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蒜為什麼漲價那麼多?這其中有什麼經濟學原理嗎?

大蒜零售價一年漲67.9%,冬季續漲直逼豬肉價,今年上市期大蒜總產量同比減少20%左右。這是什麼因素導致的?這其中涉及什麼經濟學原理?

補充:能否有大神在此基礎上再展開一下,比如:與其類似得現象、這是中國特有現象嗎、國外有沒有、可以人為操控的商品炒作還有哪些、需具備什麼條件等等都可以發散。
哦還有作為普通老百姓,能做什麼?(好的與壞的)


了解一些這方面的。
幾個產蒜地方的人組織,特別是有著大量新出產的蒜的大戶。
出蒜就開始加價,他們管著收。上午兩毛收,下午再兩毛五。明天再三毛。過兩天再翻。
市場總是需要蒜的。但農戶看蒜這麼漲,會單獨自己賣給別的地方么?肯定還是等收購商價格再漲再賣掉。
蒜的價格繼續漲,農戶不賣,大戶不出。價格那就繼續漲。漲到差不多了。大戶和收購商把之前囤的,新出的一賣。市場一段時間滿足,也不缺了。
存量出了後,基本就不怎麼收了,然後每天都是腰斬。
等又便宜價了,再囤起來。

聽說一個有炒這個的合夥的,600w進去3000w多出來。就幾個月的事,你說狠不狠
姜,蔥之類的都有。


2016年11月15日 13:20:54 統計局:"蒜你狠"是短期現象 構不成通貨膨脹
2016年11月9日 01:54:50:大規模修改了一次,補充了一些經濟學概念

正因為補充了基本的經濟學概念,文章又臭又長,寥寥數語變成了長篇大論,估計等幾天就變成數十萬字的宏論巨著了;大家勉強看吧
---------------------------------------------------------------------------------------------------------
謝邀 ;
大蒜,據說,火車皮囤貨,即使兩年虧、只要一年賺就翻本了;大蒜跌了生薑漲、生薑跌了大蒜漲 ..這是炒作農產品的規律

這其實是一種資金炒作;資金是沒有道德的,唯一特性就是擴張,通過各種途徑;因為無論怎麼炒作這些錢都還是在國內(是財富轉移而已),所以只要不違法,國家都不會管,何況還能從轉移過程中收稅;所有可炒作的商品必須具備三個特性(投資屬性)

  • 儲存;能儲存是農產品投機的第一要素,因為只有可儲存才可以在短期改變供需關係,從而影響價格。沒有人炒作蔬菜與水果吧,因為不能儲存;前幾年炒作的普洱茶,就是可以儲存的;大蒜可以囤積兩年,所以,幾年前出現了『蒜你狠」;至於房子就不要說了,七十年;
  • 稀缺;資源集中,盤子小,只有特定的幾個地方產,能控制源頭;經銷商將產地的大蒜全部收購,進而操控價格;產量越少,越容易控制源頭,這就是房價能炒出天價的原因:土地被壟斷;還有古代的鹽鐵專賣也是這個原因(在這點上非常類似於鑽石礦的壟斷,有興趣的不妨研究一下鑽石)
  • 政府沒有關注,如果政府干預,價格是炒不起來的;大蒜、生薑、普洱茶等都不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小類型商品,都有替代品),所以,國家不會輕易關注;大米炒不起來不僅因為米量很大(體量肯定遠超大蒜),更重要的是大米是牽涉到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炒作有政治風險,鬧不好是要進大獄的。

大蒜產地集中、數量少可以控制貨源且易冷庫儲存,不涉及民生,國家不會特意關注,是當作期貨炒的最合適的農產品之一。

大蒜產地大多在山東,咱們看看山東省金鄉縣(大蒜之鄉,每年流通260多萬噸,佔全國大蒜產量的四分之一)八月份的走勢, 圖片與文字來自 大蒜價格持續走高 2016年8月金鄉大蒜均價為5.42元

大蒜生長周期為8個月,都是每年10月播種,第二年6月收穫。八月份,是蒜頭上市季節。所以,金鄉大蒜在八月份的價格是先走低後走高----開始由供求關係的市場規律決定,後來資本進入,價格被哄抬了;

這篇文章說到了價格走高的四點原因,產量下降,出口增加,蒜種需求增加,還有經銷商的囤貨;其實,真正漲價的原因是經銷商的囤積居奇;

(2016年11月8日 23:51:07 應網友要求,我將與價格相關的知識稍微普及一下)

大蒜具有兩個屬性:不完全剛需與大眾用品,我分別解釋

【大蒜屬於不完全剛需品】,按照需求的類型,可將消費者分為三類人

  1. 剛需群體;食大蒜成癮、無大蒜不吃飯的人群,我本人不太吃大蒜,我身邊的也沒有嗜蒜如命的人,對於這類人,我沒有主觀感受,無法形容他們缺蒜的感覺
  2. 喜歡大蒜但是對價格敏感的人,對於這種人來說,大蒜屬於有錢就吃、沒錢就不吃的奢侈品,即使自己非常喜歡-----太貴寧願不吃,這種人,一般經濟條件比較差,或者家裡缺流動資金;
  3. 談不上喜歡,當作調味品,漲價了,就用其他調味品比如大蔥替代;

【大蒜是大眾化用品】,因為是大眾化,所以消費者數量很大,但是正因為是大眾化,一旦漲價很猛,就有很多人(第二類與第三類,價格敏感性與可買可不買的人)不買,這批人的數量也很大,足以影響價格----一旦這批人不買,銷量就下來了,總利潤隨著下降,逼得經銷商不得不降價;

這就決定了價格不會抬的很高(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波動),換句話說大蒜始終限定在大眾可接受的範圍內波動

為什麼大蒜的實際價格很高呢?

大蒜的高價將大蒜從大眾用品變成了奢侈品,具體就是價格篩選,通過高價淘汰一部分忠誠度不高的客戶(經銷商認為的水分):價格敏感性與可買可不買的人(第二、第三類人),專心從剛需(成癮人群)中賺錢,達到新的供需平衡,

用術語解釋就是:將規模效應的大眾化產品蛻變為小眾群體(成癮的人群)使用的奢侈品,雖然買的人少了,但單價高,利潤就高;

胡雪岩說過一句話,三年不開單,開單吃三年,就是說,要麼不宰,要宰的話就狠狠宰一刀,這就是奢侈品的惡劣品性,大家看看房價;

如果一件大眾用品變成了奢侈品,必定有人操控,因為這是逆勢而行的社會倒退(至於為什麼是社會倒退,我後面解釋);

題主提到大蒜總產量同比只是減少20%左右,零售價卻漲了67.9%;

  • 照理說,大蒜總產量同比減少20% 的情況下零售價最多漲10%----因為大蒜是大眾用品,漲價太高會減少銷量;
  • 而現在價格漲了67.9%,顯然是將大眾品變成了奢侈品,肯定有人為操控的因素

為加深理解,我再舉個例子,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煙;六十年代的人都很窮,很多人嗜煙如命但是買不起

  • 有人就用樹葉子替代(我外公抽的就是樹葉子);或者到大街上撿煙屁股抽,我小時候經常見到過人們撿煙頭抽,偶爾賺點小錢就買包廉價煙過過癮,或者春節解解饞;
  • 戒煙,真正抽煙的是煙癮非常大的人;

就是說,六十年代的香煙其實是奢侈品,我小時候經常見到很多因為老公抽煙而夫妻吵架的,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抽煙變成了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就是說香煙從奢侈品降級為大眾品牌,香煙的銷量就上去了;
所以,我說大蒜的高價是逆勢而行的倒退就是這個道理;大家要記住,社會的進步只能是將奢侈品變成大眾品牌,就如以前的電視機是奢侈品,現在都沒人買了一樣;
如果將一個普通用品變成了奢侈品,顯然是社會的退步,大家想想看現在的房價

那麼,為什麼大蒜會逆勢而行呢,炒作大蒜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除了前面提到的大蒜本身具有炒作的三個特性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有錢;
確切地說,不是老百姓有錢了導致物價上漲,有錢了反倒可能物價下跌------有錢了,購買力增加產生了規模效應,物價一定下跌
物價上漲是因為貨幣超發導致了購買力下降,產生大量遊資;遊資具有兩個特性

  • 這些遊資就如關在封閉房間的煙霧,是一定要找出口的,比如溫州炒房團,他們不炒房就可能去炒大蒜 生薑;如果國家控限制了房價,遊資就會在民生行業找出口,這比漲房價的災難更大(至於原因,大家可以看看我在跟帖的回復);

也是房價遲遲不降的原因;房價是貨幣蓄水池,是關閉老虎的籠子,如果房價下降,肉、米價格將上漲,直接影響民生;

  • 遊資走到哪裡,就會抬高哪裡的價格;通脹預期的前提下才能引發市場價格大行情;現在的M2天量超發,在目前實業的利潤很低甚至虧本的情況下,遊資不可能進入實體,就只能炒作了,才會出現「蒜你狠」「豆你玩」 "姜你軍"等奇怪的現象;

結論:今年大蒜漲價,固然有產量降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資本進入操控物價的結果;
穩定大蒜的價格跟穩定房價一樣,就是穩定和收緊貨幣政策

貨幣蓄水池的邏輯性在哪? - 沈雅涵的回答
如果將來發生糧食危機,解決的方法只能依靠轉基因作物嗎? - 沈雅涵的回答 - 知乎


農產品價格操控是從19世紀農產品(小麥)開始在市場交易就一直有的事。其中最重要一點就是要可儲存。因為只有可儲存才可以在短期改變供需關係,從而影響價格。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資源集中也是一點,要有足夠資本,但並不一定要盤子小。美國農產品市場的幾個案例顯示喜歡操控大宗商品的往往更喜歡盤子大點的。這顯然更喜歡風險大回報高的。接下來的幾個例子會告訴你,這些人很!有!錢!。
接下來我將講述發生在美國操控農產品價格的知名案例。從這些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共性。同時,也可以看到投機者的瘋狂。

第一個案例: 1897 - 1898 小麥操縱案
1896 年小麥減產。歐洲戰爭導致小麥價格上升。 一個叫Leiter的小同志開始大肆收購小麥,不僅如此,還往歐洲出口小麥,哄抬價格。小麥價格從1897年四月份72美分一路上漲到1898 年1.85美分。這個leiter同志為什麼這麼有錢呢? 因為他爹開銀行的。然而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

談到同時期美國農業大亨就不得不提到 P.D.Amour。 這個P.D.Amour 之前找過Leiter,想跟他合作。但是這個Leiter年輕氣盛拒絕了。於是P.D.Amour 決定給這個小子一個教訓。告訴他誰才是小麥的南霸天(principal)。 於是Amour在Leiter捂盤惜售的同時秘密四處收購小麥。 同時,Leiter並不知道他自己的小麥其實就儲藏在Amour的倉庫里。Amour 也壟斷了大多數倉庫。Amour 一直秘密往芝加哥運糧,哪怕冬天五大湖冰封他也花高價錢租破冰船往市場運。終於Amour陸續大量出貨壓低小麥價。在期貨市場獲利。

最後,年輕的leiter 同志輸給了Amour. 1898 年6月, 小麥價格跌回70美分。 leiter 的老子幫Leiter還清了債。 Amour證明了自己等江湖地位。 但是! 誰都沒掙到錢。

Source: Amour and his time。

第二個案例: 1976年緬因州土豆案
這個與第一個很類似。一個叫Simplot 的同志在期貨市場上賣空土豆,同時大量的把別的州的土豆往緬因州運。(合約要求必須是緬因州的土豆)。這樣導致市場緬因州土豆供給充足,價格下降。

於此同時,另一幫人開始算計Simplot. 這個辦法簡直逆天。。。
由於所有的土豆都要到紐約交付,這幫人竟然把所有從緬因到紐約的火車皮買斷,導致Simplot無法交付而違約。。。。必須以高於現價的方式用現金支付給這些賣家。

最後結果呢? 法院裁定雙方都操控市場違法,而且相應的監管機構也被判罰。又有一次,誰也沒掙到錢。

其實之前也有報道,操控大蒜價格並不是每年這些炒家都可以掙錢。 因為捂盤惜售導致價格升高,想獲利總得賣吧。 一賣價格又降回來了。 所以,想賺錢就必須賣的巧,賣的時間對。

這種炒作的市場毫無益處。 農產品市場大多是特定群體炒作。 貨幣增發可能導致炒作增加,但不是主因。想要杜絕可能只有加強監管咯。。。。 至少想查誰在炒作我們看看誰訂了大量倉庫知道一二了。抓兩個典型,狠罰。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玩意還蠻暴利的,我也想參與參與。。。。。。。。。。


產量少,說明供應量減少,價格自然就會上漲。
從商業規律看,叫做物以稀為貴。
從經濟學規律看,這是用價格排除一部分消費需求來達到供需平衡的現象。

經濟學原理的話,叫做【供需關係決定價格的波動】。

前幾年【蒜你狠】的時候,那年大蒜產量不低,但經銷商大量囤貨不出,雖然產量充足,但終端市場供應量不足,從而引起價格飛漲。

你要想炒農產品或日用品,隨便什麼都可以吵,唯一的條件是你有大量資金來囤貨。


有個現象,房價大幅度上漲的階段,其它可投資領域都偃旗息鼓了。一旦國家調控,總有那麼幾種玩意暴漲,要麼是民生用品(糧食藥材等)要麼是字畫紅木等藝術品,或者說大宗商品。


充分展現了國內經濟環境的效率,即物流配送效率、資金效率和信息效率不夠。
主要是信息斷裂,造成各環節風險高,也就使得參與者的炒作,炒作的群體動力其實是風險分攤,而不是不懂經濟學的人認為的唯一基於貪婪。
政府管制會使得信息流斷裂更嚴重,對信息流的優化沒有任何好處。
這事沒有簡潔的解決辦法


內什麼,上漲的何止是大蒜?
今年上海養老金又漲了6%,因為沒有10%,還每人貼了額外的600。
然後,菜場里的菜就紛紛漲價了。
哦對了,房子房租也紛紛漲價了。

經濟學原理就是,都會漲的,只有一個不漲……你們懂的……


中國老一代領導人是陳雲主管經濟,在《陳雲文選》中說,「一九六二年貨幣流通量達到一百三十億元,而社會流通量只要七十億元,另外六十億元怎麼辦?就是搞了幾種高價商品,一下子收回六十億元,市場物價就穩定了」。
曾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北京大學教授周其仁在其任委員期間寫過一篇文章,講述上世紀60年代,那時的伊拉克蜜棗,進口的,每市斤要賣5塊人民幣——那可是1960年代的5塊錢!當時的5元錢可以買40斤大米;或6斤大閘蟹;或豬肉7斤。
這個伊拉克蜜棗其實就是陳雲同志所言的搞的幾個高價商品之一。


答讀者問(大蒜飆漲)

談大蒜。


剛看到一個大蒜的言論,感覺很有意思。有人說大蒜價格飆漲是因為資本沒出去,資本過剩這是事實,但為什麼不是食品價格普漲呢?這是一個很逗的經濟學現象。在美國歷史上你會發現,這個時候就是各行各業托拉斯出現的時候,但這中國,誰托誰死。因為有比經濟規律更加強大的力量在左右市場的運作。


中國法律在近些年去掉了投機倒把罪,這個罪名在西方,就是在中國封建歷史上都是沒有的罪名。大蒜這個東西,比較適合投機,因為他相對保鮮期較長。生產環節是農戶、收購商、批發商、批發市場、零售商、消費者這樣的流通環節。這裡面有能力,有資本,有手段,有智慧能掌控整個運輸、收購、銷售的只有批發商。他們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構建了一個排他性的關係網,這就是業務關係。大家平時都是合作關係,說白了就是互相利用的關係。一整年下來,發現自己沒掙幾個錢,還不如放高利貸,那怎麼過年呢?搞他一把吧。


於是你就會發現某些信息被無限制的放大,還能上報紙,下面的經銷商開始有意的囤貨,零售商也開始漲價,最後埋單的就是消費者。然後講批發商和銷售商的關係,我在前面講了是互相利用的關係,銷售商一直在省吃儉用儲備資金打算進入批發行業,批發商也是心照不宣的呵呵一笑。批發商是不用省吃儉用的,他們甚至可以像美聯儲一樣寅吃卯糧,因為他們有強大的資本彙集能力,有強大的融資能力。批發商的資本獲取是這樣的,政府找到說:有一筆無息貸款,你要不要?批發商半笑半不笑的說:不要。因為批發商不願意過多的和這些官員打交道,比較難纏,有錢就是進衙門的門票,比如說:我來談個投資,要見省委書記。銀行找到批發商要給他們貸款,批發商說不貸款,因為那還要承擔銀行利息。批發商首先有大量的資本可以維持自有的生態系統,但這一部分資金並不用於批發行業,這一部分資金是用來救急的。批發商通常緊急動用的是高利貸,因為這些錢好用,相對成本還低。你一定會問高利貸成本還低?對。高利貸放給有錢人的利息非常之低!批發商都有長期合作的高利貸,但這些高利貸資本就是為了應急用。然後平時批發商把自己的資本化整為零,再一次貫進高利貸,借給他們去發展。

那批發商是如何運營資本的呢?批發商會聯繫大的經銷商,說有一批貨,要發貨,你要先款。經銷商於是打款。款到後,批發商給收購商打電話,說要發一筆貨,然後批發商就用經銷商的錢去賺收購商的錢了。你一定會問,那假如經銷商聯繫收購商呢?其實這很正常也很簡單,首先批發商的信息獲取、分析、再處理的渠道要比經銷商和收購商都強大。當他們開始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批發商就已經準備好了對策。當他們的貨物到經銷商手裡的那一刻開始,批發商就已經開始微賠出貨。而批發商控制著流通渠道,經銷商和收購商為了減少損失,就要以更低的價格出售,這個時候批發商會進一步壓低價格,而經銷商過高的融資成本,會迫使他進一步降低價格,而這個時候批發商會減少出貨,讓賠本的好事都去找經銷商。於是一個環節下來,經銷商會陪20%~50%的錢,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緩不過來。


馬上就要過年了,批發商想的問題就是資金的成本。借給高利貸一年能獲得12~20% 的利息,存銀行一年能獲得4%的利息,做一年生意,和人勾心鬥角,養活了一大堆人和車,最後發現才有3%的利潤不到。嚴重的心裡不平衡,怎麼辦?那就靠自己手裡的社會資源,賺點過年的錢吧。於是找經銷商和收購商洽談,他們當然願意,於是開始拉抬價格,關於漲價,一定要飆漲,讓所有人都恐慌,一方面是獲利較多,另外一方面是給社會造成應激性創傷,不然明年沒人理你。幾周下來,價格就被拉抬到新的高位,這個時候就是卸車的時候了,卸車關鍵的問題就是找誰接盤的問題。先減少自己的庫存,增加經銷商和收購商的庫存,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的敵人。經銷商和收購商破產,就是這個行業的減丁政策,明年會有新人補充進來。和自己關係好的,那就提前打電話,關鍵的時候還要替他們出貨,還要補貼他們的損失,因為人要和人活。對於關係不好的,那就不打電話。對於關係不冷不熱的,那就遲一點打電話。這就是你們所說的市場經濟規律。說實話,我認為人性論的市場經濟說服力都要比國富論強。


批發商和一些經銷商的關係好到什麼程度?有些經銷商賠到負債纍纍,批發商第二年一年就能把他拉起來,賒欠貨款,低價給貨,消息提前提供。有些經銷商省吃儉用,恨不得不睡覺,還要兼職補貼這個行業,但最後還是不得不退出這個行業。前者是批發商的基本盤,後者是批發商認為的非善意。


批發商與批發商之間的價格戰,就像兩個獅子之間打架,那才叫慘烈。錢不過是一個概念,真正的市場經濟是貨物。價格戰首先是要囤積貨物,否則價格戰打到一半,你沒貨了,對方會漲價,不但把前面賠的錢賺回來,而且會讓自己累計的市場威信一潰千里,最後你會發現只有自己賠錢了,結果大家都賺錢了。一般都是批發商開始利用鐵路車皮不緊張的時候開始囤貨,並迅速達到市場飽和,這個時候經銷商就不會在考慮參與進來。但市場是開發的,還有其他省的批發商啊。市場飽和一億噸大宗,這個時候批發商甲囤積了八千萬噸貨物,這個時候外省的批發商乙也開始囤積八千萬噸貨物。這個時候的經銷商開始拒絕囤貨,因為後面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於是開打價格戰,這其實比的就是家底的厚薄,比的是資本的動員能力。正經的商人是不從銀行貸款的,因為銀行的都是窮爺。一個個每月幾千塊的工資,臉難看,事難辦,你需要錢的時候,不借給你,不用錢的時候不准你還。資本動員能力就是從高利貸那裡借款的能力。第一步是收回自己放在高利貸(民間借貸人)那裡的錢,一定要快,否則諸事休矣。第二步就是從高利貸那裡拿錢,所以正經商人都要維持和多個民間借貸人(也叫地下錢莊)的關係,這樣才能拿到低成本的錢,一分息,一分二息。價格戰最逗的就是買對方的貨,然後低價拋售。比如說你的貨物賣一萬,我買進加上成本是一萬零伍佰,然後我賣九千五。我還見過雙方批發商血拚完以後,庫房裡最後剩下的都是對方貨的可笑事情。批發商對剩貨的處置能力,也考驗批發商的生存能力。有些批發商能返銷廠家,有些廠家、收購商甚至支持批發商的價格戰。理論上來講都是新近的批發商乙會退出,因為信息不對稱,但乙並不是沒有勝算,我見過有乙用乙地的利潤不斷補貼甲地市場,最後站穩腳跟的事情。


最後就是客戶的爭奪,即使是價格戰,一樣的價格,經銷商還是不拉你的貨物,甚至乙的價格低,但甲地大部分經銷商還是不拉乙的貨物,沒有銷售渠道,那就意味著死路一條。那些供銷乙貨物的經銷商就是被甲邊緣化的經銷商,也是被批發商甲明年優先考慮邊緣化的經銷商。這樣講你就懂批發商甲為什麼從一開始就培養自己的基本盤。基本盤一定是整個市場中最優業務的核心,有這些在,批發商甲就能東山再起。


然後我看到他們講的書本中的市場經濟,我就笑。然後我看他們煞有其事的講數據模型,我就笑。然後我看到他們一本正經的講世界經濟分析的時候,我就笑。市場經濟不是那樣的,市場經濟有兩本書一本是國富論,講的是經濟人,還有一本是資本論,講的是社會人。這些對人的定義,揭示了市場經濟的核心是人性論,而人性你是永遠都看不見的,因為他是一口深水井。


經濟學原理,沒有分析過,但是還是想說兩句。
商品本身價格就有周期,尤其是這種每年產量無法控制的。賣得好了,農民就紛紛去種,價格便宜了,可能就換成其他作物。年年產量不同,對價格也有影響。
說起來囤貨,就是把大蒜放到冷庫里儲存起來,也並不全是某些所謂的「大戶」。很多商人,甚至農民,收蒜,加工,入庫,只是為了拼一把。當然,得考慮產量,需求等方面。行情好了,能掙些錢,行情不好的時候,前幾年,多少人為此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不說這些做生意的,就說普通蒜農。漲價的時候,大家各種大呼「蒜你狠」,便宜到兩三毛甚至幾分錢一斤,爛在路邊,農民哭天喊地,又有幾個過問的?
而且據我經歷的,蒜價過高的,從九幾年開始,也沒幾次吧!
再說一下大蒜成本(人工+物料):
1.蒜種。蒜價越高,成本越高,蒜種就是普通大蒜,需要扒皮去瓣。平時做飯,扒一瓣就嫌累,能想像幾畝地,幾十袋子,需要一個個掰開嗎?對了,還得分出大小。
2.栽蒜。人工一個個種進地里,每個距離都有要求,遠了產量少,近了個頭小。以前自己種是費事現在可以找工人做,費錢!一畝地就得幾百。
3.栽蒜後續,澆水,覆膜,鉤蒜。
4.刨蒜,也就是把蒜挖出來。之前一個個種,現在就一顆顆挖哦。還要削去蒜的鬍子,剪短根莖,裝進袋子。我說的輕鬆,做起來,可沒這麼簡單,還是那句話,要麼省錢自己做,要麼省事花錢做。成本一畝地又增加好幾百。
5.加工商加工。
綜上所述,大蒜才呈現在你的面前。
這麼算下來,風調雨順的情況下,一斤的成本就得一塊多,更何況,這還是出廠價!

所以,別動不動就壟斷,動不動就要國家制約,動不動就「蒜你狠」。
農民血本無歸的時候,也覺得「蒜你狠」。


這兩年大蒜價格確實喜人,因為我家中了十畝大蒜。


我家在山東省金鄉縣,種蒜的。今年金鄉大蒜減產,價格上漲,導致全國價格上漲,就這麼簡單。


蒜不都被川普的支持者們拿去凍了嗎?


簡單講是資本流動問題,當優質資產枯竭的時候,任何大宗商品都可能成為炒作對象。沒有必要用那麼多的經濟學理論去解釋...


大蒜的生產相對集中,就在一個地方,金鄉縣,價格由當地每年的產量決定,而產量跟天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不太好預測,開始是價格是由供求關係定的,但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建起了凍庫,供求關係被人為的改變了,今年產蒜多的話多屯少賣,等少產的時候再慢慢出貨,也就是屯貨居奇,這個屯貨一個人少的幾千萬,多的幾個億的屯,而且還有熱錢去投機,有人炒作,有點像股市坐莊。


窮人家的孩子秒奔過來搶答,大蒜一直是重口味的標配,沒錢用更多的菜來配飯時,我媽一直傾向於加重口味,比如菜里多放辣椒,大蒜,鹽巴。現在的經濟形勢,你懂的,失業最多的還是底層。


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被樓上許多人忽略掉了,所以明顯得出了錯誤的結論。

海鮮!對的,就是這個因素,隨時生活水平提升,物流的發展,海鮮的消費市場正迅速的在大江南北擴大,以前內陸地區沒有消費海鮮習慣的,正快速釋放對於海鮮的需求。中國人對生蚝,扇貝,龍蝦,小龍蝦,爬爬蝦消費量爆漲,而這些產品的流行的烹飪做法中,需要大量的大蒜。

蒜蓉味的海鮮,我想各位都會知道裡面會放大量的蒜蓉,吃一噸燒烤類的海鮮,一個人平均至少消費100克以上的大蒜,因此,一個新的消費需求開闢了一個新的市場。這急劇的增加了大蒜的消費量,大蒜不再是一種傳統意義的調味品,而成為一種新的小眾菜品,這對於大蒜的市場影響是深遠的。

由於海鮮產品本身的價格較高,因此店家能將大蒜的高價格加價於產品的銷售價格中,而消費者也自然能夠接受海鮮產品的高溢價,因此,市場需求已經能夠支持大蒜的高溢價,加上需求的擴大,大蒜向上漲價的空間自然也拓展了,因此在種植面積不過分擴大的情況下,未來大蒜保持較高價格仍是可能的。

我在網上搜到的部分資料

各位可以想想,這還只是生蚝一項,如果加上小龍蝦,龍蝦,扇貝等大宗海鮮,光是海鮮這種食材,一年會消費多少大蒜???這是值得做較為詳細的市場調查的。最後,以大家熟知的蒜蓉生蚝來結尾吧。


這基本上和經濟學原理不怎麼沾邊,國內大蒜的產地基本在山東,收儲囤積造成人為的供求失衡,加上10月份多個城市樓市調控,股市萎靡不振,商品期貨市場漲幅較大,對於資本來說,農產品價格一直以來受政府調控漲幅較小,資金投機大蒜的安全係數較高,對於通脹預期的擔憂和農產品漲價預期,可能是導致近期大蒜價格暴漲的三大因素


大蒜減產,導致供需失衡埋下了漲價的火種,但熱錢的推波助瀾放大了漲價的幅度和速度。想想看,14年的債券,15年的股票,16年的房市。。。。而現在,是該輪到商品了。


家裡從去年開始種大蒜,我想說的是農民不容易,適當提高農產品價格可以讓農民過得更好。可以讓他們給他們的孩子買雙籃球鞋,可以讓他們的孩子不用拿著學校的助學金生活,可以讓他們生病捨得去醫院就醫!!!


推薦閱讀:

計算機軟體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所以計算機軟體的實際定價應該極低,對嗎?
政策禁令是解決公共場所吸煙「負外部性」的最好方式嗎?為什麼?
量化寬鬆會讓財富分配更不平等嗎?

TAG:經濟學 | 生物化學 | 大蒜 | 微觀經濟學 | 零售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