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了的前輩們,大學裡學的知識在社會中能用到多少?

據說很多人將來從事的職業與大學學習的內容無關,這是中國社會和教育的悲哀呢還是一種常態呢?既然如此,那麼大學期間我們學的的知識又有多大的意義?


學的是做人,學的是思維
覺得學校所授的知識與社會所需脫節,為何不自己學?


大學不是技校,不是專為培養一些專業人才而生。
價值觀、人生觀、思想等人生支柱都會在這幾年塑造成型(至少也成半個形)。
專業與職業不對口,是大學生常見之事,文科生尤甚。
掌握一門知識的方法有時候同樣適用於其他另外一門。

當然專業知識對日後從事的工作有所幫助,最好不過。


我覺得上了大學才發現,以前學的知識用的真很少。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知識沒有用了么?我們其實可以不用學了么?不!!大家通常會被灌輸一種思想:咱們學的應該是能力。當時覺得這理論虛無縹緲,好不透徹。現在就能真正體會了。當別人都在抨擊高考的時候,我反而覺得它一定程度上很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我一直認為,連高考都搞不定,還說什麼其它的夢想。
好像跑題了,拉回來…
我也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在我認為,社會混靠技術 混好靠人緣 混出色靠思想
所謂技術,大家一般情況不會從事本專業,所以人們總說要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才能更好的學習掌握以後工作需要的技術。而,大學的功課如果完成得不錯,一定程度也訓練了你的學習能力。
人緣,一定程度基於人的性格。
思想,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知識、眼見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我覺得大學幾年,你需要做的就是傾聽自己的內心,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本人大一


學術的知識沿用的不多,真正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得以後一步一步繼續深入地學。關鍵是跟人打交道以及獨立。尤其是獨立選擇自己精力付出的領域,選擇愛情,獨立判斷、思考、辦事、承擔責任等。當然總的來說大學裡的那點社會知識還是遠遠不夠。


人一生學習的知識大部分都不會用到,但你無法預測你將來會遇到什麼問題,需要哪些知識,所以只能盡量的掌握更多的知識


如果你想搞技術,大學裡的課程是你終生的財富。我的工作是軟體研發,大學的課程高數、離散、向量代數、解析幾何、編譯原理、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圖形學、彙編語言、計算機組成原理、英語等等在工作中都用得很深,至今還後悔大學沒學好,在工作中受制約很大。如果你目標就是個碼農或者轉產品、市場等,以上的話可忽略


首先明確你自己未來幾年想發展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大學不是高中,沒必要學好所有課程。
這是一個學會做人做事的地方。
需找自己喜歡的東西,朝著那個方向發展,自學。
大學學到的東西不只是知識,社會上工作需要的也不只是知識。
在現在的時代,能力更重要。當然不能否決一些工作必需的基礎知識
所以,沒必要去想學哪些知識才能在社會上用得上。
因為,你在學某些知識的時候,那個過程。也可以提煉出一種能力,你得到的不僅是知識。
以上純為本人一些見解和經驗。不喜勿噴。


像沙裡淘金的感覺,有些沙里根本沒金。這金就是能用的著的知識,說現在的教育交的東西能用的上嗎?那就是淘金了啊。
有用的知識還得自己去積累,自己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的能力。


我前幾天也和同事說起 感覺大學學的大學都忘記了


雖然我沒有畢業,但是大學最大的收穫便是:高考後,已經沒有人把你當寶了.如果到畢業沒有出路的話就成為了家庭的負擔和親友們議論的對象.到了社會更是如此.作為一個90後,現在才發現我們確實被溺愛了……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你學的是學習方法,繼續了你的學習激情


這個嘛,不要想那麼的多,首先要做個合格的大學生,首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剩下的時間自由支配,我們都是成年人了。


我看你還是當公務員的好,這個問題的答案就不難了。終身就業。學習本是一種生活態度,典型的考試考多了,不知道生活。以為學習就是為了考核,為了工資,為了分數。典型中國學生。被逼出來的大學生,功利心太重


推薦閱讀:

正確的握筆姿勢是怎麼樣的?想練一手好字要從哪些方面開始
怎樣的大學生活狀態才是好的?
如何提高跨界能力?
樂理知識要到怎樣的程度才能毫無障礙的欣賞古典樂?

TAG:學習 | 大學生活 | 教育 | 大學生 | 大學 | 大學生就業 | 社會 | 中國大學生 | 中國教育 | 大學生創業 | 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