同工藝購買,比如C41工藝,E6工藝……
- 沖洗相片的藥液:彩色的比上述四種少一個漂白液,黑白的相同
- 相片:4個盤子:洗相時用來裝顯影、定影、穩定液和水。4個鑷子,用來夾照片,為了防止藥液被污染,每個盤子一個。
- 漏斗
- 夾子:用來晾乾膠捲和照片,再買些海綿或醫用棉花,擦乾底片上的水珠用。要是錢多買個烘乾機,就那麼複雜,哈哈。
- 很多個空瓶:用來裝藥液和廢棄液。
- 膠捲:高精度溫度計,精度要求在正負1/4華氏度;或者直接買一個溫控儀,收一個國產的100搞定,***彩色沖洗對溫度要求很高
- 膠捲:底片袋
- 印相:相紙,很多型號,外面賣的大多都是現在的數碼噴墨彩色相紙,放大的最好到專業器材城購買。
還有一些橡膠手套什麼的東西,我個人認為是可有可無的...
幾大件的價格都列了,印相和沖洗膠捲用的不同東西分別標註了,沒有的就是共用物品
最近事情多,記憶力有所退化,很可能會有遺漏,一時半會想不起來,歡迎諸位補充,先謝謝大家了^^
其他資料:我都看一本老書學的,中國電影出版社的《顯影》,就是不知還買不買得到;紐攝下冊也略有涉及,不過講得不多,且偏向理論;另,柯達和樂凱的官網上都有一些常見問題的教程……別的我也不太清楚了,有問題上知乎總之就可以了吧?哈哈
最後奉勸一句:真要自己玩暗房,還是從黑白開始吧。價格便宜,還能練手。我業餘時間玩過黑白膠片沖洗,但是沒有印放過照片。
暗房的搭建,顏志剛編寫的《攝影技藝教程》中有描述。這本書其實挺實用的,再版多年了。
我基本上是按照陳仲元先生文章中的方法來沖洗。圖文資料:
《沖洗膠捲第一課》http://news.photo611.net/article/14/Article3286_1.htm《沖洗膠捲第二課》
http://news.photo611.net/article/14/Article3287_1.htm《沖洗膠捲第三課》
http://news.photo611.net/article/14/Article3288_1.htm上面的資料僅關於膠片沖洗,不涉及照片放大和沖洗。
自己只能洗黑白,彩色就不要折騰了,現在都是機器
http://www.four-thirds.cn/forum/thread-62184-1-7.html
剛剛無意中找到一個沖洗膠片的圖解,希望幫到你。
樓上都是沖卷印象
我來說下暗房的規劃吧,我自己也在學習中,準備建一個暗房
首選,暗房內需要一個大桌子,放各種東西。
暗房需要2種燈,安全燈和普通燈,安全燈就是我們電影電視里見到的暗房裡的紅燈,這個燈在工作的時候全程打開
普通燈,如果有條件的話要裝一個,平時不沖卷的時候,暗房整理或者打掃什麼的還是要開普通燈的。
空調,在現今的經濟情況下空調是必備的,記得將空調上的小燈用膠布貼掉。
冰箱,有條件的可以準備一個,記得將冰箱里的燈換了。
光線隔絕,有條件的話做2道門,中間留出隔離區。通常的做法是一道門,門縫需要處理好,尤其是底部的門縫,容易進光。窗戶可以全都封死,做一個通風扇排氣。不封窗的話就需要用遮光布簾,這個買好一點的,弄2層基本沒問題。
操作區,必須乾濕分開,水槽要盡量大,冷熱水都要有,有條件的話做2個,1深1淺,深的水洗和洗設備時候用,淺的就是沖片的時候用,不鏽鋼或者陶瓷的最好,排水要做好點,不然地上總是濕噠噠的很難受,藥水等沖洗用具放在濕區容易拿到的位置,一定要順手。架子,桌子什麼的都需要做,東西盡量往上堆,不要彎腰去取,會很不方便。
干區放放大機,架子柜子,參考書籍,時間表新鮮未準備使用的相紙等不和藥水接觸的東西
夏小琰的回答十分全面。彩色相片的暗房工藝相對於黑白相片來說要複雜許多,特別是現在數碼技術非常成熟的情況下,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做彩色暗房需要沉得下心來。
沖洗彩色膠捲需要對溫度的準確控制,這一點用手動很難做到,一般都是使用沖洗機器完成的。但沖洗黑白膠捲就比較簡單了,幾百元元就可以買到一套沖洗黑白膠捲的設備和藥水。
人在美帝,因為租的房子,所以沒法弄暗房。但如果僅僅沖膠片,不放大的話,並不需要暗房。先說黑白,需要以下這些設備(強調不知道這些器材和耗材在國內是否能夠買到,還望各位指出。因為我是鐵了心回國的,而且是鐵了心回國之後繼續玩膠片的):
1. 沖洗罐。我用的Paterson universal tank。有大有小,最小的一次只能沖一卷135。我的帶兩個片芯,一次可以沖兩卷135或一卷120。其實兩卷120也是可以的:上卷時,保留第一卷尾部的膠條,把第二卷的頭粘在上面,然後繼續上。但一定要嚴格對齊,否則膠捲會皺起來,也許有部分就不能接觸到藥液。由於不能目視操作,需要多練習。
2. 暗袋。往片芯和沖洗罐上裝膠捲時用來避光。
3. 溫度計。常見兩種:一種傳統玻璃的,一種是圓盤刻度表(很多人同時用來當攪拌棒),我的是玻璃的。注意量程。沖黑白由於溫度比較低,所以專用的溫度計最大量程也就大概40度,不能用於彩色。
4. 量具。用來配藥液。推薦以下組合:一個1L左右的量杯,一個100mL的量筒,和一個小量筒(比如10mL)。比如你要用120mL的濃縮液配600mL的藥液,那麼先用100mL的量筒量濃縮液(100mL+20mL),倒入1L量杯中(注意rinse量筒),再加水至600mL。小量筒用來量一些量很少的東西。比如wetting agent,就是水洗時用來防止形成水跡的,一般只需要2、3mL濃縮液。
5. 幾個空瓶子。用來裝配好的藥液。沒什麼特別要求,但最好口比較大,這樣倒進倒出都比較方便。我是在超市買的花生,吃完了剩下的瓶子(塑料的)。一是大小正合適,二是壁比較厚。
6. 一個臉盆一類的容器,用來水浴。
7. 幾個深色或者不透明的玻璃/塑料瓶。用來保存重複使用的藥液或者自己配的濃縮液。有些藥液,如顯影液,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此外,有些時候可能要自己配濃縮液(storage solution)。比如我買的伊爾福ID11(相當於D76),一包粉末可以配5L工作液(working solution)。我先配成1L的濃縮液,用的時候再稀釋。此處強調,如果是粉末的藥劑,必須一整包一次性配成濃縮液或工作液,不能分成幾次。因為粉末不能保證混合均勻。
8. 其他一些小東西:開膠捲的起子(或者引片器)、剪刀、夾子、漏斗、攪拌棒、一次性手套。
黑白耗材:一般分為兩種:濃縮液或者粉末。我主要用的濃縮液。因為只用過伊爾福的膠捲(HP5 PLUS),所以也全是伊爾福的化學品。藥品種類非常非常多,這也正是黑白的樂趣之一。以下是我使用的:
1. 顯影:伊爾福DDX,1L裝。如果按1:4比例,可以配5L工作液。按說明書可以沖16卷。為取得最好效果可以一次性使用(one-shot),不要重複使用。當然為了省錢也是可以的。
2. 停顯。用水也可,不過我用了Ilfostop,可以重複使用。兩個作用:一是立即停顯,二是延長定影液壽命。
3. 定影:伊爾福rapid fixer。可以重複使用。
4. 水洗,也就是水。不過我用了Ilfotol wetting agent進行final rinse。這東西相當於洗潔精,防止膠片上形成水跡。效果很好,自然晾乾後沒有任何水跡。強調一下水,我用的是超市買的蒸餾水。不知國內能買到否(據說屈臣氏有)。如果當地自來水中礦物質比較多的話還是用蒸餾水比較保險。
關於彩色負片C41工藝。器材沒多大區別,我在這裡想把自己操作的一些經驗和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如同其他答主提到的,在家中操作主要有兩個難點:一是溫度控制要求比較精確,例如39度正負0.5度;二是有一定的毒性。但對於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來說,不需要天天操作,所以只要注意通風,毒性的影響並不大。所以對於我來說,主要問題在於溫度控制。或者你要搞一個恆溫水浴鍋
;或者如我在室溫下操作。是的,C41其實是可以在室溫下操作的。參考如下:How to develop color negatives in C-41, the easy way
其基本思路是,在室溫下(水溫20度左右,和黑白差不多,注意溫度不可過低),延長反應時間。先說說化學藥品。面向業餘愛好者的kit基本上分為兩類:一種three-bath,一種two-bath。區別在於two-bath相比於three-bath,把漂白(bleach)和定影(fix)合為一個步驟,一般叫做Blix。我用的是two-bath的kit。牌子有好幾個,tentanal,jobo,unicolor(這個牌子還有E-6的kit,下次想嘗試一下)等,成分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一個kit按說明書可以沖8卷,不過根據別人的經驗可以沖的更多。根據上面的參考文章,流程如下:
1. 預水洗(pre-soak),3分鐘,不要攪拌。
2. 顯影。45分鐘,開始的時候攪拌1分鐘。
3. 第一次水洗。3分鐘,每30秒換一次水。
4. Blix。60分鐘,開始的時候攪拌1分鐘。
5. 水洗。伊爾福式的水洗:罐子裝滿水,顛倒5次,倒掉。第二次裝滿水,10次。第三次20次。
6. 穩定(stablizer)。一分鐘。
第一次我是按以上流程操作的,膠捲是Ektar 100。結果怎麼說呢,大體上還好,覺得顏色有點怪。不像別人Ektar 100的顏色,比較清淡。當然別人也許是後期過的。第二次我稍微做了點改變。思路如下:按照kit附帶說明書配置的full-power藥液是重複使用的。如果重複使用藥液,因為第二次以後藥液濃度降低了,如果不補充的話,那麼就需要延長時間。可是要延長多少,完全不知道。所以我就one-shot了:先配濃縮液。一個kit可以沖8卷,我一次沖兩卷,所以可以用4次。所以我一次用1/4的濃縮液,配成600mL的工作液。這個工作液的濃度只相當於full-power地一半左右。所以我在以上流程的基礎上延長時間大概1/3,並且增加攪拌,確保充分反應。結果,主觀上感覺顏色稍微好了點。
強調一下那個stablizer。按道理應該自帶wetting agent。結果第一次水跡非常嚴重。第二次我在stablizer里加了wetting agent,改善了點,不過還是有。下次打算增加一個單獨的final rinse步驟。
初中的時候特別迷戀這個,曾經自己在屋關上窗帘洗過照片
只玩過黑白的,彩色的因為當時條件限制,沒有玩過
我回想一下羅列些必備的工具:
1:顯影罐,我當時買的就是一個不鏽鋼的顯影罐,135/120通用的,牌子忘記了
2:暗袋,卷膠捲的時候必須的工具,這個加上顯影罐可以讓你在普通光照下完成膠捲的顯影工作
3:計時器,這個最好有個小表吧,手機啥的也能勝任,但是在這些化學藥品的環境下,最好還是別用
4:藥液:顯影液,定影液等。
5:幾個盤子,洗照片的時候需要,沖洗膠捲,可有可無。
6:『夾子,晾曬膠捲用
7:肯定得有本書籍才學習,參考,我原來那會看的是一套函授教材,好像是攝影協會的。當時80來塊一套,其中還有一些顯影液和定影液的配方等。
小時候玩過黑白攝影,有點經驗。
需要一個全黑的房間,能放開一桌一凳就行。
放大機和印象機都是自製的,原理很簡單,如今買現成的很便宜。
紅燈泡,越暗越好,外面再套一層紅紙更好。
兩個盤子,一盆水,分別用來配置顯影液,定影液和清洗相片。
上光機可有可無,通過加熱加速相片乾燥和光澤的形成, 沒有的話可以貼在玻璃上自然風乾。
印相紙和放大紙,可以通用,其實就是感光度不同。
沖洗膠捲不能開紅燈,全盲操作,全屏經驗,而且需要膠片完全打開不能粘連,最後有個膠捲沖洗盒。
沖洗相片很好玩,看著景象一點點程序,很興奮的。 我用暗袋~但是用罐沖盒卷膠捲有點煩人~我覺得要是有能力搭建暗房是很好的啊~不難,用洗手間就行。
1.洗手間一般沒有窗戶,門封死就行了,
2.有自來水,比較便於清洗。
給洗手間單獨安裝一個紅燈泡就行~
出於保護環境的角度,還是別在家裡弄了,除非你有單獨的廢水處理系統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外面的沖印店又有幾個有廢水處理系統呢,哎
只衝過黑白卷,個人玩不建議彩色暗房,可控性小,毒性大,拍反轉,找靠譜的地方衝出來,買台好底掃數碼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