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放大照片,只通過掃描,拍攝膠捲的意義在那裡?

手裡有一疊這兩年拍的底片,學習放大之前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我拍了一堆黑白照片,不進行放大,而是自己去掃描後期列印。那麼我為什麼不直接用個數碼相機拍攝照片,要多次一舉,先拍膠捲再掃成數碼呢?


我上班,坐班車40分鐘到公司,簡單輕鬆
我還有一個選擇是買輛自行車騎到公司,中途被太陽曬,吃汽車尾氣,流很多汗
兩種方式都能讓我到達公司
達到目的是之一,
過程也是之一,
獲得一張好照片會讓人開心,過程也會同樣讓人難忘。
就是愛折騰~


這個區別有點像買了菜送到食堂搞一次來料加工和直接回家動手享受煙熏火燎的區別。
本人覺得膠片的最終意義就在於放大,尤其是黑白,放大出來和數碼完全不是一個味兒。
如果僅用於網上交流,掃描和翻拍就夠了。
暗房如廚房,可有可無。就看你需要的是填飽肚子還是享受烹飪。


我就想嚴重聲明這一句話,拍攝黑白底片的話就老老實實在暗房裡面放大吧。
絕大多數情況下,掃描黑白底片就是費力不討好。
前面有人說過,黑白底片經過放大之後暗部細節會很厚實。這是因為現在普及的放大紙是multi-contrast paper,也就是說有兩層感光乳劑(inkjet printing就是把墨水覆蓋在紙上罷了),一層對低反差敏感,另一層對高反差敏感。通過在放大機上控制反差濾鏡可以在陰影部分獲取最佳的細節,同時根據放大紙的特性,黑色部分會很濃厚。
掃描底片就是把silver轉換成了電腦上無數的0和1。然後再把這些0和1在列印紙上排列出來罷了。
因此作為藝術系的學生我絕不會去掃描一張黑白底片,因為全部的拍攝結果與沖洗結果只有在放大時才會完整地呈現。
加之,gold/selenium tone過之後的相紙,反差會變大(黑色部分會更加濃厚,白色部分會更白,細節保留,銳度保留),顏色會變暖。會更好看。
關於彩色膠卷,我並不清楚放大與列印之間的區別。周圍的同學們似乎覺得兩者相差無幾。個人猜測可能是由於在放大的時候無法控制反差吧。控制都在色彩上面。

如果親眼觀看三四十年以前攝影師放入展覽的print,會發現那時的 (straight) print暗色部分異常飽滿,比今日的ilford等都要好看的多。原因僅僅是那時生產的放大紙比今日生產的放大紙含有更多的silver。如今一個對黑白print有嚴格追求的人甚至會花費50-70美元去專門給一張放大紙增加一些silver,僅僅為了看起來更好看罷了。


這是個撕逼(誤,思辨)的問題。

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說還真沒啥大意義。
就好比手工絲網印刷在效率、精度、品控、色彩上都不如工業絲網印刷,但還是有人做。
好玩嘛!

另外你要特別糾結於意義的話,有的。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光學放大】的照片,其暗部比【數碼微噴】的要緊實(光學放大像烏亮的煤塊的話,微噴就像家用蜂窩煤了。當然沒這麼大差別…理解為主)。
我用我自己放大的照片同獲得epson+Hahnemuhle 認證工作室的八色epson微噴機比較過,【光學放大】完勝。彩色照片上伯仲難分,但黑白照片差異還是比較明顯。


膠片攝影讓你真正感受拍攝的瞬間,真正享受攝影這個過程。正因為比起數碼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每一次構圖、對焦、曝光都變得非常珍貴,這種珍貴的感覺使得按快門之前需要動更多的腦子,按下快門的瞬間也格外得全神貫注。更不要說最後經過等待的醞釀後沖洗出照片的喜悅。


其實是可以用數碼相機拍的,以前試過墊iphone在背後當光源,然後卡片機拍攝掃描。


用膠片還是用數碼,要看你的設定場景和你對拍攝需求、使用工具的喜好是什麼。

用膠片並非是為了最後的數字和數據的輸出,從選膠捲、拍攝到沖洗和暗房,單從拍攝流程上,膠片給與的選擇方式相對較多,寬容度較高(不同的膠片品牌、規格,自身有眾多選擇,加之你的拍攝喜好和光感喜好,即便同樣的畫面和光線,不同的膠捲都可以讓你完成很多幅作品)。

膠片的品牌、規格等等這些外在因素,這會使你的表達方式多元化,有時,一些在拍攝操作技術控制意外的收穫,常常在拍攝中給人帶來新的對畫面的認知、對感知方式等創作靈感。

一般來說,相對需要在拍攝技術和後期數字處理技術上不斷提升的數碼拍攝,長期使用膠片拍攝除了同樣需要了解相機性能、熟悉光的運用,還需要增加對各種膠片品牌、規格的熟悉;不同沖洗方式的了解;不同底片掃描儀特點及寬容度的了解;以及暗房的藥液調配、水溫控制、暗房曝光技術;甚至作品的紙質輸出的了解,以便給作品以更符合你拍攝理念的呈現。

如果你拍照的設定場景是記錄、分享,和工作需要,選擇膠片是沒有必要的。

如果選擇拍膠片是因為某種情懷,那麼意義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不同的,選擇膠片也是可以簡化流程的。或者你可以去選擇一次成像的拍立得、寶麗來、撕拉片等等。

另外,你需要工具去承載意義嗎?還是你需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工具去輸出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感知?


所以膠捲相機才沒落了呀。


看你怎麼玩膠片是為了什麼,要只是單純的自己看享受過程就玩方法。想給別人看就底掃。


用穩定的化學介質來保存更長久


可以做藍曬啊~


推薦閱讀:

是否有人能夠講解一下攝影師Adam Shomsky用「移動延時攝影」手法拍攝的短片?
攝影師是不是更容易同行相輕?
如何修出質感的黑白照片?
1_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從喜歡上攝影之後對於自己的改變到底有多大?2:在拍照的過程中收穫到了什麼?

TAG:攝影 | 膠片 | 膠捲 | 膠片沖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