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嚴厲,孩子長大越孝順嗎?為什麼?

我看到身邊有兩三個這樣的家庭,都是孩子小時候父母管教十分嚴厲,打罵,體罰的情況顯著比其他家庭嚴重。但是當這些家庭的孩子長大後,都比平常家庭孩子更懂得孝順父母。這之間是否有某種因果關係?


沒有相關證據和研究表明「父母越嚴厲,孩子長大越孝順」,而且動不動就打罵,體罰已經構成虐待兒童。

反而對於這種所謂的嚴愛,松鼠會的這篇文章表明,對兒童採用暴力教育可能會助長小孩的好鬥性,性格會容易變得虛偽,冷酷,多事,擅長說謊,有暴力傾向。
另外,打孩子屁股與青年期的以下三種性問題的增加具有極大的關聯性:1.言語或者暴力強迫約會對象與之發生性關係。2.婚前性交不使用避孕套等危險性行為。3.性受虐狂(只有打屁股等體罰才能性喚起等)。
松鼠會文章,來自這裡: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6428

經歷過虐待的我表示,如果我有孩子的話我決不會打他,如果有老師體罰他我一定給他轉學。不是體罰帶來的痛可怕,而是體罰後帶來對老師和家長的恨可怕,想起來都覺得可怕而深刻,絕不能讓我的孩子再經歷這種東西,背負這種負面情感。這種東西絕對是影響一生的。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過是一些人為了掩飾自身教育子女的失敗和毫無辦法的說辭。如果說某人小時候被「棍棒嚴教」長大後成為孝子,那麼基本上可以認為,如果沒有棍棒的話,他長大後會更孝順的。


謝邀。
傻孩子,如果你小時候打孩子,長大孩子報復你,還理直氣壯地說:「你小時候也是這麼打我的。」你好意思出來吹牛B么?
當然不會,只有那些從小打,長大孩子孝順的才會出來吹牛。
於是大家都理所當然地認為,小時候越打,大了越孝順,這是一種「倖存者偏差」。
我毆打過我爸,理直氣壯地說是因為小時候把我虐待出抑鬱症來了,還威脅早晚閹了他,我父母在外面都不提我。

為什麼被虐待的孩子長大仍然會孝順?可能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也有可能是被道德綁架了。
被虐待的小孩自我意識更弱,他們需要相信父母是愛他們的,否則他們會想,如果你的家人都不愛你,你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所以我必須相信父母是無條件愛我的,打罵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種教育方式。父母給了我一條生命,養大我不容易,所以就算虐待我我也必須孝順他們。
好,既然你相信父母毆打是必要的,父母是愛你的,你欠他們的永遠還不清……那你幹嘛不孝順他們?至於積累下來的情緒啊精神創傷啊我可以轉嫁給別人嘛,比如我可以虐待小保姆嘛,我也可以打自己的孩子嘛,我可以逞強鬥狠找別人打嘛,我可以霸凌別人嘛,我甚至可以執行某些變態犯罪嘛,甚至變成反社會人格嘛。再不濟也能得個抑鬱症什麼的嘛。
至於某些人,他們認為父母虐待我是因為發泄情緒和心理變態,那麼他們就會報復父母了,不一定用暴力報復,脫離關係,起訴父母,想辦法榨乾父母財產……都是報復方式之一。
至於我……我相信我爸打我是因為發泄情緒,這是我經過冷靜的分析判斷得出的結果。
不過我哪會花那麼多時間用那麼複雜的辦法報復他呢?倫家是個很本質的藍孩紙,只要能打回來就已經很滿足惹。

還有,「嚴厲」並不代表「打罵」,「懲罰」也不代表「虐待」。嚴厲是態度,不一定要靠暴力來實施。「懲罰」是當小孩做錯事情之後,家長出於教育目的,很有分寸地實施暴力。而「虐待」是不分青紅皂白,大人發火了就打,而且打的時候也不知克制。
題主的題目就出了問題,把「嚴厲」跟「暴力」劃等號了,反正按照一般的理解,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而且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態度「厲害」,就已經算是「嚴厲」了。過度的嚴厲哪怕不訴諸暴力也可能造成問題,比如孩子過於刻板,不知變通,盲目敬畏規則,跟其它人的交流溝通有障礙。
但「嚴厲」和「虐待」真心不是一回事,國人容易搞混,因為那些喜歡虐待孩子的父母從來不承認自己是「虐待」,而是用「嚴厲」這個詞來粉飾自己的虐待行為。
當了婊子還得立牌坊啊~
至於小時候挨過打的,你遭遇的到底是「虐待」還是「嚴厲」,自己分析吧。
虐待你倒也不一定代表父母不愛你,而是因為父母覺得他們有這個資格虐待你,你是他生的,他給了你一條生命,你就是他的所有物,他可以想對你做什麼就能對你做什麼,你必須無條件服從。
問題是,你能接受么?

天哪,毆打父母是暴力犯罪行為,這個必須匿名。


N年前我見過對面樓里一個母親隔三差五的打小孩(大概是初中高中生),打的特重,孩子叫的跟殺豬一樣。半年後孩子把母親打暈,砸光屋內能砸的東西,拿光所有現金,失蹤了。


我覺得是有可能的。父母對孩子嚴厲控制的家庭, 小孩的成長不完全, 也就是說在心理上沒有成長為獨立的人,他們畏懼探索家庭以外的世界, 無法獨立在外界建立關係或者找到精神支柱, 反而對父母有一種心理依賴, 不能離開原生家庭, 就產生了一種「孝順」父母的假象,甚至會把父母的暴力合理化,開始宣揚「棍棒下面出孝子」的理論,並把這種方式傳下去。

如果孩子天生個性很強, 或者因為某種機會受外界的影響超過了父母,就會產生強烈反抗,或者離家出走,或者和父母激烈爭吵,或者對父母進行某種報復。但是沒有這個條件的小孩, 會用順從和取悅父母的態度來獲得心理安全感。

對孩子管教和控制不嚴厲的家庭, 孩子有比較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成年後會選擇到底和父母保持什麼樣的關係。和父母關係一直比較愉快輕鬆的會選擇保持這種關係, 和父母關係合不來的會遠離這種關係, 就顯得比較不「孝順」。

「孝順」這種規則,是傳統的農業社會留下的。在農耕民族裡比較重要, 因為人和土地分不開, 掌握土地的人掌握了生存資源, 父母需要子女來做勞動力,子女需要贍養父母同時繼承土地,這是一種相互需要的關係。這種農耕傳統社會被打破了以後,父母是社會的人, 子女也是社會的人, 要保持這種規則相對很難。但是從社會的需要, 還是需要子女來孝順父母來減少社會安置老年人的壓力。在這個過渡期,做父母的其實非常沒有安全感, 子女隨時會離開,社會卻沒有安置老人的資源, 所以通過給子女施加控制和壓力來保證自己晚年的情況會很多。

從另一角度來說, 在孩子小時候就學會尊重他們並和他們建立了親密關係的父母, 永遠不用擔心孩子「不孝順」。事實上這樣的父母往往很獨立,內心很強大,不需要孩子自己也過得很好。


斯德哥爾摩癥候。

典型的因為怕和恐懼而討好。

操,現在這種垃圾想法竟然還存在,真是毀三觀。


父母越嚴 孩子越孝順 這個論斷有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嫌疑~


問的是「嚴厲」答的多在說「挨打」。
我理解嚴厲的意思是「嚴格」而「厲害」。「嚴格」是指對孩子的要求方面,「厲害」是給孩子帶來的心理感受方面。
父母對孩子嚴格,孩子容易不斷努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感受來換取父母更多的肯定和關愛,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會克己壓抑,外面看也許比較順從;父母「厲害」,孩子想親近而又不敢親近,容易形成情感表達障礙。
一個克己壓抑始終想親近而又不敢親近父母的孩子也許比較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孝順」觀念——對父母尊敬而順從。
打孩子的父母不見得是嚴厲的,很多暴力對待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眼裡只是殘暴、冷漠、無知和無能。等到孩子有力量抗衡的那一天,他(她)一定會反戈一擊。
從小到大,我們看過無數謳歌母愛父愛的文字,我們謳歌的不是「父母」的角色和身份,而是這個角色身份代表的厚重的情感。
值得謳歌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愛。愛是什麼也許不好定義,但是我想大多數人會同意愛是認可、理解、信任、扶持、幫助、尊重等等等等。當然,「愛之深責之切」,但是用「責」來表達已經是找不到正面表達方式不得已而為之了。如果目的是」責備「」責罰「甚至」責難「,父愛母愛又體現在哪裡呢?如果我們是父母,我們願意有愛我們的子女還是孝順的子女?


我得說我未必算得上孝子,因為我還很少為我父母做點什麼。
但我是個很重視傳統道德的人,父母長輩的話語我是很少違背的。

我說說我父母(特別是父親)從小是怎麼對我的:

1)小時候我愛偷我爸的錢,每次都是100塊,拿來買玩具。後來我爸發現了,逼著我承認了,然後叫我把錢拿回去,就完事了。
2)六年級到初中那段時間,很愛玩遊戲機,還把我弟給帶過去了。後來我爸撞見了,喊了一句:把你弟帶回去!就完事了。
3)從小都不在家裡做作業,每天晚上都窩在三樓看電視。我爸偶爾會上來敲一下窗戶嚇唬一下我們,除此之外就沒了。
4)高考前電視播《大長今》,晚上播到11點半,播到快結局的時候我爸忍不住了,把我趕回房間不讓我看。
5)高考專業跟學校我自己選的。我爸只會在吃飯的時候說一下:學農的跟學醫的好像不錯...
6)小學時候拿100分可以跟我爸換100塊錢,再後來考多少分我不說,他也不過問了。

我爸從未打過我一下,印象中責罵也完全沒有。
我很感謝我爸對我的教育,他的「不作為」讓我童年自由無拘束,即使是現在我出來嘗試做自己的事業,他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幾句。

所以我是絕對不贊成所謂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論斷的。


至於怎麼培養孩子的道德觀念,我覺得我個人是受以下幾點影響比較大的:
1)父母以身作則
2)大量的閱讀,尤其是中國的古代傳說,故事之類的,特別適合小孩子閱讀
3)受教育程度


我一直覺得我們的文化裡面有個很糾結的部分,就是究竟是希望孩子愛父母,還是孝順父母,前者是一般發自內心的,後者往往是發乎禮教的,不是一回事。

但是在一個老者需要依靠子女才能安度晚年的社會裡面,培養出一個不敢造次能夠完成養老義務的後生,是第一位重要的,從這個角度看,父母越嚴厲子女越孝順,也是來自於這個出發點,這點上來說,興許有點道理。在「強權」壓制和教育下,要麼服從,要麼盲從,只有這樣,養老的預備部隊才能有保障的建立起來。依靠子女的愛來完成中國社會裡面的贍養義務,很難。

我往往悲哀的覺得,我國某些人的想法一貫是,尊老,不愛幼。


親愛的出題知友,
向您推薦 豆瓣小組 「Anti-Parents 父母皆禍害 」 http://www.douban.com/group/Anti-Parents/
其中某些人的真實經歷將大幅改變你對「父母越嚴厲孩子越孝順」這一判斷的統計數據。


我小學同學,她老媽是個暴虐狂,經常經常經常經常經常經常打她,每次她都叫的像殺豬,而且特別不給孩子留面子,曾經有一次在樓下打孩子,我們同班的小夥伴好多人都住在附近的兩棟樓。當時年紀小,容易受電視劇影響,我和別的小夥伴們私底下經常說楊XX不是她媽親生的balabalabala(當年好多電視劇不是都這麼演的嗎)(我們都用很認真的那種語氣在編輯哦你們感受下)。。。
前面說她媽是暴虐狂因為她的虐待傾向何止這些!當年同學她媽媽「很疼她」,給她買了個小兔子(不知道她媽怎麼想的,不是虐孩子嗎?),然後!她媽媽有一次竟然因為她說謊說沒看電視而虐待了她的小兔子!當時我在場,她們在客廳,我在同學的房間不敢出去,沒看見她媽媽是怎麼打她的,就聽見她叫和兔子叫!聲音超恐怖的,又看不見現場,簡直比看鬼片還可怕(當時我9歲),(媽蛋這件事給我造成的陰影超級大,至今都是揮之不去)當天我回家跟我媽媽講這件事,我媽媽說不可能,說我又瞎編了,大人怎麼會虐待小兔啊什麼的(可見家長對小孩的信任會對小孩造成很大影響的),我說可是就是真的!而且她媽媽甚至打完她之後來警告我不要像她一樣說謊,她說謊我會打她小兔子,不信你看我家小兔子跑起來一隻耳朵不能立起來,這就是上次某某時候我打傷的!(當時簡直嚇死老娘了,(#‵′)靠。
說了這麼多,該講重點了。我那個同學,現在她超!級!孝!順!!是的你沒有看錯,無論是從別人口中聽到的還是我自己看到的!都是超!!級!!孝!!順!!!雖然我們長大後就不怎麼見面,見面也不打招呼(太多年沒見了,面對面也幾乎認不出來),但每次見到她都是她和她媽媽在一起,她挎著她媽媽的胳膊,跟她媽媽說每句話都很親的樣子,特別乖的那種。總之我每次見到她都會想:這2b是不是被她媽打傻了啊當年被打成那樣竟然後來沒有變叛逆啥的,這貨還真是jian啊。。
—————————————這裡一定要來個分割線,妹的———————————————
長大後,我多次跟我麻麻說當年她媽媽的虐兔行為,這些年媽媽在新聞和空間里也看了不少虐待小動物的言論,漸漸的媽媽相信我了,不再說我說的楊XX她媽的虐兔事件是我編的故事,我也總算是鬆了口氣。
唉,你們說這sb家長,打自己孩子倒把老娘我嚇的夠嗆!當年我多麼幼小啊,那次事件之後的好幾年我都不敢跟我媽媽說什麼事情,因為怕媽媽不相信我。唉,TMD,說多了都是淚!
如果你們覺得我的回復不夠猛料,儘管摺疊我吧。
只是想借這一層把我心中曾經壓抑已久的事情說出來而已,希望你們給我摸摸毛~


首先感謝一下@Soso的引文。

&> &> &> &> 松鼠會的這篇文章表明,對兒童採用暴力教育可能會助長小孩的好鬥性,性格會容易變得虛偽,冷酷,多事,擅長說謊,有暴力傾向。

小時候被寫過服辯吊著打的人飄過~難怪這幾年見我的長輩們總是不約而同地給我一個「看上去就不老實」的評價啊。諸位老人家們神目如電心有靈犀,俺家老爺子遠在家鄉當雙手合十,善哉善哉。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提兩個問題:

  1. 我們對孝順的定義是什麼?「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還是「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 我注意到問題描述中直接把「嚴厲」等同於「暴力」了,下面的答案中除了 @朱天萍 的回答外鮮有明確指出兩者區別者。是不是大家都認為「嚴厲」和「暴力」可以劃等號?

我自己屬於和父母打了十年的長期抗戰的,所以我必須承認在這個問題上我不可能不偏不倚。有些個人經歷不適合在知乎這種公開場合描述,所以以下是我的回答:

  1. 我不談道德問題。暴力/體罰是故意傷害,首先違反了現行法律。請別跟我說什麼清官難斷家務事,沒有警察管不等於這就是對的。我一直說明清兩代理學已經徹底扭曲了中國人的教育觀,但既然我們在國際社會上自詡是法制社會,那麼當道德和法律發生衝突時,煩請自覺站在法律這一邊。
  2. 就像那個著名的用小樹棍訓練小象的故事一樣。暴力教育是可能做到讓孩子不反抗的——不懂得反抗,或者說不反抗,不見得是孝順。孝順不是行為,是心理。如果看一個人不違抗父母的意願,我無法只通過少量觀察就斷定他/她行為的心理動機。
  3. 嚴厲的含義是言出必行,不是言出必打。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做一個對自己言行負責的人。
  4. 父母養育之恩自不可忘,但他們還沒有對我生殺予奪的權力。便是兩千年前,孔夫子也說過「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怎麼社會在前進,人倒是越活越石頭腦袋了呢?
  5. 那些挨板子還要自承「父母是愛我」的人,在我看來如果不是別有用心,那麼心裡必然已經扭曲了。

贊贊同@Soso 和@劉卿 的回答。補充一點,有部分(請注意,僅僅是部分)遭暴打的孩子貌似孝順,是因為他們只是「順」而已,沒有「愛」,有的甚至只是禮貌和客氣而已。舉例來說,他從來不會有「這個東西買給我爸他一定喜歡」,而是「中秋節不去看看他有點不太好吧」。他們父子間只是走親戚而已,當然要做到挑不出禮。


從效果上說,打或者不打與長大後是否孝順,說有關或者無關,都是不負責任的,我只能說不知道。

但從人道的角度來講,我不贊同打孩子。


孝順跟嚴厲其實沒有關係,跟父母與子女的感情的深淺有很大的關係,嚴厲得法時,不會影響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那麼,孩子就會孝順,如果嚴厲不得法,影響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那麼孩子會不孝順。
一句話就是孝順的程度跟情感的深淺程度成正比。
說實話,我跟我父母關係不好。因為我父母太嚴厲了,還是不得法的嚴厲。他們會固執己見而不考慮我的感受。
比如我高中時,想學畫,因為高一時,我的時間很充裕,我的學習還不差,大把時間是處於浪費狀態,而我的父母卻秉著學習無止境的態度來要求我,我只好私下學習。也因此和父母鬧了矛盾。由於我是乙肝攜帶者,所以,兒時,我的父母禁閉了我很多自由,比如外出遊玩的自由(海南的太陽很曬,而父母聽說曬太陽會加重乙肝病情),飲食的選擇自由,騎摩托車自由,游泳自由,在交友方面,又限制我的擇友自由,長得太矮,長得太瘦的,不注意衣著的,不善言辭的朋友,帶這些朋友出現在老媽前面是我會遭到白眼的。由於我母親跟我爺爺,姑姑關係不好,我去他們家,回來也是要被挨罵的。
在人生抉擇方面就更多了,我畢業時,不知道未來前景,父母看到別人家孩子考研,也堅持讓我考研,而我覺得這個專業,冷門,前景不明,不能考,先工作探個虛實先,父母至我的意見於不顧,於是矛盾來了。現在我工作第三年了,當我確定了這個專業確實沒有錢途時,我決定跨專業考研,這時,我跟我的父母又起了矛盾,在考與不考之間,有著很大的矛盾,因為我父母認為我年紀大了。在十月份辭職考研與繼續工作考研之前又起了很大矛盾,我父母認為辭職考研不穩妥,而我則要抱著拚老命一樣要考上的態度。後來考不上,又在堅守繼續考研和轉而考公務員的觀點上起了很大的矛盾,我還是認為要繼續考,而父母想讓我離家近(其實他們不知道我考研就是為了離他們遠遠的,以後工作也不想離他們太近)。就連學車問題上,我們都會起矛盾,當時,我在考研,我父母讓我學車,我不同意,怕耽誤時間,現在考研結束了,我想學車,他們卻賭氣了,不同意我學車。O,my god,我怎麼跟我的父母尿不到一個壺裡去呢。
嚴厲這個東西,往往是一把刀,父母跟子女意見一致時,能想到一塊去時,父母的嚴厲會起到督促的作用。而父母跟子女意見不一致時,都尿不到一個壺裡,父母的嚴厲,就是披著關愛子女的外衣,強迫子女按照自己意願行事,就是固執己見,最終會惡化與子女的關係。
所以,這樣的父母,我很難說孝順,我連自己的孩子以後都不想讓他們帶。我只能說,你作為父母,你的養老,我不會少你。但也僅此而已了。
另外,我說一下感恩,講孝道,現在成功學,國學,傳統文化,傳銷洗腦課程都講究感恩,注重孝道。彷彿沒了這東西人就不是人了,就不能成功了,就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了等等。
其實這些都是用來愚弄百姓的,中國傳統文化里講感恩,講孝道,是因為統治者為了鞏固自身地位才鼓吹感恩和孝道的,因為連感恩,孝順都不懂的人,很難對國家盡忠,統治者是深知這一點。所以會強化仁義道德的教育,所以,古往今來的讀書都是考的這些仁義道德。提倡這些玩意。但,我們要明白提倡這些玩意的出發點不是讓我們去感恩自己的父母,因為是只鳥,都會反哺,而是防止我們造反,防止我們叛亂。現在的成功學呢,也是如此,成功學的感恩,孝道文化是為企業家的治理企業服務的,所以越是差的企業,越會使用這套感恩,孝順企業文化來防止員工流失,我就經歷過這樣的一家企業,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垃圾,待遇低,人員流失嚴重,人員冷漠等等。傳銷系統更講感恩,孝順了,他們的教室內,房屋裡,恨不得都貼上二十四孝圖,原因很簡單啊,他們是拉人的團伙,更要用感恩,孝道來歸攏人心,來洗腦。
很多人都以為傳銷系統的工作就是拉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傳銷系統還要防止人員流失,因為那活確實不是人乾的,要不是有一個賺大錢的夢想支撐著,早就跑了,所以,傳銷系統要歸攏人心,歸攏人心靠啥,只好靠這套感恩,孝道這些玩意了。
最後我總結一下吧;感恩,孝順,是一種很自然的反饋,一種恩情對恩情的回饋。而不是道德強加在子女身上的責任。


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等價替換成「政府越專制,國民就越遵紀守法嗎?」


推薦您去豆瓣看看「anti-parents小組」(父母皆禍害小組),很多組員的經歷讓他們期盼的父母早點死


每次我培訓我的員工都會重點強調一句話「愛的管教」,管教孩子是必須的,但一定要把你管教的前提

出來--愛。我相信所有的家長打孩子時心裡的想法就是:我愛你孩子,所以我必須管你,打你也是為了你以後少走彎路。但是又有幾個家長管孩子時把這些愛用語言表達出來了呢
沒有不愛孩子的家長,但是我們管教孩子時一定要把自己心裡的對孩子的愛說出來!這樣孩子才會明白你為什麼打她/他。


首先,要明確一件事情:孝順這個行為有很多不同的心理過程。

  1. 第一種,最直接的,是對父母的愛。不論是報答養育之恩,還是亦或是尊重之情;
  2. 第二,我覺得,有一種是這樣的心理,可能可以提供你參考,就是,現在父母覺得我(這個孩子)不好,我以後一定要做好,證明給他們看,,對他們好,讓他們後悔當初是這樣對我的。。。
  3. 我覺得這種心理比起前面@Yuki Wu 說的那種討好的心理,可能會更多一點吧。
  4. 因為,被棍棒教育出來的小孩,大部分的心理,都不是因為害怕而討好的。。。。

我覺得只有讓孩子懂得感恩,才是將來孩子是否會孝順的關鍵。


推薦閱讀:

男生對於女方不要孩子怎麼看?
去德國學醫真的沒用嗎?在國外學醫很難融入他們的體系和社會中嗎?
中國普遍存在「代際創傷」嗎?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我為什麼想生三寶。?
我是一個宅女,父母隨時都想讓我出門怎麼辦?

TAG:教育 | 家庭 | 兒童教育 | 日常心理分析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