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登山基礎,想十年之內登珠峰,需要什麼準備?

剛剛21歲的一個女生,剛剛工作想利用休息時間好好計劃怎麼鍛煉身體,想知道都需要滿足哪些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登珠峰之前要去哪些山?


突然看見這個題目想說很多,大多數人對珠峰尤其是高海拔雪山並不了解,認為珠峰是世界最高峰,一定最難攀登,我有信心有資金有勇氣就一定要會成功。登頂珠峰某種程度更是一種象徵意義.

我們從8000米山峰中幾乎是最容易攀登的珠穆朗瑪峰開始說起,她在世界的名字叫聖母峰。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F%A0%E7%A9%86%E6%9C%97%E7%91%AA%E5%B3%B0 不同的人對於攀登珠峰可能有不同理解, 有些人眼中是特種旅遊項目,有些人眼中是超越自身生理心理修行, 有些人眼中的炫耀工具, 有些人眼中的一生的奮鬥目標, 有些人眼中的商業生意,有些人眼中的終身事業。 西方有句話說的特別好, Don"t Judge, 是的, 只有上帝有審判的權利,任何人的理解都不要強加於別人,無論你是否經歷與否,因為我們都不是上帝。

可能先說準備大概需要5年的時間, 在這之前,你必須有一顆堅強的心和健康的體魄, 而且性格不可以孤僻和過於內向, 因為最後團隊合作和一定範圍內的堅持對你都很重要。 切記切記。登雪山尤其是8000米以上的山峰風險和做宇宙飛船離地飛行死亡率差不多,都是百分之十幾。珠峰自從90年代後,死亡率非常低,因為商業登山最成熟,但喜馬拉雅山腳下沒什麼安全的地方。遠的不說,就最近2年,2014年雪崩死了10多個,2015年地震死亡10多個,同時失蹤很多人。當然當然你還需要攢錢,大約這五年每年都需要為你的夢想賬戶攢出15000美金。

1 第一年,先從高海拔長線徒步開始吧, ABC大環, EBC,珠峰東坡,轉山轉湖轉古格什麼的隨意。身體要健康,當時我的口號是「以賽代練」,跟個靠譜的領隊,認識一些低調的實力徒步者,開開心心的刷朋友圈即可。 5000+ 附近山峰攀登(不用攀冰和繩索),可以選擇乞力馬扎羅,四姑娘2峰, 哈巴雪山, 這樣會對攀登雪山有一個基本認識, 同時對自己的身體和裝備也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時候你可能會因為不合適的鞋把腳打出血泡,因為敢時間忽略高反在登頂前一天晚上上吐下瀉, 租用睡袋溫標不夠被凍感冒, 迪卡儂買個水袋最後上山發現全部凍住無法飲用,被不吸汗的內衣弄到感冒,被幾十塊爐頭折磨熱一壺熱水要20分鐘,覺的登山杖裝B,每次都用大木頭叉子,最後傷了半月板,不戴帽子眼鏡, 一天下來你的頭部被晒傷。背個大馬克三最後發現就是那最後的2kg的重量,成為壓垮你體力的最後稻草。

2 第二年 可以6000+準備, 首先是堅持長時間的有氧鍛煉,因為在高原攀登,本質是你紅血球的攜氧能力,跑步游泳爬樓梯足夠。接觸攀岩攀冰技巧, 熟悉急救和自救突發事件的處理,如果小長假有時間,可以去北京延慶攀岩,去雙橋溝攀冰,家裡有條件可以在牆上弄幾個錨點,自己爬著玩。參加一些戶外講座, 認識一些前輩,聽聽他們的登山經驗, 這個時候可以接觸正規一點的登山公司, 選擇的雪山可以難度略微大一些,比如玉珠峰,雀兒山,島峰什麼的初級雪山。。到這裡已經兩年了,你已經基本具備了最最初級的團隊意識和喜馬拉雅式登山規則,你會交到很多有趣的朋友。但你還沒有憂患意識,還是停留在爬山,爽,滿足虛榮的階段。如果恰巧你的體力比別人好很多,沒費勁的變成團里最強的人, 其實這個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 出生牛犢不怕虎沒關係, 但這種逞強和好勝心理可能以後把你葬在8000米以上或者技術型的山上。

3 第三年 去拉練7000+的雪山或者6000+的技術雪山, 這個時候你輕鬆跑個半馬應該沒問題,全馬咬咬牙5小時內也不是大事,上4000+高原2天後,血含氧量穩定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並且適應時間和高反經驗也比初級者要好很多, 乃至如何選擇手套睡墊雪套內衣襪子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可以去嘗試比較簡單的慕士塔格峰,Ama Dablam 或者巴塘理塘尼泊爾的一些技術山峰, 你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很好的攀冰技巧, 繩索使用技巧,裝備上你應該在往如何輕便和精簡的道路上,更加成熟的登山心態,這個時候其實有必要看一些英文的登山書籍和強化英文聽力和簡單口語為以後進入國際登山團隊做鋪墊。順便矯正一些你攀登甚至是作為旅遊者的陋習, 比如嫌重不帶救生毯,比如環保,比如抽煙。國內獲得7000米以上雪山的登山證明是攀登8000+ offer的必備條件之一。

4 第四年,這是攀登珠峰的最後準備階段, 也是升華的一年,這一年的攀登某種程度強度大於珠峰,準確的說是要拉練8000+的雪山, 一般都會選擇卓奧友,北美麥金利,羊湖的寧沙抗金峰之類的,共同特點就是登山時間很長很長很長,訓練日都會累到崩潰,。。。。。在慕士塔格你可能還有機會接觸到非正規的登山團隊, 但海拔8000米的山 一定是非常專業的商業團隊操作。不專業不行啊,配備的高原病專業醫生全世界也就幾百人,價格也從7000+的幾萬上升到了十幾萬幾十萬。 這個過程你了解了連體羽絨服里充絨量對保溫的決定因素, 明白了什麼時候使用強心針直插自己注射,學會了如何合理的分配氧氣瓶中的氧氣。學會各種奇怪名字的藥物。學會了疏忽二字對極限登山的特殊含義。 任何星座的人都最好變成處女座加摩羯座,要細心加沉穩。誰保持射手的玩性和白羊的衝動就差不多是作死。因為在8000+極度嚴寒和失溫的情況下, 帶錯手套意味著你可能會失去手指, 頭燈電池沒電,可能意味你夜間出帳篷後直接滑落,雪鏡被無意壓碎,沒準會導致雪盲的發生,升降器故障等於沒有了剎車和油門。有太多的故事關於不細心:晚上出帳篷方便,沒有安全繩就從此消失在夜幕,你為了舒服找個平的地方紮營而遠離篷區。 雪崩後,別人的帳篷都結繩都連在一起,你自由落體到了BC。。。再成熟一點, 你需要在團隊中妥協,學會可以根據團隊狀態調整自己的狀態,學會如何變的不那麼堅持自我,不那麼擰巴, 懂得放棄。


至此, 你4-5年的準備時間已經結束,身體和思想上已經有了登珠峰的準備,這個時候其實要看一些負面的東西,問問自己為什麼去,你如果掛了會給你的親人帶來什麼傷害。同時你也認識了一大堆圈內圈外的朋友, 我甚至覺的這些人有時候才是你一生的財富,過去的時間你大約每年花費了2個月的假期,裝備零零散散買了最少10萬元, 登山和旅遊的費用累積也花了幾十萬,但這真兒真兒的只是個開始。真正的攀登才剛剛起步。面對你即將啟動的夢想,而會偶爾的失眠,偶爾會做登頂的夢。


你可以開始現在聯繫國際著名的商業團隊, 問問人家在明年5月是否還有位置, 通常要提前3年,北坡的藏隊情況稍好,但專業性比國際還是有巨大差距。然後抓緊鍛煉你的身體,排出詳細的各種方案。 裝備更是要精益求精,有些新裝備是需要提前預熱的, 比如高山靴, 徒步鞋,冰爪,冰鎬,救生毯,上升器什麼的。就好像戰士上戰場,還是用順手的槍更可靠,很多裝備是可以租用的,不過我相信登高海拔雪山的人除了帳篷和大型裝備外,很少有租用的。如果你還在為是否買15000塊錢高山靴而猶豫的話,那說明你對裝備的了解還沒有到攀登珠峰的境界,或者你真的就是想登完珠峰後再也不接觸雪山。不是說我們要多麼燒,而是命更重要,你爬香山背個花崗岩猛獁可能懂行的會說你裝,不懂行的說你包難看。但在珠峰多好的裝備個人認為都不為過。


裝備的一個角落應該是這樣的(來源網路)

到機場是這樣的。

還有最後幾件事
1 寫遺書
2 盡量和家人描繪的沒那麼危險,沒那麼恐怖。少讓他們上知乎。
3 盡量低調不要讓太多人知道,你的經歷和回憶不是靠贊出來的。
4 在mp3里放幾首大悲咒,手機里存點銅鍋涮肉照片。

---------

下面開始爬珠峰了, 準確的說是用生命中最原始的本性以生命失去的危險為代價翻越你對生命價值的世界觀。


先來一張大概的南坡態勢:南坡Camp 分布 3-4 是south col

這個直觀些,一個等高線 200米不到

很多人都鄙視商業登山的人, 說是被夏爾巴人抬上去的, 而且說是有錢人的遊戲, 我對此感覺就是。。。。屌絲仇富心態,大部分有錢人的生活遠遠比屌絲階級高尚, 我只說精神層面, 王石50歲時候上珠峰,你看見的是花了幾萬美金登頂的榮耀,沒有看見背後10年的身體鍛煉,背後無數次的挑戰自我,我覺的人都怕死吧,王石肯定也寫過遺書想過死,我如果有那麼高的社會地位,我肯定做不到,光這一點就足夠敬佩。換句話說有一項極限運動死亡率大於百分之一,只為精神世界價值,你敢玩么?你在精神上玩的起么? 1000人里不一定有一個人這麼柏拉圖,美軍打伊拉克傷亡率才百分之一哦,每一個選擇登8000米雪山的人,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都是值得被人尊敬的。無論他是為了精神炫富還是攀登運動。

言歸正傳,如果您運氣很好的話(親人沒有發飆,公司給了超長假期, 或者你是CEO 已經處於財務時間自由狀態)你會在3月中旬抵達珠峰的大本營,通常的登山季只有2-4周,當然歷史上也有冬天登的瘋子們。 我們暫且假設你從尼泊爾一側的南坡登頂,也就是50年代首登的希拉里路線。於是你經過大概12天的旅行從北京到了EBC (南坡大本營)之前你已經用最少一個月多次檢查了你所有的裝備清單,小到水壺的重量,大到幾個睡袋的溫標。然後高高興興的飛到了加德滿都, 先在巴德崗或者泰米爾區的小酒館裡和你的商業團隊會合,洗了最後一個澡,在成都飯店吃掉最後一口水煮魚後,開始了你永生難忘的2個月。,先做小飛機飛到一個盧卡拉的地方, 飛機跑道是15度傾角,公認全世界最難降的機場之一,平均3年掉一架,飛行員都是上世紀末英國皇家空軍開過鷂式戰鬥機的50歲蘇格蘭大叔,盧卡拉海拔2000米附近, 然後你會用10天的徒步時間到大本營 5300米,後面的一個月就是攀登訓練和各種高度的海拔適應,你會分配到自己的夏爾巴嚮導,你一定會和他成為朋友,乃至在你老了之後回憶年輕時候對自己最重要的人的時候,一定會有他。接下來就是在BC--ABC--C1--C2-C3之間做多次拉練。爬學坡,練攀,過冰川,還要參加好多的緊急演習, 比如強降雪, 雪崩, 滑墜,同伴心臟衰竭救護什麼的。這一個月,整套體系你已經瞭然於心。

關於珠峰南坡的故事太多太多,線路也太詳細, 我就不說了, 但大部分第一次上到南拗的人都會被累得想死,你已經對如何登頂的線路牢牢的記在心中,甚至夢中都出現過很多次,經過1個月的拉練,你已經最高登到過7300米的地方, 這時候你的體重大概會下降5-8kg, 要注意在大本營飲食和蛋白質的補充,過了7500米你什麼都吃不進去的, 還要防止肌肉溶血, 腦水腫,肺水腫,感冒,肌肉拉傷,腰椎間盤突出,胃潰瘍,甚至是長時間便秘。任何一個發生,你差不多就可以回家了。


最後在5月初,根據商業團隊組織者的評估, 最後決定你可以登山了,如果發現你體質不合格,那麼請回家,錢不退,合同里已經寫好。。。。

~ 於是你們在大本營一堆人被獻了哈達,供奉了山神,接受了喇嘛的祝福。在陽光下出發了。具體過程不寫了,各種影片,資料都非常詳細, 希拉里台階,南坳口,冰峰走廊,太多了。。。可以去看2015版的Everest. 寫的是96年山難,每一個細節都還原了歷史。

直接寫最後一天吧, 假設你已經爬到了南坳 (C3-C4,洛子和珠峰之間7500米的山谷),south col 是這個樣子的, 感覺很平緩很舒適吧。也不是很遠。。

換個角度。。。

再換個角度:

在這之前你還已經走過了為危險的冰爆區。大概嬸兒這樣的 (來源網路):

順便貼一些大本營和C1-C4其他地方的照片。


正在BC工作的後勤隊醫

凌晨的ABC

C1-C2 之間的冰瀑區,無數登山之神死在這個地方

C2的夜景

C2-C3

C2-C3

C3-C4

C3-C4 放大後的樣子。。。。

C3-C4

C4 往下看

頂峰 往下看

你們已經精疲力竭的爬到了C4 7800你的位置,大概只可以休息3-4個小時, 夜裡10點-12點開始做沖頂準備,嚮導幫你確認了救生毯,水源,冰鎬,上升器,氧氣面罩密封圈,氧氣閥門,對講設備等若干東西。。。你吃了最後一口流食,發現MSR杯子里的水已經沸騰,但喝下去卻一點不燙嘴。再往上就必須全程掛氧氣瓶了,你的動作慢到比4格動畫還要慢,甚至穿好衣服走出帳篷花了半小時,你暈暈乎乎的看了看漫天的繁星,那是一幅梵高下的星空,沒有風,沒有雲,剩下一片的寂靜,只有你腳下踩雪吱吱的聲音和你自己的呼吸。這一幕以後的若干夢裡都會出現。 慢慢黑夜裡你開始了巨大的體力消耗, 艱苦的翻越了岩石階梯,翻過了南峰頂,大概10個小時之後,你們一個一個像螞蟻一樣在希拉里台階下排隊,那是一塊高12多米的花崗岩,基本90度,中間有一道裂縫被放置了路繩,上下每次只能一人, 旁邊就是懸崖,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在因為排隊耽誤時間導致最後在下山路上被凍死的情況, 在7800-8700的地方,你可以看見很多屍體。很負責的說, 那裡如果你自己走不動,沒人可以抬你下去。並且那裡不可能只有你一個團隊, 最多的時候可能有100多人, 假設一個人幾分鐘,你算算最後一名要凍多久?何況還有自己體力跟不上被強行勸退的和你相反方向的登山者,他們正在 卸下安全裝置逆向的和你往後換位置,那可就不是浪費幾分鐘了。自從最近10年因為發生過多次排隊凍傷的案例,珠峰登頂已經開始控制團隊數量。

希拉里台階上的擁堵:

過了希拉里台階之後還有一個比較淺的雪坡,距離登頂只有幾十米高度

之前的岩石階梯大概是這個樣子:沒有找到對應的圖片,不太確定是這個位置。

基本很長一段希拉里台階都是這樣的:

運氣好的話,你會在下午1點前到達山頂, 並且停留10-20分鐘,關門時間大約是下午2點,因為不離開,會被凍死在山頂。在山頂上要拍照做為官方記錄,你可以拿出你最珍貴的東西放在那裡當紀念。你已經站在世界之巔,嘴唇發紫,手腳麻木,目光渙散,不想再多走一步,摘下氧氣面罩看著飄在雲海上無數雪峰,一定會有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可能是因為興奮,可能是委屈,感慨,回報,或者只因為你自己的故事。如果這個時候誰有興趣看一下自己脈搏表的話,會在180-220附近。你一晚上爬上來消耗的熱量已經超過18000大卡,這概念可以去百度, 隨著2點多太陽的傾斜角變大, 夏爾巴提醒你,請儘快下山。太陽下山後的8000米以上氣溫會下降到零下40-60度。無論你穿多厚,只要不在帳篷里, 恰巧又遇到風,你會在很短時間內被失溫速凍,歷史上也有過在8000米過夜且生存的案例,但基本都是擁有極強的意志力和豐富的經驗依靠雪洞過夜。

找了個登頂氣色比較好的人的照片,

然後要返回7500+,你看了一下下山的路, 心裡會罵人的 「這tmd是我上來的路么,能再變回深夜閱讀模式么?」那裡是人類可以維持最低生存標準的高度, 基於溫度急劇下降,留給你的是毅力和時間的比拼, 跑輸了少個手指腳趾,少個鼻子耳朵, 嚴重了截肢或者死亡,另外還要期盼好天氣的持續, 如果遇到96年那種失溫風暴,沒有人可以存活。這可能是你生命中最累和思維最混亂大喜大悲的一天,大概有96%的人可以返回到C4的營地。
下撤到C4 or C3的登山者(來自網路)

這個時候你應該對登雪山和生命有了些新的認識。你可能是被你的夏爾巴嚮導冒著生命危險推到了山頂,你可能下撤途中不小心滑落了被前面的螞蚱一把拽住。就像青衣左刀在戶外論壇上登峰的全程記錄最後的感受 --「活著真好」。。C4中你頭疼欲裂,可能連從1-10都沒法堅持數完。

你的珠峰危險還沒有正式結束, 你還需要最後一天從C4下降到BC,在全世界大約8000米的雪峰中,珠峰死亡率排名倒數,因為和其他兄弟姐們相比, 它很難經常出現干城章嘉那種複雜的低壓氣團,也沒有喀喇崑崙那邊的K2,K7那麼多的變態冰川,就算和希夏邦馬比,珠峰也的幾乎沒有刀刃部的頻繁雪崩。海拔如果下降到7000米,貢嘎24人登頂, 37人死亡, 梅里更是 13人死亡無人登頂,類似什麼南迦巴瓦,博格達一堆堆的怪咖技術雪山都比最高的珠峰難很多。登頂日我沒有在網上找到明確的GPS軌跡,只有上下1000米的數據,在14座8000+ 的登頂日難度中,珠峰只能算嬰兒,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搜一下紀錄K2,安爾普爾納,甚至四姑娘山4峰,阿空加瓜山南坡最後一段行程的描述。。。珠峰最後的大金字塔簡直容易成渣兒。我個人覺的珠峰的商業登山難度在所有商業登山中應該排在中等的位置. 注意,是商業登山... 或許還有商業登山去登比它難的道拉吉里.馬卡魯之類的, 但再往上, 可能真的不存在商業登山了,第一是因為沒有客人對那些難度極大沒名氣的山感興趣, 第二是可能連商業登山的組織者都不太確定自己可以活著下來....比如南加帕爾特之類的. 曾經很久前去子梅採訪過一個80年代給日本人做背夫攀登貢嘎的老人. 他說, 當時貢嘎從C2-C3的路是可以上去,但絕對下不來.除非帶幾千米的路繩.只要有輕微小型降水, 你去的路和回來的路就已不是一條..........

你終於幸運一路回到了BC, 大本營里所有的人都出來慶祝你們的歸來, 領隊給了你一個巨大的擁抱和親吻,所有的人都在一起喊著你的名字, 你興奮的感謝了團隊里所有的後勤人員之後,用海事衛星電話撥通了你最愛的親人們。 我相信當對面傳來爸爸我想你之類的聲音你一定會淚流滿眶。然後你不想再逗留一絲,2天就下撤到了南池,花大價錢洗了一個從地獄升回人間的熱水澡,黑水順著腳下留走,你看著鏡子里這個黑呼呼野人一樣的你,伴隨著渾身的小傷。。。。活著真好。。。

走在南池的石板路上,天空開始下雨, 今年的登山季已經結束,你應該感謝一切,老天幫你把難度降到最低, 夏爾巴在rock steps 背著失溫的你下降了300米。 C4帳篷中智商為零的時候,是同伴為你煮飯喂飯。一切結束了,那麼以後有什麼理由不更珍愛現在擁有的一切呢?

-----------

1 關於各種氣象生活裝備飲食這些你不用操心, 商業登山團隊會購買昂貴的氣象資料,保證你登頂的那幾天有時間窗,不過也有例外,96年的風暴從孟加拉灣形成到吹到喜馬拉雅只用不到12個小時,死亡的方式很多,但主要是失溫, 就是被凍死。滑墜和雪崩, 摔死, 還有高海拔病導致的器官衰竭, 病死。 人肺部的自然進氣和心血管壓力是在標準大氣壓下工作的, 但在海拔8000米, 我不知道這個時候肺部有多痛苦。可以想像你帶一個防毒面罩,裡面的空氣被抽出60%後你如何呼吸。

2 人員也不用你管,一個團隊5-10人,來自世界各地,你可能會和某人分在一個帳篷。這也不是你說了算,但外語很必要哦, 在第3年的時候我已經提醒你看外語了。和嚮導,領隊溝通是可能是英文。 最後希望你們這個團隊比較團結, 所有人的實力不會差距太大。 如果快慢差距過大,增加悲劇的幾率就會大非常多。你們都會在這一生成為好朋友, 尤其是和你睡在帳篷里,和你結繩前後的登山者。你也會對一些最最基本的幫助感恩一生,哪怕是一口熱水一句話和一個鼓勵的眼神。


3 分工, 商業團隊負責所有的衣食住行甚至醫療救援可以提供一切,但只是在7000米下哦~
再往上你的夏爾巴嚮導可以提供很多的幫助,但他們也是人,也有高原反應, 也不是機器, 他在8000米的時候會和你一樣疲憊,但所有的夏爾巴人都會全力的救你,但主要還是依靠自己。另外夏爾巴人還負責鋪路,如果非專業登山家還要負責自己玩繩子, 我相信沒有幾個人可以登上珠峰。

這一些只是讓你有了一個大概的概念, 每個具體細節都可以寫一本書, 光高海拔登山的打扣方式就有幾本書, 關於如何防止凍傷和雪崩也有很多很多的書, 甚至我見過如何遇到雪崩和滑墜用單冰鎬制動和用特殊地形制動的方案也有本書。。。北坡的難度比南坡高一點, 其他還有大概16,7條線路,那10多條不要想了,除了特殊的探險隊挑戰人類極限之外沒有人敢去走。。比如戰鬥斯拉夫民族俄國波蘭80年代的直上線路:

光看看圖就顫抖了, 這是2006年波蘭團隊失敗的線路,俄國的線路沒找到照片,

登珠峰的線路的, 最簡單是南北坡。

攀登珠峰不光是身體心理勇氣的積累,更是大量知識和信心的積累。有時候更不是計劃幾年堅持下來就可以和考研考博那種堅持的類型畫等號。如果然後我推薦一本書的話,其實不是怎麼攀登珠峰的書,而是第一個死在珠峰8000+以上的人故事的書,名字叫珠峰先驅 (Everest Pioneer),

各大國內網站也有很登山家的攀登詳細過程。 像青衣佐刀,羅靜,已經去世的嚴冬冬,楊春風。他們都有很好高海拔山峰攀登的寶貴文章留給讀者。

終於快寫完了,
這篇文章會激起一些議論,因為的確很多人在沒怎麼準備情況下通過很短時間的登山培訓登珠峰成功。但登山是一門系統科學,我很難有一個量度來證明當你踏踏實實打下很多基礎,花費大量經歷研究裝備線路, 大量時間金錢去換取登山經驗後,你上珠峰成功率能比機會主義者和結果主義者提高多少。一些商業登山公司甚至會利用人性虛榮心來培養這些結果主義者,運氣好就是成功,運氣不好就是死亡 (道拉吉里中國人山難就是這種結果主義的運氣不好的例子)。就好像你培訓後雅思過關,但到國外還是無法交流,因為目標不同,一個是為了證書,一個是當做人生技能。
我不反對有人一個登山季去敢時間登三座雪山,有人用直升機代替BC到C1的攀登。有人把背著定義成服務的一項。從商業角度看各有利弊。他們擁有自己的選擇權利。我當年也有想登珠峰的想法,所以看見這個題目嘩啦嘩啦的寫了一堆。。。我當時的計劃已經實施到了第二年的6000+階段,隨著更深入的了解, 看了好多關於珠峰的作品,接觸了一些登山家接觸了一些真實的死亡案例,研究過很多國內外的論壇, 用假期去了定日北坡,嘎瑪溝東坡和盧卡拉南坡。。。。我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放棄。

----------------------------評論回復-----------------------------

真心沒想到這麼多熱情的回復,慚愧地改了一堆堆的錯別字,但估計還是有很多。。。
真是抱歉啦
~

1 我只是普通的戶外愛好者,攀登過初級雪山,但沒有爬過任何技術型雪山,更沒有7000+
對於如何準備我了解一小部分,對於攀登珠峰的具體過程需要真正站到過山頂的人來解答。
當過一次大本營的志願者,許多細節來自登頂人當時描述的回憶。
2 所有的圖片和數據均來自網路,如果有錯誤,特別希望專業人士的斧正。
3 身體原因沒有攀登珠峰的計劃。

馬洛里一直在那裡,
珠峰確實也在那裡,
希望我們心裡的那座珠峰也要一直在那裡,不要失去它。


---------------------------關於轉載------------------------
作為一個業餘登山愛好者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雪山,了解基本高海拔雪山攀登的過程,規則和風險。所有觀點只是基於我的認知範圍之內,所有描述或許和真實情況還有非常大的出入。隨著閱讀人數的增多,已經很多人要求轉載,個人請隨意轉載,公眾號麻煩私信打一下招呼,都可以轉,甚至寫不寫來源都不太重要。但還是有不打招呼直接號稱原創的公眾號對本文進行了簡單更改後剽竊轉發,我真沒時間也不想管,用心莫如直。


默默的來更新一個 2016.8.29 晨7.20 登頂非洲最高峰 乞力馬扎羅

好吧 這是我計劃的事情 如果生活軌跡不出大的意外的話 我在40歲之前(快的話35歲之前) 應該是可以嘗試爬珠峰的(登頂靠天)基本步驟應該會像排名最高的@噴火戰鬥機說的那樣 當然也可能爬者爬者就放棄了.......
先說說個人情況吧 17歲開始的戶外愛好者 喜歡重裝徒步,走過神農架,爬過四姑娘山二峰,到過珠峰大本營,環過神山崗仁波齊,後來出國,就沒能繼續國內的戶外線了,歐洲環過勃朗峰,走過聖地亞哥朝聖路,登頂過德國最高峰楚格峰.基本每年生日走一條線,今年28歲 處於第一個階段 6000.
不出意外,2016年29歲夏天應該會去爬非洲的乞力馬扎羅 5700和挑戰下歐洲的勃朗峰4800(有一定技術難度),這些應該可以拿下,也有朋友去過。
再往後的計劃就沒有那麼的明確了,但肯定是一千米一千米的往上走,但也可能不知道在哪一步放棄了。其實6000米一下,在自己體能承受範圍內還是非常有樂趣的,再往上走,高反和體能的雙重限制下,就變成了肉體上的折磨,可能真的就是為了最後的珠峰了。
2017年30歲可以來個6000-7000的,那2018年31歲可以走7000-8000,2019年32歲就是8000的入門卓奧友了(這個基本可以確定,因為沒得選阿,爬其他的感覺都是有去無回阿),2020年33歲順利的話就可以嘗試珠峰了。

爬珠峰第一位需要的是體能和經驗,特別是高海拔的登山經驗,其次才是錢。
她就在那裡,絕對沒有有些人想像的那麼艱難,也沒有另外一些人想像的那麼容易,靠錢就能上。
大哥青衣佐刀我見過,40多歲,健壯精瘦,腿部肌肉發達,基本沒有脂肪,這絕對不是一個酒肉穿腸過的普通40多歲中年男人。
高反的痛不欲生我體驗過,讓你的體能完全無法發揮作用,每用力一次頭就像裂開一樣,然後磨滅你的意志。高山病更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奪取你的生命。
但是,如果一步步按海拔上去了,就證明你至少有80%的實力的(不具備實力的可能死在了爬的路上,或者放棄了),在商業運作珠峰的大背景下,如果沒碰上惡劣的氣候條件,懂得適時放棄,一般不會出事。
另外,不用拿k2來比,說不爬這類的山,就不叫熱愛登山,K2基本是難度頂級的了,下來的都能成為登山家了,實在超越能力所及,如果哪天我萬念俱灰,倒是可能去,然後就不準備下來了。
很多事情不是不想,而是必須控制風險。

山在那裡,我熱愛,我只選我有能力的去爬。

久遠的路線都成了記憶 放幾張今年8月份爬楚格峰的吧
2015年8月 登頂德國最高峰楚格峰


深度體驗--珠峰登頂歸來,我更愛這個世界

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

「遨遊天地間,相忘於江湖」

初遇老李是在Lobuche客棧,驚嘆他的書法畫展及登山攝影展,但正如他的書法描繪的,最終他「相忘於江湖」,在洛子峰沖頂下撤的路上遇難。

當登山成為一種生活的時候,你便由不得自己……

回來距離登頂那天快一個月,夜晚沖頂的一幕仍然不時的出現在夢裡,寒冷、缺氧環境下堅持,隊友的身影,慶幸自己又一次的全身而退,慶幸終於完成了一樁心愿。

4月9日,跟以往登山一樣,天蒙亮就前往機場,這次帶著超載20公斤的行李,因為目的是珠峰,沒有輕量化,只有想法如何打發大本營的時間以及吃上「提神醒腦」的食品。

珠峰(MT.EVEREST),並不是我的遠大理想,只是,每一次都能爬上更高的海拔,是給登山划上的一個完美句號,也是我給自己35歲的生日禮物。

作為本次珠峰的名義隊長,在加德滿都等待登山許可,不得不錯過進山徒步的機會,不過幸運的是在旅遊部偶遇謝爾占老人,08年珠峰年齡最長紀錄保持者,這次他將重新刷新珠峰年齡最高的攀登記錄。

17日,直飛佩若切(海拔4200),與隊伍會合。相比之下,少了5天的徒步適應,為了積極的適應高海拔,第二天徒步的時候刻意增加了負重。

這是著名的EBC徒步環線,群峰環抱,翻越埡口海拔上升到5000米以上進入珠峰區域,突如其來聳立的碑群,眼淚在涌動,這是上百名登山遇難者的墓碑群。內心在哀鳴,他們都是靈魂的引導者,再次證明了那些比生命更重要的追求,每年仍有無以計數的登山者從這裡穿過前往攀登。

EBC徒步環線

19日,到達大本營,歡迎來到「珠峰鎮」,在長長的冰川上駐紮的隊伍組成了集市一樣的珠峰大本營。

適應還不夠,心率偏高,高反劇烈。

21日,睡眠很好,不過7點就被頭頂飛過的直升機吵醒,停機坪就在帳篷旁邊50米。狀態恢復不錯。

22日,訓練時遇見lakapa,曾經風光的夏爾巴隊長,今年盛大的珠峰活動竟然坐了冷板凳,一個年輕人的創業被扼殺在搖籃里,也有過於聽信國人蠱惑,有想法的年輕人經受過這樣的困難並堅持下來的結果往往都會好過那些甘於現狀的。

內心來說,很想讓他做我的協作。

陰沉的天氣仍然擋不住紫外線,臉炙熱,一名隊員高反嚴重,所幸檢查沒大問題。

這裡到處都是5千米級的未登峰。

達西,seven summit的三少,晚上過來串門,一進帳篷就遇見正在練英語的大餅,「good night」,達西尷尬的回了句good night就離開了,帳篷一陣狂笑。

在珠峰,大本營海拔5400,所有一切不正常的反應都成為正常,開始為期近一個月的煎熬。

24日,夜晚時不時傳來冰蹦聲,連續三天的烈日讓昆布冰川的冰況不穩。

今天頭疼消除,那時髦的帽子看來只能在城市裡戴,這裡的風和寒冷穿透力極強,換上放風抓絨帽。

拉肚子也越來越嚴重,腸胃的消化力減低和食量在對抗,明天減少喝水以及避免涼食、辣味。鼻炎也快讓自己在夢裡掛掉,用嘴吸了一晚上的冰涼空氣,開始服用鼻炎葯,戒煙。

記性和反應也下降,回去還能做人否。

25日,煨桑儀式,在山神的普照下所有想法都會得到庇佑或懲戒。

合影讓我想起那些留在山上的登山者們,是否在煨桑的時候意識到這是最後的照片。

晚上聽博士講他的傳奇故事,天線博士,年輕時在美軍尼米茲航母服役,駕駛F18戰機,學過情報專業,去過保釣,父親是抗戰英雄,如今負責我們的營地通訊。

26日,拉練需要在2號營地(海拔6400)住三個晚上,出發是在早上,昆布冰川還未蘇醒的時候。

昆布冰川,我們也稱呼「恐怖冰川」,典型而破碎的冰舌,每天都會發生數起冰崩,30%的遇難者是在這裡葬身。架上了幾十個梯子才能通過(一開始非常不習慣穿著冰爪在鋁合金的梯子上行走,但反覆數十次後即如履平地)。

6小時到達1號營地,一夜肆虐的大風,就像遠處的雪崩呼嘯而至,睡得太香,也懶得跑出去看個究竟,顯然對雪崩有些過敏了。按自己的節奏很快就到了c2。

忽然想念搭檔邪乎了,這樣的隊伍你的所做作為很難被人領情和理解,甚至有人還不清楚自己是在登雪山,一座每年都要掛掉幾個的珠峰,出了問題就埋怨協作,自己連最基礎的冰雪技能都不具備,登頂就四處出彩,豈不知那些外人眼裡的榮耀,在山上卻表現出的自我自私,靠祖上修來的運氣保佑,一路的狼狽像。登山就是一面鏡子,把每個人照得清清楚楚。

今天是義大利王牌飛行員西蒙里群挑夏爾巴的日子,夏爾巴罷工,修路延後,老外也有不少流氓。

27日,三點,頭疼,睡眠也一直昏沉,像是兩個人,一個在清醒的感受頭疼,另一個在快速的播放夢境片段,索性坐起來,老龍也坐著,這裡海拔6400,相當於在玉珠峰和田海子頂上過夜,一切都得小心。

28日,睡眠得到改善,不過眼腫了,視線模糊,眼睛成了重點保護對象。

30日,前往3號營地拉練,午休後高反加劇,馬卡魯傳來噩耗,中國隊員滑墜遇難。

2號營地走路喘得厲害,連睡覺也不是輕鬆地事情,折騰好睡袋,脫完衣服,鑽進睡袋都得一陣猛喘,還好,明天就要下到相對幸福的大本營了。

5月1日,一路狂奔回大本營,曬著太陽,喝著紅牛,這要是登頂下撤該多好。

拉練和夏爾巴罷工一起結束,開始等待窗口。

夜,營地party,上啤酒。

2日,鼻腔出血,大便也開始出血,不能再吃辣味了。

還要煎熬十多天,再一次證明身體疲軟,需要通過調整來保證登山的狀態,這幾年堅持得太辛苦了,希望這次珠峰能如願,圓滿的畫上句號,今天的情緒有些低落,不太願意說話,羨慕那些話癆們。

天氣好轉,得到的消息是13號會出現窗口。

與其他國外隊伍不一樣的是,根據國人的綜合素質來設計的拉練方案非常有成效,既避免的高山病的出現,也保留了體能(在一些國外的隊伍中,因為國人的體質不適應老外的拉練而出現狀況時有發生,頗顯尷尬)。

在充分適應了大本營海拔後各類行為均得到釋放,例如鬥地主,比血氧(一陣折騰後我以血氧99勝出),練瑜伽、冰川攝影等,時不時其他隊伍散落的中國隊員也過來串門。

南坡的珠峰,是一個國際化的大社區,也許早上出門就會碰見某國的明星跟你搶廁所,就算運氣不好,也能看見光著上半身作秀的道長。

珠峰也是一個大的測試場,身體部件的每個細節都需要格外注意,否則都會在這裡被放大。一直以來鼻炎都是困擾登山的問題,寒冷的空氣會刺激誘發鼻炎,並且擴散到支氣管。一邊用藥一邊調整避免受刺激,小心翼翼的煎熬,等待沖頂窗口的到來。

5月4日,分配給我的夏爾巴叫索拉,將負責協助我攀登。34歲的他已經有了兩個孩子,6年的夏爾巴經歷讓他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沉穩的性格。

夏爾巴嚴格來說只是登山協作,增加的安全保障,沒有負責背負的義務,接下來的日子,他成為了我一生中最難忘的夥伴。

鼻腔出血好多了,應該是雪地反光晒傷,懷戀家裡的床,懶散的開著車,城市生活多美好。

晚上聽著老楊講述幾次山難的故事,8千米的商業攀登遠非認為有體能就可以完成,對於商業隊員來說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不少體能好的隊員也留在了山上,太多的運氣成分主宰著命運,此時才真正問自己準備好了么,願山神保佑每一位隊員,接下來對我來說需要把每個環節重新都仔細的過一遍,並且確保不出任何問題,能量膠、葡萄糖、早餐、手套、增加沖頂衣物、熱帖、頭燈、氧氣使用量計算。

5月6日,苦逼的星軌拍攝,凍了一個多小時。

5月8日,又一名夏爾巴在三號營地上滑墜遇難,還沒開始正式的出發已經三名夏爾巴遇難,那麼對於這裡的隊員即將面臨的情況會是如何?的確很難想像,大部分隊員就只有跟著商業隊3、4次的攀登經歷,連高山靴、冰爪、安全帶都需要幫助穿戴。高海拔,已經成為第一殺手,可以讓人失去判斷力和正常的思維,而這些,都被名利給淹沒了。

戒煙失敗,心率偏高。

10日,每天晚上回到帳篷都是一層冰冷的霜,鑽進睡袋,讓身體一點一點變暖,預計還有一周才開始攀登,心理防線在逐漸瓦解,好不容易適應好了5400的大本營,又要打破這安逸的環境向頂峰突擊……這就是登山,這就是珠峰的堅守。

開始習慣午飯後小睡片刻,然後看書、冥想,獨處,顯然能讓這次登山更有意義。

登山和禪修有著一定的共性,是自我對話的機會,可以更清楚的認識自我,在這樣的環境下,人的性格會被放大,可以觀察到自私、慾望、浮躁等心態。

為什麼要登山?因為是命運安排的一段奇妙體驗和認知。

我對張偉說,大本營就像一個白雪覆蓋的星球,我們就是流放的犯人,每天看著來來往往的直升機,吹起漫天雪。等待沖頂的時候就像獲得刑滿釋放,期待回到地球,洗澡、high吃、享受濕潤的空氣。

5月14日,夏爾巴總動員,沖頂時間定在19日。一群嗷嗷叫的小老虎們早已按耐不住。

C3到C4關門時間9小時,沖頂關門時間12點,這樣明確的指標降低了不少風險。裝配好搜救信號發射器,作為隊長攜帶搜救裝置,額外增加兩塊對講機電池。

索納不多言,也許沒有其他夏爾巴的油滑,顯得沉穩,讓他幫我負重有些不好意思,若不是這幾天心率過高肯定會親自背,計划到C2再觀察心率。

因為對這次攀登的渴望非常高,心理一直存在一定的壓力,所幸還在理性控制的範圍,即將出發,倘若不幸發生,就像那大師所言,我們本來就在走向死亡,坦然的面對,而死亡又是一段新生的開始。

15日5時,在巍桑的瑪尼堆前供上三根煙,從未有過的虔誠,老友說,起心動念,念念不忘,必有回想,所有的神,保佑我們這群愛山的人吧!

出發直接從大本營前往2號營地,按自己的節奏用7小時就完成,老白的放棄讓我不由的敬佩,理性選擇放棄的人永遠比不能自我評估心裡只想著登頂的人智慧。在2號營地休整一天。

意料未及的是大腿差點痙攣,在大本營長時間沒走動了。

17日,前往3號營地(海拔7300),這算是整個攀登中最輕鬆的一段,雖然有氧氣瓶在身邊呼嘯而過,但這隻能成為一段經典的視頻。

老龍上來帳篷已被她人所佔,7300人性的完美「發揮」,揮鎬建營,哥有實力不求人。飯飽、尿少、聽著氧氣和老龍享受吸氧,猶如毒癮發作的人找到一箱大麻,0.5的流量對於只有5瓶氧氣的我來說不能玩大方,夢幻入睡。

18日,早上6點,廁所,原本沒有廁所,因為上的人多了自然有了廁所。掉入裂縫中,不禁笑了,幾乎最近三次登山都有掉裂縫的必修課,只是這次看不到底,掉得格外的深,雙腿全部陷入,滾出來後借夏爾巴的鎬迅速脫身,差點真沒了……

沿途的氧氣流量在1.5,開到2的童鞋一騎絕塵,中午到達4號營地7900。

抓緊時間補充水分、能量、休息……

對講機里聽見老李在洛子峰登頂後下撤發生危險,夏爾巴跑掉了,張偉帶著自己的夏爾巴連拖帶拽的弄到4號營地的帳篷里,還有一絲生命跡象,驚心動魄的營救,大家心裡終於鬆了口氣(兩天後,老李遇難在4號營地里)。

此刻,狂風肆虐,身子壓著快被吹跑的帳篷,老楊用對講吼道,6點風速開始下降,8點出發沖頂。

一名隊員因為到達4號營地消耗了10個小時(關門時間是9小時)被強制勸退,面對頂峰放棄,需要多大的勇氣,心裡需要承受殘酷的事實。

7點開始準備出發,遠處已經一路燈火,「期盼已久的時刻到了,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平安的撤到這裡」,我對著老龍吼道(帶著氧氣面罩說話基本上都是吼)。

氧氣流量2,索拉帶著我一路超車,很快就走在隊伍的前端,隨時關注手腳的狀態,避免凍傷。面罩漏出的熱氣進入風鏡,霧在風鏡中立刻結為薄冰,不得不取下,黑夜裡被風捲起的雪沙不設防的打在眼睛上,鑽心的劇痛,受不了的時候帶上風鏡,看不清的時候又摘起,紅著雙眼度過了三天。

臉角的暴露部分也不可避免的接受凍傷的現實,連體上衣已成為冰雪鎧甲。遇難者的遺體出現在8200,看上去就像線路的警示牌。

心態在登山中尤其重要,盡量不去想像這是世界之巔,不去想像失敗的方式,不去想什麼時候登頂,只是堅持這樣的節奏走下去,相信自己的實力,會跟以往一樣,慢慢的消耗,煎熬併到達頂峰。

這段黑夜行進的過程,一直深深的刻在我的記憶中。

猛然間,索拉提醒我更換氧氣,我知道,離最後的衝刺不遠了。

給老龍開玩笑道,打嗝都是火腿的味道(連續幾天都吃火腿抗餓)。

山脊的右邊就是祖國,回歸的心念是極其危險的,陽光意味著寒冷的結束,晒傷和雪盲的威脅出現,在這個位置,是不允許停下來打扮防護的。沿著山脊直上,第一束光線從祖國照射過來,面前是傳說中的希拉里台階,遠處,就是終極目標——8848。

5:20,到達頂峰時,已經老淚縱橫……

登頂,只是登山的開始,大部分山難都是發生在下撤。

此時希拉里台階已經開始堵車,老外絲毫不客氣的把我往懸崖下擠,自然,鎖掛著一把繩(今年的繩子為黑色,老繩子不少),時刻準備跟老外在上面干一架。

過完「陽台」後線路顯得安全些,中午12點下撤到4號營地,晚上8點撤回2號營地,次日5點下撤大本營。

登山,真正興奮的時刻並不是登頂,而是登頂且全身而退,安全撤回大本營的時刻。與大本營一起奮戰的弟兄擁抱(沖頂的時刻,大本營通宵守候,所有成員都處於緊張狀態)。

撤到佩盧切,還是那群人,隊伍平安返回。

2013珠峰,10名隊員,9名登頂,華麗完美的收場。

本次登山的準備是前所未有的充分,體能訓練以及心裡調整,才如此順利。

玉珠峰高山技能培訓的時候,無意的問教練,如果要去珠峰需要什麼條件?

教練回答道:心理的準備。在我理解看來,心理準備有幾點:

1、為什麼登珠峰,不少的人其實並不清楚自己登山的目的,登珠峰視乎成了趕時髦的事情;

2、心裡是否對登珠峰有把握,儘可能的降低風險,而不是全部依賴夏爾巴,僥倖的認為成熟的商業公司就可以安全的保障登頂和下撤,自己是否具備技能、體能,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3、自我的評估,對於不知道自己體能極限的人來說,登山是很危險的,因為他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放棄。

4、勇於承擔風險的準備,大部分人都會在大本營說我準備好了,但面對風險的所表現的截然相反,缺乏冷靜、失去判斷力等。

珠峰,這個海拔最高的名利場,毫無遮掩的暴露出每個人的本性,其實登山賦予每個人的意義都不一樣,對於我來說,由一個愛好成為一種生活,而現在,給我足夠的體驗與認知,堅持、樂觀、放下,沒有什麼比健康的活著更好!

珠峰攀登過程總結:

1、行程:

D1-d7:博卡拉徒步7天至珠峰大本營(5400)

D8-D10:休整

D11-D15:拉練,最高到6800;

D16-D37:等待時間窗口;

D38:2號營地(6400);

D39:2號營地休整;

D40:3號營地(7300);

D41:4號營地(7900);

D42:沖頂(8848)下撤到2號營地;

D43:2號營地下撤到大本營

2、食物裝備心得:

lasportiva的8848靴子打腳厲害,下撤過程中左腳已經廢了,上次瑪納斯魯廢的右腳,而且多人反饋;

雪鏡:防紫外線係數一定要r4級別,8千米的雪山紫外線同樣高一個級別,一般雪鏡容易雪盲;

保暖貼的最佳使用方法是貼在胸部肺的位置,更容易手腳溫暖;

能量膠的效果仍然得以驗證,但多一些肉乾類食品抗餓,長時間的攀登中更容易持續產生能量。

感謝楊春風、張偉、博士、秦義、麥子,感謝所有的隊員給予的關懷。


同21歲,也有這個夢想。

目前我只有4座海拔5000+入門雪山的經驗,覺得應該學會對雪山心存敬畏。我絕不相信只要有錢夏爾巴人背也給你背上去的說法,在拉薩的時候和一個曾登頂過珠峰的人聊過,8000米以上的世界很難想像,這不是靠George Mallory一句 「因為,山在那裡」 的熱血就可以的。征服珠峰以及難度大於珠峰的其他高海拔或技術型山峰不但需要強健的體魄、意志,更需要專業的知識以及決斷力、對危險的評估能力甚至直覺。也許我們覺得很多人登頂過珠峰,珠峰死亡率並不高,但去看一看歷史上著名的山難,都是專業的登山者,很多都是因為細節而釀成悲劇。生命只有一次,務必做好充分準備。我覺得自己身體素質還不錯,半馬、全馬都跑過,騎車走過川藏,在城市裡健身房MMA也都在堅持。但當我站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時,雖然沒有高反,依舊頭腦發漲,呼吸急促。平時心率在57~60/分,在5000多米的地方平靜下來心率就達110~120/分,感覺很不好。不知道8000米的地方會是什麼樣子。

這幾年路過過一些雪山:梅里卡瓦格博,玉龍雪山,博格達,念青唐古拉,南迦巴瓦峰,珠峰,幺妹峰.......每次在山下仰望都覺得峰頂很神聖,需要多年的積累沉澱才能挑戰。

10年時間,要做的準備很細緻,但概括起來也簡單:

1.身體,題主很年輕,而且還是女生,不知道之前的身體素質,戶外經驗如何。從現在開始至少5年時間要堅持鍛煉,心肺功能,全身肌肉力量都要加強。有機會假期去走幾個徒步,爬一爬5000米入門雪山。

2.登山技術,這個理論知識學的再好不如切身去實踐一次,當你已經鍛煉2~3年後並且刷了幾座5000+的雪山後,去嘗試6000級還有7000級的雪山,在登山過程中會和隊友以及嚮導學到很多知識,7K+級別雪山也是去珠峰前的必要條件。


3.錢,20W~30W。

4.至少提前一年聯繫商業隊,辦理手續,安排自己工作休假等等,當然這都是後續,前三條是最重要的。

附一張主流雪山難度天梯圖,侵刪

另:10月16日上映的紀錄片《喜馬拉雅天梯》不錯,可以看看

如果有機會,10年內希望可以和題主一起登頂珠峰:)


人呢要有點追求,有夢想值得肯定。

首先,你要想明白登山究竟追求什麼。為什麼要選擇珠峰,它是一個終點么?如果僅僅因為它最高,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博得類似7+2這樣名聲?建議你設立兩年的冷靜期,認真嚴肅地思考探討這個基本問題。

其次,你選擇什麼樣的登山方式,它對你的吸引力有多大?你能像對待熱戀中男朋友一樣對待它?這是夢想實現的核心問題。決定了你能堅持多久,能走出多遠,夢想實現遵循的路徑。從廣義登山涉及的山野行進、攀岩、攀冰等等方方面面,主動地去了解交流,確認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

認真思考過以上兩個問題,再談準備什麼的問題。

三大基本準備因素 —— 金錢、時間、身體,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這是個燒錢燒時間燒身體的活動。不嚴肅地說,最終會落實到一點,足夠的小錢錢,自給或者贊助。其中的道理,你去體味。體能的訓練現在就可以開始,游泳和跑步兩個基本項目入手,學習如何制定科學的健身計劃。室內抱石和攀岩安全性、可及性良好,不妨提前體驗。結伴去周邊山野走走,學習山藝。對自己的身體和所需技能越了解,應對困難的心理儲備能力就越強。

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你發現了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東西。只強調一點,安全回家,意識第一,技術第二,裝備第三。

如果僅僅追求一次攀登最高峰,最省時間和金錢的途徑,去尼泊爾待上一年適應高海拔。其間花錢請專人帶教,攀登幾座6000、7000米的雪山,不一定需要登頂,重點是從中完成攀登技術的學習實踐。然後等待珠峰的攀登季去實現夢想。在此之前的時間都是金錢和身體素質的準備,需要多長就多長。

目前的珠峰南北坡的兩條攀登線路,都是成熟的商業線路,相當於為登山客準備的特種旅遊項目。除非你選擇阿式攀登,否則不會有首攀、領攀之類挑戰,也不用架設路繩,為他人做確保。登山客有嚮導、協作,背負很少,不開發新線路,也不會去重複另外的十幾條線路。登山客的挑戰主要是高海拔和惡劣的氣候環境,最後才是攀登技術難度問題。不是有錢就可以任性,其間付出的汗水往往不為人知。所以,不要嘲笑王石、郁亮,不要嘲笑別人使用直升機。

以上為乾貨,複製粘貼的東西就不搬了,題主會找到想了解的內容。

最後,本人以阿式登山為主,有雙人結組無後援自主登頂寧金抗沙7206米的經歷。目前與人合夥經營戶外探險公司,登山服務是其中一項業務,但不足以養活自己。雖然我很想題主能成為公司客戶,但是我得先讓公司能活得更長久。

第一次匆忙,編輯後說透徹些。


夏爾巴人Nawang Gombu是第一個兩次登頂珠峰的人,那一年是1965年。

1970年5月6日,日本的三浦雄一郎從珠峰7900米滑雪下撤了1280多高差,是珠峰第一次滑雪下撤。拍攝這一壯舉的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今年5月26日,三浦雄一郎創造了登頂珠峰最年長的記錄:80歲高齡!2003年、2008年,他還分別在70歲、75歲年齡時登頂珠峰。

1975年5月16日,日本的田部井淳子成為首位登頂珠峰的女性。她前些年仍在攀登。

1975年5月27日,中國西藏的潘多成為第二位登頂珠峰的女性,也是首位從北側登頂的女性。

1978年,波蘭人旺達·盧切薇茲成為首位登頂珠峰的歐洲女性。1992年,她在攀登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時失蹤。此前她完成了8座8000米,其中的安那普爾納I峰、卓奧友峰是單人登頂!

1980年2月17日,波蘭人Leszek Cichy 和 KrzysztofWielicki,首次在冬季登頂珠峰,這也是14座8000米山峰中第一個成功 的 冬 季 登 頂 。 KrzysztofWielicki第五個完成「14座8000米山峰」,其中3次冬季!3次新線路!5次單人!

1982年冬季,日本的加藤康夫創造了第一個冬季單人登頂珠峰、第一個「兩次無協作登頂珠峰」、第一次秋季登頂珠峰、第一個「在三個不同季節登頂珠峰」等多項記錄。非常可惜,他在1982年冬攀下撤途中遇難。

1986年,瑞士登山家ErhardLoretan和Jean Troillet,從極為危險的北壁攀登!不攜帶任何氧氣、繩子、帳篷!這是唯一一次無營地登頂!他們用了42小時上攀、5個小時下撤!Loretan第3個完成「14座8000米」。

1988年9月26日,法國人Jean-Marc Boivin登頂後,用滑翔傘飛回2號營地,用時11分鐘。這是首次珠峰頂峰「飛傘」。

1988年10月16日,紐西蘭人Lydia Bradey成為首位無氧登頂的女性,並且是單人攀登。

1989年7月18日,墨西哥人Carlos Carsolio無氧登頂珠峰。他第4個完成了「14座8000米」,並且全部是無氧!!

1990年10月7日,斯洛維尼亞的 Andrej Stremfelj和 MarijaStremfelj成為首對同時登頂的夫妻,Andrej是攀登界最高獎項「金冰鎬獎」的首屆獲獎者,妻子Marija擁有四座8000米山峰的登頂記錄。

1990年10月7日,法國人JeanNoel Roche和兒子BertrandRoche成為首對同時登頂珠峰的父子。他們一起用滑翔傘下撤。

1992年9月25日,芬蘭登山家Alberto Inurrategui和 FelixInurrategui,成為首對同時登頂珠峰的兄弟。兄弟倆一起登了12座8000米山峰!弟弟Alberto完成了個人14座攀登,全部無氧!

1990年,澳大利亞人TimMacartney-Snape是第一個從海平面開始完全靠行走和攀登登頂珠峰的人。

1996年,義大利登山家漢斯·卡莫蘭德創造了當時北坡前進營地至頂峰17小時的無氧最快記錄,並且全程單人!正常需4天,2007年奧地利登山者Christian Stangl刷新這一記錄:16小時42分,而且也是單人,無氧!

1996年5月23日,尼泊爾夏爾巴人Ang Rita成為第一個10次登頂珠峰的人,並且從不用氧!

1996年,瑞典登山家GoranKropp從瑞典的家裡騎自行車到達珠峰大本營,5月23日無氧登頂珠峰,下山後又騎車回了瑞典。1999年 他 和 26歲 的 女 友 RenataChlumska回到珠峰,他們在山上清理了25個被丟棄的氧氣瓶,並一起登頂珠峰。

1998年,尼泊爾夏爾巴人Kazi,打破了南坡無氧最快登頂記錄,用時20小時25分鐘,並且全程單人。一般人吸著氧也至少需要5-6天。

1999年,尼泊爾夏爾巴人Babu Chiri在珠峰頂部停留了創紀錄的21小時,據說還睡了一覺。

1999年5月27日,中國的仁那和吉吉成為國內唯一一對同時登頂珠峰的夫婦。仁那曾登頂13座8000米山峰,2005年5月在最後一座山峰不幸遇難。

南非的女性登山家CathyO』Dowd,1996年5月25日,從南側登頂珠峰;1999年5月29日,從北側登頂珠峰。她成為首位從南、北兩側均登頂珠峰的女性。

2000年10月7日,斯洛維尼亞的Davo Karnicar成為首位從頂峰全程不間斷滑雪到達大本營的人。滑雪下降5個小時,最高時速120公里!

2001年5月24日,22歲的法國人Marco Siffredi成為首位在珠峰滑單板下撤的人,並且是珠峰北壁極端危險的諾頓岩溝!2002年他再一次登頂珠峰,並從北壁更加危險的霍爾拜因岩溝單板滑雪下撤,最後失蹤。

2004年,26歲的尼泊爾夏爾巴人Pemba Dorjie創造了最快的南坡大本營登頂記錄:8小時10分鐘!

2011年5月11日,尼泊爾夏爾巴人Apa創造登頂珠峰次數的最多記錄:21次!他用了11年。另一位尼泊爾的夏爾巴人Phurba Tashi,今年5月追平了這個記錄,也是21次。


非夏爾巴人的珠峰登頂次數記錄,由美國登山家Dave Hahn保持:14次。他用了8年。


當你看完其他的答案之後可以考慮下去嘗試下5K。
5K的狀態很好的話,其實8K第二年就能實現的。並且不要以為1年2年3年4年是個好方案,並不是的。從根本上來說,你的8K高海拔適應能力來自於長期的生活在4K以上的地方。長期很重要。但是也不能一直,要不營養跟不上。所以5K的嘗試沒問題,建議速戰速決。
5K不行的話,老實養一年的體能。


如果你是新手,徒步裝備先入一套先走下Abcebc狼塔貢嘎長畢這些線路,繼而學習八個繩結,上升器下降器學習,保護站建設。再開始登哈巴三峰雀兒山三奧玉珠,後上七千加八千加,然後購買高山裝備,聯繫嚮導公司南坡便宜,20萬搞定,儲備體能,登頂。


這會有空重新碼一遍吧,這次珠峰經歷是我二十多年青春中一次的任性吧,我想也是因為剛結束一段六年的戀情的原因吧,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由於一行人前期準備的很充分所以基本沒有什麼插曲,直接拉薩到定日

大家有條不紊的按照既定的日程行進著,我因為某些原因就撤下來了,我只到達了c1,倒不是我的身體出了問題,在此不得不吐槽中國所有珠峰這塊被聖山公司包圓了。扯遠了,題主說一切從頭開始,那就從最基本的開始,首先有沒有高反,這個問題是進藏區不可避免的,不是你壯如牛你就可以在藏區大步流星,排除了這個才能說到個人能力,不說其他人吧就拿我自己來說,平時沒有什麼不良的嗜好,喜歡跑跑步爬爬山啥的,偶爾參加什麼個馬拉松鐵三越野啥的,還是貼點圖不然有人大神來質疑了,這是這個夏天自己在家鍛煉的狀態

和我同齡的小姑娘們都要抹防晒霜出門的年紀我們就這樣跑在路上,別人都認為我們是神經病,曾經就鬧過這樣的笑話,跑到小賣部的時候找了老奶奶買了一瓶水,奶奶說了這麼一句,挺好的小夥子啊怎麼就腦子不好使了呢?這麼熱的天還跑步,唉,造孽哦。有圖哦

基本每個月都是200-300公里的量,除了有比賽的日子,我這還算少的,大神500都不帶喘的。一般幾套壓縮衣連著換

這就是天熱一點衣服的常態。基本我們一年四季無休,除了特別惡劣的天氣都會跑在路上
雨天

冬天

為了練耐寒,師傅讓我從入秋開始洗冷水澡,這是早上晨跑完到沙縣小吃吃面,應該能看到後面大媽穿的是羽絨服,認識我們的都習以為常,不認識有的像見了怪物似得,所以有時候為避免回頭率其實更多的說是神經病,我們一般會在外面套件外套。
額外按照計劃在健身房做力量訓練

把自己練的成黑人馬拉松運動員那種身材,
如果覺得能跑幾個馬拉松就可以登珠峰的話那姑娘你可就錯了,因為跑步的技術含量不高,你必須要學會攀岩繩降等等和登山穿越相關的技能,還是繼續貼點圖,不然又有大神說我瞎扯淡,如今在知乎答個問題都誠惶誠恐的

]

有了技術有了能力再說說膽量,我自認為天
下就我膽最大,捨我其誰,但到了珠峰之後我是真的差點嚇尿了,那暴風雪說來就來,晚上那帳篷打八根地釘都怕被風吹跑了。過了前進營那會真的是動不了,看著那斷面整個人都不好了。原來我也是怕死的,哈哈,下了珠峰感覺整個人都慫多了啊。後來才明白那是對生命的敬畏。
在斷崖邊

依舊在斷崖邊

這個感覺真的很爽,敬天地一瓶酒,對生命多了一份敬畏,對今後的路多了一份從容。

這幾張要明顯一點,妹子,我也是菜鳥過來的並且依舊很菜鳥,女友離我而去也是某些性格原因,現在我剛大學畢業,依舊在追逐夢想的路上,我們才二十多歲又有什麼不可以接受的呢又有什麼不可追求的呢?我相信你一定也能實現這個夢想。
在這我沒有提錢,其實我這是一個團隊,有俱樂部大佬贊助,我最小大家都很照顧我,其實我這次登算黑登吧,我總共花了三萬多,有的費用都可以找學校報銷的那種,剩下的這都是我大學自己創業掙來的,妹子,像我們長跑的人都知道,能跑多少路腳不會騙你的,放開去做吧,管他們說什麼三十萬呢,也沒說每個人去珠峰的人必須登頂。我始終堅信厚積薄發,有心人天不負,加油。

最後上張圖,在珠峰,虔誠的一跪,希望母親能早日康復,希望她離開我後能一輩子幸福

當雪盲那一刻我以為這輩子再也看不見你了,那一刻我才清楚的明白,你的名字要陪我走完這一輩子了,楊,好好的,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頭。。願天下所有的愛情不再被辜負。。


其實錢僅僅只是一個重要方面,還去很多其他方面需要注意。
(我還真專門收集過這方面的東西。收藏夾名曰「戶外」。很土的名字。戶外 - 收藏夾)
一個 28 歲的人計劃在 40 歲之前登上珠峰,應該怎麼進行準備和計劃? - 旅遊
@羅登的回答

@韓嶺說的沒錯,現在登山有兩種,一種叫「阿爾卑斯式」,一種叫「金字塔式」。
前者是一個人登山,除了從BC(Base Camp)到ABC(Advanced Base Camp)這一段路,你需要僱傭背夫,從ABC之後,你就得一個人登山了。從ABC到 一號營地,二號營地,衝擊營地,所有的東西都是你一個人背負。
後一種之所以叫「金字塔式」,就是你完全不必要背負什麼負重的東西,所有的一切都有夏爾巴人替你弄好了,甚至給你架設好了冰坡的繩梯,甚至甚至在你完全失去體力的時候背你登頂。
這種商業登山,幾乎是個人都可以上珠峰,實際上登上珠峰的人數以千計,只要你給錢,包括小孩和老年婦女。
這種商業登山,每年都有很多,你只要報名即可。
不過珠峰的難度對專業登山者來說不是很大,真正的難度是K2,Minya Kongga。
但是現在多數的登山家都開始重新回歸「阿爾卑斯式」登山,回歸傳統。我想你想要的應該這個類型吧。
如果你什麼經驗都沒有,那麼你應該接受專門訓練了,中國有這樣的學校,不過費用不菲。
或許你也可以參加一些登山俱樂部,從小山峰開始,逐步挺近珠峰的高度。
你還可以嘗試攀爬一些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但是沒有太大難度的,比如卓奧友峰,這個山一路緩坡,沒有什麼冰坡。
但是即使是一些小山峰,都不可以掉以輕心。比如四川的雪寶頂,作為初級山峰,很多人都試圖拿他練手,但是還是不少人在沒有完成珠峰夢想之前就喪命雪寶頂。
千萬不要貿然挑戰著名的死亡山峰:K2,貢嘎峰,梅里雪山。
有些處女峰,希望你保持地球的處女地,不要讓人類的傲慢肆意踐踏,比如:岡仁波齊峰。
攀岩對攀登雪山沒有大家所想像的那種幫助和提高。
登山最重要的是信心,理性和團隊和,心理素質。不是雄心壯志。
許多登山好手死在雪山之上,關鍵原因就是興奮過度而掉以輕心。人類敵不過大自然的。
我曾經試圖攀爬四川田海子山,進山就發現一群毫無保護措施的孩子們,在穿著麻繩捆綁運動鞋的情況下就攀登田海子山,在冰脊上滑下深谷,身體被岩石切割成碎片。
在晚上十點,大雪鋪面的時候還掛在漆黑一團的冰坡上,靠著一根登山繩殘喘,突然開始大聲咒罵自己為何要來,以後發誓不再來了,我開始哭泣,害怕……
一個人面對殘酷的大自然,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是絕對不行的。一個孤獨的登山者,最大的敵人就是「孤獨」。
希望好運。

爬珠峰需要做什麼準備? - 尚愛蘭的回答
@尚愛蘭 的回答

首先,需要籌集一筆數量可觀的攀登費用。活躍於珠峰的幾支商業探險隊中羅塞爾(紐西蘭人,在珠峰南北兩地組織商業攀登近30年)隊的報價是6萬美金/人;艾瑞克斯(瑞士人,常年在喜馬拉雅山區和喀喇昆崙山區組織8000米級山峰的商業攀登)的報價是5萬歐元/人;西藏聖山探險公司的報價則略低為25萬元人民幣/人(2013年隨著官方山峰管理費用的翻倍和物價上漲,價格調整為30萬元/人)。這只是從拉薩算起的攀登費用,並不含個人攀登裝備的採買所需的五至十萬元的費用(登珠峰的裝備必須是專為能適用於8000米級環境的頂級戶外功能性產品,價格不菲)。

其次,登一次珠峰這樣的大山,一個登山周期至少要60天,如果是上班族,得請「霸王假」才能辦到,即便是公司掌門人,也必須提前把自己調整為半退休狀態,否則帶著生意進山,還不如不登。

最後,一定要把最壞的情況想在前面。哪一個登珠峰的人不是先寫好了遺囑再進山的。在國際上,如果想參加登山,也必須背會下面幾句話:「登山是一項探險活動,它存在受傷和死亡的可能,參與者必須清楚這些危險並對自己的受傷和死亡負責任。如果你對受傷和死亡沒有心理準備,最好不要參加這項運動。」
————出自我侄女蔣玲寫的《喜馬拉雅嚮導》一書的書稿,還未出版,請勿轉載。

此書稿 還有一段」
「攀登珠峰之前要經歷至少三級台階:第一級,登一座6000米以上的山,通常選擇啟孜峰(位於西藏,海拔6217米)、唐拉昂曲峰(位於西藏,海拔6400米)、玉珠峰(位於青海,海拔6178米);第二級,登一座7500米以上的山,通常選擇慕士塔格峰(位於新疆,海拔7546米);第三級,登一座8000米以上的山,通常選擇卓奧友峰(位於西藏,海拔8201米)。這樣循序漸進的攀登,即增加了高海拔適應性經驗,又平穩了攀登者的心態,這是成千上萬的登山者用生命實踐出的最安全方式,即便是登山天才也要遵循這個原則。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淺顯的看法:


1.身體好身體。我目標是這兩年單手能把自己拉起來。(引體向上)
由於前期的戶外運動以及不正確的籃球運動,還有短暫的業餘運動員生涯。導致半月板損傷,打算這幾年把膝蓋養好,登山很靠膝蓋,畢竟我還年輕。

2.語言,珠峰更多的是歐洲公司協作。有相關紀錄片。
記得有個人,就是因為感冒(高原感冒很嚴重)領隊就是不讓登頂。這已經是他第二次打算登頂珠峰了。影片花了好久紀錄他和領隊之間的交涉。全英文。

3.運氣,參見「尼泊爾地震」谷歌高管也遇難了,在災難面前,人人平等。


當有些東西錢解決不了時,你會很無奈,很無力。
尼泊爾地震引發珠峰雪崩 谷歌高管不幸遇難

4.支持,朋友,家人,另一半(如果有)支持。畢竟在上山的路上有很多「遇難者的屍骸」而且保存很好。珠峰上的遺體_恐怖吧

5.基礎:基礎登山知識,基礎的戶外自救。前段時間好像有個日本登山愛好者再次無氧登珠峰失敗。
日本一名失去九個指頭登山家放棄攀登珠峰
上次凍掉了九指各指指節。要不是會點自救,估計又是一個屍骸了吧。

這裡當然也包括裝備,鞋,包,內衣。我覺得蠻重要。買裝備一定不是燒裝備。

登什麼山換什麼裝備,徒步裝備再好,不是高山裝備。背負再好,爬小山坡就不用了吧。燒裝備好想又是歪果仁吐槽中國人的一個槽點。

現在的戶外已經不是08年以前的戶外了,民謠已經不是以前的民謠了。——wei文青的調調

還幾年沒怎麼玩戶外了,紀念一下,我會回來的。
與君共勉。


我建議你先去山上徒步,並不是所有人去那裡都是要登頂的,更多的只是去走走而已。
去走走已經不容易了,我28歲那年去北面走了一下,從大本營出發也就1天的路程,到了6000多吧,新手走得慢,在前進營地之前扎帳篷住了幾天下來的,在山上晚上睡覺會藉助氧氣,已經比很多人幸運了,我在BC的時候遇到一個美國嚮導,叫Daniel Mazur,他告訴我帶了5個人,當時已經下去3個了。
有很多東西都是不確定的,你喜歡就可以,先去感受一下,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別人告訴你的不一定是你感受到的,除了當經驗看或者當笑話看,對你個人沒有多大意義。
登頂並沒有那麼重要,當你把自己這具皮囊挪動到地球上那麼奇特的一個地方的時候,你會想明白很多事情。去不去,才更重要。


登山是有風險的活動,任何一次登山都可能導致生命危險,更不要說雪山。較高海拔的雪山除了考驗你的技術更考驗你的意志力。任何一次成功回來,你會感謝你的隊友和嚮導,一路上給你任何幫助和忠告的人。
平心而論,珠峰並不是難度最高的8000+山峰,其難度比起南迦巴瓦、卡瓦格博、貢嘎均低了不少,但每年珠峰均有人遇難,即便是8000米最低難度的卓奧友,也有2%的死亡率。王石就曾因大意,差點栽在卓奧友。8848僅僅是一個數字,對人類而言超越生理極限的數字,即便你上去了,珠峰還是珠峰,從未被征服,能活著下來,要感謝很多人和事,更要感謝天氣,畢竟第三女神的天氣還是比較仁慈的。

這是去年在珠峰保護區拍到的,當時的司機比較比較過分,硬說遠處的雪山沒有名字,後來對照地圖,應該是卓奧友峰

長焦下卓奧友特寫

我們那天很幸運,絨布寺未到珠峰被雲霧繚繞,隨後開始逐漸散開,到觀景台的時候已經是美不勝收了,頂端大金字塔清晰可見。我個人覺得你可以先入藏區體驗適應下,順便看看你心中這座山。基本每個新進高原的人都有高反,我們在理塘住宿時一宿未睡,夜裡心跳的厲害,但到大本營的時候晚上也能安穩的睡覺了。還有就是當車經過絨布寺,那兒時魂牽夢繞的熟悉的巨大山體突然顯現在眼前的時候,眼淚已經抑制不住的流了下來,僅僅是這一眼我已經滿足。所以推薦你先去拜訪一次,了解你自己也近距離的接觸她一下,可能你的心愿也就了了。如果那時你還是決定有朝一日要登頂,請務必充分準備,萬分小心,不要衝動,有太多類似戴維夏普的人殞命珠峰,即便你有實力參加頂級的商業團隊,一旦出現狀況,嚮導們在8000以上海拔也無法有效救援。請牢記,登山只是表達對山的喜愛和膜拜,不要妄論征服。


過兩個禮拜你就會放棄了。


我猜題主剛看了電影everest


錢錢錢。認真回答一下我認識大把攀冰不會,繩結不利索或者基礎8個繩結打不全的,攀岩渣渣的上8000,我很認真的建議他們去學習攀冰,冰裂縫救援,等技術。不聽有啥辦法。就算是羅靜這樣的照樣上K2,人家不搞技術攀登,攀登靠運氣和靠夏爾巴,夏爾巴靠不住繼續靠運氣。我能有什麼辦法?況且你學那麼多技術也並不能保證你100%安全登頂並且下撤......大自然面前人類太過渺小。
ps:參見我另一個回答
珠峰對登山愛好者意味著什麼? - 盧一葦的回答


只能說要登珠峰,有錢是第一位的,但僅僅是基礎,那些說有錢就可以上的一個個理直氣壯的好像給你們錢分分鐘就能把珠峰上了似的。等你們中的有錢人完全靠錢讓夏爾巴人把你們背到珠峰頂,歡迎你們來知乎發照片狂打我的臉,我到時候一定舔著逼臉說,爺使勁抽。


如果你想要小孩,生完孩子再去吧,也算登山圈常識了,強烈的紫外線極大增加了基因突變的機會。
登高山多了,智力會退化,每經歷一次高海拔缺氧都會死許多腦細胞,這不會影響正常生活,但是會把130以上的智商變成100以下,會妨礙你思考那些最困難最複雜的問題。


那些認為只要有錢就可以登頂的人,真為你們感到悲哀!


有死的心理準備就行了


這個問答里,其實大家已經討論的很透徹,甚至還有我熟悉的朋友來這裡回答,而且回答的也不錯。不過,作為一個對戶外感興趣,也一直會默默關注登山運動的人來說,還是覺得有必要添加一個自己的回答。

我就講講我去年十月去尼泊爾的一個經歷吧,其實很普通。
我給這篇回答起名叫八千米之上,永遠不缺追夢者。


1、記得在博卡拉的世界山峰博物館裡,有一張關於世界第一位登頂8000米級雪山的登山家Maurice Herzog的照片。一個面容消瘦、滿臉胡茬的男人呈現在照片里。照片里的他剛剛在1950年6月3日完成了安納普爾納峰(海拔8091米)的登頂,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人能夠爬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雪山,相片里他展示了因登山而嚴重凍傷的雙手:皮膚嚴重潰爛,甚至能看見露在外面白骨。可是這位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將8000米級別山峰的踩在腳下勇士卻說:「人們的生活中還有其他的安納普爾納峰。」


2、Herzog展位旁是Edmund Hillary爵士和他的嚮導夏爾巴人Tenzing Norgay。兩位傳奇於1953年5月29日從南坡登頂了此前還從未有人征服的珠穆朗瑪峰。這位曾是養蜂人的希拉里爵士後來曾被人質疑,其實是他的嚮導丹增第一個登上珠峰峰頂。面對質疑希拉里始終保持沉默,拒絕宣布自己是「珠峰第一人」,只表示兩人作為一個團隊登頂。
3、在那座博物館裡,還有一個很大的展位留給了一個韓國人——朴永錫,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征服了14座8000米以上雪山和七大洲的最高峰,同時又抵達過南極和北極點的探險家。可是,2011年10月這位「大滿貫」得主卻在開闢安納普爾納南壁新登頂線路的時候永遠的留在了那裡,時至今日下落不明。朴永錫說:「我天生就是一名探險者,註定探險直至生命的盡頭。
4、還有一直以來,我認為是最位偉大登山家的Messner也在那個博物館裡,這位講著德語的義大利人是歷史上第一個完成14座8000米雪山登頂的人,而且他大部分的登頂幾乎都用的是阿爾卑斯式登山法。對於自己的成就,他認為不值一提,他說:「登頂世界上全部8000米級的山峰不值得我驕傲;我所有的成功都不值得我驕傲;值得我驕傲的只有一件事,我生存下來了。」可即使這樣,在他第一次攀登南迦帕爾巴特時,他的弟弟和自己的七根腳趾永遠的留在了這座「殺人巨峰」腳下。
5、人類對於雪山的嚮往永遠沒有止境,就像馬洛里說的:「因為山就在那裡。」但攀登這些8000米的雪山,永遠不可能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任何一個能夠登頂或者曾經攀登過8000級別雪山的人,無論他用什麼方式,想必都付出了我們常人無法企及的努力才能夠接近這些雪山。有人覺得像王石這樣的人,是因為有錢閑得才去登山,我只想說一句話:等你有錢有閑有地位了去試試唄。
6、《進入空氣稀薄地帶》里曾講到,在海拔超過8000的雪山上,人的智商基本上和三四歲的小孩差不多。我沒去過海拔七八千米的地方,但是我記得12年在岡仁波齊轉山時,爬5700米的卓瑪拉山埡口前那段「絕望坡」時,我腦子裡幾乎是一片空白的,只記得走二三十米休息十分鐘,就這樣一步步挪到了埡口。
7、同樣,海拔超過8000米的地方,人是無法顧及道德的。雖然戶外活動團隊合作至關重要,海拔越高,嚮導和背夫的作用可能也越大。但越往高處走,其實越需要靠自己。這兩句話其實不矛盾,如果你想實現夢想成功登頂,你的夥伴和嚮導至關重要;但是,一旦遇到危險,海拔越高,夥伴對他人應盡的道德義務其實也就越少。《進入空氣稀薄地帶》里講的很清楚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這本書。
8、可即使是這樣,登山依然是一項吸引力巨大的運動,徒步應該也是一樣。我自己旅行和徒步了也有快十年了吧,去的地方越來越多,到過的海拔也一年高過一年。四年前,5700米的岡仁波齊卓瑪拉山埡口應該是目前我到過的最高處了,我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超越這個數字,估計應該還有機會刷新這個記錄的。
最後,謹用這個回答來紀念像馬洛里,庫庫齊卡,朴永錫,楊春風......這樣在探索人類未知的過程中獻出生命的勇士,祝安好!


推薦閱讀:

在戶外較長時間(4-6小時)穿著濕衣服是否會導致患上風濕等疾病?
山間如何選擇露營的地點?
雙11哪些東西比平時折扣最大?
始祖鳥在戶外領域的定位是什麼?
論一個人去爬泰山是怎樣一種感受?

TAG:健身 | 登山 | 戶外 | 極限運動 | 珠穆朗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