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徠卡(Leica) 總是和奧迪設計團隊合作開發相機?

2010 年的鈦合金版本 M9,2013 年的 Leica C,已經 2014 年的 Leica T

&>

Leica partnered with Audi』s design team to come up with the T』s stark, modern look. (This isn"t the first time the German companies have joined forces: Audi was responsible for 2013』s Leica C point and shoot and the stunning, limited-edition titanium M9 from 2010.)

via Designed for the future: Leica"s new camera borrows from Audi and Apple


謝邀。


這個問題挺嚴肅,所以回答文風也很理智,頗具「收藏」價值,相信看完你會點一下的。


———分割線———


一個印度學者阿蓋仕·約瑟夫(Ugesh A.Joseph)出版過一本書《德國製造》,詳細講解了德國品牌普遍存在的基因以及它們對德國國家競爭力的影響。奧迪與徠卡也是《德國製造》中重點推崇的兩個品牌,這本書還推薦了其他數百個在不同領域引領行業的德國品牌。


這些品牌相互促進、合作、競爭、影響保持了彼此的競爭力。在這個多元的世界裡,德國主流品牌都在恪守細緻而長期的規劃、重視商業合作的可靠性、儲備技術追求創新,嚴肅地為品質結果負責。徠卡與奧迪的合作是「Made In Germany」這種德國民族,甚至是國家級品牌戰略的縮影。

1913年徠卡誕生,1909年奧迪品牌在茨維考註冊,這兩個年齡相仿的德國企業擁有著非常相似的、也「非常德國」的產品理念。它們都追求產品設計的簡潔,追求著設計服務於功能的理念。


2010年,雙方第一次合作,奧迪為徠卡設計了M9限量版

奧迪和徠卡能夠開啟合作,離不開時任大眾集團設計總監同時也是奧迪設計總監的沃特·德·席爾瓦。他是個徠卡迷,同時也和徠卡公司保持著很好的私交關係。第一次合作中,沃特·德·席爾瓦親自操刀,用奧迪的設計理念為徠卡M9最後一批限量款機型進行了設計。這款只生產了500個的M9限量版呈現出奧迪對於簡潔和功能性兩者的平衡,雖然售價是普通M9機型的4倍,但仍然被預訂一空。

我們來看看M9限量版普通的M9有什麼不同

1.鈦合金材質

M9限量版使用了鈦合金,這種金屬的耐熱性、抗腐蝕性都要更好。奧迪對鈦合金的研究由來已久,鈦合金的鑄造以及與其他材質的共用都已經具有長足的經驗。

2.機身前面取消了1.2、1.5和1.8三個配置

普通M9

限量版M9


有沒有覺得限量版更加簡潔精鍊,這個設計是不是真的「很奧迪」?

  • 1.5這個是取景框線的採光窗(在弱光情況下補充進光的);
  • 1.8是視野撥桿(調節不同鏡頭取景線框的);

這兩個功能都是很少才用到的,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兩個功能起到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了。與其說這兩個功能是「以備不時之需」,不如說是為了向經典致敬。


你有沒有發現,這兩個功能不僅佔據了前面板很大的面積,而且大大影響了前面板的視覺比例關係。省去了這兩個功能,前面板看上去清爽了很多。而且徠卡的「可樂」標誌能放在鏡頭的正上方了,視覺上端正了,看著很舒服。

還有1.2是背帶掛鉤,奧迪的設計中取消了這個突出機身的掛鉤,而是用手環和肩帶保證了抓握和背掛的功能性。

3.增加了Napa皮材質的側面手環

這塊從汽車內飾材質上引用過來的小小手環讓這款相機的抓握更加穩妥,這個以功能為導向的設計作為攝影師最喜歡的配件之一,已經被用在了更多的徠卡相機上。

4.增加了三角斜挎真皮肩帶

這個也是個徹頭徹尾的功能配件,用汽車內飾的真皮為M9限量版做個斜挎的背帶,寬碩的背帶不僅能減輕細窄的標準掛帶勒著脖子的感受,而且還非常時尚好看。

2013年,雙方第二次合作,奧迪設計了徠卡入門款C系列

M9限量版的合作奠定了奧迪和徠卡未來合作的基礎。接下來是徠卡的C系列。作為徠卡入門相機,C系列將面臨更廣泛的消費者,它的設計也要滿足眾多非攝影發燒友的品味。奧迪設計師不僅將經典的M系列造型元素適當地沿用到了C系列上,也在整個機身的邊緣和細節處理上使用了更為簡潔時尚的設計手法。C系列的設計可謂是開啟了奧迪和徠卡更廣泛合作的大門。

2014年,雙方第三次合作,奧迪給出的不僅僅是設計
首次合作中,奧迪為徠卡現有產品設計了限量版;二次合作中,奧迪為徠卡一款入門機型提供了設計方案;到了第三次合作,奧迪不僅僅在設計上助力徠卡,在核心工藝上也提供強大支持。

這就是一體機身,純鋁打造的徠卡T。

從圖中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徠卡T的獨特賣點是鋁材質機身。這個相機機身是用一塊完整的鋁材進行切割和銑(xǐ)製得來的。機身造型兼顧了鏡頭功能,抓握手感和按鍵操作感受,在此基礎上,設計儘可能地將所有功能按鍵和旋鈕都安放到機身平面之中,讓整個機身看起來儘可能平整。這種設計理念彷彿在向經典的奧迪100車型致敬,因為奧迪100是世界上第一款將前後燈和車門把手都融入車身造型平面的車型。這種設計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設計的簡潔。

奧迪100的車燈,車門把手,都融入了車身型面中,有沒有!

閃光燈、模式調節等功能和旋鈕都融入了機身整體型面中。

除了奧迪的設計,這次合作的重點是在材質——鋁!


徠卡為什麼要用鋁?


首先,徠卡堅持用金屬造相機,即使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塑料「傻瓜相機」幾乎顛覆了傳統相機產業,但徠卡依然堅持使用金屬機身。所以,徠卡這個新系列的機型肯定是要用金屬材質的,這是傳統。

其次,為了讓新系列相機更加迎合時代和時尚,徠卡需要擺脫「蠢笨」的帽子,讓自己輕巧起來,那麼鋁就是最佳的選擇。

奧迪「玩」鋁的水平怎樣


奧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已經開始了對鋁材料的研究,至今,奧迪仍是汽車行業內對鋁材料研究最深的公司。奧迪不僅研究了各種鋁合金,並且對鋁材料的生產、製造、回收以及鋁合金與其他材質之間的銜接工藝都有過於他人的研究。可以說,基於汽車這個載體,奧迪對鋁材質的研究成果是世界領先的。因此,當徠卡想要使用鋁材質的時候,最佳的拍檔自然就是奧迪了。

產品設計永遠是要依託在工程技術和生產製造上的,生產不出來的設計都是白搭。奧迪正是這樣一個能設計鋁材質,並深知鋁材質生產工藝的合作夥伴。


20年前,奧迪A8車型首次使用了全鋁車身,在保證整車強度的同時大大減輕了車重。鋁合金能有多大的減重幫助?用這一代的奧迪A8的B柱舉例,如果使用傳統鋼材,這個部件的重量大約8.9千克,而使用鋁合金的話,重量約為4.8千克,重量減輕了一半。可想而知徠卡T如果不用鋁合金的話,將是個沉得壓手的小秤砣。


奧迪對於鋁合金批量生產的工藝和質量把控已經非常有經驗了,無論是加工的精度還是組裝的精度,都已經達到了毫米級的水準。對鋁合金的激光焊接,銑切等工藝也達到了行業內最高級別。對於相機這種精密儀器而言,精密的加工經驗非常關鍵,而奧迪完全可以勝任。

你看奧迪A8的大燈清洗裝置,一個異形的曲面蓋板,升降的水平面是和前保險杠曲面完全一致的,這要求了極高的部件公差,極高的裝配工藝,和極高的部件質量。回來再看徠卡T的升降閃光燈,有沒有覺得是異曲同工之妙。

該怎麼評價奧迪的金屬加工工藝呢?

對了,奧迪設計室設計製造過鐘錶,這夠精密了吧。

工業設計就是這樣的,不僅要能畫出來,而且要有對材質的把控和對生產工藝的熟知,最終才能得到一個具有設計感的工業產品,我們來看看奧迪設計室還做過什麼跨界工業設計吧。


ebike


展示了對碳纖維材料的把控,加入了移動互聯的理念。

滑雪板


展示了對碳纖維材質的把握,以及碳纖維與金屬之間的鉚接工藝。

桌式足球


展示了對鋁合金加工的工藝,還有金屬部件的精密裝配工藝(注意球桌的孔洞和操作桿之間是沒有任何潤滑的,完全靠金屬自身的加工工藝和精密組裝)。

奧迪和徠卡,雙方從一個限量款的小碰撞,到一個機型的設計,再到一個全新產品的共同設計開發,之所以能夠相互選擇,不僅因為雙方設計理念相同,更是因為奧迪擁有對鋁、鈦、碳纖維等各種高科技材質的研發、設計和生產的經驗。

最後給大家分享關於德國製造的小小花絮:Saffron Brand Consult諮詢顧問公司的主席沃利·奧林斯(Wally Olins)在2000年做品牌深入調查時曾經指出:有一個現象必須注意,德國民族過於刻板的印象正在極大扭曲著國家的真實形象!這一德國工業界的共識導致在過去的十幾年,德國企業都開始將自己最鮮活感性的一面示人,而不再是默默無語的工程師形象。2006年德國世界盃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奧迪與徠卡這種以技術為基礎的創意創新合作就是典型的案例。如果你有敏銳的眼睛,你或許可以在更多的德國品牌身上發現這樣的變化。

完。

本文為奧迪知乎機構賬號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割線———

這是奧迪在知乎上回答的第6個問題,之前回答請移步:

1、為什麼說奧迪是燈廠?

2、奧迪 R、 S 和 RS 之間有什麼區別?

3、奧迪現存的汽車外形設計風格是誰奠定的,其中又有何故事?

4、一名全心全意專註比賽的賽車手,在駕駛艙里都經歷了些什麼?

5、你見過最有趣的汽車廣告是有哪些?


攝影是光與影的藝術,眾多車廠中只有Audi有資格代表光與影。

機靈抖完了,我們還是回歸設計本身吧。眾多車廠中,大家不妨看看另外幾家豪華車廠的設計語言,就能發現只有Audi的車身設計線條是可以搬運到相機上的。而且別忘了,參與設計的不僅僅是Audi,還有我們熟悉的Apple。

在這之前先夾雜點私貨。Apple的出現其實不奇怪,眾多電子產品中Apple是率先推出並大力推廣其自家的unibody設計,也就是鋁合金一體設計。然而這新一代的設計能看出Leica在追求更佳簡潔的機身和更加舒適的金屬質感。我本人是從來沒機會碰過真正的Leica產品,只有機會接觸過幾款松下萊卡的M43鏡頭,但是也從各大相機評測視頻中得出一條結論:Leica的底子雖好,但是在數碼化上實在是慘的一塌糊塗,而這似乎也是德國企業的通病。

回到Audi身上來,對比起Lexus、BMW、Infiniti、MB和Acura幾家豪華車廠而言,Audi車身和前臉上的線條可以說是相對簡潔。雖然BMW i8的橫空出世把Audi對「未來」的設計又推後了幾年,但是這並不妨礙絕大部分Audi車型的相對簡潔,沒有BMW那麼肌肉的劍拔弩張,也沒有Lexus那交織著的網狀質感。幾款奧迪的主流車型中,無論是前臉還是車身,都一直儘力使用更少的線條來維持相對圓潤的車身,這與新的Leica T有著非常相似的特性。

回到鏡頭部分就會發現,Leica就暴露了。這兩顆首發鏡頭Vario-Elmar T18-56mm F3.5-5.6和Summicron T 23mm F2.0有著一股濃濃的松萊味,如果把鏡頭上的參數遮擋住我還以為是15定和25定呢...


可能相機閃光燈需要奧迪幫扶一下


題主黑燈廠痕迹明顯


四環燈具廠不是白來的。


德國車廠里比較喜歡玩工業設計跨界的也就是保時捷和奧迪了。保時捷之前和競爭對手康泰時有過一段PY交易,所以徠卡就去找奧迪了。


也許說這話顯得我很傻B,要不是華為,我還沒聽說過萊卡


可能,閃光燈會更亮一些吧


因為人家在車廠里做燈做得最好。


燈廠的燈肯定做的好,題主滿意否


因為奧迪燈具廠能幫助他們開發出最好的閃光燈


首先,是徠卡不是萊卡


一句話,藝術是相通的


祝奧迪早日燈機。


沒有我手頭的HUAWEImate9我真不知道徠卡 而且萊卡徠卡傻傻分不清好嗎


因為audi的大燈技術可以為萊卡做出一點微小的貢獻,謝謝大家ˋωˊ


也沒有總是吧。。。
這個問題我以前也想過。
除了這倆都是德國(誕生地)品牌,其他地方似乎並無任何契合之處。
一個靠著主打實用與科技進行彎道超車的車企,跟一個排斥新技術幾乎到了刻意的程度、力圖通過對歷史與「傳統」的宣講樹立品牌地位的奢侈品品牌,是怎麼玩到一起去的。
百思不得其解。


不懂相機,但是萊卡的顯微鏡是世界前三,大學老師一直以我們實驗室買了萊卡的顯微鏡為榮。這樣推斷,相機的鏡頭質量肯定有保障了~


萊卡,不是也和華為團隊合作搞相機了嗎?


不然你以為他們閃光燈哪裡來的?


推薦閱讀:

賓士銷量被寶馬、奧迪超越的原因有哪些?

TAG:工業設計 | 汽車 | 徠卡Leica | 奧迪AUDI |